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ID:82128943

大小:1.0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2-10-17

上传者:雪地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6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7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8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9页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暖通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工程空冷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  录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二、工程简介2.1工程概况2.2主要工程范围及内容三、施工主要机械及工器具使用计划3.1施工主要机械3.2施工测量工器具3.3施工工具四、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及主要方案4.1空冷设备安装方案4.2空冷排汽管道配制方案4.3附属机械检修安装方案4.4空冷排汽管道焊接方案4.5其它中低压管道焊接方案4.6密封及金属结构的焊接方案4.7空冷系统吊装方案4.8空冷系统电气调试及试运施工方案4.9热工压力测量仪表安装方案4.10热工仪表盘柜安装方案4.11电缆桥架安装4.12热工设备调试方案4.13空冷系统风压方案五、主要资料、图纸及设备到货时间六、项目管理机构及劳动力曲线42

26.1项目管理机构6.2劳动力曲线七、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1空冷施工质量目标7.2质量管理机构7.3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4精品措施7.5项目验收评级一览表八、安全文明、环境卫生保护措施8.1安全目标8.2安全管理机构8.3本工程主要危险点、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8.4冬雨季安全施工措施8.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九、施工网络工期十、生产生活临建平面布置图10.1生活临建平面布置图10.2空冷管道配制场平面布置图10.3空冷设备安装区平面布置图附图:空冷平台组合及吊装顺序图(附图一)主吊车行走道路布置(附图二)2#空冷器排汽管道吊装顺序(附图三)生活临建平面布置图(附图四)空冷管道配制场平面布置图(附图五)42

3一、编制说明:为了确保xxxx一期空冷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使施工可以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和临时建筑的布置、结构;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方案;施工创精品技术措施;施工力能布置;安全文明与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编制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力求准确,同时可指导现场施工。对于空冷安装重大施工项目在施工前将进行细化工作,以使其更具有可行性。1.1编制依据1.1.1《空冷系统招标文件》1.1.2空冷厂家安装指导手册1.1.3设计院施工图纸1.1.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1.1.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机19981.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1.1.7《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管道篇(2000年版)1.1.8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程序文件(总公司内部手册)1.1.9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各项管理制度(总公司内部手册)1.1.10《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01.1.11《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1.1.12《电力建设安全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1.1.13《固体液体废弃物管理制度》1.1.1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制度》1.1.15《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1.1.1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1.1.17《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试行)1.1.18《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1.1.19《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其条文解释》1.1.20《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建〖1996〗159号;1.1.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42

41.1.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技〖1994〗208号;1.1.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号;二、工程简介2.1工程概况2.1.1工程名称:山西xxxx2*300MW机组建设工程空冷系统设备安装工程2.2主要工程范围及内容:1、2号机组空冷系统及设备安装2.2.1主要工程范围:为两台机组的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设备及钢平台、管道、电气及控制系统等的安装及调试工作2.2.2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从蒸汽分配管入口至凝结水汇总管出口及真空汇总管出口,凝汽器支撑平台平面以上所有保证空冷凝汽器安全可靠运行的设备2.3合同工期2.3.1开工日期:年月日2.3.2竣工日期:年月日三、施工主要机械及工器具使用计划3.1施工主要机械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履带吊300T台12龙门吊50T台13履带吊50T台14卷板机台15切板机台16埋弧自动焊机台27逆变电焊机台208平板汽车20T辆13.2施工测量工具42

5序号名称规格(mm)单位数量备注1三级水准仪台12万能角度仪台23框式水平仪250台14水平尺800只25水平尺300只46游标卡尺300只17千分尺0-25只18塞尺200只69转速测量仪台110振动测量仪台111百分表0-10块212钢板尺2000把413盘尺30米盘214卷尺5米把2015宽座角尺300把416氧气表块1017乙炔表块1018精密压力表0.25MPa块219万用表台220兆欧表1000V台121兆欧表2500V台122卡钳表500V台123红外线测温仪台13.3施工工器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42

61斤不落10t台22斤不落5t台103斤不落3t台104斤不落2t台105斤不落1t台106千斤顶16t台27千斤顶8t台58大锤12Lb把69手锤2Lb把1210割炬中把3011烤把大个412砂轮机100台513砂轮机150mm台514砂轮机125mm台1015无齿锯400mm台116电钻0—10mm台117内磨机台418磁力切割器台119弯管机台120活扳手18″把521活扳手15″把522活扳手12″把1023活扳手10″把1524活扳手8″把525套筒扳手24件套326重型扳手26件套127梅花扳手10件套642

728内六角扳手3-27mm套229平板刮刀400mm把230三角刮刀150mm把131线坠250g个1032尖嘴钳子把433钢丝钳子把634铁剪子把335划线规把236油壶只337布剪刀把238吸尘器台139空压机台140电锤26mm台141台钻台142对轮拿子200mm个143对轮拿子100mm个144撬棍1000mm个545撬棍500mm个446丝锥,板牙套247丝锥14-36mm套148板牙(带架)8-16mm套149电锤锤头6-26mm套150钻头10-25mm套351一字改锥75mm把352一字改锥150mm把553一字改锥300mm把342

854十字改锥75mm把355十字改锥150mm把556十字改锥300mm把357夹柄改锥把558管钳子150mm把259管钳子250mm把260钢字码数字套161钢字码字母套162台虎钳125mm台163钢锯架把464手锯400mm把165组锉套266油抽子台167手压泵台168管子割刀15--50mm把469电剪子台170手提吹风机台171行灯变压器台372力矩扳手件473氧乙炔带盘3074电焊铜芯线50mm2米100075电焊铝芯线50mm2米200076氩气带米100077电焊钳500A把6078氩弧焊炬QQ-85/200A-1个2079旋转锉刀个1542

980焊条保温筒5Kg立式个2081电子台秤台182点温计0~1100℃块183锋钢扁铲把2084电缆快速接头DKJ-50套4085电缆终端接头DKJ-50套4086钢丝刷三排把2087铜鼻子300A只5088电源盘15A(单项)盘3089行灯头36V个2090液压压线钳把191校线灯只492电缆放线轴架付393电烙铁300W把194电烙铁30W把195汽油喷灯1.5升个196手提式应急灯台197电工工具套898液压压接钳子台1四、主要安装方案4.1空冷设备安装方案4.1.1风机平台及楼梯通道安装.4.1.1.1核对厂家及设计院图纸联合土建、监理、业主对空冷凝汽器基础进行交接验收,确保基础几何尺寸、标高尺寸、基础强度符合安装要求,并在基础上放好中心线。4.1.1.2核对厂家及设计院图纸联系有关专业及部门对已到货的钢结构件进行清点、核对,对到货记录要求详细准确,标明到货日期、交货人、接收人、数量。42

