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岷江特大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新建地方铁路连界至乐山线九峰岷江特大桥DK86+235.98-DK90+328.66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复核:批准:必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堂窘连
1乐铁路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十二月第一章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1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原则2第二章工程概况3一、工程概况3二、孔跨布置图3三、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5第三章施工方案6第一节钢栈桥施工方案6一、钢栈桥施工6二、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13第二节筑岛施工14第三节帷幕注浆施工15第四节桩基施工18一、桩基成孔18二、钢筋笼制作与安装27三、水下混凝土浇筑29第五节钢围堰施工30第六节承台施工35第七节墩身施工39一、实心墩施工方法及工艺39二、空心墩施工方法及工艺43
2第八节挂篮施工47一、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方法及工艺47二、连续梁0#块施工50三、连续梁挂篮悬浇施工工艺53四、边跨现浇段施工58五、连续梁合龙段施工58第九节移动模架施工60一、下行式移动模架简介60二、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63三、移动模架拼装64三、主梁施工68第四章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73第一节风险评估73第二节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74第五章施工中的各种安全规定77第一节明挖基础施工安全规定77第二节高处作业安全规定77第三节混凝土浇筑安全规定78第四节泵送混凝土安全规定78第五节模板安装及拆除安全规定79第六节预应力张拉安全规定80第七节脚手架安全规定81第八节支架施工安全规定82
3第九节木工机械安全规定82第十节钢筋制作安全规定83第十一节焊接作业安全规定84第十二节施工用电安全规定86第六章安全措施87第一节筑岛87第二节帷幕注浆87第三节钻孔桩88第四节基坑开挖88第七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措施89第一节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89第二节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原则91第三节施工环境保护措施92第四节水土保持措施93第八章防洪渡汛措施98第一节成立防洪渡汛安全生产领导小组98第二节洪渡汛安全生产保证措施98第三节建立水情预警机制99第四节对栈桥及水上钻孔平台全方位监测100第五节海事管理措施100第九章施工期通航保证措施105第一节钢栈桥施工通航保证措施105
4第二节水上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06第三节应急预案108第四节成立水上施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16第五节险情分级与上报118第六节报警通信方式118第七节应急保障119第八节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119栈桥计算书122一、工程概况122二、计算依据122三、计算条件123四、计算荷载124五、栈桥结构验算127六、结语13542号墩承台施工钢围堰计算书136一、基本参数136二、计算依据137三、计算模型138四、荷载取值138五、荷载组合142六、钢围堰计算结果143七、受力力分析各部分应力等值云图143八、结论144
5九、抗浮验算及封底分析144第一章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与业主签定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2、九峰岷江特大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等;3、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现行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规则和规章制度等;4、新建地方铁路连界至乐山线九峰岷江特大桥、九峰互通特大桥桥址平面图、新建地方铁路连界至乐山线九峰岷江特大桥、九峰互通特大桥总图及下部结构等图纸;5、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通知”(铁总建设[2015]79号);6、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等。7、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8、我公司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水中桥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7、现有提供的初步设计文件包括有关设计图表及工程数量等。8、深入工地现场勘探和对工地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咨询资料;9,我项目部执行的GB/T-001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10、IS0900L2008质量管理标准、IS014001:2004环境管理标准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编制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11、我公司为完成本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及机械
6设备等资源。二'编制原则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符合性原则。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4、确保工期的原则。5、〃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8、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贝h
7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九峰镇、高新区车子镇内,九峰岷江特大桥起止里程DK86+235.98〜DK90+328.66,桥位中心里程DK87+904,全桥长4092.68m。本桥为有缝线路单线桥,全桥位于R=2500(左偏)曲线、直线(L=1074.541m)、R-2000(右偏)曲线、直线(L=909.926m)、R-2500(左偏)曲线上,坡度为-6%。,4.5%o,0%0,5.8%oo主梁3X180位于直线、平坡上。下部为群桩基础承台、墩身采用圆端形实体墩和空心墩,桥台为T型桥台,桥梁上部结构形式为17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24m+40m+24m)连续梁+(1X24m+12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32m+48m+32m)连续梁+(2X24m+2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100m+3X180m+100m)连续梁+26X40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2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54m+96m+54m)连续梁+(2X32m+2X24m+19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全桥共设100个墩台,群桩基础桩径为1.25m、1.5m,2.5m,最长钻孔桩基为35.5m;最高墩为42.5m。两桥台身混凝土强度C30级,实体墩身混凝土强度C35级和C40级,空心墩钢筋混凝土强度为C35级,上部结构钢筋混凝土强度为C55级。二'孔跨布置图九峰岷江特大桥总布置图(一)
8九峰岷江特大桥总布置图(二)九峰岷江特大桥总布置图(四)九峰岷江特大桥总布置图(六)
9三、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九峰岷江特大桥跨越岷江河道施工段为重点,工期紧,工程量大,任务非常艰巨,跨越河道内为41#、42#、43#、57#、58#、59#、60#、61#、62#、63#墩、64#墩、65#墩、66#墩、67#墩、68#墩共有15个水中施工墩。1、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张本桥为跨岷江河而设,水中基础采用栈桥+筑岛围堰、帷幕注浆+钢围堰的方式施工,大跨度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施工。水中基础、空心高墩和连续梁施工是本标的工期质量安全重点、难点、控制点。2、安全防护措施本桥跨越S104公路及进港大道,安全防护级别高,对桥梁的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3、环保、水保要求高施工现场附近多为既有乡村道路、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居民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水、弃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等排放距离远,施工组织难度大。第三章施工方案第一节钢栈桥施工方案一、钢栈桥施工1、栈桥概况岷江特大桥九峰岸栈桥共长273m,老江村栈桥共长153m,总长428m。九峰岸栈桥布置在乐自高速与连乐铁路之间,标准宽度6m,其中子栈桥120m,根据乐山岷江段段历年水位统计成果表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栈桥的安全因素,栈桥顶标高定为358.00m,洪水位按H/15=356.08考虑。栈桥桥跨布置为:(3m+6m)义29孔,该桥跨布置按9m/跨计算,考虑当9m跨内某一根钢管失效后,仍能安全使用。
10(1)基础及下部构造采用钢管桩做桩基墩柱,每排墩按横向间距4.5米横距布置2根小720X10mm钢管桩。钢管间设[20a横联。桩顶横梁为3140b工字钢。(2)上部构造栈桥上部结构纵向主梁为8根贝雷梁,横梁采用125b@75cm工字钢。(3)桥面系按20cm间距铺设[14b纵向分配梁,上铺设1cm钢板做桥面板。(4)护栏护栏高度为120cm,立柱及扶手均为648X3钢管。立柱按L8米纵向间距设置。表1栈桥材料数量统计表序号名称单位连界岸273m乐山岸243m合计数量重量(t)数量重量(t)数量重量(t)1①720mm8=10mm钢管m638111.756098.11198209.82140bm1058.478.1930.468.71988.8146.8
11序号名称单位连界岸273m乐山岸243nl合计数量重量(t)数量重量(t)数量重量(t)3贝雷梁贝雷梁片片728196.6648175.01376371.690花架副1817.2903.627110.845花架副1633.4821.72455.14125bm218491.7194481.64128173.35[14bm6279104.9558993.311868198.26[20bm70818.363016.3133834.67[10m4644.64134.18778.788=10mm钢板m21638128.61458114.53096243.1小计745.1656.9合计14022、栈桥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用50T履带吊采用“钓鱼法”工艺进行栈桥结构施工。栈桥搭设的工艺流程为:首先利用履带吊配合振动锤插打钢管桩做受力基础,钢管桩之间焊接平联槽钢连成整体;然后安装桩顶横梁、纵梁,铺设横向分配梁并用焊接牢固形成桥面。最后在桥面上焊接栏杆。3、栈桥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
12图1栈桥施工工艺流程图4、钢管桩插打施工钢管桩的插打从岷江大桥九峰岸向42#主墩方向顺序进行。先于岸侧水上组拼完成50T履带吊,经检验满足要求后再投入使用o将小720X10mm钢管桩于栈桥处用50T履带吊运至墩位插打位置备用。根据测量指令,调整栈桥上履带吊吊点至钢管桩满足相应精度要求后,缓慢下放,并在自重作用下下沉。检测钢管桩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安装90型振动锤,开始低档振动下沉,待钢管桩入土2〜3米后即可高档振动下沉,直至第一节钢管桩露出水面的长度为2.0m左右时,停止振动,拆除振动锤。再用履带吊起吊第二节钢管桩,与第一节钢管对接,采用环焊缝接长钢管桩。焊接完成后,安装振动锤,继续振动下沉。钢管桩的停锤标准采用最终贯入度控制,并保证钢管桩埋置深度不
13小于2.0m。在钢管桩最终贯入度小于每分钟1〜2cm时,可停止振桩。表2DZ90型振动锤主要性能参数表型号DZ90电动机功率(kw)90偏心力矩(N•m)300/400/500激振力(kN)405/541/677偏心轴转速(r/min)1100空载振幅(mm)5.4/7.2/9.0许用拔桩力(kN)300桩锤质量(kg)5.86施工准备初测履带吊行走到位I「।精测lA调整钢管桩位置安装横联、横梁及上部构造图2钢管桩插打工艺流程图钢管桩的焊接接长是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将钢管对接处接口预作45度的坡口处理。钢管桩接长采用等长环焊缝,要求熔透焊接,焊缝余高不小于2mm。对接错边尺寸不大于3mm。对于对接错边较大的,采用外包
14加强板并施焊周边角焊缝进行加强处理。图3钢管桩接长焊缝构造图5、钢管桩间横联、桩顶横梁施工待每墩钢管桩插打施工完成后,即可进行钢管桩间横联、桩顶横梁施工。工地临时码头附近设置加工场,进行钢管桩[20a平联及桩顶3140b横梁的组拼加工;其实际长度在现场实测确定后下料制作,并同步进行桩间横联、桩顶横梁的加工。操作平台采用[20a拼设承重平台,其上铺设木板形成操作平台,整个平台用手动葫芦悬挂于桩顶,履带吊配合安装,待下一墩施工时拆除至下一墩位。
15图4桩间横联机桩顶横梁安装平台示意图在岸边加工场配备发电机、电焊机。在加工场加工制作好的桩间横联和桩顶横梁等半成品用汽车吊吊至运输船上,运输船运至栈桥施工墩位处待安装。用履带吊起吊安装横联到位后进行焊接。要求横联与钢管桩桩身满焊连接。桩间横联施工焊接完成后,提升操作平台至合适高度,用割炬沿测量确定的桩头标高线割除多余的钢管桩,并于管□开设用于横梁安装的槽口。每排墩的两个钢管桩共设置4个槽口,要求槽口底面标高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对高差MW2mm,同时,4个槽口中心应处于同一直线上。槽口宽度为3140b型钢翼缘宽度,并留置lOrnm的安装间隙。用履带吊从运输船上起吊组拼好的桩顶3140b横梁,放入安装槽口后,立即点焊固定以防止变位、倾覆。拆除吊点,继续进行横梁与钢管桩的焊接连接。每根横梁与钢管桩管口壁采用角焊缝满焊。所有的焊缝均要求焊缝金属表面饱满、平整、连续,不得有孔洞、裂纹。对接焊缝应有不小于2mm的表面余高。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满足要求hf28mm。6、栈桥贝雷梁架设(1)贝雷梁运输
16各类型材料用汽车运输至九峰岸附近堆料场,用装载机转运至临时码头平台上再用汽车吊吊至运输船,然后运输船运至待安装墩位处。(2)安装待每墩下部构造安装完成后及进行贝雷梁安装。贝雷梁在安装前,应在钢管桩顶横梁上测放出桥梁轴线,并定出各贝雷梁准确位置,逐排安装贝雷梁。7、桥面横向分配梁的安装横向分配采用125b工字钢梁纵向间距0.75m,吊装到位后用①12螺纹钢进行串联,焊缝厚度不小于4mm。8、栈桥桥面系施工单跨栈桥上部结构安装完成后进行栈桥桥面系的栏杆施工,因该桥桥面标高在岷江极端洪水位的时候将会被水淹没。所以,栏杆的平联与立柱之间最好采用架管专用十字扣件联接,便于在洪期极端水位来临之前拆除,以减小洪水漂浮物对栈桥形成的阻水面。栈桥栏杆高1.2m,采用①48X3mm焊接钢管焊接,立柱间距1.8m,焊在栈桥横向分配梁上,栏杆统一用红白油漆涂刷,交替布置,达到简洁、美观。在栈桥上隔一段距离设置车辆限速行驶警示牌,限制车速5km/ho在栈桥入口设置车辆限重标志牌。在栈桥的上下游安装航标指示灯,在栈桥上两边每隔15m交替布置路灯,供夜间照明。车道标志线按三级公路单车道标准施画,行车道6m宽,栈桥边缘50cm,不允许行车。9、测量控制栈桥搭设前,于九峰岸河滩上设置不少于2个观测控制点。2个观测点之间距离应不小于300米,使相邻两台仪器视线夹角控制在60°〜120°
17范围以内,以确保控制精度。钢管桩的定位精度采用坐标测量法确定钢管桩中心位置后,调整导向架,使其偏位不超出±50mm。10、栈桥施工流程示意图图5栈桥施工流程示意图二、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1、钢管桩的插打施工重难点:据了解,我部上游约30m处的原乐自高速岷江特大桥主墩,在施工时使用钢平台及钢笼围堰筑岛,导致主墩位处河床标高抬高且遗留大量型材在河道内,由于栈桥所在河段区域内,可能导致钢管桩插打困难。施工对策:(1)钢管桩在设计位置插打不下,可适当横向移位插打,如横移距离过大,可增加单排钢管桩数量来改善桩顶横梁受力。(2)当钢管桩插入深度h〈2m时,采用在桩身内增加锚桩的方式来稳固桩身,以提高栈桥承载能力和抗倾覆能力。
182、钢管桩竖直度的保证重难点:由于本栈桥采用履带吊悬臂插打钢管桩,在控制桩身竖直度方面存在风险和难度。施工对策:测量人员现场指挥精确定位,在钢管桩打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检测桩位和桩的垂直度,并控制好桩顶标高。下沉时如钢管桩倾斜,及时牵引校正,每振1〜2min要暂停一下,并校正钢管桩。3、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钢管桩插打时要注意桩顶标高控制,控制在正误差10cm以内。当钢管桩进尺极为缓慢或插打困难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调整。(2)钢管桩施工的平面位置、倾斜度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平面偏位WlOcm,倾斜度W1%。(3)沉桩停锤标准:打桩质量主要以贯入度指标控制。沉桩最终贯入度小于每分钟1cm时可以停锤,振动锤振动过程中,如发现桩顶有局部变形或损坏,应及时修复。4、钢栈桥计算书附后。第二节筑岛施工为了满足41〜43#墩和57〜68#墩的施工,在42#墩位于岷江主河道内,在该处填筑一上口尺寸为63mX58m,下口尺寸为66mX63m,平台顶高程为355.5m,河床顶面高程最深处为350m,填筑高度平均为5.5m;41#墩位于河漫滩边,43#墩位于河堤边上。41、43#墩其填筑方式与42号墩相同,只是在迎水面抛钢笼围堰即可。63〜69#筑岛尺寸上口为25X26m,筑岛标高控制在356.38m,填筑高度平均为4m。边坡按照1:1控制,流速大于L5m/s时,为防止流水冲走填筑卵石,采取用钢围笼,一次装入大石头增加重量的方式抛填底层围堰,平台上布置1.2m高防护栏。
19表3筑岛数量表桥墩号平均长(m)平均宽(m)平均深度(m)方量(nf)42#64.560.54.51756057〜68#2625431200合计(m1)48760第三节帷幕注浆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以往类似工程处理的成功经验,拟采用高压旋喷防渗处理,钻孔深度按照钻入岩层2m计,与桩基同时施工。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是利用钻机将旋喷注浆管及喷头钻置于桩底设计高程,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通过高压发生装置使液流获得巨大能量后,从注浆管边的喷嘴中高速喷射出来,形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坏土体,喷射过程中,钻杆边旋转边提升,使浆液与土体充分搅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柱状固结体,从而使灌注桩与旋喷桩形成一面墙体。
20图641〜43#钻孔布置平面图图757〜68#钻孔布置平面图
21606060606060'£606060606060图8钻孔布置不意图表4钻孔数量统计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41〜43#墩压浆钻孔M23717钻孔深度12m257〜68#墩压浆钻孔M59400钻孔深度15m1、施工工艺简述(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先清理现场,测放轴线,调整施工平台高程,测放具体孔位,并明确标示,将钻机等设备按平面布置要求就位,分段做好泥浆循环槽。(2)钻孔:钻孔口径为<M00mni,钻机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成孔:钻孔达设计深度后,应由现场值班人员验收确认孔深与孔径。(4)下喷浆管:验收后下入喷浆管,当下入喷浆管有困难时,可先用稀水泥浆送浆旋转直至孔底。(5)配料、搅浆:按设计水灰比1:1进行单桶配料,并搅拌成浆,当搅拌均匀时,将水泥浆倒入水泥浆池,进入水泥浆池的浆必须认真过筛,以防粗颗粒混入堵塞喷嘴。(6)初始送浆:开启高压泥浆泵,缓慢向高喷管送浆,待一切正常后,稳定送浆量,开始送浆量控制在20L/min,以排尽钻进中管道里的残留第17页共147页
22清水,并逐步过渡到40〜60L/min左右,并将压力控制在30MPa左右,使之稳定后进入下道工序。(7)喷浆并旋转提升:当送浆量及压力稳定后开始旋转并提升,控制喷管的旋转转速,提升速度控制在30〜40cm/min左右,遇地层变化时调整上述两参数,这样旋转提升至孔口0.5左右时停喷,终止工作。(8)注浆效果检验通过下列方式进行:a、统计注浆量,推算充填效果;b、静力触探测试加固前后填料强度的变化。c、钻孔做弹性试验测定加固体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d、点探法或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浆液的注入范围。2、注浆注意事项:(1)注浆先注周边帷幕孔,待水泥浆液初凝后(24小时控制),再注中间梅花孔;(2)如注浆过程中出现钻杆倾斜,可采用适当移动孔位处理。第四节桩基施工一、桩基成孔1、施工方案概述本工程桩基施工主要计划采用旋挖施工成孔,因处于河道内桩基要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砂卵石层,当旋挖钻无法成孔时采用备用方案冲击钻施工。2、旋挖钻施工成孔(1)施工工艺流程钻机就位开孔一设置护筒并注入稳定液一旋挖钻进一清孔一下放钢筋笼一
23插入混凝土导管一二次清底一灌注混凝土成桩一拔出导管f拔出护才攻二皇铝W第♦.~|~|春技.⑥第|~|电三至*K耳生¥N手.睾备|与¥£式华/二一,|I二、七.一IT*±曼不号与更I|tI"烫色注及二Il-Jt*录.,.♦*块|氧W*图9旋挖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图由流程图可知,旋挖钻孔灌注桩的特别之处在于制备泥浆和补充泥浆,在钻孔过程中,要制备符合性能指标的泥浆,同时要及时补充泥浆,以确保孔内水头压力,防止塌孔。(2)施工工艺要点①钻孔前施放桩位点,放样后四周设护桩并复测,误差控制在5nlm以内。进一步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必须待甲方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成孔施工。
24②钻机就位应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开启电机进行开孔。③设置护筒: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施工中,护筒的埋设采用旋挖钻机静压法来完成。首先正确就位钻机,使其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和桩位钢筋条三线合一,然后在钻杆顶部带好筒式钻头,再用吊车吊起护筒并正确就位,用旋挖钻杆将其垂直压入土体中。护筒埋设后再将桩位中心通过四个控制护桩引回,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在护筒上用红油漆标识护桩方向线位置。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应高出地面20〜30cm,随即注入稳定液,并应保证孔内稳定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④钻机就位: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钻机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2cm内。⑤钻进:当钻机就位准确,泥浆制备合格后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左右,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而且必须保证每挖一斗的同时及时向孔内注浆,使孔内水头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压力,保证护壁的质量。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力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钻进护筒以下3米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15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⑥泥浆配制:采用膨润土、火碱及纤维素混合而制,在泥浆池中用
