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设计思路〗本课着力点之一是注重“立德树人”导向,这是历史课程的本质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素养和国家历史认同;在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习近平主席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本课着力点之二是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这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从知识上讲,本课应能够讲清楚近代中国列强侵华、中国人民抗争的时空线索,应能够通过史料实证,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评价八国联军侵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义和团民众抗争的史实,从而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在这个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悟伟大先烈们的抗争精神,树立为国为民自强不息的情怀,增强对党、民族、国家的认同,凸显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从方法上讲,就是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境,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中,夯实知识基础,形成自主发展,进而社会参与,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本课着力点之三是注重“论从史出”,这是新高考改革考查的客观需求。新高考改革,命题更加注重核心价值引领,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解释生成,不断创设新题型。教育部考试中心姜钢主任强调,历史“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新高考改革将考试评价标准划分了四个层次,五大核心素养围绕“历史解释”产生有机联系,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我们联系现实、关注生活,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方法和技巧。以上设计理念主导着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教材分析〗新教材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体现了如下三个基本理念:一是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二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三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三个理念鲜明地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之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单元的知识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从教材线索构建看,较以往实验版各种教材,通史结构设计更合理。新教材内容按时序演进,课程内知识间联系增强了,单元间知识有承继和铺垫的关系,无形中为学生理清了一条学习历史的“主线”。基于此,本课设计应着重讲清两个通史线索一个历史意义:线索一是列强侵华步步紧逼;线索二是中国的抗争和探索步步增强。在理清这二者联系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悟伟大先烈们的抗争精神,树立为国为民自强不息的情怀,增强对党、民族、国家的认同。从教材整体架构看,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见的危局,不得不起而挽救。但19
1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的努力、洋务派新政的尝试,都未能挽救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而危机仍在加剧!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需求,当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动变革、义和团农民的被动抗争均告失败后,革命反清成为时代潮流。此前之中国,可简要概况为独立主权沦落为半殖民地;此后之中国,国人猛然奋醒,革命成社会主流。中国社会向近代之转型,1901年可为关键节点。从教材具体内容看,本课是第五单元收尾一课,承接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设置了“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四个框目,四个框目之间存在着知识联系,在同一课中呈现,十分合理。另外教材中还设置了一些环节,引导核心素养生成,比如“学习聚焦”,明确了段落的学习重点;“学思之窗”设置争鸣问题,为课堂探究活动提供角度;“历史纵横”“史料阅读”拓展学习视野,为课堂探究提供史料等。课后的“探究与拓展”更是我们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依据。当然,新教材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容量增大,授课如果缺少对教材的整合处理,按以往教学重点,落实的面面俱到,很难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表述上的一些疑问,“在京官员及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容易误解成康梁联合的是各省而非在京的举人等。〖学情分析〗内容分析心理授课对象是高一入学9-10周的学生,对高中生活基本适应,但心智还不能完全以高中生的标准衡量。学法学生学习习惯还处于初高中衔接之中,也就是正处于记忆型学习向理解型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但已经初步具备了历史思维和素养,初步具备了课堂主体意识,对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能积极思考,积极回答。知识初中涉及本课内容的相关篇章:鲁教版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第二单元第6课;北师大版为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课,均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掌握基础较好。该部分知识在多种媒体渠道也较为容易获取。情感对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容易感同身受,对中国军民的抗争也很有代入感,容易形成课堂或课后的兴趣点、关注点。个体我校为省重点中学,班级内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普遍较高。