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教评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一年级郭红玉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2、认识15个生字,会写“一”这个汉字;认识一种笔画“一”。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一、复习导入1、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老师现在想考考大家,还认不认识这些朋友的名称(师出示拼音)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同学们,请看看课本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2、各小组派代表说。师述说:有一个山村,住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山上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山下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你觉得这充满生机的村庄美不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美丽的画面)3、作者把这个美丽的村庄写成一首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学,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课。4、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1、这么美的村庄,这么有趣的童谣,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读读,去感受这乡村美丽的风光,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A.闭上眼睛B.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画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3、这么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去读,边读边和童谣中的生字交朋友。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1、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提示“一”的变调)
22、你交了哪些生字朋友?你是怎么认识的?(出示要认的字)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既懂得观察,有能通过各种途径自己识字,真棒!3、你觉得这些字中哪个音或字形难读,难记的,给同学们提个醒。(四、十、三)4、请一位同学上来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准这些字的音,好吗?5、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6、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A、找朋友的游戏:(持拼音卡片的上来找其对应的生字)B、比赛读绕口令:(看哪个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要分清四和十,必须认真读一读。五、指导背诵。1、自己练习背诵。2、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3、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4、男女生、小组比赛。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a)认识田字格。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b)指导书写“一”。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七、布置作业a)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b)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了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3《Numbers》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五年级耿秀娟一、教学目标:1、学习新单词:numberonetwothreefourfivesix2、学会唱歌曲:《Numbers》二、教学重点:1、数字单词:《Numbers》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Now,let'sstop.四、教学用具:单词卡、图片、录音机五、教学过程SteplWarmingup1T:Hello!Goodmorning!Let'ssingthesong:HelloHelloWhatsyourname?2T:Pleasedotheactionlikeme:hopStop2RevisionShowsthepicturesandwordcardstoreview:What'sthis?bookpenpencilschoolbagStep3PresentationT:Today,we'lllearnanewsongNumbers{运用手势及车牌、电话图片理解number的意思}1、播放歌曲,初步感知。2、播放歌曲,看图理解。3、播放歌曲,教师示范动作辅助理解。4、教授新词读音,跟唱。5、重点指导唱:Now,let'sstop.Step4Practice1、Playaguessinggametoguessthenumber.2、运用手势学说:What'sthenumber?It's...Step5Consolidation1、Usethepicturestolearntoanswer:Howmany?2、Learntocount:onebooktwobooks
4《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二年级孔德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6页例1,练习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准备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3.解决问题。(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二、新课1.摆图形游戏。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小精灵儿童网站2.交流。(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3.乘法。(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2)说明:算几个加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5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个3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x”,向学生说明“X”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V'。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x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x6=18。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1.尝试。(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小结。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求儿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儿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施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儿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儿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
6《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三年级赵丽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难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关键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方法自主朗读、小组合作、朗读交流,对话中体验,朗读中感悟。一、复习检查(5分钟)1、听写词语。(思索木棍分析效果形状肺结核)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木()1()月()V()3、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二、精读训练(20分钟)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尽职)(2)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整日思索”什么意思?他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了解“如果……就……”的用法)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此环节中,抓住重点词为生发点,让学生环环相扣地推理,领会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7(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B、雷奈克'被吸弓I"是因为孩子们的“贴”、“戈『的动作要表现出来。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猜测: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亲自做了实验。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D、“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实与猜想的一样)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F、“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指导表演出来。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本环节在设计上通过“表演”、“朗读”等游戏活动,使学生能体验当时的情景,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高兴有了感悟。再引读想象,则加深了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精神的体会。)4、朗读第自然段。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齐读第四自然段。“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又发现”说明什么?师总结: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三、综合训练(10分钟)1、造句。(1)、如果……就……(2)、果然……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并完成填空。()——()——()——()3、写一篇小作文,简单介绍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学生练写,再交流。(这二环节中作业的设计有基础,有深层,有书面,有口头,形式多样,能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考虑,达到巩固、拓展知识的目的。)4、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四、拓展延伸(5分钟)1、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2、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3、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思索——启示——发现——做成
