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革命烈士事迹—孙龙珍同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革命烈士事迹——孙龙珍同志1.
1主要内容一、人物简介二、英雄事迹三、孙龙珍烈士身后相关情况介绍四、孙龙珍精神2.
2一、人物简介孙龙珍(1940—1969),女,汉族,原泰州市九龙镇郑家村人,现属城西街道引东村,1940年12月15日出生于江苏泰县一个穷苦农民家里。1959年,孙龙珍同志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支边进疆,在新疆工二师十二团火焰山化工厂当工人。1960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62年5月“伊塔事件”发生后,孙龙珍同志积极报名参加了“三代”工作队,来到一六一团十二连。1969年6月10日孙龙珍同志在反击前苏联军人的入侵中,被敌人的机枪击中光荣牺牲。根据烈士家属和人民的要求,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塔斯提河畔,与她生活和战斗过的热土朝夕相伴。3.
3二、英雄事迹孙龙珍烈士生前,在工作中事事带头,处处争先,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无论是在江苏泰县的农村建设中,还是在支援边疆、保卫边疆的建设中,她都可以承受男同志才能完成的重体力任务;可以忍受乳腺炎发作钻心的疼痛,坚持在接羔岗位;可以在春雪泥泞的羊肠小道上,丢失一只鞋,仍将羊群赶到目的地;可以自己有喂奶的孩子,却同时奶养一个军垦战友的孩子长达八个月;可以在敌人入侵我国领土时忘记自己怀有身孕,奋勇向前,英勇捐躯。所有这些,都源于她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无限热爱,烈士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保卫祖国捐躯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巍峨的巴尔鲁克山共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军垦后人。4.
4(一)工作事迹l959年,根据边疆建设的需要,她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内地青年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告别新婚丈夫,远离鱼米之乡,来到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化工厂,干熬硝炉、砸矿石的工作。她经常在40℃左右的艰苦条件下工作,但她埋头苦干,毫无怨言。月月被评为红旗手,是厂里的骨干。孙龙珍所在边疆地貌5.
51962年春,苏联在伊犁、塔城等地区策动和胁迫中国一部分边民外逃,严重破坏了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大片土地无人种,牲畜无人管。根据上级指示,兵团动员一部分人到边境从事生产建设,孙龙珍得知此事后,连夜找到厂领导,坚决要求到边境第一线去工作,经工厂领导批准来到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一六一团十二连牧一队做牧工,同年,孙龙珍同志的丈夫于志林也从家乡来到山区,从事放牧工作,孙龙珍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由于她细心钻研,短时间内便掌握了放牧技术。山区气候变化无常,时而冰雹、时而风雪,为了看管好羊群,她自己经常受冻挨饿,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就有孙龙珍。刚到牧一队工作时,牛羊群分散在满山遍野,需要收拢整群,为此队里特选了身强力壮的男同志做这个工作。孙龙珍坚决要求参加,她和男同志一样爬高山,过河流,收拢羊群,驯服牛野性,很快就熟悉了放牧工作。6.
6边疆艰苦的自然环境7.
7(二)塔斯提事件(又称孙龙珍事件)1962年4月,“伊塔事件”发生后,孙龙珍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要求参加代耕、代牧、代管的“三代”工作队。孙龙珍所在连队担任代牧任务,就是把满山遍野无人看管的牛羊收拢起来重新编群放养,保护好当地老百姓的财产,等待牧民回来。当时的边境非常不稳定,中苏双方时有摩擦。1969年6月10日,太阳还没有从巴尔鲁克山爬上来,牧工张成山就出牧了。羊群顺着它们熟悉的牧道,追寻着肥美的草滩。并没有政治观念的羊一路就走进了一片长着肥嫩青草的三角地带,张成山没有留意,进入了当时苏联单方面认定的“争议区”。张成山正要上前阻拦羊群时,对面跑来了体魄雄健的顿河马,马上骑着苏联边防巡逻兵。赤手空拳的张成山被强行绑架。8.
8“快来人啊!我们的人被绑架了!”一个牧民看到了一切,他急匆匆赶回连队。战友们操起铁锹棍棒,呐喊着涌向三角地。孙龙珍也操起了铁锹。小姑子于志兰忙上前阻挡:“嫂子,你有身孕,我替你去!”“不,我是民兵!”孙龙珍不顾已经有6个月的身孕,毅然跟着战士们涌向三角地。当群众跑到距离事发地百米远的时候,突然,对方哨所的机关枪响了。一串串子弹飞了过来,其中一颗穿过了孙龙珍的腹部射进胸膛……当战友们迎着弹雨把她从草地上抢救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停止了呼吸。鲜血渗透了她的衣服,腹中的胎儿还在挣扎……当时的塔斯提边防前哨班的战士义愤填膺,排长李永强带领哨所官兵奋起还击,6名苏军被当场击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塔斯提事件”,也叫“孙龙珍事件”。9.
9三、孙龙珍烈士身后相关情况介绍孙龙珍烈士牺牲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根据她生前的遗愿,于1969年6月16日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于同年8月25日授予孙龙珍同志“革命烈士”称号。1972年修建了“孙龙珍烈士纪念碑”,1988年8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孙龙珍烈士纪念碑”重题碑文,1999年6月在烈士牺牲30周年时,团场党委重新修缮了孙龙珍烈士墓地,新建了孙龙珍烈士纪念厅等爱国主义教育设施。2004年6月10日,在纪念孙龙珍烈士牺牲35周年之际,“孙龙珍”烈士墓地、烈士事迹陈列室、烈士纪念厅被兵团党委授予兵团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10.
10孙龙珍烈士陵园11.
11孙龙珍烈士雕塑12.
12领土谈判小插曲1998年,中哈边界谈判,双方一直未能达成明确意向,搁置争议,先喝酒,在酒桌上,中方的谈判代表向哈方人员介绍了孙龙珍烈士的事迹,告知他们,烈士的安歇地就在对方的实际控制区域内,然后,中方人员反问了对方一句,难道烈士的子女想看看他妈妈的时候还要办理出国护照吗。哈方人员为情所动,最后将边境线向后推移了10公里,实际面积305平方公里,可以说,孙龙珍烈士为祖国多争取了3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13.
13孙龙珍民兵班简介14.
14孙龙珍民兵班15.
15孙龙珍民兵班守卫边疆16.
16四、孙龙珍精神热爱军垦、扎根边疆牢记使命、献身国防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