个体差异不大,刻意不考虑分层学习、探究的针对性方法。教法学生基本适应了“论从史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预设学生认知的难点:一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的认识,毕竟和平年代,距离他们的生活有距离;二是对不同社会阶层救国方式为何不同的原因难以理解;三是对救国方式的辩证分析、评价,学生尚未熟练掌握基于唯物史观的辩证分析方法。基于以上认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教学实施步骤。对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引入新史料,创设新情境;对学生相对熟悉的知识,有所侧重的呈现;对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学科素养生成需要就补充,不需要就舍弃。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关键概念,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或影像资料,使讲解过程形象化、直观化的展示给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9
2(1)学生能够概述资产阶级维新派救亡图存的努力,认识其历史意义及局限性。(2)学生能够认识义和团抗争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并辩证分析其局限性。(3)学生能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认识《辛丑条约》的危害及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2.素养目标:(1)进一步熟悉唯物史观,尝试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2)借助教师提供的史料,在探究过程中增强自身解读和获取史料信息(史料实证)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历史解释的能力。(3)借助时空观念,构建出近代中国“列强冲击——民族危机加深——抗争”的知识线索。(4)感悟爱国主义精神,并将近代国家屈辱与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联系起来,思考个人成长之路,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及历史意义;2.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失败原因;3.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及《辛丑条约》的危害。难点:1.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产生的根源;2.不同社会阶层救国方式不同的原因;3.辩证分析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2.情景教学法:运用文字、表格、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3.问题教学法:通过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探究问题,推动课题教学层层深入。4.合作探究法:针对教学重、难点问题,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完成探究。〖板书设计〗篇章一:挽救危亡之“维新”1.谁来救?(1)资产阶级维新派(2)代表人物:康、梁2.怎样救?(1)托古改制——思想特点(2)政治改制——君主立宪(3)变法实践——公车上书、百日维新3.救成否?(1)结果及影响(2)失败原因篇章二、挽救危亡之“灭洋”1.谁来救?(1)农民阶级(2)义和团拳民2.怎样救?19
3(1)宗教发动(2)扶清灭洋(两面性)3.救成否?(1)失败原因(2)历史价值篇章三、挽救危亡之“国难”1.是何含义?(概念)2.是“谁”责任?(原因)3.什么过程?(过程)3.有何影响?(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视频、文字资料导入新课。教师(导入语):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遇的视频。(视频内容:视频为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的剪辑片段。其中一个片段为公园门口悬挂“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警告牌;一个片段为日本武士到精武门送了“东亚病夫”的牌匾。)(设计意图:用此视频,可借助影视明星及影视化的视频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历史情境,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岁月,感受民族屈辱与危机;同时,为防止影视艺术化处理容易造成的误解,再提供真实的历史史料。)(展示多媒体课件页面1)教师(过渡语):电影里展现的,被洋人称作“东亚病夫”的屈辱,并不夸张!因为在历史的现实中正是如此——最早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即有将中国称作“东亚之病夫”的说法。(展示多媒体课件页面2,停顿留给学生时间阅读、感悟。)19
4教师(导入语,慷慨激昂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当时有人作时局图,并附文曰“瓜分豆剖,渐漏机芽”,中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正是这种危机的真实写照!我堂堂中国人,什么时候沦落到,连“牛马”“狗”都比不上的地步?!怎么办,怎么办?!让我们通过对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学习,来得到回答。(切换多媒体页面3,展示本课授课过程的三个核心问题)〖新课讲授〗教师(过渡语):我们准备围绕三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本节课:谁来挽救?怎样挽救?挽救成功与否?好,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两位近代“名人”。(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紧扣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特点拟定,首先呈现三个问题,而没有呈现设计的三个篇章,一方面考虑学情中学生已经对本章节知识有时空体系上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紧贴高中学习的特点,重视落实探究性学习,以便自然生成“革命成为时代主流”这一认识)(切换多媒体页面4,展示康有为、梁启超及其主张)19
5教师(过渡语):在民族危机时刻,有人提出了这样的主张。教师问:这两位“名人”有何共识?学生答:主张“变”(或“变法”)。教师问:对,他们都主张“变法维新”。他们是谁?(切换多媒体页面5,展示篇章一)(设计意图:以人物小传的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简要介绍,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二者的出身经历有初步感知,为理解二者“维新”思想的特点做铺垫。)篇章一:挽救危亡之“维新”教师(过渡语):上面这位,便是鼎鼎大名的“康有为”,他的出身,是传统家庭,官僚地主。但他的内心却是火热的,“日有新思”。(切换多媒体动画)教师(过渡语):下面这位,便是赫赫有名的“梁启超”19
