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

ID:82701142

大小:1005.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2-10-30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1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2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3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4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5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6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7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8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9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1

1教学目标1、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3、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2

2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任务侃侃而谈。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3

3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而且,一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一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4

4因声求气因:依据;声:声律(节奏、平仄、押韵);求:探求;气:诗的精髓。“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5

5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6

6因声求气诗句的节拍.7

7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222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2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2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四言诗的节拍:“2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8

8词曲的诵读,一般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要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节拍的划分。五字句中有122式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有/暗香/盈袖”;七字句中还有322式的,如周邦彦《满庭芳》中“不堪听/急管/烦弦”;八字句中有1223式的,如辛弃疾《木兰花慢》中“正/江涵/秋影/初雁飞”;.9

9九字句中有2223式的,如李煜《虞美人》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十字句中有343式的,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总之,节拍的划分要根据诗歌韵律的特点,更要根据内容和诗意表达的需要来进行。.10

10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杜甫五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五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1

11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

12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白居易七古《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七古《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13

13诗歌的格律(平仄押韵对仗)因声求气.14

141、古汉语四声:平、上(shǎng)、去、入2、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3、平声和仄声:A平声:阴平,阳平。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B仄声:上声,去声,入声如:“忍”为上声,“禁”为去声。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入声:汉语调类之一,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将入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平仄.15

15语调的高低变化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句有起伏,抑扬顿挫。(1)平调(→)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陈述、说明的句子可以用平直调,表示庄严、严肃、悲痛、冷淡、沉重、思索等感情。(2)升调(↗)句子语势先低后高,句末音调明显上扬。表示疑问、反诘、号召、兴奋、惊讶等感情。(3)降调(↘)句子语势先高后低,句末音节说得低而短促。表示坚决、赞扬、祝愿,请求沉痛、惭愧等感情。(4)曲调(↗↘)句子语势有低——高——低的曲折变化,或者末一二个音节音调曲折并且拖长。疑问句、陈述句可以用曲折调,表示惊讶、意外、讽刺等感情。.16

162022/10/2017

1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ya小桥流水人家jia古道西风瘦马ma夕阳西下xia断肠人在天涯ya可以看到,每个拼音的后面都会有a的韵母,这就是韵脚。韵脚是指每一句诗中押韵的字的韵母,一般要相应延长。韵脚.18

18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悉听尊便。5,律诗各联的名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近体诗:唐代以后逐渐形成的律诗、绝句。律诗.19

19吟咏诗韵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玩味,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20

20朗诵的气息控制声音的发出是与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四个环节紧密相连的。肺部呼出的气息通过气管,振动了喉头内的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这种声波经过咽腔、口腔、鼻腔等腔体共鸣得到了扩大和美化,再经过口腔唇、齿、舌、牙、腭的协调动作,不同的声音就产生了,这就是朗诵发声的简单原理。.21

21朗诵的气息控制气流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音色的优美圆润、嗓音的持久性。也就是说,只有气息得到控制,才能控制声音。朗诵用声的特点决定了对气息控制的要求——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一要有较持久的控制能力,二要对气息的控制收纵自如,三要学会短时无声吸气。.22

22调控朗诵的速度语速——说话时吐字的快慢。朗诵的速度,大体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情形。决定语速的因素:a.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慢读。b.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慢读。c.辩论,争吵,急呼,宜快读;闲谈,絮语,宜慢读。d.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慢读。.23

23定准诗歌的基调①轻快型语调轻松快捷,声音形式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节少,词的密度大。多用来表示欢快、欣喜、愉悦、诙谐的情感。②凝重型话语凝重,声音较低。音强而着力,多抑少扬,音节多,多用来表示严肃、庄重、沉思的意味。③低沉型语势下行,句尾落点多显沉重,音节拉长,声音偏暗,多用来表示悲痛、伤感、哀悼的感情。.24

24定准诗歌的基调④高亢型语速较快,步步上扬,声音多重少轻,多连少停,语调高昂。常用来表现热烈、豪放、激昂、雄浑的气势。⑤舒缓型语调舒展自如,语节多连少顿,声音较高但不着力,用来描绘幽静、淡雅的场景,表达平静、舒展的心情。⑥紧张型语速快,多扬少抑,多重少轻,声音较短,气息急促。表达紧急、气愤、激动的情绪。.25

25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感情基调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喜悦的感情:气满声高。.26

26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诵读:爱的感情:气徐声柔。.27

27很多诗歌在感情基调之下,往往还融汇多种情感,在诵读时就要注意情感的变化。我们来通过一些诗句看看随着诗歌的情感变化后诵读时的气息与音色又会有怎样的变化。感情变化.28

28重音回忆一下你读诗的时候,通常什么地方需要重读?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要重读。红杏枝头春意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明月几时有?.29

29拖长音朗诵时在哪些地方需要拖长声音呢?结句的末字,往往延长,能表现出一种余韵。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30

30.31

31.2022/10/2032

322022/10/20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