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虞美人

12虞美人

ID:83083762

大小:88.41 KB

页数:118页

时间:2023-08-11

上传者:longlongchui
12虞美人_第1页
12虞美人_第2页
12虞美人_第3页
12虞美人_第4页
12虞美人_第5页
12虞美人_第6页
12虞美人_第7页
12虞美人_第8页
12虞美人_第9页
12虞美人_第10页
资源描述:

《12虞美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虞美人12虞美人(精选17篇)12虞美人篇1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介绍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同学跟读,读准字音  2、思索:从词中找出一个概括词人此时心情的词语。  明确:“愁“  ――.之恨  四、详细分析  词人那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幽愁,虽然真实存在,但究竟过于抽象。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实的感受到。思索:是怎样来抒发自己“.之恨“的?  明确:  ⑴以乐景写哀:春花秋月∕东风  探讨: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妙事物,为什么盼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无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太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1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间在不断消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③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物特别涵义吗?  明确:怀念家乡、怀念亲人。  ⑵比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确: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的确把感情在升腾流淌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给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形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吧?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之恨,是史所罕见的。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⑶对比  “春花秋月”之无穷无尽――――“往事”之短暂无常  ∣∣

2  ↓↓  “又东风”之年复一年――――“不堪回首”之变化无常  ∣∣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宇宙永恒人生无常  三、小结全词  这首词是后主的绝命词,布满悲恨凄楚的颜色,感情深厚剧烈,大胆抒发.之恨,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12虞美人篇2  王宇红2022-11-2  【教学目标】1、激发同学学词的爱好2、培育吟诵习惯3、感知词的观赏方法

3  [教学设计]初始班级学习诗词培育爱好为第一要事。所以我选了一首李煜的词《虞美人》,这首词的成就很高,被誉为“词中之帝”,词中情感核心是愁,这是人人都可能经受过的一种体验,简单引起情感共鸣。这首词声律与情感的谐和程度很高,可以说声情并茂,适合同学学习吟诵,感受词的韵律美。  围绕三个学习目标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有:导入;初步感知(初读,感受愁味,把握感情基调再读);逐句分析,把握词人的情感世界(先名句后其它,体会感情,点出重音,逐句读,小结回到名句再读全词);自由朗读回味;竞读;观赏配乐唱歌,凭吊词人;总结观赏方法;推举拓展赏读的词作〈乌夜啼〉。  【教学过程】课前自修  1.请同学们查阅有关的简介以及写作背景,预备叙述故事。  2.请同学们至少查阅一篇关于《虞美人》的赏析文章,认真阅读、体会,预备课上发言。  3.了解有关词的常识,熟读词篇《虞美人》。  课上导读  (一)导入  1.导入齐背《相见欢》,进入学词的情境。  2.先复习李煜简介,然后由词的进展长河之中去把握李煜词的地位。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古诗进展到唐代达到极致,好诗几被人们写尽,后代文人便另辟蹊径,将诗与北方的燕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极易写景抒情的新的韵文文体——词。晚唐温庭筠、五代李煜等一批词人的出现使词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步确立,而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李煜何许人?投影。仅活了41岁。古人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们不妨用八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今日我们学习他最闻名的一首词《虞美人》,被誉为“词中之帝”。)  (二)初步感知  3.齐读一遍。(看到别人推举的好词,我们首先会做什么?好习惯!)  4.深化了解一首词肯定要了解及写作的详细背景。(请同学介绍,投影)  5.回顾李煜词分期(投影)。听读《虞美人》,感受作品的写作时期。从哪儿感觉出来的?  6.点明词的情感核心——愁。(是怎么写的?)  [也可:点拨语调语速,再读感受愁味。读了两遍,大家说说哪句写的最好,你最喜爱?]  (三)逐句分析,把握的情感世界。  7.分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毕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

5  悟其情:修辞—比方,(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剧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  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终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  这首词可谓声情并茂,形象传达出李煜的满腹愁情。那么究竟有哪些愁呢?  8.分析前六句,体会“愁”的详细内容。争取最大程度地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每句都可从通其义,析词悟情,点明重音,点拨吟诵几个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妙的事物为什么盼望它快完结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会想起哪些往事呢?)a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精神层面:欢快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归纳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瞬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6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剧烈的今昔对比让  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  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归纳:.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当还在吧  (6)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投影,选择题)a词人的容颜  b国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只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叹惋口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整首词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7  的愁绪有往事之哀、.之痛、物是人非的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感情如波涛起伏,猛烈地撞击着的心扉,此情无计可消退,又可与谁人说?感情在冰封的河面下涌动郁积,此时此刻,触景生情,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而不行收,感情深厚剧烈如滔滔江水大有冲决一切之势:(齐读最终两句)  生读自己描述的写诗情景,营造氛围。  齐读全词,梳理把握微小的心理活动全过程。  (四)用置换法联想法再读全词。  1、师范读。点拨(凹凸、长短、节奏、重音、情感变化,以情运声。)可分散到第三环节,逐句分析后顺势点拨,朗读。  2、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3、分组竞读。  (五)快速背诵。  (六)回味。词不仅可以吟诵,还是可以配乐唱歌的。让我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再一次悄悄回味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凭吊这位留下千古佳作的绝代词人吧!  (七)仿写展读:积累的目的是制造。郑晓溪《虞美人》  (八)总结赏词的方法。(读,背,析味,唱,仿)  【作业】拓展赏读李煜的《乌夜啼》(投影)  【补注】  一个.之君能如此大胆抒发.之恨史属罕见,传奇宋太宗正是听到这首词才将他毒死的。可以说这首词是他的绝命词,王国维:后主之词可谓以血书者也。

8  【板书设计】  薄命君王,绝代词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之哀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之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物是人非  问有几恰似水向  君能多愁,一江春东流。  【教后记】  邮箱:12虞美人篇3  教学目的:  1.把握有关词的文体学问。  2.在诵读.品尝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力量。  3.学会选择恰当的意象来写愁。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

9  学习过程:  1.学法指导。  (1)确定反映主要内容的或情感基调的字或词。  (2)作品是如何渲染这个字或词的。  ①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意境)  ③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修辞手法:比方、借代、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双关、反语、反问、互文、用典。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方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加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加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呼告是为了表达感情更直接等等。鉴赏诗词所要做的就是发觉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写作手法:  概念说明例句赏析  虚实  结合

10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衬托,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孤独     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奇妙的比方,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颜色的新奇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制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或

11  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烘托是较大规模的衬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终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漂亮,反衬诗人惆怅苦痛的心情。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象征通过特定的、简单引起联想的详细形象,表现与之相像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悲伤。

12  对比  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比,相互比较。“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从前富强和最终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剧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殊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索。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确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纳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心情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心情,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白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衬托,构成一种情趣。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3(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四周的事物,使对象更鲜亮、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其次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急状态突现出来。  直抒  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自然 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借景  抒情  融情

14  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终完全消逝,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托物  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的感情,寄予的心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欣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2.知人论世。  李煜,即李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浪费,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后,孤寂悲凉的境况,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篇,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解释①)这首词采纳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二.详细研习

15  (1)这首词的情感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如何渲染这种情感的?  ①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妙的事物为什么盼望它尽快完结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事知多少——(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忆江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较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目谁来?”  ——《浪淘沙》

16  归纳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剧烈的今昔对比让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周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当还在吧,但也不肯定在。  ⑥只是朱颜改——谁的“朱颜”?宫女,词人,还是国家?

