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

ID:82997708

大小:6.49 MB

页数:96页

时间:2023-09-26

上传者:186****5381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4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5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6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7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8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9页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单元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在朗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学生展示介绍,教一、举行“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生活习俗2.教师听学生的介绍情况,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看图片,激发学生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的学习兴趣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板书课题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大家愿不愿意到这所民族小学去参观一下呢?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风情的乐曲。播放配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激发学生读书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感受这所学校的美,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热情,从而热爱读书

1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四、趣味识字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铜钟粗壮凤尾竹2.指名读,正音。3.小组开火车读。4.同桌互相指读,纠正。┃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我们的民族小学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教学反思】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很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复习巩固2.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发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轻声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_______”的句式说话。逐段理解,激发2.学习第2、3自然段。(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想象力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2)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2(3)下课了,同学们在做什么?操场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3.学习第4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热闹、欢快)三、深情朗读,比赛背诵养成有感情地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朗读课文的好习惯四、拓展延伸小练笔,养成动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城市的小朋友们交朋友。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使他们对我们的生活也有手的好习惯一些了解。┃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我们的民族小学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团结友爱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学反思】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预习课文,自由读课文,从读中找到自己会的和不会的。这样,学生会感到和自己以前学习的相差不多,在心理上不会觉得很难。然后让大家进行交流,读完课文后体会作者是以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样就比低段的教学又更进了一步。2.金色的草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字。能正确读“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地上吹蒲公英种子玩的情形,能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3.通过自读自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文。

3【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你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在草地上你会玩些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兴趣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二、范读课文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去要求: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及语气变化。感受体验思考三、初读感知,掌握生字、新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小组内合作交流。(2)学生汇报。生字的学习要经(3)教师小结。2.指导识字、写字。历从音到形、从认到写(1)教师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自读。的过程(2)学生小组内讨论识字方法。例:“趣”:“取”字会走真有“趣”。(3)教师重点指导“拢、耍、瓣”的写法。(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四、读书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1)这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2)哪位同学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也可请见过蒲公英的同学来介绍。2.学习第2自然段。图文结合,了解蒲(1)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公英的特点。感受(2)“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我”和弟弟一起玩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两人边说边演。(3)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学生描述)耍的无忧无虑(4)哪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我”和弟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1、2自然段。┃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金色的草地第1自然段:点题花盛开草地金色第2自然段:快乐无忧无虑【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从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学起来就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了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整体入手,以情贯穿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出示蒲公英的图片2.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学生讲述蒲公英的样子。3.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师生互动称赞这片草地和这些蒲公英的呢?

5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1.大屏幕显示:一个小孩吹蒲公英种子的画面。师:吹过这种绒毛的同学请举手。生:我们学校前面的原野上就有蒲公英,我们上学路过时经常吹着玩。师:是吗?那一定很有趣了。师:(指名读)用开心的语气再读读第2自然段,读出作者的快乐。师:这么开心的事“我”后来怎么不做了呢?我们来读读第3自然段。生:因为他有了一个新发现:他发现草地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绿色;他发现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注意引导学生生(疑惑地):老师,蒲公英的花瓣怎么像我们的手呢?它怎么合拢、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张开?师:这样吧,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他的新发现。感受,融入情景大屏幕显示:早上,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一片金黄;傍晚,培养学生爱护草地又绿了。一个小孩走进草地,一株蒲公英特写在小孩脑中浮现:早晨花瓣合拢——太阳升起花瓣慢慢张开——晚上又合拢。植物,热爱大自然师: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某些事物呢?小组内交流一下。师:有了这个新发现小哥哥会怎么想呢?接下来看第4自然段。的感情生:原来蒲公英这么好玩儿,一会儿开,一会儿合。草地就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绿色;他肯定想以后别揪它了,它到晚上也睡觉,跟我们人是一样的。师(惊奇地):你怎么知道的?生:课文里写着:“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一起起床。”师:你真会思考,和文中的小朋友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读得很有感情,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师:现在大家一定更喜欢蒲公英了。其实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就像我们的伙伴,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三、通读全文,回到整体师:大声朗读全篇课文,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声音里。教师小结: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让我们回到大自然中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你会有所发现!四、课外延伸,培养观察兴趣

6你也有喜爱的花草吗?请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再说你的新发现。┃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金色的草地早晨花朵合拢绿色中午花朵张开金色细心观察傍晚花朵合拢绿色【教学反思】这一步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充足的空间,学生既可以谈学前、学后对蒲公英的认识,也可以谈自己喜爱的花草,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然后请学生课后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这样,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感悟,学习语文是有趣的。3.爬天都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白发苍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4.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以及“我们”爬天都峰的艰辛。5.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2.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结尾爸爸说的话。【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导题1.齐读课题,订正读音:天都(dū)峰。2.教师简介天都峰。了解黄山,积累知识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

7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令许多游客望而生畏。二、试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汉语拼音多读两遍。2.出示词语卡片,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chànyùjíjiàsì生字:发颤犹豫汲取多音字:暑假似乎.....3.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苍、仰、辫)4.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5.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在读中学习生字,并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犹豫:拿不定主意。上下文理解词义,效果较好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这险峻的天都峰,出乎人们意料,令人敬佩。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汲取:吸取。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笔标出有几个自然段。(10个)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了“我”与不学会概括课文内容认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爬上天都峰的事。)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读每个自然段,并说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归纳课文内容,达到2.说说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相近。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来到天都峰→爬天都会分段的目的峰之前→爬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教学小结┃【板书设计】3爬天都峰“我”相互鼓励爬天都峰老爷爷【教学反思】

8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励。这样在课堂中,学生才能做到走进课文,充分地感悟,自如地表达。┃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提问导入新课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用“爬”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时手脚并用的费力、艰难的情景。图文结合,感受天都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峰的高和陡话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画”。3.学生练读后讨论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二、深入读议,体会“我”终于爬上了峰顶的心情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10自然段。学习抓住重点句子,3.“我”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原因是什么?自由读课文第3~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4.“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自由读第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三、总结课文,培养能力1.读爸爸的话,思考:“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学习课文,并从中明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白道理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样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四、分角色朗读全文,升华情感读好对话,读出不同1.小组内练读。2.选两组分角色读。师生评议。人物的语气和心情五、课外延伸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坚持把课余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集体交流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3.师生评议。┃教学小结┃

9【板书设计】3爬天都峰犹豫→“我”汲力,老爷爷)↕不→犹豫→奋力攀登取量【教学反思】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我们语文课应该担负的责任。因此,就需要动手操作,去查找资料,去和小伙伴探讨一番。4.*槐乡的孩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米的欢快。2.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兴趣,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到劳动的快乐。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一块儿认识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1)听准字音,注意停顿。(2)边听边想象画面。(3)说一说听后的感受。播放配乐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小组内练习朗读,纠正出错之处。

