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银行公开欠债学生信息引热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银行公开欠债学生信息引热议正文:无奈还是粗暴?江西一银行为催收助学款公开141名大学毕业生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潇湘晨报 2019-08-1806:41日前,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发布一则催款通知惹来争议。通知是为催逾期未还助学贷款的,其中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对此,有人认为借钱就该还,另有观点认为别人可能只是工作忙,一时忘记还,未必存在故意,这么搞涉嫌侵犯隐私,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意味。8月16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萍乡农商银行负责助学贷款的工作人员,对方称催收名单发布后,不少人还了钱。
1前不久,萍乡农商银行就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贷手续及操作流程的优化开展了专题培训,强调不再要求学生提供贫困证明文件,只需出具《申请人书面承诺》;办理续贷不再要求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全部到场,只需一人即可办理等。催收:贷款逾期,后果可能会很严重14日,萍乡农商银行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一则“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称有一批安源、湘东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未还。这则通知提示:当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你再忙也别忘了帮助过你的助学贷款。你毕业后,从当年的9月1日起不再享受政府贴息政策,每年12月21日请按时交纳贷款利息,到期及时偿还贷款。潇湘晨报记者看到,这间银行给出重要警告:不要因为你的大意,让“学霸”变“老赖”!其中强调逾期后果共5种: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贷;违约信息保留至少5年;逾期严重,无法坐高铁、飞机;情节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还款时间为:8月15日-9月15日,方式共三种,网点、银行卡或手机自助还款。名单:含姓名、高校、逾期金额和住址
2催款通知附带一份“截至2018年12月21日逾期学生名单”,分为两个部分,安源区82人,湘东区59人,合计141人。名单包含学生姓名、高校名称、逾期金额和住址。高校主要为江西的,其次是湖南、湖北、江苏、河北、山西、山东、北京、广东、广西、甘肃、云南、重庆、福建、海南等,专科和普通二本三本居多,也不乏一些重点大学,比如暨南大学、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逾期金额,少的有3.47元,毕业自江西科技学院,低于10元的还有两个:9.39元、9.8元。逾期金额,最多的上万,达到11890.96元,毕业自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潇湘晨报记者发现,逾期金额低于1000元的最多。他们所留住址,均为湘东区和安源区,有些具体到几单元室,疑似为家庭住址,而有些则只具体到村。银行:毕业生所留电话有问题,找不着通知最后还标注:本着传递正能量的精神,请转告你们所认识的逾期学生,请他在规定时间内偿还逾期金额,尽早终止逾期次数的累计。16日晚间,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上萍乡农商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她是负责助学贷款工作的,称知道有发布一份催款名单,这两天已有不少毕业生着手还款。
3这名工作人员解释到,很多人留的电话已变更,地址是学校的,或地址不详细,或是错误的,找不到人才通过公众号发通知。“作为借款人,毕业后还款金额和期限,当初他们上学签署协议时,都有知道的,没如约还款,肯定是有问题的。”她同时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其实大部分学生都还了,这141人是找不到的,我们跟教育局沟通,是找不到人了才会这样的,不可能会随便公开,我们只是通过这种途径去找他,他要是还了就没有关系了。”催款方式,比如公开姓名、学校和地址,是否曾写在助学贷款协议里,这名工作人员不能确定,包括这是否已经过司法程序。律师:银行应通过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针对萍乡农商银行公布助学贷款未按时偿还毕业生名单行为,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昌松,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每月有短信等方式多次提示偿还贷款利息,而贷款人认为利息金额很小,不还利息也不能拿自己咋样,故意漠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在法律上就属于存在故意的过错。”他说,格式条款里如果有规定和明显提醒,贷款人有违约行为,中间哪怕是几块钱,你的姓名、所在学校、学校地址被公开,毕竟还不是个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户籍地址等核心身份信息,有一定合理性。
