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课件

登鹳雀楼课件

ID:83181051

大小:76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3-03-08

上传者:152****4171
登鹳雀楼课件_第1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2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3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4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5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6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7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8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9页
登鹳雀楼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登鹳雀楼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登鹳雀楼

1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退出dēngguànquèlóubáirìyīshānjìnhuánghérùhǎiliúyùqióngqiānlǐmùgèngshàngyìcénglóu[唐]王之涣

2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谁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干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鹳雀楼在什么地方?鹳雀楼是什么样子?……2.登鹳雀楼

3学古诗要求一:读准字音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学古诗要求二:读通诗句2.登鹳雀楼

4鹳雀楼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首页

5学古诗要求三:知诗人王之涣,字季凌,生于668年,卒于742年,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南北,强自克制,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在李白、杜甫还不出的时候,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已经名躁一时。王之涣存世诗现在只有六首,他的作品,以边塞诗见长,诗境广阔,激人奋进。诗以《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最有名。2.登鹳雀楼

6学古诗要求四:理解字词白日:傍晚的太阳。依:靠着,倚靠着。尽:尽头,完了。欲:想要。穷:穷尽,全部。更:在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指看到更远的地方2.登鹳雀楼

7学古诗要求五:理解诗句(字字落实)白日依山尽,傍晚的太阳靠着中条山落下去了黄河入海流。滔滔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调整顺序——“入海流”就是“流入海”。2.登鹳雀楼

8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傍晚的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了。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9学古诗要求五:理解诗句(字字落实)欲穷千里目,想要看到更上一层楼。在登上一层楼全部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部景色添加变通顺调整顺序——“千里目”就是“目千里”。2.登鹳雀楼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11诗文解析: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澎湃,向着大海流去。想要凭借自己的眼睛看到更多更远的景物,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12学古诗要求六:想象意境一轮红日拌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2.登鹳雀楼

13学古诗要求七:感悟情理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坐井观天鼠目寸光2.登鹳雀楼

14学古诗要求八:背诵默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登鹳雀楼

15按原文填空白日按原文填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千里目一层楼()入海流。欲穷(),更上()。

16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