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一模)生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年11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AIDS是一种由HIV感染引起的疾病,不会引起HIV感染的行为是()A.与AIDS病人一起进餐B.与AIDS病人共用注射针头C.与AIDS病人发生性接触D.AIDS母亲以母乳喂养婴儿【答案】A【解析】【分析】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详解】A、与AIDS病人一起进餐不会传播艾滋病,A正确;B、与AIDS病人共用注射针头,会涉及到血液,能传播艾滋病病毒,B错误;C、与AIDS病人发生性接触能传播艾滋病,C错误;D、母乳喂养会传播艾滋病,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无机盐不能以稳定的化合物形式存在B.ATP、油脂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C.蓝细菌等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是RNAD.氨基酸可以被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所转运【答案】D【解析】【分析】转运RNA,又称传送核糖核酸、转移核糖核酸,通常简称为tRNA,是一种由76-90个核苷酸所组成的RNA,其3'端可以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之下,接附特定种类的氨基酸。转译的过程中,tRNA可借由自身的反密码子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将该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转运至核糖体合成中的多肽链上。【详解】A、人体内的无机盐能以稳定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牙齿、骨骼中的碳酸钙,A正确;B、油脂仅含C、H、O,因此二者共有的元素是C、H、O,B错误;C、蓝细菌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DNA,C错误;D、氨基酸可以被细胞中的蛋白质(载体蛋白)和核酸(tRNA)所转运,D正确。故选D。3.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在MS培养基中可发育成完整的植株。MS
1培养基中以辅酶形式参与植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成分是()A.蔗糖B.无机盐C.维生素D.生长调节剂【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详解】A、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参与植物细胞代谢,A错误;B、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参与植物细胞代谢,B错误;C、维生素以辅酶形式参与植物细胞代谢活动,C正确;D、植物激素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D错误。故选C。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下列信息中不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虫媒花释放有香味的物质B.孔雀展屏向异性求偶C.蜜蜂舞蹈展示蜜源位置D.狒狒梳理同伴毛发表示友好【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虫媒花释放有香味的物质是化学信息,不属于行为信息,A正确;B、孔雀展屏是一种行为,向异性求偶,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C、蜜蜂舞蹈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D、狒狒梳理同伴毛发是行为,属于行为信息,D错误。故选A。5.绿色生活方式有益于增强体质,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下列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践行低碳出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发生B.积极圈养珍稀野生动物,以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C.开展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D.减少一次性泡沫、塑料使用,缓解土壤污染恶化趋势【答案】B【解析】
2【分析】1、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3、垃圾分类处理,可实现垃圾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详解】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发生,A正确;B、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珍稀野生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更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B错误;C、实施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实现物质再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C正确;D、一次性泡沫、塑料都有一定的毒性,丢弃后会污染土壤,所以减少一次性泡沫、塑料使用,缓解土壤污染恶化趋势,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胚胎学为脊椎动物来自共同祖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B.种群内个体的随机交配会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动C.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会发生作用D.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间遗传差异积累会导致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平衡是群体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根据遗传平衡理论,可以估计遗传学参数,检查遗传学假说,又可由此出发,研究各种进化现象。