10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教师出示图片,结合课文内容介绍槐树、槐花。2.读读议议。(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养成边(2)槐米有什么用处?(3)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内容。读课文边思考的习(4)八月份,天很热,这样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惯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5)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割槐米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米的?①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②小组之间赛读。③赛后师生共同评价。四、欣赏感悟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在全班交流。2.通过对课文的赏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大家积累句子一起来夸一夸、赞一赞槐乡的孩子吧!3.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体会劳动的快乐吧!┃教学小结┃【板书设计】4*槐乡的孩子男孩:爬、削快乐满载而归勤劳能干女孩:捡、塞【教学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学生的体会比我们预设的还要充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一点空间,让他们能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的恰到好处。语文园地一┃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充实。2.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4.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11【教学重点】区分多音字,掌握识字方法。【教学难点】1.流利、通顺地说一段话。2.能将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激情导入通过对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米挣学费的情形;我们也记录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这一阶段大家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今天我们就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课余活动的乐趣。二、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可以讲讲今后的打算。1.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2.可以讲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活动。3.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摘记了多少张卡片,有什么样的收获。4.可以讲讲自己与同伴或家人外出游览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三、小组选优,上台讲述1.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2.学生讲,教师略记条理。3.讲解、梳理。四、共同评议1.就刚才几位同学的交流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有何不同?议一议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2.评选出课余生活丰富、安排合理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3.谈谈听了他人的介绍之后,自己对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12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议:(1)是否扣住某项课余活动或某件课余发生的事来写。(2)是否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3)语句是不是通顺,叙述是不是流畅。(4)有没有错别字。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小组内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1.教师教给学生修改方法。2.教师挑选一篇错误较多的习作,师生合作共同修改。3.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4.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第二单元5.灰雀┃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林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4.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看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出示列宁的照片)他是谁?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13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后简介列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孩子的故事。3.板书课题,强调“雀”字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面包渣(zhā)”。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比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惯别人读得更好。4.分角色朗读课文。5.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这件事的?(从第2自然段到课文最后是具体讲这件事的)那么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象的空间我们继续学习。┃教学小结┃【板书设计】5.灰雀列宁爱鸟爱护孩子小男孩捉鸟放鸟回林【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读、谈、议、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彻底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激活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使课堂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促进、协作、帮助、疏导作用的崭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14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兴趣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默读课文第3~10自然段,看看哪几段话是列宁说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2.屏幕出示课文第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1)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的形式来告诉大家。(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集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根据情节发展,指导学生讨3.聪明的孩子们,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哪里去了?你是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屏幕出示第4、8、10自然段。论,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边读边思考:①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②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3)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4)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4.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活动,分角色朗读第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引导学生体会到:列宁尊重看着灰雀。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2.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四、朗读升华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了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列

15宁对小生命的关爱,对下一代的呵护。┃教学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中心,了解编者的意图,抓住训练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进行训练,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不会“高消耗、低收益”,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课堂效率。6.小摄影师┃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l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4.续写这个故事。【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教学难点】通过文中的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16一、揭题导入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激趣导入,激发学生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的生平,教师补充讲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位,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重点指导“鞠(jū)躬(gō..不同形式读课文,激ng)”“胶(jiāo)卷”,轻声字“打量(liang)”。..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个自然段,小摄影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默读全文后,完整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5.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绘声绘色。三、自由读文,边读边标画难理解的词句,写出批注1.学生质疑。2.小组合作。3.教师点拨: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初步理解词句。4.学生代表解疑。四、合作识字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抓住形声字的特点(辆——形旁“车”——声旁“两”)。3.说说在书写生字时应该注意什么。4.教师范写“杂、突、辆”,强调写法。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学小结┃【板书设计】6小摄影师基突按摆弄准备侧胶卷辆秘杂社

17【教学反思】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应在深入领会贯彻新课程精神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孩子们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让创造的幼苗在如母爱般的呵护中茁壮成长。┃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导入,练习说说1.回顾课文内容。(找学生概括)复习旧知识2.教师:课文中有哪两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文中去了解吧!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当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点拨: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词句。通过角色表演,帮助(1)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鞠躬”“打量”“摆学生体会课文人物弄”“赶紧站起来”等词语。(2)从小男孩“咧开嘴笑了”到“哭了起来”,说说你体会到了小的思想男孩当时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3)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他对下一代的慈爱和关怀。(4)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引发学生的思考看法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再来吗?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深切感受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教学小结┃

18【板书设计】6.小摄影师小男孩热爱崇敬高尔基扔纸团关心爱护请进来摆弄很久很久按吩咐忘胶卷给胶卷【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孩子结合具体的句子、段落,通过对话、细节描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而在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感染。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在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4.培养学生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教学难点】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呢?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句子读通顺。自学课文,认读生字词2.分节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19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学生就词语质疑,师生共同解释。学生互动,给学生创设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李四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主学习的舞台(1)小组内合作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教学小结┃【板书设计】7.奇怪的大石头爱思考李四光爱提问好问好学【教学反思】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的老师,看到的、想到的、要做的都很多很多,面对的压力也很大。有的孩子父母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为自己长大后工作做准备,而学校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首先我们上学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这样,当我们离开学校时,我们能继续学习。一个懂得学习的人总是一个有成就的人,因为不管他何时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他都会教自己如何以最好的办法来做。┃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课前同学们已搜集了李四光的资料,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介绍一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下李四光。2.学生交流。识打基础3.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本节课我们就走近李四光,了解李四光。二、感知巨石形象1.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讨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大石头捉迷藏的?(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

20于躲藏也是原因之一)三、感受好问精神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读课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文,同桌间演一演。2.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四、解开巨石之谜1.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是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读后小组内讨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1)李四光是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2)对这块巨石的研究,使李四光取得了什么重大发现?3.教师点拨。┃教学小结┃【板书设计】7奇怪的大石头大石头李四光怪勤于思考善于发问执着求索【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及评课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首先,我懂得了新课程、新理念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要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摆正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这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赶时髦的语言,而是要认真体会,贯彻落实到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定要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好一座理解、感悟的平台,以实现教学目标。8.*我不能失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

21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谈话导入1.哪位同学阅读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是在谁的关心下创办的吗?你对宋庆龄有哪些了解呢?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绍宋庆龄。趣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3.讨论交流,初知大意。(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读课文,引导学生用(3)小组代表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爸爸伯伯宋庆龄内容妈妈小珍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但她突然想起上午约好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坚持留了下来。三、分角色朗读课文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读中感悟,体会感情2.各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间进行朗读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22四、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感受,提高口语表达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能力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教学小结┃【板书设计】8*我不能失信(宋庆龄)一诺千金做人美德【教学反思】略读课文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耕细作,不分轻重主次地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语文园地二┃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区分形近字,会背名人名言,知道引用人物的话的不同形式,能用流利的话讲故事。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区分形近字,知道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形式。【教学难点】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激发兴趣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搜集名人资料,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故事会。

