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 六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说课稿第一篇《北京的春节》说课稿、第二篇《腊八粥》说课稿、第三篇《第一次盼望》说课稿、第四篇《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第一篇《北京的春节》说课稿一、说教材《北京的春节》是部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一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时间的驿站,民俗的舞台”。《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三、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1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四、说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二)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五、说教法学法: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六、说教学过程: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回顾写作顺序,分清详略。 我让学生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并让学生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然后教师做板书。
2(三)品读体味,感受民俗。为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有效,我让学生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选择你最喜欢一天深入地读文,读到印象最深的地方,你就把它画下来,并结合自己过年的感觉,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学生学习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也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写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问学生: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有一个月的时间,中国的春节是个非常隆重的节日,详细说起来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为什么老舍先生让“腊八、除夕、正月处一、正月十五”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呢?此处让学生感受老舍先生写作的详略得当,语言的简练。(五)布置作业: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名家笔下不同的春节氛围,根据自己的经历想一想自己家乡过节习俗都有哪些?试着选一两个写出来。 七、说板书设计:熬腊八粥腊八泡腊八蒜从人们活动的角度详略得当6、北京的春节除夕(真热闹)从味、色、音的角度除夕正月初一:人们的活动记忆犹新元宵节:观灯(总—分—总)
3八、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节日,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描写孩子们的句段,仔细研读,体会孩子们过春节的感受;最后,再回顾全文,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文章的主题。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接下来我先给同学们拓展了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不同习俗。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体味不同的人过春节的不同感受以及在写法上的不同。再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或家里过春节的习俗。最后,让他们动笔依照课文或课后的阅读链接把刚才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从作文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写得是比较成功的:按时间顺序写得详略得当,较好地表现出了春节那种热闹、祥和的气氛;特别是孩子们的那种无忧无虑和快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是以读促悟。每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完成,老师极少去代替。二是充分发挥了阅读链接的作用,并有目的地进行了一些拓展。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三是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了读写结合。
4第二篇:《腊八粥》说课稿一、说教材《腊八粥》是部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时间的驿站,民俗的舞台”。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沈从文先生的一篇美文,目的是引领我们走近“民俗”,感受“民俗”。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本篇课堂教学的开展。在教学本文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法,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感悟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三、说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十四个生字,会读会写相关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四、说重点难点:(一)说重点: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二)说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品析八儿的心理变化。找出细腻描写八宝粥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五、说教法学法:
5本文的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分角色朗读法、品析句子法、交流探究法等。六、说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展示法:激情导入,引起视觉作用。 1.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2.教师配以深情的旁白: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三)朗读感悟法:精读赏析,激发灵性。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四)分角色朗读,深入感悟课文,理解重点句式。分角色读2—13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五)续读赏析,体验感悟。师生合作探究分析第二部分吃腊八粥的场面。(六)作业设计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七、说板书设计
6煮弘扬民俗文化传承文明家风盼迫不及待八儿腊八粥想苦苦等待幼小活泼天真可爱狡黠沈从文猜美妙猜想嘴馋聪明机灵懂事体贴看亲见惊异吃心满意足八、说课后反思。整篇课文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副淳朴的、和睦、温馨的图景。为了把八儿的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入手,从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和“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体现了八儿的那种迫不及待的的心情。用同样的方法感受八儿的“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孩子们轻松的感受出一个孩子那天真’嘴馋的情形。进而能感受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对于开头讲腊八粥的做法及人们对其的喜爱的处理,总觉得有着不小的欠缺,因为对这一段文字的表达妙处,处理得太简略了。没有透过文字表达人们对其的喜爱,从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这是对不同年龄段人都喜欢腊八粥的具体描绘处理不当。又从“看”、“闻"、“吃”来一点点的体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体会不深刻。如果此时让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去品读一下,那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学会这样的写作方法,这样才在遗漏中补回一点缺失。可见自己的备课不够深入,文本剖析不够精当所致,今后的教学应予以警示。
7第三篇《第一次盼望》说课稿一、说教材《第一次盼望》是部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心中有实感,笔下有真情”。《第一次盼望》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自己小时候等待妈妈带他外出时的心情的散文,这篇课文从孩童视角出发,描写了“我”的所见所感所思,语言平实质朴、明白如活,甚至有点儿絮絮叨叨如儿语,这一特点把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理解当时人物的心情略微有难度。二、说学情这篇课文是部编教材新增加的一篇文章,加上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史铁生的文章,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六年级学生有点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的预备工作很重要,老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可结合一些文字介绍、图片说明、电影电视资料让学生提前预习,对理解当时孩子们的思想状况、理解本文作者当时的心理变化有很大帮助。三、说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情变化,理解其情感。2.细读课文,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3.品析课文,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4.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四、说重点难点。1.重点:关注文章里的动作、语言、内心独白和环境描写,仔细品读。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2.难点:品析课文,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五、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节课将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融入情景教学法,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对重点句子进行品读赏析,结合环境描写理解人物心理变化。
