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血液循环(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三节血管生理VascularPhysiology
1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流动力学基本概念三、动脉血压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五、微循环六、组织液的生成七、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2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3
4弹性贮器血管(Windkesselvessels)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分支管壁厚,富有弹性起弹性贮器效应作用:1.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2.第二心脏(使心脏的间断性射血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
5
6分配血管(distributionvessel)中动脉作用:将心脏输出的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
7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precapillaryresistancevessel)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径较细,含平滑肌,收缩性能好对血流的阻力较大,在总的外周阻力中占47%,故称阻力血管作用:控制器官、组织的血流阻力和血流量
8交换血管(exchangevessel)真毛细血管数量多;口径细;血流速度最慢;管壁薄;通透性好;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前扩约肌:真毛细血管起始部的平滑肌控制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
9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postcapillaryresistancevessel)微静脉管径较大,产生的阻力较小(与微动脉相比)作用:其舒缩活动可改变毛细血管前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从而改变毛细血管血压和血量)
10容量血管(capacitancevessel)静脉数量多;口径较大;管壁较薄;容量大(65~70%)可扩张性作用:血液贮存库
11短路血管(shuntvessel)又称为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直接吻合支部位:手指、足趾、耳廓的皮肤作用:与体温调节有关
12分配血管
13二、血流动力学基本概念血流量血流速度血流阻力血流形式血压
14血流量(bloodflow)
15血液中某一质点在血管中移动的线速度血流速度(velosityofbloodflow)V=QS血液在通过总截面积不等的各段血管时,其流速不等,通过总截面积最大的毛细血管时,流速最慢(线速度不等)
16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形式层流: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一致,与血管的长轴平行,但流速不同湍流:各个质点的流动方向不一致,出现漩涡血流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
17血管半径是影响血流阻力最重要的因素血流阻力(resistanceofbloodflow)
18血液粘滞度红细胞比容最重要的因素血流切率切率高,轴流显著,粘滞度低血管口径口径小,粘滞度低,Fahraeus-Lindqvist效应温度温度低粘滞度高
19
20血压(BloodPressure,BP)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kPa(1mmHg=0.133kpa)
21各段血管的压力梯度:主A:100mmHg小A:85mmHgCap:30mmHgV始:10mmHg心房(大V):≈0
22小结
23三、动脉血压arterialbloodpressure(一)动脉血压的形成(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4(一)BP的形成:一个前提、两个条件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示↓心室暂时停止收缩、血流中断时,循环系统各处的压力很快平衡,数值相等,这一压力即为平均充盈压。高低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大约7mmHg.一个前提:血管系统有血液充盈
25两个条件: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收缩期:动能:推动血液流动(1/3SV)心脏射血压强能:形成收缩期的血压作功势能弹性势能:血管壁扩张(贮存能量)舒张期:一部分势能→推动血液扩张的血管壁继续流动的动能弹性回缩另一部分势能:压强能,形成舒张期的血压
26弹性储器作用
27
28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假如不存在外周阻力,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可全部转变为血流的动能,因而不会再增高对血管壁的侧压
29血压形成中外周阻力的作用Q=△P/Rr↓↑↑
30(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心脏收缩期,动脉血压的最高值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心脏舒张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又叫脉搏压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1/3脉压100~~120mmHg60~~80mmHg30-40mmHg100mmHg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and/or舒张压≥95mmHg
31(三)影响BP的因素1.搏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大动脉弹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321.每搏输出量SV↑→SP↑↑,DP↑→脉压↑SV↓→SP↓↓,DP↓→脉压↓收缩压反映搏出量
332.心率HR↑→DP↑↑,SP↑,→脉压↓HR↓→DP↓↓,SP↓,→脉压↑
343.外周阻力:TPR↑→DP↑↑,SP↑,→脉压↓
35TPR↓→DP↓↓,SP↓,→脉压↑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364.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缓冲BP;脉压↓;SP↓,DP↑;大动脉弹性↓→SP↑,DP↓;脉压↑;
37
38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少,如果血管系统的容量改变不大,则BP降低。例如失血。血管系统容量增大而循环血量不变,也会造成BP下降。如过敏等。
39
40小结
41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一)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4~12cmH2O外周静脉压(peripheralvenouspressure):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42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特点:①受重力影响较小②高低取决于:射血力、静脉回流速和量意义:①反映心功和静脉回流量②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CVP低,常提示输液的量不足CVP高于正常,则提示输液过快或心脏功能不全CVP
43中心静脉压与动脉血压变化的意义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意义血容量不足射血功能良好,血容量不足正常射血功能↓,血容量↑(相对)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过高正常射血功能减退或容量血管过度收缩,可能有血容量不足正常
44(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静脉管壁薄,管壁中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成份少,故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
45跨壁压(P)=管内血液对管壁的压力(Pi)–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Po)P↑静脉充盈,容积↑P↓静脉塌陷,容积↓
46EffectofGravitationalPressureonVenousPressuresintheStandingPosition
47(三)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静脉阻力正常时,从微静脉到右房有15mmHg的压力差.
