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

ID:82999917

大小:3.04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3-06-19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郫都区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共10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K-39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D.过滤2.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A.B.C.D.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馏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加入沸石,立即停止加热,迅速补加,防止暴沸B.过滤操作时,应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上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分离乙醇和水②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③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④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从苯、溴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溴,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装置I加热,收集全部馏出液,可以提高回收溴的物质的量和纯度。B.装置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C.用装置Ⅱ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D.经装置Ⅱ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I蒸馏,可得到更纯的溴6.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22.4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不可能占有22.4L体积C.0.1molH2、0.2molO2、0.3molN2和0.4molCO2组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7.关于1mol·L-1的硫酸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L该溶液中含溶质98g

2B.从10mL该溶液中取出5mL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1mol·L-1C.该浓度的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与锌反应制取氢气D.将4.9g浓硫酸加入盛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就可配得该浓度的硫酸溶液8.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l2、SO2、O2、H2S四种气体分别吹起四个气球,其中是由Cl2吹起的是()A.B.C.D.9.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4gB.28C.28g/molD.56g/mol10.X、Y为常见金属,同温同压下,0.1molX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1L;0.1molY的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2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B.X、Y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C.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一定为D.X、Y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A.盐和盐的反应B.酸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反应D.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树状分类法B.二氧化硫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非电解质是交叉分类法C.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D.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溶液、浊液和胶体C.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3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1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Na2CO3=2Na++COB.Ca(OH)2=Ca2++OH-C.Al2(SO4)3=2Al+3SOD.Ca(NO3)2=Ca2++2(NO3)2-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Fe3++3H2↑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H+=H2O+CO2↑D.硫酸铜溶液滴在铝片上:Al+Cu2+=Al3++Cu16.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Na+、Cu2+、Cl−、、B.加入锌生成氢气的溶液:、Fe3+、、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D.c(OH−)=1mol/L的溶液:K+、H+、、17.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8.下列物质或离子只具有还原性的是A.SO2B.FeC.MnOD.HCl19.下列转化需要添加氧化剂的是A.SO2→SB.Fe3+→Fe2+C.KMnO4→O2D.HCl→Cl220.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编号ⅠⅡⅢ

4实验+现象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放出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C.Ⅲ中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D.Ⅱ、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21.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A.B.C.D.22.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Fe3+、、H+和H2O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的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5A.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B.还原性:Fe2+>C.该反应中Fe2+被还原为Fe3+D.H2O在反应中一定是生成物23.溶液的导电性可以用电导率衡量,单位体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下图是使用手持技术测定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滴加H2SO4溶液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的图像【已知Ba(OH)2是一种强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OH)2溶解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C.B点电导率不为零的原因可能是硫酸钡有极少量溶于水,电离出Ba2+和SOD.B点电导率不为零的原因可能是水少量电离出H+和OH-24.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可将e加入浓碱液中制得d的胶体

6D.可能存在a+e=b的转化关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例如,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从负极连续通入①H2,从正极连续通入②O2,二者在电池内部(含有③H2SO4或④KOH)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⑤H2O,同时产生电能。⑥CH4等也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目前已研制成功⑦Al-⑧空气燃料电池,它可以代替⑨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也可以用作照明电源等。(1)在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2)①、②和⑦三种物质,从类别来看,都属于___________﹔从基本反应类型看,它们两两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反应,从电子得失看,它们两两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反应。(3)写出氢氧燃料电池产生电能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③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③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O2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g/mol,1molO2中含有___________个O2分子。(2)6.02×1023个Na+约含有___________molNa+,其质量为___________g。(3)0.5molCH4约含有___________个CH4分子,其标准状况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_L。(4)0.2molO2与___________molCH4原子数相等;质量相同的O3和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5)0.2mol/LKCl溶液与___________mol/LMgCl2溶液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将这两种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不考虑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混合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27.“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可以很快灭活(杀死)新冠病毒。(1)某实验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2.0mol/LNaClO的消毒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如需配制100ml浓度为1.0mol/LNaClO的消毒液,需量取___________mL2.0mol/LNaClO的消毒液稀释。(2)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移液,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3)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玻璃棒、量筒、天平外还必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_。(4)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7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5)“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反应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8.试剂级NaCl可用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制备流程简图如下:(1)从分类的角度,海盐属于___________物。(2)根据除杂原理,在表中填写除杂时依次添加的试剂及其预期沉淀的离子。实验步骤试剂预期沉淀的离子步骤1NaOH溶液Mg2+和Fe3+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杂后,过滤得到滤液,这步操作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____。操作X为___________。(4)在进行结晶操作时,看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在溶解、过滤、X、结晶这四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5)制得的试剂级NaCl晶体中一定还有的阳离子杂质为___________。称取制得的试剂级NaCl晶体mg,加蒸馏水溶解,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NaR表示),将溶液中的少量杂质阳离子全部转化为钠离子(如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纯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ng,则制得试剂级NaCl晶体中杂质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8郫都区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考试时间共10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K-39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D.过滤【答案】B【解析】【详解】A.取用液体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防止污染试剂,但不会造成安全事故,A不符合题意;B.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另外一个酒精灯,可能会导致酒精外洒,造成火灾,B符合题意;C.取用块状固体时试管横放,慢慢送入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破损,C不符合题意;D.过滤需要玻璃杯引流,不会造成安全事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2.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食用花生油与水为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振荡后静置出现分层,可用分液操作分离,故选:B。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馏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加入沸石,立即停止加热,迅速补加,防止暴沸B.过滤操作时,应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上