25搅拌机将泥浆搅拌好后,泵入孔内,旋挖钻均匀缓慢钻进,这样即钻进又起到泥浆护壁的作用。钻进时掌握好进尺速度,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情况,及时补加保持液面高度。泥浆制备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泥浆指标问题,其比重一般控制在L05〜1.2之间,粘度控制在17〜20s,砂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补浆的速度,泥浆补充一般采用泵送方式,其速度以保证液面始终在护筒面上为标准,否则有可能造成塌孔,影响成孔质量。(1)基浆原料的确认。按单次造浆按50nl3计算,则所需的造浆原料为:a、膨润土量=4000kgb、纯碱=140kgc、聚丙烯酰胺4.2kgd、纤维素=4kg(2)基浆的制作a、按基浆配比的比例投放膨润土及其外加剂,在护筒内利用制浆机进行基浆制备;b、膨润土必须徐徐投入,并且一边投入膨润土、一边用3PN泵出水管冲击投入处并将悬浮的“膨润土团”冲散冲碎;c、纤维素溶液的配置:每铁桶(175kg)清水配置妹g左右的纤维素、用木棍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倒入泥浆池中,一边倒入一边用3PN泵出水管冲击倒入处,让纤维素溶液在整个泥浆池搅拌均匀;d、聚丙烯酰胺溶液配置:每铁桶(175kg)清水配置1小碗聚丙烯酰胺、用木棍充分搅拌均匀,并要求浸泡12小时以上后方可倒入泥浆池中(施工中一定要事先将聚丙烯酰胺溶液浸泡好,以免耽误时间),一边倒入一边用3PN泵出水管冲击倒入处,让聚丙烯酰胺或纤维素溶液在整个泥浆池搅拌均匀;e、纯碱溶液的配置:每铁桶(175kg)清水配置14kg左右的纤维素、用木棍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倒入泥浆池中,一边倒入一边用3PN泵出水管冲击倒入处,让纤维素溶液在整个泥浆池搅拌均匀;
26f、进行泥浆性能检测,若达不到基浆的性能要求,则可适量地加入膨润土和纤维素溶液。表5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指标情况对度相密粘度(Pa.s)含砂率厩)胶体率(盼失水率(ml/30min)泥皮厚(nm/30min)酸碱度(PH)一般地层1.1-1.2518-20W4295W20W38-10易坍地层1.15~1.319-22《4295W20《38-10表6清孔和换浆后的泥浆指标相对密度粘度(Pa.s)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ml/30min)泥皮厚(mm/30min)酸碱度(PH)1.03-1.1017-20W2295W20W38~10g、钻进成孔过程中,及时补充浆液量,保持孔内水头高于护筒外侧水位2.0m〜3.0m范围内,以平衡地层压力,防止塌孔。⑦清孔:钻进至设计孔深后,将钻斗留在原处机械旋转数圈,将孔底虚土尽量装入斗内,起钻后仍需对孔底虚土进行清理。一般用沉渣处理钻斗(带挡板的钻斗)来排出沉渣,若沉淀时间较长,则应采用水泵进行浊水循环。要求成渣厚度不大于5cm。⑧灌注导管连接:钢筋笼下放至设计深度后,立即下放混凝土输送导管,避免导管与钢筋笼碰撞,遇导管下放困难应及时查明原因。导管采用壁厚3mm,直径为300mm的钢管制作,每节长度2〜4米,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不小于4米,内壁表面应光滑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采用螺栓连接,。型密封圈防止漏水漏气,导管在桩孔内位置应保持居中,防止跑管撞坏钢筋笼,管段的接头应密封良好和便于装拆。导管入孔后准确计算导管总长和导管底部位置,既要便于灌注混凝土,又要使导管距孔底高度刚好能放出隔水塞和混凝土。隔水塞采用砂袋内装同批次混凝土制作而成,大小以不漏气不漏水和压出泥浆为宜。隔水塞用铁丝系住,悬挂于导管内水面以上0.2〜0.5m,储料灌注漏斗牢固连接于导管上,防止储料斗不稳定出现位移或倒塌。储料斗体积应大于5.5n?,确保初灌硅的埋管深度不小于lOOOmmo
27⑨二次清孔:将头部带有1m长管子的气管插入导管内,气管底部与导管底部最小距离2m,压缩空气从气管底部喷出,如能使导管底部在桩孔底部不停的移动,就能全部排出沉渣,对深度不足10m的桩孔,须用空吸泵清渣。灌注混凝土前的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要求。灌注混凝土成桩: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应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开始灌注混凝土时,为使隔水栓顺利排出,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50cm,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下0.8m以上。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至设计标高,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应设专人测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液面高差。(3)施工注意事项①由于钻机设备较重,施工场地必须平整、宽敞,并有一定硬度,避免钻机发生沉陷。②钻机施工中检查钻斗,发现侧齿磨怀,钻斗封闭不严时必须及时整修。③泥浆初次注入时,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入浆,避免泥浆沿着护筒壁冲刷其底部,致使护筒底部土质松散。④因粘土层中钻进过深易造成颈缩现象,在钻机施工时应严格一次钻进深度。⑤钢筋笼或探孔器向孔内放置时,应由吊车吊起,将其垂直、稳定放入孔内,避免碰坏孔壁,使孔壁坍塌,在於浇筑时出现废桩事故。⑥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必须检测清孔后灌注校时泥浆性能指标,确保泥浆对孔壁的撑护作用。⑦其他施工工艺事项,应严格按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3、桩基冲击成孔施工(1)施工方案概述冲击锤为十字冲锤,直径分别为2.5m、2.0m、1.5m,1.25m,自重2〜10t,卷扬机为15t中速卷扬机,卷扬机及机架自重为11t,采用正循环工艺出渣,利用邻近的未施工桩位的护筒作循环泥浆池。(2)泥浆的制备和循环
28①粘土的选择a、在选择粘土时,野外鉴定时具有以下特征:b、自然风干后,用手不易扳开捏碎;c、干土破碎时,断面有坚硬的尖锐棱角;d、用刀切开时,切面光滑,颜色较深;e、粘质士的试验室指标如下:塑性指数大于25,小于0.074mm的粘粒含量大于50%。②泥浆的制备根据现有设备,采用孔内造浆。具体方法:将钻头提起距孔底0.5m〜1m左右进行小冲程反复造浆。③钻孔泥浆参考性能表7钻孔泥浆参考性能表钻孔方法地层情况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粘度(S)胶体率(%)失水率ml/30min静切力(Pa)酸碱度PH正循环一般地层1.05-1.216-22》96W251.0-2.258-10易塌地层1.20-1.4519-28296W153-58-10比重采用泥浆比重计进行测量,粘度采用工地标准漏斗粘度计测定,静切力采用静切力测量仪测定,含砂率采用含砂仪测定,胶体率采用量杯进行24小时泥浆静置试验测定,失水率采用滤纸平板玻璃测定。为了控制泥浆比重,需及时用取样罐放到需测深度,取泥浆进行检查,并根据需要适时向孔内投粘土。(3)泥浆循环利用邻近的未施工桩位的护筒作循环泥浆池。在相邻的施工桩和未施工桩的护筒壁上设置一道直径420mm的连通管,钻孔泥浆通过振动筛分离粒径较大的颗粒,通过泥沙分离器过滤细砂。最后进入泥浆护筒内,再通过泥浆泵回到钻孔内。循环用泥浆含砂率不大于8%,废泥浆用运输船运至指定排放处进行处理。
29在浇筑於前,准备好泥浆泵和输送管,将泥浆抽到未钻孔的护筒中,以便循环使用,多余的泥浆用运输船运至指定排放处进行处理。(4)钻渣、废浆处理钻孔过程中的钻渣集中堆放在钻渣船上,由钻渣船和陆上运输设备及时转运至岸边指定地点集中处理。废浆采用两艘运输船收集,转运至岸边进行沉淀、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江内。(5)钻进成孔泥浆比重控制在L3左右,钻进0.5米再回填卵石、粘土反复冲击。开孔后孔内泥浆液面高度控制在护筒口以下0.5〜1米且高出江中水位1〜2米。开孔3〜5米以内控制回次进尺0.5米,且需用粘土、卵石回填两至三次。卵石部分被冲击成钻渣随泥浆排出,部分被冲击成碎块石嵌入孔壁,与部分粘土粘接成体,形成均匀致密坚固的人工造壁,并隔离孔内外水渗透。开孔后3〜5米,安装泥浆循环系统排渣。利用循环泥浆形成的泥皮护壁。泥浆循环系统采用泥浆泵从泥浆池内向孔底泵送优质泥浆,携带钻渣的泥浆经泥浆泵从孔口泵入振动筛,经筛分后流入泥浆池。说明:】.图中箭头为泥浆流向.2.泥浆管在洗孔时绑在钻头上下到孔底,冲击钻孔时并不使用。3.每次洗孔间隔为6小时.洗孔持续时间为2小时.图10正循环排渣示意图(6)终孔与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检孔器检查孔径,检孔器直径比桩径小2cm,长度9米的钢筋检孔器吊入钻孔内检测。待对孔深、孔位、
30孔径、孔斜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清孔。如果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则应尽早上报监理并与地勘、设计、业主共同处理。表8钻孔桩成孔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钻孔:小于1%孔深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沉淀厚度(mm)支承桩:不大于设计规定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s;含砂率:<2%;胶体率:>98%根据该工程桩基础设计要求、现行规范规定及该区地层特点,采用“浑水孔”(即全孔泥浆护孔平衡地下水及地层压力)浇注水下混凝土。清孔方法采用正循环清孔,备用捞渣筒和空压机喷射,清孔时必须注意孔内水头,防止钻孔坍塌。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替清孔,检查孔底沉淀厚度、泥浆性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二、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钢筋笼的加工制作钢筋笼的加工和制作集中在钢筋加工场进行。本工程每根钻孔桩钢筋笼的总长度按设计图纸进行制作,根据原材的规格和吊机的起吊高度和起吊能力,可分节进行加工。钢筋的主筋接头采用对焊、单面焊接两种焊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笼的制作采用加劲筋成型法,具体方法是: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劲筋(圆形箍圈),用石笔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用石笔标出加劲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劲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劲筋标记,扶正加劲筋,并用木制直角板尺校正加劲筋和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劲筋后,人工转动钢筋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钢筋笼放于支架上,套上加工好的箍筋,并点焊,如果是螺旋筋,则套上盘条筋,按设计位置布
31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再对整个钢筋笼进行加固焊接。2、钢筋笼的运输和吊装: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方木,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个钢筋笼制作好后要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桩号装车运出。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钢筋笼入孔时,由25t吊车吊装。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三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第三吊点在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处。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钢筋笼吊装见下图图11钢筋笼起吊不意图起吊时,先提起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三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三点,随着第二、三点的提升,慢慢放松第一点,直到骨架垂直地面,停止起吊。解除第一点,检查骨架是否垂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避免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
32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当骨架下放至第二吊点时,用方木或型钢穿过加劲箍的下方,将骨架的第二吊点解除,继续下放。当下放至第三吊点时,按第二吊点时的方法,解下第三吊点。再起吊第二节骨架,按第一节的方法,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行焊接,焊接时应先焊顺桥方向的接头。当最后一个接头焊接完,可全部下沉入水中。最后依此方法将骨架全部下放完。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钢筋笼的定位采用4根中20mm钢筋焊接在钢护筒上,同时使用2根①100mm钢管对称压住钢筋笼(其下端卡住钢筋笼顶部的加强箍筋,其上端焊接在钢护筒上)。钢筋笼中心与设计桩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表。表9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钢筋笼长度±2d尺量检查2钢筋笼直径±20尺量检查3主钢筋间距±0.5d尺量检查4加劲钢筋间距±20尺量检查5箍筋间距或螺距±20尺量检查6钢筋笼垂直度<1%L尺量检查7主筋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规定值检查记录三'水下混凝土浇筑浇筑水下混凝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配置足够备用应急设备和材料,确保浇筑水下混凝土时间》6小时,必要时在混凝土内掺入缓凝剂以确保工程质量。采用直径为300mm的快速卡口垂直提升导管,分节长3m,最下节长6m。导管制作要坚固、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大
33小一致,偏差》±2mm。首次使用导管时,将导管进行试拼,进行气密性试验和压力试验,冲水压力为灌注水下混凝土水压的L3倍。下放过程中保持导管位置居中,轴线顺直,逐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浇筑首盘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控制在50cm左右。浇筑水下混凝土之前,再次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沉磴厚度大于5cm(柱桩)或20cm(摩擦桩)时,对孔内进行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磴厚度符合规定要求。浇筑前,先射水或压气3〜5min,将孔底沉磴冲翻搅动。采用砍球法浇筑水下混凝土,首盘混凝土需用量由计算确定,保证首批混凝土浇筑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市1m,并能填充导管底部间隙。在整个混凝土浇筑时间内,导管口应埋入先前浇筑的混凝土内至少1.5m,防止泥浆冲入管内,但不得大于5m。浇筑过程中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缓慢平稳提升,逐级快速拆卸导管,并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混凝土面高度。混凝土浇筑开始后,应快速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最后拔管时注意提拔及反插,保证桩芯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浇筑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1m以上,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凿除,确保桩头无松散层。第五节钢围堰施工帷幕注浆与桩基施工可同时进行,缩短施工工期,若帷幕注浆工艺成功阻水,便可直接进行承台开挖施工,无需进行钢围堰施工;若帷幕注浆后阻水效果不佳,进行补注浆后,通过强挖强排方式开挖承台,进行钢围堰施工。下面主要以42#主墩为例进行简述。42#墩承台尺寸为25X15X5m,钢围堰内平面设计尺寸为26.6X15.4m;围堰的结构为四个直角的双壁全钢结构,壁厚L2m。内外壁板均为6=6mm的钢板,内外壁板上都设有垂直竖肋和水平环肋。两壁板之间用隔舱板和水平桁架连接。立面布置:42#钢围堰高度△H=U.5m;分层制作(底节高度为4m,中节高度4m,顶级高度3.5m),42#每层围堰平均分成12块,
34通过隔舱板将围堰平均分成12个互不相通的隔舱;以利于入土下沉,并可根据开挖后的岩面起伏情况设置为异形刃脚。图1241〜43#钢围堰开挖断面布置图
35c99d图1341〜43#钢围堰平面布置图
36图1441〜43#钢围堰立面布置图图1557〜68#钢围堰平面布置图
37图1657〜68#钢围堰立面布置图表1041〜43#钢围堰数量统计表编号名称单件重(kg)数量总重(kg)备注1A19545.881095458.82C18585.1217170.23A标准段3931.7301179511C标准段3593621558合计1个钢围堰总重345144总计3个钢围堰总重1035432表1157〜68#钢围堰数量统计表编号名称单件重(kg)数量总重(kg)备注1A19445.88218891.762B19445.88218891.763C18665.1217330.24D18665.1217330.2
385A标准段3931.7415726.86B标准段3931.7415726.87C标准段36094144368D标准段3609414436合计1个钢围堰总重132769.52总计12个钢围堰总重1593234.24第六节承台施工围堰内抽水:当围堰封底碎达到设计强度后,用电动抽水机抽出堰内江水。抽水过程中水位每下降0.5m应观测一次围堰的变形,如有异常变形应及时处理。抽完堰内江水后,拆除钻孔平台,割除多余的钢护筒,清理基桩顶面,采用人工配合凿岩机凿剥桩头。钻渣清理:堰内钻渣的清理主要采用人工清理,用吊车吊装吊斗吊运钻渣出围堰。在堰内水抽至钻渣顶面后,利用吊车将人员下放到围堰内。清淤:当钻渣清理至封底混凝土标高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围堰内壁及封底混凝土面,并通过集水坑用泥浆泵抽除泥浆,人工清除残存泥砂。集水坑设置的具体位置根据围堰内抽水后封底砂的顶面标高确定。钢护筒的割除和桩头处理:当围堰内抽水完成后,剩余护筒在设计桩顶标高处割除,用吊车吊出,桩头采用风镐配合人工进行剥桩施工。剥桩前,先将测量线放样并作标记,确保剥桩完成后桩头伸入承台不小于10cm,待桩头剥完后,调整桩头钢筋,压注检测管水泥浆。各桩头钢筋应调直,理顺,喇叭形钢筋用钢筋扳手扳至设计角度,然后绑扎桩头箍筋。封底混凝土面清理、整平:承台钢筋绑扎前,清理封底混凝土表面,对局部高点人工配合风镐进行凿除,承台施工前封底混凝土顶面浇筑调平层混凝土(C30),调平层混凝土顶面标高不能高于设计标高。承台钢筋绑扎:由于承台为超大体积聆,分两层浇注完成,每次浇注2m
39。待第一层承台於浇注完成后,进行凿毛处理。并开始绑扎第二层承台钢筋,同时测量放线以精确定位、埋设各预埋件、预埋钢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墩承台要求设置降温冷却水管,在绑扎安装钢筋的同时,注意按要求进行设置冷却水管,材料选用032镀锌钢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漏水检查,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被堵塞。图17冷却水管立面布置图图18冷却水管平面布置图承台浇筑舲:承台钢筋安装后进行舲浇筑。柱浇筑采用46m输送泵车浇筑,浇筑时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宜为25-30cm。本承台分两次浇筑,层间施工缝应作凿毛处理。硅布料采用输送泵车进行均匀布料,禁止完全靠震动棒赶送硅而造成局部砂浆、石子分离而影响校强度。振动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L5倍;插入下层校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预埋件、模板、冷却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将从混凝土的原料材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具体措施如下:
4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为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性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的用量;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2、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非常重要。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大许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Enlax暗最大温差4L=(兀-7;)'不同气温下、不同浇筑温度、构件厚度的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应力水平和最大温差的关系上图表示不同气温不同浇筑温度、不同厚度的构件,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应力水平和最大温差的关系。可见,控制浇筑温度和最大温差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最大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估算浇筑温度。若浇筑温度不在控制要求内,则应采取相措施。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有如下措施:水泥使用前应充分冷却,确保施工时水泥温度《60七。
41搭设遮阳棚,堆高骨料、底层取料、用水喷淋骨料。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rc。为此,应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采用夜间浇筑。当浇筑温度超过28七,应采用拌和水加冰措施。当气温高于入仓温度时,应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减少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混凝土输送管外用草袋遮阳,并经常洒水。混凝土升温阶段,为降低混凝土温度继续快速上升,应对模板及混凝土表面进行冷却,如洒水降温、避免暴晒等。3、内表温差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放热会使温度持续升高,如果气温不是过低,在升温的一段时间内应加强散热,以冷却水出水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流水;当混凝土处于降温阶段则要覆盖保温以降低降温速率。混凝土在降温阶段如气温较低或突遇大风降温或内表温差大于20℃,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加强保温养护。做法如下:表面撒水,在潮湿状态下包裹一层塑料薄膜蓄热,再外包1层土工布保温。4、养护混凝土养护包括湿度和温度两个方面。结构表层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养护。因为水泥只有水化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微结构。目前工程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湿养护不足,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湿养护时间应视混凝土材料的不同组成和具体环境条件而定。对于低水胶比又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潮湿养护尤其重要。湿养护的同时,还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根据季节不同采取保温和散热的综合措施,保证混凝土内表温差及气温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在控制范围内。处于江面大风速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物,浇筑后应立即覆盖,避免塑性开裂。应尽早开始湿养护,同时,应避免间断浇水。
