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防控

感染性腹泻防控

ID:82209896

大小:47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3-07-18

上传者:U-2441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1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2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3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4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5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6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7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8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9页
感染性腹泻防控_第10页
资源描述:

《感染性腹泻防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预防与控制增城市CDC急传科冯华妹电话:82751213

1一、概念二、疫情概况三、流行病学特征四、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五、疫情报告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七、预防控制措施

2诺如病毒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Norwalk-likeviruses)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由于该组病毒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可分为GI、GII、GIII、GIV、GV等5个基因组,感染人类的主要是GI、GII和GIV基因组,其中GII的4型(GII.4)是成人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最常见类型。

4二、流行概况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学龄儿童和成人,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发展中国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普遍存在,也常引起暴发流行。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1995年,我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之后全国多个省、市先后发生多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2006-2009年,广州市共报告12起其他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其中6起为诺如病毒感染所致,另外6起未明确病原。6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中,学校4起、老人院和医院各1起。

5三、流行病学特征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粪—口传播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

6也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常在学校、托儿所、孤老院、餐馆社区、医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患者通常1~2天即可痊愈,但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在感染病毒后病情容易恶化。

7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8四、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一)临床表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病人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9(二)诊断1.疑似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等),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的病例;或者每日排便未达到3次,但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呕吐症状,或以呕吐为主要症状者。

10#在一次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中符合以下标准者,可临床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1)潜伏期24~48h;(2)50%以上发生呕吐;(3)病程12~60h;(4)粪便、血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5)排除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它病原感染。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粪便标本或呕吐物检测出诺如病毒。

11(三)治疗原则本病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12五、疫情报告(一)散发病例的报告按其他感染性腹泻(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二)暴发疫情的判定及报告暴发疫情监测标准:同一学校、幼儿园、养老院、自然村、社区、工厂、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疑似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养老院、自然村、社区、工厂、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疑似病例。

13暴发疫情的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暴发疫情,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控制疫情蔓延。及时填写《广州市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监测报表》(附1),在疫情控制后2周内将附1上报市疾控中心传防科。

14

15六、流行病学调查(一)一般情况调查调查暴发地区或单位的环境、饮食、饮水卫生情况,近期缺勤缺课、群体性活动及聚餐情况,日常腹泻发病基线水平等。(二)病例登记和个案调查搜索病例定义:可将“自某年某月某日,在某范围内,有腹泻或呕吐症状者”纳入主动搜索病例定义范围。病例登记按照《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一览表》(附2)进行。个案调查按照《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附3)或按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调查表进行。

16个案调查的注意事项首发病例:必须按个案表详细调查,重点了解发病前3天内的饮食、饮水、接触同类病人或呕吐物等情况,发病后吐泻物污染和处理情况等。发病时间:要具体到小时。临床表现:注意收集病程。实验室检查:注意收集血常规和大便常规的检查结果。流行病学史:饮食史要调查发病前3天内的就餐地点、食物种类、食用方法等。饮水史要调查饮水类型、方式等。接触史要调查发病前3天内接触同类病人情况,尤其要注意调查接触呕吐物或粪便的情况。

17(三)流行因素调查饮食卫生:调查可疑食品原料来源、加工过程及食用方法、饮食场所环境状况、饮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饮水卫生:调查饮用水的来源和使用情况,现场查看水源、水消毒处理及管网情况,了解近期天气变化情况,收集饮用水的日常监测结果。环境卫生:调查环境通风情况,苍蝇密度,厕所类型、分布、洗手设备及卫生情况。个人卫生:调查洗手习惯、饮食和饮水习惯等。

18(四)采样标本种类:粪便、呕吐物、双份血清等。可对外环境进行采样,如游泳池、物体表面等。作为抗原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在急性期采集。根据实际情况,可采销售或食品加工人员及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有关人员的检样,特别是本起疫情发生前后患有肠炎、发热及可疑带毒者进行采样。

19普通粪便采样数:当病例数≤20,急性期病人全部采样;当病例数>20,样本采样数=20+10%×(病例数-20);采集粪便及呕吐物10g;血液2ml;唾液1ml。必要时进行对照采样,数量为1:1采样人份。