8《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设计布袋庄学校五年级张秋香设计内容《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重点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关键品读感悟、体会滴水穿石的内涵。方法自主、合作、交流,以读为主,读中感知、感受、感悟一、看图导入1.请同学们看图:知道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吗?2.揭题,板题,审题。“滴水穿石”也称“水滴石穿”讲。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二、走进课文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检查生词、重点句子朗读情况。三、把握课文结构理清文章脉络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教师指导读后评价:(他读得怎么样?请你围绕“正确、较流利”这个标准来评价。读得好我们就表扬一下,让他更有自信,哪儿读得不好了,我们提出来,让他及时改正。)3、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内容: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写安徽广场德太极洞的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并由此引出本文的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第二段(第三、四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这一观点。正面用中外名人(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说明他们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反面是从“雨水”不能“穿石”说明目标不专…、不能持之以恒就不能办成事。
9第三段(第五自然段),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四、生字描红完成基础达标1.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注意点,完成描红。2.完成基础达标第1题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安徽广德的太极洞,欣赏了滴水穿石的奇观,这一奇特的景观到底是怎么回事,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我们伟大祖国的很多名胜古迹,它们有的供人观赏,有的人增长知识,有的能让人懂得做人、办事的道理……今天让我们继续与作者一起走进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一定会让我们得到启示!二、精读感受奇观1、请同学们仔细读1、2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奇观是什么样的?(石头状如卧兔,小洞光滑圆润)2、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大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划出相关句子。1)自由读这段话,思考: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滴穿了这块石头,所以我们就把这一奇观叫作一一(滴水穿石)。2)分句指导朗读3)弱小的水滴,微不足道的力量,却将坚硬的石头滴穿了,这是为什么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过渡:水滴有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一将石头都滴穿了,如果人有了这种精神是不是也能“滴穿”一块块“顽石”,创造出奇迹呢?三、品读感悟情感师: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是怎么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取得成功的呢?1、读课文,划出最能表现人物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词句。2、四人小组交流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3、自读。4、同桌互读互评,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去体会"滴水穿石”精神的。5、按“三个人物”分别推荐一名代表朗读,教师评价,重点词语和句子可反复读。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纲目》"(第一个事例)指名读一谈体会一喜欢读的•起在读中体会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句话可反复朗读感悟。③第三个事例要在完整朗读中感悟,可让喜欢读的同学…起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106、你能结合书上的重点词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吗?7、为了发明炸药,若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为什么说他投入了整个生命?他是怎样做的?要求: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然后与同学共同交流探讨。(设问导读)8、师:你还知道哪些人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事例,你能像书上一样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吗?古今中外的名人靠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例子很多,这说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句子中的“滴水穿石”的精神指是的什么精神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9、指导感情朗读同样是水,雨水是由无数的水滴组成的,而且速度比太极洞的小水滴要快得多,为什么雨水没有滴穿石头呢?指读第四自然段,找到原因。引导交流:雨水不能目标专一,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无法滴穿石头,这就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一(滴水穿石的精神)10、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四、拓展延伸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2、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你准备怎样去实现呢?(引导学生从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等方面说。)五、总结全文同学们都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只要你们像太极洞的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你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就会像小水滴•样创造出奇迹来。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持之以恒获得成功
11《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六年级张学琴一、复习导入,重温“草原景色美”1.同学们,大草原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老师和同学们••样也非常向往大草原,终于在昨天我们一起随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走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草原的景色。2.欣赏草原风光(图片)。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4、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天空晴朗空气清新翠色欲流)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洒脱”:(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
12(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1.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热情迎接:(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一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儿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激情相见:(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盛情款待:(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3)有感情地朗读。尽情联欢:(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并播放视频)(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四、深情话别:师导: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一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五、拓展升华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
13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板书设计:草原景美:空气清新天空晴朗翠色欲流人美: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14《桂花雨》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四年级游瑞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咀嚼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通过写话,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关键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方法自主朗读、小组合作、朗读交流,对话中体验,朗读中感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小时候,一最喜欢桂花。板书:爱桂花3、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小时候为什么最喜欢桂花呢?桂花不与繁花斗艳桂花开得最茂盛时桂花成熟时,4、过渡:如果说那浓郁的桂花香让作者非常喜欢,那么童年时代摇桂花所带来的乐趣,更让她难以忘怀。板书:摇花乐二、感受作者的摇花乐。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用“一”画出。交流: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1、这句话中,哪里让你感受到了我摇桂花的快乐?