4“必须指出,如果合同主体一方以公布对方个人核心身份信息(本案不存在)方式对付违约,无论是大额违约还是小额违约,本身都涉嫌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乃至犯罪,是法律所禁止的。”刘昌松律师称,银行只能通过合法方式催款,比如通过司法途径,法律没有规定几块钱就不能起诉,并且诉讼费由败诉方负责,也就是说,其维权成本是由学生承担的。最后他说,即便要公布名单,也应由法院根据流程确定对方为“老赖”,进而公布失信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照片等核心信息,这没有问题。湖南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洪波认为,尽管学生助学贷款的行为系违约在先,银行在常规催收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提起仲裁或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绝不能简单粗暴甚至采取侵犯他人权益的手段来维权。他同时强调,即便合同中有类似条款约定允许,但贷款合同均为银行单方格式合同,该条款以侵隐私权的方式加重了相对方责任,故属于无效条款。“我们注意到,大部分的催收金额都比较小,而银行如此失当的方式来催收,体现了部分金融机构的霸道陋习,亟待改进。”这一事件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公示没问题。善道守德: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5mike天天:自己不还钱还不允许人家催吗天国96822:欠债不还就应该曝光瓦妮莎的微笑666:都联系不上了,该公告的得公告,不然成死账了。没事找抽:上学困难银行帮你,不知感恩还拖欠,脸呢?法律人孙正:都毕业了,还不去还款!欠钱还钱天经地义,躲着不还的话,公开也是应该。也有网友认为,该还钱,但个人信息不该这样公开。昨日青空F:我觉得该还的还是得还,但是公开别人隐私就是侵犯别人隐私权,你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还款的问题,但擅自公开个人信息就是不对,如果这样,那和之前校园贷有什么区别,你不还钱就公布你的裸照,这两者有很大区别吗?招财葫芦:提醒了也不能公开,银行可以去法院起诉,公开就不对,违法!今天也是起名废啊:欠钱不还是应该制裁,但首先很多都是钱数不多,可能是疏忽。其次地区是故意有欠钱的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如果是你欠钱不还债主弄个全网通告把你姓名电话学校住址精确到门牌给所有人看,这对吗么得对象的指针:银行催收无果,可以走司法程序起诉违约的学生。但是公布学生信息我觉得不太妥当。
6其中有一位欠款3.47元的备受关注。墨笙LXXY:那个3.47是无意的吧咕咕哒的小飞机:三块钱的咋想的闪电-狂风:3.47是利息吗?或者可能本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个钱我肥来了NA:三块多的可能是因为利率浮动的原因吧?我当初就是贷款读书,毕业以后想着慢慢还,一期一千多,都存进还款账号了,后面几期因为利率涨了,就差了几块钱,但是没有人打电话通知我,等到贷款买车才发现不行,就是因为差几块钱,后面我就申请一次性还完了(网友评论由澎湃新闻整理)银行为催收助学贷款公开百名大学生姓名、学校、住址信息惹争议 央广网北京8月18日消息(记者张闻)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前不久,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发布一则催款通知惹来争议,通知是为催逾期未还助学贷款的,其中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
7元。有人觉得按时还贷天经地义,另有观点认为别人可能只是工作忙,一时忘记还,未必存在故意,这样做涉嫌侵犯隐私,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意味。银行张榜公开欠缴者姓名住址的方式是否妥当? 本周,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一则“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名单”,指名道姓地放出了141名借了助学贷款逾期未还的学生名单。除姓名外,还包含其他的个人信息,甚至有精确到单元的家庭住址。银行表示,不要让“学霸”变“老赖”!有网络媒体采访到了一位逾期学生,她表示从未想过赖账,但确实对借贷条款并不甚了解:“当时办这个的时候是我爸爸担保,我按的手印,我没有细看那些条款只知道要八年之内还完,我就没有急着还完。后来因为太久了,我的贷款合同丢了,上大学时的手机号码也换了。就算联系不到我,我父母的手机号码都没有换的你可以联系我父母,但他们没有联系我父母。我欠的钱也不是很多,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赖账,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根据江西萍乡农商银行所公开的信息,这些逾期还款的毕业生欠款金额最少的只有3.47元,最多的上万,大多数人欠款都在千元以内。有网友质疑,10块钱不到,应该不属于恶意不还,银行公开他人隐私是否不妥?对此,江西萍乡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回应,他们是因为找不到人才出此下策:“学生当初签订了合同,现在找不到人,处于失联状态的话,我们就只有通过媒体和网络的力量,看看有没有人可以联系到他们。这个不是隐私不隐私的问题,参加工作了还没还利息或者贷款逾期未还的话,我们才会选择这种方式。不然的话,你自己的征信也会有问题。从银行来说,我们没有起诉学生就算不错了。”
