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传媒学院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的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巴黎有个圣母院11摄像赵豪110405137?巴黎圣母院?是由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浪漫派戏剧的创立者、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的维克多·雨果〔1802-1885〕创作的长篇小说。整个作品充满人道主义激情。?巴黎圣母院?中的三个主人公少女爱斯梅拉达、副主教弗罗洛以及敲钟人加西莫多以迥然不同的外表与内心,描绘出了看似简单,却能直击当时社会要害之处的曲折故事。少女爱斯梅拉达善良而且美丽,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靠街头卖艺为生,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她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诗人甘果瓦被处死,而让他做了自己名义上的丈夫;加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地把水送到这位无助敲钟人的唇边。然而,教会、法庭却认为她是"女巫",是"杀人犯",并判处她绞刑。在整篇著作中,似乎只有这位少女爱斯梅拉达的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是完全统一的。至一点足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会发自内心的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以及当时社会的强烈愤怒。副主教弗罗洛和敲钟人加西莫多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弗罗洛外表上道貌岸然,略有风度,过着清苦的生活。可是他的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嫉妒、自私与阴险。而加西莫多却是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从小受到世人的歧视与欺凌。但他对生活有着热情,有着无限的爱。
2小说中将这种极端的美丑对照,将一份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人性与外表也许就是这样,不能只靠眼睛或耳朵去了解。换句话说,你无法从一个人的外表完全了解别人所想的爱与恨。所以与人相处需要的是心灵的沟通。古语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某种角度来说,或许这句话用在这里又是恰当,但你会发现当你经历的漫长的时间之后,爱你的人会一直守候在你的身边,恨你的人早已远离,世界的光明与黑暗显而易见。在小说的最后,作者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了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发。这一点不就足以证明的上面的那句话吗??巴黎圣母院?中充溢着爱与恨,充溢着浪漫的气息。?巴黎圣母院?是对革命的呼唤,对革命者的赞美,对美的赞美,对统治者的痛恨,对苦难民众的同情,对愚昧的鞭笞与揭露,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3
4柏拉图的乌托邦11摄像赵豪110405137人类生来就试图贴近真理,仰望星空来审视自我,实现自我。元前3世纪的伟大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毫不例外。 柏拉图,古希腊大哲学家。认为“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由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这一观点充分体了他的最高理想,要哲学有所施展,特别是在政治上。 柏拉图的老师,即苏格拉底公元前339年因被控传播异说,毒害青年,法庭处以死刑。苏格拉底沉着辩论,竟以身殉。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身魂梦以之,不能忘怀。柏拉图书札第七有这样一段自白:“当时雅典局势混乱,私人互相报复,到处械斗。。。。。。一些有实力的坏人诬告苏格拉底以渎神之罪,陪审团经处以极刑。。。。。。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那么人类在火总是无法防止的。〞 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的大业完成?理想国?一书。此书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拉图的老师即苏格拉底与其他多人的对话。集中讨论了“专政问题〞“专制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
5等。柏拉图的学问可称为综合性。代表了古希腊人的爱知,也是哲学其本身意义的所在。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其人其学我们都有研究的必要。 开篇的第一卷,针对了“正义〞这一问题。玻勒马霍斯认为“欠债还钱就是正义〞,苏格拉底以“当原主头脑不正常的时候,就不应该还给她〞并且“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一个疯子也是不正义的〞反驳了玻勒马霍斯的观点。 色拉竖马霍斯那么坚持“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这里显然说明了这一观点“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用法律告诉大家:但凡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显然在这里,正义被理解为一种对强者的屈服,为他们的利益效劳成了其它人的义务。无论称为“强者〞或者是“统治者〞,我认为这个词的本意应当指那些在力量上存在优势的人群。他们形成权力是依赖于强力。接着苏格拉底用了狡辩家的辩驳“没有一门科学或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效劳的。〞进而说明“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它不能只顾及到他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最后苏格拉底提出“做正义的人生活比较有益。〞在我看来,正义代表了美德和智慧,而苏格拉底所强调的也正是这点。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用步步否认的方法打垮对方的论据,渐而到达真理——人类本身渴求的知识。