15(两个“帮着”:体会小作者非常西画摇桂花,忙的不亦乐乎。“铺竹席”:怕花脏了,突出对桂花的喜爱;“使劲”:想多摇些桂花,那份高兴劲。)2、指名朗读,读出我的快乐。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这句话,你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喊”:写出作者的快乐。)2、是怎样的情景让作者情不自禁的喊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想象一下你和作者一起站在那棵桂花树下,规划飘飘洒洒落下来的情景。(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桂花落在我的羊角辫上,香遍我幼小的心田;桂花落在我的衣服上,花香袭来,我陶醉了;桂花落在竹席上,不一会儿就成了厚厚的金地毯。)此时此刻的我,满头满身都是桂花,连我的心里也是满满的,装满了——快乐。想想如果是你会怎样喊出这份快乐呢?能给这儿加个提示语再来喊一喊吗?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示心情的:快乐开心心花怒放表示神态的:眉开眼笑欣喜若狂表示动作的:拍着手手舞足蹈闭着眼睛)4、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加上动作,来读好这句话。会读书的同学不仅能读出字词的意思,还能读出标点符号的意思,指名再读,听听他从三个感叹号里读出了什么?作者连用三个感叹号,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快乐,这已经不能全部用语言来表达了,标点符号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情感。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把这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喜悦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过渡)桂花雨的美。桂花雨的香。摇桂花的乐成了作者一年-•度的期盼,所以作者说: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1、从这句话中你能否读出我摇桂花的快乐?(从“大事”一词可以看出意义非同一般,在我心中的地位重要,非常看重摇桂花这件事的。因为小孩子眼睛里的大事必定都是自己所最爱做的事。从“老是缠着”体会我的急切心情,母亲到哪里我跟到哪里问。学生表演)2、当我缠着母亲问的时候,我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这句话。3、从句子最后的感叹号你能发现什么吗?(这是小作者的一种急切心情的体现,表面是在问妈妈,其实是急切地希望妈妈能马上就去摇桂花。)(过渡)从上面的3句话,我们感受到了摇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而感受这份快乐的难道只有作者我一人吗?还有谁也在关心着桂花雨,也从中感受到快乐?到课文里找一找,读,-读。三、感受桂花给父母,给整个村庄带来的快乐1、母亲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到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
16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母亲洗净双手,撮•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呢?(母亲对待摇桂花很慎重,对待摇下来的桂花更是倍加珍惜。从“没开足,摇不下来”“赶紧”“洗净双手”“撮”“水晶盘”可以感觉到。)2、父亲人在高兴时都会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父亲高兴了就吟诗作对,出示父亲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请品读父亲的大作,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竞:赶紧,忙着解:明白,体会)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父亲心中掩抑不住的喜悦?(庆丰年摇花乐入梦甜)过渡:从父亲的诗中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摇落了桂花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我收获了童年的欢乐,母亲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而父亲则收获的爱女的欢乐和浪漫的诗意。这桂花仅仅是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欢乐吗?3、整个村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4、桂花真是香,我不禁又想起了作者在树下的赞叹:好香的雨呀,它香了(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香了那水晶盘子香了父亲的诗意香了整个老宅院香了整个村庄香了我的记忆香了我的童年香了我们手中的课本香了我们的心扉)三、品读感悟思乡情。1、过渡:作者12岁那年全家离开家了乡浙江,也离开了这桂花树,,每次从外地回来的时…(师范读这一段)2、外地的桂花真的不如家乡的桂花香吗?那为什么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对家乡的金桂有感情,对家乡的思念)3、是的,假如这时候有人对母亲说:这里的橘子红了,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水可甜了,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人可亲了,母亲会怎么说:作者旅居美国后,打电话给母亲,告诉母亲这里的生活很好,母亲会怎么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4、同学们,你们真是琦君的知音啊。琦君的很多文章里曾经这样写道:鸡鸭鱼肉哪有家乡的美,水果蔬菜哪有家乡的新鲜,水是家乡的甜,月是故乡的明。一起再来读母亲的话。5、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母亲难忘我亦难忘。引读第六自然段。这句话中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想到这桂花雨作者就会想到()。
17四、回归课题同学们,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时侯,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而如今我远离故乡,它带给我的是难忘的童年,是对故乡的思念(板书)一再读课题。五、作业拓展1、读:阅读琦君的有关作品,如《水是故乡甜》、《母心似天空》、《琦君说童年》等,写一些简短的读书感受。2、背,打开记忆的宝库,搜索一下古今乡愁诗词,背诵给大家听。板书设计:12.桂花雨爱桂花一香点点桂花雨摇桂花一乐片片思乡情思桂花情
18《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六年级王淑君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各部分名称,理解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在同圆中的关系,圆的画法,圆的位置和大小的确定因素。2、结合实际事例的介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和创新意识。3、开放性问题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潜意识,培养学生的超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的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通过“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感悟圆在生活中的意义、价值与作用。教学备具:教师:课件圆形纸板圆规尺子学生:圆形纸板圆规尺子教学流程:-、图片欣赏话题交流巧揭课题师:同学们欣赏完这么多美丽的图片之后,你觉得在你眼帘频繁出落的是什么形状?生:圆形师:请同学们简单说说:〈1〉、圆与现实生活有着怎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是人后来制造的,还是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学生畅谈见解)有些说:“人后来制造的”;有些说:“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议论纷纷)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认识圆,好吗?揭示标题:圆的认识二、0|一感一折一察一论一识1、画一画、感一感师:有学生会画出圆的形状吗?(会画的学生,独立完成;不会画的学生,相互学习)师:画完圆的形状后,请同学们感受所画圆的特征及其画法。2^折一折、察一察师:请同学们将课前准备的圆纸片至少对折3次。
