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

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

ID:825315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13

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_第1页
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_第2页
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_第3页
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_第4页
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司马迁写《史记》文化原因研究  摘要:在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中,众多的因素影响并推动着这部伟大著作的产生。他的家族文化背景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史官情愫,当时的社会文化给他提供了创作的文化便利,多年的游历经历也让他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通过对司马迁的的家庭文化背景、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司马迁的游历经历这三个方面的探究来分析《史记》创作的文化原因。关键词:《史记》;司马迁;文化原因;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

2、司马迁不仅创作了卷帙浩繁的《史记》,他在记史体制上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样本,影响了后来一大批历史学家,最典型的就是对《汉书》著者班固的创作,现代学者余秋雨认为司马迁是二十四史相同体制的总策划。[1]5一谈到司马迁作《史记》,就免不了说到他的《报任安书》。一般认为司马迁作《史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受宫刑之后的“发愤”。他自己曾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但我们不能把这句话简单的理解为他著书是为了给自己扬名立万,洗刷所受耻辱。他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任安自己忍辱活下去的理由是为

3、写《史记》抢得一线生机,不能因为去营救任安使这线生机断裂。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愤著书似乎不是司马迁作《史记》的最强大动力,真正强大的动力来源于众多社会文化原因的结合。一.家族文化背景下的史官情愫对于司马迁的家族历史,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做了简单论述,司马氏家族在周朝被任命世典周史,汉武帝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续先祖传统,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文史星历。在司马谈临终之时,他将太史一职的责任托付司马迁:“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予死,尔必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

4、闻,不敢阙。”这一年,司马迁三十六岁,官至郎中。[2]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在故乡夏阳龙门度过了近二十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在这个世代修史的大家庭里接受了不少史学知识,为他日后写《史记》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司马谈死后,司马迁便更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开始做写《史记》的准备。可以说,在这种背景下,司马迁义无返顾的继承了父业,以修史为己任,并继承了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二.社会文化对司马迁的影响5两汉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畜牧业、冶铁业、水利工程、纺织工业有了极大进步,天文学、数学

5、、医药学等一些学科也相应发展。到了武帝初年,经济的繁荣远超战国时期,《后汉书.食货志》概括这时的经济形式说:“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在文化上,汉武帝还“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正因为这个时期文化事业的开放,才为太史公修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材料。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汉皇朝已达到鼎盛时期,统治阶级也在思考:秦朝那样强大,为什么二世而亡?汉王朝今后怎样发展?虽然大汉帝国有它腐朽黑暗的一面,但它自开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说繁荣的经济和壮盛的国威孕

6、育了司马迁那种海阔天空的浪漫精神和雄伟气魄,那么当时森严的法纪便使司马迁深深感到人性的可怜和被压抑人权的可悲。同时他在这个时期必须回答为什么秦汉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史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3]三.在游历中感受中华文化在司马迁十九岁的时候,他5一家徙移至茂陵。第二年,司马迁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漫游旅行,了解和搜寻历代历史传说和各种史料。总的说来,司马迁游历的重点在南方,从长安出发南下襄樊到江陵,渡长江到湘西,再北上长沙,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转钱塘,上会稽;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

7、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齐鲁地区的文化;然后沿着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沛、丰、睢阳至梁,回到长安。[4]这是司马迁第一次游历,历时六年。在这途中,他接触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勤劳的人民,思考着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感受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此行最重要的两大收获是采撷到了豪荡之气和获得了历史现场感。后来,在司马迁担任郎中和太史令时,多次跟随汉武帝巡游各地。元狩五年(公元前118),随汉武帝至甘泉置“寿宫神君”;元鼎四年(公元前113),随汉武帝巡游三河地区,体察民风;元鼎六年东巡,“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元封元

8、年(公元前110)侍从封禅,登泰山……司马迁一生出使游历的足迹遍布大半国土。在游历中,他不仅关心汉朝,还体察了匈奴、西南夷的情况,注意当时各地的交通经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差距等各种问题,这对他写《史记》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造就了后来《史记》的雄浑雅健、逸气纵横的气势。5在《报任安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