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ID:82215754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U-145318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_第1页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_第2页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_第3页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_第4页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_第5页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_第6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txt16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17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本文由kitty01may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9月第18卷第9期ChinJHypertens,September2010,Vol.18No.9823综述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易秋艳(综述),张林潮(审校)1896年,ScipioneRivaRocci[1]发明了袖带血压计后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20世纪50~60年代开展了大量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原发性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高血压的治疗进展显著,尽管如此,高血压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增长[2],而且,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人数也在增长。本文就目前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作一综述。1国外的高血压流行病学11高血压三率!美国Framingham研究是世界上心血管防治研究的先锋,在高血压临床调查方面,它证明了高血压可增加心血管病、脑卒中危险。Framingham研究随访30年发现30~84岁间人群收缩压连续升高,60~84岁间舒张压开始下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发生在?50岁者。Framingham对65岁以上的人进行调查,男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女性为30%。Framingham研究提示高血压治疗舒张压达标90%,但收缩压达标仅49%。中年和中年以上者高血压的余生风险为90%,表明这是一巨大的公众健康负担。1994以及1999-200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7]: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校正后的患病率从244%升至289%(P<001),在非西班牙裔妇女中上升最快。在高血压患病人群中,知晓率有轻微上升(P=004),从685%至718%[男性从616%至693%(P=0001),然而女性改变不明显]。治疗率和控制率提高很大:分布为531%至614%和261%至351%(都是P<001),变化最大的是非西班牙裔的白种人和非西班牙裔的黑人,尤其是男性。墨西哥裔的美国人在治疗率和控制率上都上升很大幅度,但是他们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在所有种族中仍然是最低的:分别为收稿日期:20100113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柳州545006张林潮,Email:yjsyqy@yahoo.com.cn[3]474%和243%。在所有种族中,女性都有更高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但非西班牙裔的白人中男性控制率较女性高),在非西班牙裔的黑人和白人中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相差不大。在英国,Falaschetti等[8]学者研究了2003-2006年的高血压管理,结果显示:2006年男性的平均血压为1308/742mmHg,女性的为1240/724mmHg,高血压知晓率从2003年的62%上升至2006年的66%(P<001),这在女性中表现更为显著(从2003年的64%至2006年的71%,P<001),而在男性中并无统计学差别(60%~62%,P=026)。治疗率由48%升至54%(P<001),女性的治疗率从52%升至62%(P<001),男性的为43%~47%(P=005)。以<140/90mmHg为标准,2006年的控制率(28%)明显高于2003年(22%)(P<0

101),女性的从23%升至32%(P<001),男性从21%升至24%(P=002)。在那些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当中,控制率从46%提高至52%(P<001),女性从44%升至53%(P<001),男性从48%升至52%(P=018)。2003-2006年期间,英国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在提高,尤其在女性中。在低收入国家如莫桑比克,Damasceno等[9]学者对25~64岁的当地居民3323名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或服降压药]、知晓率(在过去被卫生组织告知患高血压)、治疗率(过去两星期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受治疗患者中的控制率(血压<140/接90mmHg)分别为331%(女性312%,男性357%),148%(女性184%,男性106%),519%(女性611%,男性333%),399%(女性429%,男性287%)。通过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校正后,城乡间的差别为:城市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均高于乡村地区,而男性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城乡地区的高血压治疗率无统计学差异;城市女性的高血压控制率低于乡村女性,而城市男性高血压控制率高于乡村男性。日本高血压流行病学[10]。2000年日本第5次心血管疾病基本状态资料显示,30岁以上人群中475%男性和438%女性的血压水平?140/90mmHg,日824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9月第18卷第9期ChinJHypertens,September2010,Vol.18No.9本现有高血压患者约4000万人。近年日本平均血压水平较1965-1990年明显下降,而脑卒中发病率也明显下降,但仍比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根据日本国民健康与营养状况资料,1956-2004年,日本国民平均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显示其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的成就。80~90%日本年轻高血压患者目前仍未接受治疗,至少未行生活方式干预。盐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日本人均摄盐量11g/d,限盐对降压治疗很重要。12高血压的地域分布学者们利用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调查了198001-200307世界不同地区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显示世界各地的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印度乡村患病率最低(男性34%,女性68%),波兰患病率最高(男性689%,女性725%)。研究当中,高血压总的知晓率为46%,从韩国的252%到巴巴多斯的75%不等。治疗率从墨西哥的107%到巴巴多斯的66%,控制率(服用降压药后血压<140/90mmHg)从韩国的54%到巴巴多斯的58%。各国的数据表明高血压的治疗、控制非常不充分,需要强有力的措施预防高血压的患病,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13高血压的人群分布200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组首次将儿童时期高血压列入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范围,研究表明在过去10年间,美国的儿童及青少年血压水平处上升趋势[5][4]括:年龄、肥胖、缺乏运动、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病人的依从性等。医师方面的因素:知识的不足、实践中与指南不一致、疏于治疗方案的改变、临床惰性等。2国内的高血压流行病学21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12]。1958-1959年第一次调查,共调查15岁以上人群约50万,平均患病粗率为51%。1979-1980年第二次全国抽样调查,共查15岁以上人群约四百多万,采用了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60/95mmHg为确诊高血压,140/90mmHg和160/95mmHg之间的为临界高血压),根据当时的标准