17  (“只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分析晏殊的《蝶恋花》。12虞美人篇4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

18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很多。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19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2虞美人篇5  虞美人  教学目的  1、感受李煜词中.之恨,故国之思  2、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  3、使同学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设想

20  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悟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同学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力量。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21  帝王,之尊,威仪四方。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或美丽或粗糙的句子,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而又悠久的中国古代帝王文学。.词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帝王诗歌的开山之作,当推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家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惋惜这位立刻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日,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二、背景及介绍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浪费,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后,孤寂悲凉的境况,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篇。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由于这首词,宋太祖极为震怒,赐酒将他毒死。  三、观赏歌曲后自由朗读,领悟意境  四、赏析课文  1、“春花秋月”本是美妙事物,为什么盼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无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22  2、争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详细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究竟在怀念什么?  同学争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索,诸如欢快、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与开头句照应。感叹时间消逝,宇宙的永恒不变,而人的生命却短暂无常,布满变数;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朱颜”“改”了吗?  明确:“改”的还有他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他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表现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般的无限怅恨之情。  5、观赏品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3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的确把愁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把无形的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之恨,是史所罕见的。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后人感叹“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6、板书:  往事之叹  .之恨  “愁”(全词的情感核心)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7、同学列举其它写愁的诗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之形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之长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愁之重量)等等  五、课堂训练(投影显示)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4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比方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方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方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行再得。  d.以“水长东”比方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忙。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苦痛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殊深刻之处。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爽、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参考答案:①d,“水长东”比方恨如东流水,绵绵不断;②c,这是李煜后期写的词。)

25  六、观赏歌曲,背诵《虞美人》12虞美人篇6  谢秀彩  教学设想:1、将李煜的词纳入中国古代帝王诗歌文学这个背景中去品尝,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  3、以本课为起点向横纵面宕展,以求更深、更系统地理解。  4、以本课为示范,教给同学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工具:幻灯片、录音机  课前预备:搜集资料,对李煜前后期的词进行归类,打印成稿,同学人手一份,加深对李煜以及其词的熟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站在历史的这一端  迎面吹来彼岸五千年的风  在风里  我们嗅出了帝王的味道

26  帝王,九五之尊,威仪四方。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而又悠久的存在——中国古代帝王文学。虽然.词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精品流世。  帝王诗歌之滥觞,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家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全诗直抒胸臆,格调昂扬,气概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惋惜这位立刻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日,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了。  二、背景及介绍  1、五七言的近体诗,经过唐三百年很多人的添砖加瓦,已成了一块嚼了很多遍的口香糖,再也难品出新的味道了。这时,词成了文学的新宠。在李后主之前,已有温庭筠,韦庄等筚路蓝缕,开创了一代词风,但花间词如古之玉器,珍贵而不适用,而李后主却给予词可以和唐诗相比美的品行,一扫脂粉儿。

27  2、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浪费,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后,孤寂悲凉的境况,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篇。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由于这首词,宋太祖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问:那这首词究竟是一首什么词呢?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三、鉴赏品尝《虞美人》  1、听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  2、朗诵词。  3、重复提问:这首词究竟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何以见得?  明确:①表现了一个.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过去的美妙生活,念念.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家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②“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又”,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慢慢破灭。

28  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等)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月是家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3、问:这首词的风格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词风凄丽。  4、问:李煜的词缘何显得如此凄丽?  明确:(一)、“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沉痛,绝特别人所能体会点滴。假如以.为分界线,对比李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宏大词家?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巨大的.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

2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明月下,东风里,不禁遥想起在故国家园观赏春花秋月的自由美妙岁月。然而,春花已随风而逝,此时的明月也非故国家园的明月,叫人怎堪回首!  再诸如“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简单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水流尽也矣,花落尽矣,而人亦将亡矣,肝肠断绝,遗恨千古,正是泣尽以血的词句。“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借尼采的话对李煜词的高度评价。  (二)、李煜词善用比方写“愁”。  李煜词的动人魅力,除了那种沉重的.之痛,还在于他的词流露出的是真情实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广取形象、博采比方的愁情抒发上。  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相见欢》)把无形的对故国家园的离愁别恨,视比作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愈理愈乱的丝麻,极言“愁情”奔涌沉重、无边滋生、纷乱难言。  词家中不乏“写愁”高手,如寇准“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江城子》);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武陵春》),等等。窃以为他们或不够“鲜活”,或不够“含蓄、深邃”,“愁”之意境均不及后主词。  (三)、“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李煜词洗尽脂粉。

30  清代闻名词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温庭筠),严妆也;端己(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认真端详这段话,可领悟周济对后主词的盛赞,当在温、韦之上。洗尽脂粉、纯用白描、直抒胸臆,正是李煜词最“神秀”之特色。也正是这份清丽、自然、朴实,显得李煜的词愈发得真挚感人,句句发自肺腑,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也无无病.之嫌。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清平乐》)乾德四年,后主弟入宋做了人质,后主思念苦切。词起句便直抒胸臆,情浓如此。适时白梅似雪,落英缤纷,这一空灵冷寂的画面,不仅令人睹物思人,也示意人之生命如花,从明丽到凋零,当然受桀于时间之刀,也常遭“朝来寒雨晚来风”的侵袭。词里意境可谓凄丽无比又深邃幽远。同是“花愁人”,联想:《红楼梦》“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1  小结: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而在治国上一筹莫展的李煜面对故国,只能是悲从中来,难过怀旧,最终死于自己心爱的词。而李煜的胜利,恰恰也是从他做.奴的那天开头的,可以说,是.的代价,造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宏大词家。他的胜利,在于他的作品里的凄丽愁绪依旧覆盖着千年以后的我们,我想他在饮下宋太祖赐的牵机药时,心里确定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悲伤,一是为帝王的悲伤,二是为诗人的悲伤。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愁闷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假如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信任肯定是陶令一流的谪仙。  四、相关联想与比较  1、问:这首词的词牌名为《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  明确: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32  在四周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所以此词牌名源于项羽得虞姬的悲剧故事。  2、问:我们不妨在此将李煜和刘邦对比一下,同是末路王候,同是绝笔之词,《垓下歌》与《虞美人》风格有何不同?