6 对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苏格拉底也作了如下的观点论述。首先,由小见大用城邦正义论述个人正义。赋予城邦一个新的生命体,给予粮食、住房、衣物。。。。。。当一切都丰衣足食时,就有了兼并,有了战争。正如苏说的“我们且不说战争造成好的或坏的结果,只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战争的起源。战争使城邦在公司两方面受到极大的灾难。〞当然,战争也是一种技艺,为了精于此艺,苏格拉底又说“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她就需要有比被众人更多的空闲,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战争技艺的特殊性要求护卫者拥有天赋、勇气、温和和对智慧的热爱。除了这些先天的因素,护卫者还需要接受后天教育。他们应当用体育训练身体、用音乐训练精神、用故事培养情操。教育应当“要使未来的城邦护卫者在人性许可的范围内,成为敬畏神明的人〞,因此要对教育的内容进行审定。而这种审定又非常复杂,所以“除非政治权力和哲学二者合而为一,除非这样的事发生,我亲爱的格劳孔,否那么的话,将永无宁日……〞 通过上述种种的辩论,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对自己精神世界的理想国的建筑。对于正义、美德、智慧的定义,以及古希腊起源的哲学,本意为“爱智慧〞,想必对于德行,和正义都有很高的评价。而此书,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实质上表达了他对于哲学的看法,以及认知和最高理想,即哲学家不能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而应该参与政治,并在政治上得以发挥哲学的真理。
7守望夜色的孤独
8——评?了不起的盖茨比?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多年之前读过这本向往已久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随着记忆的消磨淡去,脑海里只留下那个一个孤独的男人的身影,他站在黑夜里形单影只的朝着海峡另一边眺望,在凄凉的夜色里眺望着一盏朦胧的绿灯。本由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提起,后来想起也觉得颇有村上那种寂寞悲凉的味道。 今日为了即将上映的电影再次拿起这本书,更加暗合了多年以前的心理感受,更加悲凉的气氛随着海上的大雾汹涌弥漫在心间。而我也暗自猜想,这个在黑夜中眺望的身影,一定在成书之前就在菲茨杰拉德的脑海里时时闪现,从文字投进现实和他欢娱后的心境深深契合。 菲茨杰拉德在一九一七年一战爆发后应征入伍,在南方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近郊军营受训期间爱上了一位南方高贵出身的名门淑女姬尔达赛尔,他们很快坠入爱河,接着又因为他自身财力的微薄而婚约遭到终止,这次事件给他的巨大打击令他深感痛苦。一九一九年退伍后,他闭门写作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获得成功,他立即赶往南方,几日后便和姬尔达结成婚姻。之后他们便过上了放纵不羁,狂欢纵乐的生活,在美国爵士时代的灯红酒绿中,他曾在纽约的公共喷泉池游泳,坐在出租车顶去参加宴会,和酒馆的侍者打架,在餐桌上跳舞,生活成了通宵达旦的鸡尾酒会。没完没了的宴会令他开支巨大,不得不去好莱坞靠编写电影脚本维持生计,姬尔达的精神病令生活更是突逢厄运,医疗费的不堪重负令杰拉德养成了借酒消愁、嗜酒成癖的生活。一九四零他年死于心脏病,年仅44岁,正如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直言不讳所说的“斯科特•菲兹杰拉德是被女人毁掉的。〞 正如他的几部小说都被评论家声称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浪漫化翻版一样,?了不起的盖茨比?同样几乎完全印合了杰拉德本人的一生,从当军官和爱人陷入爱河到求爱遭到拒绝,从发奋努力到功成名就,从对爱疯狂到夜夜笙歌宴会,再到最后的孤楚凄凉,无一不和本人经历相似,尤其是死后,菲茨杰拉德的朋友女诗人多罗茜•帕克在他的葬礼上失声痛哭:“这家伙真他妈的可怜。〞,而书中戴猫头鹰眼镜的陌生人也在盖茨比的葬礼上感慨:“这家伙真可怜〞,文学家凭借着对生活的敏感不幸用文字写下了自己的命运。 杰拉德曾对编辑马克斯维尔说道:“我现在正在写的这本书将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作品。〞而小说中观察者“我〞〔尼克〕也声称自己“不妄加判断〞老实的记录,杰拉德借他的视角把自己生命中的纵情欢娱与颓丧孤独,梦想与幻灭,成功与失败全都淋漓尽致的浓缩进了此书之中。 这部小说是一曲欢歌,曲终人散后的茕然独语,梦的升起和破灭伴随着人物和情节的精心交织构成了完整的凄婉之歌。它开始于“我〞梦的升起: “生活伴随着叫夏天的到来即将重新开始。〞尼克怀着梦想从破败传统的中西部来到繁华的东部,买了诸多新书迎接自己美好生活的开始,然而,在东西埃格村的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对峙背景下,一连串复杂的人情与故事将所有人的生活撕裂,最终我感慨道:“是那个追杀围堵他的东西,是那些在他美梦之后扬起的肮脏尘埃,使我对他人突然破产的悲伤和稍纵即逝的欢欣失去了兴趣。〞随着盖茨比的死去,一切美好的梦想都随之破灭,“
9盖茨比死后,东部在我心目中就是这样鬼影憧憧,面目全非到超过了我眼睛矫正的能力,因此等到烧枯叶的蓝烟弥漫空中,寒风把晾在绳上的湿衣服吹得邦邦硬的时候,我就决定回家来了。〞带着他对于东部的悲观与梦的破灭:“他们砸碎了东西,消灭了人,然后就退缩到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们留在一起的东西之中,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 随着“我〞的不断记叙,盖茨比的梦想奏响了故事的最强音,他和黛西的阔别重逢,菲茨杰拉德用精巧的文字令盖茨比谨慎敏感的样子和冲动紧张的神情跃然纸上。他的万分周全的准备,坐立不安的紧张,敏感的反响和试探的动作,他的笨拙和兴高采烈,窘迫与惶恐,一会“心旷神怡〞,一会“面如死灰〞,都是这部小说最精彩的一笔。 黛西就是盖茨比此生梦想的化身,她是他完美目标的投射,他怀着对一种完美理念近乎信徒的崇拜而献上了自己一生全部的热情,“他以一种创造性的激情投入了这个梦幻,不断地增添荣耀,用迎面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这种热情的巨大威力可以让一个人飘然欲仙忘乎所以,也能让一个人彻底消灭,他的爱燃烧着他的生命,消耗着他的一切气力,因此他们的一次见面就令他“显而易见,他已经历了两种精神状态,现在正进入第三种。他起初局促不安,继而大喜假设狂,目前又由于她出现在眼前感到过分惊异而不能自持了。这件事他常年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简直是咬紧了牙关期待着,感情强烈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此刻,由于反作用,他像一架发条上得太紧的时钟一样精疲力竭了。〞他们的相遇超越了一切,在文字的衬托下整部小说的神灵升入了最高的天际,奏起了一曲“永恒的歌〞。 盖茨比仍旧是中西部传统的象征,卡拉韦在书中说“也许我们具有某种共同的缺陷使我们微妙的难以适应东部的生活〞,西埃格村代表着新财富的突然崛起,是勤劳单纯走向成功的美国梦的象征,它与东埃格村的世家贵族生活产生了不可阻挡的根深蒂固的对立,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以财富为根本的生活方式的对立。盖茨比是由一个充满野心的穷小子走进上流社会的,他们的身上带有贫穷时养成的敏感和谨慎,一种单纯和执着。正如菲茨杰拉德在短篇小说?富家子弟?中说的“在我们身上坚硬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变得柔软;我们信赖的东西,他们却玩世不恭,一概不相信。〞,他们与生俱来的财富使得他们生而便为上流中人,下层的诸多痛苦无法令他们感到与生俱来的在乎和敏感,更从不会牺牲过多去追求一种东西,因此在出了事故后盖茨比完全忘我地把心思放在维护和照顾黛西时,汤姆可以不在乎的隐瞒真相设计陷害盖茨比,黛西也可以毫不在乎的忘记一切继续生活,宴会可以整日举行而葬礼却无人问津,唯有盖茨比为了一段爱情而付出了一生和梦想,唯有尼克对于这些无法视而不见最终愤而离去,小说里“我〞觉察到了这一点,忍不住向盖茨比大喊:“他们谁也不如你!〞。 一切的种种都令故事朝着一种伟大的悲剧的走去,在经历了一系列突如其来的事故后剧情直转急下,盖茨比怀着对黛西的期望倒在了自己孤独的草坪上。“我〞曾感慨“他为了死抱住一个梦想付出了多么高昂的代价〞,他称盖茨比的死亡是一场“血腥的杀戮〞,就像是这个世界对他进行的疯狂消灭。在这消灭中,盖茨比黑夜里的坚守为他赢得了“伟大〞一词,他真诚的为了一个关于爱的梦想孤独死去。 一切终于曲终人散,只剩下残羹冷炙,终于无人收场,那些面孔模糊的陌生人又将簇拥着赶往下一个,再下一个纵情欢乐的宴会。 “
