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ID:83028670

大小:432.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11-17

上传者:老李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6日报道,“格利泽581d”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它距离地球22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算得上是“邻居”。它是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个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1.被称为“超级地球”的“格利泽581d”行星应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1A.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B.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C.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D.⑤圈层是密度极大的液态金属球下图为太阳辐射量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在不考虑受大气和云层的削弱情况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回答5-6题。5.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纬度因素D.通过的大气路径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7-8题。7.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C.②是软流层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8.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9-10题。

2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12.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D.冬季傍晚读南半球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3-14题。

313.上图中关于甲、乙两地间气流流向的箭头,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14.下列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a地为阴雨天气B.b地风力最大C.c地气压值为1004~1008hPaD.d地风向为西南风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空气流动困难,因此加强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和建设意义重大。图中示意城市通风系统,其中作用空间指需要改善风环境或降低污染的地区,补偿空间指产生新鲜空气或局地风系统的来源地区,通风廊道则是将空气由补偿空间引导至作用空间的连接通道。读下图,完成15-16题。15.关于城市通风系统说法正确的是()A.补偿空间气温较高B.补偿空间高空气压高C.作用空间降水概率大D.作用空间气压较高16.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风沙天气频率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C.加快城郊热力环流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材料分析题17.(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4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3459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三、综合读图题18.(1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在大连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造,这是世界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可以在水深约3000米的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建成后可以在任何需要深水钻井船的工况下使用。材料二岩石圈部分构造图(下图)。(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____。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较,____地壳较厚。(3)图中④界面的名称是______,其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约为_____。(4)“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的最深处的图示序号是____,所在圈层名称为____,其物质状态是____。19.(14分)下图中甲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乙图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1)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地。(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乙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20.(12分)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2)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图中箭头①处画出气流所受的力。(5)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A.aB.bC.cD.d

6参考答案1.C2.A解析:(1)据题干可知,被称为“超级地球”的“格利泽581d”行星位于太阳系之外,且距离地球22光年,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因此属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2)据题干可知,“格利泽581d”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因此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能够吸引大气。A正确;适中的自转周期会有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再加上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使得该行星有适宜的温度,不是存在大气的原因,即B、C、D错,所以选A。3.C4.A解析:3.根据图上高度和深度可判断: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选C。4.②圈层地壳的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③圈层软流层横波能穿过;④圈层外核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⑤圈层是密度极大的固态金属球。选A。5.A6.C解析:5.读图可知,太阳辐射可能总辐射量赤道地区最大,但有效总辐射量赤道地区不是最多的,两者的差值最大。所以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赤道地区,这是因为云层会削弱太阳福射。6.读图可知,可能总辐射量基本上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7.D8.C解析:7.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图示可见大陆地壳双层结构,上层①为硅铝层,下层②为硅镁层;大洋地壳单层结构,硅铝层很薄,甚至完全消失;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①②的全部和③的一部分;②是硅镁层。8.由图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见横波与纵波速度最快的在D面附近,即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C项正确。9.A10.C解析:9.由图中信息可知,强逆温层出现在近地面,A对;逆温强度22~23时最大,B错;逆温现象日出后逐渐消失,C错;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10.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地面辐射影响越大,升温和降温的变化速度越快。夜晚地面温度逐渐降低,受其影响,近地面大气层温度迅速降低,而离地面较远的大气层,受其影响较小,因为大气通过对流等形式向上传递热量,需要一个过程,故C正确。11.A12.B

7解析:11.图中塑料大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很少,对地面辐射,塑料大棚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A对,B、C、D错。12.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B符合题意,选B。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不符合题意。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不符合题意。13.C14.C解析:13.从乙地到甲地的气流流向其实就是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气流从高压中心乙流向低压中心甲的过程中,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总是向左偏转且与等压线斜交,观察图中四条气流流向,只有③符合题意,故C选项正确。14.a地在高压脊附近,说明该处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A选项错误;b地等压线不是最密集的,所以b地不是风力最大的地方,B选项错误;c地位于1004hPa和1008hPa两条等压线之间,其气压值介于两者之间,C选项正确;d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应该向左偏,为东北风,D选项错误。15.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补偿空间指产生新鲜空气的地区或局地风系统的来源地区,又由图知补偿空间位于郊区,气温较低,故A错误;补偿空间气温较低,垂直方向气流下沉,所以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故B错误;由图可知作用空间气流上升,降水概率增加,故C正确;作用空间位于市区,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16.B解析:图中城市的热空气上升,郊区来的冷空气顺着通风廊道进入,从而降低城市气温。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B对;加快城郊热力环流是方法,不是主要作用,C错;城市通风廊道对风沙天气频率和汽车尾气排放没有影响,A、D错。所以该题选B。17.答案:(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暖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暖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8(3)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18.答案:(1)水圈、生物圈、大气圈。(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陆地(3)莫霍界面;33千米(4)③;地幔;固态解析:(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2)科学家是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研究对地球内部进行划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厚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3)据上题题干可知,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则④界面为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即莫霍界面,其大陆部分地壳的厚度为33千米。(4)据材料可知,“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可达12000米,据此判断应在地幔中,即③。因横波和纵波都能通过,说明其物质状态为固态。19.答案:(1)A;A;B(2)B>A>C>D(3)低;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4)画图略(顺时针方向);②解析:(1)甲图中等压面表示高空等压面,海拔升高,气压降低,C点气压大于D点。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所以近地面的A地气压低于B地。近地面气压高的地方气温相对较低。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A地,A地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地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2)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结合上题分析,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B>A>C>D。(3)D点比B点的气温低,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4)城区人口密度大,生产活动多,释放热量多,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乙图中大气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可在短线上用顺时针方向箭头表示。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②处,可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20.答案:(1)P

9(2)北;水平气流向右偏转。(3)③;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4)如下图(5)D解析:(1)由图可看出,水平气流流向M、O处,因为风总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可以判断M、O为低压中心,则可判断P为高压中心。(2)由气压中心M、O附近风向,可以判断风向向右偏,则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3)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读图可知,图中③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4)近地面风向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5)甲—乙沿线,M、O两处形成低压中心,近地面气压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高空的等压面相反。根据等压线“凸高凹低”原则,D项符合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