104.1.1.3根据厂家要求及现场实际安装情况的安装顺序为第5列、第4列、(第6列)、第3列、第2列、第1列,第6列可根据到货和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安装顺序。4.1.1.4先在地面将L6、L4两列的钢架安图纸分别组合,由300T履带吊吊装到安装位置,就位调整完毕紧固地脚螺栓。4.1.1.5在组合场进行L6、L4间AA、AB、Ac、AD、AE排钢架组合在一起,由300T履带吊吊装到安装位置,就位调整完毕紧固连接螺栓。随后将L5分为四部分组合安装。4.1.1.6将组合好的L2由300T履带吊吊装到安装位置,就位调整完毕紧固地脚螺栓。4.1.1.7在组合场进行L2、L4间AA、AB、Ac、AD、AE排钢架组合在一起,由300T履带吊吊装到安装位置,就位调整完毕紧固连接螺栓。随后将L3分为四部分组合安装。4.1.1.8将L1与L1、L2间的AA、AB、Ac、AD、AE排钢架分为四部分组合,由中间向两侧安装,就位调整完毕紧固连接螺栓。4.1.1.9将L7及两侧分四部分组合后由300T履带吊有中间向两侧吊装到安装位置,就位调整完毕紧固连接螺栓。4.1.1.10钢结构主框架安装完毕后,依次安装风机护网。4.1.1.11安装40米平台小型构件及平台钢板,并安装平台四周走台通道及楼梯。4.1.1.12当平台及其走台通道安装完毕后在平台四周安装安全围栏及安全网等安全防护措施,并挂有安全警示标牌。4.1.2风筒安装。风筒的安装必须确保其圆度在要求的公差范围内,以保证风扇叶在运行中不与风筒生擦碰。在风筒装后与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圆度测量,如达不到要求必须进行处理。组装后的风筒四周用螺栓连接的不等边角钢安装在支撑工字梁上。必须注意,风筒螺栓分布圆必须符合公差要求以便容易插入风筒固定螺栓。将经过调整定位的风筒起吊并用螺栓将其与平台固定在一起,固定风筒的螺栓分布必须再一次检查风筒的圆度。4.1.3扇桥安装。风筒安装完毕后,将风机平台的台板安放到支撑梁上并调整就位,并将水平封板安装在风机平台上(必须是在无应力的条件下完成安装)。扇桥由扇桥本体、栏杆、踏板栅格等构成,并在预组装场地与电机、齿轮箱、风机轮毂先预组装好。4.1.3.1扇桥的预组装。扇桥由扇桥本体、栏杆、踏板栅格等构成。在预组装场地与电机、轮箱、风机轮毂先预组装好,然后整体吊装到最终的安装位置。预组装时要配制专用的支架。42

114.1.3.2扇桥安装。扇桥的找平,在风扇轮毂上放水平,旋转风机轮毂90度后再次进行测量,然后用垫片调整并将扇桥的四个地脚螺栓安装好。4.1.3.3叶片的安装。叶片与轮毂应按相应编号安装,不得任意更换位置,且应按对角线顺序依次安装。叶片安装时,用U型螺栓通过压板与下卡箍夹紧叶根圆柱段,使叶片固定在轮毂上,夹紧叶片的同时,向外拉叶片,使叶片根部后端面靠紧卡箍。扇叶的安装必须遵循厂家要求。叶片安装角调整时可用木棒或橡皮锤敲打叶片根部型面,但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叶片。预组装完毕后,整体吊装到最终的安装位置。为了保证扇桥与风机平台保持平行,在风扇轮毂上方固定一个水平仪。首先对扇桥梁的平行度进行测量,然后将风机轮毂旋转90度,与扇桥交叉,这时再检查扇桥与风机平台是否保持平行。这些测量完成后,用垫片找水平,将扇桥的四个地脚安装好。扇桥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对中调整,扇叶和风筒的间隙为25——40mm,如超出了要求,可移动减速器或风筒的位置进行调整。选风筒上的一点作为基准点,转动叶轮,检查风机叶片高度偏差,要求其最大互差不超过20mm;如不符合要求,可松开螺栓,重新修正叶片高度,然后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栓,重新检查叶片高度差和叶片安装角。扇叶的安装应按风机厂的安装指导书进行,以保证扇叶的安装角度。4.1.4减速器的安装。在减速器安装前,采用热装法安装轮毂轴套。将减速器就位于桥架安装减速器的支板上,要求安装减速器底面平面公差400mm长度内不大于0.035mm,400mm——800mm长度内不大于0.06mm,如不符合要求,可通过减速器加垫片来调整。通过减速器上的弹性连轴器将电机与减速器安装在一起。4.1.5轮毂的安装。将轮毂支板内孔表面擦拭干净,并涂上一层薄薄的锂基润滑脂。按照厂家装配图安装轴套、止动垫片等。4.1.6风机驱动装置的找中及安装。扇桥必须进行找中,以确保扇叶与风桶之间的均匀间隙,并满足最小的间隙要求。4.1.7“A”形框架的组装及安装。在地面进行A形框架的组装,然后吊到平台上用螺栓固定到平台的最终位置,并进行相互之间的固定。4.1.8换热器管束安装。利用由供货商提供的起吊梁吊装管束。在相对布置的一对管束就位以后,从此列的一端开始,此列的其它管束将两个两个的安装。通过调整螺栓进行定位以保证符合规定的公差。安装完整套管束后,它们必须完全在一条直42

12线上,管束的上端必须与管板焊接在一起。A型框架两侧的管板通过密封板联接在一起。利用现场制作加工的联箱膜板,逆流凝汽器的下联箱做好标记并切割好(应去除管路中所有的氧化铁残渣和其它杂质)。然后将这些准备好的下联箱吊装到平台上的最终安装位置,管束之间和下联箱彼此之间用点焊定位。待整个逆流凝器汽下联箱吊装完成后再进行最后的焊接工作。4.1.9隔墙的安装。在每组风机两侧设计有隔墙,提高排风的冷却效果。在完成管束安装工作后,安装每个冷却单元之间的隔墙。结合图纸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下料、安装。4.1.10挡风墙的安装。将挡风墙部分组合安装。4.2空冷排汽管道配制方案1.直管配制1.1施工程序下料→卷制(点焊)→自动焊焊内直缝→自动焊焊外直缝→组合(点焊)→自动焊内直径→自动焊焊外直径(卷制加固圈)→上加固圈(点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加固圈(手动焊槽钢连接板)→成品检查。1.2.施工方法1.2.1已到现场的材料要有材质检验合格单,并进行检查合格后才可使用。1.2.2钢板下料:根据厂家图纸及设计院图纸统筹下料。对角线差≤5mm如板长不够,可对接,坡口形式如图:60°0-22-4如采用埋弧焊接,不需要开坡口。1.2.3焊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手工电弧焊每侧焊口各清理10—15mm,埋弧焊每侧焊口各清理20mm。1.2.4带头。把下好的料利用吊车配合进行带头,并分别用相应规格内径样板进行检验合格。1.2.5卷制成管。下好的板材利用卷床卷制成型,局部焊接或间断焊,继续滚圆并经常使用内径样板检查。1.2.6卷制合格的钢管使用Φ2″瓦斯管支好,以防变形。每节管使用三道支撑,形式为空间互成120°角。1.2.7焊接。已滚圆的管抽离卷床,内外直焊缝施焊。1.2.8组合。将每段管按零件尺寸组合在一起。1.2.9对缝内外环口焊接。1.2.10所有缝口渗油试验,直到无泄露。1.2.11安装加固圈。2、异形件配制2.1参照图纸,在平台上放出零件样图,并与图纸样图详细核对,无误后下出样板(或在钢板上直接放样。2.2对于斜截口钢管,采用先卷制成相应规格的钢管,然后使用样板画出切割线进行切割。42