基因频率在突变、自然选择,基因漂变等压力下呈现一定的分布时亦称为遗传平衡。【详解】A、胚胎学证据是通过比较不同动物及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发现有些证据支持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A正确;B、随机交配不会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动,B错误;C、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会发生作用,选择能适应环境的,淘汰不适应环境的,C正确;D、地理隔离导致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长期积累导致遗传差异较大,会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D正确。故选B。7.鼠源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哪项是鼠源单克隆抗体应用中最大的潜在风险()
3A.引发过敏反应B.引发自身免疫病C.引发免疫缺陷疾病D.引发人鼠基因转移【答案】A【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是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这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详解】A、鼠源单克隆抗体制备时选择鼠的细胞,产生的抗体中含有和人抗体不同的蛋白质部分,该蛋白质部分可能是人体的过敏原,A符合题意;B、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是自身免疫病,鼠源单克隆抗体不会造成此问题,B不符合题意;C、鼠源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而且是抗体,一般不会引起人体出现免疫功能缺陷,C不符合题意;D、鼠源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不含鼠的基因,不会造成人鼠基因转移,D不符合题意。故选A。8.鼠源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鼠源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通常需要多次注射同种抗原蛋白,以提高相应B细胞数量B.在HAT培养基上能生长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所需的抗体C.克隆化培养过程中筛选抗体检验阳性的细胞以进行大规模培养D.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血液中实现单克隆抗体的大规模生产【答案】D【解析】
4【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的主要步骤有:抗原的制备、免疫动物、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制备、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的选择培养、筛选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克隆抗体的检定、抗体的大量制备等。【详解】A、小鼠通常需要多次注射同种抗原蛋白,反复的抗原刺激能多次刺激记忆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A正确;B、在HAT培养基上能生长的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体,由于从小鼠中提取的B细胞有多种,此时在HAT培养基上能生长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所需的抗体,B正确;C、克隆化培养过程中,进行专一抗体检测,从而筛选抗体检验阳性的细胞以进行大规模培养,C正确;D、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中,在小鼠腹腔中增殖进入从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实现单克隆抗体的大规模生产,D错误。故选D。9.2022年9月科学家在舟山市普陀区发现一种大型真菌类新生物,命名为普陀条孢牛肝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普陀条孢牛肝菌的生长主要靠细胞增殖实现B.普陀条孢牛肝菌的细胞中含有游离态的水分子C.普陀条孢牛肝菌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D.普陀条孢牛肝菌的核基质为细胞核提供支架,也与核内多种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包括自由水(游离态)和结合水(与细胞内物质相结合)。【详解】A、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分裂,A正确;B、普陀条孢牛肝菌的细胞中含有游离态的水分子(自由水),B正确;C、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C错误;D、核基质是细胞核内以蛋白质为主的网络结构。核基质为细胞核提供支架,也是多种酶的结合位点,与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染色体的装配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C。10.绍兴是黄酒之乡,“麦曲酶长,酵米复芳;白梅酒娘,伴淋寒香;压滤琼浆,煎煮陈藏”是对绍兴黄酒精致复杂酿造工艺的描述。在黄酒的主发酵过程中,“开耙”(搅拌)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麦曲有利于淀粉的糖化,有利于“酒娘”菌种发酵B.煎煮的目的是除去发酵产品中的杂菌,利于酵母菌繁殖C.陈藏有利于黄酒中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使酒更加芳香D.发酵过程中“开耙”可适当提供O2,调节pH,活化酵母【答案】B【解析】