19师:将折完后的圆纸片展开,察一察,你有什么发现吗?老师想看看谁发现得最多。3、小组讨论,参照课本,总结汇报师:请各小组代表将本组的发现向大家汇报,共同学习。结果反馈:A、圆是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属平面图形;B、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0表示;C、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D、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E、直径和半径有以下的关系:d=2r或r=d+2F、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G、圆的画法:〈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半径);〈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圆。三、练习拓展知识巩固提高完善1,半径0.5米厘米直径6分米米2、我是小法官,对错由我判。(对的打“十,错的打“x”)a、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b、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c、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d、通过圆心的直线叫做直径。()e、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相当于半径的长度。()3、发挥想象,灵巧操作<1>、给你两枚钉子和一条一定长度的绳子,你有办法画出圆来吗?〈2〉、任意画出一个圆,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字母表示)四、大谈特谈畅所欲言知识延伸
20师: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圆有哪些认识?想想,如果你是发明家,你会利用圆发明什么?生活中没有了圆,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1《比例尺》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六年级王淑君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学会应用。2、培养学生及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学会应用。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单位换算:1千米=()米=()厘米5千米=()厘米60千米=()厘米2、我这里有一张图片,你能按照这张图片的实际大小把它画在纸上吗?你画的图的大小与原图大小的比是多少?(1:1)&你能把我们的教室按实际大小画在这张纸上吗?为什么?可是设计人员不但能把教室、操场画在纸上,还能把北京、中国乃至世界的地图绘制出来呢!此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还是1:1吗?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二)新授1、我们的教室长是9米,为了看图及携带方便,那打算以多长的线段来表示9米的长度?画在纸上。小组讨论并设计。2、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1).用9厘米表示9米
22(1).用4.5厘米表示9米(2).用3厘米表示9米(3).用1厘米表示9米3、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1).9厘米?9米=9?900=1?100(2).4.5厘米?9米=4.5?900=1?200(3).3厘米?9米=3?900=1?300(4).1厘米?9米=1?900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二)学习比例尺的种类1、你在那里见过比例尺?(学生说)2、出示3副图片,学生找出比例尺并读一读;3、介绍比例尺的种类: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4、说说每个比例尺表示的含义。(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一说)(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的转换。1、可以将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怎么改写呢?(学生试着说说)2、那就在草稿纸上用你们的方法试一试。(学生试做)3、交流你的改写方法。老师根据学生说的过程板书改写过程。4、数值比例尺可以改成线段比例尺吗?怎么改?(学生试着说说)5、师生一起将1:800000000这个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三、课堂小结1、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比例尺”的一些什么知识?2、学生回忆后说一说;3、师根据学生回答做一个简要的知识小结。四、巩固练习下面就请大家把刚才学到的知识用上,去完成下面的练习: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工具。()
23(2)所有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3)••个小型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4)比例尺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5)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2、阅读下面一段话,找出其中的比例尺。把一快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2)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3)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0()(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3、完成书P53的第2题。五、总结拓展评价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4《钝角和锐角》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二年级孔德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结合生活情景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角、肢体变角、判断角的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会辨认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会用活动角表示锐角、直角、钝角的关系。教学准备:PPT课件,活动角,实物钝角、锐角,分类指示牌。一、情境导入,建立概念。(媒体出示直角娃娃)直:嘿!小朋友们!你们好!还记得我吗?我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了!(课件暂停,师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生:直角.)直:没错!我就是直角。今天我要介绍我的两个好兄弟给你们认识!瞧!他们来了!(媒体出示锐角和钝角娃娃)直:你能猜出它们当中哪一个是我的哥哥?哪一个是我的弟弟吗?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哥哥呢?/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弟弟呢?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听听角兄弟怎么说.(课件显示:锐角平移到直角上,直观比较)锐:恭喜小朋友们.你们太聪明了.我比直角小,是直角的弟弟.(课件显示:钝角平移到直角上,直观比较)钝:哈哈!你们猜对了!你们看!我比直角大,所以我是直角的哥哥.师:同学们,直角的哥哥和弟弟也像直角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他们叫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师:这两个角哪个叫锐角?哪个叫钝角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想)那好!老师就把角兄弟请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两个实物角)
