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223475
大小:7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3-08-09
《科学除藻,恢复滇池生态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科学除藻,恢复滇池生态平衡滇池作为云南一个半封闭的浅水湖,自1985年起,由于周边进入滇池的河水污染增加,每天100万立方米的污水进入滇池,致使每年规律性地暴发“水华”现象,沿湖岸边的浮藻深度达到了10~40厘米,厚厚的浮藻如同“绿色油漆”冒着难闻的气味,致使滇池水质和周边农畜产品受污染的检出率大大超过国家和国际标准,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在过去10年间,为治理滇池,各级投入资金达到46.57亿元,在流域经济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滇池水体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昆明市一方面将按计划、分阶段、有侧重地逐步完成纳入实际管理的主要入湖河道及县(区)辖区内其他河道的整治工作,并将河道整治拆临、拆违、建绿、透绿工作与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在原全面取缔滇池机动捕鱼船的基础上,逐步取缔滇池水域内动力设备陈旧、老化、油污多的高污染燃油营运机动船艇。另一方面他们多方听取专家建议,用科学的方法除藻治污。日前,云南省环保产业协会与中国三爱环境水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共同主办“滇池藻华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研讨会”,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科院、云南省环保局、滇池管理局生态研究所、云南大学等机构专家参与。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长期困扰滇池的蓝藻污染有望通过先进的生物酶分解技术得到有效清除。由中国三爱环境水资源公司倾力研发的生物除藻技术,已于1999年在滇池一平方公里的滇池水城进行实地试验,经过7年多的试验,蓝藻的祛除成效超出专家们的想象,电池水质不仅变清,而且治理成本低、时间短,为破解滇池污染全面治理难题带来新的希望。据了解,这项技术采用世界前沿天然材料组合的生物酶除抑藻剂,它能诱导蓝藻超常光合作用、加快其新陈代谢、促进其超量消耗自身养分,致其死亡,可有效地降低水中的藻类、磷和氨氮富集,不仅使滇池的蓝藻祛除率达95%以上,水体的pH值基本不变或向正常标准转移。记者在滇池边一个临时测试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当场在滇池取出一瓶充满蓝藻的不透明的水样,加入生物酶后,漂浮水体表面的蓝藻开始缓缓聚集下沉,两个小时后,水质变得清澈见底。现场专家表示,蓝藻是滇池污染治理的一道障碍,这项技术对蓝藻能有效祛除,如不产生派生有害生物,滇池污染根治难题将迎刃而解。摘引自:《中国环境报》2006-12-20(4)(本报记者王亚京报道)8
1滇池治污目标时限欲延后本报记者(陈娉舒):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泊,但也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是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中最难治理的湖泊。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中明确了滇池治理的目标:2000年底,滇池草海水质达到5类,外海水质达到或接近3类;2010年底,滇池草海达到4类,外海水质达到3类,恢复滇池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规划》一直是指导治理滇池的权威性文件。。近日,记者在云南听到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声音:“《规划》有必要重新修订,推迟目标实现期限!”这种声音已不单单停留在学术呼吁的层面上,据省级官员透露,相关报告不日将上报中央,申请修改《规划》。消息传出,不少多年关注着滇池的环保人士长出一口气:“早该如此!”一份来自云南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翔实地道出滇池的“理想与现实”。位于昆明下游的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河”,但同时又是“惟一的泔水缸”,所有生活及工业废水最终都汇入滇池。按《规划》,2000年昆明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80%。但时限虽到,已建的4个污水处理厂因“清污未分流”,全年平均污水处理率仅为30.3%。此外,《规划》近期目标中的森林覆盖率,滇池流域面山地区应为35%也未达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规划》确定的入湖污染总量控制和水质各项指标中,除高锰酸钾指数一项基本达标外,其他各项均未达标;尤其在草海,总磷、总氮均高居目标值的5倍以上。滇池水质现状——草海为劣5类,外海为5类,富营养化仍十分严重。《规划》制定的近期目标,几近全面搁浅。而此时,人们已往这“一潭死水”中整整投入了36.5亿人民币!随之而来的是滇池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前所未有地“浮出水面”。眼下,当地众多官员在不同场合中均坦承:当初做《规划》时,对滇池治理难度估计不足;同时出于争取国家能够批准立项的迫切心情,目标定得偏高,从而造成达标未果。随之,人们产生疑问:“这是治理不力的托词吗?”对此,当地官员并未回避,老百姓完全有理由质问——30几个亿化了,滇池水何时见清?主管环保的副省长陈勋儒说:“面对方方面面质询的目光,我们更是心急如焚。”分析表明,滇池水质恶化的表象是蓝藻繁生和爆发,而根源是水中总磷和总氮含量过高,同时滇池本身缺乏外来水源,水体更换缓慢——8
2相当于每4年才能换一次水,自净能力极低,水质因此极度富营养化。这种富营养化,正是几十年来流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源污染及工业污染物、城镇生活污水的超负荷排放,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恶果。按照国内外湖泊治理的经验,一般湖泊治理至少需要10~20年才可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琵琶湖经过25年的治理,投资近185亿美元,才基本控制住水质和湖泊富营养化继续恶化的趋势,水质才接近三类标准。此外,全球至今尚未有湖泊水质恶化后完全恢复的实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照如此残酷的规律,病入膏肓的滇池无法幸免。全面启动滇池治污的7年来,滇池治理从未停止过一天。有关治理的思路、技术、体制……方方面面的讨论、投入、项目更是不胜枚举,但滇池湖水浊臭依旧。即便到2010年,大动干戈为滇池治“病”,也才到第17个年头。届时,滇池的水质能到哪一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官员呼吁重新审视滇池治理。对前阶段治理,应分列专题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实事求是地对成功和不足做出分析。云南省的领导同志说:“修编《规划》正是对滇池治理难度的重新认识,也是我们治污路上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一次工作修正。”摘引自:《中国青年报》2001-02-21(11)云南滇池污染现状的研究与对策摘要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但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滇池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利用暑假,我对滇池流域一些区域的水质作了简单的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对滇池治理的相关政策和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试图提出一些治理滇池的方法和建议,希望通过我的一点实际行动能引起全社会对滇池治理的关注,让滇池尽快恢复她“高原明珠”的本色。关键词:滇池;污染;现状;建议引言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功能,在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滇池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8