5【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淀粉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淀粉糖化为小分子糖有利于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对糖类的利用,A正确;B、煎煮是进行消毒,除去发酵产品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利于储藏,B错误;C、陈储”是将榨出的酒放入罐内存放,此过程有利于黄酒中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使酒更加芳香,C正确;D、“开耙”(搅拌)是为了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有利于活化酵母,D正确。故选B。11.图表示某哺乳动物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化只受基因的调控,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成纤维细胞增殖过程中,中心体、DNA和染色体都是在间期发生倍增C.上述各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没有差异,但是数量上有差异D.核移植克隆动物时,甲细胞作为核供体成功率高于丁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有关,也与环境有关,A错误;B、间期染色体数目没变,B错误;C、上述各种细胞是细胞分化产生的,分化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改变,故上述各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和数量都有差异,C错误;D、甲的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核移植克隆动物时,甲细胞作为核供体成功率高于丁细胞,D正确。
6故选D。12.多次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通常不会患病,但仍有部分疫苗接种者发生新冠肺炎。血检报告表明,这些肺炎患者血液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和B细胞数量均上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疫苗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仍发病,说明体内没有发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B.肺部炎症反应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C.患者血液中T细胞数量上升是因为T细胞受病毒直接刺激后发生了增殖D.患者血液中B细胞数量上升有利于机体产生更多抗体直接清除细胞内外的病毒【答案】B【解析】【分析】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故二次免疫反应快而且强烈。【详解】A、疫苗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仍发病,并不是体内没有发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因为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可能新冠病毒发生了变异,导致体内的记忆细胞不能识别变异的病毒,A错误;B、肺部炎症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此过程中主要参与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B正确;C、T细胞需要与靶细胞接触,以及细胞因子的刺激才能增殖,C错误;D、抗体只能清除细胞外的病毒,D错误。故选B。13.甲状腺分泌T3与T4的调节如图所示,其中TRH与TSH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FT3与FT4代表游离的甲状腺激素,TT3与TT4代表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甲状腺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细胞质膜表面存在TRH、TSH的受体B.垂体前叶分泌TSH通过垂体门脉作用于甲状腺C.FT3与FT4的受体仅存在于下丘脑与腺垂体细胞上D.FT3与FT4存在于血浆中,而TT3与TT4存在于血细胞中【答案】A【解析】
7【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到达一定的量,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TRH和TSH对下丘脑均匀抑制作用,因此下丘脑细胞的质膜表面存在TRH、TSH的受体,A正确;B、垂体门脉存在于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在垂体和甲状腺之间是通过体液(组织液和血液)进行运输,B错误;C、FT3与FT4代表游离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对象是全身组织细胞,C错误;D、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统称,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而不在血细胞中,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B.正常夫妇生一个色盲男孩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祖辈在青春期大吃大喝,孙辈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D.唐氏综合征患者比特纳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多2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物质发生变化。【详解】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A正确;B、正常夫妇生一个色盲男孩,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母亲是携带者,将携带色盲基因的染色体通过精卵随机结合遗传给儿子,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C、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所以若祖辈在青春期大吃大喝,则可能会引起青少年型糖尿病,则孙辈患病的概率增加,C正确;D、唐氏综合征患者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纳综合征患者是少了一条性染色体,所以唐氏综合征患者比特纳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多2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15.某丘陵区退耕后,依次出现了陈蒿群落、杂草群落、狗尾草群落、长芒草群落等不同的群落类型,此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退耕地发生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B.人为干扰有利于群落维持平衡,阻止群落演替C.随着演替的进行,长芒草群落终将变成森林群落D.长芒草群落时期的总初级生产量大于狗尾草群落