42尽量在混凝土还处于塑性时开始冷却表面。夏季浇筑混凝土使用钢模板施工时,可在浇筑时同时向模板外侧面浇凉水,以推迟混凝土温峰时间,并降低温峰。混凝土内部达到温峰后开始控制降温速率。具体措施如下:浇筑完毕后,靠近表面的水分由于蒸发急剧散失,不但影响混凝土表面强度的发展,还会引起干缩裂缝。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12〜18h即应开始养护。在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下还应提前养护,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掺粉煤灰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1天;平面表面养护采用覆盖湿麻袋或湿土工布养护并经常洒水使混凝土表面维持湿润状态,避免表面干湿交替。5、筑岛材料及设备拆除承台施工完毕,筑岛所用材料采用机械机械拆除,汽车运输到河道范围之外,同时进行河道恢复。第七节墩身施工一、实心墩施工方法及工艺1、实体墩身施工本单位工程桥梁墩台形式主要为圆端形实体桥墩和空心墩两种。实体墩身施工采用整体大块拼装式模板,墩高小于15米的墩身采用整体大块拼装式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墩高大于15米的墩身二次浇注成型;空心薄壁墩采用爬模施工,每次浇筑高度为4m;钢筋在加工厂进行加工,现场绑扎。混凝土集中供应,由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无纺土工布覆盖加隔水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法养生。
43实体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9。图19实体墩施工工艺流程图2、模板工程墩身采用桁架式整体钢模,如图20所示,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以保证加工精度。承台混凝土浇筑前,依据墩身模板结构尺寸在承台上预埋型钢铁件。模板采用汽车运输至墩位附近,现场拼装成整体,安装桁架支撑,采用吊车整体吊装就位,与承台预埋型钢连接固定。模板整体拼装时要求错台拼缝Gmm。安装时,用缆风绳将钢模板固定,利用经纬仪校正钢模板两垂直方向倾斜度。
44图20实体墩模板示意图3、钢筋工程钢筋在加工厂按设计图纸集中下料、分型号、规格堆码、编号,平板车运到现场,在桥墩钢筋骨架定位模具上绑扎。结构主筋接头采用直筒螺纹连接,主筋与箍筋之间采用扎丝进行绑扎。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采用高聚脂UPVC垫块或同标号砂浆垫块。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分层浇筑,连续进行,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混凝土浇筑前,将承台与墩身接头处混凝土进行凿毛,清除浮浆及松动部分,冲洗干净,并整修连接钢筋。浇筑时在墩身整个平截面内对称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层厚控制在30cm以内,同时注意纠正预埋铁件的偏差,保证混凝土密实和表面光滑整齐,无垫块痕迹。混凝土浇至支承垫石顶面时注意抹平压实,并特别注意锚栓孔的预留。如果支座高度与设计预留的高度有变化,则要注意根据支座中心处的梁底标高调整支承垫石的高度,支承垫石的标高按负公差控制。混凝土浇筑期间设专人看护模板,观察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45墩台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拆模时要轻敲轻打,以免损伤主体混凝土的棱角或在混凝土表面造成伤痕。5、混凝土养护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提出具体的养护方案,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措施及养护时间遵守相关规范的规定。当新浇结构物与流动水接触时,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养护期之内不受水的冲刷。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温保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外贴隔水塑料薄膜,使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不间断养护,避免形成干湿循环,养护时间不少于7d后,拆除养生毯,再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保湿养护14d以上。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生15七时,方可拆模。6、混凝土温度测量和控制墩身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根据构造物尺寸、环境温度及浇筑工艺的不同,选取有代表性的结构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测温仪,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表层温度,并绘制温度曲线图。当发现混凝土浇筑温度、内外温差或降温速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混凝土拌合阶段通过降低材料温度、调整搅拌机投料顺序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浇筑阶段通过降低运输容器温度,适当选择浇筑时间,分层浇筑等技术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温度。养护阶段通过内部降温或外部升温、保温、提高养生水温等措施,使混凝土核芯温度、表面温度、外界温度差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46二、空心墩施工方法及工艺1、空心墩施工空心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图21空心高墩施工工艺流程图2、翻模模板设计模板高度的选定:因墩身较高,综合考虑了节段施工时间、机具长度及钢筋配料和减少混凝土施工缝的数量的目的,共加工3层模板,每层2m,每次浇注2节模板的高度,即每次翻2层模板,浇筑4m高的混凝土。模板构造的设计:薄壁空心墩身采用内外两套模板,外模采用整体钢模板,内外模间设对拉螺栓,钢外模面板使用6mm厚钢板制作,模板设有[12
47槽钢竖肋及[10槽钢后架,竖肋和后架皆组焊而成。每节模板用槽钢和角钢焊制固定工作平台,平台上铺木板.工作平台和模板固定为一体后用塔吊提升.焊制提升平台采用现场焊制成整体桁架结构.空心墩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圆弧段采用在组合钢模中间插入不同截面的小块梯形木板组拼,根据每个2米截面的不同,做相应的梯形调整节,每翻升一次抽换一次调整节模板.内工作平台采用在每隔六米的距离在墩身混凝土内预埋型刚,在型钢上搭设脚手架,作为混凝土施工及钢筋绑扎的工作面,同时也作为钢筋的依托支架。内外模板均分为标准板和角模板两种,每大节模板高度2m。模板之间用①25螺栓连接,用[12槽钢支撑拉筋垫板,[12槽钢间距不超过1m,拉筋用624mm的圆钢或螺纹钢。在拉筋处的内外模板之间设630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灌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顶面按1.5m的间距设临时木支撑,以控制墩身壁厚。内外施工平台搭设在内脚手架上。在内侧施工平台上铺薄钢板,临时存放用钢筋或其它小型机具。在外侧施工平台顶面(如图)的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牢固地挂立安全网。工作平台设置如图22所示。3、翻模模板组装内外模板各设3层,每层高度为2米,翻模按顺序、部位进行组装。组装时,和下层模板间缝隙要严密,内外模板间按设计尺寸进行校正,并安设拉筋和内部支撑。
48翻膜平台制作图图22工作平台设置图4、利用塔吊提升模板模板翻升:在起吊模板前,要根据编号,按拼装先后顺序把模板运到墩下。在吊装设备吊装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并在地面按八字型用棕绳牵引,防止模板在起吊过程中晃动过大与墩身或塔架碰撞,同时严禁墩下站人,以确保安全。安模时,外侧施工平台要至少两名木工,在模型起吊到高度时,用特制的钢筋拉勾把模板拉向墩身,并分站模板两侧,只有在模板与既有模板连结好后才能松开吊钩,如此反复循环至装好一节模型后,再安装下一节模板。在拆模时,也必须至少有两名木工配合进行,先在需拆除的模板上挂上吊钩,先拆除拉筋,再松动螺栓,在只剩2个螺栓时,由一人扶持模板,一人拆除螺栓,防止模板突然脱落。在模板离开墩身后,也要用拉勾拉住模板慢慢放开,同时在地面用棕绳成八字型牵引,防止模板晃动过大。翻模时,保留最顶上一层模板,作为翻升下层模板的持力部分,然后,把最下二层模板拆开并滑出,利用塔机将模板吊起,并放置于顶层模板相应平面位置上,将模板与周围模板联接。重复以上操作至墩身浇筑完成。5、上下安全通道的设置在空心墩外侧设置旋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为了保持爬梯的稳定,每5米高与墩身加固一次,通过墩身的通气孔把爬梯固定在墩身上,以利于施工和检查人员上下行走。
496、钢筋绑扎钢筋在加工棚内制作,要保证制作钢筋的精度。为验证钢筋制作的精度,可在弯制少量钢筋后,先在地面平地上进行绑扎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弯制方法与尺寸。形状与尺寸已确定的钢筋可采取经常拉尺检查的办法对精度进行有效地控制。钢筋必须严格进料、出库管理,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挂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标识,防止误用。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法。钢筋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接法,焊接时,II级钢采用T422焊条,III级钢筋采用T506以上焊条当钢筋竖直长度超过6m时,应将其临时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不垂直。为了便于绑扎薄壁墩身的钢筋,在薄壁墩身的中间空心处搭设钢管支架,作为存放钢筋的平台,同时在墩身四个角的位置及墩身的长边中间位置预埋6根7.5X7.5的角铁,角铁与中间的钢管支架连成一个整体,作为绑扎钢筋的依托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把角铁直接浇在墩身中,不再取出。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7、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施工时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泵送入模。对混凝土倾注高度超过2m的,采用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骨料分离。外模的支立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施工,要求尺寸正确,外模顶水平,否则在空心段施工时,造成模板不平整。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墩下,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对称均匀浇筑。混凝土灌注到模板顶时,要低于模板口1〜2cm,为下一板方便组装翻模,防止有错台。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3MPa时清除浮浆,凿毛混凝土表面,进行下一节段施工。墩身内腔每隔4米高度预设型钢作支撑梁,
50上面搭脚手架,脚手架上安放小型扒杆作为内模垂直运输的工具。作为装拆内模和浇筑混凝土工作平台之用在灌筑过程中用测量仪器随时观测预埋件的位置及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如有变形和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混凝土浇至支承垫石顶面时注意抹平压实,并特别注意锚栓孔的预留。如果支座高度与设计预留的高度有变化,则要注意根据支座中心处的梁底标高调整支承垫石的高度,支承垫石的标高按负工差控制。混凝土浇筑期间设专人看护,观察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墩台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立即拆模,拆模时要轻敲轻打,以免损伤主体混凝土的棱角或在混凝土表面造成伤痕。8、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就开始洒水养护,墩台表面盖麻袋以保持湿润。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期内向薄膜内喷水,保持其湿度。当气温偏低时采用草帘包裹,内外加塑料薄膜。9、封闭段施工当模板翻升至墩顶实心段底部时,采用预制板作为封顶模,封顶预制板预留钢筋与竖向钢筋焊接形成整体。第八节挂篮施工一、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方法及工艺本单位工程共设计有(24+40+24)m、(32+48+32)m、(100+3X180+100)m、((54+96+54)m、(32+3X56m+32m)m共5联连续梁,采用
51挂篮法施工。悬浇梁段采用菱形挂篮悬臂对称灌注,0#块采用托架法施工,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法施工。各主墩采用吊车或浮吊进行材料等垂直运输,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或地泵泵送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见图23,连续梁施工步骤见图24。图23连续梁施工工艺
52图24连续梁施工步骤图
53二'连续梁0#块施工0#块采取一次立模整体灌注的施工方案。连续梁0#块施工工艺框图见图25o图25连续梁0#块施工工艺框图1、托架设计首先,应在主跨两个桥墩墩顶的永久性支座两侧各安装一个临时支座,支座底部用原预埋在墩侧基础顶面的大螺栓锚固,以防止梁段现浇时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矩损坏永久性支座。0#段采用托架法现浇施工,施工托架支承在墩身上。采用万能杆件及型钢等组成。其上铺设定型三角托架,再安装底模和侧模,二者之间以木楔等调整底模标高与梁底设计线型一致。采取托架法施工时,托架结构图见图26
54图26托架结构示意图2、托架预压为消除托架的塑性变形,防止因托架下沉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并保证梁段的线型与设计一致,应对托架进行预压。预压时采取给托架预先挂水箱预压的办法,具体做法:在托架上用钢丝绳挂一水箱,水箱距地面高度一定,混凝土灌注以前,将水箱内注水,注水量应与现浇混凝土重量相同,并通过托架上的纵横梁将水的重量均布在支架上,使托架的受力状态与现浇后混凝土给托架的受力状态相同。在现浇梁段混凝土时,边灌注混凝土边放出水箱的水,灌注多少混凝土即放出多少相同重量的水,保证放水与浇筑同步,待梁段现浇完后将水箱用木垛或千斤顶支起,最后解除钢丝绳。3、模板制备箱梁内外侧模均设计成框架式结构,主要由模架、模板、横带、竖带等组成。外侧模板面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以提高梁体表面光滑度。内模面板采用30mm厚的木板拼装而成,设计为插板式,浇筑混凝土时,随着梁体腹板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提高,逐步安插内模面板。外模和内模均可在陆地上预先拼装成互为独立的整体,既解决梁高立模定位困难,又可减少高空作业,并保证模板精度。
554、混凝土配制选用合适的高效减水剂、泵送剂,并采用14〜18mm连续级配的碎石和优质中砂,现场坍落度(运送到作业点时)控制在15〜2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12小时〜18小时配制,保证现浇梁段在混凝土初凝前施工完成。5、混凝土浇注施工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搅拌车运输至现场泵送。由于梁段较高,在浇筑底板、腹板混凝土时,均采用减速漏斗下料。底板中因钢筋布置不多,使用振动力大的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混凝土入模在托架部分由悬臂端向根部方向浇筑。腹板因高度大,厚度薄,且钢筋密集,混凝土入模、振捣困难,腹板采用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30cm。振捣时主要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为主,同时利用外模附着式振捣器辅助振捣。顶板混凝土入模与振捣,顶板厚度不大,混凝土入模时,先将承托填平,振实后再由箱梁两侧悬臂板分别向中心推进,混凝土振捣可分块进行,根据具体情况,可启动3个或6个振捣器振捣,待表面翻浆流平即属振实。对承托部分混凝土辅以软管轴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最后用平板振捣器在整个顶板面上振捣找平。停留1〜3小时,收浆后,再予表面抹平。6、施工注意事项0#块及根部梁段如果在炎热高温条件下施工,因混凝土体积大,水泥水化作用快,温度高,易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早凝,梁段开裂。为此,采取措施降温,保证入模温度不超过32七,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后,对混凝土表面及箱梁内外进行洒水养生、降温。
56三、连续梁挂篮悬浇施工工艺为了加快悬臂施工进度,各梁段亦采取全断面一次浇筑的施工方案。保证梁段混凝土一次浇筑,各梁段浇筑方法及工艺要求同0#块。图27连续梁悬臂灌注1、挂篮的结构设计及拼装0#块施工完后,利用吊机在0#块上拼装菱形挂篮,进行梁段悬浇。
57菱形挂篮结构主要由桁架、提吊系统、走行及后锚系统、模板系统和张拉操作平台等六部分组成。2、挂篮结构挂篮是施工梁段的承重结构,又是施工梁段的作业(悬灌,张拉等)现场,挂篮按其悬灌所承受的最大梁段重量及施工荷载等最不利荷载设计。3、挂篮拼装及试验在墩顶0#块现浇段现浇施工完成后(含预应力施工及压浆),采用吊机进行挂篮构件起吊和拼装。安装时注意桥墩两侧的挂篮应对称同步安装,按设计要求控制不均衡荷载。新加工的挂篮采用试压台加压法检测桁架的受力性能和状况,未经试压的挂篮不得吊装上墩进行悬灌施工。通过试压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试压可采用在桥位附近(或在工厂)试验台加压法进行。对拼装就位待灌注混凝土的挂篮,采用水箱试压法检查挂篮的性能和状况。加压水箱设于菱形桁架的前上横梁吊点处,计算施加力后,分级进行灌水试压,记录全过程挂篮变化情况即可求得控制数据。菱形挂篮结构示意见图28,菱形挂篮拼装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9。后锚分配梁前上横梁前上横梁图28菱形挂篮结构示意图
58图29菱形挂篮拼装施工工艺流程图4、挂篮的前移待已灌注梁段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指标后,对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并压浆后,铺设垫梁和轨道。轨道锚固后,放松底模架前后吊带并将底模架后横梁用2个10t倒链悬挂在后上横梁上;拆除后吊带与底模架的联接,先放松所有后吊杆再放松前吊带,按照同样的方法松开外侧模。用2台5t倒链牵引前支座使菱形桁架带动底模侧模前移,就位后安装底模后吊带,将底模吊起。解除外模走行梁的一个吊带前移至预留孔,调整立模标高进入下一循环施工。5、挂篮底模、侧模标高调整及位置控制当挂篮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模板标高及中线调整。模板控制标高=设计标高+施工预留拱度。设计标高由设计院提供。施工预留拱度由设计院提供的理论预留拱度结合现场挂篮试压测试数值(如弹性变形值)等因素,通过编制的线型控制软件计算而得。同时在每个承台顶面上设水准点4个,
59观测群桩的沉降;在墩顶现浇段顶面腹板位置处各设水准点4个,观测墩身的压缩。6、绑扎钢筋、安装波纹管道钢筋按要求下料弯制,成型后挂牌分类堆放,需要钢筋时利用吊机吊装至挂篮位置,人工绑扎。先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并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底板波纹管道,待内模前移到位后绑扎顶板底层钢筋,安装顶板预应力管道,绑扎顶板上层钢筋、安装顶板预埋件。全桥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安装波纹管时如果管道与构造钢筋位置冲突时,适当移动构造钢筋,绝对保证预应力管道按设计位置定位,并采取加粗定位钢筋直径,加密定位钢筋网片、网片与箱梁构造筋点焊牢固等措施,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在浇筑混凝土时不移位、不破损。在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预应力管道的接头是否连接紧密,管身是否完好,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得直接振捣预应力管道,以防其移位、破损、漏浆。7、混凝土施工本桥悬灌现浇全部采用泵送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堵管和能耗加大,混凝土所选原材料的骨料级配,含砂率要满足泵送技术要求,添加泵送剂等外加剂,以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和易性,加快悬灌施工速度。为缩短工期,加快进度,确保一段梁体的施工周期在8〜10天左右,梁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掺入早强减水剂。由于梁段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较密,选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的坍落度控制在14〜18cm。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至桥位处,输送泵垂直并水平输送至悬灌梁段。为了使后浇混凝土不引起先浇混凝土的开裂,箱梁梁段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并在底板混凝土凝固以前全部浇筑完毕,也就是要求挂篮的变形全部发生在混凝土塑性状态之间,即可避免裂纹的产生。混凝土浇筑前,每个梁段均搭设工作平台,人员和机具均在平台上操作,以免压坏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灌注方法采用先梁节前端,后梁节
60后端,并从腹板向中间推进的方法。8、预应力施工纵、横向预应力筋穿束前用通孔器疏通预应力管道,纵向预应力筋穿束时先将导线穿过孔道与预应力筋束连接在一起,由卷扬机牵引穿束;横向预应力筋采用人工穿束。穿束后检查预应力筋外露情况,保证两端外露长度基本相同,满足张拉要求,然后安装锚具、千斤顶。竖向预应力筋按设计下料直接加工成型,并在梁段混凝土灌注前直接安放在梁体竖向波纹管中。钢绞线的张拉在梁段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后,按设计要求的张拉方法和顺序进行张拉。张拉程序为:Of初应力一6con(持荷2min锚固)6con(锚固)。竖向预应力筋在纵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完成,挂篮前移后进行张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f6con(锚固)。张拉时确保“三同心两同步”,并采取双控措施,以预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校核为辅。“三同心”即锚垫板与管道同心,锚具和锚垫板同心,千斤顶和锚具同心。“两同步”即两侧两端均匀对称同时张拉。在张拉及使用过程中,按规定对张拉机具定期进行校验和标定。孔道压浆在预应力张拉完成、挂篮前移之前进行,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施工,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0〜0.45o为增强其流动性,可掺入FDN-5高效减水剂,掺量约为水泥用量的0.6%,此时水灰比可减小到为0.35。为减少收缩,可掺入0.1%水泥用量的铝粉作微膨胀剂。四、边跨现浇段施工本桥边跨直线现浇段均位于陆地上,采用支架法施工。边跨直线段支架安装完成之后,必须做静载压重试验,以消除结构残余变形。立模调整标高后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浇筑混凝土。直线段混凝土应在悬臂段倒数第二节段施工结束前完成,以利
61控制最后节段的施工放样高程,确保合龙段的施工精度和成桥设计线型。施工顺序如下:1、支架基础施工;对支架搭设范围场地进行清理,对软基进行处理,换填50cm砂砾石,然后浇筑20cm厚C20校进行硬化,在硬化过程中考虑在设置排水沟,以防止基础浸泡,承载力降低,影响支架的稳定性。2、架设钢管桩万能杆件支架,支架上铺设型钢平台;3、按梁段设计重量对支架进行等载预压,消除其非弹性变量,并测定弹性变形值,作为调整模板高程的依据;4、安装现浇底模及侧模,底模下设木楔调整块;5、测量底板高程(含预抬量)和位置;6、绑扎底腹板钢筋及底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竖向预应力筋;7、装内顶模,绑扎顶板底层钢筋,安装纵、横向预应力管道,绑扎顶板顶层钢筋;8、浇筑梁体於,养生凿毛。9、拆除外侧模和内模,等待合龙张拉后,落模拆除支架。五、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合龙段采用吊架法进行施工,按照先合龙边跨、后合龙中跨的顺序施工。施工步骤如下:1、焊接安装合龙段体外固结劲性骨架,绑扎钢筋,连接预应力管道并定位,并使劲性骨架与周围钢筋焊接,对中间跨合龙段须设体外钢结构劲性骨架及临时预应力束并张拉锁定。2、安装吊架于合龙段上方,并调整就位,再安装内模,在梁体悬臂端采用砖砌水池充水配重,选择日温度最低的夜间浇筑合龙段混凝土,并逐级解除合龙段压配重。3、等边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中跨施工。4、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按设计张拉顺序,对称张拉梁体预应力束,先长束后短束,待预应力束张拉完毕后,将管道压浆封锚。
