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ID:82635900

大小:885.3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3-07-13

上传者:老李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6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8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9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图甲中冰壶运动员的推壶技术时,冰壶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图乙中自由滑雪运动员的落地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图丙中短道速滑1000米的运动轨迹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D.研究图丁中花样滑冰双人滑旋转时,女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答案】C【解析】【详解】A.研究冰壶运动员的推壶技术时,需要注意冰壶的各个状态,比如与接触点的相对位置等,此时冰壶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可看成质点,A错误;B.研究自由滑雪运动员的落地动作时,需要对运动员落地时的肢体动作进行分析,此时运动员的肢体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C.研究短道速滑1000米的运动轨迹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对运动轨迹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可以看成质点,C正确;D.研究花样滑冰双人滑旋转时,需要对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进行分析,运动员的各个部分的运动状态不同,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故选C。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又以的速度击中目标,上述速度指平均速度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易【解答】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A正确;B.平均速度不一定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选项B错误;

1C.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又以的速度击中目标,上述速度指瞬时速度,选项C错误;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选项D错误。故选A。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4.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向东,说明速度一定向东B.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很快C.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量很大D.只要有加速度,速度就会不断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A.加速度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向东,速度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故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很快,故B正确;C.根据可知: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很大,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5.某同学某次使用打车软件后手机显示如图所示,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距您0.8公里”中的0.8公里指的是位移

2B.图中“预计3分钟到达”中的3分钟指的是时刻C.在“预计3分钟到达”时间里,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D.可以求得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6km/h【答案】C【解析】【详解】A.图中“距您0.8公里”中的0.8公里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B.图中“预计3分钟到达”中的3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C.在“预计3分钟到达”时间里,汽车的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故C正确;D.不知道汽车的位移,无法计算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答案】D【解析】【分析】位移—时间的图像【详解】A.由图可知,0~2s两物体同向运动,2~4s两物体反向运动,A错误;B.4s秒末两物体的位置坐标相同,说明两物体相遇,B错误;C.在相等的时间4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2m),所以平均速度相等,C错误;D.从位移-时间图像来看,两个物体两秒末纵坐标读数之差最大,即两物体相距最远,可知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D正确。故选D。7.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10mB.38m,10mC.14m,6mD.38m,6m【答案】B

3【解析】【详解】物体运动的路程为12+20+6=38m,由右图可知,在东西方向最后是向西8m,又向北运动6m,最后位移为10m,B对.8.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初速度v0>0,加速度a>0,即速度和加速度同向,不管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速度一直增大,当加速度减小时,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减小,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位移不断增大。故选C。9.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2s与5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5∶4B.4∶5C.3∶4D.4∶3【答案】C【解析】【详解】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2s时位移刹车5s内的位移等于刹车4s内的位移为所以经过2s与5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3∶4,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等于(  )

4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知所以则故选C。1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1.5m/s2C.3m/s2D.4m/s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第一个3s内中间时刻,即1.5s时的速度为第一个7s内中间时刻,即3.5s时的速度为由题意可知又其中Δt=2s,可得a=3m/s2。故选C。12.某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前进,以速度行驶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接着以速度

5行驶完剩下的路程,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则的值为()A.B.C.D.【答案】A【解析】【详解】前三分之一的路程所用时间为:,后三分之二的路程所用时间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代入可得:,将,,代入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1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6m,则可知(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B.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12m/sC.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1mD.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错误;B.第2s末的速度B正确;C.第1s内的位移C错误;D.物体在前4s内的位移则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D错误。故选B。

61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m/s,39m/sB.8m/s,38m/sC.12m/s,19.5m/sD.8m/s,13m/s【答案】B【解析】【详解】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其运动过程从初始时刻开始依次分为所用时间之比为1∶2∶3的三段,则每段过程的位移之比为(  )A.1∶3∶5B.1∶4∶9C.1∶8∶27D.1∶16∶81【答案】C【解析】【详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三段过程所用时间分别为t、2t、3t,则各段位移分别为则x1∶x2∶x3=1∶8∶27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16.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A.速度B.时间C.路程D.位移【答案】AD【解析】【详解】

7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速度、位移是矢量,而时间、路程是标量,AD正确,BC错误。故选AD。17.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答案】BC【解析】【分析】画出一条时间轴,时刻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而时间间隔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根据此分析。【详解】A.画出一条时间轴,时刻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而时间间隔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根据此分析,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不能以时间的长度分析,A错误;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B正确;C.第3s结束即是第4s的开始,C正确;D.第三节下课和第四节上课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D错误。故选BC。【点睛】理解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距离,是做好本题的关键,另外在区分时间间隔和时刻时可画出时间轴分析。18.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固定水平桌面上,现对其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没有改变B.2s-3s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C.第1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D.第1.5s末和第2.5s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答案】BD【解析】【详解】A.在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不同时间段,图像的斜率不同,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不同,A错误;B.在2s-3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加,故物体做加速运动,B正确;

