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统考模拟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范围:《中历史纲要》(上)1—8单元、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2.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该遗址中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员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具备(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3.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实行郡国并行制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4.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据此可知()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5.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表明当时( )A.门阀政治削弱了中央集权B.皇权与族权实现了相互制衡C.选官制度影响政治的发展D.门阀政治的建立具有合理性6.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初唐时期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唐朝中期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1唐朝后期“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7.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这体现了()A.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B.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8.下表反映了西汉至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各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朝代南方北方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户)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4422476062.9%662429637.1%据此可知( )A.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在唐朝已确立B.南方商业不断发展C.政治重心南移带动经济重心南移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9.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时间事件事件后续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明初沿袭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海禁而废除澎湖巡检司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荷兰人占领澎湖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B.加强了对台湾岛的管辖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10.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
2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11.据记载,从1862年到1904年间约有几十个新式学堂建立,其中外语及西学堂约15个,军事等专业学堂约30个。这些新式学堂的设立( )A.摆脱了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B.加强了对新知识分子的控制C.加速了士绅阶层队伍的壮大D.适应了近代社会分工的需要12.19世纪中期,中国产茶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福建武夷山开荒栽茶“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杭州於潜“仰食于茶者十之七”,湖南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这表明( )A.国内需求扩大使茶叶生产增加B.通商口岸附近的农业逐渐破产C.出口数量增加扭转了贸易逆差D.开埠通商加速农业生产商品化13.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14.《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政府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D.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政府15.19世纪中晚期以来,不少旧式知识分子或投身商界,或进入报馆等,尤其在沿海、长江沿线开埠通商的口岸城市,旧式知识分子向其他行业流动的趋势更为明显。1905年废科举后,此风尤烈,有学者称这种现象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这种“运动”( )A.推动了教育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动摇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导致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D.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定因素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反映出( )A.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B.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C.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D.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17.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名称相关信息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建,洋务运动最早的官办新式兵工厂发昌机器厂1866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用企业
3申新纺织厂1915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于上海A.洋务运动时期工业简表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表C.晚清时期民族工业简表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简表18.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的大量群众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由此可知,中共二大( )A.强调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B.认为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C.对国情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D.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9.如表是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国旗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1928年《党国旗使用条例草案》除对悬旗、降半旗、旗帜收藏和折叠等项有详细规定,还禁止党旗、国旗作为商标、装饰,禁止在上面涂写,更不许侮辱损毁1934年新修订的《党旗国旗制造使用条例》添加各级党部会同警察机关指导纠正旗帜使用的规定1935年《制售党国旗商店管理办法》增加制售旗帜商店须经政府核准的规定A.动员民众参与抗战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塑造民众的意识形态D.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20.1930年3月,中共中央文件规定,“没收土地后一定要宣传土地是天生的,打破私有的观念,并宣布土地的所有权归苏维埃即是归群众自己,禁止土地的买卖”。这一规定说明了( )A.纠正了土地革命中的错误路线B.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C.土地政策具有一定的“左”倾色彩D.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21.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上指出:“现存战争的主要地点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说明当时( )A.国共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时机成熟C.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遭到失败D.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有所调整22.如图是20世纪40年代,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行的扫盲普及读物《抗日三字经》的摘录。它体现出中国共产党( )这阶段,多困难……行宪政,首当先,新民主,真民权……非一党,把权专……和欧美,不一般,资本家,专政权……也不是,像苏联,劳动者,执政权……村长副,也要选……非完(顽)固,非汉奸,谁都有,参政权……