2[收缩压?141mmHg及(或)舒张压?91mmHg],总的临界以上高血压患病粗率为773%。1991年第三次全国抽样调查,共查15岁以上人群90多万。完全采用了当时的国际标准(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或两周内服降压药者),结果总的患病粗率为1358%,如按第二次调查采用的标准[收缩压?141mmHg及(或)舒张压?91mmHg]计算,患病粗率为1188%。这些资料明显地反映了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趋势,特别是第二次和第三次调查,采用了同样的年龄组和血压测量方法。在采用了同一标准(第二次调查的标准)后数据完全可比。结果显示,从1980-1991年的10年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415个百分点,绝对值增长了54%。示[13]:与1988-1994年比较,1999-2000年的收缩压水平上升了14mmHg,而舒张压水平上升了33mmHg。在非西班牙裔的黑人和墨西哥裔美籍儿童尤其是女孩中这一趋势更为显著。儿童时期血压水平升高主要归因于肥胖,尤其在墨西哥裔美籍儿童中。2008年美国心脏病、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最新统计年报数据显示[6]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与1991年比较,患病率上升31%。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收集了有关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数据[9]:城市高血压患者73572人(男37820,女35752),知晓率356%(男321%,女394%),服药率171%(男147%,女197%),控制率41%(男33%,女49%),农村高血压患者55467人(男26816,女28651),知晓率139%(男117%,女159%),服药率54%(男44%,女64%),控制率12%(男10%,女14%),合计总的知晓率263%,服药率121%,控制率28%。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服药)率和控制率都很低。此外,农村的相应各率明显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以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很快。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呈以下特点[14]:城市成人高:美国3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高血压。45岁以前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45~54岁男性和女性类似,此后的年龄段里,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比未服药者高血压患病率高2~3倍,特别是肥胖和老年女性。1999-2000年数据显示,高血压前期人群中胆固醇升高、超重、肥胖、糖尿病者多于正常血压者,至少有1种危险因素者是正常血压者的165倍。14高血压低控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跨越了数十年的研究表明[11],众多因素导致了高血压的低控制率,有的是患者方面的因素,有的是医师的因素。过去的报道和指南都将主要影响因素归于患者。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医师的临床实践对高血压的控制率至少负部分责任。患者方面的因素主要包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9月第18卷第9期ChinJHypertens,September2010,Vol.18No.9825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但此差距正在缩小。45岁以前,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4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北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南方人群,藏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苗族则最低,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检出率达34%,正常高值血压是高血压的后备军。我国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60%,估计全国有5000

3万人。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疗率、治控制率及治疗控制率分别为30%、25%、和25%,虽较1991年有较大改善,但仍处于6%较低水平。儿童高血压:教育部中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测量了7~18岁学龄儿童血压,1995年与1991年比较,城市男女儿童收缩压偏高检出率上升了425%和455%;农村男女儿童上升了237%和310%;华北区汉族儿童收缩压偏高检出率最高(21%~34%),西南区最低(02%~06%)。首都七五!儿童高血压队列研究18年随访发现,基线血压高的儿童中,429%个体发展为成年高血压。22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较多[15]OSAHS与难治性高血压关系密切,但与正常人及已控制的高血压人群间却无紧密联系。有报道表明北方寒冷地区紫外线B段含量减少导致维生素D缺乏易导致高血压[2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6],睡眠少可能是高血压的另一个危险因子。3高血压的分子流行病学世界各地的研究者运用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发现了多个与高血压或血压水平相关联的基因。心房利钠肽前体A(natriureticpeptideprecursorA,NPPA)基因的两个多态位点rs5063(G664A)和rs5065(T2238C)位点组成的单体型与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欧洲GlobalBPgen[28]和美国CHARGE[29]两个大协作研究组共同发现CYP17A1、CSK/CYP1A2/ULK3、SH2B3等基因的变异和血压水平相关。4结语综上所述,目前高血压的控制率仍然远远不足。通过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高血压是可以预防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至少50%~60%的OSAHS患者合并有高血压,5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OSAHS[30]。早期发现OSAHS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吸烟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31],吸烟显著加重了高血压患者血管损伤[32]。这提示我们对于高血压患者及易患人群,不论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戒烟,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总之,高血压的控制需要多方式、多渠道的综合防治措施,全社会均应积极参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高血压将会逐渐得到控制。参考文献[1]BerendK,LeviM.Isittimetocelebrateacenturyofbloodpressuremanagement?[J].NephrolDialTransplant,2008,23(8):25582562.[2]KearneyPM,WheltonM,ReynoldsK,etal.Globalburdenofhypertension:analysisofworldwidedata[J].Lancet,2005,365(9455):217223.[3]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年女性和男性发生高血压的余生风险[J].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2003,22(3):124130.[4]KearneyPM,WheltonM,ReynoldsK,etal.Worldwideprevalenceofhypertension:asystematicreview[J].JHypertens,2004,22(1):2124.[5]MuntnerP,HeJ,CutlerJA,etal.Trendsinbloodpressure[27][24],比较明确的是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以上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s,BMI)诊断标准:BMI<185kg/m2为低体质量,BMI185~240kg/m为正常体质量,BMI24~28kg/m为超重,BMI?28kg/m为肥胖。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腰围?90cm(27尺)(男),?85cm(25尺)(女)]者222