6,他的出身,与康有为相似,是康有为的得意弟子。对待“新学”的观念上,他与老师有共同语言,二人亦师亦友。二人共同成为维新变法的“旗手”,被人称为“康梁”。他们准备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呢?(切换多媒体页面6,展示康有为的著作及简介)教师(过渡语):这是康有为的两部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问题设计1:请同学依据著作简介,判断康有为的创作目的。(设计意图: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引导学生得出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既向前联系康有为的出身,又向后铺垫康有为的变法特点。)(学生阅读史料,自主探究,思考回答)答:指出古文经学是“伪经”,是为了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借助孔子宣扬“托古改制”,阐发了变法的理论依据。教师(过渡语):对!正如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所说,“康有为请出孔子的亡灵来演出近代改革的历史新场面”,直白点讲,康有为这是要孔子穿上“西装”,为他宣传变法“站台拉票”啊。那么,康梁有哪些具体变法主张呢?(切换多媒体页面7,展示康梁的变法主张)19
7问题设计2:同样主张“变法”,康、梁与洋务派有何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把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特点;增强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素养)(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回答)答:提出了“政治改制”的主张(或答提出了政治改革的要求)。教师(过渡语):对,此“变法”非彼“变法”,康梁更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改制”的主张。这里,康梁所追求的“工业国”与洋务派维护的封建王朝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切换多媒体页面8,展示康梁的阶级属性)教师(过渡语):他们的主张,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因民族工业发展,力量得到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我们称他们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其变法理论的指导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变法行动。(设计意图:落实基础知识;同时为学生探究戊戌变法特点提供第一手史料)(切换多媒体页面9,展示康梁的变法实践,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指出维新派开展的重要行动。)19
8教师(过渡语):维新变法是否挽救了民族危亡,或者说它成功了吗?(切换多媒体页面10,展示维新变法“成否”的不同角度的相关材料)问题设计3: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维新变法成败的认识。(设计意图:落实课标知识目标;通过史料实证,运用唯物史观评价戊戌变法成败,养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生阅读史料,探究争鸣,思考回答)答:一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失败了;一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成功了。正确观点是辩证分析、全面分析的答案。教师(总结语):大家说的都很好,一定是经过了充分的思考。从结果来看,百日维新无疑是失败的,除京师大学堂外,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部分变法者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换个角度看,维新变法对社会形成剧烈的思想冲击,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位笔名“学任”的青年大家猜猜是谁?对,就是毛泽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是这样给戊戌变法定性的:(切换多媒体动画)教师(过渡语):这不由让我们思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得通吗?(切换多媒体页面11,展示维新变法“成否”的不同角度的相关材料)19
9问题设计4: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是否行得通?(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立场对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从而思索中国挽救危亡的正确道路,为正确的价值导向铺垫。)(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形成共识,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答:客观上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观上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教师(过渡语):通过讨论,我们形成了共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其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那谁来挽救危亡?好,我们继续学习。(切换多媒体页面12,展示义和团民众形象及主张)篇二、挽救危亡之“灭洋”教师(过渡语):看,图中这位微笑着的小伙,这位挥舞着长刀的瘦弱青年,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义和团拳民。他们毫不掩饰,以“灭洋”为旗号进行了抗争。(切换多媒体页面13,展示义和团的揭帖及旗帜)19
10问题设计1:义和团民众的抗争有何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实证,分析义和团民众的抗争特点,为下一步探究奠定基础。)(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回答)答:他们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洋人而不是清政府;不仅反抗洋人,也破坏与洋人有关的工业文明成果。教师(过渡语):对,我们不禁想问,他们是谁?为何对洋鬼子表现出对如此的“刻骨仇恨”?(切换多媒体页面14,展示义和团拳民的不同形象)教师(过渡语):在洋人眼中,他们是“暴民”!19