25师:你们看!这就是直角的弟弟,我们先来学习它好不好?师: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外形,感觉怎么样?生:尖尖的。师:说得好!你们知道吗?(指着板书的“锐”)这个锐字就是“尖”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了!直角的弟弟就叫锐角!请大家连读两遍.师:那么很显然,直角的哥哥就叫什么?(钝角)!再说一遍.师: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让我们给角兄弟排排队,好不好?谁是老大?(钝角)谁是老二?(直角)谁是老三?(锐角)师:让我们用学过的数学符号,把他们大小关系表示出来.(板书:钝角〉直角〉锐角)二、活动体验,内化概念。1.活动角变角: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师:没错!这是神奇的活动角。它可以变各种不同的角。你们看!老师变了一个什么角?(直角)师:对了!注意看!现在呢?(锐角)师:这回呢?(锐角)再小一点?(还是锐角)再大一点?(锐角)师:你们说对了!老师刚才变的儿个角都是锐角。锐角有大也有小。(在锐角变化范围内,让活动角逐渐变小。)师:这样变,锐角就越来越小。(在锐角变化范围内,让活动角逐渐变大。)师:这样变,锐角就越来越大。师:无论大小,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指着板书说)小于直角。(将活动角由锐角逐渐变大,变成直角)师:同学们看,老师变了一个锐角,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读!什么角啦?(直角)再大呢?(钝角)再大呢?(钝角)这个?(钝角)师:同学们说对了!钝角也是有大也有小的。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指着板书说)大于直角。师:拿出你手中的活动角,跟老师•起听口令变角!师:注意听口令!变一个钝角!师:再变一个直角!再变一个锐角!(根据学生的当时表现随机安排)师:齐老师想找两名同学来听口令变角,谁愿意来?(A、B两个同学拿活动角到前面来准备变角)师对A:变一个锐角。师对B:你能不能变一个比她那个大的锐角。
26师对A:你还能不能变得比她更大?师:刚才两位同学表现都很好,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玩玩,说说对方都变了什么角?2、肢体变角:师:(放下活动角)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是不是什么都没有啦?(是)师:那老师可以想魔术师一样,什么都不拿就变出角来,你们相信吗?(肢体语言变角)师:注意看!(用手臂变角)把齐老师的身体和手臂看作两条直线,是不是形成了」个角?(是)什么角?(锐角)师:你们真聪明!注意看!(手臂逐渐伸高)什么角?(直角)什么角?(钝角)师: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用你的双腿变出不同的角?(找一生用双腿变角)师:他变得对不对?是一个什么角?(锐角)谁还能用双腿变个比他更大的角?再大--点呢?能不能变个钝角?(变不出来)师:用双腿变钝角确实有点困难,开口太大了。那你们能想想办法,用身体其他部位变一个钝角吗?(适当给予提示:比如手指,手臂,大腿和小腿、双脚等等)师:原来我们的身体里,藏着这么多的大大小小的角。真是奇妙!3、判断角游戏: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玩“找朋友”的游戏,怎么样?师:首先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一个我画的角。师: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先判断你手中的角是什么角?然后根据老师手中的牌子,想一想你是属于哪•类的?如果你是属于这一类的,就请你带着卡片到这边来排队;如果你是属于这一类的,就到这边来排队。看看谁能又快有准地找到和你同一类的好朋友。千万要认真判断,不要找错朋友哦!(师生互动,玩游戏)。三、宣布下课:师:你们真棒!又快乂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2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一年级郭红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56-57及练习十第3、4题,课后思考题。教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方法。教学的难点:口算的算理、算法。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师:今天天气不错,公园里正进行花展呢,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想!)要想进去可没那么容易得闯三关呢!有没有信心挑战?(有!)闯关游戏:1、开火车口算(每人一道口算题。)2、我会填60里面有()个十。80里面有()个十。50里面有()个十。7个十是()o3个十是()o10个十是()o3、我发现10、20、()、40、50、()、()、()、90(1)、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28(2)、这些数都叫()。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以用引算。1、走进情景。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公园去看一看。a、观察主题图,收集数据(有20盆红花,10盆黄花,紫花30盆)。b、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汇报。学情预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比紫花少多少朵?紫花比红花多多少朵?…?)3、学生尝试解决。4、板书:20+1030-1020+3030-2010+3030+10三、关注经验,以用明算。1、交流算法。(1)小组讨论10+20的计算方法。(2交流汇报:你们组有哪些方法?a.数的方法:10、20、30o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d.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e..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2、组织评议。a、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b、小结计算方法。3、师:接着我们看30-10=20,你又是怎么算的?同桌讨论。交流汇报: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生3:3-1=2,30-10=20(3)小结: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儿个十加减儿个十,变成儿加儿,儿减