3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政府组织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至“九五”末期,在流域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滇池污染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治理工作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利用假期深入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是以实际行动关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008年8月16日—8月22日,我到滇池流域的部分区域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我选择了海埂、大观楼等六个地点,对滇池流域的水质进行了简单的检测,倾听了当地居民的抱怨,并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了一些情况。调查中,我发现草海水体呈黑色,有非常难闻的气味,污染状况特别严重;而外海水体则呈绿色,污染状况较草海轻一点。滇池流域水体PH值情况表地点海埂大观楼小围村白渔村a杨家村PH值8.06.57.57.07.06.5数据来源: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整理一、昔日高原明珠流域概况: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º29′~103º01′北纬24º29′~25º28′,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平方千米。整个流域为南北长、东西窄的湖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淤积平原和滇池水域三个层次。山地丘陵居多,约占69.5%;平原占20.2%;滇池水域占10.3%。滇池流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7℃,平均降雨量95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09毫米,具有低维山原季风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干夏湿、干湿分明。流域内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次生植被以云南松及华山松为主,森林覆盖率48.9%。滇池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位于昆明市西南,属断陷构造湖泊,是云贵高原湖面最大的淡水湖泊,滇池在1887.4米高水位运行下,平均水深5.3米,湖水面积8
4为309平方千米,库容15.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7亿立方米,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立方米,实有水资源量5.3亿立方米。滇池水域分为草海、外海两部分,现由人工闸分割。草海位于滇池北部,外海为滇池的主体,面积约占全湖的96.7%。草海、外海各有一个人工控制出口,分别为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据滇池水利志记载,1969~1978年间围海造田约34950亩,使滇池湖面积缩小23.3平方千米。注入滇池的主要河流有二十多条,水量较大的有盘龙江、宝象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大清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柴河、大河、东大河、古城河、护城河等。滇池水经螳螂川、普渡河流入金沙江。二、今日污水臭湖(一)滇池水质状况:2008年二季度滇池草海水体水质总体劣于Ⅴ类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79.4,属重度富营养状态。主要监测指标中氨氮、总氮、总磷超过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达到Ⅴ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2008年二季度滇池外海水体水质总体劣于Ⅴ类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4.4,属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监测指标中总氮超过Ⅴ类水标准,总磷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达到IV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表12008年二季度滇池水质状况项目测点透明度(米)水质类别水功能类别营养状态指数主要污染指标滇池草海0.57>ⅤV79.4氨氮、总氮、总磷滇池外海0.51>ⅤV64.4总氮8
5(根据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云环站发【2005】23号文《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水质评价指标规定的通知》,化学需氧量指标不参加湖泊水质类别评价)(二)主要入滇池河道水质状况公告的主要入滇池河道29条。进入草海的河流有7条,船房河、新运粮河等7条河流水质均为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进入外海的河流有22条,有5条河流和盘龙江的一个断面达到水功能阶段目标,其中盘龙江坝口断面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洛龙河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胜利河、东大河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大河、南冲河达到地表水V类水标准;大清河等其余17条河水质为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占到进入外海河流的77%。三、究其原因(一)自然演化滇池至今已有约340万年的漫长演化历史,在现代演化过程中,水面不断缩小,目前滇池的水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仅为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为半封闭性湖泊,年平均流出水量为1.49x108m3,仅占其蓄水量的11%。由于湖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入不平衡,自净功能有限,大量沉淀污染物,从而形成了大量内污染源。(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造成水质污染2005年,排入滇池的污水量高达23000万吨,主要污染物有:总氮9750t,总磷1160t,CODcr,30674t。其中,生活污染源排放约占45%~58%,工业污染源排放约占11%~32%,2007年,排入滇池的污水量达到21000万吨时,总氮8155t,总磷1087t,CODcr22449t。而滇池在正常情况下,总氮、总磷和CODcr,的水环境容量分别只有4000t,400t和11000t。如此高的污染物排放量,使整个滇池水质各水质指标值均劣于国家V类地面水水质标准,超过70%的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三)水资源匾乏与高度开发形成恶性循环目前,滇池北岸的昆明主城区面积已达约180km2,人口近200万,城市的急剧膨胀不仅加剧了污染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日益匾乏。滇池流域多年水资源量为5.3x108m3,人均水资源量不到270m3/a,仅为世界人均值的4%,全国人均值的12%,全省人均值的5%,联合国极度缺水标准的50%。8