33  明确:项羽,一代枭雄,他有万夫莫开之勇,可是有勇无谋,最终兵败垓下。四周楚歌中,一代武夫,用一曲《垓下歌》荡尽了天下末路英雄的豪言壮语。西楚霸王必竟是西楚霸王,他不是李后主,落入敌手,就死吧!无非一死,夫复何求!兵败乌江,没有一丝的奴颜婢膝;面临绝境,没有半点的屈膝求饶,而是慷慨悲歌。他宁愿死,也不愿回去见江东父老,其死得实为壮烈!更动人心魄的是铁汉的柔情,他和虞姬的爱情在最终的关头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爱,荡气回肠!这就是项羽,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连对那马也有情。在他人生的最终一瞬间,不仅让我们目睹了他英雄壮烈的一生,更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另一面――――儿女情长。可以说,他死的时候,既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又是一个完善的殉情者。所以,项羽的绝笔虽然也是末路之王候,但除了悲,更多的是壮,是情,是美!难怪宋代才女李清照为这位英雄俊才击板叫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项羽之所以两千年来为后人所追忆,怀念,多为其人格力气和英雄的魅力。  总结:潮起潮落,没落了多少尘埃,在千年的风中,王者远去的身影已无处可寻,永恒的只是精神,或雄浑,或豪迈,或凄冷,或悲壮,留待后人去细细咀嚼,去细细回味!  五、学法小结  最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品尝诗词的方法。  知人论文,读文识人,人文互见,相得益彰。  品尝语言。  品尝修辞。  品尝意象。  相关联想和比较。  附板书:  中国古代帝王诗歌  刘邦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帝王的悲伤  凄美善用比方写“愁”李煜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洗尽脂粉诗人的悲伤  豪气冲天的英雄  悲壮项羽  完善的殉情者  邮箱:12虞美人篇7

34  词七首  教学目的  1.把握词的文体学问,了解词的四个进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尝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力量。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争论法  教学时数:4课时。  (以下只选了李煜词的教学步骤,其他6首词的教学方法同此。)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唐诗  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富强,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灿烂的明珠。(板书课题)

35  解说:激发同学对祖国悠久绚烂文化的骄傲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进展的出路。  二、解题  介绍词的一般学问(分段投影显示):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为了说明便利,似可将词在唐宋的进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明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36  ├─────────┼────────┼──────────┤  │││苏轼、柳永、秦观、│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  三、研习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同学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37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浪费,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后,孤寂悲凉的境况,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之恨,成就很高,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解释①)这首词采纳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解说:引导同学读解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  2.详细研习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妙事物,为什么盼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无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同学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争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详细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究竟在怀念什么?  同学争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索,诸如欢快、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8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同学用两点论思索问题。)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间在不断消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同学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④争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别涵义吗?  同学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月是家乡明”“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同学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转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⑥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39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同学理解词人的匠心。)  ⑧观赏品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的确把感情在升腾流淌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给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布满悲恨激楚的感情颜色,其感情之深厚剧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40  4.课堂训练(投影显示)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忙,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比方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方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方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行再得。  D.以“水长东”比方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忙。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苦痛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殊深刻之处。

41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爽、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解说:这是课内的延长阅读,旨在扩高校生阅读量,并仿照高考题型命题,旨在提高同学文学鉴赏力量。参考答案:①D,“水长东”比方恨如东流水,绵绵不断;②C,这是李煜后期写的词。)  5.课堂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简单引起一般人共鸣的心情,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纳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爽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乐,在邓丽君的歌声中进一步体会这首词的意境。  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  (解说:进一步确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同学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四、布置作业1.延长阅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42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简单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预习思索题  (1)《雨霖铃》和《念奴娇》的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也押韵吗?如何理解这两首词的用韵?  (2)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试从题材范围、意境、造语等方面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二词。  (设计者:侯卫东俞祖平)12虞美人篇8  投影呈现:故都金陵的画面  一、引  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  生:(小声)想。  师:这“想”的声音不够“响”嘛!  生(大声):想!  师:好,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不过,需要提示的是,这不是一个欢快的故事,而是一个哀痛凄婉的故事。我要求大家在听读的过程中,能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我也信任大家都是精彩的摄影师,肯定能完成这个任务。下面,让我们开头——  (课件背景音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43  师(深情地):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漂亮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哽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终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渐渐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无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请问,他是谁?  生:李煜。  师: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投影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44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  师: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从前君主的眼光看取.灭种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呼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制造了审美世界的最终辉煌。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投影呈现:江水图。《虞美人》全词内容。)  二、读  师:学习课文先从诵读开头。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留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  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赵楠读得声音嘹亮,韵律清晰,好象感情太高亢了,这不大应当。陈露的感情处理好一些。  师:应当什么样的感情?  生:低沉、凄凉,在声调上有曲折。

45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评价吗?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都不好,重音上只处理好了最终一句,前面的读得不怎么样?  师:依你说,应当怎么处理?  生:我觉得这几词要读好: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殊能表现诗人的内伤心苦的世界。  师:你再来试试读读。  生:(读)  师:大家说刘欣读得怎么样?  生(齐):好。  师:刚才刘欣在读的时候,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好象把我也带入到那个悲伤的世界了,这才是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还有没有同学向他挑战?  生:我想试一下。  师:来,先为英勇的挑战者鼓掌!  生:(读)  (同学再次鼓掌)  师:怎么样?  生(乱):比刘欣更好!棒!  师:汪晓雨不愧是班级诗歌朗诵大赛的冠军,不过老师我今日也向向他挑战一回!  生(齐):好!(鼓掌)

46  师:我可是有备而来的,备好了音乐,我读完后大家再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要由于我是老师就给我面子,也不要由于我是老师就不给我面子。  生:(笑)。  师:(配乐朗诵)  生:(掌声)  师(见一同学举手):你说——  生:老师读得很投入,不过一般话还不是很标准。  师:恩?  生:“玉砌”的“砌”老师读成了“切”。  师:感谢订正。大家认为我比汪晓雨读得好的,举手!  (只有6个人举手,全班42人)  师:看来我是没盼望超过她了,大家可要好好练练,争取超过她,有没有信念?  生(乱):好!没问题!  师:来,咱们一起背一遍,背诵的时候争取眼前能出现出词中的景象。春花34——  生:(齐背)  三、议  师: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生(齐)愁

47  投影呈现:放大“愁”字,字色由黄变黑  师: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投影呈现问题:李煜的愁  生:国家灭亡  师在黑板上书写“国家灭亡”。  生:还有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  师在黑板上书写“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  生:没有了妻妾的幸福。  师:恩?  (众生笑)  生:至少没有了家庭啊,家已经支离破裂了。  师:这才象话。(在黑板上书写“家庭支离破裂”)  生:对往事的怀念,或者说是那个岁月消逝,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差。  师在黑板上书写“感时伤怀”  师:差不多了,我自己思索的答案,跟这几位同学说的差不多,看看——  投影呈现:  往事之叹  .之恨  “愁”  离家之痛

