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B43∕T 1990-2021 生态绿色校服评价规范(湖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1.020CCSW63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9190—2021生态绿色校服评价规范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greenschooluniforms2021-02-20发布2021-05-20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3/T1990—2021目次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价要求···············································································································35生态绿色校服评价流程·····························································································46生态绿色校服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47评价方法···············································································································6附录A(资料性)生态绿色校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7I
3DB43/T1990—2021II
4DB43/T1990—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纤维检验局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省纤维检验局、湖南工程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鲁昱、张继荣、李洁、熊海鹰、周衡书、杨婧、蔡建红、王文清。III
5DB43/T1990—2021IV
6DB43/T1990—2021生态绿色校服评价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绿色校服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生态绿色校服评价流程、生态绿色校服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材料生产的校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T18885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31888中小学生校服GB/T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32163.4—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第4部分:无机轻质板材T/CNTAC8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3术语和定义GB/T24040、GB/T24044、GB/T32161、GB/T3216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校服schooluniforms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穿着时形成学校的着装标志。[引自GB/T31888—2015,定义3.1]1
7DB43/T1990—20213.2生态绿色ecologicalgreen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起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改写GB/T32161—2015,定义3.2]3.3生命周期lifecycle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理。[引自GB/T24040—2008,定义3.1]3.4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ifecycleinventoryanalysis;LCI生命周期评价中,对所研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输入和输出的信息进行汇编和量化评价。[改写GB/T32163.4—2015,定义3.4]3.5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考核产品系统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的因素和大小。[改写GB/T32163.4—2015,定义3.4]3.6系统边界systemboundary通过一组准则确定哪些单元过程属于产品系统的一部分。[引自GB/T32163.4—2015,定义3.6]3.7校服生命周期评价报告reportforlifecycleassessmentofschooluniforms在已确定的系统边界范围内,依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编制的、用于披露校服生态绿色情况以及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信息的报告。[改写GB/T32161—2015,定义3.7]3.8评价指标基准值referencevalueofassessmentindicator为评价产品生态绿色而设定的指标参照值。[改写GB/T32161—2015,定义3.4]3.9生态绿色产品ecologicalgreenproduct符合生态绿色设计理念和评价要求的产品。[改写GB/T32161—2015,定义3.3]3.10现场数据fielddata通过直接定量测量方式获得的产品生命周期活动数据。[引自GB/T32161—2015,定义3.5]3.11背景数据backgrounddata通过直接测量以外的来源获得的产品生命周期数据。2
8DB43/T1990—2021[引自GB/T32161—2015,定义3.6]4评价要求4.1基本要求4.1.1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近三年无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两年内未受到各级环保部门处罚。4.1.2生产企业宜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工艺,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及相关物质。4.1.3生产企业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和GB/T28001分别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按照GB/T23331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4.1.4生产企业应按照GB17167、GB24789分别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水计量器具。4.1.5生产企业应建立原辅料生态绿色采购制度,有生态绿色采购产品目录和供应商目录。4.1.6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GB31701的规定。4.1.7产品质量应达到GB/T31888国家标准要求。4.1.8产品的包装、维护和贮存应按照GB/T5296.4执行。4.2评价指标要求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资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和产品属性指标。二级指标标明了所属生命周期阶段、基准值、判定依据等信息。生态绿色校服评价指标要求见表1。