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李陵答苏武书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李陵答苏武书

ID:82139851

大小:5.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11-03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李陵答苏武书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李陵答苏武书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李陵答苏武书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李陵答苏武书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李陵答苏武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文言文答题技巧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  (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1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在做答时要注意语言文字的总结概括,结合主要词句,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文章题干所问问题。  3人物分析题型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4文言文翻译题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②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2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李陵答苏武书  自从初降①,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②以御风雨,羶肉酪浆③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④,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茄⑤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呼子卿⑥!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⑦;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⑧;身负国恩,为世所悲。于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自从初降:指李陵兵败后投降匈奴。②韦韝(gōu)毳(cuì)幕:穿着皮制臂套、住着毡帐。③羶(shān)肉酪浆:吃着带臊(sāo)味的肉、喝着乳浆。④玄冰:因冰层厚而显黑色。⑤胡茄(jiā):胡笳,即一种乐器。⑥子卿:苏武,字子卿。⑦戮(lù):杀。⑧鲸鲵(ní):喻为河中的鱼一样的杀害。  【文学常识】  话说"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他在匈奴被扣留19年,最终回到汉朝。  【译文】  自从投降匈奴,直到今天,身处穷困之中,独自坐着忧愁痛苦,一天到晚看不到什么,只见到外族的人。他们穿著皮制臂套、住著毡帐,来抵御风雨,吃著带臊味的肉、喝着乳浆,来充饥解渴。抬眼想说说笑笑,谁能和我共同欢乐?边地冰层发黑,土地冻裂得十分厉害,只听见使人悲哀的北风发出萧条的声响。寒秋九月,塞外草枯,夜里睡不着觉,侧耳远听,胡笳相互响着,牧马悲叫,长吟悲啸,野兽成群,边地各种声音四处响起。早晨坐着听到这些声音,不知不觉眼泪都流出来了。唉呀子卿!我李陵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心,我能不伤心吗?  我和你分别以后,更加觉得无聊,想到上有我的母亲,到了老年却被杀;妻子儿女没有罪过,也都被杀了。我自己辜负了国家的恩惠,被世上的人所哀怜。你回国得到荣耀,

3我留在匈奴遭受耻辱,这是命呀,叫人怎么办啊!我生于奉行礼义的国家,而来到愚味无知的地方,背弃了君王、父母的恩情,长期生活在蛮夷国内,真叫人伤心啊!  【阅读训练】  1.解释:  (1)降(2)御(3)举(4)与(5)妻子(6)负  2.翻译:  (1)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2)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  3、从李陵的"____"可看出,苏武虽受尽折磨,但仍然坚守着节操没有投降,体现了他______的精神。  【参考答案】  1.(1)投降(2)防御,抵御(3)抬起(4)和(5)妻子和儿子(6)辜负  3.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坚韧不屈、至死不渝  fromwenku.baidu.comsign20211105154018[*AT*]12CC48BA878A41C3A9BC41CC3053BFB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