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

ID:82224322

大小:1.86 MB

页数:9页

时间:2022-10-14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1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2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3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4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5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6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7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8页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_第9页
资源描述: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1测量目的测定六氟化硫新气中可水解氟化物的含量2试验性质交接试验3仪器及设备3.1分光光度计配有2cm或4cm玻璃比色皿。3.2玻璃吸收瓶1000mL,能够承受真空13.3Pa。3.3球胆大于1000mL。3.4U型水银压差计。3.5真空泵。3.6皮下注射器10mL并配有一个6*注射针头。3.7酸度计。3.8玻璃电极。3.9甘汞电极。3.10氟离子选择电极。3.11电磁搅拌器。3.12盒式空气压计。4.试剂4.1茜素氟蓝(3-氨甲基茜素-N、N-双乙酸)。4.2氢氧化铵溶液密度0.880kg/m3。4.3乙酸铵溶液20%(重量体积比)。

14.4无水乙醇分析纯。4.5冰乙酸分析纯。4.6丙酮分析纯。4.7氧化镧含量99.99%。4.8盐酸0.1mol/L。4.9盐酸2mol/L。4.10氟化钠分析纯。4.11氢氧化钠溶液0.1mol/L。4.12氢氧化钠溶液5mol/L。4.13氯化钠分析纯。4.14柠檬酸三钠(含两个结晶水)分析纯5.试验步骤5.1准备5.1.1茜素-镧络合试剂的配置5.1.1.1在50mL烧杯中,称量0.048g(精确到±0.001g)茜素氟蓝,并加入0.1mL氢氧化铵溶液(4.2条),1mL乙酸铵溶液(4.3条)及10mL去离子水,使其溶解。5.1.1.2在250mL容量瓶中,加入8.2g无水乙酸钠(4.4条)和冰乙酸溶液[6.0mL冰乙酸(4.5条)和25mL去离子水]使其溶解。然后将上述茜素氟蓝溶液定量地移入容量瓶中,并边摇荡边缓慢地加入100mL丙酮。注:①

2如果茜素氟蓝溶液中有沉淀,需用滤纸将它过虑到250mL容量瓶中,再用少量去离子水冲洗滤纸,滤液一并加到容量瓶中。②冲洗烧杯及滤纸地水量都应尽量少,否则最后溶液体积会超过250mL。③加丙酮摇匀地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因此要防止溶液溢出,最后要把容量瓶塞子打开一下,以防崩开5.1.1.3在50mL烧杯中称量0.041g(精确到±0.001g)氧化镧(4.7条),并加入2.5mL盐酸(4.9条),温和地加热以助溶解。再将该溶液定量地移入上述容量瓶中,将溶液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待气泡完全消失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该试剂在15~20oC下可保存一周,在冰箱冷藏室中可保存一个月。5.1.2氟化钠储备液(1mg/mL)的配制称2.210g(精确到±0.001g)干燥的氟化钠(4.10条)溶于50mL去离子水及1mL氢氧化钠溶液(4.11条)中,然后再定量地转入至1000mL的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储存于聚乙烯瓶中。5.1.3氟化钠工作液A(1μg/mL)的配制当天使用时,取氟化钠储备液按体积稀释1000倍。5.1.4氟化钠工作液B(0.1mol/L)的配制称4.198g(精确到±

30.001g)干燥的氟化钠(4.10条),溶于50mL去离子水及1mL氢氧化钠溶液(4.11条)中,然后再定量地转入至1000mL的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5.1.5总离子调节液(缓冲溶液)的配制将57mL冰乙酸(4.5条)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58g氯化钠(4.13条)和0.3g柠檬酸三钠(4.14条),用氢氧化钠(4.12条)溶液将其pH调至5.0~5.5,然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5.2吸收方法5.2.1用手将球胆中的空气挤压干净,充满六氟化硫气体,再用手将六氟化硫气体挤压干净,然后再充满六氟化硫气体。如此重复三次,使球胆内完全无空气,全部充满六氟化硫气体,旋紧螺旋夹8。5.2.2将预先准确测量过体积(V)的玻璃吸收瓶充满六氟化硫气体的球胆,按图1所示安装好取样系统。将真空三通活塞2和3分别旋到a和d的位置,开始抽真空。当U形水银压差计液面稳定后(真空度达13.3Pa时)再继续抽2min,然后将真空活塞2旋到b的位置,将吸收瓶1与真空系统连接处断开,停止抽真空。5.2.3缓慢旋松螺旋夹8,球胆中的六氟化硫气体缓慢地充满玻璃吸收瓶。将活塞2旋至c瞬间后再迅速旋至b,使吸收瓶中的压力与大气压平衡。

