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ID:8248388

大小:35.9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3-13

【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1页
【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2页
【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3页
【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4页
【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必备】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读三四遍,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携带需要解答的题目,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粗读全文,划出关键词句(抒情类文章划出三词两句一对比,叙事类文章划出形象环境和情节),做好批注,细读题目涉及的段落。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3)仔细审题,思路清晰有条理。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想想题目要我答什么(内容),要怎样答(形式)。答案有几个问,或每个问分几层作答时,用“(1)、(2)、

2、或①、②”标识。(4)答题力求做到准确、简洁、全面。答题要点要全面、内容要精确、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如果没有字数限制,尽可能多答。(5)忠实于原文,尽量到原文找答案,摘录关键词句重新组合。能用原文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除非题目有要求要用自己的话作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6)采用“看分答题”的方法。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比如3分题,可能要答3个要点。(7)认真书写。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者已成功了一半。(8)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详细出现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

3、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等。具体过程:读题目——读文章——看试题——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地再读原文——答题(文章要看两遍或以上。尤其是开头和结尾。)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内容及中心的概括1、一句话概括事例(故事)或主要内容:答题格式: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2、文章主旨或中心:①找中心句要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或者标题。②自己概括则如下: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批判了、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二、具体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与作用1、方法:联系词语或句

4、子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划出关键词(使用了修辞的词,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些词,再代入原句2、作用:(1)内容上:字面上写出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表现人物或事物什么特点等(2)结构上: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点题,突出主旨,照应前文,呼应下文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题,升华主旨答题格式:“××”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答题格式: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在文中起

5、到了……的作用。(内容+作用)三、语言的赏析1、赏析句子:答题格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或表现手法、写作技巧、感官角度、有生命力的词语+表达效果:手法+如何使用的+字面本身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写出了)事物或任务……的特点,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2、赏析词语:答题格式:解释本义+句中义+(修辞、感情色彩、词性)+分析表达效果(结合中心思想或人物性格或情感):原指……,这里指……,表现了(写出了)事物、人物……的特点,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注意: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6、事物的……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比拟(3)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6)反复:强调……的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10)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借代通感描写手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

7、写环境描写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内心独白描写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嗅觉角度味觉角度触觉角度内心感受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表现手法:想象联想动静虚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2、从语言特色赏析句子:答题格式:本文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中的相干句子)”,它“……(适当地选入底下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轻轻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