625、等中跨合龙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张拉所有剩余的预应力束,全部完成体系转换。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0o图30工艺流程图6、注意事项合龙段固结为体内劲性骨架永久固结,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确保劲性骨架构件的焊接质量,并使劲性骨架与周围钢筋焊接,骨架的长度依实际情况确定。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早强剂,以缩短等强时间。为确保梁体混凝土浇筑质量,采用一次连续浇筑工艺,加强振捣,并掺入微量铝粉作膨胀剂,以免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的结束时间,根据掌握的天气变化情况,尽可能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完成,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按规定养生。
63在每一合龙段挂篮就位、配重、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施张、拆除挂篮及配重前后,均要测量梁端及梁部各测点的标高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供后续合龙段施工提供参考,积累经验。第九节移动模架施工连乐铁路九峰岷江特大桥45〜71#墩为现浇40m箱梁,我分部计划采用西城高铁已使用的移动模架施工,该施工方式在西城高铁已有成功施工经验。一、下行式移动模架简介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台或墩柱作为支承,对桥梁进行现场浇筑的施工机械。其主要特点:施工质量好,施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在国外,已广泛地被采用在公路桥、铁路桥的连续梁施工中,是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国内已开始在高速公路、铁路客运专线上使用。本项目选用移动模架形式为下行式,型号为MSS50,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64表12MSS50移动模架性能参数表名称性能参数备注支承方式桥面下支承承载能力50+8米箱梁自重及施工阶段其他荷载适用范围同时满足50m及50m以内等多种跨度及其过渡跨的连续箱梁的原位安装现浇混凝土施工现浇箱梁最大浇注长度及桥梁顶宽最大浇注长度58m(桥宽30.68m)一次浇注箱梁的最大重量(不含施工荷载)39500KN现浇箱梁最小平曲线半径5510m允许现浇箱梁纵向最大坡度<4.0%允许现浇箱梁横坡<4%整机纵向移位速度5m/h整机横向移位速度0.5m/min驱动方式电液控制驱动方式(含高压液压站)动力条件AC380V;50HZ设计施工周期移动模架造桥机移位、就位以及模板的调整到位等共需时间需控制在24小时以内完成主材最大应力安全系数22纵向顶推液缸640KNx0.9mx6台主梁微调顶推液压缸470KNx0.5mxl2台系统落模顶升主液缸8700KNx0.35mx8台牛腿倒运竖向悬挂液压缸470KNx0.5mx2台牛腿倒运水平旋转液压缸300KNx0.45mxl台横梁螺旋千斤顶26OOKNxO.25mx90台模板横梁开模液压缸300KNx0.45mxl8台
65名称性能参数备注移动模架对墩身的最大受力垂直力:约27040KN;纵向水平力:约300KN施工时适合的净高(梁底到承台顶面)>9米外模分合横梁带动外模升降和侧移外模调节通过调节横梁的标高和平曲线分段整体调节内模组立采用组合钢模拆装内模调节用双向螺杆调节抗风能力不小于6级(风速)挠跨比主梁系统:<1/600模板系统:<1^00开模行走时允许最大风速6级整机抗倾覆稳定系数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况下“.5非工作状态允许最大风速12级合模浇筑时允许最大风速8级前支点最大压力27040KN后支点最大压力22320KN设计施工周期16天表13移动模架单孔作业周期表序号施工工序施工时间(天)备注1落模、开模、纵移过孔、设备调整就位22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和施工放样1.53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布置预应力钢束34拼装内模25绑扎顶板钢筋、穿钢绞线、支立端头模板2.56浇筑碎17养生等强108张拉、压浆、封锚3nil-25不考虑天气因素
66下行式移动模架,其主要构件由牛腿、推进小车、主梁、前后鼻梁、横梁、模板、液压系统及牛腿倒运系统组成。由于本桥跨跃岷江河墩身高度较高竖向支腿只适用于墩身较矮部位,在高墩施工时考虑利用在墩身两侧开孔穿入通长托梁替代竖向牛腿,托梁由大型加工厂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二、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备,1,|墩旁托梁和桥下支架安装|移动模架钿装就位I移动模架调试、式压、数据采集分析桥梁支座安装「宸模和外模调整|底板及腹板钢筋绑扎、领应力管道及预埋件安装|「内模及内祗轨道安装,厂顶板钢筋绑扎不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安装-,I~梁体碎濠筑、养护二端模及内模拆3薮i,,便应力筋安装及初张扬预感力筋络张拉F架下落,底稹:外模脱离「预应力孔道压跖偎架开模।封输r模槊一模]r纵移模架到F一梁位,合模迸入下一循环施工|图31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三'移动模架拼装1、场地布置
67通过现场的实勘,71#墩前后地面线的标高和主梁的下底面标高相差不大,所以可以考虑将桥台到73#墩附近长60nl(*40m(宽)这一部分作为移动模架的拼装和一些小构件的堆放场地。2、拼装顺序牛腿支腿、牛腿横梁和推进小车一前鼻梁(先右后左)一主梁一横梁一翼缘模板(先底后右再左)一托梁、牛腿梁、小车一后鼻梁(先右后左)一牛腿倒运小车。图32移动模架总装三维图3、移动模架验收模架拼装完成后在使用前,应对模架各部位进行自检并将模架相关质量证明资料收集齐全,自检合格后应上报监理进行验收。移动模架生产厂家应提供相应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对非厂家加工件项目部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确保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场具体验收内容见下表:
68序号检查部件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检查人口员1主梁平台、楼梯、安全网是否齐全、完好2主梁跨中腹板及支点腹板有无变形脱漆3主千斤顶机械锁是否已拧紧4主顶垫钢板厚度不超过100mm,面枳不小于主顶自带钢板5主梁节间高强螺栓抽检有无松动、滑丝和缺失6横梁与主梁、横梁之间连接螺栓或螺杆抽检有无松动、滑丝和缺失7模板标高及预拱度是否符合要求8主梁下腹板通长范围内有无弯曲脱漆现象9主梁滑板表面是否擦拭干净并充分、均匀涂抹润滑油,并进行防护10鼻梁导梁接头处的高强螺栓抽检有无松动、滑丝和缺失11导梁与主梁间的销孔和连接板有无变形脱漆现象12导梁与主梁接缝处的错台是否已作了倒角处理,过孔时是否碍事13安装导梁与主梁对接时是否处于水平状态14鼻梁滑板表面是否擦拭干净并充分、均匀涂抹润滑油,并进行防护15鼻梁杆件有无脱漆变形16牛腿平台、楼梯、安全网等是否齐全、完好17牛腿与支腿间的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滑移、滑丝和缺失18牛腿和支腿与墩身间的撑杆是否拉紧或顶紧,中间的木楔有无松动19牛腿横粱对应的支点处腹板是否弯曲脱漆20牛腿横移推动架槽钢有无变形,销孔是否完好21牛腿支腿与承台是否垫实22三角牛腿预留孔平面度是否达标(不超过5mm)24牛腿标高是否正确25小车平车滑动面与牛腿顶面是否擦拭干净26平台、安全网等是否齐全、完好27纵、横移推动架,销孔有无变形,是否完好28平车横粱安放主千斤顶处腹板是否弯曲脱漆29平车滑板紧固螺栓,有无外露、松动和缺失30平车滑板处的外侧限位导向块焊缝是否完好31平车滑板表面是否充分、均匀涂抹润滑油,并进行了防护32平车滑轨标高是否正确
6933横梁平台、安全网等是否齐全、完好
7034对应的支撑螺旋顶处焊缝是否完好、有无弯曲脱漆现象35横梁间的销孔和连接板有无变形脱漆现象36横梁外侧安放混凝土配重块的支撑槽钢有无弯曲变形37横梁连接销是否打紧,是否设有开口销38桁架横梁杆件有无脱漆变形39模板平台、楼梯、安全网等是否齐全、完好40外模板支撑框架的销孔和连接板有无变形脱漆现象41模板支撑调节螺旋杆有无松动、弯曲变形42模板间的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滑丝和缺失43外模板与支撑框架间的空隙是否已塞紧44内模板与支撑框架间的空隙是否已塞紧45液压油液位是否正常()是否高于下限标志46液压电气油液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浑浊、变质、乳化等现象47空载启动是否有异响48系统压力推动油缸速度是否能够达到额定压力49系统流量推动油缸速度是否正常50纵移、横移油缸是否缩回、缩回后是否已用销轴锁定顶推机构51电器元件、线路与接头有无裸露、松动和浸水现象52电气系统工作情况各项功能实际操作是否完好53液压管、阀等有无泄漏54外模液压系统将所有油缸销接触所定,每个油缸工作是否正常55测量布点预压期间测量点的布置测点的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移动模架预压⑴移动模架预压意义为了验证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同时也为了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模架造桥机各工况的实际挠度和刚度,模架使用前需要在现场做静载试验,以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并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和正确设置预拱度。⑵移动模架配重设置梁板重量考虑按120%的堆载重量计,根据箱梁内模设计图纸,箱梁内模及支架系统考虑60吨,预压重量总重上述二者之和。根据应根据箱
71梁校设计分布情况进行板部分配重,梁体内配重,模拟堆载试验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计量准确、比重大、质地均匀、方便运输和吊装等特点,在综合考虑以上特点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用箱梁钢筋+水载+沙袋进行预压。(3)预压流程试验程序与步骤流程:试验准备(技术交底、施工组织等)一移动模架造桥机安装就位一模架全面自检一预压前联合验收一观测点标记布设一分级加载一观测读数、记录一终值静置一观测、分析数据,确定是否继续下一级堆载预压一全面检查一卸载一观测结果整理、分析一投入使用前全面联合验收一模架投入使用。⑷梁体重量分块计算为了准确模拟梁体重量,进行分解计算。在加载预压过程中,根据不同部位梁体自重进行相应重量的预压。并进行沉降观测,等沉降量稳定以后再进行相应部位梁体重量的120%的超载预压。同时也要进行沉降观测。并根据沉降观测结果,进行移动模架拱度的重新调整。⑸堆载实施计划整个预压加载顺序为60%-100%-*120%,整个预压方案配重物主要为沙袋+水+型钢,现场应尽可能准确模拟箱梁截面受力特性。加载前必须安排专人对移动模架各构件进行全面检查,未经过全面检查验收合格不得进行预压。表15移动模架检查验收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测者日期校核日期1安全检查:平台、楼梯、安全网等2液压系统检查、阀等。泄漏测试3主千斤顶:千斤顶机械锁已拧紧4主梁节间高强螺栓已上紧5横梁与主梁、横梁之间连接螺栓已上紧6螺栓预紧力检查/抽查7纵移、横移油缸缩回、用销轴锁定顶推机构
728电器检查、线路与接头无裸露、松动和浸水现象9模板标高及预拱度10牛腿支腿、牛腿梁已与墩柱牢固固定检查人:时间:⑹卸载模架卸载时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按照加载相反的顺序进行卸载。卸载顺序为120%—100%—60%—Oo每卸下一级载荷,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作详细记录,在数据分析时与加载时的挠度进行比较。⑺移动模架沉降观测移动模架观测点分三部分:每根主梁设4个点,即1/4处、1/2处、3/4处及悬臂端处,对于主梁和模板横梁上不便观测的点,可以用刚性连接引致主梁以下,以便观测。观测点位用红色油漆标识。①整理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②计算沉降量,设置预拱度。三、主梁施工1.模板施工(1)外模施工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模板由加工厂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进行拼装。底板分块直接铺设在横梁上,并与横梁相对应。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杆来支撑加固。(2)内模施工模板从模板加工厂加工成型统一编号后运至工地现场进行拼装,内模由标准段模板及渐变段模板组成,施工时注意按照顺序进行安装避免造成截面尺寸不符情况出现,内模加固支撑利用普通钢管支架进行支撑加固,模板与顶托间内衬设置为[16槽钢。在内模顶表面设置了的天窗预留孔,窗口设置为活页式,底板浇筑
73时方便检查底板校密实情况,对局部缺料处可利用窗口进行填补,顶板校施工前将所有窗口关闭。2、支座施工预压结束后即可安装支座,在箱梁钢筋安装前应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支承垫石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3、钢筋绑扎及预应力束管道定位钢筋在制作场内制作成型,转运至墩位处采用吊车起吊运输至安装位置,纵向连接钢筋采用焊接,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采用焊接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中若钢筋空间位置发生冲突,适当调整布置,但於保护层厚度必须保证。预应力筋应在制作场内定尺制作,采用细铁丝绑扎成束编号,然后运至施工处进行安装。安装前必须按照设计位置进行放样,用井字型筋定位,定位钢筋网间距50cm,在转折控制点处作加密处理,间距控制在30cm。预应力管道位置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预应力管道埋设时注意压浆口和出浆口的埋设。施工中禁止将焊机的搭铁线设在预应力筋上,在浇筑於前检查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及管道接头处理。4、混凝土施工现浇箱梁混凝土均在2#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到到现场,由输送泵输送布料浇筑。5、混凝土养生混凝土浇筑完,表面收浆后立即对舲进行养生,夏季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低于7天;冬季养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锁水,然后上盖工程棉絮保温,弱气温低于时,箱内采用电炉加热,进行箱内蒸汽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分级施加预应力。6、模板拆除依据现场同条件试件确定梁体校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松开外模、内模及端模,硅内外温差不宜大于15度,拆除时注意保护棱角保护完整,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7、预应力施工本桥施工张拉需分为3个阶段进行张拉即:预张拉f初张拉一终张
74拉,张拉前必须进行预应力管道、锚圈口及锚垫板喇叭口摩阻系数检测,张拉控制应力确定时应将摩阻系数考虑进行张拉计算中。张拉程序为:0f初张力(20%)f持荷2分钟f量测延伸量60f张拉至设计吨位P-持荷2分钟一量测延伸量81一顶楔加油一量测延伸量82o实测钢束延伸量应与修正后的计算延伸量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张拉。张拉完成后,严禁撞击锚头或钢束,并在24小时内压浆。钢束多余长度待一天后,用砂轮切割机割掉,切割时留下不大于2.5厘米。8、封锚及压浆箱梁纵向、横向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管道灌浆方式均采用真空灌注法,必须保证灌浆饱满密实。9、移动模架过孔及拆除(1)移动模架过孔箱梁完成预应力张拉注浆后,对移动模架过孔前各部位性能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开始过孔工作,过孔前将后鼻梁与主臂拼接,过孔具体工作步骤如下:收缩前后承重油缸,依靠设备自重落模;拆除模板横梁对拉丝杆,开启模板横梁开模液压缸,模板横梁带动外模板向外打开,让开桥墩,以便纵移。③启动推进小车上的纵移油缸顶推主梁,使设备纵移。④移动模架的过孔时先将模架落模向前纵向移动。⑤移动模架纵移到位后,合模,安装模板横梁对拉丝杆;⑥通过推进平车上的横向移动液压缸和纵向顶推液压缸,对主梁在横桥向、顺桥方向进行微调,使其正确就位。⑦通过前后承重液压缸,调整标高。钢筋绑扎,内模拼装。(2)移动模架过孔注意事项移动模架落模之前,首先检查移动模架防错台后吊梁是否拆除;墩身处散模是否拆除。检查各操作平台是否有堆放杂物,必须清理干净,以防落模过程中掉落伤人。检查小车以及小车滑板是否放正,小车滑板上表面清理干净并涂抹润滑油脂。
75检查混凝土箱梁端头及翼缘周围是否有与外模板存在硬性连接现象,避免落模时把外模板扯变形的现象发生。检查箱梁上表面到移动模架各部位的电缆线,是否影响落模。应固定模架操作人员,在总指挥用对讲机的统一指挥下,分级落模。(3)移动模架开模检查①模架横移前,清理干净模架翼缘模板边缘、横梁、主梁上易坠易落物。②拆除底模板中缝螺栓、横梁中缝螺栓以及销轴;③牛腿梁上表面锈蚀处理干净并涂抹黄油;④检查液压站是否正常(液压站启动与主千斤顶液压站相同)⑤检查液压站油位是否满足使用要求;⑥横移模架时,先横移10〜20cm,确定未发生拉扯、绷挂、抖动等现象后,方可继续横移;⑦横移模架时如发生异常抖动及声响,应立即停止横移,待找到原因并解决后,方可继续横移;(4)移动模架拆除在主梁施工完成以后,对移动模架进行拆除。拆除采用整体下放方案,倒退拆除。
76第四章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第一节风险评估根据本桥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行桥梁的整体风险安全等级评估如下表。表12DK87+904九峰岷江特大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评估指标分类标准标准分值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分值建设规模(A1)单孔跨径LK(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6-8桥总长4092.68m,桥跨布置17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碎简支T梁+(24m+40m+24m)连续梁+(1X24m+12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碎简支T梁+(32m+48nl+32m)连续梁+(2X24m+2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碎简支T^+(100m+3X180m+100m)连续梁+(26X40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砂简支箱梁+(2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碎简支T梁+(54m+96m+54m)连续梁+(2X32m+2X24m+19X32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碎简支T梁,单跨最大为180m连续梁。5LK>150米或L>1000米3-5100米WLW1000米或40米WLKW150米1-2L<100米或LK<40米0-1地质条件(A2)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桥址区勘察过程中没有发现对路线有直接影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断裂构造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内基岩强风化层岩体破碎,结构被破坏,工程性质差:中风化层岩体较完整,岩质较软,工程性质一般,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1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1-3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0-1气候环境条件(A3)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16施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步,秋冬阳光互补,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2-3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1地形地貌条件(A4)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4-6桥址区属丘陵地貌,跨越岷江,属一般山岭区。1一般区域0-3平原区0-1桥位特征(A5)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1级-3级4-6跨越岷江,通航等级1级-3级。4通航等级4级-6级2-3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0-1
77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3-6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2-3施工工艺十分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0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1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R=A1+A2+A3+A4+A5+A6=11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九峰岷江特大桥总体风险等级为HI级。第二节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1、筑岛过程中需保证筑岛的稳定性,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渗漏。2、筑岛周边应进行栏杆防护。3、筑岛边坡应采用片石、钢筋石笼等进行防护,以免冲刷失衡。4、钻孔施工时,钻机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5、泥浆池及沉淀池必须安装栏杆防护,并挂设警示牌。6、帷幕注浆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的饱满性。7、双壁钢围堰施工中材料和插打设备应及时检查和维护。8、双壁钢围堰插打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钢板桩在插打时的竖直度,如发现双壁钢围堰发生倾斜,应及时进行调整。9、基坑开挖时应随开挖随支护,以防钢围堰发生倾覆。10、支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必要防护用具,比如安全绳、救生衣等。11、基坑开挖支护完成,应及时检查钢板桩围堰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果有必须及时进行封堵。12、基地清淤时施工人员应注意人员自身安全。13、高墩施工人员上下应走安全爬梯,并定期维护。14、挂篮施工和移动模架施工应配置必要安全防护设施。
78第76页共147页
79第五章施工中的各种安全规定第一节明挖基础施工安全规定1、坑壁四周应清除3m范围空地,并不得堆放材料机具等,应根据不同地质情况,确定坑壁坡度。2、在水中挖基,应备有便于出入基坑的爬梯等安全设施,基坑需机械抽排水时,须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3、坑深2nl以上,坑内人员须戴好安全帽,经常检查坑壁有无异常情况。4、经常检查机具、索具、挂钩等是否完好牢固。5、人工运输脚手板应牢固,单人挑道板不少于60cm,双人抬运过板不少于1.2mo第二节高处作业安全规定1,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应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2、高处作业人员须穿软底轻质鞋,所需材料事先准备齐全,工具事先放在工具袋内,拴稳挂牢。3、高处作业所使用的梯子不得缺档和垫高,同一梯子不得两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处(或平交口)使用梯子应设置围栏。4、运送人员和物件的升降电梯、吊笼,应设置可靠的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严禁乘坐运送物资材料的吊栏。5、高处作业人员与地面联系,应配有通讯设备或有专人负责。6、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定拴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7、人工倒运钢丝绳上高空,中间休息时要用卡子卡死下滑部位,防止钢绳受力滑动伤人。8、搭设脚手架,铺设走道板,禁止搭空头板,走道板要满铺,随铺随订。
