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

ID:82849008

大小:10.4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2-11-10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1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2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3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4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5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6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7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8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9页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核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染色体与核仁

1

2一、核型与染色体显带核型: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数目、大小、形态特征核型模式图

3染色体显带1968年,瑞典细胞生物学家Casperson,Q带技术:奎吖因荧光染色。富含AT亮带;富含GC暗带G带:Giemsa染料,胰酶、热、尿素R带:磷酸盐缓冲液保温处理,吖啶橙;C带(着丝粒)、T带(端粒)、N带(NRO)

4

5二、巨大染色体1.Polytenechromosomes核内有丝分裂染色中心带和间带LuxurygenesHouse-keepinggenes

6

7

8两栖类卵母细胞停留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双线期,二介体,4染色单体2.Lampbrushchromosomes

9结构功能:侧环,RNA活跃转录区

10三、核仁A.结构1.纤维中心,FC2.致密纤维组分,DFC3.颗粒成分,GC

114.核仁相随染色质(1)核仁周围染色质(2)核仁内染色质5.核仁液泡6.核仁骨架

12B.核仁的功能:核糖体的生物发生核糖体生物发生pre-rRNA合成加工组装FC.DFCDFC.GCCytosol向量过程

13(一)rRNA基因的转录1.核仁组织区:NORsinhumanchromosomes:13\14\15\21\22Codefor(ineukaryotes):18s,28s,5.8srRNA及5SrRNA2.rRNA基因转录的形态及组织特征rDNA在染色质轴丝上呈串联重复排列沿转录方向,新生的rRNA链逐渐增长,形成“圣诞树”样结构转录产物的纤维游离端(5’端)首先形成RNP颗粒。

14rRNA呈串联重复排列圣诞树样结构

15rDNA转录单位,RNA聚合酶Ⅰ

16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常见结构rRNA基因初始的转录产物是rRNA前体45S38S37S

17(二)rRNA前体的加工Mammalia

185SrRNA的转录5srRNAs有大量的编码基因(Human,2000);5srRNA基因(120bp)不定位在NOR;5srRNAs由RNA聚合酶III转录;3’端被移去后,参与核糖体大亚基的组装;

19哺乳类45SrRNA前体加工,见教材图10-35

20(三)核糖体亚单位的组装45SrRNA和蛋白质形成核糖核蛋白;45SrRNA在RNP中加工为各种rRNA;40S、60S核糖体亚基的形成;核糖体的成熟作用只发生在细胞质;核仁的另一个功能涉及mRNA的输出与降解。

21核仁周期(nucleolarcycle)高度动态,变化过程一些因子如M期促进因子、G2期合成的rRNA、rDNA、RNA聚合酶Ⅰ等对核仁周期具有调控作用。C.核仁周期

22核仁在有丝分裂期消失人纤维原细胞核仁的融合

23A.活性染色质与非活性染色质1、活性染色质:转录调控因子顺式调控元件反式作用因子2、非活性染色质四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

24B.活性染色质主要特征(一)活性染色质具有DNaseI超敏感位点(DNaseIhypersensitivesite,DHS)1、概念2、超敏感位点处核小体装配受阻3、一般位于5’端的启动子附近,是顺式作用元件4、和基因活性有关

25(二)活性染色质在生化上具有特殊性1、活性染色质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2、活性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3、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4、活性染色质中核小体组蛋白H2A在许多物种很少有变异形式。5、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中。

26(一)疏松染色质结构的形成1、DNA局部结构的改变与核小体相位的影响2、组蛋白的修饰(1)意义(2)修饰类型: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ADP核糖基化3、HMG结构域蛋白的影响C.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

27(二)染色质的区间性1、基因座控制区(locuscontrolregion,LCR)概念染色体DNA上一种顺式作用元件,使启动子处于无组蛋白状态,具有稳定染色质疏松结构的功能;使基因表达增强与多种反式因子的结合可保证DNA复制时与启动子结合的因子仍保持在原位。2、隔离子(insulator)防止处于阻遏状态与活化状态的染色质结构域之间的结构特点向两侧扩展的染色质DNA序列,称为隔离子。作用:作为异染色质定向形成的起始位点。提供拓扑隔离区

28(三)染色质模板的转录基因转录的模板不是裸露的DNA,而是处于活化状态的染色质转录的“核小体犁”(nucleosomeplow)假说

29通过核小体核心结构的转录的模型(引自C.C.Adams等)第一步:RNA聚合酶使核小体不稳定,撤掉2个(H2A-H2B),形成H3-H4四聚体复合物;第二步:组蛋白核心的另一半(H3-H4四聚体)被移开并转到聚合酶后面自由DNA上;第三步:2个H2A-H2B二聚体重新结合到DNA上,又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小体核心结构。

30一、核基质(nuclearmatrix)1、核基质或核骨架(nuclearskeleton)的概念2、狭义概念仅指核基质,即细胞核内除了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与核仁以外的网架结构体系。3、广义概念包括核基质、核纤层(或核纤层-核孔复合体结构体系),以及染色体骨架。五核基质与核体

314、目前对核骨架的研究结论核骨架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真实的结构体系。核骨架与核纤层、中间纤维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核与质的一个独立结构系统。核骨架的主要成分是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构成的,含有多种蛋白成分及少量RNA。核骨架与DNA复制、基因表达及染色体的包装与构建有密切关系。

32

33二、核体(nuclearbodies,NBs)核体概念螺旋体(coiledbodies,CBs)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体(promyelocyticleukaemiaproteinbodies,PMLbodies)

34要点与思考1、名词:染色质、染色体、基因组、核小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着丝粒、次缢痕、NOR及核仁染色体、随体及随体染色体、端粒、人工染色体、核型及核型分析、核型模式图、染色体显带、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核、仁相随染色体、核仁骨架、核仁周期2、染色质、染色体的异同3、DNA有哪些重复序列,各自的特征及功能是什么?4、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类型及特点各是什么?5、核小体的结构要点是什么?6、染色体的类型及特征有哪些?7、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的要点8、着丝粒的结构及功能是怎样的?9、染色体的多级螺旋模型的要点?10、试述核仁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11、RNA基因转录的形态及组织学特征12、前体RNA是怎样加工的?13、核糖体亚基是怎样组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