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伊美区二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于15时54分与距地400千米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A.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C.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大D.超过50千米后云雨天气现象逐渐消失2.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3.中国空间站会受到诸多来自太空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防的是()A.超强的紫外辐射B.大气稀薄C.太空垃圾D.巨大的温差【答案】1.B2.A3.C【解析】【分析】【1题详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会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A错误。气温先降低(在对流层),后升高(在平流层),再降低(高层大气底部),再升高(高层大气中上部),B正确。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低,C错误。云雨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超过12千米后云雨天气现象逐渐消失,D错。故选B。【2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中国空间站所处的高度是离地面400千米,还处在地球大气层的高层大气中,所以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中国空间站所处的高度高,大气稀薄,紫外辐射强,温差大,但这些不利条件均在科学家的考虑范围内,而太空垃圾的数量多,运动轨迹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对空间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故选C。【点睛】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在中间层(高层大气底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热层(中间层顶之上),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泰坦”星是土星最大的卫星,比冥王星体积、质量还要大,其公转周期为15天22小时,并且有稠密的大气,曾被科学家怀疑有生命存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与“泰坦”星和土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属于同一级别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5.科学家怀疑“泰坦”星有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可能是()A.土星最大的卫星B.公转周期适宜C.有稠密的大气D.距土星距离适中【答案】4.A5.C【解析】【分析】【4题详解】“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土星和“泰坦”星是行星和卫星的关系,地球与月球也是行星与卫星的关系,因此与“泰坦”星和土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属于同一级别的是地月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包括:充足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恰到好处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据此可知,科学家怀疑“泰坦”星有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可能是有稠密的大气,C正确。“土星最大的卫星”不是有生命存在的直接依据,A错误。“泰坦”星的公转,是围绕土星的运动,该运动与生命存在没有关系,B错误。“泰坦”虽然是土星的卫星,但土星不发光发热,其表面温度的高低与距土星远近无关,而是与距太阳远近有关,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a.稳定的太阳光照;b.稳定的宇宙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a.充足的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b.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日地距离适中;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c.恰到好处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体积与质量适中)。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①、②、③、④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甲、乙两图为地质剖面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6.图中属于中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图示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答案】6.A7.B【解析】【分析】【6题详解】恐龙化石和侏罗纪的裸子植物化石属于中生代地层,①②符合题目要求;鱼类化石和三叶虫化石属于古生代地层,③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排除BCD三项,选A。【7题详解】动物的演化过程总体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由水生向陆生演化。根据图中化石可知,图示时期经历了古生代和中生代两地质时期,其中三叶虫为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古生代中期脊椎动物,恐龙为中生代陆地爬行动物。故该时期动物的演化顺序为: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B正确,ACD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B。【点睛】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8.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A.①—大气反射B.②—大气逆辐射C.③—太阳辐射D.④—地面辐射9.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答案】8.A9.A【解析】【分析】【8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反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反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雾霾发生时,大气的中的杂质和尘埃增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能见度降低。图中①为大气反射,A正确;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反射,B、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2021年10月25日早晨,印尼某公司旗下的一架货运飞机坠毁在印尼东部巴布亚省查亚峰地区。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事故发生时,飞机可能位于()A.高层大气B.电离层C.平流层D.对流层11.当日早晨()A.太阳辐射强B.地面辐射强C.大气逆辐射强D.大气辐射强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答案】10.D11.C【解析】【10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导致货运飞机坠毁的主要原因是多雾,雾是对流层近地面附近的水汽凝结现象,因此飞机发生事故应发生在对流层,而非高层大气或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所以也不是位于电离层,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当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地面获得的能量较少,则地面辐射较弱,空气中多水汽和雾滴,则大气逆辐射较强,大气辐射主要由大气温度决定,当地日早晨气温不高,则大气辐射不强,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主要集中分布在对流层,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容易出现水汽凝结现象,因此大气中云、雨、雪、雹、雾、露等现象都集中分布在对流层。广东省不少地方都有中秋“烧番塔”的习俗,祈求来年丰收,阖家幸福,火苗高就代表吉祥。读“烧番塔”实景图(图甲)和过程原理图(图乙),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与图乙所示“烧番塔”过程原理不同的是()A.城市风B.山谷风C.火山喷发D.海陆风13.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值大小关系是()A.②<①B.③>②C.①<④D.①>③【答案】12C13.D【解析】【12题详解】据图乙可知,由于稻草燃烧,近地面气温升高,中心气流上升,气压变低,其周围地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近地面气流由火塔周围地区(灰烬落点)流向火塔中心,因此与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原理相似,属于小尺度的热力环流。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分析故选C。【13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考查热力环流图中气压大小关系的判断:“烧番塔”导致图乙所示①②③④四处气压值发生变化。①②④处气压升高,③处气压降低。根据同一水平面高压大于低压,再根据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气压,得出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的气压值大小为②>③,③>④,①>④,①>③。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很多。据此完成小题。14.太阳辐射能够人类提供各种能源,其中包括()A.天然气、核能、电能B.煤炭、石油、水能C.沼气、潮汐能、太阳能D.风能、生物能、地热能15.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地形因素影响,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的最低值区B.我国西藏地区海拔高、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C.太阳辐射强烈时易引发磁暴现象D.