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203668
大小:5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10-18
《教学设计_枣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教学设计姓名学校出生年月日1973-9-27课题九年级、第六册职称中学高级参加工作时间1997-8课题:《枣儿》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有关戏剧文学的知识,体会剧本通过人物动作和表情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刻画 人物性格的手法; 2.阅读课文,理解“枣儿”的象征意义,讨论剧本的思想内容;3.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手段1.演读法 2.讨论法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导语设计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细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从而把握剧情,理解课文的象征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现实社会中,人们迈步奔小康,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现象,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1“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枣儿”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彻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2、老人有几次回忆起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明确:①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竞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儿树下尿尿。②老人十分疼爱男孩;③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3、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评价剧中老人、男孩、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这些形象。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分角色朗读概括思考探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戏剧的矛盾所在,引入新课引导启发
1深层探究,突破难点延伸拓展,深化认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老人儿子: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定居城市,抛弃旧家另成新家。他们从侧面反映社会的变化。1、剧中的不少台词富有象征意味,找一找,仔细体会(1)老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 (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其余略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明确;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3、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读一读,想想它在剧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生活,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启示。略 、城市里有很多“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儿女的关心寂寞苦痛,农村有一群“留守儿童”,他们前途和未来令人担忧。请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认识和感想。(不少于400字)揣摩探究谈谈体会评价总结说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