809、禁止上下交叉作业,若无法错开时,应先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0、架空钢丝绳上有节头、卡子,滑车等障碍时,禁止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翻越。11、高处作业工作平台外侧应设置防护栏;高度超过10m,应设置安全网。12、在大风大雾等不良天气或视线不清时应停止高空作业。第三节混凝土浇筑安全规定1、机械上料时,在铲斗移动范围内不得站人,铲斗下方严禁人员停留或通过。2、作业结束后,应将料斗放下,落入斗坑或平台上。3、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作业平台和斜道,不得站在模板上作业。4、电动震捣器应使用电缆线、电源开关置于干燥处,多台震捣器同时作业应设置集中开关箱,由专人看管,操作人员要配戴安全防护用品。5,运输混凝土的罐车宜缓速行驶,防止发生倾覆事故。6、输送混凝土应接起重运输安全操作进行。第四节泵送混凝土安全规定1、混凝土泵应设置在作业棚内,安装平衡牢固,泵车安设未稳之前,不得移动布料杆。作业前检查输送泵电气设备是否正常、灵敏、可靠。2、泵送前应检查管路、管节、管卡及密封圈的完好程度,不得使用有破损、裂缝、变形和密封不严的管件。3、管路布设要平顺,高处、转角处应架设牢固,防止串动、移位。4、泵送中要设专人经常检查管路,遇有变形、破裂时,应及时更换,防止崩裂。5、混凝土泵在运转中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不得带病作业。
816、操作人员须熟悉并遵守泵车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7、拆卸管路接头前,应把管内剩余压力排净,防止管内存有压力而引起事故。8、作业结束,采用空气清洗管道时,操作人员不得靠近管道端部。第五节模板安装及拆除安全规定1、在基坑或围堰内支模板时,应先检查基坑有无坍方迹象,围堰是否坚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2、向基坑内吊运材料和工具时,应设溜槽或绳索系放,不得抛掷。机械吊送应设专人指挥,模板要捆绑牢靠,基坑内操作人员要避开吊运材料。3、人工搬运支立较大模板时,应设专人指挥,使用的绳索要有足够强度,绑扎牢固。支立模板时,应先固定底部再进行支立,防止滑动或倾覆。4、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吊点下方不得站人或通行。模板下放距地面1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5.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接触脚手架。6、高处作业时应将工具装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不得抛掷,不得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带上。7、作用斧锤须顾及四周上下安全,防止伤及他人。斧头刃口处应配刃口皮套。8、拆除模板时应制定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9、拆除模板禁止双层作业。3m以上模板在拆除时,应用绳索拉住或用起吊设备缓慢送下。
82第六节预应力张拉安全规定1、预应力钢丝束张拉施工前,检查张拉设备,工具是否符合施工及安全要求。压力表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2、锚环及锚塞使用前应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3、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点,各接口必须完好无损。油泵操作人员应戴护目镜。4、油泵开动时,进、回油速度与压力表指针升降,应平稳、均匀一致。安全阀要保持灵敏可靠。5、张拉前操作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张拉两端相距较远时,宜使用对讲机。6、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张拉作业区。7、在己拼装或现浇的箱梁上进行张拉作业,其张拉作业平台,拉伸机支架要搭设牢固,平台四周加设护栏。8、张拉千斤顶的对面及后面严禁站人,作业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两侧。9、张拉操作中若出现油表震动剧烈、漏油、电机声异常,断丝、滑丝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10、张拉钢丝束完毕退销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人工拆卸销子时,不得强击。11、张拉完毕后,对张拉施锚两端应妥善保护,不得压重物,管道灌浆前,梁端应设围护和挡板,严禁撞击锚具、钢丝束及钢筋。第七节脚手架安全规定1、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应使用扣件,接头应错开,螺栓要坚固。立杆底必须使用立杆底座。不得使用铅丝和麻绳连接钢脚手架。2,简易脚手架应按产品设计拼装连接牢靠,并使用钢管加强横向连接和剪刀支撑。3、脚手板要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支撑上。
83脚手架的任何部份均不得与模板相连。4、脚手架要设置栏杆,敷设安全设施并应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5、脚手架上的材料和工具要安放稳妥整齐,有坡度的脚手板,要加设防滑条。6、悬空脚手架应用栏杆和撑木固定稳妥、牢固、牢靠、防止摆动摇晃。7、搭设在水中的脚手架,要经常检查受水冲刷情况,发现松动,变形或沉陷应及时加固。脚手架上作业的人员应配戴救生设备。8、脚手架高度在10〜15m时应设置一组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为45°〜60°,缆风绳的地锚应注意保护。9、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置警戒标志或护栏,应按从上到下顺序拆除,不得上下双层作业,拆除的脚手架,板应用人工传递或吊机吊送,严禁随意抛掷。
84第八节支架施工安全规定1、支架所用的桩木、万能杆件等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大节疤的圆木及锈蚀、扭曲严重的杆作和钢管等。2、地基承载能力必须符合设计标准,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土质地基雨季须有防水措施。3、支立排架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要与垫木连结牢固,防止不均匀沉落、失稳和变形。4、支立排架时应专人指挥,支立排架以竖立为宜,排架竖立后用临时支撑撑牢,再竖立第二排。两排架间的水平和剪刀撑用螺栓拧紧,形成整体。5、用吊机竖立排架时,应用溜绳控制排架起吊时的摆动。6、支立排架时,不得与便桥或脚手架相连,防止支架失稳。7、立柱排架大面积拆卸时应边拆边撑木,保持平衡稳定。严禁将全部水平和斜撑拆除,再放立柱。第九节木工机械安全规定1、木工机械开机前应添加润滑油脂,先试机,待机件各部运转正常后,方可工作。2、机械运转中,如有不正常的声音或发生故障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维修。3、操作人员工作时,要扣紧衣扣和袖口,严禁戴手套作业:留长发者须戴好工作帽,长发不得外露。4、木工机械的转动部分,要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板。工作中更换据片、刨片、刃具、钻头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转动后方可拆装。5、圆盘锯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站在锯片一侧操作,禁止站在锯片同一直线位置,锯片上方安装挡板和滴水装置。锯片不得有连续断齿。第82页共147页
856、接料者要待料出锯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木料锯到接近端头时,应由下手拉,手不得继续推进。7、送料用力要均匀,遇本节应减速。长度不足50cm的短料不得上锯。8、平刨机刨料前应清除材料上的钉子灰垢,根据木料材质调整刨料速度,手严禁放在木节上。9、刨木材的大面时,手须在木料的上面;刨木材的小面时,手可放在木材上半部。手指须离刨口3cm以上,每次刨削不得超过L5smm。刨料长度超过2m时,必须由两人操作,料头过刨口20cm后,下手方可接料,用力要均匀。10、活动式的台面,调整切削量时,须切断电源,停止转动方能进行,防止台面与刨面接触造成事故。11、刀架夹板必须平整贴紧,全金马片焊缝的高度不得超过刀头、固定刀片的螺旋应钳入槽内,离刀背不得小于10mm。12、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将手伸进安全挡板里侧移动挡板,不得拆除安全挡板进行刨削。13、压刨机必须使用单向开关,不得使用倒顺开关;送料须平直,发现材料走横或卡位,应停机拨正;操作必须待料送出台面。14、人员站在机床一侧操作,每次削量不得超过3mm,所创材料不得短于前手压滚距离,厚度不足1cm时须垫衬托板。第十节钢筋制作安全规定1、钢筋施工场地应满足作业需要,机械设备的安装要牢固、稳定,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2、钢筋调直及冷拉场地应设置防护挡板,作业时非作业人不得进入现场。
863、钢筋施工切断机作业前,应先进行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方能进行切断作业。切长料时由专人把扶,切短料时要用钳子或套管夹牢。不得因钢筋直径小而集束切割。4、人工锤击切断钢筋时,钢筋直径不宜超过20nun,使锤人员和把扶钢筋、剪切工具人员身位要错开,并防止断下的短头钢筋弹出伤人。5、绑扎钢筋高过1.5m,应有固定临时支架进行稳定,并设绑脚手架,不得攀登和站在钢筋骨架上。6、场地绑扎梁体钢筋,应先设置稳妥分层支架,两面同时进行绑扎,防止受力不均造成事故。第十一节焊接作业安全规定1、电焊(1)电焊机应安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2)电焊机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遇雷雨天气,应停止露天作业。(3)在潮湿地点工作,电焊机应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操作。(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5)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焊接前必须清洗干净,打开所有孔口,保持空气流通。(6)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必须开设进、出口。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O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容器壳体隔离开。施焊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至一小时外出休息10〜15分钟。(7)接线、地线不得与钢丝绳,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等接触,不得用
87这些物体代替地线。(8)更换场地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现场,清除焊渣。(9)在高空焊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应备消防设备。(10)焊接模板中的钢筋、钢板时,施焊部位下面应垫石棉板或铁板。2、气焊(1)乙块发生器应采用定型产品,必须备有灵敏可靠的防口火安全装置。(2)乙焕发生器应置于干燥、通风处。乙焕发生器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用明火检查是否漏气,氧气、电石应随用随领,下班后送回专用库房。(3)氧气瓶、乙烘发生器受热不得高于35七,防止火花和锋利物件接触胶管,气焊枪点火时应按“先开乙焕,先关乙烘”的顺序作业,点火的焊枪不得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随意乱放。(4)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表面,严禁沾污油脂。氧气瓶应设有防震胶圈,并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剧烈震动和烈日曝晒。(5)乙焕发生器应每天换水。严禁在浮筒上放置物体,不得用手在浮筒上加压和摇动,添加电石时、严禁明人照明。(6)乙烘发生器不得放在电线下方,焊接场地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m。(7)乙烘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回火装置结冻时,应用热水溶化,不得用明火烘烤。(8)电石应在干燥的地方,移动或搬运应打开桶盖,轻移、轻放。开桶时头部要避开,不得用金属工具敲击桶盖。(9)施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施焊完毕将氧气阀门关好,拧紧安全罩。乙烘筒提出头,头部应避开浮筒上升方向,提出后应挂放,不得扣放在地上。第十二节施工用电安全规定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建设部标准JGJ46—2005要求规范布
88局。在开工前会同甲方安排决定施工用电和线路面向。2、临时用电应由专业电工负责,根据现用电量合理选择导线。3、本工程用电机械及照明设施,一律采用三相五线制,保护接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欧姆。4、安装测试、维修均按JGJ46—2005规定实施。电工执行,专业人员负责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5、施工期间做到电工值勤,做好交接记录,做到人离电断,确保安全。
89第六章安全措施本单位工程水中墩基础较多,共15个,工人在水中墩基础施工中对各方面较为陌生,所以安全方面尤为重要。第一节筑岛1、水中筑岛前应清理水中的各种杂物,如树根、石块、生活垃圾等,筑岛用土石料不允许含有树根、砖块等杂物或有机物,以减少渗漏。2、筑岛过程中不允许直接向河中倒料,而应将填料堆卸在已出水面的堰头上,推土机向前推平,通过向河道内不断侵占方式,形成作业平台,防止填料流失。对填出水面部分应分层夯实,并于外坡面用大块石渣抛填加以防护,岛面迎水面采用LLO的坡比并抛填钢围笼,以增加筑岛围堰的稳定性,防止边坡冲刷失稳。第二节帷幕注浆1、帷幕注浆注浆人员应戴好防护镜,戴好防护手套。2、压浆过程中应注意压浆的饱满性,使注浆后的帷幕范围形成“结合石”,从而达到良好的堵水效果。3、为防止注浆过程中浆液污染水源,在注浆过程中设置专人观察,发现浆液遗漏立即采取措施。4、为防止污染河水,如注浆过程中出现浆液渗漏,立即停止注浆,向孔中加入海带或麻绳,钻杆扰动海带或麻绳,塞紧孔隙,利用海带或麻绳具有遇水膨胀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堵水效果。
90第三节钻孔桩1、钻孔桩施工时,泥浆池和沉淀池应做好防护,四周应搭设拉杆,高度不得低于L2m,并挂设“基坑危险”等安全警示牌。2、钻机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3、钻孔泥浆经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对于沉淀泥浆定期进行清理,运输至岸边指定地点堆放,避免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第四节基坑开挖1、基坑开挖时应随挖土随支撑,并检查各点是否顶紧、钢围堰与工字钢间木楔是否挤紧,开挖速度不宜过快,要随时观察围堰的变化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当发生锁口渗漏时,及时堵塞并水泵抽排水。若桩脚渗漏是因围堰底透水引起的,则采用向透水层压注水泥砂浆的方法止水。2、在抽水及进行内部支撑的过程中用泥浆泵配合高压射水将围堰内的淤泥清除,清除过程中同时使用抽水机对围堰内进行清淤补水,保证内外水头差不大于50cm,以保证围堰安全。3、如需人工清淤,施工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品,如水鞋或水裤等。
91第七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措施第一节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1、施工期废水本工程在施工中产生高浊度泥浆废水将对岷江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施工时突遇大雨,地表径流冲刷也会带入河流,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悬浮物。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漱用水和冲厕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及NH3-N等。2、施工期废气施工期,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施工扬尘及施工燃油废气。施工期间,筑路修桥材料的运输、装卸及拌和工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进入空气,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风吹起引起扬尘污染等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车辆与机械来往也会造成扬尘;各类施工机械及车辆运行会产生废气,造成局部大气污染,废气主要含S02、CO、NOx等。总体上,施工期对环境空气影响范围有限,且是暂时的。3、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在施工及原材料运输过程中,这些污染源对施工区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各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期噪声可分为3类:a)施工机械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土石方挖填、打桩、混凝土搅拌等施工活动,机械设备噪声属点声源,其特点是固定、连续、声级高、声源强等,本项目主要施工机械有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振捣器等,类比同类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在75〜115dB(A)之间;b)爆破噪声,主要来源于爆破施工过程,属突发噪声,具有声级高、发声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最大A声级在130dB(A)以上;c)交通运输噪声,主要来源于自卸汽车、载重汽车的物料运输过程,属线声源,噪声级水平与车辆运行状况有关,一般在75〜90dB(A)之间。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交通噪声对两侧居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路两侧60m范围内。
92在上述3类施工噪声影响,尤其是各种噪声累积影响下,施工沿线周边声学环境将受到一定不利影响,特别是沿线噪声敏感保护目标。但施工噪声污染属于物理型污染,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自行消失,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限。4、施工期振动施工期振动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挖掘机、履带式振动吊、空压机及重型运输车等,距振源11m处振动值最高可达85dB,对邻近施工场地附近敏感点将产生振动影响。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噪声基本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1070—88)的(80dB/80dB)标准要求。5、施工期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土石方施工产生的废渣,以及拆迁产生的建筑废料;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这些固体废物往往存在于堆料场、施工工场、搅拌站附近,若堆放、处置不当,将直接破坏项目周围的农作物、植被,给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6、施工期对社会环境影响施工期对社会环境影响影响主要表现为征地拆迁、占地以及交通干扰等,给当地交通及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不便。随着铁路的建设完成,当地对外货物流通将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对当地企业发展产生长远有利的影响,带动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第二节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原则1、施工期控制水污染的原则施工期废污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与车辆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内混凝土搅拌废水,雨水冲刷堆放的建筑材料受污染形成的废水,基础钻孔作业产生的高浊度含泥水等。(1)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清洗和维护将产生冲洗废水,该类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SS,采取隔油、沉淀措施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93也可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场地洒水;(2)混凝土生产及预制件制作过程会有废水产生,其中主要为混凝土转筒和料罐冲洗废水,废水具有水量小且间歇集中排放,SS浓度高但易于沉淀等特点,排放前需进行沉淀处理,也可用于场地洒水;(3)雨水冲刷建筑材料形成污水,应加强对建筑材料的保管,必要时可遮盖防水油布,避免因降雨径流的冲刷而进入江、河。(4)基础钻孔作业,钻孔过程中,需采用泥浆护壁,施工场地设置泥浆沉淀池,将泥浆循环使用,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沉淀池。(5)施工营地应尽量依托附近居民住宅,利用现有的排污设施进行污水处理;若需设置施工营地则应对其进行环境保护管理,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处理达标后排放或进行农田灌溉。2、施工期控制大气污染的原则项目施工期间切实控制施工扬尘污染,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路线;严禁超高、超载运输,实行密闭运输;加强车辆的维护和保养;施工人员生活燃料必须选用清洁能源;定期清扫运输道路及设备维修。3、施工期控制噪声污染的原则施工期间,选取声源强度和声功率小的设备和工艺,降低施工的作业噪声。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噪声大的施工机械远离敏感区布置;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昼间,施工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加强施工期环境噪声监测等,及时采取措施等,减少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4、施工期控制振动污染的原则施工期,对强振动施工机械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尽量避免在敏感点附近进行打桩和爆破等强振动作业;施工中各种振动性作业尽量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施工扰民,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控制炸药使用量,安全生产;应时刻关注施工振动对建筑物及地表的影响,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5、施工期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原则