8【答案】D【解析】【分析】总初级生产量对生产者(一般为绿色植物)来说是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日光能。在单位时间(一年或一天)里,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量或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全部有机物的量,叫做总初级生产量。详解】A、上述退耕地原来有生物定居,因此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人为干扰不一定有利于群落维持平衡,也不一定能阻止群落演替,B错误;C、该地区为丘陵区,最终的状态由当地环境决定,不一定能变成森林,C错误;D、总初级生产量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转变而来,长芒草群落时期光合能力强,因此其总初级生产量大于狗尾草群落,D正确。故选D。16.科研人员研究了日照长短对菊花开花的影响,实验分组处理与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茎尖B.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物质是一种植物激素C.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菊花便能开花D.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不一定能开花【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开花受光周期影响,故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日照植物。光周期之所以影响植物开花,是因为光周期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开花激素调节植物开花。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植株受短日照开花,可说明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植株下部的叶子接受短日照开花,植株的顶端接受短日照不开花,这表明短日照和长日照对花芽的分化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通过叶子才能影响芽的分化,是叶子接受了短日照刺激后产生了开花激素,从叶运输到芽而使芽分化为花芽,结果开了花。【详解】A、植株下部的叶子接受短日照开花,植株的顶端接受短日照不开花,这表明短日照和长日照对花芽的分化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通过叶子才能影响芽的分化,A错误;
9B、植株下部的叶子接受短日照开花,植株的顶端接受短日照不开花,说明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是叶片,B错误;C、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植株受短日照开花,可说明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必需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才能开花,C错误;D、在短日照的情况下,光照打断暗期植株不开花,说明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不一定能开花,D正确。故选D。17.图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OE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EF段(不含F点)细胞仍在不断失水C.F点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D.F点之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A【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OE段细胞失水量逐渐增加,细胞液浓度增大,则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正确;B、EF段(不含F点)细胞的失水量比E点更少,且逐渐减少,说明细胞正在吸水,B错误;C、由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主动吸收了KNO3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F点的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才能继续吸水,C错误;D、F点时细胞失水量为0,说明细胞已经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所以此点之前就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故选A。18.分离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置于生理溶液中,用适宜电刺激坐骨神经,能测到腓肠肌纤维表面电位发生变化,并能观察到肌肉收缩。将吸有甘油的棉花盖在腓肠肌上,每隔30s以相同电刺激坐骨神经。几分钟后,仍能测到相同的电位变化,但不能观察到腓肠肌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B.适宜电刺激腓肠肌,不能观察到肌肉收缩现象C.甘油可能阻断了肌细胞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的过程D.实验中腓肠肌收缩现象消失快慢与肌纤维膜上甘油载体数量有关