11教师(过渡语):在纪念馆中,他们是英勇抗争的“英雄”!教师(过渡语):其实,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中国农民!是什么让他们铤而走险,拿起刀枪棍棒搏命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背后的历史。(设计意图:因为有前面学习的铺垫,简要了解历史背景即可;结合背景分析义和团抗争的方式及特点,体现“论从史出”的要求,增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切换多媒体页面15,提供一段视频。视频说明:视频分析了义和团抗争的时代背景,反映出列强瓜分中国背景下,中国民众自发抗争的原因、抗争特点等)19
12问题设计2:你如何看待义和团民众的“灭洋”斗争?(学生观看视频,自主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及时点评、引导)答:略。教师(总结语):正如大家所说,义和团运动斗争行为是正义合理的;但斗争方式有落后盲目的一面。(切换多媒体页面16,展示探究讨论的结论)教师(过渡语):这场农民阶级自发的抗争能够挽救民族危亡吗?我们可以从三个比较独特的视角来“管中窥豹”。(设计意图:通过对史料的感悟,认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以及社会统治阶层及精英阶层对其的疏离与防范,从而认识到农民阶级抗争的局限性。)(切换多媒体页面17,展示影响义和团成败的三个独特视角)(学生观看,感悟)教师(总结语):19
13从材料我们粗略可以看出,农民的抗争自发随意,统治者和社会精英对他们充满敌视,这样的一场抗争难以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结果也不出意外,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了。(切换多媒体页面18,展示中外反动势力屠杀义和团民众的情景)篇章三、挽救危亡之“国难”教师(过渡语):1900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扩大对华侵略,悍然出兵中国。他们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恶。这一年,是中国旧历“庚子”年,故有学者称之为“庚子国难”。那么是义和团的“灭洋”行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庚子国难”吗?(设计意图:通过探究问题,认清历史事件发生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不同,掌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切换多媒体页面19,展示探究问题及主流观点)问题设计1:是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庚子国难”吗?(学生阅读史料,自主探究,思考回答)答:八国联军侵华是帝国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义和团运动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借口。“庚子国难”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结果,与义和团运动无关。19
14教师(过渡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中国,是列强瓜分的重要目标,不可能独善其身。(设计意图: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作为基本史实,也是“史料”的一种。本设计旨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身临其境”,形成时空观念,感悟当时中国遭受的屈辱,进而油然而生培养自强不息、为国奋斗的精神)(切换多媒体页面20,展示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问题设计2:阅读教材,按时间顺序为图中重大历史事件排序。(学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回答)答:略。教师(过渡语):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还没有哪个国家遭受过如此屈辱的对待。慈禧对列强没有将她作为“祸首”惩办感到很高兴,发出指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设计意图:通过对《辛丑条约》内容(史料)的分析,认知中国半殖民化加深的具体体现,理解民族危机加深的事实,进而引发对中国何去何从的思考)(切换多媒体页面21,展示辛丑条约主要内容)问题设计3:《辛丑条约》反映了列强怎样的侵略企图?对中国有何危害?19
15(学生自主探究,回答)答: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以华制华”控制清政府的侵略目的;使中国完全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王朝完全沦落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教师(过渡语):从“瓜分中国”到“以华制华”,咦,列强为何改变了侵华策略?(切换多媒体页面22,展示探究材料和问题)问题设计4:为何列强改变了“瓜分中国”的策略?(设计意图:从教育的人文价值出发,肯定爱国抗争的重要价值,生成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学生阅读史料,自主探究,思考回答)答: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是迫使列强改变侵华策略,使中国免于沦为殖民地命运的主要因素。教师(过渡语):所以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需要的时刻,我们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近代中国,想要报效国家并不容易,试看清政府在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设计意图:思维升华,构建知识体系,为第六单元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切换多媒体页面23,展示清政府妥协投降、阻碍社会进步的表现)19
16〖本课小结〗教师(总结提升):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破坏社会进步,当其彻底沦落为洋人的朝廷后,“改良”渐成过去,“革命”风起云涌,推翻清朝已成时代潮流。历史证明,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出来的。清朝是如何被推翻的?我们将通过下一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来进行学习。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本节课:(切换多媒体页面24,展示本课的知识线索与结构)教师(总结提升语):本节课我们分三个篇章来完成学习——“维新”“灭洋”“国难”,因为“国难”,促使先进的中国人进行“维新”探索;因为“国难”,促使普通的民众也起而抗争——但是,因为清政府的存在,因为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这些抗争和探索并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的“国难”反而在不断加深!(切换多媒体页面25,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线索与结构)教师(总结提升语):综观近代前期的中国,西方冲击造成的“内忧外患”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救亡图存”19