29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四、巩固拓展,以算促用师:这次公园之行,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小精灵聪聪和明明都想去呢!他们得闯四关才能进去!你们来帮帮他们吧!好吗?1、教材教材练习十第4题第3题。请孩子们根据图独立完成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算式说,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师:计算时要注意用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小结: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儿个十加减儿个十,变成儿加儿,儿减儿,但是要记得添上0.2、教材练习十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理解算理的不同。)3、连加连减(教材练习十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订正。4、教材练习十思考题。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30《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六年级张学琴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重点词句的品析感悟中,深刻领会瞎子阿炳穷困坎坷的人生经历。3、通过阅读,引导学生领会阿炳尽管在坎坷的经历中依然不放弃对艺术、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坚强品格。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回顾上节内容。1、板书课题。2、请学生复述第1、2自然段的内容。二、品读3、4段,感悟阿炳坎坷人生。1、出示自学目标:请同学们用心读3、4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想象阿炳当时的生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生自主学习。3、全班交流。交流要点:(1)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抓住“整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文字想象成一幅幅画面。然后再把看到的画面读出来,从而体会阿炳整天卖艺度日的生活。(2)想象十多年来,瞎子阿炳的人生中发生了哪些故事?结合课前对阿炳的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一件件小事,体会其生活的坎坷,社会的黑暗。(3)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读读说说,从中看到了阿炳什么样的内心?(4)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1(教师创设情境)阿炳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坎坷之后,听懂那奇妙的泉声了吗?他听到了什么?(生交流)那仅仅是泉声吗?分明就是阿炳的内心的声音。三、聆听乐曲,感受阿炳精神。1、播放乐曲。2、请学生谈听后感受。3、带着自己听音乐的感觉,读文中描写“二泉映月”的句子。4、指名读,描写音乐开始、高潮、尾声的部分。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阿炳是如何与命运抗争的?6、齐读乐曲高潮的部分。四、总结全文,感受乐曲“不朽”。1、引导最后一段,了解乐曲不朽。2、探究:“不朽”的到底是什么?真的仅仅是音乐吗?
32《Animals》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五年级耿秀娟一、Teachingaims:1、Learntosaythewords:lionfoxwolfhipposnakeduckcowsheeppig2、Learntouse:Ithasgotfour/two/nolegs.Iteatsotheranimals/grass.ItlivesinAfrica.Itlivesonafarm.3、Learntowrite:Ithasgotfour/two/nolegs.Iteatsotheranimals/grass.ItlivesinAfrica.Itlivesonafarm.二、Teachingimportantpointsanddifficultpoints1、Animalswords:lionfoxwolfhipposnakeduckcowsheeppig2、Learntosay:lthasgotfour/two/nolegs.Iteatsotheranimals/grass.ItlivesinAfrica.3、Learntowrite:Ithasgotfour/two/nolegs.Iteatsotheranimals/grass.ItlivesinAfrica.三、Teachingaidswordcards,pictures,recorder四、TeachingstepsSteplWarmingup1、Greeting:Goodmorning!Step2Revision
331、Reviewthepetwords:2、Reviewthesentence:Wemustlookafteranimals.Animalsareourfriends.Step3Presentation4、T:TodaywewilllearnUnit?Animals.Ihaveananimals.Please,guess:Whatisit?(showsthesentences:Ithasgotfourlegs.Iteatsotheranimals.ItlivesinAfrica.)Sslearntounderstandupsentenceswithwordcards.SslearntoreadthesentencesS:It'salion.TShowslionpictureandstickitontheboard.SslearntoreadlionSslearnthewords:foxwolfhipposheepcowpigducksnakeusingpictures.Step4Practice1、Workingroups:readthewordsusingwordcards.2、Readthewordcardsquickly3、Game:Tshowsthefirstletterofthewords,SsspeakoutthewordsquicklyStep5Presentation1、T:Let'strytodescribethesheepusinghasgoteatlive.TandSssaytogether:Ithasgotfourlegs.lteatsgrass.ltlivesonafarm.2、Tolearntheword:farm.3、Learntoreadthesentences.Step6Consolidation1、Writethesentencesaboutotheranimalsingroups.2,Readtheirsentences
34《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三年级赵丽娜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4.在交流与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请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12003600650902师:利用数的组成规律,我们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1、创设情境.教学例9星期天老师上街碰到了王大爷在买电视机和冰箱(板书:电视机1000元,冰箱2000元)2、小朋友看到这两个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1)、电视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元?(2)、电视机比电冰箱便宜多少元?(3)、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同学们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学生尝试解决第一问题。10004-2000=