4A.重视政权建设和民众启蒙B.社会动员取得了显著成效C.开始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D.否定了欧美和苏联发展模式23.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思想形成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24.十月革命后,留日学生中出现了一个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高潮。当时传播者以李大钊、李达、李汉俊等为主要代表,李大钊主要宣传唯物史观,李汉俊侧重经济学说,李达则以科学社会主义见长。所谓“三李带回马克思”是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准确、最形象的概括。据此可知( )A.“三李”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其开始全面中国化B.日本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水平比中国领先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系统的传播阶段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25.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就采纳了查士丁尼时期《法学阶梯》的人、物和诉讼三分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法学汇纂》为蓝本分为总则、债务关系法、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五编。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被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加以仿效。这可以说明( )A.近代众多国家法制深受罗马法影响B.私法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C.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D.近代欧洲各国沿用罗马法26.二战后,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地区。这股移民潮(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27.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材料说明了( )A.中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得到巩固B.茶叶成为世界的普遍生活必需品C.西方国家加紧打开中国市场D.特权贸易公司推动世界市场发展28.伴随着蒙古西征,很多的意大利人被罗马教皇以外交使者的身份派到中国,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造访元朝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元朝皇帝也向意大利派遣过使者,他们的报告保存在两国的官方档案里。这反映了( )A.意大利人重视与中国交往B.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交流C.意大利最早与蒙古交往D.西征是为了加强与西方的联系29
5.17世纪初,中国茶叶传入荷兰,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饮品,价格高昂;18世纪初以后,茶价逐步平抑,加上贵族、文人等社会名流对茶的讴歌、赞许,喝茶之风遍及整个荷兰社会。这表明当时( )A.荷兰共和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B.独具特色的中华茶文化开始走向世界C.欧美国家的饮茶之风盛行一时D.国际贸易常伴随着文化交流的国际化30.法国1887年颁布的《纪念物保护法》要求国家对国家利益相关的历史纪念物进行保护;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促使人们真正将文化遗产作为公共财富来看待。法国还鼓励历史古迹向公众开放,以便发挥其社会效益。这些做法( )A.阻碍法国城市化进程B.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C.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D.注重彰显城市的个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4道小题,第31题11分,第32题12分,第33题21分,第34题11分,共55分)31.(11分)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朝,唐朝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首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材料二康熙皇帝,在清代诸帝中,是一个最喜欢研究学问的人。他非常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乃至历代史书,无不研习…一心想以古先圣哲及其学术来作厚风俗,正人心之工具。所用大臣多理学家,且都有卓特之行,扬名于一时。——摘编自周谷城《中国通史》材料三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摘编自《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对东突厥民族政策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作用。(5分)(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大统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2分)
632.(12分)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反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何谓民族意识?有学者解释说:“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曰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民族意识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可以这样说,所有与民族有关的观念形态,诸如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文化等,都建立在相应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之上。正如周恩来所说:“一般的人开始最容易有一个民族观念、民族立场。因为中国是一个百年来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容易使我们产生爱国的民族观念。……这是一个好的起点。”——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论。(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评论充分;逻辑清晰)33.(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8分)
7(2)比较丝绸之路和地理大发现引发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13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 对于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说:“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最广义的文化冲突”,是西欧的新兴文明对中国封建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的冲击。然而这次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汉唐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大有不同。这次文化冲突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沉痛而悲壮的一页,从此中国人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有了重大转变。——摘自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版)》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围绕“文化冲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材料中的“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正是民族融合的体现,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排除。故选:A。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良渚遗址能够修筑规模宏大的宫城、水坝,制作大量珍贵玉、陶器等,表明当时已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3.【答案】A。【解析】
8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项正确;宗法制的瓦解与皇帝制度的确立无关,B项错误;实施郡国并行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其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路畅通的秦汉、隋唐、元朝都是政治统一的王朝,所以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因此答案为C项;依据所学可知虽然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但并未完全消亡,A项错误;宋代重视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丝路日益衰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兴衰与统治政策有关,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元朝时期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所以不能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D项错误。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东晋门阀政治。“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强调门阀世族对巩固政权的作用,故选D项。材料突出门阀成为政治的支柱,没体现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排除A项;材料中“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突出皇权与族权共生,没有体现二者制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所列举的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相关规定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科举报考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这反映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据此可以判断出国家的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其社会主流意识仍然是儒家思想,儒学并没有“衰败”,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仅述及唐朝时期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没有将科举制度与其他入仕途径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说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数量会不断减少,社会流动性会因此减少,而不是加强,排除D项。