10当我坐在那里缅怀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西的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时所感到的惊奇。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一定就像是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饨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放下这本书,我知道这个故事可能又将随着记忆的模糊在我心中淡去,但有个画面将永不褪色: 在一片苍茫夜色中,一个孤独的身影对着海岸那边守望着,一盏绿色的灯光宛如一叶轻舟在茫茫的雾气与夜色里飘摇而至,逐渐模糊,熄灭,或永不熄灭。 而此时一片混沌的草坪远方一遍遍响起一阵急迫焦急的哭喊: “盖茨比,别着急,相信我好了,我一定给你找一个人来……〞 我一定给你找一个人来,在梦还没有完全碎裂的时候,在带血的黎明还未驱散那盏绿色的梦想的时候,我一定给你找一个人来。
11一个浪漫的心理学家对自由的揭示
12——评?逃避自由?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自由是一个最常被人提起的美好概念之一。法国大革命起“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飘扬在欧洲上空,巴德里克•亨利在殖民地呐喊出“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自由如同那个女神,被万人崇仰,却又披着神秘的面纱让人无法捉摸。 自由也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人类生来具有的天赋之权,也是道德的逻辑前提,只有有了自由意志,人类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在自由稀缺的时代,人们追求着消极自由,即“摆脱什么的自由〞,与王权,神权以血抗争,而在现代化社会,人们却又在“追求什么〞的积极自由前迷茫。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自由?我们是否真的想要自由?人们不假思索的答案是:当然。 然后,弗洛姆却说,你们都在逃避自由。 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和社会理论家艾瑞克•弗洛姆写下了?逃避自由?。 弗洛姆在文章最后为我们列举了四种文化中的根底人性研究: 1.弗洛伊德式的心理研究方法,认为文化现象产生于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那么由本能冲动产生,继而衍生出一系列潜意识,防御机制的精神分析理论。 2.经济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式的从经济根底分析人类心理因素的形成。 3.理想型,又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出发,研究人类新的宗教理想下的心理分类。 4.弗洛姆本人。他似乎是综合了前三种学派,将历史学,社会学与心理学杂糅,继而产生了自己的一个研究方法,那就是:一切意识形态和文化产生于社会人格〔类型3〕,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人格的产生〔类型2〕,而主要的社会人格又会产生一种需求〔类型1〕,通过创造性力量来影响社会的演变。 很多著名的学者虽理论繁杂博大,但往往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和名词,从小而坚实的基石上衍生出自己的理论体系。例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弗洛伊德“无意识〞,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定理〞等等……弗洛姆在本书中的理论也同样的清晰简明,首先,他揭示了这样一个怪圈: 首先,人们逐渐脱离原始关于,国王和宗教的权威日益剥离,自我实力增长,自由意志开展。 个人化过程展开,人类获取自由的同时,失去了原本的固定地位,一种平安感和社会的同一性。 人类被孤独笼罩,疑心自己和生命的意义,产生无权感,陷入焦虑躁动。 于是人渴望原本的平安,为了对抗孤独,逃避自由,套入新的枷锁。 但是新的枷锁失去了原来的社会环境,这种不堪一击的平安感并不稳固,于是很快再度陷入孤独。 在无法忍受的孤独中,人将再次逃避自由...自此,陷入无尽痛苦循环,人在无意义中走向虚无。
13 对于原本社会的固定关系,弗洛姆用中世纪来印证,中世纪的人固定在固定的经济,阶层,家庭,宗教之中,没有个人意识,有平安感的束缚.与此相对应,我们可以从鲁迅笔下找到几乎同样的映衬.农民被封建礼教,家庭伦理束缚其中,变得麻木,适应,逃避自由.同样的在毛时代的严密阶级下,人类也同样的被紧紧束缚。 而现代社会走向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使得优胜劣汰,传统关系早已粉碎,中产阶级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中国在民国的战火与启蒙中也痛苦的缓慢前进,个人化的进程或快或慢的在全球进行。 而后呢?按照弗洛姆的理论走下去,我们发现了资本主义的辉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走向荒唐和虚无,纳粹在德国滋生壮大,集权在苏联遍地开花,中国人也拥护着太阳走向模糊的光明。人类终究是可笑而一致的选择了逃避自由。〔书中着墨颇多的宗教改革便在开端就预言了这种趋势的到来,再次不做细究。〕 历史的怪圈让我们迷惑,究竟自由是否值得奋斗?为何带着我们走向自由的人最终又带着我们葬送了自由? 走向自由,也就同样可能走向了空虚和无意义,个人无依无靠,经济社会家庭宗教一切紧密的关系都纷纷瓦解,人们精神空虚变得容易疑心,恐惧,孤独紧紧扼住每一个现代人。看看现代化社会吧,年轻人或浪荡迷途与灯红酒绿之中,或麻木的拼命在楼宇工厂间工作,回到家是一个人面对的黑暗中闪烁的电脑屏幕。恋爱成为了速食,婚姻再也不如神圣契约般稳定,多少父母在远方无依无靠……这就是自由带给我们的一切么? 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人便容易走向病态心理和集权主义.弗洛姆通过对被虐待狂和虐待狂的分析透彻说明了这些: 被虐待狂和虐待狂都是因为空虚无意义的孤独而产生,不同的是虐待狂轻视自己,内心自卑,不愿意选择主宰,甘心依靠他人和组织;虐待狂那么是想要是别人依赖自己,控制别人,进一步驱策,利用别人来享受快感摆脱空虚寂寞。 虐待与被虐待是共生的关系,二者不可别离,被虐待狂是想要失去自己融入社会之中来摆脱孤独,虐待狂那么是想要强迫他人变成自己的一局部。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集权就是典型的虐待狂与被虐待者的关系,人们甘愿匍匐在领袖的脚下。因为不能憎恨,这种对被压迫被领导的恨意变转化成了“崇拜〞,对英雄的完全神化的敬意。丹尼斯•甘塞尔的电影?DieWelle?通过老师一周的实验便将全班学生变成了法西斯主义分子,深刻揭露了现代民粹思想的土壤之深厚。细数国内涉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道德方面的事例,便可以轻易地发现这种土壤就这样厚厚的铺在每个人脚下,被我们无知觉的浇灌着。 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有趣例子来说明这样一种虐待与被虐待关系,如果你身边有极其纠结的情侣:一方〔常常是男方〕总是试图控制另一方,通过自己的正当借口“爱〞和“关心〞来干预对方生活,企图控制对方,以一种过分的善意和关心来掩饰其虐待行为。而一旦女方受不了提出分手,男方便马上屈服,无数甜言蜜语涌出,诚心悔过,因为“虐待方与被虐待方是共生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男方的虐待欲离不开女方的配合,因此二人复合,更加甜蜜,而后再因矛盾提出分手,再次和好,分手,和好……明眼人早就看出了其中的怪圈,而深陷其中的人那么被一种心理学上的强大意识笼罩而不自觉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自由意志在哲学领域早有诸多争论,决定论者认为宇宙中每一件事都有其自然的解释性原因,也即普遍因果性理论,康德认为这是一切人类经验的必然准
