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

ID:83192133

大小:130.3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08-10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6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7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8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9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八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半期考试(艺术班)历史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鸦片战争爆发后,部分清朝士大夫热衷于研究世界及中国边疆的史地之学,并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徐继畬所著的《瀛寰志略》甚至按照西方的地图介绍地球概况和各大洲的地理及历史。据此可知,当时()A.西学东渐顺应了维新运动B.华夷观念受到了一定冲击C.西方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D.中西思想的深入交融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部分清朝士大夫热衷于研究世界及中国边疆史地之学,详细介绍西方情况,反映了华夷观念受到了一定冲击,B项正确;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仅仅是少部分知识分子研究西方,没有引起广泛共鸣,不能说明西方思想“广泛传播”,排除C项;“深入交融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此时仅是部分知识分子介绍西方,排除D项。故选B项。2.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说明()A.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B.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束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解体D.近代工业在福建占据主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可得出福州周边的乡村受到福州通商的影响,纺织业有所发展,体现出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A项正确;重农抑商没有结束,排除B项;自然经济没有完全解体,仍然占据主导,排除CD项。故选A项。3.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洋务派当时()A.创建了一批民用企业B.抵制了列强的侵略C.开办洋务以求“自强”D.放弃了固有的制度【答案】C【解析】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详解】根据材料“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并结合所学可知,曾国藩认为兴办洋务、学习西方科技对内可以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可以抵抗外来侵略,从而维护清朝统治,这反映出洋务派当时开办洋务以求“自强”的目的,C项正确;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非民用企业,排除A项;洋务运动随着甲午战败而破产,未起到抵制列强侵略的作用,排除B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并未放弃固有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4.为阻挠左宗棠收复新疆,《申报》等英资报纸通过有选择地刊载社论乃至编造谣言等方式阻止清政府为西征借款。李鸿章也屡屡参考《申报》等外国新闻报纸,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提出了放弃新疆的主张。材料反映了()A.中国报刊业的繁荣景象B.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历经艰难险阻C.清朝内部派系斗争激烈D.部分官员对外国媒体缺乏全面的认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李鸿章也屡屡参考《申报》等‘外国新闻纸’,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提出了放弃新疆的主张”可分析出,李鸿章国家主权意识淡薄,部分清朝官员对外国媒体缺乏全面的认识,D项正确;材料只有《申报》,不能反映出报刊业繁荣,排除A项;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经历重重艰难险阻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朝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为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各区域港口贸易货值及占全国的百分比情况。据表可知()1895年海关进出口贸易值1931年海关进出口贸易值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份额(%)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份额(%)东北54424141.766968740017.0华北172142815.267453599417.1上海16883994751.1134480349034.2长江流域68491872.154050246113.7华南13179754239.970590880217.9A.华南地区经济水平持续衰退B.上海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下降C.日、俄两国加剧了对华扩张D.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答案】C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甲午战后到九一八事变,东北地区海关进出口贸易值增长速度加快,结合所学,日俄两国加紧了对东北的侵略,C项正确;海关进出口贸易值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上海经济总量在近代上升,排除B项;材料中有增有减,无法说明所有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排除D项。故选C项。6.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等十一国同时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和各参战国商定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者,决依条约保护”。该协议()A.严重破坏了列强在华的既得权益B.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维护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D.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南方督抚和各参战国商定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者,决依条约保护’”可以得出该协议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D项正确;东南互保有利于维护列强在华的既得权益,排除A项;东南互保与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无关,排除B项;东南互保规定“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不利于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7.19世纪末,谭嗣同等青年改革志士在湖南组织了南学会,陈宝、黄遵宪等湖南的地方官员曾多次亲临南学会讲演和回答问题,地方士绅纷纷前来省城听课,与省里官员对话,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由此可见,南学会的创办及其活动A.巩固了变法的群众基础B.体现了民主议政的风气C.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D.促成了新旧思想的融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学会作为教育绅士的场所和绅士有限度的议事场所,无疑训练增强了地方士绅的参政能力,推动促进了地方政治的革旧图新,具有民主议政的风气,B项正确;南学会有士绅参加,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参与,不能得出巩固了变法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排除AC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旧思想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8.孙中山在庚子年趁北方之乱而发动惠州起义,虽仍失败,但他发现此前“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庚子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造成这种现象的背景之一是()A.中国士人阶层的价值认同发生变化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的失望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答案】A【解析】【详解】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到“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可以看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逐步觉醒,同情革命,说明中国士人阶层的价值认同发生变化,A项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士人的态度,而不是立宪派,排除D项。故选A项。9.1916年1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指出:“拿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辱。其犹子拿破仑三世,仍明目张胆,蹈其覆辙。今堕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瞀儒袁世凯二世方生,一何中外古今之史例巧合若斯也?”陈独秀意在()A.改变反传统道德的斗争目标B.号召国民支持民主革命C.唤醒民众反专制求民主意识D.激发国人救亡图存热情【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仍明目张胆,蹈其覆辙。今堕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瞀儒袁世凯二世方生”意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C项正确;陈独秀并未改变对传统道德的批判,排除A项;陈独秀主张民主和科学,寻求国人思想解放,并非进行革命,排除B项;材料并不体现反帝,排除D项。故选C项。10.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C.学习西方是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的根源D.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答案】D【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目的就是救亡图存,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推动了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制度-思想”的不断深化,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都不是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排除A项;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目的就是救亡图存,地主阶级提出的“师夷长技”就不是为发展资本主义,而是维护封建统治,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才是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的根源,排除C项。故选D项。