8 至于催款方式,比如公开姓名、学校和地址,是否曾写在助学贷款协议里,这名工作人员不能确定。有网友举例,自己所签订的助学贷款合同就有标注,逾期未还,银行有权不告知贷款人并公开其信息。那么“挂人催款”是否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呢?记者致电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贷款逾期,该机构有明确的4条规定: 1.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经办银行应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2.经办银行会将已毕业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还款情况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供全国各金融机构依法查询。如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学生违约情况严重,将影响其向金融机构申请办理其他个人消费信贷。 3.按还款协议进入还款期后,对于连续拖欠还款行为严重的借款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将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4.违约人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由此可见,至少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相关规定中,毕业生还款情况不仅要进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同时对于严重拖欠者,银行确有公开其个人信息的权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助学贷款的性质决定了银行的资产保全能力弱:
9“助学贷款通常是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因为学生没有抵押物,也没有担保。虽然学生有让辅导员等领导签名做见证人,但他们并不是担保人。所以在这些贷款上,由于没有抵押和强担保,银行的资产保全能力就会相对弱一些,这也是银行可能采取这种迫不得已手段的原因。” 在郭田勇看来,银行的做法虽然有些鲁莽但并不违法:“银行公开个人信息,大家觉得过于鲁莽武断,但是从法律上来讲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我们看到现在社会上的失信者,包括一些‘老赖’的信息也都是对外公布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惩戒系统的话,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是缺乏保障机制的。” 但也有律师认为,银行只能通过合法方式催款,比如通过司法途径,即便要公布名单,也应由法院根据流程确定对方为“老赖”,进而公布失信人的个人信息。 我们注意到,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在通知当中曾提醒,当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从当年的9月1日起就不再享受政府贴息政策,每年12月21日应按时交纳贷款利息,到期及时偿还贷款。由此推测,多数欠款金额不多的学生,应该是未按时缴纳助学贷款利息。也有很多网友留言称,银行不支持本地还款,手机银行也查不到自己在其他区域的欠款,所以并不清楚助学贷款的利息还清与否,个人信用受损也是在后来买房再次借贷时才后知后觉的。这也提示我们,助学贷款还款方式也许还有进一步人性化的空间,但享受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也应从借钱那天开始绷上“个人信用”这根弦。
10助学贷款逾期,晒隐私不是好的催收方式近日,江西某地级市农商行的一则关于大学毕业生助学贷款的管理通知引发热议,通知提醒毕业生毕业后不再享受政府贴息,需按时付息,到期还贷,并详细列举逾期的5种“严重”(通知标题用语)后果,这些看上去倒并无不妥。奇葩操作在于通知附带一份“截至2018年12月21日逾期学生名单”,公布了现已在该行疑似逾期的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一万出头。这说明,即便这份名单有侵犯部分毕业生隐私权之嫌,但该农商行欣欣然于催款名单曝光后的效果。毕竟,不良贷款的催收是一项关系任何一家银行高管业绩的工作。从不谙世事、初出校门的大学生着手降低不良率,的确是吃柿子拣到了软的。诚然如同该行所言,“作为借款人,毕业后还款金额和期限,当初他们上学签署协议时都知道,没如约还款,肯定有问题。”那么这失联的141人的姓名、学校和地址,此刻被曝光,似乎完全咎由自取。但再看从3块多到一万多的金额,尤其是前者,不禁令人对该农商行的做法产生怀疑。国家助学贷款从出现到发展至今天,近20
11年来惠及太多贫困家庭与莘莘学子。口碑之盛,在身边亲朋好友当中并不难见证。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启动以来,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还款年限也可以延长至毕业后若干年,为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一进程当中,不少银行响应党和政府这一惠民之举,得到群众肯定,大学生本人对贷款所在行也容易有潜意识的好感。当然,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因有国家财政补贴,银行在这块业务上并无不良之虞。但少数“马大哈”(逾期金额从3.47元到数百元的显然多属于此类)毕业生刚一离校,就被银行曝光隐私催还款,银行吃相上就显得难看,也缺失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的“普惠”责任感。再者,据媒体查询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发现,经办银行可按期将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再由该中心将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按照这一规定,该农商行选择自己曝光,显然从法理上也难立住脚。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来公布,自然有自己的流程、经验与披露范围,与一个商业“债主”为“追债”去曝光自己的债务人,操作手法及个中情绪,有着可想而知的区别,带来的后果显然也是差距甚远。别的不说,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倘若因为3块多的欠款被全网曝光,而被所在单位领导或者同事误认为是“老赖”,不知道该银行是否仍心安理得?