132.3带导流板弯头,先把相应弧面卷出,然后进行拼装。2.3三通要卷制出相应规格的钢管,然后下料拼装。2.4大小头要先在钢板上下出合格的样板,然后卷制3、支架配制:参见设计院图纸本支架主要由钢板配制而成,施工程序如下:3.1钢板下料3.2坡口割制3.3钢板组对3.4焊接3.5检查3.6委托防腐4.3附属机械检修安装方案4.3.1在转动机械就位前,对土建给出的中心线复查基础尺寸、标高、地脚螺栓孔,偏差应小于10mm。在转动机械就位前要求基础砼强度达到70%以上,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4.3.2将垫铁布置的位置处凿平,两者接触密实且四角无翘动,用水平测量垫铁横向及纵向水平,水泡居中。根据图纸所示标高将平垫铁配好,然后将斜垫铁及平垫铁放置在各自的位置上。4.3.3根据厂家图纸及相关管道图纸核对转动机械的安装位置、方向、标高,将转动机械就位调整。4.3.4转动机械初找中心。联轴器中心允许偏差:径向端面3000>n≥1500≤0.06mm≤0.04mm1500>n≥750≤0.10mm≤0.05mm4.3.5转动机械初找中心符合规定,即可将垫铁在侧面点焊牢固,委托土建二次灌浆。4.3.6安装地脚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3.6.1地脚螺栓上的油脂、污垢应清理干净;4.3.6.2地脚螺栓铅锤度的误差应小于1/1000;4.3.6.3地脚螺栓与其孔壁四周应有间隙;4.3.6.4地脚螺栓末段应不碰孔底;4.3.6.5地脚螺栓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底座应接触良好。42

144.3.7二次灌浆结束后,地脚螺栓终紧。进行转动机械中心复查,即最终找中心,符合要求后,连接对轮,安装附件及冷却水管道。4.4空冷排汽管道焊接方案管道规格:∮6000×16;∮5532×16;∮3400×12;∮2420×10;∮1620×8选用焊条E5015∮3.2,∮4.0坡口型式见厂家图纸C006851_DWG210汽机排气管1、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不小于管子外径,距支吊架边缘至少50mm,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管子直径,且不得少于150mm。2、坡口的制备应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如使用火焰切割切制坡口,则应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飞溅物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正平整,坡口处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损伤及毛刺等缺陷。3、焊件组装前应将焊口表面及附近每侧各为10-15mm范围内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4、对接管口端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垂直,若有偏斜,其偏斜度不大于2mm。5、焊件对口时一般应做到内壁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3mm。6、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休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7、焊件组装时应将待焊工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8、焊条在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焊条使用时应装入温度保持在100~150℃的专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9、点固焊时,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工等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点固焊道的长度、厚度和间距应能保证焊缝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点固焊后应检查各焊点质量,如有缺陷立即清除,重新进行点固焊。10、焊接时,先对根层焊缝进行击穿焊接,焊后对焊缝认真清理,确认无缺陷后,再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11、多道焊缝焊接时,应逐层进行检查,经自检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层,直到完成。12、其它焊道的单层厚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加2mm。13、单焊道摆动宽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的5倍14、根层打底及填充盖面时至少二人对称焊接。42

1515、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进应将熔池填满,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5mm以上,不准每层接头重合。16、焊接引弧必须在焊道或坡口内进行,不准在设备或管壁上引弧或试验电流。17、每层焊接完成之后应彻底清渣,特别是坡口两侧的死角部位,可用专用工具去除。18、外部焊缝焊接完毕后,对内部焊缝进行彻底清根,然后再进行封底焊接。19、焊后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20、层间焊接起弧和收弧时,应将电弧引向坡口一侧,最后一层(即表面焊道的前一层)中间焊道应留出坡口的轮廓,不得焊敷过满。18、焊口焊完后进行认真检查、清理,自检合格后打上焊工本人的钢印号。4.5其它中低压管道焊接方案为了提高焊接质量和管道的清洁度,其它中低压管道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或全氩弧焊的焊接工艺。其它管道规格为∮28″、∮20″、∮16″、∮14″、∮12″、∮8″、∮4″、∮3″、∮11/2″、∮1″、∮3/4″。一、焊前准备1、坡口的制备应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如使用火焰切割切制坡口,则应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飞溅物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正平整,坡口处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损伤及毛刺等缺陷。2、焊接接头形式3、焊件组装前应将焊口表面及附近每侧各为10~15mm范围内母材内、外壁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4、对接管口端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垂直,若有偏斜,管子外径≤60mm时Δf则不大于0.5mm。管子外径>60~159mm时,Δf则不大于1mm;管子外径>159~219mm时,Δf则不大于1.5mm;管子外径>219mm时,Δf则不大于2mm。5、焊件对口时一般应做到内壁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6、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7、焊条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锈垢和油污,直至露出金属光泽。焊条使用时装入温度保持在100~150℃的专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42

168、焊件组装时,应将待焊工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严禁强力对口和热膨胀法对口。9、焊接场所要采取防风、防雨措施。二、焊接工艺要求:1、焊接方法:凡是D≤108mm或δ≤6mm管子均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其它管道采用氩弧打底电焊盖面。2、焊接材料:20#钢选用焊丝TIG-J50、∮2.5;焊条采用E5015、ф3.2。1Cr18Ni9Ti选用焊丝YB132、∮2.0;焊条采用A132、ф2.5焊接工艺参数:水平:1手工氩弧焊电流70~90(A),电压22~25(V)2手工电弧焊电流90~120(A),电压22~25(V)3手工电弧焊电流90~120(A),电压22~25(V)4手工电弧焊电流90~120(A),电压22~25(V)垂直:1手工氩弧焊电流110(A),电压18(V)2手工电弧焊电流100~105(A),电压26~28(V)3手工电弧焊电流100~105(A),电压26~28(V)4手工电弧焊电流100~105(A),电压26~28(V)5手工电弧焊电流90~95(A),电压25~28(V)3、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管子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4、点固焊时,除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等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外,还应满足,即在对口根部点固焊时,点固焊后应检查各个焊点的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消除,重新进行点焊。5、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检查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以防止产生裂纹。6、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氩弧焊打底的焊层厚不大于3mm。所有焊口禁止一次成型,必须焊两遍及以上。7、焊接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打上本人的代号钢印。8、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次。三、质量标准:自检100%,专检25%,无损探伤1%焊缝成型:焊缝过渡圆滑、接头良好。 焊缝余高:为0—4mm。 焊缝宽窄差≤3mm错口:D<300mm,外壁≤0.1δ,且≤4mm;D≥800mm,外壁≤0.25δ,且≤4mm;弯折:D<100mm时,弯折≤1/100;D≥100mm时,弯折≤3/200焊接接头表面无裂纹、弧坑、气孔、夹渣等缺陷。4.6密封及金属结构的焊接方案1、焊件的加工应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如使用火焰切割材料,则应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飞溅物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正平整,割口处母材无裂纹,重皮及毛刺等缺陷。42