11.1919年,北京《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出专号纪念这个节日,反应并不热烈。1920年则不同,在工人群众以及广大的青年和知识分子中己经有了强烈的反应,在全国的许多城市都举行了集会、讲演或示威游行,同时全国许多报刊报道了各地庆祝“五一”的情况。这个变化表明五四运动后()A.工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工人阶级壮大扩大了社会影响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C.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D.马克思主义受到社会普遍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扩大了社会影响,因此《劳动节纪念》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应,B项正确;材料未提工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壮大扩大了社会影响,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受到社会普遍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12.图为上海《申报》在1920年12月发表的一幅漫画《共去厌物,道路平坦》,画中的四位农民正合力把一株枯树连根拔起。据此可知,当时()A.人们渴望结束军阀的腐朽统治B.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成效明显C.马克思主义与农民运动的结合D.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20”年,可知当时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根据图片内容“四位农民正合力把一株枯树连根拔起”可以得出人们渴望结束军阀的腐朽统治,A项正确;1920年中共尚未成立,排除B项;1920年,马克思主义尚未与农民运动结合,排除C项;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表为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各机关及学校的部分放假日期。这些节假日的设立意在()放假日期放假事由放假天数1月1日中华民国开国纪念一天3月12日总理逝世纪念一天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一天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一天10月10日国庆纪念一天A.突出国民党对民国的“缔造之功”B.构建与政治统治一致的意识形态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C.强化国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控制D.借助于法制宣示自身政治合法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放假一天、总理逝世纪念放假一天、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放假一天、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日放假一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放假事由表达了对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及孙中山等革命事件和人物的宣传和崇拜,这有利于建立政府与人民一致的意识形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民众社会生活的控制,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法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A.适应了战时的需要B.增强了军事战斗力C.提高了人民的素质D.推动社会观念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1938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由材料“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可知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服务于抗日战争,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故A符合题意;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并不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主旨不是提高人民的素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与社会观念的变化相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于新中国的名称有过多个提法,诸如“民主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直到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期间新中国国名才确定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名称的变化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的国家观逐步成熟B.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了分裂C.中国现代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D.中国社会性质的阶段性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于新中国的名称有过多个提法,从最开始的“民主共和国”到最后确定“中国人民共和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家观逐步成熟,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排除B项;“共和国”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国现代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排除C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表为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据此可知,当时()年份粮食棉花油料黄红麻糖料水果194911318.044.4256.43.7283.3120.0195013212.569.2297.27.9337.8132.5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195114368.5103.1362.025.0498.9156.4195216391.5130.4419.330.6759.5244.3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B.农业机械化普及提升了生产水平C.全国农副产品价格趋于稳定D.生产关系调整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9-1952年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的信息,可知,1949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可知,当时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是进行了土地改革,生产关系调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业机械化普及提升了生产水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全国农副产品价格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7.1951年,东北地区出现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有工人提出“要把工厂变成战场,把机器变成武器”的口号,这立刻得到全国工人的响应,1200个工矿企业中的120余万职工加入生产竞赛。该运动()A.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进程B.反映出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C.有利于我国应对严峻国际局势D.助长了工业化建设中的冒进倾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1年,东北地区出现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全国工人的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冷战背景下,工人生产竞赛运动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C项正确;1953年-1956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生产竞赛运动没有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进程,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1年建设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建设,排除B项;工人生产竞赛运动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没有助长了工业化建设中的冒进倾向,排除D项。故选C项。18.1953年2月3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自年初本报发表“各地群众纷纷来信报矿”的“读者来信综”后,到1月26日止,我们收到群众报矿的来信五十四件,报告有矿藏的地点达七十八处。人民日报的这一宣传()A.旨在提升民众的地理知识水平B.响应了“双百”方针的号召C.有利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D.加快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速度【答案】C【解析】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详解】依据材料“1953年2月3日”可知,此时正处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前夕,再依据材料“我们继续收到群众报矿的来信五十四件,报告有矿藏的地点达七十八处”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地群众纷纷来信报告矿藏的地点,有利于推动当时经济建设的开展,C项正确;人民日报的这一宣传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并非为了提升民众的地理知识水平,排除A项;“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而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经济建设,二者范围不一致,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于1952年年底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19.据统计,1954年宪法初步起草过程中,参加讨论的各界人民有103万余人,共提出118万多条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人民群众所提意见,对宪法草案作了若干改动。这反映了()A.制宪过程中的民主精神B.人民对于新宪法的拥护C.起草宪法工作的艰巨性D.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听取关于宪法草案报告并参加讨论的各界群众约103.5万余人,共提出118万多条意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民群众的意见,这体现了制宪过程中的民主精神,A项正确;根据“宪法初步起草过程中”可知,新宪法尚未制定出来,不能反映人民对于新宪法的拥护,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新宪法起草过程中,争取人民意见,没有体现起草宪法工作的艰巨性,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各界群众的意见,“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20.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与会各国的赞同。