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225576
大小:32.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8-08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周代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是统治的权力,更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的文化——“天下”的文化。以下能够推进“天下”文化发展的是A.敬天法祖的思想观念 B.宗法分封的统治秩序C.三纲五常的治国思想 D.崇尚自然的天人关系2.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历史概念,有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理解。下表从三个维度解读了某一历史概念,它是历史概念: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A.三纲五常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D.格物致知3.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汉代的城市经济也获得发展。当时的长安,设“市长一人,秩(俸禄)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这说明汉代A.城市商品经济已高度发达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商业C.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经济发展促进了政策调整4.下表是先秦至宋代一些杰出思想家的代表性主张。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表现形式孟子“五有”父子有案、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董仲舒“五常”仁、义、礼、智、信宋代理学家“四德”忠、孝、节、义A.推动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多元化 B.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人伦价值C.意在弥补传统儒学文化的缺陷 D.改造儒学以服务于政治的需求5.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明前期明中后期-6-
1东部西部东部西部收入7.5两62.5两35两80两支出21.88两68.65两31.25两74.6两收支相抵—14.38两—6.15两+3.75两+5.4两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6.下表为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糙米价格(每石)棉布价格(每匹)路匠工资(每匹)1665年约400文约30文11文1724年约1000文约30—35文约11文18世纪末约1500文约100—200文约14文(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社者每天可踹布5匹;苏州当时有端匠约2万人。)据上表可推知,清代中期苏州地区A.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C.传统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败 D.通货膨胀破坏城市繁荣7.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8.据统计,从1775年到1815年大约有25万人移居美国,1820-1860年则有约500万人移居美国,比1790年整个美国人口还要多。对美国而言,移民的涌入A.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 B.消除了国内的种族矛盾C.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D.促成了国内市场的形成9.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千克,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10.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6-
2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于阿拉伯及东方国家11.《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B.混涌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C.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D.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2.草原丝绸之路因其商品特点而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A.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B.中原地区比草原地区经济发达C.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D.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3.在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这使他们能够利用在战争中所熟悉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据此可知A.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B.一战改变了欧亚的政治版图C. 列强放弃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 D.一战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提供了契机14.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C.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15.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全盘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B.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C.为全民高等教育做准备 D.适当平衡文理科系的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12分)牛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人类驯化,在古代牛很重要,私自杀牛是法律明文禁止的。材料一 北宋初年《宋刑统》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宋真宗时下诏:“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淳化五年(994年)下诏:“自今工官为弓弩,其纵理用牛筋,他悉以羊马筋代之。”-6-
3材料二 《宋会要辑稿》记载……益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一牛之肉不下三二百斤,离每斤价值百钱,利入为厚,故人多贪利,不顾重刑……贪利之民计会上下,许作病牛倒死。材料三 《水浒传》中颇多杀牛宰马的情节,加上吃食的情节,总共有140多处,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指明是牛肉。“小二,给我上一壶好酒,再来二斤牛肉!”俨然已成梁山好汉用餐的标配。(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说明北宋政府为何多次颁行禁宰耕牛政策?(6分)(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小二,来二斤牛肉!”是最大的谎言。试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这一情节合理的理由。(6分)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西汉汉武帝拔用文学之士,加侍中、给事中、常传等名街随侍左右,分大臣议政之权,以尚书掌机要,成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东汉东汉设尚书台(省),长宫称尚书令,品位低微,仍属内廷官署。“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日常行政重心由公府向台省转移。曹魏、两晋三公系名义宰松。尚书省职无不总,转化为外朝宰相机构。皇帝身边新的秘书咨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发展起来。隋朝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书都省,门下、内史省的长官只能作为参掌朝政的辅助。唐朝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据材料指出尚书省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14分)18.(15分)学贯中西的严复、梁启超,其家风传承、家庭教育,可以折射近代中国社会及思想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已对待之时,须念已轻群重,更切毋造草。”1921年10月3日,饱受肺病折磨的严复在弥留之际,郑重交代儿女:“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这是他一辈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材料二 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针对当时学校偏重西学的状况,渠启超注意在课外增加儿女们的国学陶养,指导他们阅读国学书籍,也请家庭教师补习国文。……梁思成说过:“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在国学研习方面的督促和培养,这对我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摘编自《渠启超家庭教育思想》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严复和梁启超二人家庭教育观相同点的理解。(15分)-6-
4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摘编自马克森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1914 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希脑化文化”进行合理解读。(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后世界文化交流呈现的特点,并指出“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8分)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345678910BBDBDABABB1112131415AADCA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12分)(1)耕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耕之本;牛皮、牛筋等,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北宋土地人口增加、农业发展、战乱等都使耕牛供应紧张。(6分)-6-
5(2)《水浒传》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末年,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政令不行;商品经济发展,利润刺激,不顾重刑;吃朝廷禁止食用的牛肉这样的情节,更能体现农民起义的反叛精神和英雄气概。(6分)《其他等宋江起义主要活动地点在北方,受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等言之有理也可得分)17.(14分)变化:由内侍服务机构到参与政务,权力扩大;由决策机构到执行机构(4分)解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尚书省变化的重要原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内侍,扩大尚书权力,以此削弱相权,东汉时,事归台阁,尚书成为中枢权力中心;随着尚书省权力的扩大,威胁皇权,魏晋时期,中书、门下相继成为新的制约力量,尚书省丧失决策权,逐步转化为外朝执行机构。隋朝,三省同时运转,但权力中心在尚书省;唐时期,三省制形成定制,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分权制约。尚书省的变化反映了皇权不断集中的趋势,体现了古代官僚制度的日趋成熟与完备。(10分)18.(15分)严复、梁启超的家庭教育观都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4分)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意识觉醒,爱国救亡思潮兴起。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严复、梁启超积极著书立说,宣传西方民主思想,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并以其爱国精神勉励其子女,将其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为拯救国家危难而奋斗。西学的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严复、梁启超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二人鼓励子女继承传统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7分)严复、梁启超的家庭教育观,体现了民族危机沉重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愿望;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儿女报效国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教育,突出德育和智育,对当代的家庭教育有借鉴意义。(4分)19.(14分)(1)“希腊化文化”是伴随着战争征服的方式,以希腊文化为主导,不断融合东方文明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具有多元开放的特点。“希腊化文化”形成有利于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6分)(2)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广,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以欧洲人为主导(单向性),主要是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4分,答出两点即可)历史意义: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推动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4分)-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