12二十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缺钱并不意外,不过但凡有一丝可能,选择主动逾期的并不多见。特别是这141人当中的小额逾期者,最多也就属于不清楚还款步骤与途径,或者纯粹因为健忘。倘若该行觉得自己理由与证据充分,完全可以走正规法律途径来让失信人员留下不良信用记录,或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选择自顾自公开曝光其个人信息。往远了说,莫欺少年穷,大学毕业生无疑是各家银行争相抢夺的信用卡、房贷等领域的潜在优质客户,该农商行整这么一出,更是冷了莘莘学子将来知恩图报的心。(: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银行公开欠债学生信息有失妥当史洪举2019年08月19日08:15 来源:齐鲁晚报 日前,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发布的一则催款通知惹来争议。为催逾期未还助学贷款,这则通知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据悉,该催收名单发布后,不少人还了钱。 毋庸置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作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大学生,既然与银行方面签订了助学贷款,就得恪守信用,如期如数履行合同约定。纵然因种种理由还不起钱,也不能一拍屁股走人了事,因此,
13其欠钱不还行为不仅应受道德谴责,还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需要强调的是,涉事银行显然无权毫无保留地公开欠款学生的所有信息,这种做法非常不妥,甚至涉嫌侵权。 如前所述,欠债还钱作为最朴素的正义观和善恶观,理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底线。作为大学生,在较为困难的时期享受了助学贷款,更应心存感恩,尽量及时足额还款,即便不能归还,也应和银行说明情况。即便有的学生逾期金额仅有3.47元,也属于失信行为。如果银行提起诉讼的话,学生难免承担败诉责任,并有可能成为“失信老赖”,就业、出行等正常社会活动将受到限制。 然而应强调的是,学生欠账固然有错在先,银行属于受害者,但这不代表其可以将涉事学生的个人信息毫无保留地加以公开。要知道,银行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不是执法机关与执法对象的关系。银行发放贷款后,学生逾期拒还属于违反合同的行为,受民事法律调整。银行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并要求学生承担逾期的违约责任。 要知道,公民的姓名、照片、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或公共利益不被公开。现实中,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公开“失信老赖”的相关信息,倒逼其履行义务。犯罪嫌疑人潜逃的,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载明涉案人的姓名、身份信息、照片等。 银行只是民事主体,既非司法机关,也非执法机关,自然无权擅自公开欠债学生个人信息。当然,有观点认为,逾期还贷或逾期归还信用卡,都可能进入失信名单,为何不能公布个人信息?
14这就涉及法治原则问题。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银行仅可将逾期者的个人信息报告至征信机构,由征信机构加以处置,而非自行公开。即便合同中约定了相应条款,但这种明显加重学生责任的格式条款应属无效。 其实,银行这种做法之所以欠妥,主要在于其定位不清,有借助强势地位“霸凌”他人的嫌疑。银行已经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理当自省改正。更应引起警示的是,在法治社会中,任何社会活动参与者既要信守承诺,在处理纠纷时也应依法而为,不在法律之外寻求救济,这样方能呵护规则,不至于陷入“丛林社会”。大学生逾期还贷曝光住址,于法有据否?[来源:红网] [编辑:王本峰] 时间:2019-08-1821:32:10 近日,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一则“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后果可能会很严重”的通知,称有一批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未还。通知提示:毕业后,从当年的9月1日起不再享受政府贴息政策,每年12月21日请按时交纳贷款利息,到期及时偿还贷款。逾期者将留下不良信用记录,严重的拉入失信人员名单,承担法律责任。通知附带一份“截至2018年12月21日逾期学生名单”,其中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这些住址,均为湘东区和安源区,有些具体到几单元室,疑似为家庭住址,而有些则只具体到村。(8月18日《中国青年报》)