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拔、天气状况等【答案】14.B15.C【解析】【分析】【14题详解】核能是矿物核裂变形成的能量,不是太阳能,电能是二次能源,各种能源都能发电,A错误;煤炭、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B正确;潮汐能是月球太阳吸引力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C错误;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的岩浆等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四川盆地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流出,降水多,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为我国太阳辐射的最低值区,A正确;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加之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较丰富,B正确;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耀斑形成的,与太阳辐射无关,C错误;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综合起来,太阳辐射受纬度位置、海拔、天气状况的影响,D正确。选不正确的,故选C。【点睛】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运动、生物活动提供动力。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近些年频繁的大地震使许多人“谈震色变”。事实上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如地震释放的地震波在人类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就十分有用。据此完成小题。16.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D.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17.太平洋底曾经发生一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的速度变化是()A.横波、纵波传播速度都变慢B.横波、纵波传播速度都变快C.横波速度加快,纵波速度减慢D.纵波速度加快,横波速度减慢【答案】16.C17.A【解析】【分析】【16题详解】岩浆位于上地幔顶部,深度浅,A错误;不能体现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故B错;地震波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km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C正确;该深度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与大陆和大洋地壳无关,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海洋地壳较薄,一般为5-10千米,太平洋的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7千米,震源位于地幔中,所以发出来的地震波是由地幔往地表这个方向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会变慢。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地震波在经过地球内部一定深度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叫莫霍界面,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叫古登堡界面,地震波经过古登堡界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18.铲齿象是属于嵌齿象科的一种象类,生活在距今400~1000多万年前的河湖边。科研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铲齿象化石。与现在相比,铲齿象繁盛时期该地区气候较为()A.寒冷湿润B.寒冷干燥C.温暖湿润D.炎热干燥【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大象的食物量大,需要在气温较高的森林茂密地区生存。根据材料,科研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铲齿象化石,说明在铲齿象繁盛时期,西北地区气温较高、河湖众多、森林茂密,因此与现在相比,当时气候较为温暖湿润。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我国纸币上印刷的景观图片,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读下图完成小题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19.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风力沉积地貌、风力作用B.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C.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D.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20.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A.长江中下游平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19.D20.D【解析】【分析】【19题详解】我国20元纸币上印刷的景观图片是广西的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是当地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侵蚀)作用而形成。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0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多喀斯特地貌,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等地的喀斯特地貌不典型,并非广泛分布。.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地上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峰林、峰丛、洼地、丘陵、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地下暗河、溶洞等。下面为中国两个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的影响B.河流的影响C.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D.距海远近不同22.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是()A.纺锤树B.樟树C.茶树D.桦树23.分析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具有哪些特征()A.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B.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C.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D.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答案】21.C22.D23.B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解析】【21题详解】河流不会影响植被是否落叶,B错误。冬季植被是否落叶,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较多,热量条件好,植被常绿;北方地区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较少,热量条件差,冬季植被会落叶,所以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与地形、距海远近关系不大,C正确,A、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明明在我国,且家乡的植被为落叶林,纺锤树、樟树和茶树都是常绿植被,只有桦树为落叶植被。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3题详解】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落叶阔叶林的特点,A错误;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其特点是四季常绿,叶面多革质,有光泽,无绒毛,B正确;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属于针叶林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亚寒带,C错误;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属于热带较干旱地区的树种特点,D错误。故选B。【点睛】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热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亚热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则分布着落叶阔叶林,亚寒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是针叶林。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图。读图完成小题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各阶地形成年代最早的是T0B.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T0C.流速最大的时期是T3时期D.沉积物颗粒大小不能反映所处年代河水流量、流速情况25.任意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A.地壳相对稳定B.地壳持续上升C.河流不断下切D.河流间断上升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答案】24.B25.A【解析】【分析】【24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说明T0还在形成之中,年代最晚,A错误;T0还在形成之中,面积还将扩大,B正确;图中无法确定历史时期的落差、沉积物颗粒大小等决定和反映流速的信息,无法确定各时期流速,C错误;河水流量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故沉积物颗粒大小可以反映所处年代河水流量、流速情况,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任意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只有地壳相对稳定,沉积物才能稳定堆积,A正确;地壳持续上升,会导致河流下切,不利于沉积,B、C错误;河流如遇到地壳抬升,河流会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故不会发生河流间断上升,D错误。故选A。【点睛】第二题注意审题,任意一级阶地形成过程,特指某一阶地形成过程,不是全部阶地的形成过程。如图是“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26.图中表示暖流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7.关于洋流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顺洋流③航行的海轮可以节省燃料B.与沿岸渔场的形成有关C.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减缓净化速度D.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答案】26.A27.C【解析】【分析】【2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是暖流,读图可知,①②为暖流,故A正确。