10【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A、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但不是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做出的规律性应答,不属于反射,A错误;B、适宜电刺激腓肠肌,能测到腓肠肌纤维表面电位发生变化,并能观察到肌肉收缩,B错误;C、将吸有甘油的棉花盖在腓肠肌上,每隔30s以相同电刺激坐骨神经。几分钟后,仍能测到相同的电位变化,但不能观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甘油可能阻断了肌细胞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的过程,C正确;D、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D错误。故选C。19.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鼠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同化类型为异养型B.若蜘蛛大量减少,鼹鼠与蚯蚓的数量均可能增多C.甲螨和蜘蛛摄入等量食物时,甲螨净体重增长更大D.该生态系统没有生产者,没有光能的输入【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水、氨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可见,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11【详解】A、鼠妇分解枯枝败叶,利用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所以是分解者,同化类型为异养型。A错误;B、若蜘蛛大量减少,蚯蚓的天敌之一减少,则蚯蚓数量增加,继而鼹鼠食物增多,其数量也可能增多。B正确;C、甲螨和蜘蛛摄入等量食物时,净体重增长量取决于两种生物的同化量以及呼吸消耗量,同化量越大,呼吸消耗量小的,其净体重增长更大。C错误;D、图示的枯枝败叶即为该生态系统生产者的脱落物,所以有光能输入。D错误。故选B。20.甲、乙两块大田各有豌豆300株。甲中基因型为AA和Aa个体各占一半;乙中基因型为Aa和aa个体各占一半,假定每株产生种子数及存活力相等,将这两块田里第一年所结种子收获后混合种植,自然条件下繁殖一代后,基因型为AA的种子占总数的()A.7/16B.7/8C.1/4D.3/4【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所以在自然状况下都是纯合子。【详解】ABCD、甲大田中1/2AA和1/2Aa自交一代后,子一代中AA=1/2+1/2×1/4=5/8,Aa=1/2×2/4=2/8,aa=1/2×1/4=1/8;乙大田中1/2Aa和1/2aa自交一代后,子一代中AA=1/2×1/4=1/8,Aa=1/2×2/4=2/8,aa=1/2×1/4+1/2=5/8;据题意甲、乙大田中含有的豌豆植株数目相等,将这两块田里第一年所结种子收获后,在整个子一代种子中AA=5/16+1/16=6/16、Aa=2/16+2/16=4/16、aa=1/16+5/16=6/16,自然条件下使其再繁殖一代后(自交),其中只有基因型为AA、Aa的自交后代可以产生AA,故而AA=6/16+4/16×1/4=7/16,BCD错误,A正确。故选A。2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某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RNA聚合酶从图示的左侧向右侧移动B.RNA聚合酶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RNA链末端C.该过程结束后可形成1个DNA-RNA杂交分子D.该过程得到的RNA不一定作为翻译的模板【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转录过程,转录结束后可形成一个RNA分子。【详解】A、由图中RNA的延伸方向可以看出,RNA聚合酶从图示的右侧向左侧移动,A错误;
12B、RNA聚合酶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RNA链末端,B错误;C、该过程中可形成1个DNA-RNA杂交分子,该过程结束后RNA分子与DNA分子脱离,无杂交分子,C错误;D、该过程得到的RNA可能为rRNA、tRNA等,不一定作为翻译的模板,D正确。故选D。22.将分别取自2只哺乳动物的2个原始生殖细胞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如下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有()A.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B.细胞①和细胞③可能来自同一个原始生殖细胞C.细胞①②③④所含核DNA分子总数和中心粒数都相同D.上述2只动物属于不同物种,且性别也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减一后期,③④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二后期。【详解】A、①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①为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③为减二后期,该生物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①和③来自不同生殖细胞,B错误;C、细胞①②③④都含8个核DNA分子,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C正确;D、图中①②体细胞都是4条染色体,来自同一生物,②不均等分裂,是雌性生殖细胞,③④来自同一生物,④不均等分裂,也是雌性生殖细胞,D错误。故选C。2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SalI和XhoI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如下图1。用SalI切割目的基因两侧,用XhoⅠ切割载体质粒,再用连接酶处理可形成重组质粒。实验者用2种酶单独切割或同时切割普通质粒和重组重粒,再将产物电泳分离,其结果如下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3A.SalI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与XhoI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B.根据重组质粒的酶切结果可知有2个目的基因插入重组质粒中C.重组质粒上有1个限制酶SalI和1个限制酶XhoI的识别序列D.2种酶切后产生的2kb产物可作为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2、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感受态细胞法: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详解】A、SalI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与XhoI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都是3’-AGCT-5’,A错误;B、普通质粒长度都是5kb,用一种酶切割重组质粒得到的结果都是7kb,用两种酶切割结果显示为5kb和2kb两个片段,说明有1个目的基因插入重组质粒中,B错误;C、由于用一种酶切割后只有一个片段,用两种酶切割结果显示为两个片段,说明重组质粒上有1个限制酶SalI和1个限制酶XhoI的识别序列,C正确;D、2种酶切后产生的2kb产物需要经过荧光标记,然后解链称为单链DNA分子才可以作为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24.2022年8月以来,国内媒体连续报道多地水域中发现了北美物种鳄雀鳝。