94施工建筑垃圾应尽量回收利用,剩余废物送到当地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或作妥善处置,严禁乱堆乱放。同时在施工现场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池等环卫措施,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倾倒等,以免污染当地环境,影响景观。第三节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认真落实川环审批(2014)725号《关于四川连乐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地方铁路连界至乐山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意见,切实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施工中,自觉依法保护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做到文明施工。开工前,组织全体参建员工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普及环境保护常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实现文明施工。项目经理部部成立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各工区经理任副组长,协作队伍有关人员为成员。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全面履行法律责任,制定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实施计划,实施量化管理并切实抓好落实。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及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源重点进行监控,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第四节水土保持措施1、组织措施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组织全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95法》及当地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水土保持意识,自觉遵守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河道施工前必须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方可施工,随时接受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机构的检查和监督。施工现场建立有效的水土保持自我保护体系,水土保持方案与施工方案紧密衔接,同步实施。2、技术措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采取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施工与蓄水保土相结合等方式,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突出实效。按“永临结合”的原则,优化全线弃喳场尽量减少破坏地貌和植被。根据磴场库容,严格控制废喳堆放高度,并于弃磴场坡脚修建浆砌片石挡磴墙,平整场地和废磴,撒草籽进行绿化,可绿化地段采取乔、灌结合的方法进行植被绿化。对选定的取弃土场地做好挡护、复耕及撒草籽绿化。桥梁基坑开挖弃磴及时运走,恢复河道地形,对临时弃土、堆料、泥浆回收、灌注混凝土等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及时、有效。施工中预测预想,对重点部位采取针对性措施,设专人负责监控落实。施工便道本着支援地方的原则,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凡施工便道,对便道的上下边坡及时植树、植木、护坡、排水,搞好水土保持。施工工棚及作业场地的设置,尽量维护自然面貌,荒地亦应少开挖,少刷方,以保护植被。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新辟便道路面铺设碎石加强,施工车辆不能离道行驶,并经常向施工便道路面洒水;运输砂、石、水泥等材料时车辆加盖蓬布。若因为工程的施工需要,施工时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因施工改变了原汇水状态,自然排水变成了集中排水,要有消能池,防止局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基础开挖的土体,及时清运和回填,来不及回填的周围要设置临时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
96弃士弃磴严格按设计要求运至弃磴场,不准乱弃。弃磴场要有挡护工程,严防水土流失。正式工程施工完成后,根据环保及设计要求,要对所有生活区、生产区临时设施所占用地进行复耕,拆除建筑物、铲除硬化地面及建筑垃圾,对场地进行平整。若地面没有熟土,应从其它允许位置装运熟土进行平整,保证复耕后的用地达到耕种要求,并做好耕地的边坡防护、排水等工作。涵洞出入口、天沟、侧沟、排水沟要畅通。施工中积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挂警示牌、标志牌、贴宣传标语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奖惩制度。3、空气环境保护(1)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要经常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防止扬尘。运输车辆要加盖蓬布,防止尘土飞扬。(2)施工现场堆积的筑路材料(如水泥等),应覆盖蓬布,以免风吹起尘。(3)搅拌站位置设在距居民区500米以外的下风向处;其它临时设施和场地距居民区不得少于300m,而且置于下风处。(4)超标排放车辆、机械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降低废气排放量。4、水质保护(1)合理规划施工驻地,驻地的垃圾、废物、粪污必须统一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排放,与当地村民联系作为农肥使用。严禁随意向江河、沟渠倾倒。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河流、水道或现有灌渠或排水系统中。(2)施工废弃物不能任意倾入河道和水沟。(3)在饮用水处,不准冲洗车辆、施工器具。(4)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会用,严格管理沥青、水泥、油料、石灰、化学品等施工物料,防止被雨水冲刷污染地面或流入河流污染水质。(5)料场边缘修建沉淀池,料场内做雨水溢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而引
97起局部水土流失和洼地积水。(6)没有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保证做到不改变河流、水道或现有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7)施工期间,因施工影响邻近的土地使用者耕地灌溉时,及时为其提供灌溉与排水用的临时渠道或临时管道。(8)施工中,冲洗集料或含有沉淀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确保做到达标排放。(9)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防止因漏油污染水源。严禁将废油向河渠、农田倾倒,施工废油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回收或处理。(11)生活营地不要在靠近饮水源(上游noo米,下游no米)的范围内设营。现场条件限制难以避开时,生活污水分别采用预处理池收集后作农肥和利用当地居民既有设施收集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11)钻孔桩用泥浆不得直接排放到河道中,要沉淀处理,然后排放,以免污染河水。特别是本桥水中墩施工产生的泥浆、淤泥、弃土,要采用船只运出进行处理,不准直接倾倒河中,围堰土方的清理要满足河道管理部门的要求,以免堵塞河道和污染水源。(12)清理、修理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集中回收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允许随意倾泄。(13)在帷幕注浆过程中,为防止污染河水,如注浆过程中出现浆液渗漏,立即停止注浆,向孔中加入海带或麻绳,钻杆扰动海带或麻绳,塞紧孔隙,利用海带或麻绳具有遇水膨胀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堵水效果。5、废弃物的处理(1)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工程废弃物应集中堆放,经处理后,除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外,其余均挖坑深埋并填坑、平整土地,恢复植被,或联系当地环保部门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2)钻孔桩泥浆集中排进沉淀池,待沉淀固化后,挖出弃于指定位置。(3)油料贮放在业主指定的贮运仓库,现场用油料使用临时小型贮藏罐,
98不使用不合格油罐,以免污染发生。6、施工的噪音控制(1)靠近村镇、公路的施工现场,机械作业要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强噪音施工项目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以防噪音扰民,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距离居民区在150米以内的工程要避免夜间施工。(2)采用噪音低、震动小的机械,操作产生高分贝噪音的机械人员和操作产生低分贝噪音的机械人员要定期调换,并在工作中配置防护用具。7、现有公用设施的保护(1)在工程开工以前,对线路征地范围内及附近的建筑物,如房屋建筑、通讯及电力电缆、地下管线、栅栏、道路、水渠、树木等进行实地勘测,统计造册,确定位置和归属。(2)对需搬迁的建筑设施,积极配合业主或当地政府进行动迁。需我单位拆除或搬迁的建筑设施,在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经所有者的许可,办理必要的手续后方可进行。(3)对处在征地范围以外,不需搬迁但易造成损坏的建筑设施,如电力、通讯电缆、桥涵、道路等,施工前应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并立牌警不O(4)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下管线或其他未进行搬迁的建筑设施,及时报告监理,并做必要保护或处理。(5)在既有公路附近施工时,挖基、取土前要使用专门的探测仪器进行地下探测,探明无物后方可进行施工。
99第八章防洪渡汛措施第一节成立防洪渡汛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由项目主要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作业组负责人组成,由分管安全的项目副经理主持日常工作。组长:余伟副组长:何国梁、曾坤、李地霍成员:晋博、王志宇、刘和平、董朝勇、李刚、石涛、熊宁超、向天志、蒋维、龙宇、李根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全面工作,并对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并督促执行。组员中,曾坤为副经理,晋博为九峰岸42#主墩水上钻孔平台渡洪、现场技术负责人,李刚负责对栈桥平台安全运营管理,石涛、熊宁超担任负责水情收集、分析、汇报。第二节洪渡汛安全生产保证措施①制定安全抢险救援预案,做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②安排专人与当地水务部门保持联系并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等形式密切关注天气水情变化,为施工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③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救生衣和防滑鞋。④施工现场放置救生圈(含救生绳)等,位置合理,水上作业必须穿戴救生衣。⑤现场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标示牌。⑥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基本安全知识,避免违章作业。⑦起重人员要按章操作,严格遵守“十不吊”。
100⑧所有电器设备的安装、电缆线的敷设都由项目部专职电工负责,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电器、电线。电工对所有电器设备要做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⑨电焊、气割人员作业时要穿戴防护用品,氧气瓶和乙烘瓶的工作距离至少保持5米,存放时严禁将二者混放。氧气瓶、乙烘瓶压力表、胶管要完好无损,并且要有安全帽和防震胶圈,乙烘瓶还要安装防回火装置。⑩机械操作室及各电器设备旁要放置灭火器或消防沙。(11)建立安全联控联警机制,现场各工种、岗位人员作业做到''三不伤害第三节建立水情预警机制设专门工作人员(指定为栈桥水上钻孔平台安全渡洪管理小组组员晋博)负责收集水情预报。与上游水文站及相关水利部门建立工作联系,以便提前获取水情预报。并通过互联网及早掌握汛情。当水位标高低于355m时,处于安全水位状态,栈桥及水上钻孔平台可正常使用。但要加强上游警戒,及时发现较大型漂浮物并采取拖、拦的措施解除威胁。加大栈桥及平台的安全检察力度,加大清理漂浮物的频率。当水位标高达到355.50时,抢险突击队24小时待命抢运材料及设备,并对栈桥及钢平台进行加固。水位标高到达356.00有继续上涨趋势时,根据具体险情,由领导小组调动各抢险突击队和组织相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紧密的观察,以制定相关应急措施,确保安全。第四节对栈桥及水上钻孔平台全方位监测为确保栈桥及平台在洪期使用状态下的安全性,除建立水文预警机制外还将在洪期内对栈桥平台进行桥位河床断面冲刷情况和栈桥变形情况的监控。冲刷情况监测在洪期内坚持每周一次全断面冲刷情况测量,在栈桥及平台范围内每隔8m布置一个测量点,使用钢尺测量水深,根据即时水
101位推算该点河床标高。对每次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发现有冲刷剧烈区域,立即组织人员对该区域实行抛砂袋冲刷防护。栈桥及平台变形情况监测方法为:在洪期来临前在栈桥及平台上做好监测控制点将其即时坐标作为基准数据与洪期内各水位情况下的即时坐标作对比,一旦出现较大差异则立马暂停栈桥及平台使用。第五节海事管理措施本项目基础工程主要在岷江上搭设施工栈桥和水上施工平台。栈桥和平台占用施工水域面积较大,施工期间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机具安排工期,精心组织施工,以尽量减小对该水域的通航影响,特别是对主航道的影响。我部将在施工期间,以不影响通航为主要前提条件,保证施工和通航能同时进行而组织合理的施工方案。1、航道临时交通管制与警戒措施在交通管制区域周围设置航标和警示标牌,并于施工前发布航道通告。2、应急预案(1)编制目的提高应对和处置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救助遇险人员,控制水上突发事件的扩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等,制定本应急预案。(3)适用范围具体编制的急预案适用于本工程施工水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业主负责协助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水上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102(4)成立水上施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施工需要,成立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故救援领导小组。①工作职责负责贯彻和执行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决定和指示;研究和确定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工作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组织指挥和协助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向上级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有效的救援措施,协助指导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②小组成员的职责a、组长负责协调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并做好启动本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救援小组启动紧急救援预案后,立即通知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的具体组织工作;协调交通行业有关部门(单位)参加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负责联系协调地方海事局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派出专业救援船舶和船舶构造专家、水上施救专业人员赶赴现场,指挥航道内的船舶通行,必要时对水上交通实行管制,为应急救援行动提供良好的水上通行条件。b、副组长负责组织险情区域人员的安置与疏散工作,负责获救人员的安置和对死亡、失踪人员的善后处理,负责联系协调指挥现场救援船舶,统一调度事故水域内的抢险机械,物资搬运及参加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组织事故区域的安全警戒,维护事故区域的交通和人员秩序,维护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必要时对事故陆域实施交通管制。C、成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施救,负责对伤员的运送,负责协调现场秩序,负责应急救援的资金保障,负责与各相关单位的联络及相关部门(单位)间的联络和组织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向各相关单位通报事件情况;传达上级相关单位的各项命令,上传下达救援指令,及时掌握、分析现场重要信息;组调查处理,负责事件后的经验总结;实施本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演习。(5)成立搜救小分队成立水上施工作业搜救小分队,承担水上搜救工作。水上搜救小分队主要职责:
103①执行救援领导小组的决定和指示;②按照救援领导小组指令,快速组织水上突发事故救援力量;③承担施工区域内水上施工作业搜救应急值班人员的安排,负责全区域内水上搜救工作的综合协调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④负责组织水上搜救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和水上安全知识宣传;⑤负责建立水上应急救援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接收、汇总、分析水上突发事件有关重要信息。(6)安质部职责主要负责协助事故现场周围水域的安全秩序,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根据救援领导小组和上级项目经理部的命令对可能发生危险的水域人员进行紧急疏散,负责协助地方政府、地方海事处对来往事故水域水、陆救援交通的畅通。协助由地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安监、公安、民政等部门人员对事故的调查。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如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清理、事故损失的评估、事故的调查、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和家属的接待。(7)险情分级与上报①险情分级根据《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水上突发事件险情信息分为四级。特大险情信息(I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重大险情信息(H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较大险情信息(III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件。
104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一般险情信息(IV级)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②险情信息处理a、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水上突发事件信息后,对险情信息进行分析与核实,并按照有关信息报告规定和程序逐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b、水上搜救小分队接到险情报告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对一般险情信息(IV级)以上险情,要同时向地方政府、地方海事水上搜救中心报告。③应急响应和处置a、水上遇险报警发生水上突发事件后,遇险人或现场附近目击人应立即向救援领导小组、地方海事、地方政府或公安、消防部门报告。b、报警通信方式公安部门报警电话110;消防部门报警电话119;医疗部门报警120;乐山市地方海事局。发送水上遇险信息时,应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状况、遇险船舶、航空器或遇险者的名称、种类、联系方式等。(8)应急保障应急搜救小组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如通讯设备,搜救船舶,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用绳等器材等。①财力保障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资金保障按规定程序列入项目资金预算,进行优先支付,确保专款专用。②物资保障
105水上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水上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的调配和储备管理。
106第九章施工期通航保证措施第一节钢栈桥施工通航保证措施(1)现场配备两名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同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2)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安全培训,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志、配备安全网、救生设备等,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酒后作业。配合海事、航道部门一起做好航道维护和航标设置工作。(4)栈桥为临时辅助结构,现场需设置防撞措施。防撞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防止有施工船舶撞击,主要从制度、警示牌、教育培训等管理手段方面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在施工期间设置航标和警示灯,并在航道区域设置值班员(兼职航道维护员),引导过往船只通行。(5)严格限制通行车辆的荷载和车速(不得大于5km/h),并在两侧桥头显著位置设置限载和限速警示牌,在桥头设置值班岗亭,维护栈桥的正常运行。(6)定期对栈桥各结构及连接点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维护,在栈桥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栈桥的沉降变形情况。(7)夜间施工要足够的照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施工,设置防雾警示灯及反光标志。(8)各种设备必须由专门的操作人员操作,严格遵从操作规程,需要的各种操作使用证据齐全,严禁无证作业。要求使用、维修人员熟悉机械设备性能,杜绝重大机损、机械事故的发生。(9)施工现场的用电及电路(主要是箱变、电闸箱、电线接头等处)由专业电工负责施工并每期定期检查一次。(10)在使用过程中密切关注河床泥面标高,如果河床冲刷超过设计量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抛石或抛装泥土的编织袋进行护桩。
107(11)保证栈桥在洪水期安全使用的措施:①栈桥排架采用间隔5跨设置双排钢管桩桥墩,以形成稳定墩,增加栈桥的整体稳定性,增加其抗洪能力;②横梁与重量焊接形成刚接以增强稳定;③在洪水期间为保证洪水的安全性,采用在上部抛锚(柱块)拉住栈桥,以抵抗水流力;④洪水期间,派人24小时值班,随时关注栈桥的安全结构,并清理挂在栈桥上的漂浮物;⑤栈桥两边设计警示灯,间距10m,交错布置,并且警示灯的布置高度比栈桥高2m,确保洪水期警示灯是在水面以上。第二节水上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在岷江大桥施工期间,特别是桩基、承台施工时,水中要设置临时墩,并且有水下开挖等施工作业,必须要影响航道和占用部分水域供施工船舶停泊、作业,为了尽量减少施工与航道的相互干扰,做到施工、航道俩不误,拟采用以下措施维护航道通航和工程施工安全。一、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在本项目的施工占用水域及航道布置方案拟定后,为确保本方案的可行性,向航道部门报批大桥施工的总体方案及施工期间水域和航道的布置方案。二、航道维护办法及防范船舶碰撞的措施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水上施工作业区分布图,确保本项目水上施工船舶的作业范围,并依据作业范围编制出相应的水上交通组织方案,定出各类船舶的航线路线和施工周期,并报工程建设单位审批和备案。在通航水域水中墩施工时,提前向港务、航道监督部门办理申请施工手续,说明大桥的工程规模、施工地点、占有水域范围、施工时间、
