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石钟山记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石钟山记苏轼
12021早自习表扬3分:吴妍嘉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黄苏辛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大家湖州画派。回顾第一课时朱德曾赞:,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
3苏轼被贬过哪些州?黄州、颍州、惠州和儋州。1、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至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为止。苏东坡在黄州生活了四年有余。2、因为政见不合,苏轼自离,被外放颍州。苏轼原本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3、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贬为惠州安置。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当时的惠州,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很落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经历过无数坎坷的苏东坡,凭着骨子里的乐观开朗,仍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就是在惠州期间所做,无意间为荔枝做了免费代言!4、绍圣四年(1097年),再次被贬至儋州(今海南省儋县)。绍圣四年(1097年),仕途多舛年逾六旬的苏轼被贬到了更为荒凉的儋州(今海南儋县)流落儋州。在如此窘境下他仍能以豁达乐观的平常的心态帮助黎民开荒种植,开启文化教育之风,成了儋州文化的播种人。
48341与苏轼“8”指苏轼先后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太守“3”指其先后短暂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任期最长才九个月。“4”指其人生重大转折乌台诗案后,他先后被贬到黄州、颖州、惠州、儋州。“1”是指曾担任翰林学士,为皇帝起草诏书。《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5读准字音彭蠡(lǐ)郦元(lì)钟磬(qìng)桴止响腾(fú)铿然(kēnɡ)硿硿(kōng)栖鹘(qīhú)磔磔(zhé)鹳鹤(guàn)噌吰(chēnɡhónɡ)穴罅(xià)无射(wúyì)窾坎(kuǎn)镗鞳(tānɡtà)
6以为下临深潭: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人常疑之:始访其遗踪:桴止响腾:余音徐歇:余音徐歇:第一段重点字词认为靠近、面对振动一直,时间副词探寻传扬慢慢消失
7一词多义——是是说也,人常疑之所在皆是也觉今是而昨非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共商国是唯马首是瞻代词这代词这样形容词,对,正确形-意动,认为……正确判断动词,是名词,大事,大计助词,常与“惟”“唯”搭配表宾语前置积累重点知识
8积累重点知识整理本段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微风鼓浪而独以钟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鼓:名→动,激荡、掀动名:名→动,命名鸣:使动,使...发出声响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
9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3.余固笑而不信也4.森然欲搏人5.微波入焉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7.因笑谓迈曰8.汝识之乎研读第二段舟:名作状适:到,往赴:赴任,就职固:当然搏:击森然:阴森森的样子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涵淡:水波动荡因:于是知道
10一词多义——适苏辙自乡适()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曰:“处分适()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 )。”积累重点知识到……去出嫁依照,适合享受
11一词多义——识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览后,苏轼曰:“吾辈当识()之。”积累重点知识认识识别,辨识记住
12一词多义——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犹且从师而问焉。3.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复驾言兮焉求?6.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7.或师焉,或否焉。8.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积累重点知识兼词,于此代词,他句末语气词兼词,从哪里疑问代词,什么兼词,于此语气词,表停顿语气词,表停顿词尾,可译为“地”或”“……的样子”
13特殊句式1.古之人不余欺也。2.忌不自信。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积累重点知识
14翻译句子:1.(谢)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阮)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6分)(2017·山东卷)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2015·新课标I卷)高考链接
15翻译句子:1.(谢)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阮)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6分)(2017·山东卷)【答案】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跟叔陵疏远,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关键词得分点:度、因、辙辞以疾(状语后置句)、雅、弗之罪也(宾语前置句)高考链接
16翻译句子: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新课标I卷)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关键词得分点:“面”为名词作状语,固定结构“庶或”,宾语前置句“金人虽不吾索”。高考链接
17学习第三段第三课时
18疏通词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9疏通词句事不目(名词作状语,亲眼)见耳(名词作状语,亲耳)闻,而臆断(凭主观推测而断定)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大概)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有官职的人)终不肯以小舟夜泊(停船)绝壁之下,故莫(没有谁)能知;而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此世所以(……的原因)不传也。而陋者(浅陋的人)乃(却,竟然)以(用)斧斤(斧头)考(敲)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那事情真相)。余是以(因此)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021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21研读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盖叹郦元之简目、耳:名词作状语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殆:大概终:总、终究考:敲实:事情能够的真相盖:表原因、目的
22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自读思考2.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23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惜)自读思考
24202125问题二:本文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作者此游的目的是考辨石钟山的得名,他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概括起来,“风水相击,如歌钟作乐”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25202126问题一:本文哪一句表达了主旨,请说明理由。主旨句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理由:◆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
26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问题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类比和对比的方法。“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27202128作者通过怎样的过程得出上述的结论可简要的概括为“二疑三笑”一疑二疑一笑二笑三笑是说也,人常疑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固笑而不信也。因笑谓迈曰……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8游因——质疑郦说游历——解疑看法——因声命名方法游感——结论:议论为主提出问题叙议结合解决问题集中议论抒发感想记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课文结构
29一词多义——殆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积累重点知识危险接近,几乎大概
30质疑一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质疑二:即使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错的,那么本文的主旨句中所体现的思想是否正确?正确。因为作者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31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世人不晓石钟命名之故,始失于旧注之不详,继失于浅人之俗见。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趣,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爽心悦目。——《古文观止》点评1.“始失于旧注之不详”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浅人之俗见”在文中指哪些人?3.“爽心悦目”是什么意思?“爽”和“悦”是什么用法?
32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选自曾国藩《石钟山考异》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依据是什么?
33202134多少年来,我总为苏东坡的这种行为所感动。面对苏轼的调查结果,我也是深信不疑的。谁知,后来读了明代罗洪光《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和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记载的彭雪琴的实地考察,才知道原来苏东坡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6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貌。罗、彭二人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是石钟者,中虚外为之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而近人作了更为细致的考察,进一步证明,石钟山确实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唉,如此一位大学问家,把个石钟山实地调查研究了一番,并郑重其事地著文阐明真相,文章已为是之作,原来自己竟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所述真相不免虚浮;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自己终不免亦如是,不亦悲乎?
34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的说法就一定正确吗?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又何在呢?合作探究
351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的游记,其中固然有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比拟、亲身的感受写景状物的内容,同时还有在此基础上生发而出的雄辩的驳论、透辟的说理。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很能代表苏轼散文文、情、理并茂的特点。2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视调查研究的态度。3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于一得之见(也表现在他对渔工水师的轻视上)的弊病。4后人也有以山上有洞,形如覆钟非议他的。尽管如此,他的《石钟山记》仍不失不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杰作。
36实践出真知。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和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正是一致的。
37因事说理的游记事——理——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探察其得名由来。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而臆断其有无。{———›依据目的<———
38象鼻山因形得名因声得名兼而有之
39怎样看待作者的观点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思考:从苏轼夜乘小舟,亲身涉险,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富有哲理,体现了观察点的变化,而所得结果各异的哲理。认识事物而陷入其中正是阻碍人们捕捉事物全貌的原因。微观有利于局部的细致观察,却不利于对事物作整体判断。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40出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提供的是常用装备的清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自己郊游线路和时间等情况自由取舍。一级物品(必备):背包、睡袋、雨衣、帽子、手套、地图、食物、指北针、常用药、水壶(最好是保温的)。二级物品:哨子、小刀、手电、电池、灯泡、笔记本、垃圾袋、卫生纸、打火机、针线包。其他:望远镜、相机、毛巾、防寒衣物等。温馨提示
4142作业: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