48  思家之苦  师:这层层叠叠的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好。这“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究竟过于抽象。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实地感受到。那么,问问大家,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投影呈现: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生:选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达忧愁。有意境。  师:春花秋月是美妙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生:我猜是对比吧。  师:好。  生:结尾的名句用了比方,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师:好。  生: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师:很好。  师:我看除了对比、比方、虚实的运用外,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终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每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终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49  投影呈现:  ①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②比方  ③对比。  ④发问  师:我还想问问:你们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投影呈现:如何正确评价李煜的“愁”?  生: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谁叫他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呢?  生:我觉得这愁愁得美。  师:为什么觉得美?  生:由于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  师:说得好。  生: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50  师: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无暇去责怪他尽情声色以至丢失了南唐漂亮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无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假如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师:带着这种熟悉,我们一起来看李煜的另一词作《浪淘沙》。  师:将课本翻到68页,自读,并思索它与《虞美人》的相通之处。  投影呈现:《浪淘沙》词作内容。  生:都写的是离国离家之愁。但是没有仇恨,是纯洁的愁情。  生:我喜爱“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很动情,我读到这里哽咽的。  师:说说看。  生:这算是虚写吧,梦里查找到极乐世界,加重了现实的悲凉。越是在梦里沉醉,越能看出现实境况的凄凉。  生:我喜爱“别时简单见时难”。一般说,相见很简单,却反过来说,与的经受有关。一旦告辞了国与家,就彻底孤独了。  生:我留意到又写到春天了。写春天是在怀念,也是反衬,是在与春天告辞。  四、结  师:说得都不错。

51  投影呈现:尼采与缪塞的话。  师:尼采说:“在全部文学作品中,我尤其喜爱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缪塞说:“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的确,平凡的心灵只能有平凡的苦痛,平凡的苦痛只能产生平凡的艺术,而那些宏大的艺术只会在无望的心灵里诞生。  我们可能不会无望,我们可能不会写出惊人的篇章,但是,喜爱生活比一切都显得重要。让我们喜爱诗歌喜爱生活吧!  下课。  下面是各位资友的探讨  边城:同学的探讨很精彩。不过是东方三年前的,假如现在来上,东方必会有些转变。  我觉得,同学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分析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问题还是老师提出来的,能不能在讲完本课后,教会同学怎么去鉴赏诗歌呢?作为诗歌鉴赏的示范课我觉得可以这样上,以后同学可以依据老师的示范自行去鉴赏。  假如是我的同学,只怕很难体会到乐景与哀愁对比的妙境。  草:课堂结构流利清楚,语言幽默诙谐。  同学争论热闹,并且从中得到美感。

52  不知讲这课时有必要用《虞美人》这首歌,没听过这首歌的音乐,只是听别人唱过,当时很受震撼。  春姑娘:“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渐渐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无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提问:李后主是在同一个夜晚,吟下这首词并喝下毒酒的?  东方雪:这是我在网上资料看到的,不肯定是真实的。  但是为了诗意,我就这么处理了。  xiaoyanzi:仔细研读东方老师的课这是其次节。  第一次是将东方老师的诗歌教学转到我们校内网,与我的同仁们一起探讨。  这是其次次,  不知道是哪位专家说过:“文(文言文)怕架空,诗怕分解”。小燕子也始终以为假如将诗歌分解了,那是特别残酷的一件事,正如一颗心脏,如果我们将它肢解为几块,那是多么血腥的一件事情!  诗歌是讲究整体艺术,讲究感悟的一种问文体。有人说诗歌只可意会,不行言传。但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必需言传,但是言传就会破坏诗歌的整体性。

53  因此,小燕子以为我们的诗歌教学应当教会同学的是意会的方法。  在这点上东方老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让同学读,并比较读的效果,让同学在朗读中品位感情,把握基调。其实我以为一旦同学很好地把握的感情,那么他就基本上“悟”到了诗歌的内涵,假如在这个时候再做肢解的分析,就会破坏诗歌的效果。  另外,我觉得如果东方老师再多选一些音乐,让同学朗读的时候,自己选择认为合适的配乐,会更有利于同学的把握。  [1]12虞美人篇9  《虞美人梳楼》是南宋词人蒋捷创作诗词。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虞美人梳楼》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盼望对大家有关心。《虞美人梳楼》阅读原文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虞美人梳楼》阅读题目

54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4分)  (2)结合下片,赏析"海棠红近绿阑干'一句。(3分)《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  (1)前两句融情入景,写杨柳丝丝,细雨绵绵,一派迷漫景象,(1分)渲染倚楼人的愁绪如万缕千丝。(1分)后两句运用比方、比拟、夸张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不了愁,几度飞上云天寻找归舟,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2分)  (2)"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运用了以乐写哀的表达技巧。海棠绽放,满眼绿色,但词人久滞客乡,家乡遥远,看到这满眼绿色,更添思乡之愁。以乐写哀的表达技巧的运用,把词人的这种思乡之苦写得动听而含蓄。《虞美人梳楼》阅读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致,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行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覆盖的远处,一派迷漫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细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加了词的艺术美感。

55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久抹不去的痛。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藏'字,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临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迫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怜'一"借'中,动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加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56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爽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然而,本词的仆人公看成是塑造的一个女仆人公形象更说得通。12虞美人篇10  陕西兴平华兴中学王海军713106  教学目的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尝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力量。  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力量。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词中三次对比、隔句相承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悟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57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另外,可以引入他的《相见欢》、《乌夜啼》进行延长阅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同学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现《江水图》,并配乐低沉哀怨的音乐。

58  老师讲李煜的故事。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漂亮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哽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终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渐渐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无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提问:他是谁?  二、知人论世,身份揭秘  多媒体展现李煜的画像及个人档案。老师补充。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  老师解说:

59  这里大家需要留意的就是煜的双重身份,他既能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写诗评价李后主:“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幻灯片)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之君,李后主的确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位.之君的内心世界。  三、观赏歌曲,领悟意境  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  (说明:通过邓丽君美丽抒情的歌声和演员精彩的表演这一视听形象,让同学对《虞美人》一词有初步的感受。)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②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2.请两位同学朗读,然后让大家评议谁读得好。  留意:应当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去读:低沉、凄凉  留意声调要有起伏变化:凹凸强弱,节奏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伤心苦的关键词语。  3.老师范读。  4.同学齐背。  五、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60  1.“春花秋月”本是美妙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为什么盼望它结束呢?(.之君,内伤心苦;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会想起哪些往事呢?)(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欢快、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东风即春风,感叹时间消逝,宇宙的永恒不变)  4.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家的容颜)  思路结构图  问答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宇宙之永恒不变)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人生之短暂无常)  几多愁一江春水……(永恒与短暂达到统一)  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  5.品尝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理解此句的妙处。  特色: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其它以比方写愁的诗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之形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之长度)

6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愁之重量)  6.总结艺术特色:  1.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2.起伏跌宕的写法(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  六、拓展阅读  1.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孤独     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断,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  2.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忙,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七、作业(任选一题)  1.阅读李煜的《浪淘沙》(课本P40),写一篇三四百字的赏析文章(或联系现实写感想)。  2.将《浪淘沙》与《虞美人》作比较赏析(从情感、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字数不限。  浪淘沙令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62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简单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八、再次观赏《虞美人》flash,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附板书设计:  问答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宇宙之永恒不变)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人生之短暂无常)  几多愁一江春水……(永恒与短暂达到统一)  附:  《虞美人》赏析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识的一篇。相传后主于生日(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