172、焊件组装前应将焊缝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如下:手工电弧焊对接焊缝:每侧各为10~15mm。角接接头焊缝:焊脚K值+10mm。3、焊缝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4、焊件组装时应将待焊工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5、焊接场所应采取防风,防雨,防雪,防寒等措施。6、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工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止变形的措施,如反变形法、分段退焊法、分段跳焊法、刚性固定法等。7、焊缝焊完后,焊工必须用钢丝刷、扁铲清理干净焊渣和飞溅物。8、角焊缝的焊角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当图纸设计无要求时,焊角尺寸不得小于部件的最小厚度。1、焊缝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弧坑。焊缝应过渡圆滑,匀直,接头良好。4.7空冷系统吊装方案4.7.1空冷钢平台吊装方案4.7.1.1设备数据:每台空冷系统的钢结构重量约为1500000kg,钢平台重量约为1200000kg,‘A’型框架重约300000kg;8米高钢平台分为21个组件组合吊装(见附图一),件1的重量Q1=54443.2kg;件2的重量Q2=54443.7kg;件3的重量Q3=7890.5kg;件4的重量Q4=13515.4kg;件5的重量Q5=13515.4kg;件6的重量Q6=6984.6kg;件7的重量Q7=6984.6kg;件8的重量Q8=57288.7kg;件9的重量Q9=7882.6kg;件10的重量Q10=13515.4kg;件11的重量Q11=13515.4kg;件12的重量Q12=6984.6kg;件13的重量Q13=3842.8kg;件14的重量Q14=18501kg;件15的重量Q15=15097.2kg;件16的重量Q16=10766.3kg;件17的重量Q17=10307.6kg;件18的重量Q18=18803.8kg;件19的重量Q19=13151.6kg;件20的重量Q20=9532.7kg;件21的重量Q21=9589.1kg;注:除件1、2、8外,每件的重量都没有包括螺栓重量。4.7.1.2吊装前应具备的条件:42

181)CC1800/300吨履带吊施工道路铺设坚实、平整(见附图二)。2)吊车组合成42米主臂、30米副臂的工况,并已进行全面的保养和检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工器具准备完毕。3)施工人员对整个工作有一定的了解。4.7.1.3施工程序及方法:1)进行设备的组合,组合顺序为:件1、件2、件3、件4、件5、件6、件7,然后可以按组合的顺序将其吊装就位,件1、件2吊装就位时要打好拖拉绳;2)将件3、4、5、6、7的连接梁安装上,并在形成稳定结构后,撤掉拖拉绳,进行风机护网、小型构件及平台钢板的安装;3)分别进行件8、件9、件10、件11、件12、件13的组合,同时可以进行件14、件15、件16件17、件18、件19、件20、件21的组合,然后可以按组合的顺序将组合完的件8、件9、件10、件11、件12、件13、件18、件19、件20、件21吊装就位,件8吊装就位时要打好拖拉绳;4)将件9、10、11、12、13的连接梁安装上;5)将组合完的件14、件15、件16、件17吊装并安装上,8米高平台框架吊装完毕,将四周走台及梯子安装。4.7.2管道及40米平台设备、钢架安装4.7.2.1风筒安装:将风筒设备件吊装到平台上拆箱,然后再安装。4.7.2.2扇桥、叶片安装:扇桥由扇桥本体、栏杆、踏板栅格等构成,在预组装场地与电机、轮箱、风机轮毂先预组装好,然后整体吊装到最终的安装位置;将叶片吊放至风筒内的护网上,待扇桥安装结束后进行叶片安装(无须吊车配合)。4.7.2.3从里向外将组合完的“A”型架按程序吊装就位,每组件重量不大于11000kg。4.7.2.4利用厂家提供的吊点及吊装工具进行换热器管束的吊装就位,同时将隔墙的材料吊放至平台上,进行隔墙的安装。4.7.2.5进行顶部蒸汽分配管的水平部分的吊装,并将膨胀节进行安装。4.7.2.6将1#机蒸汽排汽管道的“三通管”吊装就位,并安装,顺延将水平管段吊装就位并安装,然后将蒸汽分配管的立管段组合好,并把吊架预先安装到管道上,用吊车直接吊装就位。42

194.7.2.71#机空冷器蒸汽分配管道安装完毕后,将1#机空冷器的挡风墙分片组合并安装。4.7.2.8按照附图三的顺序将2#机空冷器蒸汽分配管道吊装就位,并安装(将蒸汽分配管的立管段组合好,并把吊架预先安装到管道上,用吊车直接吊装就位,件1、件2先用吊架临时吊挂于就位位置附近,待件3、件4就位并连接完毕后,再将其与之连接。)。4.7.2.9将2#机空冷器挡风墙分片组合并安装就位。4.8空冷系统电气调试及试运施工方案4.8.1概况电气受电是安装的一个关键工序阶段,它是对机组的电气设计、设备、安装可行性的实现。它的基本任务是使新安装电气设备顺利地完成电气启动试运,并通过调整试运使机组其它设备达到安全、稳定、经济的商业运行水平,发挥投资效益,从而保证其他专业分部试运的顺利进行。分部试运调试工作需要设计、制造厂家、安装、调试及建设(生产)以及各专业的单位密切配合,必须以科学的管理组织方法来实现统一协调的整体试运。为实现电气分部试运调试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保证工作全过程安全优质地进行,依据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及设备文件的要求,针对设计和设备的特点,在认真总结以往调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该电气专业主要的受电及调试措施。本措施是分部试运调试过程中总的指导性文件,它主要确定分部试运范围及工作内容,制定机组分部试运调试的主要原则方案。它明确分部试运项目及质保措施。对分部试运调试工作全过程起指导作用。在本台机组调试中,电气试验负责空冷系统电气部分调试。4.8.2电气分部试运调试范围及项目1)调试、分部试运前期工作a.收集电气调试所需的技术资料。b.熟悉电气一次主接线,全面了解机组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c.熟悉电气设备的性能特点及有关一、二次回路图纸及接线。d.编制主要的调试措施。e.准备和校验调试所需的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2)分部试运阶段的工作分系统试运:厂用系统受电工作;辅机系统的试运。42

