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224385
大小:1.39 MB
页数:8页
时间:2023-08-08
《河北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结束)。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谷梁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庄公在修饰宫庙时“丹楹刻桷”(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违背了“诸侯宫庙之桷,斫之砻之,不加细磨”的规定。这则事例可佐证春秋时期A.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周王室权威受到挑战C.民间奢靡之风盛行D.血缘宗法制开始解体2.图1所示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全衣轻薄透明,领口、袖口都有绢缘,仅重49克。据此可知,汉代A.民营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B.长沙是全国丝织业中心C.官营丝织业技术水平高超D.薄纱成为贵族消费时尚3.表1所示为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西晋咸宁六年(280年)、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官方人口统计情况。表中代表唐天宝十四年的序号最可能的是A.①B.②C.③D.④-8-
14.表2所示为学术界关于科举制起源的意见分歧(部分)。其中前一种观点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历史研究须以科学的史观对各种史料加以解读B.将科举制的起源往前推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C.《隋书》等古史文献存在严重缺漏,不足以取信D.隋朝创立科举制得到了大量实物资料的证明5.北宋时期,商人购买专卖盐.茶等可以按比例以银代钱;南宋时期,凡交通不便的地区,纳税时也可以以银代钱。这些现象A.说明白银成为宋代主要流通货币B.利于宋代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C.反映出“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弛D.源自外贸顺差之下的白银内流6.元杂剧中出现了有关水浒故事的剧本,流传后世的有李文蔚的《燕青博鱼》和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虽然燕青、李逵是“盗贼草寇”,但剧作家们却赋予了他们闪光的灵魂:刚烈而柔情,铁面无私却豪爽真诚。这些剧本A.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B.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斗争精神C.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D.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心理需要7.黄宗羲赞颂古代学者著书立说为“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提出“学必源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这表明黄宗羲A.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B.具有理想化的政治诉求C.肯定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D.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8.近代美国人马汉认为:“一旦在长江流域建立起了势力,就在中国内地拥有了优势,并且能自由、稳定地通过长江沟通海洋……在长江流域丟下一颗种子,它会结出一百倍的果实,在其他地区也有三十倍的收获。”近代美国实现马汉这一设想始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天津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8-
29.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不久,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因轮船老化,再加上美国内战结束想重返国内市场而决定将其出售。轮船招商局抓住机会完成收购,后来其业务不仅遍及国内重要港口,同时也逐步扩展至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海外港口。此史实可以用来说明A.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B.洋务企业的特殊属性C.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D.洋务企业的发展轨迹10.戊戌变法时的改革措施曾规定:“小学堂毕业者作为生员升入中学;中学堂毕业者作为举人升入大学;大学堂毕业者作为进土,授予官位。”同时还规定只有大学堂的在校生或者毕业生才可以教书。这样一来,普通士人阶层既不能做官,又不能以教书来维持生计。这些规定A.使戊戌变法失去一定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C.是造成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D.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11.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加强了国会对总统的监督。这些做法A.照搬了美国的政治模式B.维护了辛亥革命的成果C.具有明显的政治妥协性D.体现了因人设法的特点12.1920年9月,在共产国际的正式代表维金斯基的指导下,《新青年》第8卷第1号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至第9卷第6号为止,共刊登苏俄文章47篇,其中有列宁的著作《过渡时代的经济》《民族的自决》无产阶级政治》《列宁的妇女解放论》等。这则材料可用于研究A.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B.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C.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源D.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13.1927年9月下旬,在中共北方局主持下,河北玉田召开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在玉田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在党内和农会干部中进行暴动宣传动员工作,组织并整顿农民自卫队,筹划枪支弹药。这次会议A.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B.贯彻落实了八七会议的精神C.是国共合作破裂的重要标志D.顺应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14.1938年4月,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国民参政会作为国内持各种政见的成员参政议政的最高咨询机构,在首次选出的200名参政员中,有毛泽东等7名共产党员在列。这一机构的成立在客观上A.确立了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地位B.进一步巩固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C.解决了国共两党长久以来的分歧D.增强了各党派团结御侮的凝聚力15.图2所示是丰子恺创作于1948年12月的漫画《圈圈圈上天》。“圈圈圈上天”出自当时的一首词:“人人竞说金圆券,‘金圆’两字何曾见。……莫再似当年,圈圈圈上天。”该漫画反映的现象-8-