63  这首词通篇采纳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妙,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奇怪   !然而,从后主境况设身处地去想,他对人生已经无望,遂不觉厌春花秋月之无尽无休,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见。后主面对春花秋月之无尽时,不由感叹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于是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现实中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都已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小楼昨夜又东风”,缩笔吞咽。“又东风”点明他归来后又过一年。时间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感慨什么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放笔呼号,是一声深沉的浩叹。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阑远望,对着那一片沉醉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纵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那种纯真而深挚的感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遥望南国慨叹,“雕栏”“玉砌”或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快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64  “.之音哀以思”,由于.,李煜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囚,他失去了欢快,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懊悔,他的追思,他对家国和自己一生变化的苦痛的尝味。以上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又东风”三字翻回头与首句“春花”“何时了”相呼应,而与第四句“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第四句“不堪回首”又呼应其次句“往事知多少”。下面五、六两句,又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  最终,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在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行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的确把感情在升腾流淌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了。九字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终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这最终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

65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后应,流走自如的地步。明显,这首词是经过细心结构的,通篇一气回旋,波涛起伏,又围围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在李煜之前,还没有任何词人能在结构艺术上达到这样高的成就。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来后之作及水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可见李煜的艺术成就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是感情本身起着打算性的作用。也是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首《虞美人》布满悲恨激楚的感情颜色,其感情之深厚、剧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词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也许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这个特色在这首《虞美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选自《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  [1]12虞美人篇11

66  投影呈现:故都金陵的画面  一、引  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  生:(小声)想。  师:这“想”的声音不够“响”嘛!  生(大声):想!  师:好,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不过,需要提示的是,这不是一个欢快的故事,而是一个哀痛凄婉的故事。我要求大家在听读的过程中,能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我也信任大家都是精彩的摄影师,肯定能完成这个任务。下面,让我们开头——  (课件背景音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67  师(深情地):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漂亮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哽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终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渐渐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无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请问,他是谁?  生:李煜。  师: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投影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  师: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从前君主的眼光看取.灭种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呼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制造了审美世界的最终辉煌。

68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投影呈现:江水图。《虞美人》全词内容。)  二、读  师:学习课文先从诵读开头。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留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  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赵楠读得声音嘹亮,韵律清晰,好象感情太高亢了,这不大应当。陈露的感情处理好一些。  师:应当什么样的感情?  生:低沉、凄凉,在声调上有曲折。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评价吗?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都不好,重音上只处理好了最终一句,前面的读得不怎么样?  师:依你说,应当怎么处理?  生:我觉得这几词要读好: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殊能表现诗人的内伤心苦的世界。  师:你再来试试读读。  生:(读)  师:大家说刘欣读得怎么样?  生(齐):好。

69  师:刚才刘欣在读的时候,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好象把我也带入到那个悲伤的世界了,这才是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还有没有同学向他挑战?  生:我想试一下。  师:来,先为英勇的挑战者鼓掌!  生:(读)  (同学再次鼓掌)  师:怎么样?  生(乱):比刘欣更好!棒!  师:汪晓雨不愧是班级诗歌朗诵大赛的冠军,不过老师我今日也向向他挑战一回!  生(齐):好!(鼓掌)  师:我可是有备而来的,备好了音乐,我读完后大家再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要由于我是老师就给我面子,也不要由于我是老师就不给我面子。  生:(笑)。  师:(配乐朗诵)  生:(掌声)  师(见一同学举手):你说——  生:老师读得很投入,不过一般话还不是很标准。  师:恩?  生:“玉砌”的“砌”老师读成了“切”。

70  师:感谢订正。大家认为我比汪晓雨读得好的,举手!  (只有6个人举手,全班42人)  师:看来我是没盼望超过她了,大家可要好好练练,争取超过她,有没有信念?  生(乱):好!没问题!  师:来,咱们一起背一遍,背诵的时候争取眼前能出现出词中的景象。春花34——  生:(齐背)  三、议  师: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生(齐)愁  投影呈现:放大“愁”字,字色由黄变黑  师: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投影呈现问题:李煜的愁  生:国家灭亡  师在黑板上书写“国家灭亡”。  生:还有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  师在黑板上书写“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  生:没有了妻妾的幸福。  师:恩?  (众生笑)

71  生:至少没有了家庭啊,家已经支离破裂了。  师:这才象话。(在黑板上书写“家庭支离破裂”)  生:对往事的怀念,或者说是那个岁月消逝,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差。  师在黑板上书写“感时伤怀”  师:差不多了,我自己思索的答案,跟这几位同学说的差不多,看看——  投影呈现:  往事之叹  .之恨  “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师:这层层叠叠的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好。这“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究竟过于抽象。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实地感受到。那么,问问大家,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投影呈现: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生:选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达忧愁。有意境。  师:春花秋月是美妙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生:我猜是对比吧。

72  师:好。  生:结尾的名句用了比方,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师:好。  生: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师:很好。  师:我看除了对比、比方、虚实的运用外,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终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每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终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投影呈现:  ①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②比方  ③对比。  ④发问  师:我还想问问:你们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投影呈现:如何正确评价李煜的“愁”?

73  生: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谁叫他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呢?  生:我觉得这愁愁得美。  师:为什么觉得美?  生:由于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  师:说得好。  生: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师: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无暇去责怪他尽情声色以至丢失了南唐漂亮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无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假如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师:带着这种熟悉,我们一起来看李煜的另一词作《浪淘沙》。  师:将课本翻到68页,自读,并思索它与《虞美人》的相通之处。  投影呈现:《浪淘沙》词作内容。  生:都写的是离国离家之愁。但是没有仇恨,是纯洁的愁情。

74  生:我喜爱“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很动情,我读到这里哽咽的。  师:说说看。  生:这算是虚写吧,梦里查找到极乐世界,加重了现实的悲凉。越是在梦里沉醉,越能看出现实境况的凄凉。  生:我喜爱“别时简单见时难”。一般说,相见很简单,却反过来说,与的经受有关。一旦告辞了国与家,就彻底孤独了。  生:我留意到又写到春天了。写春天是在怀念,也是反衬,是在与春天告辞。  四、结  师:说得都不错。  投影呈现:尼采与缪塞的话。  师:尼采说:“在全部文学作品中,我尤其喜爱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缪塞说:“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的确,平凡的心灵只能有平凡的苦痛,平凡的苦痛只能产生平凡的艺术,而那些宏大的艺术只会在无望的心灵里诞生。  我们可能不会无望,我们可能不会写出惊人的篇章,但是,喜爱生活比一切都显得重要。让我们喜爱诗歌喜爱生活吧!  下课。

7512虞美人篇12  ◎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集录的五首古代诗词,涉及唐宋明三代,风格各不相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美丽,意境深邃悠远。从不同角度表述了的心志,抒发了人生情怀。课文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引用的典故较多,音韵铿锵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宜立足于引导同学朗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意旨,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推敲品尝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而培育同学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力量,使他们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同时,指导同学背诵积累一些古代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方案支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美丽,很适合朗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宜以同学的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同学在朗读中圈点批注,思索、联想,争论沟通,进而深层次挖掘古代诗词丰富的内涵。老师可用录音或课件帮助同学理解课文,对疑难处加以点拨。由于课文容量较大,可支配同学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76  一、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进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富强的象征。今日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会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老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检查预习:  1.同学同桌先沟通,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2.老师依据同学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同学朗读正音。  箸爝火彝虞煜砌麾炙(答案略)  三、导读〈行路难〉:  1.老师课件展现下列诗句,引导同学复习旧知,过渡到新学问: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状况吗?