23二、分组举行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给每个同学展示才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已要讲能的机会的故事的主人公。3.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大王”。三、全班交流1.各组介绍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2.教师表扬当选“故事大王”的学生,其他学生掌声鼓励。3.“故事大王”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达能力大方,语言是否流利等。四、畅谈感想1.听了这么多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激发学生向名人学2.学生畅谈感想。3.教师小结: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习的兴趣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取力量,学得智慧。┃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我的发展1.采用自由读,小组内互读的方法熟读本板块中的三个句子,比较一下,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总结。这三个句子都写了人物说的话,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3.从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例子,并说说属于哪一种形式。

24二、日积月累1.读读背背(1)导入:积累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名人名言。(2)自己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观察比较区分形近(3)指导背诵名言。(4)交流自己搜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名言。字及用形近字组词2.我会填。(1)认真观察比较,发现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字形相近,容易混淆,要辨别清楚)(2)给形近字组词,填完后同桌互相交流。(3)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学生自行订正。三、成语故事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把故事读通顺。积累并学会运用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从中受到的启迪。4.小组内相互讲故事。5.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另外,以后你想表达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第三单元9.古诗两首┃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4.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

25┃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兴趣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不同形式读课文,体读的特点。4.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不会诗歌感情理解的词语。5.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6.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3.有感情地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教学小结┃【板书设计】9.夜书所见梧叶秋风景物思乡之情儿童人物追忆童年灯明【教学反思】古代诗词语言精美、生动,教学时切忌逐字逐句串讲肢解。本设计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合作伙伴、学习内容、探究方式到作业设计,都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有效利用音乐、绘画、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研自得,借助想象、入境悟情,从

26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17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自主合作学习《九月(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九日忆山东兄弟》,(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活动中,发表意见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意见。┃教学小结┃【板书设计】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思异【教学反思】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10.风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真童趣。3.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

274.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谈话导入,激发学习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兴趣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字音。(小组内其他学生纠正或点评)养成自主读书、自主3.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心情的句交流的好习惯,学习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结合语境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新词的意思。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组内交流找到的句子,教师点拨。5.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生评、师评)6.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28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1.学习第2自然段。(1)读一读:激励学生主动读书。(2)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3)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2.学习第3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呢?(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示放风筝画面么?与大家交流交流。(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5)品味课文:用心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通过角色转换,感受“我”的快乐心情,在读的过程中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字、组词。2.观察要求会写的字,交流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0.风筝做快活放更快活找垂头丧气【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29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时是什么心情吗?温故而知新2.学生代表汇报。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选择1~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品读课文情感三、细读深究,体悟感情1.学习第4自然段。(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生读、让学生在读中逐渐表比较读的方式进行)现出孩子们难过而不(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的朗读甘心的心情来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5)品一品: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文中小朋友的难受呢?(标画关键词句,品读,感悟。)(6)比一比:分角色比赛读描写人物快乐和难受心情的句子。2.学习5~8自然段。(1)师问:假如你的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飘走了,你会怎样呢?(2)师引: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第5~8自然段。(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们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的?┃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0风筝高兴―→难受快乐、希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3011.秋天的雨┃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从文中发现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的美好。4.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春天的雨是牛毛,是细丝;夏天的雨是印在荷叶上的露珠;通过情境设计激发学生而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同学们,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想看看里面的美景吗?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吧!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2.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听中想象,在交流中感3.自读课文,标画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表达作者对悟秋雨印象的句子)4.交流各段第一句话,感知课文内容。

31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1.品读第1自然段。(1)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2)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通过朗读感受秋天的美何处?(3)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2.品读第2自然段。(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朗读并回答。(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4)品读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特别有趣?(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说说吗?┃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1.秋天的雨钥匙打开大门颜料五彩缤纷【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美的氛围,通过音乐、图片等渲染,创设良好的气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秋天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回顾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复习巩固生字词2.学生交流自己抄写的语段。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复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的朗读兴趣,丰富想象2.学生自读。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丰富想象。

32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1)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2)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3)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4)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想象内容,感受秋天的美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丽景色(1)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很会关心人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生评、师评)(2)小组内合作交流: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它会对一些好朋友说些什么?(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准备过冬的?(4)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松柏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1.秋天的雨香香甜甜丰收欢乐的歌准备过冬【教学反思】在朗读中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性地进行对句子的朗读指导,不需注重过多理论上的要求,运用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形的感知,又有情的体验。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体会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喜悦。4.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33【教学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秋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享受音乐,展开想象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请听音乐,边听边想象画面。听录音,展开想象,激发2.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读书热情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也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课文,养成爱读书的好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读,相互纠正。习惯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生: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的声音。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等方面来想象)让学生从品读中体会感情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具体一点,美一点。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得生动些、形象些。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四、品读体会,升华感情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自由发挥谈感受2.交流:从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2*听听,秋的声音

34黄叶蟋蟀来去匆匆大雁田野【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开辟各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园地三┃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会背儿歌,积累词语。2.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一篇看图作文。3.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教学难点】写一篇赞美秋天的作文,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语言引述: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交流了在秋天感受到的快乐,下面我们要做一个游戏,看谁了解的秋天最多。激发学生兴趣2.比一比谁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3.比一比谁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最美。展示图画,为学生习作做准备。二、由说到写,完成习作1.说一说你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美在哪里。2.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内容。3.同学们对秋天这么喜爱,那么就用自己的笔写下对秋天的喜爱吧!4.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叙事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好词好句。

35三、朗读欣赏,修改习作过渡,为习作做铺垫,1.完成习作后,同桌间互相朗读各自的习作,欣赏同伴的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更好地完成习作2.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四、交流、欣赏1.抽学生上台读,大家评价。2.佳作欣赏,师生点评写得好的地方。3.自己再次修改习作。4.誊写作文。五、习作评析1.小组内相互评析。2.投影出示一篇问题较多的习作,集体评析。3.小结。┃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我的发现1.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2.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3.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的;“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激发学生发现的兴趣深浅的词。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4.让学生读“红色”与“蓝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5.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各组颜色的词,看哪组说的词最多。对比,发现构词特点,积累词语二、读读背背1.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词成对地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2.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读、写、背面面俱到3.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4.小组内交流对子的特点。5.小组代表汇报。6.教师点评小结。

367.让学生试着背诵对子歌。8.拓展延伸:仿照课本中的样子,自己编写类似的对子。三、作业1.围绕“白、黑”等颜色扩展词语。巩固提高2.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对子歌。第四单元13.花钟┃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4.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5.了解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教学难点】花钟的奇妙之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以后,心中有什么疑问吗?2.一位植物学家按一定的原理将各种花种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激发学生兴趣时钟,并根据花的开放来判断时间,他的这种做法奇妙吗?这位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这个花钟的呢?让我们走进文本,一起来揭开其中的奥秘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重点纠正学生读不准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内互读,相互纠正字音,难读的句子小组长范读。确的字音和句子停顿3.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师生相互评价。

