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996477
大小:29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9-26
《第9章-货币政策(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第九章货币政策(答案)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3.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4.通货紧缩5.自然失业6.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9.准备金;基础货币10.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1.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2.自存准备;法定准备13.买进;出让14.有价证券15.现券交易;回购交易16.回购交易17.消费信用控制18.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9.法定准备金政策20.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2.窗口指导;道义劝告23.凯恩斯24.货币25.流动性陷阱26.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C5.D6.D7.C8.A9.A10.B11.D12.A13.B14.B15.C16.D17.C18.C三、多项选择题1.ACDE2.ABDE3.AB4.CD5.ACE6.AC7.BCE8.ABCE9.ABCE10.CE11.ABCD12.ABE13.AC14.BD四、是非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对;6.错;7.对;8.错;9.对;10.错;11.对;12.错;13.对;14.错;15.对;16.错;17.对;18.错;19.对;20.错;21.错;22.对;23.错;24.对;25.对。五、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一般所说的货币政策目标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3.菲利普斯曲线: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币值稳定;而要维持币值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这一关系可以表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5.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6.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7.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8.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将来某个
1时间、按照某个价格,买入(卖出)相同数量的同种证券的交易。卖出并约定将来买入的交易,称为正回购;买入并约定将来卖出的交易,称为逆回购。9.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它是对证券市场的贷款量实施控制的一项特殊措施。10.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新购买住房或商品用房贷款的限制措施。对不动产信用施以控制,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对不动产的贷款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限制性措施。11.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从内部结构和数量两方面,根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以直接干预的总称。比较重要的手段有信用分配、利率管制、流动性比率管制和直接干预等。12.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执行中央银行的政策。13.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最多运用窗口指导手段的是日本中央银行,其最初目的是稳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其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1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固然与货币当局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与作为政策传导体的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政策的配合程度等方面有关,但也往往受制于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问题。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16.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并着手制定新政策,修正政策的实施方位或力度,操作政策工具,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17.外部时滞:是指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从新政策制定到它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是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六、简答题1.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具体含义。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1)稳定币值;(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2.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答: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都是国家经济政策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除此之外,各个目标之间都有矛盾,主要表现在:(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3)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3.为什么要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选择标准是什么?答:在现实经济中,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往往难以直接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因此,在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还需要确定一些适宜的中介目标,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对这
2些中介目标施加作用或产生影响,再由中介变量的变动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性能良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符合以下4个标准:(1)相关性。(2)可测性。(3)可控性。(4)抗干扰性。4.简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优缺点。答: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1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3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4不易混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效果。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也有缺点:首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应量既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也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变化,后者的受控因素非中央银行完全可控。其次,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存在时滞。第三,货币供应量还有货币层次选择的问题。析央行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及优缺点。答: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2)调节货币供应量。优点: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缺点: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和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增加经济的波动,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另外也可能使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造成金融不稳定。简析央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机制、优点及其局限性。答: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产生四种影响。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他们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其次,再贴现政策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和调整信贷结构。第三,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第四,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即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但它同样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第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第二,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第三,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简述央行公开市场政策作用。答: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2)影响利率水平。
3(3)影响利率结构。公开市场政策特点:(1)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证券的数量和规模、适当的期限结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2)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操作规模、时机以及实施步骤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3)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万一发现错误可立即实施逆向操作进行纠正。(4)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5)国内外资本的流动、国际收支的变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和行为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能抵消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答: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2)不动产信用控制(3)消费者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9.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内容。答: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二是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的利率弹性。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发生影响的是利率下降,后又促使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过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产值增加。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Ms↑→r↓→I↑→E↑→Y↑上述表达式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r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E表示总支出;Y表示收入。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关键环节是利率。10.简述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内容。答: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货币学派认为,若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均衡将会被打破。个人和公司发现他们持有的货币数量超过他们愿意持有水平,这种非均衡就引发了一轮资产替代,人们通过购买股票、债券、汽车、住宅等在内的非货币资产,减少了手中过多的货币,使非货币资产价格上升。简言之,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Ms↑→P↑→……→Y↑“……”表示可能存在但未被揭示的过程,也就是著名的“黑箱”理论。货币学派认为,实际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清全部传递机制,只要能证明货币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相关性就可以了。11.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和配合模式。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点在于:这两类政策均由国家制定,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都是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产出,以实现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两类政策又存在区别: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二是作用过程不同。三是政策工具不同。两者都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工具,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所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四种配合模式:(1)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2)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3)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
4(4)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其中“双紧”和“双松”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侧重点保持一致;“一松一紧”的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总体要求一致的前提下,政策目标侧重点不同。七、论述题试分析央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通过两条渠道影响货币供应量。第一条渠道是影响同业市场利率。第二条渠道是通过存款货币银行超额准备金的调整进行,然后通过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和收缩影响货币供应量。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他们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其次,再贴现政策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和调整信贷结构。第三,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可直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超额储备,从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2、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答:在通货紧缩时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相对宽松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包括: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再贴现率和放宽再贴现条件,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超额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再贴现率降低市场利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信贷规模扩张货币供应增加银行融资成本降低中央银行买入证券基础货币投放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成倍扩张。3、试述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歧。答: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必须通过利率来加以传导,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是利率,即:Ms↑→r↓→I↑→E↑→Y↑。其次,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指间接的,它必须经过两个中间环节,如其中一个出问题,则货币政策将无效,强调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是不可靠的。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即:Ms↑→P↑→……→Y↑。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只能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不能控制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导致名义收入的变动。5、简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5答: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间接的,央行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不能直接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控制某一中介目标,并通过这一中介目标的传导来间接地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目标。一般地说,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对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等经济变量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而这些经济变量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由于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将对实际的经济活动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如货币政策操作得当,则其最终结果将是达到其预定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6、运用所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理论,评析2007年以来两大我国政策的转变。2007年,伴随经济连年快速增长,国民经济中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仍在发展,又出现流动性过剩、股市房市双膨胀和一般物价水平急速攀升等新问题。2007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双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上涨转为全面上涨。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包括财政、货币等在内的多项紧缩措施,适时调控。2007年在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在2007年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类政策配合模式往往只能分别对自身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产生效应,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作用力度较弱,但政策效应比较稳定,且不带有很大惯性。2008年9月份,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来临,全球金融危机随之爆发,我国的金融界和实业界同样受到波及,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出口急速下滑,企业产效率降低,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房市、股市双双下跌,等等。11月9日,我国政府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各中介变量均能按两类政策的共同机制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的作用力度较强,变量间的磨擦力小,一旦调整政策,能较快产生效应,并带有较强的惯性。这对于目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来说,应该说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