③④为寒流,故BCD错。故选:A。【27题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北半球气温从北向南递增,南半球气温从南向北递增,故①④表示北半球,②③表示南半球;暖流是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寒流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故洋流③是南半球的寒流,顺洋流可以节省燃料,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海水温度可知,该洋流位于中低纬海域,位于大陆西岸,为上升补偿流,对沿岸渔场形成有关,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C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28.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的()A.密度、温度、盐度B.温度、盐度、密度C.温度、密度、盐度D.密度、盐度、温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从低纬度向高纬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与图中②曲线特征相符;受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影响,海水盐度大致从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减小,与图中③曲线的特征相符;受海水温度和盐度影响(特别是受海水温度的影响),海水密度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增大,与图中①曲线特征相符。因此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温度和盐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29.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相同的是()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冲积扇D.海滩30.风沙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采用防沙的工程措施是()A.退耕还林B.加强监测C.石方格沙障D.修筑堤坝【答案】29.A30.C【解析】【29题详解】新月形沙丘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主要外力为风力。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主要外力为风力,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相同,A符合题意;喀斯特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冲积扇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主要外力为流水,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不相同,排除BC;形成海滩的主要外力是海浪,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不相同,排除D。故选A。【30题详解】退耕还林、加强监测、石方格沙障都可以防沙治沙,但只有石方格沙障属于工程措施,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修筑堤坝可以防洪,对防风沙作用不大,排除D。故选C。【点睛】土地沙漠化治理措施:建设乔、灌木、草结合的防护林;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进行封沙禁牧;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新建沼气池;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生态移民,控制人口增长。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气层的名称:A____,B____,C____。(2)A层____部热,____部冷,气流以____运动为主。(3)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现代飞机多在____层飞行。(4)电离层位于____层;臭氧层位于____层(填写字母)(5)A层下部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____现象。【答案】(1)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高层大气(2)①.下②.上③.对流(3)①.对流②.平流(4)①.C②.B(5)逆温【解析】【分析】本题以气温的垂直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大气的垂直分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小问2详解】对流层的大气下部热,上部冷,对流运动显著。【小问3详解】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因此现代飞机多在B平流层飞行。【小问4详解】电离层在C高层大气中,臭氧层在B平流层中。【小问5详解】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为逆温。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1)A、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3)除海盐资源外,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请列举三例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源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答案】(1)①.B②.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2)①.冬季②.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3)①.石油②.天然气③.潮汐能(4)海水的盐度较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咸潮形成的原因、海洋能源资源、盐场的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图中看,A和B都位于沿海地区,B处有西江注入,A处没有河流注入,可推测出B处因有河流稀释作用,盐度较低。【小问2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4由材料“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可知,当河流的枯水期时,水量少,易出现咸潮。珠江口为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海水倒灌易出现咸潮。【小问3详解】人类已经开发利用了沿海大陆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另外人们也开发利用了潮汐能。【小问4详解】从图中看,苞西盐场位于沿海地区,海水盐度大,原料丰富;该盐场位于20°N附近,纬度低,位于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从图中看,苞西盐场位于雷州半岛的西南,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沿海地区的滩涂面积广,晒盐场地大;地形平坦,晒盐便利。33.读“我国东部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___(高或低),近地面A比B的气压_______(高或低)。(2)近地面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地,空气做__________(上升或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高或低)气压。(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海或陆)。【答案】(1)①.高②.低(2)①.A②.上升③.低(3)顺(4)①.夜晚②.陆【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东部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线判读、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高空中C处等压面上凸,可判断C处为高压,D处等压面下凹,可判断D处为低压,根据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可知,A地形成低压,B地形成高压。故高空C比D的气压高,近地面A比B的气压低。【小问2详解】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5根据上题分析,近地面A处与高空C处的气压状况相反可知,近地面A地形成低压,说明其受热,空气做上升运动。【小问3详解】近地面A处为低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B处为高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气流从B流向A,高空气流从C流向D,故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夜晚陆地降温快,相对较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相对较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此时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为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陆风。34.莆田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环节。(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__林。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答案】(1)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2)淋溶层;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南(3)该地区枯枝落叶多,生物量多;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降水量小,淋溶作用弱;有利于养分在土壤中积累,因此该地区耕作业区土壤肥沃。(任答2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水循环环节、土壤性质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6【详解】(1)水循环示意图①是地表径流,②是下渗,③是地下径流(2)甲位于淀积层和腐殖质层中间,应是淋溶层;大黑山位于大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南坡是阳坡,光照、热量条件更好,杜鹃花率先绽放。(3)该地区植被多,枯枝落叶多,生物腐殖质多;纬度更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降水量少于南方,淋溶作用弱,对肥力消耗少。【点睛】土壤肥力与养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有关。养分因素是指土壤中养分储存量;物理因素是指土壤的质地、结构情况、水分、温度等。化学因素是指土壤的酸碱度、还原性物质、含盐量等。生物因素是指土壤中微生物极其生理活性。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