37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2.小组内交流阅读感悟,感知课文内容。3.学生代表汇报课文内容。4.教师小结。四、识字、写字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1)出示生字卡片,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2)教师范写“醒、嫩、播”,重点指导这几个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3.花钟时间早晚的顺序时间位置不同【教学反思】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平时不专心的同学能倾听别的同学发言了;平时不爱动脑的同学,虽然发言不一定正确,但也在思考了;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虽然上台有些紧张,声音有些小,但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也能登台展示了。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吗?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第一课时完全达成了目标,这是好的开始。┃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检查作业,为学习下文奠定基础1.小组内相互检查课后第3题的完成情况。2.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3.教师点拨后小结。二、逐段朗读,探究发现1.朗读、理解第1自然段。(1)自读第1自然段,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读通句子。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2)朗读展示。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课文。能提出问题,解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多人次多决问题形式地读)(3)引导发现。朗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些花儿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交流要点:一是花儿开放的样子

38不一样,二是开放的时间不一样)(4)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惊喜、诧异、喜爱等)再次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段课文。(5)再引生疑。读了这段课文,同学们又会很自然地提出哪些问题呢?(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2.顺势深入,探究解惑。(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和牵牛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三、精读上阕,理解课文内容1.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时候开放,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2.全班交流。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位植物学家的做法有趣在何处。2.引发兴趣:我们也搜集了各种花儿在24小时内的不同开放时间,如果让你把这些资料展示给他人看,你想采用怎样的方式?是设计一个花钟呢,还是做一张各种花儿不同时间开花的资料卡?3.学生自由组合,动手设计创作。┃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3.花钟湿度温度花钟光照昆虫活动【教学反思】本节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本课思路清晰,语言很美,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再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丽,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14.蜜蜂┃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39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试验过程。3.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和探索精神。4.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2.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难点】了解为了求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3.把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通过不同形式读生字的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方式,培养学生对汉字的(1)出示生字词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热情(2)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导朗读。4.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1.学习第1自然段。(1)读一读。哪位同学愿意把第1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2)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读、想、说、写相结合。(3)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2.学习第2自然段。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请默读第2自然段。(2)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做试验的词语或句子。(3)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40(4)议一议。①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②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需的?(5)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6)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同桌互述。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说说记忆字形的方法。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记忆字形的几种方法:(1)“熟记+偏旁”识记:证、阻、括;(2)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验(脸)、测(侧)、途(徐)。3.教师范写“途、超、袋”,强调“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指导写好“捺”;“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4蜜蜂听说做实验得出结论【教学反思】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发展认识、发展思维离不开发展学生的语言。老师在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语言。一是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口语训练的要求,随着阅读理解的加深而逐步提高。二是重视词语教学。三是重视朗读训练。┃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导入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巩固复习的重要内容。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1.激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第3、4、5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探讨课文知(1)自由朗读第3、4、5自然段。(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生评、识的能力师评。(3)挑战读,师生点评。

41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辨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三、赏读片段,表达感情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在小组间的自主合作中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解决问题2.学生自读体会,交流讨论。3.学生表演读小女儿和作者说的话,师生点评。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发学1.诱导生疑:读了第3、4、5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2.学生发问。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1)对于法布尔所说的,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想交流吗?不同形式朗读,在读中解(2)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决问题┃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4.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遇到问题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我感觉到这次我对《蜜蜂》这一课钻研的还比较透彻,把握住了课文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比较适宜、清楚地加以分析,课件也设计得比较适用、实在。只是我在课堂上对教案的实施,在时间上把握得不够好,随意性比较强,今后还要多加注意。15.玩出了名堂┃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4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4.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又发现了微生物的,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难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谈话导入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2.学生交流。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习兴趣并能从课文题目中然而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提出问题来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理解词语,读通句子。(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在读的过程中,能够提出(3)小组内交流黑板上出示的问题。问题并解决问题(4)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指导点拨。(5)各组推荐代表汇报,生评,师评。2.学生自主读书。3.检查自学。4.整体感知。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1)了解文章结构。(2)以填空方式感悟课文主要内容。习兴趣

43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1.反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3.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怎样想?4.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悟课文内容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5.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四、写字指导1.教师范写“堂、阅、拜”等字,强调写法。2.学生练习写“堂、镜、闲、阅”等字,教师巡视指导。正确书写生字3.听写本课生字。4.小组内互改纠正。┃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5玩出了名堂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教学反思】我相信,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坚持快乐教学,使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去学,就一定能为孩子们铺出一条学习的绿色通道。┃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爱玩、会玩的列文虎克。老师想检查一下,激趣导入,回忆旧知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了名堂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来继续学习、研究。2.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体会课文内容,知道(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玩”也能有所发明感想。3.交流讨论。抓住以下要点:创造,培养学生在玩(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44(3)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中求乐的精神4.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5.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1)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2)感情朗读,评点交流。6.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三、欣赏玩出的名堂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吧。2.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读几遍,另外还可参阅资料库里的有关内容。(2)指名学生多人朗读。理解课文中的名词术3.交流讨论。语(1)“小人国”指的是什么?(2)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4.指名朗读资料库里的内容,讨论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5.再次品读:对这一自然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四、交流玩中收获1.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得到了不少的乐趣,也得到了一些收获和启发。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2.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讲台前介绍。┃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5玩出了名堂磨镜片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轰动世界最早发现微生物(玩)(名堂)【教学反思】这节课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主要是我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明白阅读教学是为了

45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因此课堂收到了好的学习效果。16.*找骆驼┃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很有趣的图片,它能测试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二、初读感知,理出线索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2.出示自学提示:(1)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2)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人,生生互动,师生互3.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标画关键词句,写感悟。动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5.学生代表汇报感悟,师生互评。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通过比较,想象商人与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老人的不同点,发挥想(1)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象力找着。(2)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

46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爱读书的热情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6*找骆驼左脚跛观察所得(老人)左驮蜜右驮米果然找到(商人)缺了一颗牙【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努力想体现“以读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语文课变成知识、语言、思维等能力培养综合训练课。语文园地四┃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3.通过观察读音和字形相近的字,发现它们的特点,注意加以区分。4.熟读并背诵农谚歌谣,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认识表示人体器官的词语,通过挂图了解人体相应部位。5.通过“宽带网”的学习,拓展学习途径,了解、搜集更多资料。【教学重点】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正确、流利、自然大方地与同学交流。【教学难点】将观察过程中自己最想写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教学课时】2课时

47┃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创设情境1.改变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环境,营造一个举行观察发布会的氛围。2.教师宣布观察发布会的有关规则。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以小组与小组对抗赛的方式进行。(2)一比选手发布的观察发现过程有没有说清楚。(3)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否自然大方。(4)三比选手回答其他组的提问是否从容应对。努力提高口语表达能二、学生在组内先发布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力,会自己说一段通组内其他学生针对发布的情况提出疑惑要求解答。顺的话三、推选代表,向全班发布观察中的发现四、评选最佳发布员,并交流从这些同学的观察与发布中学到了什么。┃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回忆所得,继续补充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可是有些问题我们在课堂上还没有解决,那么回家后有没有新的发现?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二、出示范文,指导写法1.学习怎样写观察日记上节课,老师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金鱼,和大家一起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回家后我也写了一篇观察日记,现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观察的乐趣。(出示课件:范文)2.引导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写观察日记。(出示课件:①日记格式:年月日、星期几、天气。②把观察到的事物记清楚就可以了。③内容要真实,资料要准确。)3.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