35怎样计算1000+2000等于多少呢?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反馈(儿种可能性如下:)生: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生:从1+2=3想出1000+2000=3000.生:从100+200=300想出1000+2000=3000.3、适当点拨方法优化,(同学们可真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用数的组成规律的方法,还有的同学更聪明,由1+2=3想出了1000+2000=3000.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4、另外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选择一题列式计算。(2)、交流算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教学例10.1、出示:80+50=130-50=学生交流算法。(几种可能性):生1:8个十加5个十13个十是130.生2:由8+5=13想到80+50=130生3:先算8+5=13,再将后面的。补上,就是130.130-50=80.生1: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8个十是80.生2:由13-5=8想至U130-50=80.师:你们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把它们补充完整,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3、打开书本,P81下面小精灵聪聪还有两个题目想考考你,赶快来展示你的本领吧!900+600=1500-600=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4、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就用哪一种方法算。三、巩固训练1、□算下列各题。(卡片形式)800+400=3000+6000=70+50=2500-1000=1200-500=9000-5000=1500+1000=1600-700=2、我来做小小医生(对的打4错的改正。)
36500+1000=6000()4800-300=1800()2500+1000=2600()1800-900=900()3500-200=3300()600+500=11()3、捉鼠竞赛。P83,1题。4、拓展练习:碰碰球。只要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等于500,这两个球就碰起来了。(先算一算再用线连起来)30060010015045080050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37《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五年级张秋香教学目标:1.研读文中的事例,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微生物具备先天的“克隆”本领。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3.学习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白克隆含义。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神奇的克隆》,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注意强调“隆”字不要少一横)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克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克隆?生:克隆就是不经过雌性和雄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也叫无性繁殖。生:克隆就是复制。师引导:昨天,我把一份资料在复印机上复印了40份,这能说是克隆吗?生:不是。因为克隆复制出来的个体都是有生命的。3.克隆是无性繁殖,那么和它相对的就是有性繁殖了。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4.师:《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能快速地克隆自己,我们说那是神话传说。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做到了,够神奇的吧!二、研读事例,介绍生物克隆想象。1.上节课给大家留了一项预习作业:划出文中列举哪些生物克隆的例子,完成了吗?(指名说)2.师相机概括,分别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板书)3.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你们介绍。(生自由读)4.按类别,指名介绍克隆。(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5.听完这一段的叙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植物和低等生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领,而高等动物是人类利用科学创造出克隆的本领。)6.联系上下文,想想课文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一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克隆的定义,而是引出人类研究克隆的意义。)
38三、感受神奇,展望诱人前景。1.过渡:是啊,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吗?(指名回答)(板书:造福人类)2、(自由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想想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或有自己的看法,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4.课前,有同学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下面就请他们给大家再介绍一些课文中没有写到的有关克隆的神奇所在。5.克隆是一项正在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它的神奇面纱还没有被人类完全揭开,最后就让我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吧!克隆技术多么奇妙啊,假如我会克隆,我—……四、学习方法,训练表达。1.看板书总结课文的写作顺序。2.是啊,21世纪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家庭生活拥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你能向大家介绍一样家里的科技产品吗?(手机、电脑、空凋、吸尘器、电冰箱……)3.片断描写:出示要求——介绍家里的一样科技产品,通过举例子来说明它的作用。(生撰写,师巡视指导)4.选择部分学生作品范读,师从说明方法角度相机点评。(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板书设计:7.神奇的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一低等生物一高等动物造福人类前景诱人
39《“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布袋庄学校四年级游瑞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字。2、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番茄太阳”》o(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的作者是卫宣利阿姨,她是…位残疾人。17岁那年,一场无情的车祸使他双腿残疾,从此,她不得不拄上了双拐。对于一个正值花季的女孩子来说,这是多么残酷的打击。24岁时,又因为不得已的苦衷,她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那么她当时的心情怎样呢?二、把握情感线索。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找一找哪一个词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灰暗”)师:这里“灰暗”的心情是•种怎样的心情呢?生:(不开心、悲观、愁闷、郁闷)师:体会得真好。作者的心情如此“灰暗”,所以我们朗读的时候语速可以稍慢,语调可以低沉一些,指名感情朗读。3、有时候,我们读书是不是很想一下子就知道事情的结果?那么,卫宣利阿姨的心情后来有没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4、齐读最后一段:课文结尾告诉我们卫宣利阿姨的心情变得怎样了呢?(开心乐观温暖)三、走近明明,感悟纯真笑脸1、质疑:过渡:一个成年人,生活的态度照理是很难改变的。是谁让作者的情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是明明。可是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一个盲童,为什么会给“我”这样的触动呢?让我们静静地走进课文中,去认识这个孩子——明明。
