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

ID:82893677

大小:1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11-11

上传者:155****1689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 风的形成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风的形成》说课稿清河县孙洼校区:杨艳伟大家好,我是孙洼中心小学的一名科学教师,我叫杨艳伟。本次我说课的内容是“风的形成”。本节课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展开,分别是: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目的;5、说板书。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冷和热中第16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冷和热的基础上设计的,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观察上升的空气”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形成”活动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对流知识,解释暖气片使室内变热的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空气的流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空气和风,了解了热传递的其中一种方式——对流,所以在此基础上探究风的形成,理解上没有难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一些探究方法,对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也有了一些认识。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我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探究能力进行活动,并逐渐使其加强理解。(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将目标分了三类:

1探究目标: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能推测螺旋圈转动的原因。3.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风的成因。知识目标:1.能解释螺旋圈转动的原因。2.能理解风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的对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风的成因。难点:学生理解风的形成过程。二、说教法那么根据本节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法:先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风的有关成因;再通过“风的形成”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找到风的成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验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说学法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我设计了下面的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巩固新知

2四、说教学过程和设计目的1.创设情境,引入探究问题;是什么使风车转起来?又是什么使热气球飞上天空的呢?(设计目的:引出问题)2.实验观察,认识热空气上升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让纸螺旋上升的实验,希望通过观察纸螺旋受热上升,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认识到它是由于热空气才上升的,让大家感受风的存在。3.小组合作,深入探究:风的成因本环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课本60页的实验。设计目的:深入探究,使科学结论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加深记忆。4.学生展示,教师总结设计目的:让学生学会总结,大胆展示自己。教师总结,可以让原理更明确,表达更专业。5.拓展应用,解决问题让学生们讨论交流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设计目的:让科学回归生活,学以致用。五、说板书板书展示了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我设计的较为简单。课题+内容风的形成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从而形成风。

3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补充说明:实验器材:(一)纸螺旋受热上升实验器材:蜡烛、纸螺旋、火柴(打火机)、铁架台、细绳实验过程:将纸螺旋用细线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火柴(打火机)把蜡烛点燃,放在纸螺旋下面,看纸螺旋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纸螺旋上升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热空气会上升。实验反思:1.本实验在制作纸螺旋的过程中,耗费了较多的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火柴的处理应在实验前加以强调。3.实验相对简单明了,能让学生手、眼、脑相结合,从而参与整个课堂。(二)风的形成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香、实验箱、毛巾(说明用途)实验过程:先把没点燃的蜡烛放进实验箱内,把点燃的香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香的烟会向哪流动?然后点燃蜡烛,观察香的烟会向哪流动?实验结论:点燃蜡烛,蜡烛上面的空气受热向上升,腾出了空间,里面的空气变少,外面的冷空气流动进来补充,在洞口附近形成了风。实验反思:该实验只有一组同学做出,由于环境温度(湿毛巾作用)并没有差别太大,所以现象并不太明显。课本上59页第一个实验,由于条件太苛刻,在现有环境下无法

4完成。因此,该实验转变成了利用实验结论解释该实验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