鳄雀鳝是一种巨型肉食性鱼类,"大小鱼虾几乎通吃",由于体型硕大,卵有剧毒,在自然水域中完全没有敌手。回答下列问题∶(1)鳄雀鳝进入水域一段时间后,土著肉食鱼类种群内的______多样性将逐渐下降,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______将土著鱼的数量压在低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土著肉食鱼类与鳄雀鳝的______重叠程度高,且在竞争关系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鳄雀鳝入侵湖泊中的某种土著肉食鱼类种群密度时,由于标记过的鱼再次被捕的可能性有所下降,其估算值通常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2)鳄雀鳝入侵水域的生态平衡变得十分脆弱,这是由于物种丰富度下降使生态系统的____
14结构变得简单,________的能力下降。鳄雀鳝对水体的危害与其巨大的摄食量密切相关,从有机物生产方式判断,其摄入食物中被同化的部分可称为______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并最终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_________。(3)上述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遗传②.(鳄雀鳝的)捕食③.生态位④.偏大(2)①.营养②.抵抗干扰(自我调节、保持稳态)③.总次级生产量④.分解者(3)不要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不要随意放生动物、积极参与外来物种防治工作【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是指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小问1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而种群是同一物种的集合体,因此种群内只有遗传多样性;捕食可以将被捕食者的数量压在低水平;土著肉食鱼类与鳄雀鳝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竞争大,且在竞争关系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导致土著肉食鱼类数量明显下降;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第一次标记数/总数=第二次标记数/第二次捕捞数可知,若再次被捕的可能性下降,则第二次标记数减少,会导致总数偏大。【小问2详解】物种丰富度下降是指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自我调节的基础,因此调节能力下降;动物摄入的食物=同化量+粪便,同化量又称为总次级生产量;总次级生产量=净次级生产量+呼吸量,净次级生产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最终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小问3详解】鳄雀鳝对水体的危害以及当地物种的危害告诉我们,不要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不要随意放生动物、积极参与外来物种防治工作。25.为明确内蒙古草原多根葱的抗旱性及抗旱机制,在干旱胁迫下,对不同来源的多根葱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等特征进行分析测量,部分结果如下表。采样点根总长/cm根系表面积/cm2总生物量/g叶电导率%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四子王旗892.991043.79135.66266.152.222.114870赤峰889.05939.6993.2395.111.811.343872鄂尔多斯1124.55965.11191.93187.041.911.475880注: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可以表征植物细胞膜受损伤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5(1)测定多根葱生物量需要先对其进行_______处理;干旱胁迫处理对_______采样点的多根葱生物量影响相对较小,据表分析,原因是________。(2)叶肉细胞内水分亏损严重时还会导致叶绿体超微结构破坏,使类囊体薄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减少,直接影响卡尔文循环的_________过程。(3)干旱胁迫下,三地的多根葱叶肉细胞中的氨基酸、无机盐离子及可溶性糖含量会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4)多根葱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______、_____(植物激素)含量增加。【答案】(1)①.脱水②.四子王旗③.四子王旗多根葱在干旱胁迫下根长、根系相对表面积增加明显,表现出对干旱胁迫的长期适应性,且生物量在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2)①.叶绿素(光合色素)②.光反应相关的酶③.三碳酸还原(3)细胞膜损伤严重,氨基酸、无机盐离子及可溶性糖被动外渗到细胞外,电导率增大(4)①.脱落酸②.乙烯【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小问1详解】生物量为有机物的量,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处理;结合表格可知,四子王旗采样点的总生物量变化不大(2.22→2.11),原因可能是四子王旗多根葱在干旱胁迫下根长、根系相对表面积增加明显,表现出对干旱胁迫的长期适应性,且生物量在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小问2详解】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有光合色素和酶,与光反应有关;且光反应的产物ATP和NADPH直接影响卡尔文循环的三碳酸的还原。【小问3详解】干旱胁迫下,细胞膜损伤严重,氨基酸、无机盐离子及可溶性糖被动外渗到细胞外,电导率增大(表格中电导率增大)。【小问4详解】脱落酸和乙烯有助于植物度过逆境,因此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脱落酸和乙烯的含量增大。26.某种植物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科学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紫花植株(1株)×♂紫花植株(1株)→F1♀紫花植林(901林);♂系化株(455株)和蓝花植株(448株)实验二:♀紫花植株(1株)×♂蓝花植株(1株)→F1♀潭紫花植株(676株)和红花植株(222株):♂紫花植株(673株)和红花植株(225株)
