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ppt课件

喘-------证ppt课件

ID:82857037

大小:379.04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2-11-10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喘-------证ppt课件_第1页
喘-------证ppt课件_第2页
喘-------证ppt课件_第3页
喘-------证ppt课件_第4页
喘-------证ppt课件_第5页
喘-------证ppt课件_第6页
喘-------证ppt课件_第7页
喘-------证ppt课件_第8页
喘-------证ppt课件_第9页
喘-------证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喘-------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喘证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谈欧1

1【概说】一、概念喘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喘剧不解,每可由喘至脱。《说文·心部》:“喘,疾息也。”疾,快速之意;息,一呼一吸称息。疾息,指呼吸急促。又说:“息,喘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有轻重之别,可见于某些急、慢性疾病病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证和论治的中心。2

2二、沿革(一)、内经对喘证症状、病因、病位论述甚详《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二)《金匮要略》有“上气”专篇并列证治《金匮》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专篇。“上气”即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其中包括“喉中水鸡声”的哮证和“咳而上气”的肺胀。 主要分虚实两大证候,并列方进行治疗。根据病证不同列有辛温祛寒化饮的射干麻黄汤,祛邪蠲饮、寒温并用的越婢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豁痰祛浊的皂荚丸等方药。3

3二、沿革(三)金元以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实为纲认识到七情、饱食、久病、劳累等皆可成为内伤致喘之因。《丹溪心法·喘病》说:“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扬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症因脉治·喘》:“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尅削,元气大伤。”“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而喘作矣。”4

4《景岳全书·喘促》篇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喘证的辨证纲领。《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这些论点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5

5讨论范围由于喘证涉及多种外感、内伤疾病,因此,它不仅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影响于肺致喘。故在辨证施治的同时,还需审证求因,结合辩病,与有关病篇互参,以便进一步按照各个病的特点考虑处理,并其不同的预后转归。临床上如急、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等发生呼吸困难时,均可按照本篇辨证治疗。6

6

7

8(二)饮食不当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水液不归正化,聚生痰浊,蕴伏于肺,肺失宣降,发而为喘。9

9(三)情志不调1、情怀不遂,悲忧伤肺→肺气痹阻,气机不利。2、郁怒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气上逆于肺,升多降少,肺失肃降→气逆作喘。3、惊恐伤及心肾,气机逆乱,喘出于肺。《素问·经脉别论》篇:“有所惊恐,喘出于肺。”10

10(四)劳欲久病1、久病脾伤,如中气虚弱,肺气失于充养,亦可导致气虚而喘2、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不能助肺纳气,气失摄纳,逆气上奔为喘。若肾阳衰弱,水泛无主,干肺凌心,肺气上逆,心阳不振,亦可致喘。11

11二、病机(一)病位主要在肺和肾1、肺为气之主2、肾为气之根,主司气之摄纳“肺为气之本,肾为气之根”,二脏同司气体之出入,病则气之出入失常而致喘;故喘之病变脏器主要在肺、肾,亦会涉及心肝脾。12

12(二)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1、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2、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肾虚为主。《医学心悟·喘》:“外感之喘,多出于肺,内伤之喘,未有不由于肾者。”3、病情错杂者每可下虚上实并见:多为慢性喘咳,肺肾虚弱,复感外邪,引起之急性发作,因外邪、痰浊等壅阻肺气,而致出现“上盛”之证;因肾不纳气,同时并见“下虚”之侯。病情重笃者则见喘脱危候。13

13(三)重证:喘脱喘脱危候:足冷头汗,如油如珠,喘息鼻扇,摇身撷肚,张口抬肩,胸前高起,面赤躁扰,直视便溏,脉浮大急促无根者。14

14病因病机示意图风寒外感风热邪壅肺气、宣降不利——实饮食——痰浊情志——肝气气机升降失常——喘内伤肺不主气久病————出纳失常—虚劳欲肾不纳气心阳衰竭……喘脱15

15【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一)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煸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二)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16

16二、病证鉴别(一)喘证与气短的鉴别共同点:呼吸异常。气息短促,胸闷不畅。区别:喘证:气粗升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甚者不能平卧。短气:呼吸虽数,但浅促微弱,不能接续,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但卧为快。联系:短气往往是喘证之渐。17