3A.导致国共战略决战的爆发B.源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C.加速了民族工业走向崩溃D.迫使国民党进行币制改革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6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牛革(皮)作为一种重要的军需物资和生产资料,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兵兴以来,禁民私买卖牛皮,悉令输官受直;(后)唐明宗之世,有司止偿以盐。晋(五代中的后晋)天福中,并盐不给”。这一改变被后汉、后周乃至宋代所延续,自此以后,民户向国家缴纳牛革便逐渐成为一种沉重的赋税负担。与牛革“悉令输官”的基本政策相配合,各政权对违犯禁令、私自使用或买卖牛革之人,都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其中后汉时期尤甚,史称“犯私牛皮一寸抵死”。后周初年,政府鼓励揭发犯牛革法的人和事,并给予举报人以丰厚的赏钱。宋朝初年,政府设皮角场库,掌受天下骨、革、筋、角、脂、硝,给造军器鞍、辔、毡、毯,又有椿水牛皮筋库,别置监官,并坚持了寓牛革之征于田亩的基本原则,开始允许民间使用及买卖牛革、减少牛革贩运限制。虽然要求“其牛、马、驴、骡皮筋角……即不得将入他[化]外敌境”,但在官方的诏令中却省去了如此内容。——摘编自游彪等《论五代及宋初的牛革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五代及宋初牛革政策的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初政府实施牛革政策的意义。(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十三经”是古代儒家遵奉的经典,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而逐渐形成,其形成的过程折射出了儒家的发展历程。表3所示为“十三经”的形成过程。-8-
4——摘编自范云飞《“十三经”的形成过程》提取表格中至少两条信息,围绕“儒家经典的变迁”,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实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一直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巨变,其实整个中国社会仍然是一潭死水。先知先觉的一些士大夫似乎模糊地感受到了中国的不足,如林则徐、魏源等。清政府也就认为大清帝国只是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而已,仍然可以如从前一般统治下去,继续维系着祖宗基业。此时所有工业资本家都欣喜若狂,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帝国,因为一个人口大国的国门已经敞开,他们只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工业品,就可以坐等白银入袋。但是令所有英国人失望的是他们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在中国基本没有销路,中国农民依旧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摘编自管玉春、杨永泉主编《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震撼力远超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太平军的打击下,日渐衰落的清王朝,又遭到了英法联军的重击,北京城被英法联军轻易攻陷,惊惧中的咸丰帝病死承德。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整个东部沿海完全向列强开放,内河长江也出现了通商口岸,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逐渐打开一些市场。由此,在中国大地延续两千多年的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模式终于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强力下开始松动,但这从中国沿海生成的冲击波辐射到中国内地已经微乎其微了,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已经动摇了。-8-
5——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经济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经济变化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变化的认识。(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生前关于训政时期推行地方自治的训示下,要求国民党举全党之力投身于地方自治的推行工作。为此,1927~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乡镇自治施行法》等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立法的依据并不是赖于中国传统的乡村秩序路径,而是为了重新树立一种新的乡村秩序和治理模式。在推行地方自治过程中,尽管国民政府有意扶持民权和扩大政治参与,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步履维艰。国民政府地方自治难以达成预期目标,从而使得民众对自治的认同感及政治参与的热情下降。——摘编自李晔晔《政治参与的“虚”与“实”》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地方自治实践活动基本实现县自治,初步完成了对农村的改造,使地方行政权力由绅治转向现代化官治。但因准备不足、措施失当等原因,国民政府对农村进行的控制和改造努力成效甚微。期间,国民政府在农村添设大量机构人员,兴办各项事业,扩张政府职能,使财政负担急剧增加。时人称:“重在推行上级机关的政治,注意乡区邻间或保甲的编制,而忽略了人民需要指导其自动改进生活。其结果不仅未能增进人民幸福,甚至增加人民负担,益增痛苦。”因此,农村并没有成为国民政府统治的稳固基础。——摘编自王兆刚《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6年国民政府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1936年国民政府乡村治理的影响。(6分)-8-
6-8-
7-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