204.8.3主要调试程序及原则方案现代火电机组对分部试运要求非常高,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根据招标文件,我公司负责空冷系统调试方面工作。1)受电范围及相关系统我公司承担受电范围包括:低压厂用空冷工作变压器;380/220V厂用电空冷系统。相关的系统包括:低压厂用空冷变保护及相应控制、信号系统和直流系统。2)受电前应具备的条件受电范围内的所有一、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经传动验收合格,直流系统具备投入运行条件;受电范围内的场地清洁、整齐,一次设备有安全护栏;道路通畅,照明良好。3)受电程序检查一、二次设备符合投运条件后,合低压厂变6kV侧开关对低压厂用空冷变冲击三次,检查变压器及保护运行良好后,合空冷段380/220V进线开关对380/220V母线充电。在母线联络开关处进行合相。照明盘及检修盘受电。4)受电安全措施:(1)参加受电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熟悉受电系统的一次接线和带电设备的具体位置。(2)受电现场除参加受电工作的有关人员,其他人员不得入内。(3)参加受电的工作人员要精力集中,听从统一指挥,对受电工作中的可疑问题要及时向总指挥反映,经决策后方可执行,对不明现象,经研究可复试一次,对受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事先要有预想和对策。如遇紧急情况,可立即处理。处理完毕后向总指挥汇报。(4)操作前要认真填写好工作票和其他相关事宜,工作中的监护人和操作人要紧密配合,认真对待每一项操作。(5)对高压设备进行操作的人员要穿好绝缘靴,带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6)带电设备上要挂明显的相关安全标示牌,开关室及低压厂用变压器的门要锁好,由专人负责。(7)受电范围内保证道路的畅通,照明充足。沟道、孔洞的盖板要盖牢,防止摔倒或掉入孔洞内伤人。42

21(8)受电前检查完毕后,所有设备包括开关、刀闸均应在断开位置,小车开关均应在试验位置,设备状态不得随意改变,应由专人看守以防止出现差错。(9)调试人员在受电过程中进行各项数据测试时,应有专人监护,以防止走错位置和误测。(10)受电操作应由电厂运行人员操作,安装单位配合。4.8.4电气分部试运安全文明施工电气设备表面应清洁,设备、系统挂牌,标识清楚。在处理缺陷时,应征得专业调试人员同意,办理相关工作票手续后方可进行。4.8.5电气调试质保措施及反事故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机组的调试质量,我们按ISO9001-2000标准进行单体调试过程质量控制,做到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高质量地投入商业运行。1)严把质量关,做好机组调试的前期准备工作a.配合调试人员对系统设计、电气分部试运调试设施等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避免施工后返工。b.配合调试人员积极收集工程设计资料,电气设备的技术资料和调试、运行说明书,对新设备、新技术有关的调试、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2)搞好质量保证体系的动态管理,确保调试工作全过程、高质量、高标准地进行:a.依照有关规定,对各项单体调试工作编制调试措施,主要项目的调试措施报启动试运总指挥批准。做到每项工作有章可循,质量有人监督。b.在施工过程中,调试人员积极了解工程进度、安装设备等方面的质量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通过施工单位有关技术人员解决实施。c.调试人员必须树立长期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和组织安全学习,以防重大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做到工作前安全交底、工作中安全监督、工作后安全检查。d.调试人员主动参加、协作、配合施工单位负责的分部试运中的单体调试工作,把住单体调试质量关,确认单体调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部按计划完成,为进入分系统试运打下基础。3)加强试运期间的缺陷管理a.试运期间建立缺陷管理台帐,并有缺陷发现人的签名。42

22b.缺陷台帐由施工专业管理,消缺项目必须明确消缺单位或责任人,并由施工专业负责组织消缺。c.消缺内容及时间要求一般按台帐规定的完成。d.消缺后,必须经缺陷发现方认可签字,才能确认缺陷消除。e.工程结束后,施工专业将完整的缺陷台帐移交项目部主管部门。4)认真总结、做好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地搞好各项移交工作a.调试人员认真做好整个调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记录和技术数据记录,严格分类、总结、归档。b.对调试全过程的全部文件、报告及时分类归档,做到资料管理完整、系统化。认真搞好试运总结,不断提高调试水平。(2)反事故措施电气送电过程中,严禁CT开路、PT短路。CT回路必须一点接地。运行设备保护压板只能由运行人员操作,严禁调试人员及其他人员操作。4.8.6调试质量目标本工程调试质量将按电力部颁布的标准达到优良等级。按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其相关规定执行,保证机组顺利达标投产。我公司在单体调试中将全力以赴确保调试优质可靠。同时积极配合好调试所工作。4.9热工压力测量仪表安装方案4.9.1就地指示压力表在安装时,其取样开孔位置,应遵守规程规定的要求,蒸汽介质开孔在管道水平向上45°夹角之间,水、油介质开孔在管道水平及向下45°夹角之间,气介质开孔在管道垂直上方及两侧45°夹角之间,当被测介质温度大于70℃时,一般要采用环型弯,以缓冲介质的脉动和防止热介质进入仪表内,造成仪表过热损坏。就地安装带信号压力测量仪表时,应用固定支架把仪表固定在相对无振动的位置上,联接仪表管要采用U型弯缓冲管道设备的振动,使仪表安全可靠的运行。当被测介质是重油或其他特殊介质时,应加装隔离容器。4.9.2就地温度仪表安装。4.9.2.1就地温度仪表安装,仪表安装位置要保证42

23仪表安全可靠的运行,安装位置选择在能够测量被测介质真实参数的地方,且要便于监视。4.9.2.2就地差压仪表安装。1)在安装就地机械差压仪表时,应按其本体上的水平仪找正。当无水平仪时,应根据刻度盘上的垂直中心线找正。差压仪表的正、负压侧的管路不得接错。2)装机械差压仪表,应选择在振动影响小的地方。3)械差压仪表的安装位置,应在便于观看和维护的地方。4)管子接头必须对准,不应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4.9.2.3就地仪表安装达到的要求1)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安装要求符合规范规程。2)如果被测介质为脉动时,测量管路中要加装阻尼装置。3)安装位置确认无机械振动,保证仪表指针动作灵活。4)电信号仪表的电流值与仪表指示应一致,电信号准确无误。5)安装位置便于观察、便于操作维护。4.10热工仪表盘柜安装方案4.10.1控制室盘柜安装设备间的全部土建工作完成(包括内装修、空调、照明及其它的安装工作)。环境温度能保证在10~25℃,湿度在5~95%,否则应投入空调系统。4.10.2仪表盘柜安装基础安装:在土建二次地面施工前,做好仪表盘柜的基础接地,经验收合格后,土建方可进行二次地面施工。土建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注意对盘柜基础的保护,防止因施工中的磕碰,使得基础变形。盘柜安装:在设备间达到热工仪表盘柜安装条件后,热控施工人员方可向设备间搬运仪表盘柜并进行安装。在搬运时要使用液压运盘车,禁止使用滚扛,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已施工完的地面。仪表盘柜的固定,在盘、台、柜基础上钻孔,攻丝,用螺栓固定或使用卡子固定,禁止使用其它方法固定。每块盘内四点固定,相邻盘柜间安装不少于8点固定。使用单头螺栓。4.10.3盘柜安装应达到的标准1)基础安装结束后,水平度小于1.0‰;42

