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ID:82322905

大小:416.2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2-10-21

上传者:130****7908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6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7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8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9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球,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读图,完成1~3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2.人类最终通过精确测量证实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十分规则的椭圆球体B.十分规则的正球体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3.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A.6371平方千米B.6378平方千米C.4万平方千米D.5.1亿平方千米4.合肥市的经纬度约(117°E,31°N),下列选项中关于合肥市的半球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北半球5.下列各城市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合肥(117°E,31°N)B.哈尔滨(129°E,45°N)C.拉萨(91°E,29°N)D.海口(110°E,19°N)家住庐江县的小明家南面有一栋高楼,小明发现该楼房的正午影长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该楼房正午影长变化是因为(  )A.公转B.昼夜长短变化C.天气变化D.观测位置变化7.下列节气中正午影长最长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1读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8~10题。1.上述地图中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A.方向B.比例尺C.图例D.注记2.图中甲、丙两村庄的相对高度是(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3.下列关于①②③河流判断,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位置都恰当B.②③处河流位置恰当C.①③处河流位置恰当D.①②处河流位置恰当4.七大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北冰洋B.南极洲、太平洋C.亚洲、太平洋D.南极洲、北冰洋5.下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A.气候稳定B.人类活动C.地壳的变动D.海平面的升降6.四大洋中,不与亚洲相邻的是(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共有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B.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C.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变成新的大洋D.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8.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

2A.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1.2021年12月21日,天气预报显示:庐江天气晴,气温3~18℃,南风2级,空气湿度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晴属于庐江的气候特点B.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C.南风指的是从南方向吹来的风D.当天的最高气温18℃出现在中午12点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17~19题。2.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A.0℃~10℃B.10℃~20℃C.20℃以上D.0℃以下3.下列对年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大陆和海洋气温相同C.南半球自南向北海洋气温没有变化D.山地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升高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二月C.七月D.八月如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完成20~22题。

3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A.31℃B.-6℃C.19℃D.25℃2.该市降水集中于(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3.该地的气候特点为(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终年高温多雨C.春季炎热高温,夏季多雨湿润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燥少雨4.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人口稠密B.亚洲内陆地区人口稠密C.凡是地势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世界上所有纬度低地区,人口都很稀少5.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B.俄语、阿拉伯语C.汉语、西班牙语D.法语、葡萄牙语6.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4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1.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2)沿图中E坡和F坡爬山,较省力的是______山坡,理由是______。(3)甲山峰、乙山峰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千米。(4)①点在②点的______方向。(5)甲山峰的海拔约为______。A.600米B.500米C.700米D.670米2.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5(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D:______,F:______。(2)A、B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C、D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3)澳大利亚属于______板块,红海在不断地______(填“扩张”或“收缩”)。(4)F周围有一条著名的______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地区。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A地的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气候______。(2)C处是______人种的主要分布区,该地人口密度______(填大或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3)由图可推测,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_,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是______。2.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赤道附近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是①代表的是______气候,②是分布最广的______气候。(2)①常年高温、③终年酷寒,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④为高原山地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6答案和解析1~3.【答案】D、C、D【解析】1.【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考查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②天圆如张盖,盖天说→浑天说→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解答】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故选:C。3.【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表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是答题的前提,属于基础题。

7【解答】解: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D。  4.【答案】D【解析】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合肥市(117°E,31°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选:D。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在把握半球划分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5.【答案】D【解析】解:据题干中不同城市的经纬度可得,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海口(110°E,19°N),该城市位于热带。故选:D。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5.,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6.,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7.,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8.,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9.。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范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温度带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6~7.【答案】A、D【解析】6.【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

8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区分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认真分析解答。【解答】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一年中,楼房的正午影长一年四季不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太阳高度角大小发生变化,影子长短也跟着变化。故选:A。7.【分析】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大小与季节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影子的长短变化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北半球庐江县楼房影子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北半球庐江县楼房影子最长,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10.【答案】B、A、D【解析】8.【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和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该图中有图例和注记,指向标表示方向,缺少比例尺。B对,ACD错。故选:B。9.【分析】