9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答案】B【解析】【详解】A.蒸馏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加入沸石,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防止暴沸,故A错误;B.三层滤纸一侧较厚,不易捣破,则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上,故B正确;C.蒸发时不能蒸干,利用余热加热,则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故C错误;D.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不能选酒精作萃取剂,可选四氯化碳,故D错误;答案选B。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分离乙醇和水②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③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④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乙醇和水互溶,分液漏斗不能分离,应选蒸馏法,故①错误;②图中蒸馏装置可利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故②正确;③食盐溶于水,图中蒸发可分离出NaCl,故③正确;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短导管进气收集,故④错误;答案选B。5.从苯、溴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溴,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A.用装置I加热,收集全部馏出液,可以提高回收溴的物质的量和纯度。B.装置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C.用装置Ⅱ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D.经装置Ⅱ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I蒸馏,可得到更纯的溴【答案】D【解析】【详解】A.溴和水均容易挥发,装置|加热,收集全部馏出液,不能提高回收溴的纯度,故A错误;B.冷凝管中冷水下进上出可充满冷凝管,冷凝效果好,则装置中b为进水口,a为出水口,故B错误;C.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先分离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C错误;D.粗产品干燥后,利用沸点不同分离苯、溴,则装置Ⅱ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故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22.4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不可能占有22.4L体积C.0.1molH2、0.2molO2、0.3molN2和0.4mol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都越是22.4L,但在其它条件下,只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和压强,1mol任何气体也可能占有22.4L体积,所以选项C正确,AB错误。D

11也是不正确,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都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答案选C。7.关于1mol·L-1的硫酸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L该溶液中含溶质98gB.从10mL该溶液中取出5mL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1mol·L-1C.该浓度的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与锌反应制取氢气D.将4.9g浓硫酸加入盛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就可配得该浓度的硫酸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1L1mol·L-1的硫酸溶液中含溶质H2SO4的物质的量是n(H2SO4)=1mol/L×1L=1mol,则其中溶质硫酸的质量m(H2SO4)=1mol×98g/mol=98g,A正确;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各处的浓度相同,所以从10mL该溶液中取出5mL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仍然为1mol·L-1,B正确;C.该硫酸是稀溶液,其中含有大量的H+,能够与比较活泼的金属Zn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C正确;D.4.9g浓硫酸中含有H2SO4的质量小于4.9g,其物质的量小于0.05mol,且50mL蒸馏水是溶剂的体积,配制成溶液后,溶液的体积不是50mL,因此不能据此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8.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l2、SO2、O2、H2S四种气体分别吹起四个气球,其中是由Cl2吹起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l2、SO2、O2、H2S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摩尔质量越大,则物质的量越小,在同温同压下,体积越小,Cl2、SO2、O2、H2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71g/mol、64g/mol、32g/mol、34g/mol,则Cl2的摩尔质量最大,物质的量最小,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最小,答案选D。9.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4gB.28C.28g/molD.56g/mol【答案】C【解析】【详解】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又知其质量为14

12g,故X气体的摩尔质量为:,故答案为:C。10.X、Y为常见金属,同温同压下,0.1molX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1L;0.1molY的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2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B.X、Y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C.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一定为D.X、Y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答案】D【解析】【分析】设与1molX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amol,与1molY反应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b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以及H原子守恒可知、。【详解】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因此X、Y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选项A正确;B.X、Y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生成H2的物质的量,则一定为,选项B正确;C.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为,由B项可知,选项C正确;D.X、Y反应过程中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因,因此,选项D错误;答案选D。1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A.盐和盐的反应B.酸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的反应D.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答案】B