15 新闻甫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众多网友对萍乡农商银行曝光住址催债表示支持。但是,朴素的金钱借还观除了道德检测,也必须通过法律验证。为了催逼债务人尽早还款,在未经司法赋权的前提下大胆选择披露其个人隐私,恐非法律所能容忍。 在程序上,公布违约助学贷款生名单不能由银行单方实施,且上黑榜者必须连续欠款届满一年。依据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经办银行要按期将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由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将违约借款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萍乡农商银行急于索款,既不审视与学生缔结的借款合同中是否存在公开催收的条款,又悄然绕过国家相关规定,颇有居高临下的债主本位色彩。 实际上,欠款学生的违约行为自有《合同法》等规制,银行大可借助司法途径要求违约学生履行还款义务,无须以公开他人住址的方式达成目的。即便不论违约学生必须由国家助学贷款中心曝光,仅将其视为普通的违约者,也不可肆意侵犯其个人隐私。依《民事诉讼法》第255条之规定,只有“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才能由“人民法院”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故此,诚如该银行工作人员承认的,既然公开地址是否经过司法程序“不能确认”,就不能贸然行事。企图借助网络舆论的眼球效应,“盯”着违约学生加速还贷,就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平台上运行。否则,这笔收账来得不太光彩,也不太应当。
16 当然,毕业人口的快速流动与固化的个人信息之间存在裂缝,或许更是银行采此下策的深层原因。在毕业生升学、就业的大幅流散下,银行为了清理坏账,只能将其掌握的有限信息视为“救命稻草”,以此逼迫违约学生及早还贷,避免身受道德箭矢。殊不知,银行此举,已经不止于打法律的擦边球,而是触及了《民法总则》中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底线,在谴责他人违背社会信用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违法的泥淖,最终落得两败俱伤。 为此,应加快市场征信体制与违约惩戒机制的完善,促使违约方履约与司法的简易程序、执行程序顺利衔接,避免银行代俎越庖、学生逃之夭夭。银行曝光违约学生住址,不仅应刺痛法律与道德的交叉界域,也要为社会信用系统的双向完备敲响警钟。文/刘浩田欠3.47元助学贷款被催收:公开个人信息不能成杀手锏,涉嫌违法青锋因为助学贷款没有及时还款,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后果可能会很严重!”的催款通知。据有关报道,该通知公布了141名助学贷款逾期大学毕业生的姓名、
17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从公布的情况看,逾期金额其中最低为3.47元,最多达11890.96元。我们知道,欠债不还,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列为失信人名单被公开。但从江西这家银行公布名单,并辅以“当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你再忙也别忘了帮助过你的助学贷款。你毕业后,从当年的9月1日起不再享受政府贴息政策,每年12月21日请按时交纳贷款利息,到期及时偿还贷款”的提示,以及“不要因为你的大意,让‘学霸’变‘老赖’!”的警告看,此名单非失信人名单。欠债还款,被人催要,天经地义。但是,如此通过公众号发布形式,公开欠款人的详细信息,则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据有关报道显示,这份名单中,逾期金额最少的只有3.47元;低于10元的有两个:一个为9.39元,一个为9.8元。从这不到十元的欠款额度看,这些学生应非恶意欠款,而有可能是对欠款计算方法不了解,或者疏忽导致。如此就将个人姓名、高校名称、逾期金额和住址公开,实在让人费解。从公开的信息看,141名欠款者后面都有住址,也就是说,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地址给个人发催款通知,或者给其家人发函,让家人提醒名单中的贷款者尽快将逾期贷款还清。即便退一万步来说,这些住址已经找不到本人及其家人,银行也完全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如此轻率地通过公众号将个人信息公开,则涉嫌违法。
18在有关报道中青锋还发现,桂林某高校从事学生助学工作的老师曾向桂林晚报采访的记者拿出厚厚一沓学生花名册,告知这名册上全是校园助学贷款逾期未还的学生名单。并称“现在学校还有几百本毕业证放着无人领取,就是因为之前欠款不还,压在学校的”。这说明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确实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是,学校将这些学生的毕业证压着不给学生发放,和江西这家银行公开贷款逾期不还者的信息一样,都涉嫌违法。透过江西这家银行公开助学贷款大学生信息,联想到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地方或者单位,一旦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就采取公开当事人的信息,这些地方或单位,似乎把公开个人信息当成了杀手锏。如此而为,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却是以违法来实现,因而应对此说不,更不能提倡和助长。催收助学贷款,银行“公开信息”侵犯学生隐私权新京报□欧阳晨雨(学者)发布时间:08-1801:47新京报社官方帐号日前,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发布的一则催款通知惹来争议。为催逾期未还助学贷款,这则通知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