77  老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奇;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同学思索,发言沟通,老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老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同学初步感知。  (2)同学自由朗读,然后老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假如不合适,应当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老师不做结论,引导同学往下学习,让同学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老师解题(课件展现,指名同学读或全班齐读),关心同学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患病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困难,布满着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4.同学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78  同学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解释,疏通诗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沟通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或交由全班争论解决。  5.同学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感情。  老师将同学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现,师生共同探究。  (1)是什么缘由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冲突心境?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4)最终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同学小组争论,老师点拨。  要点如下:  (1)是浓重的愁闷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佞堵塞贤路,使诗人悲愤、愁闷。  (2)这二句用比方,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冲突、苦痛心情。

79  (3)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信任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抱负的彼岸。这两句布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乐观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抱负,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逆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气。  6.师生共同深化探究:  老师再提出问题(课件展现),引导同学深化探究:  (1)李白是我国古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当是怎样的?  同学思索,探究,小组争论。全班沟通,老师点拨,最终归纳。  要点如下:  (1)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方;c,跳动式的结构。  (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7.巩固体验诗作感情,尝试感情朗读。  同学先自由朗读一边,然后各小组推举代表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同学回到开头关于这首诗的读法问题,让同学自己总结、体会。

80  四、导读《凉州词》  1.同学个人自主朗读课文,老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朗读状况。  2.同学参考解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或小组间沟通解决。  3.老师集中点拨同学疑而未决的主要问题。  (1)题目中的“词”应当如何理解?  (2)从首句中提到的“酒”“杯”你能够想象到一个怎样的场面?前两句描绘的是军中的情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说说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3)在朗读时,如何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同学争论,沟通,老师点拨后,予以归纳。  要点如下:  (1)这里的“词”不是文学体裁的“词”,指的是有组织的语言、文字,因此本诗还属于诗的范围。  (2)一“酒”一“杯”,使读者仿佛看到军人们聚饮的喧闹场面。而其次句又使我们仿佛听到了督促出征的琵琶号角。寥寥几笔,写出了边关既热闹而又紧急、悲壮的氛围。

81  (3)这两句诗意思是:我若喝醉了躺卧在战场上,你可不要笑我贪杯,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有几个人能够返回?今朝有酒且让自己痛饮沉醉,即使醉卧沙场也毫不在意。这是准时行乐的潇洒,是对生命的达观,更有厌恶战斗的悲愤。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边关将士们为国战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该诗描写边塞生活,既示意古代战斗生活的热闹紧急,更凸显诗人慷慨豪迈的悲壮意味。全诗布满昂扬向上的情调。阅读时留意,后两句尤其要读得音韵悠长,感情激扬。  4.同学齐读全诗。  五、导读《咏煤炭》  1.同学自由朗读全诗。  2.同学自主阅读全诗。  对比注解疏通诗意,不懂的地方同桌、小组争论沟通,疑而未决的由老师汇总,全班争论。  3.老师汇总同学集中反映出的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情的?  (2)《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试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的志向。  同学争论沟通,老师点拨后,归纳。要点如下:  (1)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82  (2)这首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旧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4.同学自由朗读、背诵全诗。  六、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三首诗,了解了三位诗人的不同心志,和人生情怀,领会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学会了阅读把握诗词的一般方法,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查找资料,比较阅读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凉州词》,于谦的《咏石灰》,并将名句抄录在读书卡片上。  2.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预习后两首诗。  其次课时  一、检测上节课古诗词学习状况,导入新课。  课件展现: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  (1)玉盘珍馐值万钱(2)直挂云帆济沧海(3)鼎彝元赖生成力  2.依据题意,用课文原句填空。

83  (1)《行路难》中表达诗人要排解阻力、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抱负,实现远大理想的名句是,。  (2)《咏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  老师采纳指名或抽签的方法,让同学到讲台上板演或起来回答。(答案略)  转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今日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词。  二、导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多媒体展现同学课前搜集的关于李煜的资料。(指名同学读或大家齐读)  李煜,我国古代杰出词人,南唐最终一个皇帝。精于书画,妙于音律,文学方面才能尤为突出。他25岁继承王位。15年后,宋师南下,他国破家亡,肉袒出降,被押送至汴京,成为阶下囚。赵匡胤因他曾拒命违背,守城不降,便封他为违命侯。三年的囚徒生活,可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在此时,他写下不少真挚沉痛,深切而又凄恻动人的词篇,占他一生词作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乌夜啼》、《虞美人》、《浪淘沙令》、《相见欢》等几首词最为人传诵,成为他的代表词作。

84  李煜入宋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义无穷,被称为是“神秀”之作。艺术境界高大阔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宋代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同学初读全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2)同学依托课文注解,扫除字词障碍。  (3)老师投影显示以下内容,检查同学自学状况。  a.注音:虞()砌()  b.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问君能有几多愁()3)只是朱颜改()  同学以3同桌为单位相互沟通,老师指名回答。  参考要点如下:a虞(yu)砌(qi)  b1)忍心2)自己多少3)红颜,指旧时宫殿的颜色  (4)听录音或老师师范朗读,同学再次感悟课文。  3.师生共同研讨,理解全词。  (1)同学提出个人不理解的问题,同桌或小组内沟通解决。  (2)老师将同学反映较多的问题集中展现如下  a.词的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以问天起句,有何作用?  b.如何理解结尾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含义?  c.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对比,请详细指出一例说明。