6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滇池流域近年来兴建实施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其中已建成大中型水库8座,总库容3.4x108m3,小型水库近140座,总库容近1x108m3。水库总控制径流面积1651km2,占流域面积的57%。目前,滇池流域年平均供水量在1x109m3以上,而根据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扣除多年平均湖面蒸发量,滇池实际水资源量只有不到6x108m3,缺口水量只能由湖库调节后重复利用。也就是说,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河道外用水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四、恢复“明珠”本色,路在何方?(一)在建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滇池污染治理目前在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主要为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概算总投资为39.8亿元;计划2012年完工,主要工程内容为铺设污水、雨水干管385公里,改扩建及新建污水、雨水泵站11座,改扩建现有6座污水处理厂,新建第七污水厂,增加处理能力43.5万立方米/日,使主城污水处理总规模达99万立方米/日,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现北岸工程第七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场地填筑工程于今年3月全部完工,土建工程于5月动工,开始基础处理工程;第三污水厂改扩建工程基础处理工程已完工,正进行主体及附属构筑物建设,完成工程量的40.5%;草海西岸B段截污管完成顶管井17座、顶管3.1公里,完成工程量的92.7%;第五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土建工程今年5月开工实施,完成试桩施工;官宝路A段污水干管已完成顶管井5座,顶管128米,完成工程量的20.1%;七污水处理厂系统管网、金汁河及东二环污水管、盘龙江东路汗污水转输管三个主要日贷包的施工招标工作已完成,计划下半年动工实施;现北岸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756.23万元。(二)科学规划、全民参与⑴首先要抓好城市规模控制,严格按照《昆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增长。要充分考虑滇池对昆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在滇池流域外发展次级城市和小城镇,实施网络化城市建设构想,以减轻滇池流域内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⑵中央的资金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云南作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要抓住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重点这一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争取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积极做好计划项目的科学论证及前期工作,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保证合理建设工期,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⑶8
7建立稳固的管理体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通过综合决策、科学管理、有效监督,以确保计划项目按期实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实现计划预期目标。⑷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要对污染滇池的行为加强监督,宣传要实事求是,以正面宣传为主,注意舆论导向,鼓舞人民群众对治理、保护滇池的信心。通过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手段,使广大市民了解滇池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关心和支持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保护滇池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行动。滇池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必须坚持系统观、综合观、科学观。“十五”期间,按照《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滇池流域土地利用规则》和《滇池流域生态保护与控制规则》,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充分考虑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要求,“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结束语为期一星期的调查就这样结束了,可是那我曾经留下多少脚印的湿地、那污染严重的湖水、那些居民的抱怨声,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久久难以忘怀。面对那污染严重的湖水,我又能作些什么呢?我无能为力,只能希望治理滇池的项目工程能够尽快全部竣工,让这昔日的五百里“高原明珠”恢复她的“明珠本色”。参考文献:⑴解振华、汪级戎.“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汇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⑵吴为梁.滇池富营养化与藻类资源[J].《云南环境科学》.2000/19/01P35⑶刘连成.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分析[J].《灾害学》.1997/12/03P61⑷寒亚平.滇池湿地问题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2//P333-34⑸拓元蒙.滇池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防治对策[J].《云南环境科学》.2002/21/01P35-38⑹王守良、汤崇铭.水体自净化是治理滇池的希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04P36-38⑺http://www.dianchi.gov.cn/MyNews/news_detail.asp?id=1195摘引自: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VRm8g3gIM7Ypopsubd_fYeD-9YiNITDPM95wyf4PJNTKW1nSh6dfBPBFqouCWnERp9lMjpERcHwj9uiPmfQ19HYu0i6108TddbTXivW2jy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