17(二)喘与嗽的区别喘与嗽两者有轻重的区别,《简易方》:“重则为喘,轻则为嗽。”在症状上也不同,“喘之为病……哮吼作声,……憧憧而急,……喝喝而数,张口抬肩,摇身辊肚;嗽之为病,风生喉靨,淫淫如痒,习习如哽,涕唾稠浓,声音重浊,甚则续续不已。另一方面,喘与嗽还有因果关系,久嗽不愈由轻至重则成喘,而某些喘证则多伴有咳嗽,故“二证治法颇同,但剂有轻重。”18

18(三)喘与哮证的鉴别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支气管狭窄、痉挛),多属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疾病。哮必兼喘,故哮喘并称。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急促困难(内外呼吸障碍),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喘不一定兼哮。其他如肺胀、支饮均有咳而上气,喘息痰鸣的症状,可隶属于喘证范畴,但各有其特点,故应掌握各证的异同,与有关病篇互参。19

19三、相关检查〔一〕病史、症状、体征(二)胸部X片及CT检查。(三)血常规、痰培养、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等。(四)心电图、心脏超声等。20

20【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临床表现实喘虚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音高亢,伴有痰鸣咳嗽低微,少有痰鸣咳嗽伴见症面红身热,痰多粘稠,便秘,苔腻痰液清稀,畏风,潮热,神疲,苔少脉象数而有力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骤急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即甚21

21(二)实喘当辨外感内伤外感: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内伤:起病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外无表证。22

22(三)虚喘应辨病变脏器临床表现肺虚肾虚心气(阳)虚喘息程度操劳后气短而喘静息时也有气喘息促,动则更甚喘息持续不已伴有症状面色晄白,自汗,易感冒面色苍白或颧红,怕冷或烦热,腰酸膝软心悸,浮肿,紫绀,颈脉怒张,脉结代23

23二、治疗原则寒—温宣(散寒宣肺平喘)热—清肃(清热宣肺平喘)热痰—清化实喘—治肺—祛邪利气痰—化痰(祛痰降气平喘)寒痰—温化气郁——开郁降气平喘肺虚—补肺定喘气虚—益气虚喘—治肺肾—培补摄纳肾虚—益肾纳气阴虚—养阴(以补肾为主)心阳欲脱—回阳敛汗固脱虚实夹杂,上实下虚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24

24三、分证论治 (一)实喘1、风寒袭肺(1)症状特点:喘咳气急,胸部胀闷——风寒之邪从口鼻上受,或从皮毛而入,内合于肺, 邪实气壅,肺失宣降 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寒邪伤肺,津液失于输布,停聚成痰; 初起多兼恶寒,头痛,无汗——风寒束表,皮毛闭塞 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在表,尚未化热(2)病机:风寒壅肺,肺气不宣。(3)治法:宣肺散寒平喘。(4)方药:麻黄汤加减。25

25(6)加减风寒表邪明显,加紫苏、生姜温肺散寒。痰多壅盛者,加半夏、紫苑、白前化痰以利气。营卫不和而见喘咳不平、有汗、恶风发热者用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调和营卫,以祛在表之风邪;厚朴、杏仁化痰下气平喘。内有寒饮,外受客寒而诱发喘咳,痰多粘白呈泡沫状,用小青龙汤发表温里。若表邪明显,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者去芍药、五味子之酸敛,加杏仁、苏子顺气化痰。26

262、表寒里热(1)症状及分析:喘逆上气、息粗、鼻煽、胸部胀痛——寒邪束表,肺有郁热,肺气上逆。咳痰稠粘不爽——痰热蕴肺,肺失清肃。形寒、发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热为寒郁,不得外泄。苔薄白罩黄边红,脉浮数(滑)——表寒肺热夹杂。(2)病机:外寒里热,肺气壅实,失于宣降(3)治法:宣泄肺热。(4)例方:麻杏石甘汤加味27