20样品的采集要求患者粪便、呕吐物检样:粪便可用便盒或采便管插入直肠采集;呕吐物可注入灭菌容器内;粪便及呕吐物在发病48~72小时内采集。血液:在患者急性期(5天以内)和恢复期(2周左右),从肘静脉取血2~3mL,注入干热灭菌试管中,分出血清送检。残余食物:将残余食物(固体食物约250g,液体食物约1L)用灭菌镊子或匙采取,置于灭菌之容器内;如无残余食物,可用消毒棉拭在盛可疑食物的容器内涂擦,然后置于装有2mlPBS试管内。炊事用具:锅、刀、抹布、墩子等检样的采取,可用棉拭涂擦;墩子也可用刀刮取表面,并将刮下之木屑放入PBS之容器内。

21标本的运送与贮存冷藏(10℃以下)送检,最长亦不得超过4小时,送达实验室后,最好能立即检测,否则用于病毒检测用的样品应贮存在-70℃冰箱。应附送详细送检申请单(附表1)。检样在采集交送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22七、预防控制措施(一)控制措施1.患者患病期间暂时停止上岗、上课,留在家里休息,直到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症状重者送医院进行治疗,并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2.及时妥善处理病人的吐泻物和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病人的吐泄物要及时掩闭覆盖、消毒清理。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如衣物、地板、桌椅、餐厨具、污水及厕所等),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3.发生疫情的集体单位要落实晨检或健康巡查制度。4.参加疫情现场调查处理和病人救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和手套,工作后要及时洗手等)。5.采样后对可疑的水源或食物进行封存或消毒处理。立即纠正各种可能存在的引起疾病暴发的不当做法。查清可疑食物或水的来源和去向,卫生监督部门依法采取追回或就地封存等措施。

23(二)预防措施1.大力开展以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及饮食加工者)一灭(灭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管水:自来水厂必须供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暂无自来水厂供水的地区,必须保护好水源,坚持饮用水消毒。(2)管粪:实行粪便、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3)管饮食及饮食加工者: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提高食品卫生的合格率。食物加工者在所有时间内保持严格的个人卫生,疾病痊愈72小时后才能上岗。(4)灭蝇:大力开展除“四害”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采取有效方法灭蝇。2.加强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的宣传,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习惯,要重点教育群众不吃生或半生的海水产品等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准备食物前洗手。3.医疗机构要加强腹泻病监测工作。做好门诊日志,发现疫情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疫情的调查处理。

24公众指引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环境卫生。不要进食未熟食物(如海鲜、沙拉类),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保持居室及环境的卫生,清除苍蝇、蟑螂的孳生地。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饮水要喝开水,不喝生水。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所后,以及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须彻底洗净双手。

253、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上口罩和手套,事后须再洗手。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和喷洒(拖地、擦洗)。清洁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配制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可用84消毒液按原液与清水按1:30的比例或1公斤水加泡腾片3片。4、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的病人,应尽早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切勿上班(课)。

26集体单位工作指引1、学校、托儿机构、敬老院、工矿企业等集体单位要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2、各单位企业加强食堂环境卫生。大力开展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及饮食加工者)一灭(灭蝇)为中心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3、学校、托儿机构要做好学生的健康筛查工作,家长要密切留意儿女的健康情况,发现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儿童或教职工要及早到医院治疗。4、学校、工矿企业等单位出现集体性呕吐、腹泻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生机构。

275、出现暴发疫情的单位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当地其他幼儿园或学校加强晨检,对出现呕吐、腹泻的病例要及时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处理。6、病人应隔离观察,加强治疗,防止病情加重。隔离观察期间,病人应有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症状消失72小时后才可上学或上班,患者排泄物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规范化消毒处理。

287、对已受感染的食品加工人员,应强制性采取使其暂时脱离接触食品岗位的措施。8、加强日常消毒落实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工厂、学校宿舍和家庭居室多通风。清理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时要注意防护,清理病人排泄物时做好戴口罩、戴手套等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排泄物,处理完后要及时用清洁和消毒双手(肥皂、消毒洗手液)。建议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受污染的地方和物品。被污染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清洁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29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