48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1)体循环平均压:血量体循环平均压回心血量(2)心肌收缩力:→舒张期心室内压低→回心血量(3)体位改变:(图幻灯片50)卧位转为立位→总V回心量↓立位转为卧位→总V回心量↑(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图)肌肉收缩,静脉血流入心脏舒张时,利于回流(5)呼吸运动:(图)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大,CVP降低回心血量增多;呼气时,相反
49体位:直立→下肢V回心量↓(约多容纳500ml)例:①患肢抬高→利V回流,防水肿②心衰取半卧位→下肢V回心量↓(∵平卧回心量↑→前负荷↑→肺淤血↑→呼吸困难)③久蹲突站→血滞留下肢→V回心量↓→心输量↓→Bp↓→脑、视网膜供血不足→暂时的头晕、昏厥,视物不清。(头部回流↓下肢回流↑)立位迅速转为卧位→总V回心量↑(头部回流↑下肢回流↓)卧位迅速转为立位→总V回心量↓卧位→下肢V回心量>直立体位改变(直立性低血压)
50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1
52胸内负压的影响
53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定义: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
54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或称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55微循环的三条通路
56直捷通路1)途径: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2)特点: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流速快;无物质交换功能3)分布:骨骼肌4)功能: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回流入心
57动-静脉短路1)途径: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2)特点:血管壁厚;流速快;无物质交换功能3)分布:皮肤(手指、足趾、耳廓)4)功能:体温调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58迂回通路1)途径: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2)特点:数量多,连成网;管壁薄;流速慢3)功能: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4)又称营养通路
59小结: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与作用名称血流通路血流特点作用迂回通路微A→后微A→Cap.前括约肌血流缓慢物质交换→真Cap.网→微V主要场所直捷通路微A→后微A→通血Cap.血流速较快利血回流→微VA-V短路微A→A-V吻合支→微V随温度变化调节体温
60毛细血管血压近动脉端中段近静脉端30~40mmHg25mmHg10~15mmHg毛细血管血压取决于毛细血管前、后阻力之比当二者为5:1时,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为20mmHg比值↑,毛细血管血压↓比值↓,毛细血管血压↑
61微循环血流的调节
62神经调节1)微动脉和微静脉均有交感神经支配,但前者交感神经分布的密度大;2)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前阻力↑(主要)→器官血流量↓→微循环缺血
63体液调节1)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活动受局部体液因素(代谢产物)的调节,如CO2、乳酸、腺苷等(具有舒血管作用)2)结果:微循环迂回通路交替开放(20%~35%)
64微循环开闭的调控局部代谢产物↑组织胺↑,Po2↓后微A和Cap.前括约肌舒张真Cap.开放血流量及流速↑后微A和Cap.前括约肌收缩局部代谢产物↓组织胺↓,Po2↓真Cap.关闭血流量及流速↓缩血管物质舒血管物质
65RegulationofMicrocirculationPrecapillarysphincterrelaxPrecapillarysphincterconstrict
66
67
68六、组织液的生成(一)概述:组织液是细胞外液的一种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内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极小一部分呈液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但其中各种血浆蛋白质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浆
69(二)组织液的生成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有效滤过压(effectivefiltrationpressure,EFP)
70
71
72
73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动脉端:EFP为正值,发生滤过毛细血管静脉端:EFP为负值,发生重吸收
74组织液生成和重吸收是动态平衡的:生成:毛细血管动脉端,约有0.5%~2%血浆滤出;重吸收:约90%在毛细血管静脉端,被重吸收回血液;其余约10%(包括滤过的白蛋白分子)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75组织液的生成100%组织液的回流90%淋巴液回流10%
76(三)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771.毛细血管血压①是促进组织液生成、阻止组织液回流的主要因素②毛细血管压↑,则组织液生成↑;反之,减少③Example:右心衰竭、心性水肿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782.血浆胶体渗透压①是促进组织液回流、阻止组织液生成的因素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则组织液生成↑;反之,减少③Example:肝性水肿、肾性水肿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793.毛细血管通透性①毛细血管通透性↑→部分血浆蛋白渗出→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生成↑②Example:过敏性疾病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804.淋巴回流障碍①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重吸收减少、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积聚→形成水肿②Example:丝虫病
81七、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在静水压的作用下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淋巴液的成分和的组织液相似生成量:120ml/h,2~4l/day循环:100ml经胸导管进入血液20ml经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淋巴管中的瓣膜及管壁的平滑肌收缩(淋巴管泵),使得淋巴液只能作从外周到中心的单方向流动,其流速主要取决于组织液的压力和淋巴泵的活动
82
83淋巴循环的功能1.回收蛋白质:75~100g/d2.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4.淋巴结的防御屏障作用:
84summary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影响因素名词: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中心静脉压,微循环,有效滤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