这一呼吁()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为亚非各国友好合作创造条件③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④打开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①所述不符合题意。“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为亚非各国友好合作创造条件,②所述符合题意。“求同存异”的方针有利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③所述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④所述不符合题意。综上,②③所述符合题意,B项正确;①④所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21.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总任务。1962年初,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国民经济十年初步设想:一是“基本上解决我国人民的吃、穿、用的问题”,二是“基本上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一变化()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A.改变了大力发展工业的基本方针B.促进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进一步展开C.开始提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方针D.明确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答案】B【解析】【详解】从“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到“基本上解决我国人民的吃、穿、用的问题”“基本上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可得出针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中央对经济政策有所调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项正确;工业化方针没有改变,排除A项;开始是在1960年,排除C项;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22.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据此可知,三线建设()A.导致中部地区经济的衰落B.建立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C.改变了西部地区落后面貌D.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三线建设前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三线建设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肯定三线建设的成就,看不出导致中部地区经济衰落,排除A项;三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建设西南、西北地区,而非完善工业体系,排除B项;三线建设推进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改变了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的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23.1978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14条试点办法,允许企业可以增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及组织来料加工,职工可获得一定的奖金,可以利用外资对外装配加工等。这反映出当时()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企业活力得到一定增强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D.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允许企业可以增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及组织来料加工;职工可获得一定的奖金,可以利用外资对外装配加工等”可知,这些做法有利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得到一定增强。B项正确;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扩大企业自主权,不能说明“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不能说明“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24.“离村不离乡,离村不离土。忙时种庄稼,闲时把工务。忙闲巧安排,农工两不误”,这首民谣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被传唱一时。材料反映了当时()A.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B.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规模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离村不离乡,离村不离土。忙时种庄稼,闲时把工务。忙闲巧安排,农工两不误”可知,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确立和乡镇企业的兴办,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排除A项;农村仍然是土地公有制,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会已经废除,排除D项。故选C项。25.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恐惧。”邓小平意在说明“一国两制”()A.为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条件B.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C.专门针对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D.从根本改变了两岸统一的方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如若在香港得到成功实践,就可以为台湾的回归积累经验,为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条件,A项正确;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并非外交政策,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对中国的国家统一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排除C项;和平统一是统一台湾的方式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26.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A.助推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D.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该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先导,《东方风来满眼春》记录了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的重要讲话,成为新闻界在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一件标志性事件,A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体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排除C项;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27.如表所示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分要求。由此可知,中共中央1维护世贸体系和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点2坚持通过磋商方式,妥善解决中美经贸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后续工作,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早日达成A.全力加快贸易强国建设B.积极扩大中国对外开放C.努力构建市场经济体制D.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点”、“妥善解决中美经贸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早日达成”等信息可知这些都说明中国是在积极发展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积极扩大中国对外开放,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扩大对外开放,并不能说明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努力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C项;材料内容和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8.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材料表明()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埃及人根据定期泛滥的尼罗河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山多地少,农业欠发达而发展商贸和海外殖民,这些特点都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A项正确;古希腊海外殖民的原因在于地少人多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在于商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不是文明的产生,排除C项;题干材料的确反映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但没有表现出相互交融走向一体,排除D项。故选A项。29.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下列属于古代西亚文明成果的是()①建造宏伟壮观的金字塔②颁布《汉谟拉比法典》③创作史诗《吉尔伽美什》④希罗多德首创“历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详解】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汉谟拉比法典》,②符合题意,《吉尔伽美什》是苏美尔人的诗歌和传说,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金字塔为非洲文明,希罗多德首创“历史”属于古希腊文明,排除A、B、D项。故选C项。30.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希腊人,不少希腊人在这里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同时,希腊商人也将铁器带到这里,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A.埃及文明落后希腊B.文明之间的交融C.希腊化时代的到来D.宗教信仰的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希腊人,不少希腊人在这里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同时,希腊商人也将铁器带到这里,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可以看出,古埃及与古希腊之间有文化的融合,B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埃及落后于希腊,排除A项;希腊化时代是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建国后,新解放区极其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在土改开始阶段,党的干部组织农会,实行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1950年6月,中央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以指导这项工作,新的法律肯定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和“为工业化铺平道路”的观点。