242)盘柜安装后,不垂直度小于1.0‰,相邻盘柜不平度小于0.5mm。盘内地面清洁干净无损坏,盘体或表面无损伤;3)做好防尘、防潮、防磕碰措施;4)盘上仪表及设备的标志牌,应齐全、正确、美观。4.11电缆桥架安装4.1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电缆托架安装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前认真核对有关机务、土建图纸,安装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不合理的部分应及时提出变更进行修改。避免施工中发生碰撞、距离热管道太近。2)对照图纸设计的电缆桥架的路径、标高和安装要求,结合钢梁的位置,确定桥架的立柱安装位置、尺寸,并确定是否需用加装辅助梁,如需安装确定其位置、尺寸。3)主管技术人员应编制完作业指导书,明确质量标准,工艺操作和要求,并经审批完毕。施工人员要经过培训,熟悉图纸,明确施工方法,技术标准及检验要求进行施工。4)使用的机械应完好,性能符合要求,使用的计量器具要经过检验合格。5)在施工时临时搭设的脚手架,使用前应检查其安全可靠性。6)电缆桥架安装前,施工人员要对桥架、托臂、连接片、固定压板、螺栓等主附件进行全面筛选,确保所用材料规范统一。对变形的要校正,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清退,以便实现工艺的高标准。4.11.2电缆桥架安装1)缆桥架的立柱及托臂等应校直,无扭曲变形及锈蚀。2)电缆桥架无明显变形及扭曲现象,安装平直、牢固。电缆托架下料时必须使用钢锯或无齿锯,所有桥架切口及接口处不应有毛刺及卷边现象。3)电缆敷设前应对所有安装的桥架进行检查,补漆、调整,最后进行整体检查验收。4)电缆桥架的安装,其立柱间距为1.5M,桥架层间距为300mm,在空间较小的部位层间距离不得小于250mm。5)特殊部位的桥架安装,要用手工制作,连接方式完全和主体一致,制作出的特殊三通、弯通、四通等,绝对达到制造厂的标准。4.11.3电缆托架安装除按设计施工外,还应做如下几点:42

251)缆托架组装时的水平、平行和垂直误差均不能大于千分之五。2)托架立柱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M,焊接不少于两处,且焊接牢固可靠。3)架构的接地应连接可靠,同时与接地干线的连接不少于两点明显接地点处。4)支架应与托架的横撑平行,各立柱上下端伸出的长度应一致。5)凡桥架加工焊接处的部位一定要加涂防锈漆与银粉漆。6)电缆托架连接应用螺丝连接,不允许焊接。且桥架的连接螺栓(圆头)均应从内向外穿。4.12热工设备调试方案4.12.1单体设备开环调试在程控系统初始化完成后,首先不连接端子柜的跨接线,从端子柜处,接上单体调试试验模拟器,然后从工程师站上完成所有要调试的单体设备的开环调试,以确保单体试运的安全可靠。在单体设备完成机务安装及检查,热工安装连接完成后。热工安装调试开始对就地设备单体设备进行单体调试。4.12.2电动门的试验、试运1)先对电动门进行认真的查线,确保接线正确后,检查电气绝缘符合标准。机务检查合格后,调试人员用手摇电动门,确认电动门的全行程无卡涩现象,并将电动门置中间位置。2)在保证通讯可靠的情况下,电动门调试人员命令送电,此时电动门在就地没有操作情况下应不动。3)电动门送电正常后,就地操作“开”或“关”,确认转向正确,试验终端开关应可靠灵活。4)上述检查正确后,调整好电动门的行程开关及内部的所有辅助接点。5)电动门就地调整好后,从端子柜加模拟操作信号,检查电动门的动作方向及回报接点动作正确完好。6)从端子柜上连跨接线,再次检查从模件柜到电动门的接线,100%正确后,安装调试人员从CRT上操作电动门,检查电动门单体调试的操作情况。7)42

26在整个调试过程中,为了确保设备安全,在调试过程中始终保证安装调试人员在统一指挥下,发现异常及时断电。4.12.3转动设备的单体试运1)在转动设备安装和热控接线完成后,检查接线且100%正确。电气专业电气连接已完成。2)开电动部分与转动设备的连接,动力开关在试验位,电气人员进行动力开关试验。3)热工安装调试人员从端子柜用模拟开关装置,检查马达动力开关,确认动力开关动作正确。并进行事故按扭试验。4)连上端子柜跨线并连接上所有马达的、辅助设备的保护元件接线,并检查无误。5)从工程师站检查保护正确无误,并满足必要的启停联锁条件。6)从CRT上操作启停,检查开关动作是否正确,逐项模拟保护条件,检查保护动作是否正确。并试验事故按扭。7)上述开关传动工作正确无误后,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机务人员检查马达满足启动条件后。由电气人员检查其绝缘合格,将动力开关推到工作位。热工人员检查保护条件且正常投入,一切正确无误后,指挥人员下令,从CRT上启动电动机。8)启动电动机后各专业人员检查所负责的设备,如发现异常马上停止运行。9)各方检查完成后,试验就地按扭一次,然后从CRT上启动电动机,运行4小时。试运期间各专业维护人员要严密监视并做好记录。10)马达试运合格后,由机务人员将电动机与转动设备连接上,当机务系统具备条件时,可按上述步骤从CRT上进行转动设备单体8小时。4.14空冷系统风压方案4.13.1风压试验目的。验证空冷系统的严密性,检查设备的制造和管道、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缺陷并进行处理,为机组整套启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4.13.2风压试验应具备的条件。4.13.2.1参加风压各管道系统安装完毕,系统支吊架及附件齐全,静态验收合格,具备风压试验条件。4.13.2.2参加风压各设备安装完毕,附件齐全,静态验收合格,具备风压试验条件。4.13.2.3风压用气源充足,能够满足风压试验用气的需要。4.13.2.4现场沟道及孔洞的盖板齐全,临时孔洞装好护栏或盖板,平台有正规的楼梯、通道、过桥、栏杆。42

