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

ID:82829689

大小:4.4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2-11-09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1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2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3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4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5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6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7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8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9页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_第10页
资源描述:

《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幻灯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肾脏一、一、检查方法一、二、正常表现三、常见疾病

1

2

3检查方法KUBUSCTMIR

4一、正常表现(一)肾脏11,形态:CT横断面图像上肾脏为边缘光滑的近圆形、椭圆形或有分叶的软组织影,肾门附近层面肾前内缘有一凹陷切迹有血管蒂伸向前内方。肾蒂内结构由前向后分别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

5

6(一)肾周筋膜和间隙肾周有脂肪囊,其外为致密的肾筋膜,前后肾筋膜在降结肠后融合形成侧锥筋膜,再向前与壁层腹膜相连。后腹膜可分为肾前旁、肾周和肾后旁三个腔隙,其间以筋膜相隔。1.1,肾前间隙:位于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内有胰腺、胰血管和十二指肠降部及升、降结肠。2.2,肾周间隙:位于肾前、后筋膜之间,内有肾上腺、肾脏、近端肾收集系统、肾血管和脂肪等。3.3,肾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与横筋膜之间,内无器官,只有脂肪、血管和淋巴结。

7肾(旁)前间隙位置:腹后壁腹膜与肾前筋膜和侧锥筋膜之间。内容:胰、十二指肠升结肠、降结肠

8肾周间隙位置:肾前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内容:肾上腺肾、肾血管输尿管肾脂肪囊

9肾(旁)后间隙位置: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腹内筋膜之间。内容:肾旁脂体

10常见疾病1,肾癌2,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单纯性肾囊肿4,多囊肾5,肾结石6,肾结核

111、肾癌1,病理肾癌起源于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瘤内可有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22,临床表现肾癌多见于40-60岁男性,主要表现为血尿、腰痛和包块。

123、CT表现(1)平扫,①肿瘤位于肾实质内,表现可为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②肿瘤密度低于或等于正常肾脏密度,而且密度不均匀,肿瘤内可见密度不均的出血、坏死、囊变、钙化。

13(2)增强扫描,①肿瘤实质部分轻度或中度强化,囊变及坏死部分不强化,正常肾组织明显强化,两者呈鲜明对比。②可见肾盂、肾盏受到侵犯或被肿瘤压迫变形移位、闭塞消失。③当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癌栓形成时,受累血管明显增粗,内有低密度充盈缺损。

14

15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病理肾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肾良性肿瘤,它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成。肾错构瘤有两种类型,一种合并结节性硬化,此型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肿瘤为双肾多发小肿块,另一类型无结节性硬化,只有肾肿瘤,此型肾肿块较大,单发。肾错构瘤一般无包膜,生长缓慢,为膨胀性增大的肿物,可使肾盂、肾盏被推移变形,但无破坏中断。故常有肿瘤内及肾周围出血而引起血尿。

162,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腰痛、血尿和腹部包块。合并结节性硬化症者,临床有三大特征即:面部的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力迟缓。

173,CT表现(1)平扫肾实质软组织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滑锐利,境界清楚,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内有脂肪密度的低密度区,是肾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肿瘤较大时可引起肾外形增大和肾盂、肾盏变形移位。

18(2)增强扫描肿瘤内低密度的脂肪区不强化,软组织部分(平滑肌及血管成分)则明显强化。当双肾均有肾错构瘤时,应进一步检查颅脑,以排除结节硬化。

19

20单纯性肾囊肿1,病理囊肿发生于肾实质中,以皮质部更多见。囊肿大小不等,其直径可以数厘米至10厘米不等,囊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组成,囊腔光滑,多为单腔不分隔,内含清亮透明的浆液性液体,少数为血性液体,若有感染则含粘稠液体,此时囊壁可增厚

212,临床表现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较大的囊肿可有腹部不适、肿块、血尿、高血压等,肾功能正常,尿液检查多为阴性。

22CT表现(1)平扫肾肾实质内的低密度区,大小不等,边缘光滑,与肾实质分界清楚锐利。当囊肿较大,突出于肾轮廓之外时,其壁菲薄。囊肿内密度均匀,CT值-5-15Hu之间。(2)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与肾实质分界更清楚。

23

24多囊肾1.病理多囊肾分两类,成人型及婴儿型,成人型—常染色体遗传病,特点是双侧皮质、髓质内布满大小不等的多发囊肿,囊肿自幼就有。婴儿型多囊肾存活时间不长,常出生后不久即死亡。2.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晚期可出现腰痛、高血压、血尿、腹部肿块。

253,CT表现((1)平扫,双肾体积增大,轮廓光滑或分叶状,双肾弥漫分布大小不等囊性病灶,双侧可不对称,部分病例可见肝、脾、胰同时有多囊性病灶。(2)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而囊肿之间的正常肾组织强化,肾盂肾盏受压变形。

26

27肾结石

28肾结核1,病理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变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继发于肺结核,。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进入肾髓质引起乳头炎,进一步发展至溃疡,坏死,皮质内脓肿形成,肾盂肾盏积水积脓,最后发展成肾脏弥漫性钙化、肾自截。肾结核菌常经尿液蔓延到膀胱,导致结核性膀胱炎,常引起对侧输尿管下端狭窄,继发对侧肾积水。

292,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腰痛。

303,CT表现(1)平扫早期可无阳性发现。当肾皮质脓肿形成时表现为肾脏增大,肾实质内有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囊腔,CT值接近于水,囊腔内或周边可有钙化斑。病变侵及输尿管可引起同侧肾盂肾盏积水,当对侧输尿管受侵时,可同时合并对侧肾盂肾盏积水。晚期肾自截表现为肾脏缩小,弥漫性钙化。(2)增强扫描脓腔周边可见环状强化。

31

32肾外伤1.包膜下血肿:平扫紧贴肾实质表面的新月型高密度影,肾脏受压变形,增强后肾实质明显强化,而血肿密度相对较低。2.肾内血肿:平扫肾内局限性高密度影无强化。3.肾撕裂平扫肾实质内线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损伤处肾实质不强化。

33

34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