13【解析】【详解】A.盐和盐反应,生成盐和盐(两种新盐),符合X+Y=Z+W模式,A不合题意;B.酸性氧化物和水发生化合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酸),不符合X+Y=Z+W模式,B符合题意;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X+Y=Z+W模式,C不合题意;D.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X+Y=Z+W模式,D不合题意;故选B。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树状分类法B.二氧化硫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非电解质是交叉分类法C.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D.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属于并列关系,都是化合物,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树状分类法,故A正确;B.氧化物与非电解质不是并列关系,二氧化硫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非电解质是交叉分类法,故B正确;C.KNO3固体不导电,但是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能导电,所以KNO3是电解质,故C错误;D.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C。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溶液、浊液和胶体C.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答案】C【解析】【详解】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可能是氯化银沉淀,也可能是亚硫酸钡沉淀,所以溶液不一定含有SO,故A错误;B.只有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都不能发生,故无法鉴别溶液、浊液,故B错误;C.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14之间,其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故C正确;D.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比如铵盐没有金属离子,但是属于盐类,故D错误;故答案选C。1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Na2CO3=2Na++COB.Ca(OH)2=Ca2++OH-CAl2(SO4)3=2Al+3SOD.Ca(NO3)2=Ca2++2(NO3)2-【答案】A【解析】【详解】A.Na2CO3电离生成Na+和CO:Na2CO3=2Na++CO,故A正确;B.Ca(OH)2电离生成Ca2+和2个OH-:Ca(OH)2=Ca2++2OH-,故B错误;C.铝离子化学式为:Al3+,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故C错误;D.硝酸根化学式为:NO,硝酸钙的电离方程式为:Ca(NO3)2=Ca2++2NO,故D错误;故答案选:A。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Fe3++3H2↑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H+=H2O+CO2↑D.硫酸铜溶液滴在铝片上:Al+Cu2+=Al3++Cu【答案】C【解析】【详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B.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2H2O+Mg2+,故B错误;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HCO+H+=H2O+CO2↑,故C正确;D.硫酸铜溶液滴在铝片上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Cu2+=2Al3++3Cu,故D错误;故选:C。16.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Na+、Cu2+、Cl−、、B.加入锌生成氢气的溶液:、Fe3+、、

15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D.c(OH−)=1mol/L溶液:K+、H+、、【答案】C【解析】【详解】A.Cu2+的水溶液显蓝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选项A不符合题意;B.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与会发生反应产生H2O、CO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不符合题意;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含大量OH-,OH-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选项C符合题意;D.碱性溶液含大量OH-,OH-与H+会发生离子反应生成H2O,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7.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故A不选;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故B不选;C.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电子的转移,故C不选;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无电子转移,故选D。答案选D18.下列物质或离子只具有还原性的是A.SO2B.FeC.MnOD.HCl【答案】B【解析】【详解】A.SO2中S元素为+4价,既能升高到+6价,又能降低到0价,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B.Fe元素为0价,属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故B符合题意;C.MnO中的Mn元素为+7价,是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故C不符合题意;

16D.HCl中H元素是最高价,有氧化性,Cl元素是最低价,有还原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B。19.下列转化需要添加氧化剂的是A.SO2→SB.Fe3+→Fe2+C.KMnO4→O2D.HCl→Cl2【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A错误;B.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B错误;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可以不需要还原剂,C错误;D.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反应氧化反应,需要氧化剂,D正确;故选D。20.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编号ⅠⅡⅢ实验+现象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放出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C.Ⅲ中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D.Ⅱ、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时无明显实验现象,选项A错误;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铜,白色沉淀为硫酸钡,选项B错误;C