表1生态绿色校服评价指标要求所属生命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期阶段100(面料)提供证明材料原材料获取面辅料采购在合格供%应链内≥95(辅料)提供证明材料原材料获取面辅料符合GB18401标%100提供证明材料原材料获取资源属性准提供证明材料(按照1年生单位产品用能量kg/万件≤560kg标煤产品生产产为周期计算平均值)提供证明材料(按照1年生面料的利用率%≥90产品生产产为周期计算平均值)提供证明材料(按照1年生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t/万件≤100产品生产产为周期计算平均值)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无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依据GB16297进行检测产品生产有毒有害气体安装符合要求的粉尘—是现场检查产品生产回收装置并正常运转环境属性固体不外排环境,提供证明材料(如固体废废弃自主或委托废弃后回收%100弃物来源清单,固体废弃物回有资质单位处理物处置合同)收率回收处理使用环保型包装材料,提供证明材料(如包装材包装材料—产品使用部分循环使用。质说明,环保性能说明等)应符合GB/T18885、产品属性生态绿色性能—T/CNTAC8、GB18383提供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产品使用的有关规定3
9DB43/T1990—20215生态绿色校服评价流程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明确评价的范围;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收集需要的数据,同时要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对照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对产品进行评价,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产品,可判定该产品符合生态绿色产品的评价要求;产品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生产企业,还应提供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生态绿色校服评价流程见图1。范围磋走生命周期清单分折未符合要求墓本要求生命周期影珣评价非生态绿色符合要求校服未符合要求未通过宙核生命周期评价报告评价指标要求符合要求提供是绿色原材料获取排放产品生产面料裁剪>里料裁剪^缝纫加工-—排放包装和运输产品使用
10DB43/T1990—20216.2评价报告内容框架6.2.1基本信息报告应提供报告信息、企业信息、评估对象信息、采用的标准信息等基本信息,其中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发布日期等,企业信息包括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在报告中应标注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包括产品专利、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功能描述等。产品重量、包装的大小和材质也应在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阐明。在报告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1)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2)企业节能、节水、减污、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3)企业在产品开发及节能减排方面的研发成果及专利;(4)其它情况。6.2.2符合性评价报告中应提供对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符合性情况,并提供所有评价指标报告期比基期改进情况的说明。其中报告期为当前评价的年份,一般是指产品参与评价年份的上一年;基期为一个对照年份,一般比报告期提前1年。6.2.3生命周期评价6.2.3.1评价对象及工具报告中应详细描述评估的对象、功能单位和产品主要功能、提供产品的材料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表,绘制并说明产品系统边界,披露所使用的基于中国数据的生命周期评价工具。本部分以万件功能单元来表示。参见A.2.1。6.2.3.2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报告中应提供考虑的生命周期阶段,说明每个阶段所考虑的清单因子及收集到的现场数据或背景数据。参见A.3.3。6.2.3.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报告中应提供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化值,并对不同影响类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参见A.4。6.2.3.4生态绿色设计改进方案在分析指标的符合性评价结果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校服产品的生态绿色设计改进的具体方案。6.2.3.5评价报告主要结论应说明校服产品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和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生态绿色校服产品。6.2.4附件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a)产品原始生产材料清单;5
11DB43/T1990—2021b)产品质量检测报告;c)产品工艺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等);d)主要面辅料的数据收集表;e)其他。7评价方法本标准采用指标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校服可称为生态绿色校服:a)满足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b)提供符合要求的校服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6
12DB43/T1990—2021附录A(资料性)生态绿色校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A.1目的生态绿色校服原料的运输、保存、生产、使用到最终废弃处理的过程中都对环境造成影响,通过评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大小,提出生态绿色设计或生态绿色化改进方案,从而可为提升和改善校服的生态绿色设计提供依据。A.2范围应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范围,确保两者相适应。定义LCA范围时,应考虑以下内容并作出清晰描述:A.2.1功能单位功能单位必须是明确规定并且可测量的。根据校服的特性,本规范主要以万件校服为功能单位来表示,比如生产万件校服耗能大小,生产万件校服废水排放多少。在生态绿色报告中应标注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包括:物理形态、生产厂家、使用范围、产品规格,主要原材料组成、主要注意事项等。A.2.2系统边界本规范界定的生态绿色校服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分四个阶段: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包装和运输、产品使用。A.2.2.1时间边界LCA研究的基础数据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数据应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取最近两年内有效值)。如果未能取到两年内有效值,就应做具体说明。A.2.2.2地域界限原材料数据应是在参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地点/地区。生产过程数据应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中所涉及的地点/地区。A.2.2.3自然边界所有对自然界的排放和从自然界的输入输出都应被记录。A.3资源利用和排放数据清单编制A.3.1总则数据收集范围应涵盖系统边界中的每一个单元过程,数据来源应注明出处。数据收集包括现场和背景数据的收集,应在系统边界内的每个单元过程中收集清单的数据,通过测量、计算或估算用于量化单元过程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并给出数据的来源和获取过程。7