19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据悉,该催收名单发布后,不少人还了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作为大学生,既然与银行方面签订了助学贷款,就得恪守信用,如期如数履行合同约定。纵然因种种理由还不起钱,也不能一拍屁股走人了事,或者拿自己记性不好作“挡箭牌”,法律责任可不能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催款通知所提醒的信用惩戒,包括影响个人信贷,无法坐高铁、飞机等,并非没有依据。也有一些人认为,就这么少的一点钱,银行方面财大气粗,哪有必要跟几个穷学生大动干戈。的确,这些学生所欠的助学贷款并不多,最少的几块钱,一般的也就千把块。问题是,无论欠款多少,总归是欠着别人的钱;赖着不还,与令人憎恶的老赖没什么区别,承担法律责任,也是应有之义。但是,平心而论,这则催款通知的“真正威力”,恐怕还不在“警示”承担违约责任、信用惩戒等法律责任上。翻看报道,这则通知不仅强调逾期后果、还款时间和方式,还附带了一份“截至2018年12月21日逾期学生名单”,包括了姓名、高校、逾期金额和住址等学生信息。对于一些欠债不还的大学生,这些信息的公布意味着,“老赖”的身份可能会家喻户晓,为了“脸面”计,也得把欠款赶快还上。然而,这样的信息公开,也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之嫌。尽管这则催款通知中没有公布这批欠款学生的身份证件号等核心信息,但有的家庭住址信息
20之详细,已能精准定位当事人。比如,有些被公开的学生家庭住址,有的到了村组,甚至“具体到几单元室”。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与安全的重要信息。在我看来,公布公民个人信息的手段,是一柄双刃剑,即便是为正当目的,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也须谨慎使用,不能扩大公开范围,进而侵犯公民隐私等法定权益。否则,债权人也应根据《侵权责任法》等,就侵犯公民合法权利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一个法治社会,公民履行合同的自觉性,来自于契约精神。如果在这个方面“先天不足”,出现欠债不还变“老赖”等现象时,承担违约责任、信用惩戒等法律后果,就应成为公民诚实守信的强大保证。回到这起催款风波上,有关银行有必要检视通知内容的合法性,即便是维护其正当权益,也应避免采取违法的方式,进而付出高昂的维权成本。而有关欠款不还的学生,也应检讨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及时补交助学贷款,上好这走向社会的重要一课。银行公布借款人信息进行催收的行为违法2019年08月19日11:40 来源:东方网 阮传胜 近日,江西萍乡市某银行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一则“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通知是为催逾期未还助学贷款的,其中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
21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8月17日《潇湘晨报》) 基于媒体报道,从法律关系上说,江西萍乡这家银行与借款的大学生之间具有借贷法律关系,也具有债权债务关系。贷款人、债权人为该商业银行,借款人、债务人为向该银行借款的大学生。 我国合同法规定,贷款借款者向商业银行贷款或自然人借款后,其就需要按期履行偿还贷款,这是其法定的义务。否则,即为违约行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对于债权人而言,对于逾期不归还借款的行为,进行追讨是其法定权利。 具体到江西的这家银行,对于助学款出现逾期现象后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催收是合理的,这属于正常流程。但是,其只能通过合法方式,譬如通过常规追讨、定向发送律师函、向有权管辖的法院提起诉讼等法定方式进行追讨。诉讼过程中,诉讼费由败诉方负责。也就是说,其维权成本是由违约的学生承担的。 进入诉讼程序后,在法院作出判决后,该商业银行可以基于法院作出的判决书申请执行。进一步说,即便要公布逾期借款人的个人信息,也应由法院根据法定的标准与流程进行。作为债权人一方的该商业银行,无论是相对方违约金额是多少,均不能以公布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追讨。这是违法的,当然也为法律所禁止。
22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系统,包括个人身份、工作、家庭、财产、健康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这个界定来看,它更多地涉及人格,是一种民事权利。据报道,该商业银行在其发布的公告中,附带了一份“截至2018年12月21日逾期学生名单”,包括了姓名、高校、逾期金额和住址等学生信息。无疑,这些被公布的信息均属于个人的私人信息,其中,有些信息还具有隐私权的特征。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的规定:侵害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包括侵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被侵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也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这些法律规定,均对公民个人信息有关的权利给予法律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双方借贷合同中有类似条款约定允许上述行为,但由于贷款合同为银行单方格式合同,该条款以侵隐私权的方式加重了相对方责任,这样的条款因为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 回到这起催款风波上,有关银行公布借款人信息进行催收的行为违法。该商业银行需要检视其催收行为的合法性。即便是维护正当的权益,也需要合法地进行!