14那么。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说明了决定论在物理学领域的错误。出于对普遍因果的疑心,休谟提出相容论的原理,他认为假设一个行动顺应一个人的性格,即为自由的。这个似乎近似弗洛姆的看法,而萨特代表的存在主义者那么更加不宽容的认为每一项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因此我们要为所有的行为与选择负责,包括逃避自由,也是一个人内心的选择,需要为此负道德责任。 在个人化和逃避自由的过程中,因为旧式的传统社会根底不复存在,无法回到过去,于是一种新的权威被抬上了神殿,自基督教到康德哲学,“宗教,家庭,国家的权威〞被一种“匿名的内在权威〞所替代,它们是“常识,科学,道德,文化,舆论……〞,人们为了消除孤独感,纷纷向这个权威靠拢,有了权威,自己便可以停止思考,真是一个懒惰而省事的好选择.逃避自由,便是选择放弃了自由意志,放弃了与世界的抗争而选择了妥协。 于是,我们在这个无形的权威之下失去了自我,而且更加的不自知。〔因为这种权威是匿名的存在〕 个人不再是自己,而是社会,文化,国家和父母期待的那样,不再有个人意志,你自以为是自己的想法,其实全都是背的别人的理论或者受到别人的灌输,人们不再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是接受父母和社会的安排,一步步早已被注定,终于自由之后那渴望的平安感又回来了,它杀死了自由而凯旋!苏格拉底时代阿波罗神庙上的神谕“νώθισεαυτόν〞〔认识你自己〕早已被遗忘。 自我的泯灭,历史的轮回,如何防止民主不被集权主义吞噬?弗洛姆,这个浪漫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美好的设想来脱离这个怪圈: 实现自我。只有实现自我才能防止孤独,逃脱自由的循环。人们在这个状态下可以自由而不孤独,有批判力而不疑心,独立而仍是人类社会的一局部。积极性的自由在于“完整的人格的自发行动〞,指的是出于自我意识而非被压迫的从事创造性能力的活动,实现自我,发挥个性。 这条路有两个方法,一是“爱〞,平等而非共生的爱,保存自己而不占有,不别离也不合一,不消灭个性而互补的爱。二是“工作〞,不是为了逃避孤独而麻木的努力,也不是为了争夺权势渴望名利而进行的拼命,而是一种创造行为。 个人不再屈服于权威,良知和理想属于自己,唯有这样,民主才能稳定,唯有民主,自由才可以实现。 人人都忠于自我,实现个人主义的自由,唯有形成这样的社会人格,表现出我们对此的需求,观念才能形成力量,社会人格将外在需求内在化,驱策人的精力到指定的社会和制度的工作上。是“人性对社会组织的动态适应〞,形成良好的社会人格,社会环境也会因此而开展。〔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开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 之所以称他为浪漫的心理学家,是因为他坚持的相信着人类可以通过有意义的工作与爱情,来将自由拯救,可以使人类真正的成为自己。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通篇就强调了一句神谕一般的话语“顺从自己的天命,做自己。〞 最后,用印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来印证作者对现代人类开展的深切关心: “教育应让我们活的自由无惧……应帮你了解你真正爱做什么,否那么会陷入一种例行公事,只有无聊、衰败、死亡……永远做你自己,这很困难,因为总认为自己卑微。〞 “我们唯一关心的是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平安的地位,有稳定的地位和声望,
15不想被干扰,于是循规蹈矩……大局部人被知识、传统、意见,被父母、他人的看法中的恐惧扼杀了,因此没有信心……〞 “有爱才有自由,只有摆脱依赖,才能明白。〞 不要怕,看看镜中的自己,认识他,然后勇敢地去爱,勇敢地迎接而不屈服,去创造自己的世界。
16艺术对道德的胜利
17——评?洛丽塔?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之后名气最盛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这个出版社曾屡次出版轰动一时的禁书,而?洛丽塔?也不例外,从出版前就频频遭到拒绝和议论,人们把炮火对准了这部小说的道德性。而挖苦的是,反而因为这部小说的道德性争论,纳博科夫赢得了后世群众的纪念和对此书的好奇追捧,而那些为了"色情"而去看小说的人那么必然会失望而归,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为二次元文化奉献出了一个不朽的名词:萝莉〔ロリ〕。 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HH因为童年时代对于少女阿娜贝尔的狂热而在某种心理学意义上对少女产生了不能遏制的爱,在经历了一段乏味的婚姻后,遇到了黑兹一家,制造巧合除掉了妻子洛的母亲后,带着洛游历美国,最终洛离去,HH杀掉了曾诱拐洛的奎尔蒂后被捕。这本书也是HH的犯罪自白书。 1.游戏 洛丽塔并非是一个犯罪小说,爱情伦理小说,甚至是色情小说之类的商业小说,即使有公路小说和忏悔录的形式以及意识流小说的神秘视角和独白,它也绝不类型化,而是带有典型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色彩——游戏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真假模糊、多重表达,夹杂了对多个作家和名人作品的评论、滑稽模仿、挖苦的调戏了乔伊斯、普鲁斯特、艾略特、弗洛伊德等一大批前辈,它也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对于传统的对抗和对保守性的挑战。 对于小说,一个优秀的读者自然应该接受柯勒律治称为“延迟疑心〞的东西,即读者必须明白,正杂表达的事情全是虚构,但不能就此认为作者在撒谎,约翰赛尔称之为“作者仅仅是假装在讲真话〞,因此我们必须认为此事确实发生过,必须把自身封闭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中,一个洛丽塔的世界,以此收获最大的移情和喜悦,得到一种新的人生经验和艺术享受。 但做一个经验读者来说,我们仍不得不谨慎对待,作家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对于真与假边界的消灭和重新建构,这本小说是纳博科夫的文字实验,也是主人公的自我剖白,纳博科夫以作者的名义向读者玩弄文字游戏,主人公以罪犯的名义对故事进行重新塑造。作者虚构了诸多的人名地名和序言,比方对“维维安·达克布鲁姆,奎尔蒂,着魔的猎人,324号房间〞等细节的游戏创作,而同样,作为第二作者的HH也并不老实,情节含有大量的巧合来为自己粉饰,比方大量的言论和人物反响,黑兹夫人的巧合之死……读者阅读的过程不仅是接受信息,还要调动起自己的大脑进行破案般的思考,不时要提醒自己:小心,作者在撒谎!他在动用自己的力量对过去进行第二次创世纪。 游戏自然要有游戏的乐趣,纳博科夫不仅提供了大量双关语,模仿和挖苦,也创造了大量的隐喻符号,文中充满了大量神秘主义的画面,由此滋生出一种童话的形式,并为纯粹的主观世界镀上一层个人情感色彩。小说中不仅模糊了真实的边界,也完全打碎了时间,在小说内部世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时间系统,它是HH自己的主观时间,一个完全以“洛丽塔〞为发条转动的钟表,他将世界创造成了一个以洛丽塔为中心的系统,为了追求“永恒〞