16实验三:♀紫花植株(1株)×♂紫花植株(1株)一F1♀潭紫花植株(678株)和红花植株(222株);♂紫花植株(337株)和蓝花植株(339株)、红花植株(113株)、白花植株(111株)回答下列问题(1)A、a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该种植物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2)实验二雌性亲本成熟的叶肉细胞内A基因数是______个,杂交产生的F1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3)实验三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F1出现白花雄株的原因是_____。让实验二中F1紫花雌性个体与实验三中F1雄性个体随机交配,则子代中蓝花雄株占_____。(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二的过程。______【答案】(1)①.X②.杂交实验一的亲本均为紫花植株,F1中雌性个体均为紫花植株,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蓝花植株③.15(2)①.2②.0(3)①.BbXAXa、BbXAY②.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5/24(4)【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小问1详解】杂交实验一的亲本均为紫花植株,F1中雌性个体均为紫花植株,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蓝花植株,说明不同的性别性状有差异,因此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题干中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A、a位于X染色体上;该种植物花色由两对基因决定,一对基因型为BB、Bb、bb,一对为XAXA、XAXa、XaXa、XAY、XaY,因此一共有3×5=15种基因型。【小问2详解】根据实验三可知,紫花×紫花→6∶2∶3∶3∶1∶1,因此紫花亲本为BbXAXa、BbXAY,因此紫花为B、A决定,蓝花为B、a决定,红花为b、A决定,白花为b、a决定,因此实验二的亲本类型为BbXAXA、BbXa
17Y,叶肉细胞不会分裂,因此不存在DNA的复制,因此实验二雌性亲本(BbXAXA)成熟的叶肉细胞内A基因数是2;杂交产生的F1雌性个体(全为XAXa),即全为杂合子,因此其中纯合子占比为0。【小问3详解】实验三的亲本类型为BbXAXa、BbXAY;亲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F1出现bbXaY的白花雄性;实验二中F1紫花雌性个体为B_XAXa(1/3BBXAXa、2/3BbXAXa),实验三中F1雄性个体为3/4B_、1/4bb、1/2XAY、1/2XaY,雌配子为2/3B、1/3b、1/2XA、1/2Xa,雄配子为1/2B、1/2b、1/4XB、1/4Xb、1/2Y,因此产生蓝花雄株(B_XaY)比例为(1-1/3b×1/2b)×1/2Xa×1/2Y=5/24。【小问4详解】实验二的亲本类型为BbXAXA、BbXaY,遗传图解如下。27.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通常不能被猪等单胃动物吸收,传统的做法是在饲料中添加基因工程来源的外源性植酸酶,植酸酶能将植酸中的有机磷降解为动物可吸收的无机磷,不仅可提高猪的生长效率,还能降低猪粪对环境的污染。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生产植酸酶的转基因酵母时,将酵母菌与重组质粒共培养一段时间后,使用_____法将培养物接种到含有特定抗生素的平板上进行筛选,再将平板上的____稀释后,分别接种到含植酸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选取培养基上中___________含量低的酵母菌种。用于酵母菌扩大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与分离所用的平板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时,由于农杆菌难以感染单子叶植物细胞,通常需要先使用____法制备原生质体,再进行显微注射。原生质体发育成试管苗的关键是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的_____。转基因玉米的果穗、秸杆可直接制成复合饲料,免去了__________所需的成本。(3)近年来,科研人员又进行了以猪腮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内源性分泌型植酸酶的研究。将无菌采集的猪胚胎组织建成胚胎成纤维细胞系,长满培养瓶后的细胞需经____后转移到多个培养瓶进行传代培养。将植酸酶基因导入胚胎成纤维细胞,使用的表达载体上需要具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以及猪腮腺分泌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以便于_____、________。收集EGFP表达阳性的细胞进行克隆,一部分细胞进行破碎后用限制酶切DNA,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或PCR与__________技术进行植酸酶基因鉴定,另一部分细胞用于转基因克隆胚胎构建。通过比较转基因猪和非转基因猪粪便中______