23银行公布141名拖欠助学贷款名单,最低欠3.4元,学霸不要成老赖2019年08月19日09:00:13来源:AI财经社为了催收逾期不还助学贷款的大学毕业生,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在最近使出了一招绝杀:将欠款学生的名单和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借此希望联系不到的欠款学生尽快还钱,该消息传出后,立即登上微博热搜,也引来了不少争议。8月14日,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在官方公众号上提出一则告示有关“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的通知,通知的内容是催逾期未还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尽快补齐助学贷款,还款时间为:8月15日-9月15日,方式共三种,网点、银行卡或手机自助还款。为了督促学生们尽快还款,该通知还附带了一份催收名单,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其中逾期金额最低的学生拖欠3.47元,最多的学生拖欠了11890.96元未缴纳。对于这些因为种种原因未交款的学生们,江西萍乡银行表示:“当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你再忙也别忘了帮助过你的助学贷款。你毕业后,从当年的9月1日起不再享受政府贴息政策,每年12月21日请按时交纳贷款利息,到期及时偿还贷款。”
24如果逾期不缴,将要承受比较严重的结果,比如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贷;违约信息保留至少5年;逾期严重,无法坐高铁、飞机;情节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公开个人信息实属下策中国从1993年开始推行助学贷款机制,主要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贷款,部分高校还提供学校贷款和校友基金,江西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始于2009年7月,截至2018年底,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48.8亿。此次并非江西省第一次出现助学贷款坏账的情况。2015年,江西省教育厅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了解到,就曾专门讨论过江西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情况。按照当时的数据,江西省高校有1001人毕业后没有及时还贷,涉及违约金额568万元,违约率为9.8%,个别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30%。对于此次公开个人信息,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对潇湘晨报表示,实在是因为联系不上学生,他们大部分变更了电话号,且地址不详细,所以才出此下策。以这种方式进行催款是否妥当?网上有评论认为助学贷款本身是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一种方式,学生逾期不还,是恩将仇报,没有责任心。但也有声音认为按照此次不少人欠款几块甚至几百不还,可能是因为联系方式变更或者忘了,并非有意。
25全球范围内,助学贷款违约最为严重的并非我国。纽约联储曾发布《家庭信贷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第4季度,美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总额接近1.5万亿美元。承担助学贷款的总人数超过4400万人。这意味着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人负债,且平均负债接近3.4万美元。助学贷款占消费贷比重已经超过10%,成为全美仅次于住房抵押贷款的第二大贷款,不少美国人甚至要还债到60岁。据《福布斯》杂志的报道称,2017年,全美有4400万人共欠下了1.4万亿美元的助学贷款,每年约有11%的学生因无力偿还助学贷款宣布破产。由于美国大学学费高昂,过高的坏账率最终也给美国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尤其经济危机时期,助学贷款更容易出现坏账。美国官方研究过为什么会出现助学贷款坏账的情况,最终发现坏账率与当地的就业率、大学学费上升等都有相关性。就业率高,违约率低,大学学费涨价速度越快,违约率也越高。国内的情况与国外在区域性上也有相似之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不同地区的欠款情况并不相同。根据教育部2016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至2016年,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948.93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13.59%。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申请助学贷款的金额排在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湖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陕西、辽宁、广东、重庆、上