1950年夏末,关于农村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力量的报告引起了领导人的注意,同时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加剧了社会紧张,导致新的土地方案强调阶级斗争与动员群众。土改工作组从贫农和中农中吸收大量的新领导,通过诸如“诉苦会”和公审等方式,动员全村反对地主。土地改革将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决定性的事实是,农村旧秩序已经证明毫无力量,农民现在可以满怀信心地支持新制度。——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经济学界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不能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这种情况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后才发生变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无疑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于是,理论界一部分人对股份制性质的质疑就逐渐消失了。为了便于更多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纯粹的民营企业能够上市,1998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企业上市从此有法可依了。——摘编自厉以宁《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逻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1)特点:①由党和政府主导;②发挥法律效能;③受国际国内局势影响;④方式斗争多样;⑤农民广泛参与;⑥具有阶段性。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意义:①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③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原因:①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领导人的努力);②理论获得突破,解放了思想;③国家立法规范;④渐进式推进的方式;⑤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在土改开始阶段,党的干部组织农会......中央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以指导这项工作......关于农村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力量的报告引起了领导人的注意,同时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加剧了社会紧张,导致新的土地方案强调阶级斗争与动员群众......通过诸如“诉苦会”和公审等方式........土地改革将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可得知①由党和政府主导;②发挥法律效能;③受国际国内局势影响;④方式斗争多样;⑤农民广泛参与;⑥具有阶段性等。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①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③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等。【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这种情况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后才发生变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国家和集体控股,这无疑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1998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所学知识可得知①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领导人的努力);②理论获得突破,解放了思想;③国家立法规范;④渐进式推进的方式;⑤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等。32.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人物生活年代言论魏源1794-1857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海国图志》严复1854-1921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今之称西人者,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李大钊1889-1927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庶民的胜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及其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简析有识之士的共同之处。【答案】(1)魏源:问题:清政府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的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问题:洋务派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主张:自由平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李大钊:问题: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社会危机重重。主张:学习苏俄,宣传马克思主义。(2)趋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共同之处:关注现实,胸怀国家;顺应时代,开拓创新;富于批判,善于借鉴。【解析】【小问1详解】魏源:问题:根据材料“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及所学知识可得知清政府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的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问题:根据材料“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及所学知识可得知洋务派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主张:根据材料“今之称西人者,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而西人首明平等”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自由平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李大钊: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社会危机重重;主张:根据材料“这回战胜的......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学习苏俄,宣传马克思主义。【小问2详解】趋势: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共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关注现实,胸怀国家;顺应时代,开拓创新;富于批判,善于借鉴等。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不是单一的体育赛事,而是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成为显示希腊民族精神的盛会。各城邦派出的优秀选手则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他们赤身裸体进入赛场,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奥运会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标枪、拳击、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摘编自郑昕鹏《古代奥运会的兴衰》材料二派团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这届奥运会上,新中国体育健儿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的新气象。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最后共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八位。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以体育健儿为榜样,在工作中奋勇争先。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每每都会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关注。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4——摘编自《1984:中国体育大国之路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①具有宗教色彩;②历史悠久;③参加者均为城邦男性公民;④运动项目多样,且多与军事相关;⑤体现人文主义精神。(2)历史意义:①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联系;②促进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③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④激励民众,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不是单一的体育赛事,而是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具有宗教色彩;根据材料一“……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成为显示希腊民族精神的盛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各城邦派出的优秀选手则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他们赤身裸体进入赛场,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参加者均为城邦男性公民;根据材料一“……奥运会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标枪、拳击、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运动项目多样,且多与军事相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点还有“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小问2详解】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派团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这届奥运会上,新中国体育健儿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联系;根据材料二“……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最后共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八位……”,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促进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根据材料二“……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以体育健儿为榜样,在工作中奋勇争先……”,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激励民众,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