45.2.4用皮下注射器将10mL氢氧化钠溶液从胶管处缓慢注入玻璃吸收瓶中(此时要用手轻轻挤压充有六氟化硫气体的球胆,以使碱液全部注入)。随后将活塞2旋到e的位置,旋紧螺旋夹8,取下球胆,紧握玻璃吸收瓶,在1h内每隔5min用力振荡1min(一定要用力摇荡,使六氟化硫气体尽量与稀碱充分接触)。5.2.5取下玻璃吸收瓶上的塞子,将瓶中的吸收液及冲洗液一起并入一个100mL小烧杯中,在酸度计上用盐酸溶液(4.8条)和氢氧化钠(4.11条)调节pH值为5.0~5.5,然后定量转入100mL(Va)容量瓶中待用。图1振荡吸收法取样系统示意图1-玻璃吸收瓶;2、3-真空三通活塞;4-U形水银压差计;5-球胆;6-皮下注射器;7-上支管;8-螺旋夹6.氟离子测定方法及结果计算6.1比色法

56.1.1在5.2.5条的100mL(Va)容量瓶中加入10mL茜素-镧络合试剂。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混均后避光静置30min。6.1.2用2cm或4cm的比色皿,在波长600nm处,以加入了所有试剂的“空白”试样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读取氟含量。6.1.3绘制工作曲线向五个10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5.0,10.0,15.0,20.0mL的氟化钠工作液A及少量去离子水,混匀后与样品同时加入10.0mL茜素-镧络合试剂,以下操作同5.1.1条及5.1.2条。用所测得的吸光度绘制氟离子含量-吸光度A的工作曲线。(图2)图2比色法工作曲线图例6.1.4结果计算可水解氟化物含量以氢氟酸(HF)ppm(重量)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6HF=式中:n——吸收瓶溶液中氟离子含量,μg;V——吸收瓶体积,L;P——大气压力,Pa;T——环境温度,oC;19——氟离子的摩尔质量,g/mol;20——氢氟酸摩尔质量,g/mol;6.16——六氟化硫气体密度,g/L。6.1.5精确度a.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能大于40%。b.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6.2氟离子选择电极法6.2.1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前,先将其在10-3mol/L的氟化钠溶液中浸泡1~2h,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使其在去离子水中的-mV值为300~400。6.2.2将氟离子选择电极、甘汞电极及酸度计或高阻抗的mV计连接好,并用标准氟化钠溶液校验氟电极的响应是否符合能斯特公式,若不符合应查明原因。6.2.3在5.2.5款的100mL(Va)容量瓶中加入20mL总离子调节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76.2.4把溶液转移到100mL烧杯中,将甘汞电极及事先活化好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浸到烧杯的溶液中,打开酸度计,开动搅拌器。待数值稳定后读取-mV值,从工作曲线上读出样品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6.2.5绘制工作曲线用移液管分别向两个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mL氟化钠工作液B,在其中一个容量瓶中加入20mL总离子调节液。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氟离子浓度为10-2mol/L。而在另一个容量瓶中则直接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该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也为10-2mol/L。再用移液管分别向两个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mL未加总离子调节液的10-2mol/L的氟化钠标准液。在其中一个容量瓶中加入20mL总离子调节液,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该溶液的浓度为10-3mol/L;而在另一个容量瓶中直接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氟离子浓度也为10-3mol/L。以相同方法依次配制加有总离子调节液的10-4、10-5、10-6、10-6.5mol/L的氟化钠标准溶液。以下操作同5.2.4条。用所测得的-mV值与氟离子浓度负对数(-mV~-lgF-)绘制工作曲线(图3)(每次测定都需重新绘制工作曲线)

86.2.6结果计算可水解氟化物的含量以氢氟酸(HF)ppm(重量)表示的计算公式为:HF=式中:n——吸收瓶溶液中氟离子浓度,mol/L;Va——吸收瓶体积,L;p——大气压力,Pa;t——环境温度,oC;V——吸收瓶体积,L20——氢氟酸摩尔质量,g/mol;6.16——六氟化硫气体密度,g/L。6.2.7精确度a.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能大于40%。b.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