402、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14自然段,找出描写明明的语句,有什么体会可以在句子的旁边写一写。3、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爱笑的、可爱的、可怜的、充满好奇心的、聪明的、善良的……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文字,我们全面认识了明明。我相信大家和老师一样对明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一明明很爱笑。(1)出示:“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追着人走。”A指名读B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明明的笑声好听又大声,像银铃一样,人到哪,笑声也跟到哪,明明的笑声极富感染力和穿透力,大家都听到了,她的笑声很动听,总在人们耳边回旋。)(2)课文里还有很多处写到了明明的笑,你还能找到其它的句子吗?△“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文静的、甜甜的、开朗的笑。你能把这甜甜的笑读出来吗?△“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笑得很爽、很开心;明明爽朗的笑不仅给了自己快乐,也影响着家人。你能把这开心的笑读出来吗?)△“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课件出示)(美丽的笑。明明长得很美,尤其是一,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却遭遇了人生的不幸,天生眼睛就看不见,真是让人隐隐心疼。)小结:是的,课文这么多地方都写到了明明的笑声,读着课文,我们仿佛到处都能听到明明的笑声,笑声一直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明明真是个爱笑的孩子!四、感悟明明的乐观、坚强1、如果在座的每一个同学能发出这样的笑声一点不奇怪,但是,明明和我们一样吗?2、一个5岁的孩子,一个盲童,她是靠什么来感受生活呢?(摸、听)3、在我们的眼中世界是美丽可爱的,而明明却看不到,她一出生就生活在黑暗中。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定是困难重重的。♦这样一个女孩,生活会遇到太多磕磕碰碰,她生活在黑暗和痛苦中还能笑得这么开心,这样的笑声谁能忘得了呢?此刻,你能透过明明的笑感受到什么呢?(乐观、自强、自信、勇敢……)▲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师:听出来了,这是一种不一般的笑声,笑声背后还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叫“坚强”。过渡:是的,明明的乐观、坚强仿佛给她灰暗的心情送去了阳光,让她的心情明朗起来,灿烂起来!4.指名读“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
41(出示)“日子过得很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我耐心地回答着她。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工(1)朗读理解“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她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孩,这就像光线一样带给我快乐、温暖、希望和生活下去的信念。”(2)从哪里看出明明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呢?“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3)一个双目失明的盲童,尚且能够这样积极对待生活,“我”心里会怎样想呢?▲我的腿和她比起来,我怎么就这么悲观消沉呢,我要振作起来。)▲我的腿残疾了,我还有双拐,我还有手!(4)明明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给我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我生活中的寂寞,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痛苦,所以,▲引读一“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工▲明明灿烂美好的笑容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她的笑脸,引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沐浴着明明天使般的笑,作者仿佛驱走了心中那悲伤的阴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引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工过渡:明明纯真的笑脸温暖着我的心,明明的“乐观、坚强”扬起我生活的风帆,还有什么深深地触动了作者?五、感悟明明的善良、爱心1、轻声自由朗读15-17自然段;2、学生交流(板书有爱心)你从哪句话中读懂了,读给大家听听?3、出示语段:……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4、交流反馈。▲小女孩自己的眼睛还没好,首先想到了别人。▲在自己有一点点复明的机会的时候,就想要把双腿送给我。▲这么小就懂得知恩图报。过渡:我相信这句简单的话不仅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一起来轻轻地读一读,把这份感动融入到朗读中。齐声轻读——16自然段明明对阿姨说的话。过渡:明明还小,说这话时,还想不到她的腿一旦给了人家,她自己就没有了腿。但明明说的这句话表达了她的美好心愿,她是真诚的。她的话让作者感受到了-一(人间还有
42真爱,还有真情,还有人在关心她。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悄悄话呀,)所以听了这样的话,作者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作者流下的是怎样的眼泪?(感动)为什么感动?(明明善良、爱心、感恩的心、懂得知恩图报、关爱别人……)师:多好啊。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光明的孩子,一个跟着父母靠卖菜生活的孩子,一个只能用蕃茄当太阳来想象的孩子,这怎能不让我流泪?我们再来读一读,谁能把明明的爱心读出来?(指名读明明附在“我”耳边话)过渡:是的,盲童明明给我的心情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啊!作者最后动情了写下了这段文字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挂在我心中,温暖我心的“番茄太阳”是什么呢?(明明的爱心、美好的心灵),所以这里的番茄太阳加上了双引号,有着特殊的含义,指?(2)"一直挂在我心中”的是什么?(是明明善良充满爱心的心灵,是她的坚强、乐观、知恩图报、关爱别人)(3)正是这颗美好的心灵永远留在了作者的心中,温暖着作者的心。齐读最后一节。过渡:就这样,一个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了卫宣利阿姨的心里,照亮了她灰暗的心情。从此以后,卫阿姨不再绝望,她坚强地用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师:“好多年过去了,卫宣利阿姨用她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写下了很多充满着人间真情的文字,比如《流泪的月饼》、《母亲的声音》……这些文章家喻户晓,她成为了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六、拓展延伸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师:我相信,那颗红红的“番茄太阳”也已经悄悄地挂在了你的心里。板书设计:12“番茄太阳”爱笑聪明天真有爱心美好心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