85  d.这首词是李煜生前写的最终一首词,可以称之为“绝命词”,详细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分组争论,老师巡察、点拨。  要点如下:  a.词人借对春花秋月的诘问,道出自己悲苦之情,转而向人们发问,回到现实,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b.这两句词的意思是:悲苦感慨之情如滔滔江水冲出峡谷奔向大海,愁思如春水一样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江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两句词把词人感情升腾流淌的深度和力度充分表现了出来,可谓是以春水喻愁的名句。  c.“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与人间“往事”的短暂无常作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幻想与“朱颜改”的现实对比,折射出词人面临国破家亡情景时的苦痛、无奈。  d.表达了词人的.之痛和悲愁情怀,以及痛悔.、怀念故国的思想感情。  4.课外延长拓展:  阅读《浪淘沙怀旧》一词,与课文作比较,自主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86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简单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问题:  (1)词的上片主要写,下片主要写。  (2)“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指的是五更时分寒气的侵袭,文中有和两层含义。  (3)末句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和课文中“”一句意境相像,比方,全句意思是说。  (4)“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和课文比,这种心境有什么不同?  同学自主阅读分析,小组或同桌争论,老师点拨。  要点如下:  (1)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2)身寒和心寒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方南唐灭亡之速;全句意思是说,过去那种荣华富贵的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4)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冲突,是无望者的盼望。课文里全词布满的是对家破国亡的无限痛悔之情。本词则是徘徊在生与死的冲突选择中,还有一丝盼望。  三、导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7  1.同学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2.同学自由朗读,再次感知课文。  3.同学自主阅读。对比注解,理解分析课文,疑难问题同桌沟通或小组争论。  4.同学将疑难问题提交老师。  老师将同学提出的问题汇总后交由全班争论  问题如下:  1)这首词所描绘的内容是想象中的还是现实中的?描绘了怎样的战斗场面?  2)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4)题目中的“壮词”如何理解?在文中怎样体现?  5)如何把握全诗的朗读基调?  同学先小组争论,再全班争论,老师加以点拨,然后指名由同学总结。  要点如下:  1)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抱负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  2)这首词托名为劝慰伴侣,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88  3)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响亮,乐器轰鸣的热闹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4)“壮词”意即激扬奋勉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次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扬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详细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布满着剧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5)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昂扬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亮的对比。这种抑扬法给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5.同学齐读全词,感受全词基调。  6.同学自主赏析: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同学争论,沟通,老师启发、点拨。  要点如下:

89  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宏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昂扬。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抱负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同学赏析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着眼于内容、感情、语言、结构等方面均可。  四、同学自我巩固检测:  依据题意,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用原句填空:  (1)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抱负,敢于成功的信念。  (2)《凉州词》中以反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豪迈悲壮情怀的句子是,。  (3)《咏煤炭》中寄寓诗人为国为民甘愿无私奉献情怀的诗句是,。  (4)《虞美人》中词人用贴切的比方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尽自己国破家亡的无限哀愁的千古名句是:,。  (5)《破阵子》一词里显示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同学以笔答的形式直接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同桌互评。  答案如下:

90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五、归纳总结:  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了五首古代诗词,从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了解了他们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与心志.体会到他们抒情言志的表达技巧,进一步把握了他们诗歌风格,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其他作品.盼望同学们不仅能够理解这些诗篇,而且在课外有意识地运用有关学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五首诗词。  (2)自选其中一首诗词,把你读完该诗(词)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行路难》“停杯”“不食”“拔剑”“茫然”——愁闷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大山——照应题目“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豪迈乐观)  《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悲壮情怀

91  《咏煤炭》(咏物诗)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托物言志)  其次课时  《虞美人》(李煜)  抒国破家亡感受,发怨愤哀愁之音  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象事物形象化)  比方、象征、对比、设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忱)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12虞美人篇13  《虞美人寄公度》是北宋词人舒亶所作。此词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虞美人寄公度》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盼望大家喜爱。《虞美人寄公度》阅读原文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92  【注】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①浮生:指人生。尊:通"樽',酒杯。  ①芙蓉落尽:表明已属秋季,花残香消。芙蓉:即荷花。天涵水:指水天相接,苍茫无际,更显空旷寂落。  ②背飞:朝另一个方向飞去。  ③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全部,聊寄一枝春。'《虞美人寄公度》阅读题目  (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词的最终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3)这是一首写给伴侣的赠词,请你说说是在怎样的情景之下写成的。  (4)最终一句中的"一枝梅'与词中的哪些语句有呼应关系?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答案  (1)"独'字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远眺的情态,透露出伴侣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4分)

93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伴侣公度远在江南也每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肯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伴侣的无限思念之情。(4分)  (3)在一个"雪满长安道'的日暮时分,看到花落燕飞,勾起了他对远在江南的友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意对即可)  (4)"一枝梅'与词中的"背飞双燕贴云寒'与"雪满长安道'两句有呼应关系。前一句中的一对燕子相背而飞,让他想到与伴侣的分别并感到心寒;后一句的雪满长安道,也让他感到寒冷。江南相对西北,春天要来得早些,假如伴侣赠上一枝梅,能使寒冷的心得到暖和。(意对即可)《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译文  荷花落尽天连着水,暮色苍茫烟波随风起。分飞的双燕紧贴着寒云,我独上小楼东边倚栏观看。  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转瞬间大雪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视,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虞美人寄公度》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词。唐代多有赠答之作,王维《渭城曲》、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李商隐《夜雨寄北》等诗,或劝勉友人,或自抒怀抱,种种感情寄寓其中,情真意切,传唱不衰。宋词与唐诗并举,词作中也有不少寄赠佳作。如舒宣这首,情真意切,不失为词中赠答的佳作。《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赏析

94  《虞美人寄公度》是北宋词人舒亶所作。此词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全词借景寓情,曲写身世沧桑之变化与故人友情之深切,语言清婉雅丽。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芙蓉落尽'点明季节,示意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远眺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  "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值独立苍茫、黯然凝视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后即用来称伴侣离别。"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示意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95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两句是说光阴荏苒,转瞬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故人,老伴侣,指公度。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友情的思念彼此相像,我之思彼,亦如彼海内存知己之思我,想象老伴侣也每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肯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这是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暖和。这是用典,却又切合当年与友人置酒相别的一段情事。折梅相赠这一典故,在这里具有普遍与特别的双层含义,用典如此,可谓表里俱化了。  全词构思精致,首尾呼应,擅长借景传情。12虞美人篇14  《虞美人.听雨》是宋词中运用时空表现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而又概括着人生道路的接触名篇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听雨》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欢迎大家参阅。《虞美人.听雨》阅读原文  虞美人.听雨

96  〔宋〕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字胜欲,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一生饱经战乱。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  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通过时空的跳动,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其中。《虞美人.听雨》阅读题目(一)  ⑴词中说,"少年'听雨是在歌楼上,"壮年'听雨是在客舟中,两者分别有什么寓意?(2分)  ⑵说说"断雁叫西风'的详细情景。这些详细情景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⑶"鬓已星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现了词人什么心情?(4分)  (4)这首词根据____________挨次,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________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2分)

97  (5)"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一)  ⑴前者寓指偏安一隅的南宋尚能沉迷于逸乐中;后者寓指元军南侵,处于逃难漂泊之中了。  ⑵凄厉的西风里传来几声"断雁'孤独的哀鸣。既与前面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好梦的破裂;更为下文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  ⑶比方。表现词人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无望心情。  (4)时间;心情(或感情)  (5)描绘了一幅在水天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表达了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虞美人.听雨》阅读题目(二)  (1)请找出表达在人生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  (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98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非常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为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二)  (1)欢娱 失意 无奈  本题考查对词的初步感受,三个阶段听雨的不同心态。  (2)C "总无情'是不在乎、不在意的意思。A."无感情'太肯定;B.说法不正确;D."本是没有感情的'更不恰当。  (3)略《虞美人.听雨》阅读赏析  《虞美人.听雨》是宋词中运用时空表现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而又概括着人生道路的接触名篇之一。  三幅图画:温软香艳的"歌楼夜雨图',凄风苦雨的"江舟秋霖图',孤独枯寂的"僧庐听雨图'。三幅画卷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落、晚年孤寂的特定的人生长卷从而透现了.从相对安定到动荡离乱、劫后荒芜的演化过程。

