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

ID:82624652

大小:10.97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2-11-04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1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2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3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4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5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6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7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8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9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_第10页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ppt通用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党宣

1“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2018年3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是考核评估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更好谋划脱贫攻坚后半程的一次关键会议。对于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兑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扶贫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前言

2123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五阶段锁定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方略4监督机制杜绝假脱贫5精准脱贫的意义

3第一章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4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自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习在各地调研时多次提及这一理念,并于2015年6月在贵州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具体而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5主要内容精准化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1分批分类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工具2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3

6精准化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扶贫工作贵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当前,中国扶贫工作不论是在贫困人群的识别,抑或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上,都缺乏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扶贫单位是县级贫困区域;2001年转向15万个村级贫困区域;2011年划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贫。农村扶贫的主要特点是区域瞄准,没有识别到户。这种扶贫模式在短期内集中了政策和资金资源,能够切实帮助部分贫困人口脱贫,或创造部分贫困群体脱贫的硬性基础设施条件。但“大水漫灌”后,贫困地区有两类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一直未实现过脱贫的群体,或是不适应同质性的扶贫政策,或是自身根本不具备脱贫的能力素质等,这类群体往往就是现阶段的重点关注目标,难度较大;二是一度脱贫后又返贫的群体,或因病、或因经营不善等,此类现象极其寻常,导致扶贫工作成效不持久,显得重复而又低效率。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正是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并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

7分批分类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工具习近平在2015年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就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扶持政策、机制,帮助一批具备软硬件基本条件的群体迅速脱贫;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因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不具备扶贫脱贫的基本自然资源的贫困群体,有计划性的移民搬迁,安置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居住地,并继续实施帮扶直至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劳动能力低下,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不再以就业培训为主,而是果断通过低保等民政救助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就是帮助部分群体缓解医疗压力,杜绝因病致贫、增加贫困人口,也防止因病返贫、使得扶贫工作倒退。

8四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9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是习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习近平精神脱贫理念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的观点。习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10第二章五阶段锁定精准扶贫

11第一阶段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首先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与此同时,在农村进行的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改革,也为解决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打开了出路。1978年-1985年第二阶段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6年-1993年

12第三阶段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1994年-2000年第四阶段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至2010年)”。在纲要里确定了这个阶段的扶贫目标和任务,也出台了一些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关键的扶贫开发措施。第一就是整村推进开发扶贫,第二是农业产业化开发扶贫,第三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第四是移民扶贫或叫异地安置扶贫。2001年-2010年

13第五阶段2011年至2020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于扶贫工作,尤其突出“精准”二字,这十年的发展纲要是贫困对象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精确的找出贫困户,来解决他们的问题2011年-2020年核心关键词:突出精准精准扶贫总体目标两不愁1三保障2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

14第三章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方略

15扶贫对象精准习近平同志提出扶贫“六个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体现扶贫精准脱贫实现措施

161、发展生产脱贫一批2、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4、发展教育脱贫一批5、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扶贫五个一批(五个“结合起来”)

17坚持扶贫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走统筹扶贫的路子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相结合,走精确扶贫的路子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扶贫的路子坚持“三位一体”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走“造血”扶贫的路子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走生态扶贫的路子扶贫五个坚持(五个“结合起来”)

18还要实现精准扶贫的总体目标除了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外。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救济等

19精准扶贫的六大主要措施产业帮扶搬迁帮扶保障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的扶贫对象,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特别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对符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帮扶对象,优先安排土坯房改造,做好“一对一、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设施帮扶带动帮扶转业帮扶对贫困村每村每年安排10万元以上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有效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重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以及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和增收脱贫。

21第四章监督机制杜绝假脱贫

22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改革,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既要防止急躁症,又要防止拖延病,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虚报冒领普遍存在问题请客送礼挤占挪用扶贫金搞形象工程

23采取系列措施确保按期退出和确保退出质量广泛宣传解读文件精神,引导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全面准确理解文件精神,把握政策,掌握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1指导各地制定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求,指导各地制定贫困退出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允许各地每年根据进展情况对滚动规划进行适当调整。2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坚持退出标准,严格验收办法,既要防止急躁症,又要防止拖延病,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3强化考核和评估,认真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加强对贫困退出工作的考核,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估,查验退出准确度,确保退出结果经得起检验。4加强督查巡查和追究问责,研究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办法,及时纠正督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依纪依规追究问责。5

24第五章精准脱贫的意义

25中国扶贫事业发展彰显大国担当在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严肃话题。在几千年的文明史记载之中,人类社会从未完全摆脱过贫困问题的困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更是深受其害。因此,扶贫事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更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所以,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也就具有更为广泛的人类历史性意义。

26中国特色的扶贫路是“一个充分、两个坚持、三个结合”,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党的领导下,几十年如一日朝着一个消除贫困的目标努力;“两个坚持”,第一是坚持以经济增长为带动力量,不断地深化改革,体制创新,第二是坚持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三个结合”是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和贫困群体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特惠性政策和普惠性政策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一个充分两个坚持+三个结合+

27“共同富裕”根本原则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理论源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基石。中共十八大会议重申,中国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偏离了“共同富裕”原则的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习曾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精准扶贫就是要求实施精细化的扶贫方式,“从扶贫机制上由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到更加注重‘靶向性’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因此,精准扶贫思想就是要帮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摸索出适合的致富路线,这正是“共同富裕”理论原则的发展和延伸。

2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现实需求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共十八大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如果说“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那么,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

29习近平强调: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战,需要各级扶贫主体组织推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真心帮扶,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要广泛宣传学习先进典型,激励全党全社会进一步行动起来,激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行动起来,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

30李克强指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多年来,全国涌现出一批批生动感人的扶贫先进典型,在带动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谨向“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和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广大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以他们为榜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凝聚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力量,以更大的决心、更硬的举措、更扎实的工作,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困难群众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31谢谢欣赏党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