7.【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与经济无关,故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层级不断细化,反映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枢权力体系,故D项错误。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内容可知,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所占比重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北方人口所占比重呈逐渐减少趋势,这表明在西汉到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出现了逐渐南移趋势,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干表格的比较项是北方和南方的人口数以及其所占全国户数的比例,没有涉及商业信息,排除B项;西汉定都长安、唐朝定都长安、北宋定都开封,其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并没有转移到南方,排除C项。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统治。从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到明朝废除澎湖巡检司后考虑到沿海安全问题复设再到明末收复澎湖,反映了政府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意识增强,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中涉及的是澎湖列岛,未涉及台湾岛,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国家对澎湖的主权管辖,没有涉及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材料中明军仅收复澎湖,不能得出明朝政府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活动,排除。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学的发展。材料中“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是因为宋代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宋朝君主专制强化,但并未压制佛教发展,无法说明佛教衰落原因,故B项错误;佛教的衰落与其自身及儒学的发展有关,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佛教的兴盛与否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佛教也有与时俱进,但其思想被理学吸收融合,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哲学,故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1862年到1904年,专门的外语、军事等新式学堂的设立,适应了近代社会分工的需要,D正确;晚清几十所新式学堂的设立不能说明传统教育体制束缚被打破,不是对新知识分子控制的加强,A、B错误;新式学堂培养的新式人才,不能壮大旧式士绅阶层,C错误。
912.【答案】D。【解析】题干提到的是19世纪中期福建、杭州和湖南等地茶叶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使得我国产茶区扩大,这是因为我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埠通商,加速了农业生产商品化,故选D;A不符合史实,因为国内自然经济占主导,对茶叶的需求量短期内不可能大量增加,故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通商口岸附近的农业逐渐破产,故B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题干没有提到贸易逆差问题,故C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影响。《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A、C项在甲午战争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中“救亡”不符,排除。14.【答案】A。【解析】据材料“清廷……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最后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督抚仍然受制于中央,故选A项;据材料“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中央集权未受到严重挑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相关措施,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15.【答案】C。【解析】近代以来,以科举制的废除为标志,很多旧式知识分子进入商业、媒体等行业,打破了士农工商的界限,造成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因此C正确;教育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推动了材料反映的现象的出现,A因果关系颠倒;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与材料中“1905年”时间不符,B错误;D是绝对化表述,排除。16.【答案】D。【解析】根据“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腐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民主体制更利于推动中国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说明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D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并未确立起来,排除A;材料信息未涉及世界潮流趋势,排除B;“彻底退出”不符合史实,排除C。17.【答案】D。【解析】上表中既有洋务企业,也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它们都属于民族工业,故选D。18.【答案】C。【解析】与中共一大的纲领相比,中共二大纲领中将小资产阶级视为革命力量,实际上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故C正确。19.【答案】C【解析】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表格中体现的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对“党旗国旗制造使用”的规定,从材料中的“禁止党旗、国旗作为商标、装饰,禁止在上面涂写,更不许侮辱损毁”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是在通过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来塑造民众的意识形态,故C符合题意;全面抗战于1937年爆发,且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忽视发动群众,故A不符合题意;B、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20.【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打破土地私有制观念在当时条件下体现了一定的“左”倾激进色彩,故C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的表述不符合史实,通过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充分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故A排除;“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排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故D排除。21.【答案】D。【解析】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毛泽东的讲话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表的,D正确;三大战役后国共两党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排除A;此时战略决战时机尚未成熟,排除B;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遭到失败是在1946年,排除C。22.【答案】A。【解析】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行的扫盲普及读物《抗日三字经》中的民主民族内容,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重视政权建设和民众启蒙,A正确;只有《抗日三字经》中的宣传,不能说明动员工作成效显著,B错误;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不是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的,C错误;《抗日三字经》中宣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并没有否定欧美和苏联发展模式,D错误。