108技术方案、施工船舶、安全措施等事项,经批准并发布特等公告后进行施工。向当地人员了解和掌握施工和航道线内的各种障碍物状况。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施工作业区内已搭建平台、施工船舶的抛锚等情况。加强与港航监督部门的联系,互通情况。现场进行水上航道维护,与施工作业无关的船舶严禁进入施工作业区,严禁施工船舶进入、穿越其余施工作业区。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向水域乱抛卸水泥、砂石、钢材等施工材料及其他施工设施,若散落水下对通航造成影响时,应及时打捞、疏浚;水中钻孔桩施工的泥浆及弃渣全部用弃渣船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各施工作业点按规定设置通航警示标志,避免航线船舶碰撞,并在显示灯照明时应注意避免强光直射水面,影响船舶驾驶人员的视线。对过往桥址水域的大吨级船舶或船队采取引航或领航措施,避免船队不熟悉施工区域情况而造成直接撞击施工结构物。制定水上交通疏导计划,申请加强航政管理,并设专人统一指挥施工船舶的航线路线。三、施工船舶与水上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成立水上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由一名负责施工安全生产组织指挥的项目副经理任组长,负责水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港、航监督部门建立定期协商沟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水上交通安全会议,总结水上施工航线管理经验,找出差距,布置改进措施,完善水上施工安全保障制度。在通航水域施工前根据作业占用航道水域的地点、范围、时间,将占用水域方案报送当地航道、港监督部门批准,并办理水上施工所需的航线证等一切证照。严格遵守航务部门的各项规定,搞好自用船舶及设施的保养。配备高频无线电话(VHF)和GPS-GSM系统终端设置,昼夜保持通畅,及时传递信息并服从统一指挥。施工所使用的船只应经船检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期间按
109规定设置航线标志,同时保证航线标志的有效,及时检查与更换。掌握和及时了解当地的气象和水文情况,大型构件的拖运、起吊、安装施工前,选择在风浪较小的天气状况下作业。遇大风天气应检查和加固锚碇或撤至避风区,大雾天气封航停止作业,并对水上设置悬挂强光(透雾)标志警示灯。施工船舶应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桥区作业图进出作业区,保持在所有作业船上进行目视和无线电警戒。运输船载货不得超高、超载并必须进行有效绑扎;交通船严禁超员强渡,必须设防护栏杆并配足救生设备。严格执行船舶供、受油规定,防止泄漏。船舶油污水和垃圾要集中回收并做好记录,严禁向水域内排放和倾倒。严格执行各项涉及水上安全的法律规定,认真填写安全日志,谨慎操作,确保安全,做到''十分把握七分开,留着三分防意外”。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工作,水上作业必须穿好救生衣和软底防滑鞋。所有施工船舶必须配置救生用品,并统一在船头悬挂施工旗帜,颜色为橙黄色。第三节应急预案水上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针对施工水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业主负责协助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水上突发事件,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了全面提高应对各种水上作业安全事故的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确保在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后,科学有序、高效迅速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管理秩序,按照上级安全生产管理细则和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工程任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九峰岷江特大桥为通航河道,水位随着季节变化较大,丰水期水深面宽,在水面施工主要危险源如下:
1101、出现架子垮塌事故;2、临时便桥塌垮事故;3、人员落水溺亡;4、水上桩基施工机械倾覆;5、水上施工船只倾覆。三、应急机构与职责1、应急体系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指挥组织、各职能部门和支持保障部门、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支持保障力量,相关单位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等组成。2、应急机构及职责(1)应急机构由总指挥、现场指挥以及各应急小组构成。(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其职责为:a、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以便实施更高一级应急计划。b、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c、与领导小组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d、与外界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e、在紧急状态结束后,组织对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3)现场指挥职责:a、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b、组织抢险等有关事项。c、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4)通讯联络组职责:
111a、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b、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c、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用手机或对讲机保持联络)。(5)技术支持组职责:a、提出抢险抢救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b、指导抢险抢救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c、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d、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6)现场保卫组职责:a、保护受害人财产。b、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c、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畅通,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d、抢险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7)抢险抢救组职责:a、实施抢险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b、寻找受害者并转移到安全地带。C、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d、抢险救援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8)医疗救护组职责:a、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感染等)。b、使重度受伤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c、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伤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进行护理。(8)后勤保障组职责:a、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112b、提供合格的抢险救援的物资及设备。各部门成员为各组成员。四、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任何人收到可能发生的水上作业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立即报告本单位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同时通知有关单位(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扩大。可能造成一级或二级水上作业安全事故时,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通知各职能部门进入预警状态,可能造成三级水上作业事故时,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下达防范措施指令,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一旦发生事故,根据安全事故的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当汛期来临时项目部要每日观测水位根据水位来推测施工是否安全,项目部积极与地方的气象、水运、水利、河务、医院、防洪抗汛等部门保持联系,将应急预案抄报有关部门,以便遇有险情时能及时取得支援。2、预警行动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根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发生一般以上事故或百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II级(严重)发生亡人事故或百人以下五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III级(较重)发生重伤事故或五十人以下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IV级(一般)发生伤人事故或十人以下的公共安全事件四级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预警信息可通过电话、广播、对讲机等发布。
113预警信息内容包括: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3、信息报告程序(1)信息上报特别重大(I级)和重大(II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单位及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报告,项目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同时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理部门报告。对后续处置情况也要及时报告。当发生I级应急相应时,接收人员除向项目经理汇报外,应立即向乐山市安监局汇报。当发生H级应急相应时,接收人员除向项目经理汇报外,应立即向公司安质部汇报,24小时应急职守电话:028—66622182。发生较大(III级)突发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报告。项目部在接到报告后按规定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发生一般(W级)突发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报告,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按规定要求1小时内逐级上报。(2)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除了用通迅工具简单汇报外,还应当用传真及书面资料向有关部门汇报。五、应急响应1、响应分级(1)发生事故(险情)发生3人以上亡人事故或百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为I级应急响应。(2)发生事故(险情)发生亡人事故或百人以下五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为n级应急响应。
114(3)发生事故(险情)发生重伤事故或五十人以下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为ni级应急响应。(4)发生事故(险情)发生伤人事故或十人以下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为W级应急响应。2、响应程序(1)当启动I级和II级应急响应时,作业工班在第一时间及时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报告,同时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理部门报告。对后续处置情况也要及时报告。等汇报的同时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应急预案实施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统一指挥、属地为主、专业处置”的原则配合地方和上级部门进行救援。(2)当启动III级应急响应时,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报告。项目部在接到报告后按规定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公司、监理等有关部门汇报。(3)当启动IV级应急响应时,事发地的施工工班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救护伤员、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汇报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按规定要求1小时内逐级上报。3、救援展开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调动所有物资及人员对事故进行先期处置,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把事故的危害尽可能的降低到最低危害程度,按照事先安排的分工各应急小组立即展开救援或配合救援,当向驻地安监部门发出请求应急响应时,各应急小组应分工负责对口配合实施救援工作。4、应急终止(1)当人员、财产被救出;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被基本消除;现场得到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后报经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各应急小组撤出抢救现场,现场应急终止。(2)应急结束后,项目部要把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等有关资料逐级上报。
115(3)上级单位来调查事故时原因时项目部及时的抽出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积极的配合上级单位的调查。无条件的提供一切所需的资料。(4)项目部协助或编制事故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六、信息发布由上级组织实施的应急预案的事故信息,由上级归口业务部门及时准确的向新闻媒体通报;由本级组织实施的应急预案的事故信息,由本级主管部门及时准确的向新闻媒体通报。发布原则:实事求是、掌握原则、统一口径、归口发布。七、处置措施遇有紧急事故时各应急小组按照各自的分工与职责,迅速展开营救。技术支持组首先根据现场情况,制定防护措施;抢险抢救组首要任务是进行人员抢救、人员撤离和财产转移,马上组织人力、设备进行抢救,清理现场;医疗救护组在120到来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包扎、止血等现场抢救处理,为进一步接收治疗做好准备,尽可能的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现场保卫组做好现场的警戒工作,同时保持进入现场的施工便道的畅通,派专人到便道口处接救援车辆进入现场;后勤保障组做好一切应急物资的供应工作,同时要求其余施工班组做好供应准备,随时调到应急物资;通讯组保持好内外联系,及时传达项目部的各项指令和申请救援工作。并及时的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发生事故时及时的派水上工具进行抢救,得到及时的援助。八、预防水上作业的应对措施1、凡从事水上施工的人员必须明确了解所从事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作中服从指挥,切不可违章冒险作业。2、凡从事水上做作业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凡临边临水作业一定要穿好救生衣。3、施工作业场所和船舶上配备的救生设备要妥善保管,爱护使用,除用于救人以外任何人不得借故移作他用,严禁擅自移动。4、严禁擅自移动水上作业场所和船舶上设置救生设施、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安全警示牌、告示牌。
1165、水上施工所用的跳板、脚手板一定要搭稳、捆牢。九、物资保障1、应急物资见综合应急预案《重要应急物资的名录或清单》2、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对于应急物资,每月进行不少于2次的检查,以确保其使用性能。3、在应急物资的使用上,除每年的定期演练外,项目部安质部还定期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准确无误的进行操作。第四节成立水上施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施工需要,成立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故救援领导小组。一、工作职责负责贯彻和执行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决定和指示;研究和确定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工作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组织指挥和协助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向上级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有效的救援措施,协助指导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二、小组成员的职责①组长负责协调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并做好启动本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救援小组启动紧急救援预案后,立即通知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的具体组织工作;协调交通行业有关部门(单位)参加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负责联系协调地方海事局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派出专业救援船舶和船舶构造专家、水上施救专业人员赶赴现场,指挥航道内的船舶通行,必要时对水上交通实行管制,为应急救援行动提供良好的水上通行条件。②副组长负责组织险情区域人员的安置与疏散工作,负责获救人员的安置和对死亡、失踪人员的善后处理,负责联系协调指挥现场救援船舶,统一调度事故水域内的抢险机械,物资搬运及参加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组织事故区域的安全警戒,维护事故区域的交通和人员秩序,
117维护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必要时对事故陆域实施交通管制。③成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施救,负责对伤员的运送,负责协调现场秩序,负责应急救援的资金保障,负责与各相关单位的联络及相关部门(单位)间的联络和组织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向各相关单位通报事件情况;传达上级相关单位的各项命令,上传下达救援指令,及时掌握、分析现场重要信息;组调查处理,负责事件后的经验总结;实施本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演习。三、成立搜救小分队成立水上施工作业搜救小分队,承担水上搜救工作。水上搜救小分队主要职责:①执行救援领导小组的决定和指示;②按照救援领导小组指令,快速组织水上突发事故救援力量;③承担施工区域内水上施工作业搜救应急值班人员的安排,负责全区域内水上搜救工作的综合协调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4)负责组织水上搜救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和水上安全知识宣传;⑤负责建立水上应急救援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接收、汇总、分析水上突发事件有关重要信息。四、安质部职责主要负责协助事故现场周围水域的安全秩序,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根据救援领导小组和上级项目经理部的命令对可能发生危险的水域人员进行紧急疏散,负责协助地方政府、地方海事处对来往事故水域水、陆救援交通的畅通。协助由地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安监、公安、民政等部门人员对事故的调查。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如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清理、事故损失的评估、事故的调查、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和家属的接待。第五节险情分级与上报险情分级根据《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水上突发事件险情信息分为四级。
118特大险情信息(I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重大险情信息(II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较大险情信息(HI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件。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一般险情信息(IV级)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险情信息处理1、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水上突发事件信息后,对险情信息进行分析与核实,并按照有关信息报告规定和程序逐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2、水上搜救小分队接到险情报告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对一般险情信息(IV级)以上险情,要同时向地方政府、地方海事水上搜救中心报告。第六节报警通信方式公安部门报警电话110;消防部门报警电话119;医疗部门报警120;乐山市地方海事局。发送水上遇险信息时,应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状况、遇险船舶、航空器或遇险者的名称、种类、联系方式等。
119第七节应急保障应急搜救小组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如通讯设备,搜救船舶,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用绳等器材等。1、财力保障水上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资金保障按规定程序列入项目资金预算,进行优先支付,确保专款专用。2、物资保障水上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水上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的调配和储备管理。第八节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一、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1、当事件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2、对事件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件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件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3、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保护事件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4、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5、应急保障(1)根据项目部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应急救援组织的应急救援工作主要依靠120(医疗救护)、119(消防)、110(公安)
