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66443
大小:10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5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zgxzw.com中国校长网桂林十八中09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
2、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
3、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3.“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材料说明“争臣”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C.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 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4.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5.春秋时期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的局面,这说明A.周王
4、室权威至高无上 B.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C. 大国已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D.大国开展争夺霸权的斗争6.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这些体现了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7.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仰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实现了
5、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http://zy.zgxzw.comwww.zgxzw.com中国校长网8.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进言:“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无辅拂(辅佐),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文中的“古”主要是指A.世袭制 B.君主专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9.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
6、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10.“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 B.官僚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11.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见,秦始
7、皇主张A.书同文 B.度同制 C.车同轨 D.行同伦12.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3.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14.《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
8、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章。请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