18而不断用文字雕刻在这个世界的墙壁上,诸多真实的东西也因这个中心而改变了形态,所有的东西都在为她效劳,或者说为HH自己的内心效劳,他如王者一样操纵者一切,把一切献给自己的王后。文中有诸多的“迂回前进〞的描述,破折号打碎了连续的叙事,使得文字链变得曲折,过左右而言他的方式使得文本跳跃性的跳过很多障碍,以无意义的联想迂回向前,以此来组合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场景。 2.道德与美 对于传统小说,人们总是热爱他的道德价值意义,以小说为武器来惩恶扬善,说教甚至影响社会风气,中国自古便有“诗教〞传统,强调“有补世用〞,美国作为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保守力量也极为强大,纳博科夫在<关于一本提名?洛丽塔?的书>一文中调侃说:“书中至少有三个主题对于大多数美国出版商来说是绝对犯忌的。另外两个主题是:一对黑人和白人的婚姻结合圆满而荣耀,而且是子孙满堂;那彻底的无神论者生活得愉快而有意义,并且在睡梦中仙逝,中年一百零六岁。〞这种调侃表现了纳博科夫对于世俗保守道德的嘲讽,而他在书中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首先,他以毫不畏惧的姿态出现,以一本惊世之恋的小说来表达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攻击和颠覆,他代表着现代主义文学的传统,在文化上的突破伴随着文明的颠覆的危机感同时,对传统进行了对抗。他直言?洛丽塔?不带道德说教,自己也不写教诲小说,还对传统对于文学的平庸看法进行了批判,认为“色情〞这个术语意指品质二流,商业化以及某些严格的表达规那么,是传统词语对于作者的刻板束缚,是陈词滥调的取悦……因此他的?洛丽塔?是新颖的,是关于风格、结构和形象的文学创作,是艺术的而非商业的,传统的腐朽价值观无法束缚他自由的表达和锋利的挑战。 甚至,我大胆的猜想,他是为了美而刻意的颠覆,有什么比“美女与野兽〞更能使得人对于纯粹美的印象深刻?有什么比“剥去了道德价值〞的小说更能表达出纯粹的,一丝不挂的美呢?假设它有价值并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就一定是读者被那种纯粹艺术的美感所打动,因为它作为一部道德小说和色情小说都是绝对的失败,读者只能是因为这种美而沉溺其中,而一旦如此,这就是纳博科夫伟大的胜利。 纯粹的美,令人战栗震惊的艺术效果,这是他在梦想中所追寻的,是宁愿忍受漫长的黑夜而迎来的黎明霞光。他在书中自我告白说:“为了挽救我的灵魂〞,自然,他要用灵魂和“不朽的〞洛丽塔来挽救。尼采以超人的叛逆者姿态对欧洲的虚无主义进行了最沉重的一击,他呐喊着要恢复“生命〞本身,破除虚伪的理性和道德,用一种艺术精神——酒神精神——来取代,海德格尔那么紧接着虚无主义的土壤,呼吁人类从“艺术〞中寻找存在,寻找与诸神和谐的真理,他们所提供的救赎之道,不正是作者的“灵魂救赎〞之路么? 他承接现代主义的传统,主张艺术的意志自由,艺术本身即是目的,继承艾略特关于诗歌“为艺术而艺术〞的原那么,声称唯一目的就是提供美学极乐。因此这种美应该是纯粹的、宏大的,因纯粹才能在时间中不朽,因宏大才能在气势上令人冲动的战栗。他用华美而细腻的修辞做到了这一点。 他也为自己辩白,从作者的角度以艺术为名,从HH的角度以道德感为名义,他用美感来消解肉欲,用洋溢的爱来作为道德上的侵犯的借口,他对不道德进行的美化随处可见,婚姻的乏味和童年的影响,对少女的不能自己的爱和赞美,
19以及洛逐渐的精明强势、欺骗和无情,与之比照的HH的患得患失、绝望、可怜、悲伤、痴情,他付出了那么多,那么专注和痴情,但那个并不纯洁的小妖精却完全不领情,这令读者不自觉地为之气愤,对可怜的HH先生产生同情,他就像一个因为对于一副名画的病态痴迷而忍不住盗窃的罪犯,谁能不想要原来那个这个对某种艺术痴情到如此地步的人呢?大概有许多读者会在看到全书最后一段“我就仍然可以从这儿向在阿拉斯加的你说说话。务必忠实于你的狄克。不要让别的家伙碰你。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我希望你会爱你的孩子。我希望他是个男孩。我希望你的那个丈夫会永远待你好,否那么,我的鬼魂就会去找他算账,会像黑烟,会像一个疯狂的巨人,把他撕成碎片。〞时掩卷,下意识的叹道:“O,poorHenbert〞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他用艺术留住了永恒的洛丽塔〔她确实一直流传至今〕,现实中的洛却决然而去,死在某个贫穷的小镇。他爱了她一生,却得知“他毁了她一生〞,他悔恨、羞愧的落泪,在洛丽塔被强暴时无奈的眼神中绝望,只身把愤怒的子弹射向了克莱尔奎尔蒂(ClearGuilt)。 在艺术的庇护所内,这就是他和她可以共享的唯一不朽的事物,洛丽塔,他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他的罪恶,他的灵魂,那个天真和欺诈、妩媚和粗俗、愠怒和欢笑、无赖和散漫、毫无规律的厌烦情绪和来势汹汹的强烈不满并存的少女。 这就是艺术对道德的胜利。
20
21独立、尊重、自然和爱情——评?走出非洲?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因为演员的关系,去看了这部两个半小时的片子,演技、摄影、音乐都很值得一提,然而我想说的,却是我从这部电影里读到、学到的东西。不知这是否是编剧与导演想要像我们传达的,但我们的获得,也许比那更多。 一、独立 Karen的独立勇敢给每个看过此片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单独一人经营农场、不畏艰险护送物品去战地、不顾众人阻挠要改变当地土著的陋习、不惜下跪恳求总督为土著留下一块可以安家的土地。甚至,在大火烧了她所有的收成时,她也没有流泪。她坚强的面对一切苦难,做到了许多女人所做不到的事情,并让男人们肃然起敬。 我在想独立大概是现在的人所必须的,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不要再想着依赖别人,无论父母还是情侣。娇弱、只靠依赖他人永远得不到尊重——或许可以得到呵护,却会让呵护你的人觉得很累。还是自立一些的好,让爱你的人即使不在你身边也觉得安心。 二、尊重人与人之间总要存有几分敬意,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会感到温暖和其他美好的感情。片子给我最大感动的,是Karen与她农场里黑人的感情。她没有因为肤色而疏远他们,而是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关切,并且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她请老师教小孩子读书,给生病的人看病,并在临走之前为他们留下一个安定的家。这其中不排除她认为黑人们是“属于〞她的,因此她有责任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因素,但不管怎样,她得到人们的敬重。Karen临走的时候,年轻的小厨师想要跟她一起回去,那诚挚的眼神和话语让人感动。她也拒绝了管家的同行要求,说:就像以往你总是在前面带路在前方点篝火一样,这次出行我先去领路。管家说,那这次你的篝火一定要点的很亮,很大…… 他人的敬意是一件很暖人心扉的东西,又质朴得让人忍不住想要落泪,仿佛只有泪水才配得上如此纯洁的感情。 三、自然 着实见识了非洲的神奇,让我目瞪口呆。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覆盖着广阔无垠的蓝天,朵朵白云堆卷的天空让我无限思念五月的甘南。长颈鹿、斑马成群跑在绿草地上,成百上千的红翅鸟同时起飞于碧湖水上,这该是多么奇妙的景象啊。看着蜿蜒起伏的山地,看着一望无际的高原,很想策马其上,再次感受一下疾风刮过耳畔的刺激,感受一下无人能缚的自由快感。 片中Karen和Dennis同乘滑翔机〔我不知道那种飞机是不是叫做滑翔机……〕遨游绿野上空的情节令我深深着迷,两个人的浪漫至此也算是一种极至了。 四、爱情 最后说说爱情。