27(5)加减痰热甚,烦热,痰多稠粘,加黄芩、桑白皮、知母、半夏、瓜蒌皮清肺泻热化痰。痰涌喉间,漉漉有声,加葶苈子、射干泻肺祛痰。28

283、痰热郁肺(1)症状及分析: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粘色黄——邪热壅肺,蒸液成痰,肃降无权。或有血痰——热伤肺络。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咽干、面红——痰热郁蒸于肺。尿赤涩,大便或秘——里热壅盛。舌苔黄腻,脉滑数——痰热之征。(2)病机:痰热郁肺,肺气壅实,肃降无权(3)治法:清泄痰热。(4)例方: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汤《景岳全书》: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杏仁、贝母、半夏、苏子29

29(5)加减痰多粘稠,加瓜蒌、射干、海蛤粉清化痰热。痰壅便秘,喘不能卧:酌加葶苈子、大黄、风化硝涤痰通腑。痰有腥味,配鱼腥草、冬瓜子、苡仁、芦根。身热甚,加生石膏。口渴咽干,加生贝母、天花粉30

304、痰浊阻肺(1)证候特点: 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中阳不运,积湿生痰, 痰浊壅肺,肺失宣降。 呕恶,纳呆,口粘不渴—痰湿蕴阻中焦,脾胃不和舌苔白腻,脉滑—痰浊内蕴之象(2)病机:痰浊壅肺,肺气失降。(3)治法:化痰降气平喘。(4)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5)常用药:半夏、陈皮、云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苍术、川朴、杏仁等31

31(6)加减若咳痰黄稠,喘急面红,烦热口干,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痰热壅盛,治宜涤痰清火为主,可用桑白皮汤(桑白皮、黄芩、川连、杏仁、贝母、栀子、半夏、苏子)加入知母、瓜蒌等治之。若痰涌量多,喘而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大黄等,使痰火下泄,肺气复降,则喘急乃平32

325、肺气郁痹(1)证候特点: 每因情志刺激而发病,发病较突然;每伴有心神失常之征。症状表现:平素忧郁气结,复因精神刺激,突然呼吸短促,咽中不适,气憋,但喉中痰声不著——郁怒伤肝,肝的气冲逆犯肺,肺失肃降; 甚至胸闷而痛——肝失疏泄,络气不和 或伴有失眠,心悸——心肝气郁 苔薄,脉弦——气郁之象(2)病机:肝气犯肺,肺气不降,上逆为喘。(3)治法:开郁降气平喘。(4)例方:五磨饮子(《医方集解》)加减。(5)常用药:沉香、降香、苏子、枳壳、代赭石、川朴花、合欢花、杏仁、枣仁、远志、夜交藤等。33

33(6)加减气逆喘剧加旋覆花等化痰降气;气郁夹痰加陈皮等开郁化痰。在治疗同时,劝慰病人心情开朗,消除忧虑34

34(二)虚喘 1、肺虚(1)证候特点: 喘促短气,动则加重,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肺气不足,气失所主, 气不化津,卫外不固; 舌淡红,脉象软弱——气虚之象 或咽喉不利,烦热口干,面部潮红——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舌红苔剥,脉细数——阴虚火旺之象(2)病机:肺气虚弱,气无所主。(3)治法:补肺益气养阴。(4)例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5)常用药物:人参(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冬虫夏草、炙甘草等35

35(6)加减若自汗畏风重者,常易感冒——可合“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以补气固表止汗;若伴有咳痰稀薄者——加紫苑、款冬花、苏子、钟乳石等以温肺止咳定喘;偏于阴虚者——加沙参、玉竹、百合等以补肺养阴;若见有食少、便溏,并有气坠感,为肺脾同病,中气下陷——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益肺脾,升提下陷之气;若肺虚作喘,病情严重时常与肾虚并见,必要时可合补肾纳气之品。蛤蚧、胡桃肉、紫河车、山萸肉、熟地等肺肾同治。36

362、肾虚(1)证候特点:肾虚摄纳失常,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息尤甚——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 形瘦神惫,气不得续——肾虚精气耗损 汗出——肾阳既衰,卫外之阳不固 肢冷面青——阳虚失于温养 舌淡,脉沉细——肾阳虚弱之征(2)病机:肾虚精亏,摄纳无权。(3)治法:补肾纳气。(4)例方: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5)常用药:熟地、山萸、山药、附子、桂枝(肉桂)、丹皮、云苓、泽泻、人参、蛤蚧37