48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出示课件: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三、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四、朗读习作,大家评议第五单元17.孔子拜师┃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教学难点】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看录像、激发学生学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习兴趣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

49《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日夜兼程风尘仆..喜欢汉字,有学习汉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字的兴趣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请学生分段朗读,师生评议。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三、研读感悟通过读句子,理解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默读课文,请你用“______”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写一写你的感受。“孔子”和“老子”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的形象,学会抓住重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点词语概括说明四、指导写字,巩固生字1.学生观察生字。2.教师范写“尘、迎”,强调写法。3.学生练写。┃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7孔子拜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无止境上前行礼【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我要注意的是,在自身方面,课前,要仔细地钻研教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要透彻;然后是在情感态度方面,在讲课时,要有激情,这样才能够更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50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巩固生字、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2.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生词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二、朗读感悟1.学生自由练读。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2.学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3.教师引读。语以及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兴趣三、演读感悟1.分小组演一演。发挥学生想象力2.推荐一个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四、拓展活动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2.明确责任:各小组民主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的思想感情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7孔子拜师孔子老子学生教师虚心求教诲人不倦【教学反思】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地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18.盘古开天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514.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重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播放哪吒的动画片段。2.同学们认识他吗?他是谁?3.在远古时期,像他这样神奇的人物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神看动画片,激发学生读奇人物用利斧劈开了天与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神奇的人物是书的热情;启发谈话,谁吗?(生答:盘古;师板书课题,齐读)4.对题质疑,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盘古是谁?他是怎样开天引出主线地的?开天地后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吧!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互读互查。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愿意读词语的热情。借5.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初步理解重点词“创造”的意助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思。6.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三、研读感悟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1.重点研读第2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1)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读句子、画句子,并从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句子中有所发现,来体(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会语言文字的精彩的词。)(3)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522.重点朗读第4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1)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2)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四、想象感悟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在读的过程中,积累课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文的词语和句子,为后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面写作文打好基础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8盘古开天地混沌→劈天地身体→美丽的宇宙【教学反思】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述故事在复述中加强对词句的理1.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2.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习复述。3.提名复述,集体评议。力

53二、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养成正确书写的好习惯字。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三、课后作业热爱神话故事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8盘古开天地复述顺序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教学反思】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19.赵州桥┃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4.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教学重点】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54一、赏图入境——观桥用幻灯片呈现赵州桥的师:这是赵州桥。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想说什么?生:赵州桥很美。近远景图片生:赵州桥很坚固。生:赵州桥有两个桥洞,没有桥墩。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师:(点头)噢,有的同学已经把赵州桥的建筑特点看出来了。兴趣这节课,我们还要在课文里学到赵州桥更多的特点。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音多读几遍。2.采用自读、同桌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养成自学的好习惯顺。3.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三、自主感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怎样的?2.汇报交流。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风貌》(1)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2)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能边读边想,真正做到读(3)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想结合,理解课文3.引导小结。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四、识字学词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2.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3.指导写字。养成天天学字,天天练字(1)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左右结构:“设、部、横、跨、栏”的习惯上下结构:“县、参、举、坚、案、贵”独体字:“爪”(2)学生写字。(3)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9赵州桥历史悠久__雄伟__坚固__美观宝贵遗产

55【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拓展的内容比较多,我发现拓展虽占用了课堂上不少的时间,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不影响课堂上的内容,反而会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2.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二、朗读体验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习惯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三、美文赛读——赞桥1.教师:大家已经非常了解这座著名的古桥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来美美地夸一夸它吧!2.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生互动,自主合作学习3.学生小组内相互评议。4.组内推荐代表进行班内“美文赛读”。5.评比优胜者并奖励小红旗。四、拓展交流——梦桥1.师:夸得好!我看出赵州桥已进入你们的心中,想不想了解一下国内外现代化的桥?生:(异口同声)想!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2.播放国内外造型各异的现代化桥梁,配轻音乐。力师:看后能不能为这些桥设计一些广告语?也可以画一画自己设计的桥,再配上广告语。3.学生开展画桥写广告语活动。4.优中选优进行全班展示。┃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9赵州桥雄伟长、宽设计独特坚固没有桥墩美观图案精美【教学反思】

56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维实际,具体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在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生动、活跃的参与中,对学生进行了自然而有机的反向思维、正向思维、侧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三种方式的思维训练,并最终得到了预期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能力训练同语文的阅读能力训练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实现了两种能力训练的结合。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3.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习兴趣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名扬中外的画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组内自由组合,纠正字音。3.讨论: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三、合作探究1.请简要说一说这幅画的名字、作者、大小、历史年代及保存情况。2.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上的人物有五百多个:有()的农民,有()的船工,有()的生意人,有()的道士,有()的医生,有()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4.了解课文,展开讨论。(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57(2)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3)桥北头发生了什么事?5.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四、拓展延伸1.文中的三个省略号都表示什么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八百多年人物街市(完整保存)五百多个____热闹传神【教学反思】回顾整个课堂教学,它不仅让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在三年级小组学习的组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摸索,使孩子们在小组学习的意识和技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语文园地五┃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辉煌和灿烂。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能力。2.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难点】1.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2.了解十二地支记时辰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58一、创设情境1.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内容: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通过奖励办法调动学规则:(1)按小组推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生的积极性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2)“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奖励办法: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二、民主推荐分组讨论、争取做到人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人都有话说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三、成果发布说问结合,使内容更精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彩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四、布置作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人听。┃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回忆所得,继续补充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59二、指导写法1.习作方法指导:出示课件:(1)确定好想写的内容:A.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说明的形式展示出来。B.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以叙述的形式展示出来。(2)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3)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2.也许你有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想介绍给大家,今天就选择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习作。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四、朗读习作,大家评议把你收集到的传统文化描述给同学听。第六单元21.古诗两首┃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3.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4.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背诵两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读诗乐趣首他写的诗——《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2.检查交流。独立理解诗歌的意思(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断、楚、孤、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60(2)多媒体出示古诗《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家联系课文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热爱3.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古诗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地背。)四、指导写字,默写古诗1.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生字“断、楚、孤、帆”。(2)教师范写“楚、孤”,强调写法:正确、规范书写生字。通过楚:上下结构,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疋”字形比较复杂,要一笔一笔地写好。默写强化记忆孤:右边是“瓜”,不是“爪”。(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展示。2.默写《望天门山》。┃教学小结┃【板书设计】望天门山断天门楚江开碧水回气势磅礴青山出孤帆来【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地读古诗理解诗意,再小组合作质疑、解疑,最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到全班来解决。通过有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有思考的余地,有创造的天地,让学生经历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61教学过程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的兴趣《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指名朗读,检查预习1.自由放声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重视朗读的指导和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3.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提示七言诗的停顿规则。训练4.再次朗读,读出节奏。三、理解并深情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1.根据注释,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及时引导。通过多媒体帮助学2.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3.把“方、亦、总”去掉可不可以?生体会诗情4.想象下雨和晴天的西湖,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借助多媒体反复诵读体验,读出诗情。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四、拓展积累与运用到课外,激发学生热1.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引得无数诗人都歌颂它。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祖国风光的诗句?爱祖国大好河山的2.学生交流,会背的可以一起背。思想感情┃教学小结┃【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晴方好雨亦奇天然美(热爱大自然)总相宜【教学反思】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学得枯燥没劲,效果也不理想。针对小学生的爱美心理特征,我在教学时,抓住画面指导朗读。学生了解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加上色彩明亮的画,朗读诗句时,把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了。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整体设计┃