22Karen和Dennis无疑是相爱的,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理解,享受与对方在一起的快乐。但是他们没有在一起,有人说Dennis最终的飞机失事只是命运的安排,nothingelse.倘假设不是如此,他们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以为不会,因为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点不一致,不能说谁对谁错,甚至假设由于岁月的磨砺双方有了改变,也未必就是happyending.感情就是这样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总想弄个究竟。 Dennis是个崇尚自由的人,疑心他是射手座性格。他不愿意别人告诉他该怎样生活,不愿意被任何东西束缚哪怕是他的所爱,不愿意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陪伴,他要的是来去自如,要的是充分享受生命,要的是自我。有人说这是孩子气的不成熟,我不以为然。我很能理解他的生活态度,爱情就是爱情,它存在着,这就够了,何必要拿什么东西束缚。很多时候,责任会让感情变了味、褪了色。 我能理解,却不知道这样崇尚自由的人要遇上怎样的伴侣才能幸福。是不是爱他的女子应该学会不去依赖、不去约束、给他充分的自由呢?在他想飞的时候让他飞,他累了自然就会回来,学会自安其乐、不过问太多,或许可得长久的幸福吧。只是他会不会有一天飞走不再回来呢?又或者,永远等待的女子是不是过于委屈自己了呢?Karen要的是安心、是承诺、是保证。平安感或许是所有女子都想要的感觉。得不到便毅然放手,中断了这场爱情。她的独立坚强为她得到了尊重,但我也为她此后孤独寂寞的一生心苦。爱情为什么总这么艰辛?到底怎样才可以幸福? 我明白爱情不是占有,只是不知道衡量什么是占有的尺度。
23命运无常
24——评?活着?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记得看完余华的?活着?的感受,就是命运无常,纨绔子弟不学好成败家子,败光了家业却因祸得福,成了贫农,勤快人辛辛苦苦积攒了土地,到时候却成了富农被打击,甚至整死。 我们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近那段历史,命运巨大的荒唐性常令人惊到回不过神来,而那段历史,留存于各种纸张、胶片,以及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的头脑里,面目各异。 在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里,充满的是人性的阴暗,与被加害者的生不如死,而在这一部张艺谋的?活着?里,一切却波澜不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无论经历了几多生生死死的考验,结尾,失去了一双儿女的夫妻俩还不是和女婿、外孙平静的吃着饺子,好似忘记了刚从坟场回来,他们吃着,也有说有笑。 他令我们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控诉和谴责的大好时机。 而控诉和谴责是不是来得更痛快些,也容易产生振臂一呼、应者群集、激情四溢的场面,被煽动者或咬牙切齿、或摩拳擦掌、无不在群情激愤中体会到了某种快感,而感到自己是身在正义一方的。 群众,往往喜欢这样吧。 但是导演没有这样处理这一切。他放掉了一个振臂一呼、令众人纷纷跟着挥手喊口号,从而体会到被簇拥被跟从的满足,他没有,他只是冷静的回看历史,通过一家人的命运,让我们这群观众,在冷静与清醒的状态中,作出自己的判断与思考,所以,这部电影是朴实的,诚挚的,而且还是幽默的,它的不经心都精心的掩藏了起来,给我们看到的,便是一个命运的轮盘赌,上演着不近情理却又无可奈何的戏码,每个人,都摆脱不了,主张不了,向东的走向了西,往前的退了后,在这种无常不公中,人能做的,唯有接受命运,好好活着,罢了。 命运不可言说,如此复杂,提供给我们的故事,充满了荒唐性。出于好心去做的,结果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富贵的一双子女,有庆和凤霞的死,无不是好心办坏事。有庆正睡着,富贵为了表先进,特地背着还睡着的有庆去了学校,结果县长的车撞倒了学校的院墙,睡在墙下的有庆被压死了。女儿凤霞生产,女婿找来了“反动学术权威〞,权威几天没吃饭,富贵好心买了馒头,权威饿极了,一口气吃了7个,噎住了,富贵好心给他水喝,结果适得其反,水加速了馒头的涨大,“1个变7个,7个就是49个〞,权威差点不行了,凤霞产后大出血,权威自顾不暇,使得本来可以抓住的求生时机失去了,凤霞死了。 而哪一次是因为恶人出手呢。没有,都是一些好人,出于好心,而出力、忙活,结果适得其反。在陈凯歌的文革场景里,坏人做恶,人性无耻,而这里上演的一幕幕,却没有那种惨烈与丑陋,但是结果却一样不见得好。 有的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命运,比方有庆的死,不可预知。有的是因为缺乏常识,比方给老教授喝水。好心未必办好事,就好似是,如果走错了方向,你走的越快越起劲,离目标就越远。
25 好人也会恨,但他们渐渐学会了接受。家珍曾怨恨春生害死了有庆,可是当春生在文革中受迫害时,她意识到他也是个好人,而主动帮助他——恨到最后,甚至找不到指责的对象,一切唯有归咎于命运。没有持久的恨,因为家珍终归是善良的。而这种善良的底色,几乎充满了剧中的人物。 因为命运无常,所以人们喜欢找乐,比方皮影,富贵曾靠他养家,文革中烧了,装皮影的箱子就拿来养小鸡,看见箱子里毛茸茸的小鸡,会令人觉得生命的多姿多彩与闹热,不管是皮影,还是别的,人们总要活下去,一个没了,还会有另一个接替。还有那些平实的幽默,在生活里无处不在,瘸腿的憨厚女婿,对着主席像说:毛主席老人家,今天我把凤霞接走啦,把众人都逗乐了。这应该是一种善意的调侃。说的人即使认真,笑的人却未必端正。因为笑声是人们度过严酷最好的武器,多少愁忧在笑声中被消解,一笑泯恩仇。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那是命运的无常,人们渐渐学会了知天乐命,本片便是传达了这样一种朴素的人生哲学。因为活着就是希望。有庆、凤霞去了,还有馒头,而馒头的日子只会比现在好,富贵一家三口说着,心里充满了希望。 活着,并且心存希望,相信未来——那是食指的名诗。这部作品便是这样带给人们希望。生活里的丑陋固然很多,人却不能因此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同一个世界,不同的眼睛看过去,映进心里的就不同,即使文革,也并不都是那么惨烈,很多人,也在那个时候收获了温暖的记忆。 记住温暖,充满感恩,好好活着——横竖都是活,何不这样呢。
26女性之间
27——评?末路狂花?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相对于亲情和友谊,我更注重的是同性之间的友谊。亲情是没有选择的,而异性却又有一层生物性的吸引力。只有友谊,才是真正后天的东西,注重的人的性情相投。我渴望这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种牢不可破的友谊,我渴望一群趣味相投的女朋友可能甚至多于对于爱情的憧憬。所以,当我看到?末路狂花?时,恩,我更愿意把它的片名译作她俩的名字?Thelma&Louise?,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那种感受,就仿佛在茫茫人海中,你突然发现你心目中梦想了千万遍的女神,竟然分毫不差的出现在你面前。 两人女人,各自有各自的机遇,成了朋友,有一天,癫性大发,决定暂时摆脱平庸无聊的生活,来一次短暂的旅游。两人女人大概都准备好好的释放一下被压抑的心境,所以在小酒馆里,两个人抽烟、喝烈酒、跳热舞,她们的招摇是单纯的,只是一种自我释放,但在有的男人眼中却成了风骚,于是就有Thelma决然的枪杀了那个厚颜无耻的男人,导致了两个女人的不归路。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两个女人那么惊恐,不知所措的。Thelma说我们怎么可能自首,谁相信我们。她用惊魂未定的语气加上不知所措的手势告诉Louise,我们先找个小酒店喝杯酒,你让我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办。不想单纯的讲故事了,只是说这样的友谊真的是很羡慕的。 大多数的女人面对生死存亡的,不要说生死存亡的时候,就是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抉择上,总是会最先毫不犹豫的舍弃友情。这两个女人,在一路上也有好多的争吵,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单独打算。