37(6)加减肾阳虚甚,加补骨脂、胡桃肉、紫河车,并配天冬、龟板、当归滋阴助阳。冲气上逆,脐下筑动,气从少腹上奔者,加紫石英、磁石、沉香以镇纳。肾阴虚,用七味都气丸、生脉散,加诃子、西洋参、天门冬、龟板胶等滋阴纳气。肾虚喘证,一般以阳虚者为多,若见阴阳两虚应权衡主次处理。病久势缓者,可用肾气丸、都气丸、人参胡桃汤。38

38变证:(一)虚实夹杂证:1、下虚上实证。(1)症状及分析:咳喘痰多,气急,胸闷,苔腻,脉细滑——痰浊壅肺,肺失肃降。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病机:肾虚于下,痰浊壅盛于上,(2)治法:化痰降逆,兼以温肾纳气。(3)方药: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平喘; 半夏、前胡、川朴、陈皮——化痰理气降逆; 肉桂——温肾纳气;当归——养血润燥;甘草——调中39

392、水饮泛溢,凌心射肺(1)症状及分析:喘咳,咯痰清稀,胸闷心悸——水饮凌心犯肺。肢体浮肿,尿少——水泛肌肤。舌质淡胖,脉沉细——阳虚水饮内盛。(2)治法:温肾益气,化饮行水。(3)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温阳散寒;茯苓、白术——健脾利水; 生姜——温散水气; 芍药——和营,配附子敛阴和阳。40

403、血瘀(1)病因病机:多因痰饮凌心,心阳不振或肺肾两虚,病及于心,血脉瘀阻所致(2)症状:面、唇、爪甲、舌质青紫、脉结代等。(3)方药:可在祛邪、扶正的基础上酌配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泽兰等活血化瘀之品。各型喘证而伴有面色、唇、舌、指甲青紫,脉结代,均可酌量加入人参(党参)、黄芪、丹参、川芎、赤芍等益气活血化瘀之品。41

41(二)喘脱证(1)症状及分析:喘逆甚剧,张口抬肩,鼻煽气促,端坐不能平卧——肺气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心肾阳衰,喘汗欲脱之危象。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阳气衰竭。(2)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3)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3~4.5克,42

42四、其他治法(1)五味子250克,加水煎半小时,冷却,用鸡蛋10个放入浸泡,10天后,每晨取一个糖水或热黄酒冲服。(2)紫衣胡桃肉10个,每晚临睡前缓嚼,用淡盐水送服。(3)紫河车粉1.5克,每日2~3次,开水送服。以上三方治肾虚动则喘甚之证,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表现肾虚喘者均适用。43

43【预防护理】(1)凡有喘证病史者,平时应节饮食,少食甜粘肥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并应戒烟酒,忌辛热动火刺激类食品。(2)气候变化时尤需慎风寒,以免感受外邪而诱发。(3)若因情志致喘者,更应怡情悦志,避免不良刺激。(4)加强体疗、气功锻炼,以固根本。活动量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而定,不宜过度疲劳。喘证发作时暂停锻炼。44

44【结语】一、特征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喘脱。二、病因病机(一)病因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以及久病体虚所致。(二)病机病位主要在肺和肾(实者在肺,虚者在肾),而与肝、脾等脏有关。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为邪气壅肺,气失宣降;虚喘为精气不足,肺肾出纳失常。四、辨治原则实喘(有邪)——肺——祛邪利气虚喘(正虚)——肾(肺)——培补摄纳45

45【临证要点】(一)注意寒热转化、互见外寒内热者当解表清里。风寒化热者按病情转化处理。痰浊蕴肺,外感风寒、邪热者,根据兼夹情况联系治疗。(二)掌握虚实的错杂(三)虚喘尤当重视治肾(四)补虚需辨阴阳(五)注意喘脱的危重证候46

46【复习思考题】一、试述实喘、虚喘两者的发病机理及其相互联系?二、试述实喘与虚喘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三、什么叫上盛下虚证?并述其病机及证治。四、喘脱的症状、病机、治法方药。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