4均为高血压易患人群[15]。赵连成等[16]研究表明,反映体内脂肪总量的指标BMI和反映腹部脂肪含量的指标腰围均对血压有独立的影响。有报道表明[18][17]血清尿酸增加是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Sundstrom等研究显示,血清尿酸水平每增加78mol/L,高血压发病率增加117倍。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联的机制并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功能、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1921]。另外,体力活动少、收入水平高、受教育水平低、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2],调查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独立于年龄、性别、肥胖、吸烟、酗酒、生活压力以及心脏、肾脏疾病以外的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3]。OSAHS导致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间断低氧血症、增加上气道阻力、内皮功能障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氧化应激,826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9月第18卷第9期ChinJHypertens,September2010,Vol.18No.9[20]KangDH,ParkSK,LeeIK,etal.UricacidinducedCreactiveproteinexpression:implicationoncellproliferationandnitricoxideproductionofhumanvascularcells[J].JAmSocNephrol,2005,16(12):35533562.[21]YooTW,SungKC,ShinHs,etal.Relationshipbetweenserumuricacidconcentrationandinsulinresistanceandmetabolicsyndrome[J].CircJ,2005,69(8):928933.[22]王劲松,余金明,胡大一,等.北京城乡社区20~44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9):811816.[23]PeppardPE,YoungT,PaltaM,etal.Prospectivestudyoftheassociationbetweensleepdisorderedbreathingandhypertension[J].NEnglJMed,2000,342(19):13781384.[24]PrattUbunamaMN,NishizakaMK,BoedefeldRL,etal.Plasmaaldosteroneisrelatedtoseverityofobstructivesleepapneainsubjectswithresistanthypertension[J].Chest,2007,131(2):453459.[25]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从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率北高南低!说起: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原因之一[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10):865868.[26]梁衍舜,赵景兰,卜培丽.睡眠少对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9):788790.[27]ConenD,GlynnRJ,BuringJE,etal.Natriureticpeptideprecursoragenepolymorphismsandriskofbloodpressureprogressionandincident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7,50(6):11141119.[28]ChristopherNC,TobyJ,VeselaG,etal.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identifieseightlociassociatedwithbloodpressure[J].NatGenet,2009,41(6):666676.[29]DanielL,GeorgBE,KennethRi,etal.Genomewide

5associationstudyofbloodpressureandhypertension[J].NatGenet,2009,41(6):677678.[30]SilverbergDS,OksenbergA.Aresleeprelatedbreathingdisordersimportantcontributingfactorstotheproductionofessentialhypertension[J].CurrHypertensRep,2001,3(3):209215.[31]王兆禹,张溪,王敏,等.长期吸烟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3,11(1):4246.[32]丁立群,姜玲,范洁.吸烟加重高血压病患者大中动脉硬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2628.amongchildrenandadolescents[J].JAMA,2004,291(17):21072113.[6]高玖鸣,王文.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的最新数据:美国心脏病和卒中年报2008[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6):494495.[7]CutlerJA,SorliePD,WolzM,etal.Trendsinhypertension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controlratesinUnitedStatesadultsbetween19881994and19992004[J].Hypertension,2008,52(5):818827.[8]FalaschettiE,ChaudhuryM,MindellJ,etal.ContinuedimprovementinhypertensionmanagementinEngland:resultsfromtheHealthSurveyforEngland2006[J].Hypertension,2009,53(3):480486.[9]DamascenoA,AzevedoA,SilvaMatosC,etal.Hypertension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controlinmozambique:urban/ruralgapduringepidemiologicaltransition[J].Hypertension,2009,54(1):7783.[10]钟海兰,卢新政.2009年日本高血压诊治指南概述[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9):785787.[11]WangTJ,VasanRS.Epidemiologyofuncontrolledhypertensionintheunitedstates[J].Circulation,2005,112(11):16511662.[1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19922.[14]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7[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23.[1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16]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等.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人群的高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471475.[17]吴云涛,吴寿岭,李云,等.血清尿酸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6):545549.[18]SundstromJ,SullivanL,DAgostinoRB,etal.Relationsofserumuricacidtolongitudinalbloodpressuretrackingandhypertensionincidence[J].Hypertension,2005,45(1):2833.[19]PerlsteinTs,GumieniakO,HopkinsPN,etal.Uricacidandthestateoftheintrarenalrenninangiotensinsysteminhuman[J].KidneyInt,2004,66(4):14651470.(本文编辑:陈小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