274.13.2.5现场照明充足。4.13.2.6风压试验用各种机具齐全,各临时系统接引完毕。4.13.3风压试验范围包括逆流散热器管束、顺流散热器管束、空冷凝结水系统管道、空冷抽真空系统管道、空冷配汽管道、空冷排汽管道。4.13.4系统风压参数参照CHEC公司安装指导手册。试验时所有焊缝(厂家焊缝、安装焊缝、临时焊缝)均应采用肥皂水进行气泡检查。4.13.5风压试验前准备。4.13.5.1对系统设备及管道进行清理,并进行四级验收,进行签证;4.13.5.2加装压缩空气临时管路,加装可靠的隔断阀。4.13.5.3凝结水至凝结水箱入口管路加装临时堵板。4.13.5.4抽真空管路至真空泵前管路加装临时堵板。4.13.5.5排汽管道与排汽装置连接处加装临时堵板。4.13.6整体风压。4.13.6.1整体风压范围:汽轮机排汽装置出口堵板后的全部真空系统设备及管道及抽真空管道。4.13.6.2对系统内的爆破膜加堵板进行防护;打开管道上的蝶阀,对系统进行升压。4.13.6.3系统检漏,记录漏点,降压后进行处理。4.13.6.4漏点处理完毕后,利用压缩空气对系统进行升压,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检查系统,24小时压力变化符合设计的要求,试验合格。4.13.6.5风压试验合格后,排尽设备及管道内空气。4.13.7系统恢复。将风压用各临时系统割除,将设计系统恢复好。恢复时要保证系统清洁,防止二次污染五、主要资料、图纸及设备要求到货时间名称数量开始供货日期供货结束日期备注厂家安装指导手册2已到设计院相关图纸3未到42

28钢桁架/风机平台3000T机械部分(风机/齿轮箱/电机)48台(套)A型框架12组管束576套蒸汽/凝结水母管12组膨胀节26套真空泵6组凝结水箱2台变频装置48套电缆桥架六、项目管理机构及劳动力曲线6.1项目管理机构6.2劳动力曲线七、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1空冷施工质量目标7.1.1工程投产项目符合部颁“启动验收规程”及验标“整套试运篇”的规定;7.1.2安装分项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98%;7.1.3电气、热工保护投入率100%;程控、自动仪表投入率100%;7.1.4主要辅机试运指标达到优良,全部辅机试运指标优良率达到90%;7.1.5辅机轴承振动≤40μm;7.1.6电缆敷设、接线整齐美观,标志明确,封堵完整;7.1.7168小时试运结束后,30天内移交竣工资料;7.1.8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设备损坏事故。7.2质量管理机构7.3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3.1加强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的学习。42

29各部门和各单位都应加强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以便能进一步行使职责。7.3.2加强对质检人员的管理,提高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7.3.3编制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工作流程,使得质量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7.3.4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并报监理公司及业主工程师审查通过。 7.3.5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规范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7.3.6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7.3.6.1开工前的控制检查以下各项内容:l计量器具的使用在有效期内、并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并报监理及业主工程师审查通过。l是否有经过审批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技术交底记录。l质保资料是否齐全。l开工报告检查。l特殊人员资质检查,并报监理及业主工程师审查通过。7.3.6.2施工过程中控制l监督对作业指导书中的质量保证措施的执行情况。l检查施工班组填写施工自检记录。l工程管理部参与中间工程验收,对于出现的不合格品,由工程管理部组织评审,专业公司等参加,由专业公司制定措施并实施,工程管理部对处理结果验收,同时登记不合格品台帐。l质检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施工单位对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填报《质量问题处理反馈单》由质量管理部进行验证。对于违反工艺纪律、违反程序文件的性质严重的项目下发停工通知单,并通报项目部领导。严格执行《质量奖罚细则》。l工程管理部对所有的施工验收项目进行100%验收。即二级验收项目在验收时质检人员必须参加,组织三级验收、参加四级验收。l对隐蔽工程及时验收并办理签证。l主持专业工序交接工作。42

30l建立各种质量管理台帐。7.3.6.3施工结束l检查每项工作完成时做到无尾工、无不合格。l收集资料齐全,归档及时。7.3.7对文件和资料的要求l要求做到及时、整洁、准确、齐全、规格符合要求。7.3.8加强对外协队伍的管理,应视外协队伍为相关专业公司的班组进行管理。对其技术人员数量及资格进行严格要求,审核其特殊作业人员的资质是否有效。并指定技术人员对外协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对其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我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的培训,并对其施工中是否按制度执行进行监督和考核,对于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直到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工作满意为止。7.3.9关于焊接工程的管理,严格执行《焊接管理制度汇编》,确保焊接这一特殊过程的内在质量和外表工艺。7.3.10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坚持实行专业公司(班组)周(日)质量活动制度,并作好记录。7.3.11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缺陷的消除工作,发扬设备到现场,我们是主人的传统,把设备缺陷消除在安装之中,严格执行设备缺陷处理的有关程序和制度规定,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7.3.12对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履行检验实验程序,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能使用。7.3.13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统一管理,执行公司的《计量管理办法》。7.4精品措施7.4.1空冷排汽管道配制精品措施7.4.2电缆敷设精品措施7.4.2.2具体措施:l认真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绘制电缆敷设断面图并进行交底签字工作。l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素质教育。l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执行验收制度。l电缆运输应具备如下条件:1)电缆敷设清单汇总表已确认无误,并按汇总表上的规格、型号及数量与供应部门查对好电缆的存放位置。42

312)检查电缆堆放场到施工现场电缆存放位置的道路应畅通。3)起吊、运输机械应良好。4)施工现场电缆存放场地面积应够大,周围不准有明火作业。l电缆敷设应具备的条件:1)有关电缆路径上的土建工作应全部结束,并交付安装。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环境干净,安全,照明充足。2)电缆桥架、保护管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需要敷设的电缆准备齐全,并运抵现场。3)施工图纸经专业会审,所敷设电缆的型号、规格、电压、根数、长度、路径、两端位置等经核对准确无误。4)电缆两端的设备已就位。l电缆敷设:1)敷设前检查电缆型号、电压等级、规格应与敷设清单相符。2)外观检查电缆绝缘应无损坏。3)按清单填写电缆标签,用透明胶带粘到距电缆头200毫米处。电缆弯曲半径符合规程要求。组织足够的人力在整个通道上均匀分布,在关键地段如拐弯处、进盘处、竖井处等地方安排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看护。电缆敷设时,应在允许的温度内进行。若低于此温度,应采取相应措施;应排列整齐并按规程要求加以固定。水平敷设时,每隔5-7米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角倾斜敷设时,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米。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按从上到下的原则分别为高压电缆、低压动缆、低压控缆、通讯电缆敷设。对于较大截面的电力电缆,采取不同长度的尼龙扎带进行绑扎固定;对于较小的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采用塑料黑色绑线进行绑扎固定。在同一区域的电缆绑扎固定的距离应一致。电缆槽盒内的电缆理顺之后编成排,电缆交叉处形成排与排交叉,杜绝单根与单根进行交叉,电缆进盘处必须无交叉、成排进入,保持电缆弧度,并且满足弯曲半径要求,进盘处统一固定,必要时可增设钢筋棍,进入盘内的电缆头排列整齐,电缆不交叉、紧密整齐排列,线芯裸露部分掰直,用扎带绑扎,绑扎间距60毫米,绑扎处平齐,电缆依靠紧密,线芯接线处弯度一致,长出部分剪掉,电缆牌全部采用新工艺的印刷电缆牌。电缆白头采用新工艺印刷白头。42