但Louise在给她的情人打要钱的时候,提着Thelma一个大皮箱出来了,有点蹑手蹑脚,我想导演是有这个意图的,女人在危机面前肯定会想到逃亡的,Thelma也是。但是另外一个镜头告诉我,她居然穿着比基尼在晒太阳,看出来心不在焉、心惊胆颤的,却还是有一种焦虑中的沉着,不忘晒太阳的时候带上墨镜,听着音乐。这就是女人,我理想中最好做朋友的女人。 还有一个情节点,Louise在跟警官讲时,Thelma突然闪出一个不好的感觉,就把Louise挂了。她问你是不是在为自己打算,她想到的是Louise至少还有一个深爱她的男友,自己却一无所有,没有退路。我们不能不说这真是人类的防范之心,可是这两个女人都会坦诚相待,在起疑心之心的哪一刻都是相信彼此的。说出来,而不是因为疑心就起了防范之心;防范是土,它使友谊之电完全绝缘。 在逃亡的前期,Louise是两人之中的主导,她的经历让她多了一些行事的熟练和坚决,Thelma像更多没有经历的女孩一样,短暂的忘了自己的逃亡身份,为了一个美男的出现而魂不守舍,好似女孩子都是在这样,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她们对于美的欣赏与追求。 Thelma问Louise,至少你还有那么深爱你的男友,Louise说,他不是用来选择的。是啊,爱情不应该是退路,是选择,而是它本来就应该在那。每一种感情都应该负责,友情和爱情也是不能比较
28之后作出选择。即使再撕心裂肺的舍不得,可是当另外的事情发生时,她一边接受了对方的求婚戒指,一边却还是要义无反顾的离开,走到那边去,两者不能选择。从某种意义来说,Louise有我心目中侠女的风范,这样的人,超越了男人与女人的性别界限,他们既性感又坚强。 Louise带着爱去为另一段爱负责,她以为总是会结束的,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梦魇也会消失,总有一天她会崭新的出现在爱人身边,接受他的吻,也接受他的戒指。可是她没有想到,她走的却是一条不归路,当那个性感的男人通过Thelma偷走了她所有的积蓄,甚至还有男友的爱时,她彻底崩溃了,她的坚强轰然倒塌。而也在那一刹那,Thelma仿佛获得了新生,总有一个人要坚强,女人也得会承担。在很长的日子里,Louise都没有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两个人的关系反过来了,Thelma成了Louise的依靠,一发炮制的便利店抢劫,劫持警察,Thelma做的有条不紊,她自我嘲笑说,仿佛我天生就会这些似的。是啊,原来那个单纯到无知的小女人哪里去了,是什么逼得这两个人女人像男人一样。 或许只有激越的环境中才能激发人生命中那沉睡的大局部,在后来的逃亡中,她们单独发自内心的笑告诉我们她们是无悔的,甚至有某种程度应为极限的自由而带来的惬意,不是,是在极度的逃亡路上体会到一切的美好,那观后镜中不断后退的景色是那么美好,天空中的云卷云舒也有了别样的意味,这一切,因为有了预定的期限而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一些在平衡的和谐的环境中却是隐退的、缺席的。就像人性需要挖掘,冰山之下才是真生,友谊也是一样,在患难与共中,我想Thelma&Louise应该体会到一种从来没有的心心相印、生命相连的感觉吧,这是最高的情感,也是平凡的生活中最稀缺的情感。 不自由,毋宁死。对于加在她们身上的凌辱,没有人抱歉,她们也知道,不可能像男人要求女人一样去要求男人抱歉,骄傲的自以为是的男人不会,那些男人只会加倍的凌辱她们,所以只好痛快淋漓的惩罚,用她们仅有的手段,当卡车爆炸后,看着那个猥亵的男人在尘土中痛苦的大骂,她们胜利的走开,至少在哪一刻,她们真的是优越,真正出了一口恶气,即使这是最后的疯狂。 她们,为自由,为友谊,为了对于男性世界的疑心和对抗用生命做了最后的注解。她们微笑的超越了一切,超越了整个男性世界。看着她们的微笑,我由衷的羡慕,由衷的祝福,这可望而不可及的友谊。
29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30——评?楢山节考?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从没有考虑过在如此“真实〞的“极限〞环境里,人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被现实压抑了的人性,或者那就是人的动物性吧。即使在看第二遍时,那些曾让我咧嘴呜咽的镜头已不再有让我抽泣的力量,但终归还是不能平静的,终归还是在看过很久后还久久不能忘怀。随便说些,聊以自慰。 ?楢山节考?是深泽七郎取材于民间传说的风俗小说,早在1958年,大导演木下惠介就曾将?楢山节考?搬上银幕,可惜的是我并未看过木下惠介的版本,仅在岩崎昶1960年写毕的?日本电影史?里见过一张黑白的图片。浸淫日本电影多年的达人不一定驴驴在自己的文章里曾经提到,“今村版?楢山节考?与木下版的区别之一,是素有‘实证魔’之称的今村以自然实景拍摄异于木下版的舞台背景;第二个也是最大的区别在于:今村对待这个残酷的故事,采取了同样残酷的‘自然’视角,而木下那么参加了善恶批判的人道立场,显得更富有人情味。〞至于两个版本的上下,入选?电影旬报?百年百佳的是木下版;而今村版获得了1983年的戛纳金棕榈奖。 1、食 影片讲述了,一百多年前,在日本长野县的一个偏僻的山村里,面对当地的弃老风俗〔即,因食物匮乏,年龄到70岁的老人都被儿子背到楢山上等死〕,即将70岁的阿铃婆生理及心里上的种种活动。其中让人印象深刻是阿铃婆的坦然,甚至让人觉得是积极、渴望的要去山上,她对于上山似乎觉得是一切理所当然的自然而然。当孙子朝吉编儿歌说阿铃婆是有33颗牙齿的鬼婆婆,并被人传唱时,阿铃婆竟有像是做了错事般的愧疚。更甚至偷偷的去井沿上磕掉自己的牙齿,而那时她说的竟然是,“呸,才两颗〞,再接着面对刚为儿子辰平张罗来的续弦阿玉,满嘴是血的阿铃婆似是炫耀般的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要到山上去了。〞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可这在她是罪恶的,没用的老人了,不能浪费儿孙们的粮食。 与阿铃婆的坦然、坚决相对的是儿子辰平的犹豫、不彻底,尽管心里上不愿将母亲丢弃山上,但食物的匮乏在现实上决定了多一个人也许大家都要被饿死,况且是多一个没用的老人。并且弃老,这是这个村子几百年来的传统了,现实是传统的根底,而传统更进一步维护了现实。微缺乏道的个体辰平没有对抗现实以及传统的勇气,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服从于这个传统。马思洛的需求层次认为,人有5种需求:1、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性;2、平安需求:养老、疾病治疗、保险;3、社会交往需求:人是群体生存的,需要结交朋友圈子等;4、精神需求:人需要尊重,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5、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最高层次的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匮乏的食物将人类社会所有美好的上层建筑打击的无地自容。 影片中还有一段,雨屋一家因家长偷村里的粮食而被活埋,其中还包括朝吉怀孕的妻子阿松。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雨屋说自己家里孩子多,不够吃才偷,村民答,孩子多是谁生的。这其实是有潜台词的,意思是生了孩子,你应该把大局部都弄死。影片一开始就有村民将刚生下的男婴扔弃到田里,而辰平的弟弟利助和别人吵架说的也是,“你还不是差点就做了肥料〞。这说明