6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句子的意思写得更具体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教学难点】围绕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把文章写具体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哪位同学能从地图了解西沙群岛、激发兴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2.多媒体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录像。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趣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同学们觉得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二、初读课文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2.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课文,并能从文中找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3.检查自读情况。出问题,解决问题(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帮助纠正读音。(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三、重点探究入情入境,感悟文章的1.突现重点。重点句子,从中体会西(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沙群岛的美,并学习作(2)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2.自主感悟。者的写作方法

63(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3.合作探究。(1)探究一:(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第2自然段)①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②海水真美呀!说说看,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③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2)探究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第3、4自然段)①你为什么喜欢这两个自然段的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海底珊瑚各种各样,海参到处都是,大龙虾样子威武,鱼多得数不清)②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哪位同学喜欢珊瑚,请举手;有哪位同学喜欢海参,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爱之情读出来!③学生朗读体验。四、拓展训练——快乐小练笔1.学生练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跟课文学一学,试着围绕一句话来把某一事物写具体。2.交流小练笔,师生评议。┃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2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珊瑚各种各样海参到处都是大龙虾样子威武鱼数不清

64【教学反思】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是教给学生写作的很好的凭借。┃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复习旧知识,加深印象2.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例如:(1)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二、继续研究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2.探究体验。(1)探究一:(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①同学们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②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通过读,感受西沙群岛读出来吧!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③哪位同学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④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阅读的兴趣,想象文章吧!学生自由入情入境地朗读。的内容(2)探究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第6自然段)①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哪位同学能把鸟的多读出来?②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三、总结全文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真正做到日积月累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65四、布置作业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再仿写几个。2.向亲朋好友介绍西沙群岛。┃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2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海面总述(第1自然段)分述(第2~6自然段)由上到下由近到远海滩)岛上【教学反思】语文课除了要注重学生的体会感受外,语言文字的训练也非常重要。所以,在本堂课中,我利用文本的特点抓住比较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多学习,多思考,让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引导自己在教学中走向完善。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5.通过自读自悟、图文结合,感受小兴安岭的美。6.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情境导入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看图激发兴趣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二、引发质疑质疑,培养学生在读书1.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例如: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时动脑筋的好习惯

66的?2.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三、初读课文1.初步感知。(1)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2)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2.检查交流。(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激发学生兴趣(2)重点指导难读的字。抽chōu赏shǎng浸jìn缕lǚ献xiàn软ruǎn(3)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4)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四、再读感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想为什么喜欢它。2.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3.美丽的小兴安岭大花园巨大的宝库春、夏、秋、冬【教学反思】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巩固生字、生词,理清一、检查字词1.听写生字词。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脉络,为学习新知埋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伏笔

67二、感悟品味1.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1)根据学生的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2)继续交流喜欢的语句。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3)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会独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立思考,并能找出重点(4)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看春天是不语句欣赏、交流是快要来临。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入情入境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三、拓展活动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及口语表达的能力3.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3.美丽的小兴安岭绿色海洋春抽出新枝夏花园葱葱茏茏秋宝库果实累累冬雪中藏宝【教学反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性强的素材,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进一步加强积累,调动学生自觉积累的主动性,主动背诵,主动摘抄,主动积累,扩大阅读量。24.*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8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3.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分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件播放《东方之珠》歌曲,教师: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的名字?东方之珠指的是哪儿?(板书香港)香港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而闻名,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今天,我们激发学习兴趣就走进香港,来了解这颗令世人瞩目的“东方之珠”。(板题,齐读)哪位同学知道“璀璨”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整体感知1.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内容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3.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三、诵读体验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培养热爱读书的好习惯2.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3.师生共同释疑。四、总结升华香港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繁华都市,它既保持着东方的文化传统与风韵,也充满现代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它是旅游加深感悟,升华感情者的乐园,购物者的天堂。所以,每个到香港的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香港,真是我国南海

69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指导:赛读、师生合作读、齐读)┃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4*香港,璀璨的明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香港旅游胜地——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灯的海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既注意到课型特点,更注意到教材的特点,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图画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阅读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阅读与作者建立共鸣,从而感受到爱“东方之珠”——香港,以及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语文园地六┃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发现相同的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会背五句诗,会写会用12个词语,并仿照例子写几个。2.通过朗读,感悟积累词语,用一段话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3.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1.积累“AABB”、“又……又……”、“不……不……”三组类型的词语。2.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能抒发自己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用一段话写一写你想去或去过的地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70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景色迷人。有雄伟的长江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三峡,秀丽的桂林山水,壮观的秦兵马俑,神奇的敦煌石窟;我们的祖国不光风景秀美,物产更是丰富。河北鸭梨、浙江龙井、山西煤矿,的兴趣新疆的细羊毛等。在这一单元中,诗人、作家带着我们一起领略了祖师生互动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物产。除了这些,同学们肯定也游览了很多风景名胜吧?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那里有什么特色物产呢?二、介绍风景美1.教师:同学们游览的地方可真不少,现在就请你来当“小导游”,把你游览过的最美的地方向我们介绍一下。当然,也可以介绍你没有游览过,但很感兴趣的地方。介绍中,请讲解清楚:这个地方教师适时引导,帮助怎么吸引人?“游客”有什么疑问,可以向我们的“小导游”提问。2.评价小导游介绍得如何。学生理清思路3.归纳出介绍景点的方法:结合照片、图片或视频片段,选择最美的地方介绍,说出它是怎么吸引人的?它的物产是如何的丰富?语言流利、生动、形象。三、欣赏风景美1.教师课件出示视频掠影片段:大海、万里长城、杭州西湖、哈尔滨雪景等,请学生按照刚才归纳的方法,选择一个画面来介绍该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点的美。看谁的介绍最生动、最吸引人。(同一个小组选择一个画面,性组内准备后,全班交流)2.评选小导游优胜小组。四、描绘风景美教师:下面我们要来看看每位同学的笔下功夫如何了。请你选择学以致用风景区最美的某一个景点,用一段通顺的话把它的“美”描绘出来。相信你一定行!┃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71习作导入1.联系口语交际导入。上节课,同学们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激发学生谈话兴趣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2.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1)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为写作文打好基础《香港,璀璨的明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2)语言生动,描写具体,富有想象。3.学生构思,自主习作。4.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5.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意见。自主作文,提高写作能力6.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第七单元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3.读懂本课内容,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4.培养学生不断思考的良好习惯,将自己随时想到的这些有益的想法写下来。【教学重点】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72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通过看图,直观感受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边3.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并纠正错误。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边动笔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2.同桌交流。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及时解决。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提问,小组合作交流,(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感知课文内容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养成书写规范字的好习(1)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惯(2)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5矛和盾的集合矛盾集持般架龟攻炮坦战神兵退【教学反思】在引入课题时,学生对于“集合”的理解仅仅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统一。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悟,了解了发明过程之后。学生对于“集合”有了全新的认识,那是优点的集合、长处的合二为一。┃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73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二、汇报:矛和盾的优点合起来的威力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两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件):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2.对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板书:坦克)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板书:盾:自卫。矛:进攻。合二为一)3.课件出示坦克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三、汇报: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出示自学提示: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么威风。那么,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默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结:发明家就是这样把矛和盾的优势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这就是——矛和盾的集合!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的题目吧!(齐读课题)四、揭示道理,拓展思维过渡: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呢?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1.“集合”使我们的生活更精彩了。看看身边,还有哪些事物是集合别人优点的产物?2.教师:这个“谁”除了指一些事物外,还可以指什么?是呀,可以指人!这个“谁”可以是你,是我,是他。那么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如果可能,你希望将哪些长处集于一身?3.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美好。我相信,只要你们善于集合别人的优势,就能成为强者,胜利者。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吧。┃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5矛和盾的集合