102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可知,祭祀天地体现了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体现了以人为本(不以鬼神为尊奉对象),故选C项;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天下为公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天、地、君、亲、师”是古代的崇奉对象,与和谐共生无关,排除D项。24.【答案】C。【解析】李大钊主要宣传唯物史观,李汉俊侧重经济学说,李达则以科学社会主义见长,“三李带回马克思”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系统的传播阶段,故C项正确;“三李”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项排除;“三李带回马克思”不能说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水平比中国领先,故B项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25.【答案】A。【解析】综合材料可知,19世纪以来,法国、德国、丹麦等众多国家的民法体系,直接或间接地仿效罗马法,继承罗马法的相关体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近代众多国家法制深受罗马法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中近代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地仿效罗马法的体例,不能说明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私法,故B项不符合题意;近代众多国家对罗马法的直接或间接仿效,意在借鉴罗马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或沿用古代罗马法,也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故C、D两项均表述错误。2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大量移民进入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在战争中受到很大创伤,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这股移民潮有助于欧洲经济迅速恢复,A项正确;材料强调移民进入欧洲,而非体现美苏冷战,排除B项;移民涌入欧洲不一定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欧洲走向一体化,排除D项。27.【答案】D。【解析】材料并未说明茶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地位,因此不能直接说明中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排除A;19世纪完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才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排除C;材料并没有强调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B;通过英、法、荷、西北欧、美洲等地的茶叶都是通过东印度公司输入可知,特权贸易公司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符合题意。28.【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意大利和元朝互派使者,加强两国的交流,体现了东西方交流,B符合题意;A是材料的表面意义,排除;C说法不正确;蒙古西征是为了拓展疆域,建立庞大帝国,D说法错误。29.【答案】D。【解析】17世纪的荷兰是航海和贸易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据材料无法得出“荷兰共和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这一结论,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得出茶叶“开始”走向世界,排除B项;材料只是介绍了荷兰,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茶叶贸易兴盛,给荷兰带来了巨额经济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在荷兰的传播,故D项符合题意。30.【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强化对历史纪念物或古迹的保护及发挥其社会效益,这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性,进而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未涉及城市化进程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保护文物的做法没有体现出其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行为,未涉及彰显城市个性的有效信息,排除D项。31.【答案】(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设置州县加强对民族地区管理;给予少数民族较高的自治权;授予少数民族首领官职,将其纳入官僚系统。(4分)(2)举措:学习儒家文化;招揽汉族文士。(2分)作用:促进民族融合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发展步伐。(3分)(3)内在因素: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理念。(2分)【解析】
11(1)根据材料一“十万征讨东突厥……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从征服手段、管理措施、授予官职进行阐述。(2)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二“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所用大臣多理学家,且都有卓特之行”得出学习儒家文化及招揽汉族文士;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从民族融合、巩固统治、缓和矛盾及推动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3)根据材料三“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得出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理念。32.【参考答案】示例观点: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2分)评论:在近代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自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知识分子的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涨。由此可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越深,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程度就越高,且这种意识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因此,近代中国民族矛盾的加深促使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10分)(也可以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引领民族意识觉醒;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意识的不断传入催化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等角度论述)33.【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得出由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据材料一“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得出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第(2)题第一问不同,可以从中心不同、范围不同、主要商品不同、文化交流内容不同、方式不同、后果不同等方面比较;第二问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动机不同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由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8分)(2)不同:①中心不同——丝绸之路以中国为中心;地理大发现以西欧为中心。②范围不同——丝绸之路范围为亚非欧;地理大发现为整个世界。③主要商品不同——丝绸之路为丝绸、瓷器等手工产品;地理大发现为欧洲工业品。④文化交流内容不同——丝绸之路主要是中国文化、佛教、伊斯兰教的交流;地理大发现主要为基督教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⑤方式不同:前者主要为和平交流,后者主要为暴力掠夺。⑥后果不同:前者加强了友好交往;后者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形成世界市场,东方从属于西方。(10分,答出其中5点即可)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中国为自然经济,西欧为商品经济;动机不同:中国注重友好交往,西方注重获取财富。(3分)34.【答案】示例1:看法: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探寻救国之道。(2分)
12说明:西方的船坚炮利让沉睡中的国人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林则徐、魏源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薛福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派人士,纷纷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制度,号召改良国家政治制度,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以期变法自强。(9分)示例2:看法:中国传统伦理纲常受到冲击。(2分)说明:西方近代新思想新科技的涌入,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伦理纲常。先进的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欧洲哲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翻译和推荐了《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资产阶级经典文献。这些都剧烈地冲击着封建礼教。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和革命派以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为武器,批判传统的儒学和封建纲常伦理。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伦理道德,致使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文化遭到沉重打击。(9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读懂材料,然后依据材料提取自己的观点,再依据提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信息从“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探寻救国之道”提取观点,“说明”结合所学从西方列强的侵略促使近代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行回答。当然本题还可以从“中国传统伦理纲常受到冲击”提取观点,“说明”依据材料和所学从西方近代新思想新科技的涌入,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