31残酷的现实使得生育只能效劳于必要的繁衍,在避孕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多余的孩子甚至在生下来就遭到人为的消灭,孩子彻底沦为求爱的副产品。而还不能彻底习惯于传统有着舐子本能不肯扔弃孩子的人,终于只能在饥饿的现实面前去偷,并最终被全家活埋,斩草除根。适者生存在这里竟显露的淋漓尽致。 2、性 在今村的?楢山节考?里人类的主要活动除了吃就是性,这也是人类得以繁衍的根本活动。而很多时候性也是为了吃效劳的,就如阿松跟了朝吉无非是根子家吃的还不错,以后朝吉再找的女人似乎也是这个原因,而阿玉来根子家不也说,他们跟我说这里吃的不错。在影片中,性并不像大多时候那样美好,它是赤裸的,直接的,甚至是丑陋的,之前拍了很久记录片的今村昌平更在很多性爱镜头同时穿插一些动物交媾的镜头,如青蛙,蛇等,无不是在暗示人的动物性。 影片更由利助这个角色突出表现了由于贫困,即食物的匮乏所带来的对性的压抑。在这里,大多的家庭只有长子出于繁衍生息的需要才拥有婚配权,其他的孩子即使生下来不被“人道消灭〞,也很难拥有婚配的权力。利助就是这样的角色,又加之先天奇臭无比,更无人问津,寂寞难耐只能找村子里的白狗来发泄。而当即将上山的母亲恳求邻居大约是年逾花甲的小茜婆去满足一次利助时,今村那毫不避讳的镜头伴随利助一次又一次的在杂乱的草垛里爬上小茜婆赤裸的衰老的女体上,那一刻,被如此丑陋的交媾震惊到啼笑皆非的恐怕不止是我一个吧。 3、上山 如果说之前是影片的铺垫,那么辰平背着阿铃婆上山就是影片理所当然的高潮。在备完了仪式后,不能说话的阿铃婆被同样沉默的辰平在凌晨偷偷的背着上路了。静默却蕴含着更多的情感,不忍但很无奈。辰平擦伤脚后,阿铃婆急忙的从衣角撕了布给裹着,母爱,多么伟大而又普通的母爱,阿铃婆上山不就是为了儿孙们更好的活着吗。现实的残酷啊,辰平终于更为残酷的坦然了,“几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是这样,现在我背着您上山,再过25年朝吉就要背着我上山,再过25年就是朝吉要被背着上山。〞于是只能继续上路,而目的地遍地的白骨无不印证着这几百年来的伟大传统,不需要再震惊了,我们都习惯了坦然。但当辰平要将便当留给阿铃婆,阿铃婆沉默的推开,又递给,又推开时;当辰平终于流泪地抱住阿铃婆低声呜咽时,长久的压抑更为汹涌的喷薄而出,其实我们都不想这样。而之后阿铃婆在大雪里安然而坐,静静等待死亡时,我早已呜咽不止。 辰平下山时看到一个邻居背着父亲也来了,只到山腰父亲哭叫着不肯上山,推搡间,儿子将父亲推下了山崖,老人急速滚落的镜头甚至再一次挑战了观众业已麻木的神经。但辰平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没有阻拦,没有指责,他也用稍显体面的形式做着并无多大差异的事。而这会不会也是导演在向观众们说,你们也不要指责辰平了,你们又能好多少呢? 4、结语 今村昌平?楢山节考?凄惨的真实不禁让人生疑--这究竟是日本的历史还是民间传说?日本导演寺山修司曾这样解释:“无人能确切知晓何谓真实何谓梦想。对于日本影评人而言,今村的罪过在于他将两者融汇得天衣无缝,无可分辨。〞看过今村一些记录片的我,对今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实精神是领教过的。但不管这是传说,还是历史,今村拍这部影片的目的是什么呢?单单为了讲述一个凄惨的故事吗?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在?什么是文学?里谈到,文学是为了揭露,揭露是为了改变。事实上电影也常常如此,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今村的?楢山节考?
32显然已不具备现实的揭露意义,那么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或者平常普通的人际生存状态让我们无法更多去注意那些被缓和了的人类本性及其上层的伦理关系,就如衣食无忧的西晋惠帝不明白饥至易子而食的灾民们“何不食肉糜?〞。于是今村将人类的生存状态直接推到极限的边缘,只有一口饭,你会给谁吃呢?所有的道德说教在这里都显得苍白无力。或者那些不时插入的动物捕食、交配的镜头就说明了导演本来就是将人同动物等同起来看的,而影片开始,一群人如猎狗般狂吠着追逐野兔,但在辰平开枪打死野兔后,一只鹰突然出现将野兔抢走的画面直接就将人放在了大自然的食物链上。 或者,在这个终究都是由于食物而引发的故事里,今村要说的是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生而为人,吃的饱饭,才有之后社会伦理可谈。
33一个时代的缩影
34——评?我这一辈子?曹雨晴班级:10制本2班学号:100418215 故事从清末开始。一个为了混口饭有个差事而当的巡警,辛辛苦苦勤劳了大半辈子,至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时期,丢了差事,仍然没饭吃,最终冻死街头。一个小人物——“我〞作为巡警的大半生,尝尽事态炎凉,伴随时事动乱,见证乱世的种种,落得悲苦的下场。 悲苦的气息越往后便越发的浓重。乱世里的小人物,电影里有很多,不止是“我〞这巡警,还有四合院里的其他邻居街坊。比方拉车的孙元,卖力气讨生活艰苦维生,生病买药却要靠卖小女儿才凑到钱,大女儿还被日本人糟蹋,最终被奸人害死。比方介绍“我〞当巡警的赵大爷,唯一的儿子被辫子党不分青红皂白地砍死街头。 比照的是上层人士,做巡警看得多了。当官的捞钱,倒戈日本人,作汉奸,卖友求荣,颠倒黑白,欺压良善,无恶不作。日子倒过得滋润,出手阔绰。今天不巧倒台,明儿又不知如何失势上台,只见官越做越高,不见为民做过一件好事。 围绕“我的不解〞,临了不过也只是一声叹息。 本片拍得流畅清晰,有些场景拍摄得极具震撼力,比照强烈。 场景一:秦大官的太太坐店堂里很是抱怨买不到好鞋,免为其难地说:“算了,包起来。〞边说边把鞋一扔,镜头拉来一个近景是一堆新买的鞋。镜头一转,巡警甲在跟“我〞抱怨;“即使是给大官看门也还是很费鞋〞,又一个近景是一只穿破了露脚趾的鞋。 场景二:还是秦大官,他陪太太买香水,一瓶50块;下一个场景马上就是“一,二,三〞的数钱声,孙元的老婆要卖女儿换钱给当家的看病,她讨价还价:“一个活生生的人只值30块?〞场景三:汉奸胡抗战胜利后又在国民政府做了警察局长,官官相护,接到上级的照顾,一接回应,镜头就慢慢由近及远,直至中景,看到的背景是墙上的四个大字口号:礼义廉耻。比较多看到用一个家族的历史来反映时代变迁,这部电影倒是另辟蹊径,完全由小人物的一生来联络时代,透过底层人物来看乱世生活,拍得好,演得自然,没有一丝做作的痕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以“我〞的角度讲述了“我这一辈子〞〔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生活历程。从二十多岁起就当了个小小了巡警一直到六十多岁被关进牢房,最后冻死街头,其间经历了中国近代社会以来政治最为动乱了艰苦年代,从前清末代到辛亥革命的爆发,再到北洋军阀接受“二十一条〞使得学生群起对抗,随后又爆发了五四运动。随着九一八事件的爆发,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战略,日本侵华愈加嚣张,抗战全面爆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胜利,然而,苦难的老百姓却并未过上好日子,反而更是处于水深炽热之中。 故事跨越了近四十年的历史,时间跨度不可谓不大,采用了双线结构,主线是“我〞的成长历程,副线是中国当时的时代变化和政治变动,影片通过“我〞
35的所见所闻讲述了那个年代所历经的一系列政治运动,虽然有些显过得过于简略,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时代背景,但能在这么短的篇幅里展现已经很不容易了。总体感觉这部影片具有强烈历史感和一定的史诗性意味。 故事中的“我〞是一个当时北京典型的底层小市民形象,与?骆驼祥子?里的那个祥子有几分相似,他们都安分、勤劳,但最终都没过得上真正的好日子。正如他在监狱所说的:“我真搞不明白,我这一生安分守纪奉公守法,能忍的,我尽量忍了,可为什么最终会落得这么个下场哟。〞〔大意如此〕,看到这一段时,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对中国封建社会所概括的那两句话:“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虽历经无数改朝换代,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另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大意如此〕然而,在那个政治黑暗、社会混乱的年代里,像“我〞这样安分守纪的良民想谋个生而不可得,生却不如死,人民苦不堪言,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