74一场友谊比赛:产生奇妙的想法坦克产生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坦克实战引发感叹: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教学反思】课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集合的例子,通过课堂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探究,让学生将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提炼出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4.学生通过读课文,再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理解课文内容。5.懂得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在谈话中了解科利亚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2.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字形,了解字义。二、试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生字词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3.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惯,并在读的过程中句子是否读通。4.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思考5.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75()木匣→()木匣→()6.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三、精读感悟,明白道理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1)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注意强调表示动作的词语,还可以边做动作边读这几个句子。(3)教师引读:科利亚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3自然段。2.学生默读课文第4~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不同形式读课文,学(1)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习课文内容。直观理(2)重点指导学习第11自然段。用人像图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走了解课文中的名词10步埋下木匣(用线段图表示);现在的科利亚是9岁,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3)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12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4)分角色朗读第4~12自然段。3.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76四、深化拓展1.科利亚遇到问题能认真思考,所以他顺利地解决了问题。现在,请同学们给《刻舟求剑》里的那个人想想办法,帮他找到那把丢失的剑吧。2.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在你身边也有这样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引发学生多方面思考,如身体的变化、家乡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国际形势的演变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6科利亚的木匣(四年前)埋5岁步子小十步(四年后)挖9岁步子大五步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教学反思】从教育活动的目的看,教育活动是为了学的活动,教育者具有引导受教育者活动的意向和作用。要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熟读课文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2.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二、巩固生字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自学生字,对汉字产(1)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生感情(2)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3.给生字组词。

77三、指导写字1.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喜欢写字,养成规范2.学生写字。(1)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书写的好习惯(2)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进行展示。四、抄写词语1.自己读、记词语。积累词语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6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主要线索及文章的内容也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每个步骤都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27.陶罐和铁罐┃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4.正确看待人和事物,学会尊重别人。【教学重点】理解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78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它们的质地、特点。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指名读题。二、朗读感悟,初识生字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1)激励学生积极读书:觉得能读得比刚才几位同学还要好的请举手!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1~9自然段和第l0~17自然段。(2)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4.品读课文,体验情感。三、指导写字1.出示第1~9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2.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3.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5.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7.展示课堂上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7.陶罐和铁罐奚落骄傲的铁罐――→谦虚的陶罐【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读应该放在首位,但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真正读通、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根据内容与同学进行争论、交流,才算是真正地感悟了课文内容,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79一、感悟寓意,拓展延伸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2.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3.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课文第10~17自然段。(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时间在流逝”。(2)许多年过去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3)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找资料,了解铁罐为什么连影子都不见了。4.分角色朗读全文。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二、复习生字,练习写字,抄写词语1.认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2.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也可以利用熟字来记。3.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4.出示课文第10~17自然段里要求书写的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5.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捧、值”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朴”是左右结构、左右相等的字。“荒、素”都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的字。“受”是上中下结构的字。6.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7.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8.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9.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三、拓展练习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2.和同学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7.陶罐和铁罐陶罐和铁罐易碎坚硬,各有所长)保留不存在

80【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这节课也让我深深地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28.*狮子和鹿┃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学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教学重点】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形象揭题,展开联想1.教师在黑板上贴好背景图,语言渲染: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边板书课题边描述)有狮子、鹿。(贴图)直观展示,激发学生2.看到这两种动物,你联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小结激趣。狮子凶猛,鹿很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读书乐趣过,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却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二、自主读书,领悟道理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2.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读错的字词,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和理解方法。教师及时点拨小结,如鼓励大家用看图、换词的方法理力。用自己喜欢的方解“匀称”;用联系近义词和上下文来理解“抱怨”。3.学生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音准、句通、文顺”,其他式读课文,理解课文同学边听边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记号。4.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81三、前后练习,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陶罐和铁罐》带给大家的启示。通过比较,加深对课2.学生分析、比较《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文的理解3.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比较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异同。┃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8*狮子和鹿精美的角→差点送命好看坏处鹿难看的腿→狮口逃生难看好处【教学反思】我们从课文里确实能教会学生很多东西。同时我也突然有了一个计划:现在市面上虽然有很多儿童读物,但很多内容却并不能引导学生培养一颗美好的心灵,我想为我的学生们多写一些这样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慢慢学会做人。语文园地七┃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几组反义词,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会编童话故事。2.在复习巩固中,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3.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82一、事例导入,引出话题1.课件展示事例。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3.教师小结,引出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交际的兴趣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培养每个学生的表达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能力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说的同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表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问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达方法四、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简要地说说内容,然后选出最有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趣的故事在全班讲。2.全班交流。3.教师挑选《小猪唏哩呼噜》书里的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1.教师结合学生交流的故事及《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加以点拨。看拓展学生的思路,并能作者抓住了这种动物的哪些特点展开想象的,拓展学生思路。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与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展开想象想。