120等社会应急救援组织进行。(2)项目经理部、项目部根据自身实际,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机械设备、医疗救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检测仪器、交通工具等,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3)项目经理部必须确保应急事件抢险、营救过程中的物资、资金的供给。(4)项目经理部要统一部署,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应急安全事件及应急处理知识的宣传,提高员工自我保护和应急反应能力。(5)项目经理部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6、应急响应(1)呼救当工地发生伤害事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发生某某情况,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伤亡伤害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处。应急响应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组织工作。(2)报警报警员负责打急救电话120,报告发生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将伤亡伤害情况及时报集团公司或连乐公司安质部门。(3)接车接车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急救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4)自救发生坍塌后,应先检查坍塌处是否还有可能的坍塌危险,当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抢救,如还可能造成二次坍塌,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清理坍塌不可使用工具,应人工清除,避免对伤员的二次伤害。
121受坍塌伤害的人员可能造成内伤、脊柱伤害和骨折,因此也不可急速摇动或移动伤员。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平坦的地面上。止血和人工呼吸进行处理。(5)保护现场现场总指挥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应派人保护现场,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依据。二、工作恢复(1)救援工作结束,在对现场进行勘察、取证完毕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长宣布应急处理工作结束。(2)项目经理部应对事件现场进行清理,消除潜在的危险和受影响的区域,迅速恢复生产。(3)事件调查组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件原因,落实事件责任,监督制定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并提出对责任单位、责任人处分、处罚意见。栈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桥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九峰镇,起止里程DK86+235.98〜DK90+328.66,桥位中心里程DK87+904,全桥长4092.68m。为单线桥,全桥位于R=2500m(左偏)、R=2000m(右偏)、R=2500m(左偏)的缓和曲线、圆曲线和直线上。本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反应谱特征周期0.4s。本桥列车设计行驶速度为160Km/ho水文资料:Ql/100=45800m3/s,Hl/100=363.01m,Vl/100=3.4m/s;Ql/300=53800m3/s,Hl/300=364.02m,Vl/300=3.7m/so大桥主墩42#墩及57#〜68#墩位于岷江中,在九峰岸采用钢栈桥连接至42#主墩,在乐山岸采用钢栈桥连接至57#〜68#墩。九峰岸钢栈桥总长273m,其中子栈桥120m,标准宽度6m,栈桥顶标高为357.28m,筑岛顶面标高为355.5m。乐山岸钢栈桥总长150m,标准宽度6m,栈桥顶标高为
122357.98m,筑岛标高控制在356.38m。栈桥均采用钢管桩基础,桩顶设工字钢横梁,其上铺设贝雷梁纵梁,栈桥设计承重110t。采用钢管桩桩基,每排钢管之间的横向间距均为4.5m,布置6720义10mm钢管桩。钢管间设[20a槽钢横撑及斜撑。桩顶横梁为3140b工字钢。为避免增大阻水面积影响栈桥的稳定,栈桥纵向除纵梁外不设联接。二、计算依据•《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三、计算条件1、水文条件及高程根据设计提供的水文资料,确定栈桥顶标高:357.28m0根据设计资料,栈桥区最底河床标高为348.60m。设计水流流速:2m/s〜3m/s2、地质条件根据设计文件显示,栈桥区漫滩上土层为砾砂,混有5%圆砾,饱和,稍密。层厚9.7m〜15.7m,下层为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夹卵石(圆砾)厚1.00〜4.80m。基岩为砂质泥岩,强风化带厚1.40〜4.50m。在河床位置土层为圆砾,一般粒径0.5〜L0cm,5〜10%卵石及中粗砂充填,饱和,松散。下层为全风化泥质粉砂岩。3、栈桥使用荷载栈桥承载力及通行力应满足:not42o型旋挖机通行、9m3混凝土罐车满载通行要求。4、河床冲刷计算
123(1)计算所用的基本参数计算流速V=2.8m/s桥墩计算宽度bl=0.72m设计断面桥孔部分最大水深h111ax=4.2m墩型系数K&=1河床圆砾平均粒径:dj=10mm钢管桩的直径6=0.72m(2)4.2冲刷计算①一般冲刷:由于栈桥属于临时工程,使用年限为2年,一般冲刷
124不明显,故取4=65m②局部冲刷:2.16'2.160.11J0.004+10.01-9)=0.928查表:匕=°49匕=1.4311.7021.43=0.68410?2-X10°-15W(\702?,714h,=K.K-V)-=1x0.928x0.7206x(1.702-0.49)x--=0.57m力—。'I1.43J则总冲刷深度取h=L07m。由设计图所提供的桥位处的地质资料、防洪评价报告以及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九峰岸栈桥不考虑渡洪,保证在冲刷后钢管桩埋深21.5m,因此总埋深应22.57m,对埋深不足的钢管桩应采用锚桩进行加固处理。四、计算荷载1、作用在钢管上的水流力水流力标准值:Fw=Cw(p/2)V2A式中:Fw—水流力标准值,kN;V一水流设计流速,m/s;取断面平均流速v=2.Om/s。Cw一水流阻力系数;P一水的密度,1.0t/m3;A一投影面积,m2;4=0.72x17=12.24"考虑前后墩之间的水流遮挡效应产生的折减,-=—=5.25查《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表13.0.3-2得后桩ml=0.78,前墩为lo—=10.11查JTJ215-98表13.0.3-5得后桩m2=L15。D0.72墩柱相对水深影响系数:•.•2=23.6,1
125D考虑以上所有修正后,迎水面管桩G,=0.73、/叫”2=0.73x1x1.15x1=0.84后排管桩C,,=0.73xW,w2n2=0.73x0.78x1.15x1=0.65前排①720X10:Fw=0.84x1x2.02x12.24=20.56AtV作用点高程:H=349.3mo2后排①720X10:Fw=0.65x1x2.82x12.24=15.3KN作用点高程同样为:H=349.3m22、作用在钢管顶上的水流力水流力标准值:Fw=Cw(p/2)V2A式中:Fw—水流力标准值,kN;V一水流设计流速,m/s;取断面平均流速v=2m/s。Cw一水流阻力系数;P一水的密度,1.0t/m3;A一投影面积,m2;A=0.49x8=3.92"查表得:以=2.32Fw=Cw(p/2)V2A=2.32x(1/2)x1.7022x3.92=18.1KN作用点在钢管顶部3、风荷载包含作用在钢管桩上的及作用在上部结构型钢梁上的风荷载。只考虑在高水位时的横桥向风荷载作用。根据设计说明,乐山地区历年来最大风力为9级,极端最大风速为21m/s所以考虑风载不利组合以9级风考虑,并作用于栈桥钢管顶面。此时风速V10=24m/s,Vd=K2XK5X24m/s=l.08X1.38x24=35.77m/soK2一高度修正系数,查规范取1.08(A类地表,离水面5米);K5一阵风风速系数,查规范取1.38(A类地表);设计基准风压为:『筮/037xe-x35.772=0783废a2g2x9.81
126横桥向风压计算:w=k°k“w”K0-设计风速重现期换算系数,取1.0;K1一风载阻力系数,近似取1.3;K3一地形,地理条件系数,取1.0W=1.018(KPa)将风荷载转化成集中荷载加载到钢管的顶面。h=1.5+0.4+0.25+0.14+0.1=1.9,L=9m:.Fw=1.018x9x1.9=17.AKN4、栈桥上部荷载(1)上部结构自重:包括贝雷梁,横梁、纵梁的结构自重完全通过程序自动加载。(2)使用荷载:根据施工需要,栈桥除通行人员、运输小型机具材料的一般车辆外,还需通行HOt旋挖钻机和9m3碎罐车满载通行。图18110T420型旋挖钻机荷载图式横断面।一1800_।P/2P/2p加EJL
127|F4的L|rp1=60Knp3=120Knp^=120Kny/\/J/ooo单位:urn图199M3磅运输车荷载图式:五、栈桥结构验算1、计算步骤选取1跨9m跨径栈桥做整体结构计算。布置碎灌车或420旋挖钻机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求解得到栈桥各部位构件的最大受力及最大变形值。将汽车或履带吊的荷载做为可变荷载,对结构进行屈曲分析验算栈桥上部整体稳定2、栈桥上部结构分析计算建立栈桥模型,栈桥各部位构件全部采用梁单元模拟。
128(1)荷载组合LCB1:1.2义结构自重+1.4X履带吊荷载。LCB2:1.2义结构自重+1.4X汽车荷载。LCB1和LCB2验算整体强度及刚度。(2)强度计算结果图21汽车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计算模型图
12900005二OOOOG-MIDAS/Ov>lPOSTKQCESSORBEAMSTRESS64.405OQ535石921330.00-7.38-21.74-36.10-50.45单敷=•79.17-93.532X>26SE>KX)2CB:・车由畲Zt0^67MAX:13463MIN:13840文O:鹿大蟒•舒单位:N/mm*28期:12/01/2015我--,0图22汽车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组合应力图从应力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组合应力为93.53(MPa)MIDAS/OvtlPOST■PROCESSORBEAMSTRESS育力123.2219X)714.9210.776^22.470.00•563-9.96-14.12•18.27-22.42CBifll壬成畲MAXt14215MINi14116文件:号大饼口桥一位:N,nm-2日明:12/D1/2015•万司图23汽车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剪应力图从应力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剪应力为23.22(MPa)
130图24履带吊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计算模型图图25履带吊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组合应力图从应力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组合应力为177.13(MPa)
131MIDAS/CivilPOST-OCESSORBEAMSTRESSJf力14X3435.1426.9318.7310.530.00-5.88*14.08-22.28-30.49*38.69*.896.3215EM01CB:更金独的坦《MAX:13219MIN:13215大今:岭工海大那NAnm*2日窄:12/01/2015我手•方耳图26履带吊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剪应力图从应力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剪应力为46.89(MPa)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临时结构荷载组合容许应力提高系数1.3。[aW]=145X1.3=188.5Mpa,[t]=85X1,3=110.5Mpa,贝雷梁16mn的容许拉应力、压应力及弯应力按1.3X210MPa,计算[oW]=210X1.3=273Mpa,[t]=160XI.3=208Mpao因此计算结果均满足强度要求。
132(3)刚度计算结果MIDAS/CivilPOST~PROCESSORDEFORMRSHAPE分析■累XOIR=0&NOOE»7907Y-OIR-l^SNODE"7716Z-DIR-2.20NOOE«8001COMB.-2.22NODE-8001M-2X)26E-*002CB:・率si杳MAXi8001MIN:2902文件:联江,大蟒a僻<(Z:mm日耳;12/01/2015■一•万司图27汽车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变形图从结构变形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位移为2.22(mm)图28履带吊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变形图从结构变形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位移为7.12(mm)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临时结构荷载组合挠度容许值1/500=18mm。
1333、栈桥下部结构计算(1)荷载组合CBIL2X结构自重+1.3旋挖钻机机荷载+L3X流水荷载+0.7XL3X风荷载。P428EN闫幽P=36W图29正常水位的受力分析图(2)建模说明单元类型按三维空间模型建模后,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所有结构均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边界条件①钢管桩在钢管内部进行全粘结式钢筋混凝土锚固桩,锚固桩基打
134入基岩至少为2m,所以钢管桩基桩底可以视为固结。②由于平撑、斜撑、横梁与钢管桩均采用全焊连接,因此所有节点均视为固结点。(3)强度、变形计算结果1.5991.064O.9S30.9780.5920.0000000E9T0.0000.0000X)000.0000.0000.000MIDAS/OvilPOST~PROCESSOR。吁ORMH)SHAPE分柝■累X-OIR-1.086E*000N8E=12Y-OIR-0.0006*000NOOE-1ZQIR-1.203EWOONODE*7COMB.-1.5996*000NOOE«72^14E*OO2ST:发力MAX:7MINt1文O:的IT”定单位:mm巳第:12/02/2015♦示•方寻图30履带吊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变形图从结构变形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位移为2.22(mm)
135MIDASA2vilPOST-PROCESSORBEAMSTRESSX瑟琛晨晨晨m^.:>o«-se>oe-u3e8«9402043211097,,02«.90gsiJH8g-«e92c3sRMAX:20MINt7文件:的肯生空MfiXsN/mm^2.S19:12/02/2015图31履带吊荷载作用在跨中时的结构组合应力图从应力图可以看出,结构最大组合应力为10.3(MPa)(4)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对于以上荷载组合CB1,主要针对无车辆通行时栈桥横向稳定性验算,关心的是管桩支反力。经计算,上河侧钢管桩支座产生了拉力。拟采用在上河侧设拉锚并施加初张力解决。从上面验算可以得出结果,在考虑了杆件长细比影响后,所有杆件的应力比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采用《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o六、结语通过对栈桥结构分析表明,栈桥上部的各部位构件内力均在容许范围之内。栈桥结构是安全可靠的。
13642号墩承台施工钢围堰计算书一、基本参数表1242号墩钢围堰的主要尺寸项目刃角段(m)加强段(m)堰顶段(m)高度4.04.04.5长度8.5-9.58.5-9.58.5〜9.5桁高1.21.21.2表13围堰的主要构件单元及材料组成表部位规格(min)材料容许应力(Mpa)外横肋t=12Q235B188力内横肋t=12Q235B188脚水平斜撑Z75X8Q235B188段外竖肋Z75X5Q235B188内竖肋Z75X5Q235B188外横肋[16Q235B188加内横肋[16Q235B188强水平斜撑Z100X10Q235B188段外竖肋N75X5Q235B188内竖肋Z75X5Q235B188堰顶段外横肋It,Q235B188外横肋[16Q235B188堰内横肋[16Q235B188顶水平斜撑Z100X10Q235B188段外竖肋Z75X5Q235B188内竖肋Z75X5Q235B188而外面板t=6mmQ235B188板内面板t=6mmQ235B188内弦杆2145bQ235B188撑斜撑及立柱2[28bQ235B188
137注:围堰因属于临时结构,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容许应力采用1.3的提高系数;围堰刃脚立板和刃脚内肋板钢板属于围堰入土的需要,因此在计算时未计入。二、计算依据1、计算按容许应力法进行计算;2、主要计算用高程取值★由于42号墩计划在四月中旬浇注承台硅,经调查取+354.0进行计算,水位以上分布风荷载。★堰顶高程设为:+355.36m(计入1m高的防浪板),刃角高程按+343.86m;★河床标高按平均+350.5m取值。★承台底标高按:+346.36m,承台顶标高按:+35L36.0m★封底底标高按:+343.86m,封底顶标高按:+346.36m;具体见下图所示:»il«56.00HIM355.J6科喇1351.36«W352.00——丁,trr,,4;・JRIM350.50.二…「HiU图32钢围堰断面示意图
138三、计算模型1、计算规模整个模型由17813个单元,桁架单元4880个,梁单元7053个,板单元4680个,实体单元1200个构成。2、边界条件按三向平移约束对不同工况下围堰相应根部进行处理。3、模型四、荷载取值1、主要荷载种类序号荷载名称说明1等效静阵风荷载作用在围堰露出水面的部分2动水压力荷载假定沿围堰壁板均匀分布3静水压力荷载沿围堰壁板在高度方向线形变化分布4围堰自重荷载由程序自动计入5波浪力根据赛恩费劳(Sainflow)公式计算6施工荷载施工人员及机具,按《桥涵施工手册》规定计算7堰外土压力按《桥梁深水基础》(殷万寿编著)
1392、各荷载的具体计算★等效静风荷载按四月份高水位(+354.0m)时进行计算。横桥向风荷载假定水平地垂直作用于围堰迎风面积的上,其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wh=女0自忆3图4wh哈察vd=k2k5%0Y=O.O12O17e-000012式中:Fwh横桥向风荷载标准值(kN);Wo——基本风压(kN//);Wd——设计基准风压(kN//);Awh——横向迎风面积(m2);取值为I8m2vio围堰所在地区的设计基本风速(m/s),vio=25m/s(重现期为30年);%——高度Z处的设计基准风速(m/s);Z距地面或水面的高度(m),取Z=10m;Y——空气重力密度(kN/™3);k。——设计风速重现期换算系数,取k°=L0;心——地形、地理条件系数,取卜3=1.0;fe5——阵风风速系数,取卜5=1.38;七一一考虑地面粗糙度类别和梯度风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取心=1.17.
140b——风载阻力系数;查表取用=0.9.G——重力加速度,取g=9.8im/s2则:Y=0.012017e-ooooiz^012kN/m3%=k2k型*o=l•17x1.38x25=40.4m/sWd=退3乜25kN/rn2d2g19.6=国卫=2383kN/rn102g19,6Fwh=%ok也此力wh=/x1x1.25x18%o.9=21.8kN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查规范可按横桥向风压得70%乘以桥墩的迎风面积计算。计算时将风荷载近似作为均布荷载分布于板单元上。贝U:Wf1,25x70%=0.875kN/检Fwh=心自43MAwh=/x1x0.875x29.7xL3=38kN★动水压力水流力可以参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60-2004)进行计算,式中K——水流力阻力系数,k=o.6;丫——水密度,t/m3,y=i,Ot/™3;V水流设计速度,m/s;A——迎水面积,m2.在本计算中取v=3m/s,水位按近5年4月份的平均高水位进行计算,取。A=(354.0-353.0)X18=18".则:%=k若F6程*xI8=5W『由于水流荷载是面荷载,因此,将水流力平均分布作用于上游钢
141吊箱迎水面上得到水流力面荷载,50/(18XI)=2.74Kpao★静水压力按公式根据公式:P=P9力进行计算★围堰自重荷载由程序自动计入。★波浪荷载作用于钢围堰迎水面上的波浪荷载按照Sainflow方法计算,Sainflow的解是有限水深立波的一次解,它的适用范围为相对水深H/人介于0.135〜0.20之间,波陡h/人=0.035,如果水深增大,计算结果偏大。图33波浪计算图式由于围堰波谷产生的为负压,因此仅按波峰压强进行控制计算。/、H+%pl8+yd)底不其中:Pi=pgHh0=(cot/i(等)
142在本计算中取H=0.8m,(1=12.5m(平均水深),L=18m则h0=亨皿仇(等)=艺箸-1=。/为(其中coth转勺=1)P2=圣F^翳%二°侬俗决在。sh(等)=375)/、H+ho%…+哪+小=C+1X9.8X12WX(-^-)=8.84kPa★施工荷载施工荷载主要指人员及机具荷载,按照L5KN/m2进行计算,并折算成节点荷载代入围堰堰顶段的相应节点上,每个节点0.4KN/个,共180节点。★堰外土压力由于围堰外有砂卵石,围堰主动土压力计算如下:Psk=九胞次2(45-y)=36kPa式中:加为卵石的浮重,12心1/1亡八一砂卵石厚度,取9.0m(筑岛顶面和封底顶面的高差)。夕「砂的内摩擦角,取30°o围堰圆弧端(单侧)周长为:29.7X2=59.4m;长边直线段周长为:18X2=36m;总周长为:95.4m。五、荷载组合经过对围堰加工、运输、吊装、下沉等过程的比较和试算,围堰的计算荷载组合主要采用组合进行控制计算:序号名称荷载组合1围堰下沉到位1+2+4+5+6+7
1432抽水准备浇筑承台1+2+3+4+5+6+7
144六、钢围堰计算结果1、线性静力分析单元应力表14工况1部位横肋斜杆竖肋备注刃脚段最大值2043面板最大应力28MPa最小值-19-5-5加强段最大值22443最小值-39-37-6表15工况2部位横肋斜杆竖肋备注刃脚段最大值102317内撑最大值33MPa,最小值-44MPa,面板最大应力121MPa最小值-18-31-20加强段最大值8415013最小值-105-133-16注:上表中正应力为拉力,负应力为压力;图中的“一”号表示因边界条件变化等原因而造成该值空缺。七、受力力分析各部分应力等值云图1、面板整体应力分布图(工况2)
145面板最大应力为:121Mpa。
1462、围堰梁单元应力图(工况2)是二二匚一■_!梁单元最大应力为150Mpa,位置位于围堰四个角点夹壁混凝土顶面以上的斜杆。3、静力分析位移等值云图(工况2)八、结论计算表明:整个围堰在各种计算工况下是安全的。工况2为控制工况。九、抗浮验算及封底分析1、概况承台施工采用钢围堰施工方法进行,承台施工阶段,将进行围堰抽水。当围堰业已封底并抽干水后,在封底层的底面因水头差会受到向上漂浮力作用的静水压力,若围堰和封底混凝土间的粘结作用不致被静水
147压力破坏,封底混凝土板有可能被水浮起或者产生向上挠曲而折裂。因此需进行封底混凝土受力计算。2、简化计算法当围堰业已封底并抽干水后,在封底层的底面因水头差会受到向上漂浮力作用的静水压力。若围堰封底混凝土间的粘结作用不致被静水压力破坏,封底混凝土板有可能被水浮起或者产生向上挠曲而折裂,在以往的施工计算中,多采用类似于沉井基础的封底混凝土厚度计算公式,包括浮力控制和混凝土强度控制两方面,取其中的较大者。为计算方便,封底混凝土被简化成简支单向板或周边支承板模型。其中,对于简支情况,需检算跨中弯曲应力,对于固定情况,需检算跨中及固端弯曲应力。计算的弯曲应力应小于混凝土的容许弯曲应力。。3、浮力控制计算根据施工网络计划,42#钢围堰封底于2016年4月进行,承台施工期间最高水位取357.0mo4、荷载取值抗浮力主要由围堰封底校重(G”)、围堰自重(G围堰)以及钢护筒与封底於之间的握裹力(尸)组成。设封底厚度为2.5m①围堰封底校方量通过CAD查询:A=510m2GFD=510X2.5X2.4=3060t其中,Gfd——封底碎重(t)②围堰自重根据钢围堰设计图纸知,钢围堰约G卸行350t+648X2.4+450t=2420t其中,G国堰围堰自重(t)(含夹壁内的混凝土和配重的水)
148③钢护筒与封底硅之间的握裹力根据参考文献,钢护筒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系数取lOOkpa(10t/m2)o/=11xttx3.3x3=341,946/n2f=18x3.14X2.3x2.5X100=25601④水浮力的计算F浮=510X12.5=6375t其中A为围堰扣除桩基后的净面积。⑤抗浮安全系数K=(3060+2420+2560)/6375=1.2由以上计算知,封底混凝土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5、强度控制计算封底混凝土被看作是支承在围堰底部的刃脚面上,按周边支承双向板计算。在均布荷载去q下,其内力参照下表计算,应力不超过容许拉应力[。],由此计算出混凝土厚度。lx/lyMxMy0.500.09650.01740.550.08920.02100.600.08200.02420.650.07500.02710.700.06830.02960.750.06200.03170.800.05610.0334弯矩=表1系数Xg/2,其中1取/,和4中的较小者。4.6=0.83645.5得出系数为:a=0.062则M=ap,2=o062X65X4.62=85KN/m2
149其中P为静水压力形成的荷载,即水头重度减去封底混凝土重量,KN/m设混凝土封底高度2.5m根据公式+D,求得K=14.3其中K一一安全系数,按抗拉强度计算的受压受弯构件为2.65;M——板的最大弯距;fc——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KPa;D——考虑水下混凝土底部可能与泥土掺混、河床面高低不平增加的厚度,一般取300-500mm。综合以上计算得,以抗浮作为围堰封底厚度的控制,取2.5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