17.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既是有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选项C正确;D.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铜,锌粒与稀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氯离子,种类相同,选项D错误;答案选C。21.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Mn元素化合价从+4降低为+2,为得电子,A错误;B.根据价态归中,KClO3中+5价的Cl反应后化合价降为Cl2中的0价,B错误;C.CO为还原剂,Fe2O3为氧化剂,该反应消耗3molCO时,转移电子为6e-,C正确;D.Na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该反应消耗2molNa时,转移电子为2e-,D错误;故答案选C。22.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Fe3+、、H+和H2O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的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18A.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B.还原性:Fe2+>C.该反应中Fe2+被还原为Fe3+D.H2O在反应中一定是生成物【答案】C【解析】【分析】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的物质的量减小,而Fe3+的物质的量从0开始增加,故Fe3+是生成物,则Fe2+和应是反应物,N元素化合价应该是降低,其还原产物为,结合化合价升降守恒,则反应的方程式应为8Fe2+++10H+=8Fe3+++3H2O,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应为8Fe2+++10H+=8Fe3+++3H2O;A.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Fe2+>,故B正确;C.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故C错误;D.H2O在反应中是生成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C。23.溶液的导电性可以用电导率衡量,单位体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下图是使用手持技术测定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滴加H2SO4溶液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的图像【已知Ba(OH)2是一种强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OH)2溶解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C.B点电导率不为零的原因可能是硫酸钡有极少量溶于水,电离出Ba2+和SOD.B点电导率不为零的原因可能是水少量电离出H+和OH-【答案】B

19【解析】【分析】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当二者恰好反应时,只剩下水,水电离的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最小,当硫酸过量时,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性增强,据此分析。【详解】A.Ba(OH)2是一种强碱,溶解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A正确;B.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离子方程式是Ba2++2OH−+2H++SO═BaSO4↓+2H2O,故B错误;C.B点反应刚好完全生成硫酸钡和水,B点电导率不为零的原因可能是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电离出少量的Ba2+和SO,则溶液中SO、Ba2+浓度很小但不等于0,故C正确;D.B点反应刚好完全生成硫酸钡和水,B点电导率不为零的原因可能是水存在微弱的电离,溶液中H+和OH−浓度很小但不等于0,故D正确;故答案选B。24.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可将e加入浓碱液中制得d的胶体D.可能存在a+e=b的转化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知,a为Fe、b为亚铁盐、c为Fe(OH)2、d为Fe(OH)3、e为铁盐,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a为单质Fe,a参加的反应中一定有电子转移,所以a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b为亚铁盐,其铁元素的价态为中间价态,所以b可以被氧化生成铁盐、可以被还原生成Fe,故B正确;C.铁盐和浓碱反应生成Fe(OH)3

20沉淀而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就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C错误;D.Fe能和铁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如Fe+2FeCl3=3FeCl2,故D正确;故答案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例如,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从负极连续通入①H2,从正极连续通入②O2,二者在电池内部(含有③H2SO4或④KOH)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⑤H2O,同时产生电能。⑥CH4等也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目前已研制成功⑦Al-⑧空气燃料电池,它可以代替⑨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也可以用作照明电源等。(1)在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2)①、②和⑦三种物质,从类别来看,都属于___________﹔从基本反应类型看,它们两两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反应,从电子得失看,它们两两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反应。(3)写出氢氧燃料电池产生电能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③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③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①.⑧⑨②.⑤③.③④.④⑤.⑥(2)①.单质②.化合③.氧化还原(3)①.2H2+O2=2H2O②.H++OH-=H2O③.2Al+3H2SO4=Al2(SO4)3+3H2↑【解析】【小问1详解】①H2、②O2、③H2SO4④KOH⑤H2O⑥CH4⑦Al⑧空气⑨汽油,其中⑧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⑨汽油含有多种烃,属于混合物;⑤H2O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O,属于氧化物;③H2SO4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是酸;④KOH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是碱;⑥CH4是含碳的有机化合物,故答案为:⑧⑨;⑤;③;④;⑥;【小问2详解】H2、O2、Al都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单质;从基本反应类型看,它们两两之间都是两种单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从电子得失看,它们两两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单质;化合;氧化还原;【小问3详解】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将燃料氢气和氧气直接反应产生电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③H2SO4和④K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③H2SO4和⑦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2Al+3H2SO4=Al2(SO4)3+3H2↑。2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O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g/mol,1molO2中含有___________个O2分子。(2)6.02×1023个Na+约含有___________molNa+,其质量为___________g。(3)0.5molCH4约含有___________个CH4分子,其标准状况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_L。(4)0.2molO2与___________molCH4原子数相等;质量相同的O3和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5)0.2mol/LKCl溶液与___________mol/LMgCl2溶液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将这两种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不考虑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混合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答案】(1)①.32②.1NA(2)①.1②.23(3)①.0.5NA②.11.2(4)①.0.08②.2:3(5)①.0.1②.0.2mol/L【解析】【小问1详解】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1molO2中含有1NA个O2分子;【小问2详解】6.02×1023个Na+约含有=1molNa+,其质量为1mol×23g/mol=23g;【小问3详解】0.5molCH4约含有0.5mol×NAmol-1=0.5NA个CH4,其标准状况的气体体积0.5mol×22.4L/mol=11.2L;【小问4详解】0.2molO2含有0.2mol2=0.4molO原子,含有0.4mol原子的CH4的物质的量为=0.08mol,即与0.08molCH4原子数相等;根据n=可知,质量相等的O3和O2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32g/mol:48g/mol=2:3;【小问5详解】0.2mol/LKCl溶液中c(Cl-)=0.2mol/L,c(Cl-)=0.2mol/L的Mg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gCl2)=c(Cl-)=0.1mol/L,即与0.1mol/LMgCl2溶液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将这两种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不考虑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因两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均为0.2mol/L