83三、选择动物,编写故事将自己的语言组织成1.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习作2.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四、交流展示,互相学习学会吸取别人习作中学生把自己写好的故事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的长处第八单元29.掌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4.懂得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导入童年就像一个七彩的梦,那美丽的梦境里有象征生命活力的红色,有充满生机的绿色,有预示收获的黄色,有充满幻想的紫色……你的童年有一个怎样的梦呢?(学生自由畅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深情导入:有一个和你们一样爱做梦的女孩叫英子,残酷的病魔带走了她健全的肢体,折断了她梦想的翅膀。同学们,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

84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桌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文,并会评价别人读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1.屏显课文的第1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屏显课文的第4自然段内容,指名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读课文,谈感受。抓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1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和第4两个自然段。4.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内容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四、指导认字和写字1.屏显本课的生字。喜欢认识生字,对汉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字产生感情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4.学生练习写13个生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9掌声(使英子)自卑变得开朗【教学反思】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以教材为凭借,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语文素养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努力地去挖掘教材中的人本因素。教师应该有一种创新精

85神,让教材“活”起来,而不要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索课文内容的兴趣二、精读课文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2.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1)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英子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2)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讨论: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3)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英子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眼圈红红的”是英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4)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感到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感动得流泪了。(5)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讨论,让学生明白:英子深鞠一躬是感谢同学们再一次的热情鼓励。(6)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联系英子来信中的话交流讨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英子从同学们的掌声中获取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很珍惜同学们的掌声。

86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1.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讨论、交流,让学生感(1)学生齐读这段话。(2)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受到掌声的魅力2.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3.学了课文,又谈了那么多,你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四、抄写词语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教学小结┃【板书设计】29.掌声默默地快乐英子,最后),不愿意),跳舞),有勇气),),鼓励、尊重)早早地说笑掌声【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要学的东西也还有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寻找智慧的花朵,愉悦地在课堂上做生命的飞翔和超越。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4.培养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教学难点】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87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提高学习兴趣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是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3.想想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2.理解词语。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3.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是什么人在做实验?在交流中找出问题的2.他是怎么做实验的?3.他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呢?答案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教学小结┃【板书设计】30.一次成功的实验实验之前:讲游戏规则实验之时:听从指挥,实验成功实验之后:教育家深受感动【教学反思】本篇课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

88分小组讨论,揣摩重一、继续精读感悟点语句、培养学生有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3.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力二、回归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1.是啊,在所有人都面临危险的时候,小女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感动了教育家。2.“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出了以前实验失败的原因?争。如果实验要取得成功就应该?让。板书:争失败让成功。如果争,实验就会失败,只有让,实验才能成功,所以我们想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让。3.学到这里,大家知道如何才能成功逃生吗?用两个词来说就是:先人后己、分工合作。出示道理:遇到危险,先人后己、分工合作才能化险为夷。4.总结全文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拓展活动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教学小结┃【板书设计】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井口小——有次序——成功有了危险让别人先出去【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储存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学生本人的财富,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加入他们的世界,融入他们的情感,才会拥有与学生一样的快乐与收获!31.给予树┃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89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教学重点】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导入新课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播放录像(或图片)2.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激趣导入,提高学习兴趣4.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培养学生正确地朗读课学讨论。文的习惯2.检查读书情况。(1)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由爱读词语的热忱,从而偿(2)指名读课文。达到积累词语的好习惯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不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学的好习惯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90四、指导写字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一读,再组词。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热爱汉字,喜欢汉字,写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表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汉字3.学生写字词。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教学小结┃【板书设计】31给予树给自己——棒棒糖善良、仁爱金吉娅给小女孩——洋娃娃同情、体贴【教学反思】给予就是给人关爱,给予就是给人温暖,给予是无私的,给予更是快乐的,教师一番深情的话语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凝练了学生心中的情感,将文章“爱”的主题进行了升华。┃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复习巩固旧知识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交流感悟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2.教师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1)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通过读课文,比较、感受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金吉娅的善良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2)让学生充分地阅读第4、5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3.交流难理解的问题。师生互相合作释疑。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三、总结全文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受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解

91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升华“给予树”的形象:刚上课时,有同学提问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希望、同情、快乐、爱心、友谊、美满、体贴、高兴、热心、愿望……)2.走进现实生活:(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随机画出一棵圣诞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他们吗?(教师发放爱心卡)3.播放音乐,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呢?(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教学小结┃【板书设计】31.给予树【教学反思】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尊重生命,激发课堂生命活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32.*好汉查理┃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3.学会尊重别人。【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92理解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批注一、谚语激趣,揭示课题1.出示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你心目中,激趣导入,引起学生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好汉呢?(如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见义勇的学习兴趣为、为朋友两肋插刀等)2.课文中也有一个好汉,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好汉查理。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生字新词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暑假里的一天,调皮的查理认识了残疾女孩杰西并答应常陪她玩。整整一个暑假,查理陪着杰西,他再也没有搞恶作剧,杰西一家要走了,杰西的爸爸为了感谢查理送给他一把刀)

93三、再读质疑,读中感悟1.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根据题目和课文内容提出想要深入了解的问题。2.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再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炼出本文的两个主要问题:(1)一开始,查理是个好汉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查理是个好汉?(查理发生了哪些变化?)(2)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3.讨论问题一:查理一开始是好汉吗?镇上的人会怎么叫他呢?(坏小子、调皮鬼)那些大人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4.读悟交流:后来查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个好汉?用波浪线画一画。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让学生谈感受:中人物的表现来感读着这些句子,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查理?(彬彬有礼、遵守诺受言、诚实自信、富有爱心的查理)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查理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呢?(1)杰西怎么称呼查理的?查理听到杰西叫他好汉查理,心里会怎么想?(2)杰西又是怎么对待这个不速之客——坏小子查理的?用横线画一画相关句子。(3)总结:杰西的尊重、理解、信任及罗伯特的夸奖使查理发生了变化。6.学到这儿,请同学们再来谈谈你对“好汉”的理解,你认为查理是一个真正的好汉吗?假如现在你是这个镇上的人,你会怎么评价查理呢?7.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赞赏一下真正的好汉——查理。四、续写小诗,凸显爱的主题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爱是大雨中的一把学生在音乐中续写小伞;爱是给汽车上的老人让出的座位;爱是给下班回家的父母送上的小诗一杯茶;爱是();爱是()。┃教学小结┃【板书设计】

9432*“好汉”查理调皮爱搞恶作剧尊重理解有礼貌好汉查理自信【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符合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课文插图,使课文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更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符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并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其中,很好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要求。语文园地八┃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几个ABB式的词语,会读四个字的词。会背《三字经》,能夸夸班级的同学,注意语句通顺,通过自由表达,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并写在本子上。2.通过积累词语,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3.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喜欢背诵儿歌,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会写ABB式的词语,会背《三字经》。【教学难点】会组织好语言夸夸同学,用习作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想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谈话引题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表现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趣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二、讨论夸法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小组合作,自己动脑思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

95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考,给每个同学机会三、分组交流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训练口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四、全班交流1.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3.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回顾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以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二、交流拓展1.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2.范例引路。(1)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清楚。(2)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三、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培养写作能力四、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评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懂得欣赏别人的习作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