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

ID:82170322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10-17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_第1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_第2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_第3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_第4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_第5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_第6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2登高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重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感情基调。学习难点: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学习过程:(一)作者介绍:请同学们先看一副对联,是哪个历史人物?上联:世上疮痍,诗中哲圣下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副对联,这16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学习一首诗歌要了解其为人。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

2、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12年,杜甫生于此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

3、“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背景: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7,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

4、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

5、景,后四句是抒情。(二)诵读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大声朗读,注意字音、停顿。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研读鉴赏1、律诗基本知识2.诗眼?3、作者在悲什么,因为什么而悲?(1)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鉴赏写景(1)鉴赏

6、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  《登高》的艺术成就:提示:可以从句式和抒情手法的角度去考虑。  (五)结合全诗概括诗中“悲”的内容(六)拓展阅读----《江汉》进一步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问题:请解析杜甫《江汉》中“片云”“夜月”、“落日”、“秋风”的内涵。(七)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发挥联想与想象将这首诗歌改写为散文。7参

7、考答案:(二)诵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研读鉴赏1、律诗基本知识2.诗眼:悲3、作者在悲什么,因为什么而悲?(1)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

8、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2)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