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逍遥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逍遥游
1蜩蝉()舂粮()蟪蛄()大椿()斥鴳()泠然()万仞()蓬蒿()北冥()鲲鹏()抟()迁徙()坳堂()草芥()夭阏()预习检测注意下列绿色字的注音:míngkūntuánxǐàojièètiáochōnghuìgūchìyànchūnlíngrènhāo
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鹏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3北冥有鱼
4鲲化为鹏
51、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鹏之大?2、形体硕大无比的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内容研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海运;抟扶摇(乘九万里的大风)
6《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齐谐》是记载怪异的。《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翅膀拍击水面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飞向南海,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停下来休息。”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
7扶摇羊角
8水击千里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小草也可以作它的船,放只杯子在上面就会搁浅,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如果风的积聚不大,那么它承负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止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飞。
10背负青天
11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的树枝,有时可能还飞不到那么高,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到近郊去旅行,带上三顿饭就可以往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处去的人,要用一整夜的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干粮。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12二虫何知
13蜩与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接着是以什么比喻反驳的?“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行路备粮内容研讨
1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小的智慧不了解大的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道有月末和月初,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这是寿命短的。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远古时有一种大椿树,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是寿命长的。彭祖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15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汤问棘是这样说的:“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天池。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它的名称叫鲲。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鹏乘着旋风盘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飞,将要到南海去。斥鴳嘲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1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任、行为能适合一乡之人的心愿、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心意、能力能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鴳一样。宋荣子轻蔑地嗤笑这些人。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区别,辨清荣辱的界限,如此罢了。他对于社会,并不去急急忙忙地追求什么。虽然这样,宋荣子还没达到修养的最高水平。列子乘风飞行,达到了轻巧美妙的境界,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
1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于顺应自然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还凭借什么呢?所以说:至人不自私,神人不建树功业,圣人不追求名利。
18犹有未树
19无己无功无名
20论证思路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算“逍遥游”)怎样才算“逍遥游”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提出主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