22,故混合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2mol/L。27.“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可以很快灭活(杀死)新冠病毒。(1)某实验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2.0mol/LNaClO的消毒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如需配制100ml浓度为1.0mol/LNaClO的消毒液,需量取___________mL2.0mol/LNaClO的消毒液稀释。(2)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移液,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3)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玻璃棒、量筒、天平外还必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_。(4)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5)“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反应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①.74.5②.50(2)②①③⑧⑤⑥⑦④(3)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4)AC(5)①.HCl②.Cl2③.ClO-+Cl-+2H+═Cl2↑+H2O【解析】【小问1详解】配制480mL溶液需使用500mL容量瓶,因此需要称取NaClO的质量为:0.5L×2mol/L×74.5g/mol=74.5g;根据c1V1=c2V2,100mL1.0mol/L=2.0mol/LV2,V2=50mL,故如需配制100mL浓度为1.0mol/LNaClO的消毒液,需量取50mL2.0mol/LNaClO的消毒液稀释;【小问2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小问3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为:

23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缺少的仪器为:药匙、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小问4详解】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的量偏低,选项A符合;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选项B不符合;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选项C符合;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选项D不符合;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选项E不符合;答案选AC;【小问5详解】NaClO+2HCl=NaCl+Cl2↑+H2O反应中次氯酸钠+1价氯化合价降为氯气中0价的氯,所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氯化氢中-1价的氯升高为氯气中0价的铝,HCl为还原剂,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答案为HCl;Cl2;ClO-+Cl-+2H+═Cl2↑+H2O。28.试剂级NaCl可用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制备流程简图如下:(1)从分类的角度,海盐属于___________物。(2)根据除杂原理,在表中填写除杂时依次添加的试剂及其预期沉淀的离子。实验步骤试剂预期沉淀的离子步骤1NaOH溶液Mg2+和Fe3+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杂后,过滤得到滤液,这步操作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____。操作X为___________。(4)在进行结晶操作时,看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在溶解、过滤、X、结晶这四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5)制得试剂级NaCl晶体中一定还有的阳离子杂质为___________。称取制得的试剂级NaCl晶体mg

24,加蒸馏水溶解,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NaR表示),将溶液中的少量杂质阳离子全部转化为钠离子(如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纯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ng,则制得试剂级NaCl晶体中杂质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混合(2)①.BaCl2溶液②.SO③.Na2CO3溶液④.Ba2+和Ca2+(一个一分)(3)①.滤液仍浑浊②.蒸发浓缩,(4)①.多量固体②.玻璃棒,(5)①.K+②.K++NaR=Na++KR③.【解析】【分析】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焙烧除去海藻等有机物;溶解后依次加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除Ca2+、Mg2+、Fe3+、SO,过滤,滤液蒸发浓缩、通入盐酸除氢氧化钠、碳酸钠,结晶得氯化钠。【小问1详解】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从分类的角度,海盐属于混合物;【小问2详解】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加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除Mg2+、Fe3+;再加过量BaCl2生成BaSO4沉淀除SO;加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除Ca2+和Ba2+;【小问3详解】除杂后,过滤得到滤液,可能滤液仍浑浊,所以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过滤;溶液蒸发得饱和溶液,X是蒸发浓缩;【小问4详解】

25在进行结晶操作时,看到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在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这四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小问5详解】海盐中含有K+,根据流程图可知,制得的试剂级NaCl晶体中一定还有的阳离子杂质为K+。称取制得的试剂级NaCl晶体mg,加蒸馏水溶解,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NaR表示),将溶液中的少量杂质阳离子全部转化为钠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K++NaR=Na++KR。收集纯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ng,设样品中KCl的物质的量为xmol,X=,则制得试剂级NaCl晶体中杂质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