8六、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一些关于期盼、等候的材料,可以是别人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放那个年代儿童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课上分享交流。(2)初读课文,询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用《第一次盼望》作为标题?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全文。(二)提出问题,交流探究: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2.说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初步感受。)3.通过自学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三)精讲点拨: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心。(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比如“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这段时光不好挨”“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一派荒凉”等,把握“我”心情变化的大致过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2)梳理文章写作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我”的心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所以,在指导学生圈画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的同时,还要注意它与时间的推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我”心情的变化与这一天里时间的推移结合起来体会,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品读赏析感悟,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要求学生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当“我”开始等待时,“我”有什么举动?心情如何?一个满怀期盼的孩子,从早晨就开始等待期盼已久的出行,这使得在平日看来还可以忍受的单调时光变得更加不好挨。作者从怀着这样心情的“我”的角度出发,用细腻而质朴的笔触描写了“我”
9挨这段时光的情境。作者借助动作描写和内心独白,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小孩守着一本电影画报—还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孤独地在院子里打发时间的场景。这个孩子没有玩伴,已经将一个人能玩的游戏玩了许久,看过天,追随过天上的流云,拨弄过地上的蚁穴,就连那毫无新鲜感的画报也成了弥足珍贵的“玩伴”。作者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展示了“我”等候母亲回来时,一个人艰难打发时间的情形,表现了“我”的忍耐和执着。这还不够,接下来,作者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了“我”的内心独白,让人进一步体会到“我”的脆弱和无可奈何,忍不住对“我”心生怜爱。(2)我对电影画报里的人物进行想象,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状况?(3)为什么母亲“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为了抓住那个星期天里最后的时间让母亲兑现承诺,“我”冒着被匆匆奔忙的她绊倒的危险,跟着她,甚至把自己小小的身子裹进她的腿底下,从而发生了观察点的转换。在“我”眼里,那明明是为了避免绊倒“我”而匆忙移动的母亲的双腿,竟然显得么脆弱,好像随时会被“我”绊倒一般,展示了“我”跟随母亲步伐的紧密,更形象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理。(4)“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5)“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里,“我”明白了什么?这篇课文从孩童视角出发,描写了“我”的所见所感所思,语言平实质朴、明白如话,甚至有点儿絮絮叨叨如儿语,这一特点把握起来比较容易。要注意让学生在看似简易的叙述语言中,感受和理解“我”的心情和情感。重点关注文章里的动作、语言、内心独白和环境描写,仔细品读。3.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启发学生思考:虽然母亲没有兑现承诺,但是“我”并没有怨她,这是为什么?那个星期天,母亲虽然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但这并不说明她不是一位好母亲。首先,母亲是想带“我”出去的,她很早就允诺过,可能迫于现实条件,一直没有办法做到。但是她终于还是答应要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而且那天开始时她都记得自己的承诺。然而,生活压力过大,她必须完成作为母亲该完成的劳作,也许这样的劳作比带“我”
10出去玩更重要,所以她始终沉浸于繁忙的劳作中,彻底忘记了承诺。“我”无声的哭泣惊醒了母亲,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道歉,与“我”一起感受那失落而荒凉的心绪,让“我”获得些许安慰。母亲,始终是一位好母亲,哪怕她不向生活低头,却仍然不改她是一位好母亲的本质。当然,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探讨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对孩子的承诺应当兑现;二是不应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的感受。引导学生在感受“我”的情感波澜的同时,体谅母亲,进而结合课文对生活思考:应该怎么跟父母相处,加深对家庭和社会、责任和爱的感受与理解。4.拓展阅读,扩宽视野。引导学生将本文与曹文轩《草房子》的相关章节进行比较阅读。读完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说说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各有哪些打动你的地方。5.布置作业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所见的景物,体会“融情于景”写法的好处。(1)走在小巷中(2)奔跑在田野上(3)漫步在公园里。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动作、内心独白、环境的描写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六、说板书设计人物的心情变化: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相对应的光线也产生了变化: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八、说教学反思
11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即使要天上的星星,父母就想法去摘。可是作者小时候那个年代却不是这样,大人们忙碌,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更是微乎其微。即使大人带着出去玩一次,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的孩子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玩什么都是足不出户的高科技,所以他们很难理解那时孩子的心理,更没法理解妈妈的不守承诺。我就抓住母亲外出买菜、洗衣服这件事,结合现在家门口的菜市场、附近各种各样的超市,让他们知道过去买菜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洗衣服不像现在用全自动洗衣机,完全靠手洗,妈妈很累,很慢,所以耽误了外出的时间。这样孩子们理解起来就好多了。另外,还有那本看了好几遍的电影画报,现在孩子们在家可以看电视、上网、各种玩具应有尽有,即使母亲没时间陪伴,还会有很多方式消遣这段等待的时光的,而不会感觉“很难挨”。通过这些新旧对比,学生们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变化就轻松的很多了。第四篇《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借用文天祥的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11-1979年)在1943年写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被害十六周年时所作的文章。因为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嵩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反动军阀凶狠残暴的本质。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李大钊在法庭上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抓关键语段,体会人物品格。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三、说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被捕”与“被审”两部分,体会李大钊同志沉着,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惜献身的革命气概。(2)研读描写李大钊在法庭上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品悟人物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忠于革命事业的高尚情操。2.难点是: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于习作之中。四、说教法学法:
121.搜集整理法:本节课教学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很可能无法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又因为课文较长,故事又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再加上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局势,对于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必定没有多深的感触。所以首先采用资料收集法,让学生在搜集整理提炼的过程中积累相关资料。事实证明,学生搜集的课外补充资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2.摸清线索,直观演示:本文属于回忆式文章,文章运用了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忆”作统领提出:课文忆了谁?忆了他哪几个时间段的事情?忆了哪一天使“我”忘不了?然后结合幻灯片出示,加深印象。如:复习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演课本剧的形式,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指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个难点时,我采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前后照应”的含义。3.讲授对比法:在理解“被捕”这一部分时,我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的训练方法。通过讲解,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神态以体会他对革命的追求。通过划出“我”和宪兵表现的词语,采用“对比法”教学求理解李大钊的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精神,从而学习这种对比写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直观演示、情境表演、朗读法:新课标要求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反映。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爱党、爱祖国的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在为人处事时能爱憎分明。在理解“被审”时,我采用“自学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通过学生自学默读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画出描写破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词语,并提出:你从中体会到李大钊有什么样的品质?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呢?找出原因句,体会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洽。五、说教学过程。(一)创境引题。我选择从“忆”入手,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首先让同学齐读课题,围绕“回忆”二字质疑:课文忆了谁?忆了他哪几个时间段的事情?忆了哪一天使
13“我”忘不了?让学生在自读中圈出时间的提示语,按照提示语将文章分成四个大块,再归纳出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进而概括成小标题。即: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及被害后。这样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大意,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符合高年级学生认识理解规律的。(二)先学后教在先学环节,我着重让学生抓住重点片段质疑,如在学习父亲被捕时的片段时,我让学生读后思考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在我的鼓励下,有的学生提出:李大钊为什么不先离开北京,出去躲两年再回来?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李大钊把书籍和文件都烧掉了,敌人还抓他?学生提的问题很好,我让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介绍李大钊的身份:共产党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是北京革命党区的领导者。家中的书籍和纸片烧掉是不想让敌人搜索到证据,为了不泄露党的秘密。但因为李大钊是革命党领导身份,所以无论如何敌人都要抓他。他能离开北京吗?不能。如果他逃跑了,就会有更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牺牲,所以李大钊是坚决不会离开北京的。因为被捕前和被捕时都是采用对比的手法进行描写的,让学生在读中圈点批划,抓住问题:“李大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重点研读描写李大钊言行举止的句子,书写自己的读书体会。然后再以“作者是如何表现出父亲高尚品质的?”这个问题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对比的写法。在后教环节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内容“法庭上”时,文中出现了三处描写李大钊的关键语段,由于学生已经采用过圈点批划及写批注的方法,所以在齐读这一部分之后,我便让学生在默读中自己读划,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找到相关的句子,但写感受主要集中在第三处,针对第一处写感触的少之又少。那么,如何突破重点内容,感受人物品质呢?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在理解“法庭被审”时,我采用“自学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通过学生自学默读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画出描写破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词语。,提出:你从中体会到李大钊有什么样的品质?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呢?找出原因句,体会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洽。如:复习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演课本剧的形式,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挂图,指导读图,理解“安定、沉着”等词语。
14在指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个难点时,我采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前后照应”的含义。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产生语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去朗读课文。以指导学生读出爱憎分明之感,通过指名、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形式,读出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读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首尾呼应的句子比较明显,所以找出来并不难,之后,进行延伸训练,让学生同桌讨论,找出文中另外两处相呼应的句子。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这个延伸相对较难,只有极少数学生找到了两处,如果用幻灯先打出首句,再找呼应的句子,这样对班上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相对降低了难度,不至于让他们孤立于课堂之外。(三)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品读感悟。以多种朗读形式,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表演概括能力。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学习本课时,首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提出一个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然后,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体味人物神态,学习“被捕时”。再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①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③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接着,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激发学生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
15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文本的内核之所在。(四)作业设计 1.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来?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2.课文围绕李大钊讲了哪几件事情?3.李大钊的表现怎样?(参考答案:1.(1)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2.讲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的坚定与沉着的意志品质;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3.李大钊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六、说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时局严重、形势紧急——忠于革命(1-7)一心为国被捕中:不慌不忙、态度严峻——视死如归(8-17)大义凛然 被审时:平静慈祥、安定沉着——坚贞不屈(18-28)被害后:伤心过度、记住日子——为国捐躯(29-32)七、说课后反思
16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样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我们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地利用课外资料来释疑!在读“法庭上”这一部分:“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我问学生:“读着这几句,你能体会出什么?”学生说:“‘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李大钊受过酷刑了。”学生思考得很好,我接着补充道:“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坚强,面对亲人平静、慈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他的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我在朗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学生忍不住和我一起朗读起来,我们仿佛也被一种革命力量鼓舞了,心中激动不已、情绪激昂,读得坚定有力。正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儿忧伤,相反,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这一段我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紧接着我又请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讲一讲李大钊牺牲的详细过程。学生听后对李大钊佩服得五体投地,都被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强烈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