13DB43/T1990—2021A.3.2数据收集数据收集程序主要步骤包括:a)设计数据收集表;如果报送的数据有特殊情况、异常点或其他问题,应在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b)根据数据收集准备的要求,由相关人员完成数据收集工作。c)数据处理,即将收集的数据处理为功能单位的数据(即以万件为单位)。基于LCA的信息中要使用的数据可分为两类:现场数据和背景数据。主要数据尽量使用现场数据,如果“现场数据”收集缺乏,可以选择“背景数据”。背景数据可选用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场数据是在现场具体操作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能源与水资源消耗、产品原材料的使用量、产品粉尘的排放量和废物产生量等。现场数据还应包括运输数据,即产品原材料、主要包装等从制造地点到达最终交货点的运输距离。现场数据应当包括主要原材料的生产数据、权威的电力的组合数据(如火力、水、风力发电等)、不同的运输类型造成的环境影响等。A.3.2.1现场数据采集应描述代表某一特定设施或一组设施的活动而直接测量或收集的数据相关采集规程。可直接对过程进行的测量或者通过采访或问卷调查从经营者处获得的测量值为特定过程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来源。数据质量要求如下:a)代表性:现场数据应按照生产企业生单元收集所确定范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b)完整性:现场数据应采集完整的生命周期要求数据。c)准确性:现场数据中的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数据应该来自于生产单元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现场数3据均应转换为单位产品,即1m为基准折算,且需要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d)一致性:企业现场数据收集时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典型现场数据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原材料由原材料供应商运输至生产商处的运输数据;——产品生产过程的能源与水资源消耗数据;——原材料分配及用量数据;——包装材料数据,包括原材料包装数据;——产品由生产商处运输至使用地的运输数据;——产品加工过程中电耗及废弃率数据;——产品可回收利用数据。A.3.2.2背景数据采集背景数据不是直接测量或计算而得到的数据。所使用数据的来源应有清楚的文件记载并应载入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数据质量要求如下:a)代表性:背景数据应优先选择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符合相关LCA标准要求的、经第三方独立验证的上游产品LCA报告中的数据。若无,应优先选择代表中国国内平均生产水平的公开LCA数据,数据的参考年限应优先选择近年数据。在没有符合要求的中国国内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国外同类技术数据作为背景数据。8
14DB43/T1990—2021b)完整性:背景数据的系统边界应该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出厂为止。c)一致性:所有被选择的背景数据应完整覆盖本规范确定的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并且应将背景数据转换为一致的物质名录后再进行计算。A.3.3清单分析A.3.3.1数据分析根据表A.1中表格对应需要的数据,进行填报。a)现场数据可通过企业调研,上游厂家提供,采样监测等途径进行收集,所收集的数据要求为企业两年平均统计数据,并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b)从实际调研过程中无法获得的数据,即背景数据,可采用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替代,在这一步骤中所涉及到的单元过程包括校服行业相关原材料生产,包装材料、能源消耗以及产品的运输、施工、回收等。表A.1现场数据收集表格制表时间:制表人:单元过程名称:时段:年起始月:终止月:能量输入能量类型单位数量数据来源取样程序电能kWh3水m材料输入面料万米里辅料万米线万卷扣万粒拉链万条包装材料万套材料输出(包括产品)材料种类单位数量数据来源取样程序产品1夏季校服产品2冬季校服产品3春秋季校服大气排放物:无有组织排放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无有毒有害气体。水体排放物: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固体废弃物输出:固体废弃物为裁剪碎布料和生活垃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裁剪碎布料应全部回收外售,不对外排放。生活垃圾不随意乱丢乱弃,避免对环境影响。集中收集后送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指定位置。噪声:符合GB12348—2008Ⅲ类标准。9
15DB43/T1990—2021A.3.3.2清单分析对收集的数据分析处理,可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软件。通过建立学生服生命周期各个过程单元模块,输入单元数据,可得到全部输入与输出物质和排放清单,选择A.4.2中表A.2各个清单因子的量(以kg为单位),为分类评价作准备。A.4影响评价A.4.1影响类型环境影响类型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气候变化、酸化效应和人体健康危害。根据校服本身的特性和生产特点,影响类型采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人体健康损害、气候变化3个类型。A.4.2清单因子分类根据清单因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对某影响类型有贡献的因子归到一起。将消耗资源的天然气等清单因子归到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影响类型里面,将生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等归到人体健康损害影响类型里面、把CO2归到气候变化里面等,具体见表A.2。表A.2校服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分类影响类型清单因子归类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天然气等人体健康损害颗粒物气候变化CO2A.4.3环境影响特征化评价特征化是根据环境影响指标分类,依据式(A.1)将分析数据转化为相应的环境影响指标,并对此进行评价,本规范特征化主要采用相对定量的方法,即对每种环境影响指标选定一种参照物,将其他污染物的环境影响作用以这种参照物的当量表示,可称为环境污染当量数,分类评价的结果采用表A.3中的当量物质表示。本规范所涉及的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特征化因子采用CML体系的特征化因子,化石能源耗竭特征化因子采用相关资料修正CML模型计算得到的特征化因子,各特征化因子见表A.3。表A.3校服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影响类型单位指标参数特征化因子评价方法气候变化CO2当量.kg-1CO21采用的当量计算模型人体健康损害1,4二氯苯当量.kg-1颗粒物0.82进行计算和评价EPiEPijQjEFij……………………………………………(A.1)式中:EPi——第i种影响类型特征化值;EPij——第i种影响类型中第j种清单因子的贡献;Qj——第j种清单因子的排放量;EFij——第i种影响类型中第j种清单因子的特征化因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