17相互联系,是本单元学习的两大主题线索与核心内容。等清政府的腐朽充分暴露,中国革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即将开始。〖教学反思〗总的来看,本课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基本上贯穿着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如三个篇章中围绕“谁来救?怎么救?救成否?”设计探究问题,每个问题都对应一个或多个核心素养目标。由于引进了一些新史料,创设了一些新视角,篇章设计上有一些新构思,所以整体上有新颖的一面。但由于本课内容涉及范围广、容量大,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学科素养的落实上,还有欠缺。表现为探究问题设计过多,层次有差距,讲授过多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当然还是要深入备课,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的同时,以时间换进步!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发掘新的史料,提升个人教研水平;进一步研究学情,从学情出发完善探究问题的设计。在结构设计上,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努力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探究学习过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展现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思考,精选史料,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篇章;在课程实施上,努力营造历史情境,基于“论从史出”的理念设计教学问题,努力践行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教学资源〖历史文献〗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2.《康有为学术著作选》,中华书局版PDF3.《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4.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三联出版社,2017年6.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7.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8.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9.[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0.张鸣《五光十色说历史》线装书局,2012年11.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河北学刊》,2001年12.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3.王开玺《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学习网站〗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中学历史教学园地:http://www.zxls.com等〖史料拓展〗习近平主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这段话奠定了我们本节课讲授的基调。康有为思想的特点19
18孔子宣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希望恢复西周时期“政不在大夫”和“庶人不议”的局面。但完全墨守周礼的成规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也得做些“损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损益可知”,“何必改作”,就是孔子对待社会变革的基本态度。不过孔子也不是无原则的,所谓“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要用“礼”做标准来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他称赞舜的处理办法,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量度以取中,无过无不及。——据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说:“始作伪乱圣制者,自(西汉)刘歆;布行伪经,篡孔统者,成于(东汉)郑玄”;自此以后,“咸奉伪经为圣法”。《新学伪经考》的主旨在于“破”,《孔子改制考》则在于“立”。全书二十一考,首先论证了孔子和先秦诸子为了“争教互攻”,“无不改制”;而诸子改制又无不寄托古代而展望未来。其次,该书借《春秋》是孔子为改制而作,实则阐发了由封建制(据乱世)进化到君主立宪(升平世),再进化到太平世(人类大同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两书的刊布,引起学术界的巨大震动。封建顽固派对此大肆攻击:“新学伪经之证,其本旨只欲黜君权、伸民力,以快其恣睢之志。”维新派则颂扬为“大飓风”、“火山大濆发”。——据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分析政变之总原因,盖处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萧一山《清代通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时间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语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妒忌,终则一无所成,其人故无经验之书生也。——陈恭禄:《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康有为公然污蔑18世纪法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为“无道之甚”,替满清统治者策划防治中国人民革命的方法。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载湉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三联书店1954年教学评价〖课堂评价〗1.自主探究(见课堂设计);2.合作探究(见课堂设计)〖课后评价〗1.思维导图制作2.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1)撰写康有为、梁启超的人物小传(2)多渠道搜集义和团相关资料,并以“理性爱国”为主题撰写小论文。(3)阅读与本课相关的论文或书籍,如[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等。3.学案(包含四个环节:史料探究、学考典例精析、基础自测<合格考>、能力自测<等级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