9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结合两村庄的海拔高度来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结合等高距判断出两村庄的海拔高度理解答题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甲村庄海拔高度是400米,丙村庄海拔高度是200米,两村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故选:A。10.【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是集水线,容易形成河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图示判断出山谷、山脊等地形部位解答即可。【解答】解:图中的①②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属于山谷部位,可能发育有河流;图中③处等高线往低处凸,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有河流,所以①②绘制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故选:D。  11.【答案】D【解析】解: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极点和北极点.北冰洋环绕北极点,南极洲环绕南极点,跨越的经度最广.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结合经纬网、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知识解答本题,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无图考图题,难度较大,但是考查的频率较高,同学们要认真对待.12.【答案】A【解析】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气候稳定不属于海陆变迁原因。故选:A。

1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原因,理解记忆即可。13.【答案】A【解析】解: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选:A。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本题考查亚洲濒临的大洋,理解解答即可。14.【答案】C【解析】解:地球表面共有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故A叙述正确; 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故B叙述正确; 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该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故C叙述错误;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故D叙述正确。故选:C。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记忆。15.【答案】B【解析】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B.

1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16.【答案】C【解析】解:天气晴属于庐江的天气特点;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南风指的是从南方向吹来的风;当天的最高气温18℃出现在正午过后。故选:C。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风向的判定等,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17~19.【答案】C、A、C【解析】17.【分析】非洲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据图中信息解答。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属于基础题。【解答】解:读图可知,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被称为“热带大陆”。故选:C。18.【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一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理解解答即可。【解答】

12解: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世界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南半球自北向南海洋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内山地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故选:A。19.【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0~22.【答案】A、B、A【解析】20.【分析】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据图中信息解答。本题考查气温年较差的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气温年较差的概念,牢记即可。【解答】解:读图可得,该地最热月气温是25℃,最低气温是-6℃,该地气温年较差是25-(-6)=31℃。故选:A。21.【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气温,左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中信息解答。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信息解答即可。【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于6月至8月,属于夏季多雨类型。故选:B。22.【分析】

13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气温,左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中信息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将气温和降水结合不难得出答案,常见题目。【解答】解: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来分析,该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  23.【答案】A【解析】解:欧洲人口稠密,故A正确。亚洲内陆地区人口稀疏,故B错误。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疏,故C错误。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故D错误。故选:A。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24.【答案】A【解析】解: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英语和汉语。依据题意。故选:A。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本题考查世界语言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25.【答案】B

14【解析】题干说明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使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故B正确。故选:B。26.【答案】山脊 鞍部 陡崖 E E坡等高线稀疏、坡缓 9 西南 D【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为:A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可判定,沿图中E坡和F坡爬山,较省力的是E山坡,理由是E坡等高线稀疏、坡缓。(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甲山峰、乙山峰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9千米。(4)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①点在②点的西南方向。(5)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甲山峰的海拔位于600-700米之间,约为670米。故答案为:(1)山脊;鞍部;陡崖;(2)E;E坡等高线稀疏、坡缓;(3)9;(4)西南;(5)D。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可依据等高距估算海拔高度。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比例尺的计算、方向的判定、等高距的含义、海拔的估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7.【答案】亚洲 太平洋 巴拿马 苏伊士 印度洋 扩张 环太平洋【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D是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F是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2)依据位置,A是北美洲、B

15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C是非洲、D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3)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面积不断扩大。(4)F是太平洋,太平洋周围有一条著名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地区,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因为这些地方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答案为:(1)亚洲;太平洋;(2)巴拿马;苏伊士;(3)印度洋;扩张;(4)环太平洋。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据图中字母的位置解答。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洲分界及板块构造学说等知识,熟记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8.【答案】终年炎热干燥 黄色 大 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湿润等 亚洲 大洋洲【解析】解:(1)读图可得,A位于非洲北部,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该地人口稀疏。(2)C位于亚洲东部,该地人口密度大,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湿润。C处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3)由图可推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故答案为:(1)终年炎热干燥;(2)黄色;大;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湿润等;(3)亚洲;大洋洲。(1)A位于非洲北部,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2)亚洲东部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湿润,该地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3)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629.【答案】热带雨林 温带大陆性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解析】解:(1)读图可得,赤道附近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是①代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②是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一年内降水较少。(2)①常年高温、③终年酷寒,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④为高原山地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温带大陆性;(2)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等。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