8C.在0-1s时间内,速度为正向且逐渐增加,在1s-2s时间内,速度为正向且逐渐减小,因此在第1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没有改变,C错误;D.第1.5s末和第2.5s末,图像的斜率相同,因此两个时刻,物体加速度相同,D正确。故选BD。19.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2s后速度的大小为8m/s.在这2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8m/s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4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m/s2【答案】AC【解析】【详解】当两速度方向相同时,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有:v0=4m/s,vt=8m/s,△v=8﹣4=4m/s;则有:am/s2=2m/s2当两速度方向相反时,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有:v0=4m/s,vt=﹣8m/s,△v=﹣8﹣4=﹣12m/s.则有:am/s2=﹣6m/s2由以上分析可知AC正确;BD错误;20.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停车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停车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x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9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D.表中x为66.7【答案】ABD【解析】【详解】A.取速度为进行计算正常反应时间酒后反应时间其余速度下计算反应时间同理,因此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故A正确;B.若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酒后停车距离为大于,故不能安全停车,故B正确;C.汽车制动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第一组数据计算制动距离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代入数据解得其余数据计算同理,故C错误;D.当初速度为时,停车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ABD。21.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至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A.B.vc=3m/sC.xde=3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10【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B.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即物体从a到d有即联立解得,根据速度公式可得根据中点位移速度公式可得故A错误,B正确;C.根据位移—速度公式,从d到e有则故C错误;D.根据

11可得从d到e的时间为故D正确。故选BD。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2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1)①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②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③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邻各点间的距离为x1=3.62cm,x2=4.75cm,x3=5.88cm。在计数点C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则∶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m/s。滑块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遮光片的________减小一些。【答案】①.交流②.0.02③.A④.0.53⑤.0.10⑥.0.30⑦.0.067⑧.平均速度⑨.宽度

12【解析】【详解】(1)①[1][2]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则每隔0.02s打一个点。②[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选A。③[4]由于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可知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在计数点C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是(2)①[5]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6]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7]滑块的加速度②[8][9]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遮光片的宽度减小一些。四、计算题(共33分,解答过程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2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试求该质点:(1)第4s末的速度大小;(2)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3)第4s内的位移大小.【答案】(1)18m/s(2)14m/s(3)17m【解析】【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第4s末的速度代入数据解得:(2)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

13代入数据解得:(3)质点3s末的速度为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4s内的位移为=17×1m=17m答:(1)18m/s(2)14m/s(3)17m24.有一滑雪运动员沿斜坡从A点由静止开始以4m/s2的加速度滑下,到达B点时速度为12m/s,并以这个速度进入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经过4s后停在C点,求:(1)在斜坡上做匀加速运动时的时间?(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3)该运动员运动的总路程?【答案】(1)3s;(2)-3m/s2;(3)42m【解析】【分析】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运动员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及在水平面的加速度;利用位移公式可求出运动员在斜面上的位移和在水平面上的位移,进一步可知运动员的总路程。【详解】(1)假设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为v,在斜面下滑时间为t1,加速度为a1,位移为x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假设运动员在水平面运动时间为t2,加速度为a2,位移为x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即在水平面运动过程加速度大小为3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根据位移公式可得,在斜面和水平面的位移分别为,

14该运动员运动的总路程代入数据可解得x=42m。25.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照片与实际大小相同),测得xAB=15cm,xBC=20cm。试问:(1)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2)拍摄时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3)拍摄时C、D间的距离xCD;(4)A点的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答案】(1)5m/s2;(2)1.75m/s;(3)0.25m;(4)2个【解析】【分析】【详解】(1)由推论Δx=aT2可知,小球加速度为(2)由题意知B点对应AC段的中间时刻,所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3)由于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恒定,所以xCD-xBC=xBC-xAB得xCD=2xBC-xAB=2×20×10-2m-15×10-2m=0.25m(4)设A点处小球的速度为vA,由于vA=vB-aT=1.25m/s所以A点处小球的运动时间为tA==0.25s所以在A点的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26.一列火车进站前先关闭气阀(动力系统),让车滑行,滑行了300m

15时,速度恰为关闭气阀时速度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了20s,停止在车站,设火车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试求(1)火车从关闭气阀到停止滑行时,滑行的总距离。(2)火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3)火车关闭气阀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答案】(1)400m;(2);(3)20m/s【解析】【详解】(1)(2)(3)根据位移公式,由根据位移公式,由其中根据题意可得其中解得在滑行的后20s内代入解得则27.A、B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A车的速度为20m/s、B车的速度为4m/s,且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6s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做匀速运动,求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答案】12s【解析】【详解】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开始时的速度为vB,加速行驶时间为t,开始时两车的距离为x,两车经过时间t0相遇,则A车的位移对B车加速过程的末速度

16加速位移解得则所以在B车加速过程中,两车未相遇,即t0>t。B车匀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又有解得【点睛】追及问题要先判断会不会在达到一车最大或者最小速度时相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