18,可说明转基因模型猪腮腺生物反应器的表达效率。【答案】(1)①.涂布法②.单菌落③.植酸④.未加入凝固剂(2)①.酶解②.种类和配比③.获取植酸酶(3)①.分离并稀释②.筛选成功导入重组DNA的胚胎成纤维细胞③.植酸酶基因在腮腺细胞中成功表达④.(凝胶)电泳⑤.磷含量【解析】【分析】1、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2、平板划线法: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表面上作多次由点到线的划线稀释而获得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并让其成长为单菌落的方法。【小问1详解】酵母菌和重组质粒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在一起,获得转基因酵母菌,使用涂布法将培养物接种到含有特定抗生素的平板上进行筛选;再将平板上的单菌落稀释,进行扩大培养;若转植酸酶基因成功,植酸酶合成,使植酸被降解,因此植酸含量低的植酸酶的含量高,为转基因成功的酵母菌种;平板是固体培养基,需要加入琼脂,液体培养基不需加入琼脂。【小问2详解】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降解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该方法称为酶解法;原生质体发育成试管苗使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比例影响较大;转基因玉米含有植酸酶,其果穗、秸杆可直接制成复合饲料,免去了获取植酸酶所需的成本。【小问3详解】动物细胞培养有接触抑制,长满培养瓶后的细胞需经分离(胰酶处理)并稀释;表达载体上需要具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以便筛选成功导入重组DNA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启动子、终止子参与目的基因的表达;PCR可以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检测目的基因的有无;若转基因模型猪腮腺生物反应器的表达效率较高,则植酸酶含量较高,可以将植酸中的有机磷降解为动物可吸收的无机磷,因此转基因猪中磷含量较低。28.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即在不受刺激情况下也能自主跳动,但心跳强度与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科研人员欲验证不同神经和激素对心跳的调节作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材料∶健康实验兔1只、生理溶液、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溶液、阿托品注射液(一种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注射液(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注射器。实验过程:①对实验免经合适的手术处理暴露心脏,分离出心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与心交感神经。②按下表所示进行实验,并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过程结果结论
19实验一步骤1:观察心脏跳动情况并测量心率;步骤2:向腹大静脉注射适量乙酰胆碱溶液,观察心脏跳动情况并测量心率;步骤3:待心率恢复正常后,再向腹大静脉注射适量去甲肾上腺素溶液,观察心脏跳动情况并测量心率。心率变化曲线______略实验二步骤1:连续电脉冲刺激心迷走神经适宜时间,观察心脏跳动情况并测量心率;步骤2:待心率恢复正常后,静脉注射______,适宜时间后重复步骤1;步骤3:...结果:略迷走神经能产生乙酰胆碱,降低心脏搏动强度,减慢心率;交感神经能产生去甲肾上腺素,提高心脏搏动强度,提升心率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一中模拟了去甲肾上腺素作为______(填“激素”或“递质”)的作用,一段时间后,不再发挥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2)在坐标系中画出实验一的心率变化曲线_______。(3)补充实验二的过程(先补全步骤2,再根据需要补充多个步骤)。_______(4)讨论与分析①随着手术时间延长,胸腔温度下降,会影响正常心率变化。为了避免实验误差,应随时使用_______湿润心脏和胸腔,防止降温和干燥。②交感神经兴奋时,在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外周血管部分收缩,部分却发生舒张,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细胞表面_______种类不同。③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一段时间后,随血压升高会促进心迷走神经兴奋,既而引起心率________。【答案】(1)①.激素②.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后即被灭活(2)(3)步骤2:阿托品注射液步骤3∶待心率恢复正常后,连续电脉冲刺激心交感神经适宜时间,观察心脏跳动情况并测量心率步骤4∶待心率恢复正常后,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注射液,适宜时间后重复步骤3(4)①.适宜温度的生理溶液②.去甲肾上腺素受体③.下降
20【解析】【分析】1.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②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④兴奋传递特点:单向性(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⑤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去甲肾上腺素经静脉注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心脏,去甲肾上腺素只能作为激素发挥作用。激素作用后被灭活,不再发挥作用。【小问2详解】迷走神经能产生乙酰胆碱,降低心脏搏动强度,减慢心率,向腹大静脉注射适量乙酰胆碱溶液,进入神经细胞的组织液,使心率降低,待心率恢复正常后再向腹大静脉注射适量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使心跳加快。【小问3详解】根据步骤二的实验结论,步骤1刺激迷走神经,产生乙酰胆碱,步骤2应注射阿托品注射液(一种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形成前后对照。为了研究不同神经对心跳的调节作用,步骤3∶待心率恢复正常后,连续电脉冲刺激心交感神经适宜时间,观察心脏跳动情况并测量心率。步骤4∶待心率恢复正常后,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注射液(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适宜时间后重复步骤3,观察心交感神经的调节被阻断后的心脏跳动情况。【小问4详解】①为防止温度变化,导致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可以用适宜温度的生理盐水溶液湿润心脏。②外周血管部分收缩,部分却发生舒张,说明交感神经产生的同种神经递质发挥了不同的效应,可能是不同细胞表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种类不同。③血压升高会促进心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跳减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