99  三种境界(人生的三个阶段)的心态,在表现过程中是慢慢浓化的。少年听雨歌楼时,只以"红烛昏罗帐'写尽温馨、欢怡、缠绵的情怀,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月。一个"昏'字在朦胧颜色中没有暗淡昏沉的气氛,倒是显得红烛高烧,罗帐春暖,甜美之极。壮年听雨在客舟了。用江阔、云低、断雁(孤雁)、西风四个意象渲染气氛,强调着风雨飘摇中流亡江海的悲凉心境。  在结构支配上以上片写少年与壮年生涯,纯以形象,不着谈论,下片单写"而今'听雨,夹叙夹议。用"鬓已星星也'电明"而今'年岁,而"星星'之鬓,示意愁苦满怀。重心是"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谈论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受、更是对人生的熟悉。"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意味极深的内心独白:算了,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滴雨到天明吧(少年以欢愉心情听雨,壮年以慨然心情听雨,现今没心思听,也不想听)。  听雨可以有两种境界,一种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一种是惆怅莫名的悲苦,雨声淅沥,更增愁思。少年听雨是前者,壮年、"而今'是后者,而"而今'的程度更深。"一任'实在是无法听任,难以去怀的意思。尽管看似大彻大悟、超然出世,事实上依旧解脱不了,世事难忘国事难忘,家事难忘。12虞美人篇15  教学目的

100  1.把握词的文体学问,了解词的四个进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尝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力量。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争论法  教学时数:4课时。  (以下只选了李煜词的教学步骤,其他6首词的教学方法同此。)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唐诗  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富强,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灿烂的明珠。(板书课题)  解说:激发同学对祖国悠久绚烂文化的骄傲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进展的出路。

101  二、解题  介绍词的一般学问(分段投影显示):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为了说明便利,似可将词在唐宋的进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明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

102  │││苏轼、柳永、秦观、│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  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同学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103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浪费,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后,孤寂悲凉的境况,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解释①)这首词采纳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解说:引导同学读解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  2.详细研习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妙事物,为什么盼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无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同学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争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详细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究竟在怀念什么?  同学争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索,诸如欢快、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同学用两点论思索问题。)

104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间在不断消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同学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④争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别涵义吗?  同学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月是家乡明”“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同学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转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⑥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105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同学理解词人的匠心。)  ⑧观赏品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的确把感情在升腾流淌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给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布满悲恨激楚的感情颜色,其感情之深厚剧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4.课堂训练(投影显示)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106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忙,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比方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方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方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行再得。  D.以“水长东”比方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忙。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苦痛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殊深刻之处。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107  D.这首小词语言清爽、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解说:这是课内的延长阅读,旨在扩高校生阅读量,并仿照高考题型命题,旨在提高同学文学鉴赏力量。参考答案:①D,“水长东”比方恨如东流水,绵绵不断;②C,这是李煜后期写的词。)  5.课堂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简单引起一般人共鸣的心情,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纳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爽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会这首词的意境。  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  (解说:进一步确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同学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四、布置作业1.延长阅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简单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8  2.预习思索题  (1)《雨霖铃》和《念奴娇》的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也押韵吗?如何理解这两首词的用韵?  (2)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试从题材范围、意境、造语等方面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二词。  (设计者:侯卫东俞祖平)  [1]12虞美人篇16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基本学问及词的相关状况;  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的词风有肯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鉴力量。  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网络下的协作式教学。师生相互质疑、争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

109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学问;  2、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韵美;  3、当堂背诵本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灿烂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今日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投影显示“观赏”片断)  二、简介词的基本学问  1.提问同学  2.老师补充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110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学问)  三、简介  由同学简介后,老师补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闻名的一首。(多媒体显示简介)  四、配乐朗诵(范读)  同学初步体会词的意境。  五、集体朗诵(多媒体显示朗读mtv)  依据同学朗读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指导。  六、同学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争论词的字面意思,依据同学把握状况质疑、答疑。(也可以由同学自己相互质疑解答)  七、品尝诗歌  采纳分组协作争论的学习方式。  1、“春花秋月”原来是美妙的事物,李煜为什么盼望它们结束呢?  同学发言,各抒己见。

111  老师点评:李煜.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无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盼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详细指的是什么?  同学思索争论,分小组发言。  老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的欢快、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怎样的感情?  由同学争论发言。  老师点拨:宇宙之永恒不变“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品尝观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2  引导同学思索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  激发同学思索,小组协作争论,发言。启发同学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索其所含的意味。  老师点评: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以水喻愁  (比方)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方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同学思索,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5.学问延长争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别固定的涵义吗?

113  启发同学思索,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争论。由“月”而“柳”、“长亭”。  老师点拨:  月:怀念亲人,怀念家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八、播放歌曲《虞美人》  屏幕播放邓丽君演唱的mtv。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体会词的意境。  九、同学背诵全词。  加深体会词人的感情  十、延长阅读(课堂练习)  1、课后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练习:

114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下面对于词句比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比方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2.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方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3.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方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行得。  4.以“水长东”比方自己的愁苦将会象东流水一样滚滚东去,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无忧了。  2.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1.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这首词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词作之一。  2.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忙。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的哀伤。  3.词的下阕,抒写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苦痛的怨恨。  4.这首词语言清爽、情调哀怨,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d2、a  十一、小结

115  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爽,采纳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之君的故国之思、.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  同学学唱,体会词的意境。  .、课后思索  试分析本词的主旨,找出词的“词眼”。12虞美人篇17  张开英  教学目的  感受李煜词中.之恨,故国之思  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以诵读与观赏为主,课件融合朗读、音乐、歌曲、图片,构成美丽的课堂情境。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背诵《相见欢》(2分钟)  读:让同学谈对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后听配乐朗读,是否合自己对词的观赏,发表看法.(8分钟)

116  观赏:歌曲跟唱(10分钟)  积累:训练同学美读并背诵(5分钟)  鉴赏:让同学选句观赏以“我认为这句美(或不美),在于……”(10分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实虚结合,看到眼前景物,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美妙的时间匆忙而去,开篇奠定悲凉的基调,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登楼遥望,东风吹面,月明之夜,故国何在?两字“不堪“心中哀思不言而喻,令人伤怀涕泣。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故国的景物依旧还在吧,然而已是物是人非,不能不让人悲上心头,愁肠寸断,唏嘘不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句为千古名句,以浩荡东流的长江比愁之深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以愁字点睛,反照全词,.之恨达到.。  拓展阅读:选择喜爱的一首词,理解并积累(5分钟)  《浪淘沙》  《相见欢》  《乌夜啼》  迁移训练(5分钟)  古诗词中写“月”的语句:

117  写出蕴含愁绪的诗句:  商女不知.恨,隔江犹唱自由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  引申练习:用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这种手法写愁的名句再举几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试问闲愁几许,梅子黄时雨。  邮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