26海,这些大部分为教育大省或者人口大省,其中助学贷款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较大的的省份是云南、湖北、贵州、西藏、青海、河南、山西等区域。以贵州为例,截止2012年底,贵州高校逾期违约金额628万元,违约率达29.84%。其中,即使是广受好评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违约率也达到了25.47%。根据中国财政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3年底,某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9257笔,贷款金额4787.68万元,其中不良贷款548.89万元,不良贷款率达到11.47%。2006年,还有媒体报道上海复旦等高校68名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被起诉。2014,新华网在报道中提到,西南某省助学贷款违约率达24%,违约率在40%以上的高校有24所。同年10月,财政部驻重庆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网站也刊文提到,某银行发放贷款总额达4787.68万元的贷款,其中不良贷款达548.8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1.47%。但另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和城市就相对乐观,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就公开其助学贷款违约率不超过1%。而据姑苏晚报报道,2007年至2015年,苏州仅发生一例借款学生没有按时还款的情况。这些区域的频发性助学贷款违约使得一段时间不少银行不愿意再竞标相关的助学项目,有的银行则选择提高审核门槛。对于早些年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情况,中国新闻网报道称,无力还款、对贷款政策不了解和恶意欠款,
27是主要原因,其中无力还款主要是因为就业问题。在执行层面上,助学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毕业后难以联系学生,银行进行起诉,讼法律文书司法“也难以达到,且执行难起来成本太难。但这种情况大多集中助学贷发展早期,那时征信系统不健全以及联络方式不发达,在2014年之后逐渐改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就曾对媒体表示,“从经办银行反馈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借款学生都能按照合同的约定还款,有少数借款学生可能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足额还款,2014年违约率仅为1.75%,形成的实际损失比较小。总体上国家助学贷款运行的情况还是良好的。”一家北京高校的辅导员告诉AI财经社,近些年高校内助学贷款申请门槛并不很高,审核流程也一直在简化,所以只要是真正贫困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不仅国家有提供,学校和校友私人都会提供这类贷款。“也确实存在学生换了号码后忘记还的状况,但只要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学生,并没有出现故意不还的状况。”他说。不还贷得不偿失还款率的改善还来源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比如还款期限就从2004年的6年修改了如今的14年到20年。一名湖北高校学生向AI财经社举例,她助学贷款欠了2万4,但由于还款期限长达20年,且利息极低,每个月如果按时还款只需要还不到50块,也可以选择提前还完。为此,她到外地工作后就立即到银行进行了手机修改,一直在按期缴纳助学贷款。
28除了还款期限延长,国家还为提供助学贷款的单位发放风险补偿金。以上海为例,2004年9月至2018年8月,承办上海市校园地助学贷款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计发放14.91亿元助学贷款,截至2018年8月底,实际不良贷款金额仅为1700万元左右,但期间国家财政共计支付银行风险补偿金近1.5亿元,完全可以覆盖银行的风险。基于这种保障和国家鼓励,近些年各个省份也在积极推动助学贷款覆盖范围的扩大,提高助学贷款的总额度。而且,对于学生个人,不还款实际上风险很高。公布个人信息并非江西萍乡农商银行首创。2006年,河南一家报纸就公开了263名逾期未还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名单。而根据相关的政策条款显示,连续逾期超过90天且情节严重的,银行或学校会在媒体上公布身份证号、逾期信息,或告知工作单位。恶意欠款或有意拖欠的,银行将会起诉。尽管这种方式在舆论上引发了争议,但实际上按照相关的法律条例,连续逾期超过90天且情节严重的,银行或学校会在媒体上公布身份证号、逾期信息,或告知工作单位。恶意欠款或有意拖欠的,银行将会起诉。逾期但未连续90天的,且逾期后能及时补救,按时还款,信用水平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一名北京985院校的毕业生告诉AI财经社,自己换手机号后忘记了助学贷款的事,结果银行通知逾期超过10次后,尽管他发现后已经补上了贷款,但已经影响了他的征信,银行告知他未来只有结婚后以双人的名义才能进行
29大额贷款。另外也有人表示,自己因为逾期问题,最终导致无法用公积金贷款买房。除了影响征信,网上还流传着助学贷款不还会影响本人日后进入体制内工作的背景审核,甚至影响子女未来的受教育情况。但对于这种说法,AI财经社发现网络上官方公开的资料仅表示会影响征信系统,没有明确条例证明会影响其他社会生活。所以无论是河南的报纸还是江西银行公开违约学生名单,都不违背法律。且AI财经社发现,目前已经有不少毕业生由于忘记还贷,最终导致个人信用出现几率,最终影响购房买车等经济活动。尽管目前的法律法规规定,逾期五年后可以消除,但仍旧有消息称这种信用污点会伴随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