32电缆敷设时,如遇建筑物的拐角处时,应垫以防护物,以防止电缆外皮受损。拉力应符合规程规定要求。敷设时不允许电缆在地面上进行拖拉,控制电缆不允许多根一起进行敷设。在电缆管内进行电缆敷设时,电缆管口加装保护套,根据情况在管内涂以润滑油脂,管内无积水及杂物。直埋电缆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700mm,并设地面标志牌。如遇热力管道时,敷设路径与热力管道平行时,距离大于1米;交叉时大于0.5米,必要时加装隔热板。电缆敷设时严格遵循边敷设边整理边挂牌(临时标牌)的原则。特别是在竖井内及弯段交差处。第一层电缆整理完毕后,才可敷设第二层电缆。电缆切断后,端头采取防潮措施进行处理。7.5项目验收评级一览表空冷系统工程质量验评项目及监理点WHS控制明细表:空冷系统质量验评项目及监理点WHS控制明细表工程编号工程名称性质施工验收监理部建设单位监理监控方式质量验评标准编号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分段工程班组专业公司质管部现场见证W停工待检H旁站监理S15   空冷系统设备安装 ★★★★★     1  空冷凝汽器钢结构安装 ★ ★ ★        1 空冷凝汽器钢结构安装 ★ ★ ★        1空冷散热器钢结构平台安装 ★ ★ ★        2空冷散热器A型框架安装 ★ ★ ★        3挡风墙安装 ★★★       2  空冷凝汽器及其它设备安装主要 ★★★★★      1 空冷散热器组合及风压试验 主要★★★★ ★     2 风机安装 主要★★★  ★     3 风机试运 主要★★★★ ★   4真空泵安装 主要★★★★ ★ 1真空泵安装主要★★★★ ★2真空泵试运主要★★★★ ★3空冷系统管道安装  1 空冷凝结水管道安装 主要★★★★        1空冷凝结水管道安装主要★★★★ ★  管4-1   2空冷凝结水管道支吊架配制与安装 ★★★     管4-2  2 空冷抽真空管道安装 主要★★★★     42

33   1空冷抽真空管道安装主要★★★★ ★  管4-1   2空冷抽真空管道支吊架配制与安装         管4-2  3 空冷排汽管道安装 主要★★★★        1空冷排汽管道安装主要★★★★ ★  管4-1   2空冷排汽管道支吊架配制与安装 ★★★     管4-2  4 空冷冲洗水管道安装 主要★★★         1空冷冲洗水管道安装             2空冷冲洗水管道支吊架配制与安装 ★★★     管4-1  5 空冷蒸汽分配管道安装 主要★★★★        1空冷蒸汽分配管道安装 主要★★★★    管4-14   空冷系统热控安装工程  ★★★★ 1热控盘(箱、柜)安装 ★★★   2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    3测量和控制仪表设备安装 ★★    4电气线路安装主要★★★   5管路敷设主要★★★   6热控回路校线试动作主要★★★★ 5   空冷系统热控调校和调试工程  ★★★★ 1 测量仪表单体调校  ★★★★  1测温元件调校主要★★     2就地安装指示仪表调校 ★★     3传感器和变送器调校主要★★★    4其他仪表调校 ★★   2 控制仪表设备调校  ★★★★ 1开关量仪表调校 ★★    2执行机构及其附件调校 ★★★   3热控辅助装置检验 ★★   6空冷系统电气设备安装★★★★1变压器安装★★★★42

342PC(动力中心)盘安装主要★★★★3母线安装主要★★★★4MCC(电动机控制中心)盘安装★★5控制盘安装★★6电动机检查主要★★★★★★7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8空冷系统电气设备带电试运行主要★★★★9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1软电缆安装★★2起重机电动机带电试运★★★★★3起重机电气设备带电试运主要★★★★7设备及构筑物照明安装★★★★1其他照明安装★★★★1电源及控制设备安装★★2管路敷设★★★★3管内配线及接线★★4照明灯具安装★★★★2回路通电检查主要★★★★★8空冷电缆线路施工★★★★1电缆管配制及敷设★★★★2电缆架安装★★★★3电缆敷设★★★★4电力电缆终端制作及安装★★★★5控制电缆终端制作及安装★★★★6电缆防火与阻燃主要★★★★★9接地装置安装★★★★1屋外接地装置安装★★★★42

352避雷针接地装置安装主要★★★★★八、安全文明、环境卫生保护措施8.1安全目标 8.1.1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群伤事故为零;8.1.2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为零;8.1.3重大火灾事故为零;8.1.4重大交通事故为零;8.1.5职业卫生伤害事故为零;8.1.6轻伤负伤频率低于3‰;8.2安全管理机构8.3本工程主要危险点、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8.3.1高处作业中的坠人、坠物危险防范措施:(1)所有高处作业场所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将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网、护栏、扶绳、盖板、警示标志等)完善,不留死角;(2)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佩带齐全并规范使用,按规定着装;(3)作业区域下方设人监护,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危险区域;(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身体检查合格,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严禁进行高处作业;(5)做好各级安全教育及班前交底活动;(6)加强现场监察,及时纠正施工人员的不规范行为,防患于未然;(7)雨雪天、大风(6级以上)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应停止高处作业;(8)作业人员佩带工具袋,工具系保险绳,传递物件、工具时严禁抛掷;(9)高处作业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8.3.2触电伤害防范措施:(1)参加施工用电设施运行及维护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42

36l经医生检查无不适于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l具备必要的电气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l熟练掌握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法(1)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用电管理制度;(2)所有关于用电施工的项目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严禁非工种操作;(3)所有电气设备、各电动机械的接地电阻、安全距离、警示标志等指标必须满足规程规定;(4)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刀闸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5)特殊作业场所(如金属容器内、潮湿场所等)的照明用电应符合规定;(6)熔丝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7)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8)参与电气作业的人员按规定着装,配绝缘鞋、绝缘手套;加强现场监察,及时处理各种违章违纪行为和隐患。8.3.3起重、机械伤害防范措施:(1)参与特种作业(起重、吊车司机、架子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身体检查合格;(2)重大起重、运输项目,应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3)严格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4)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在吊车伸臂及吊物的下方严禁站人;(5)所有起重机械、卷扬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严禁机械带病作业;(6)严格执行起重机械“十不吊”的规定;(7)当工作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不得进行受风面积较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达到六级或六级以上时,停止任何起吊作业;(8)起重作业区域内必须有足够的照明;(9)遇有大雪、大雨、大雾、雷电等恶劣气候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10)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和施工现场的监察。8.3.4物体打击伤害防范措施:42

37(1)施工现场应尽可能避免重叠作业,不能避免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保护措施;(2)设备、物件、工器具在存放时必须稳固,防止坠落;(3)起吊物上严禁有浮置物;(4)高处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工器具应有保护绳;(5)高处作业下方的危险区域内严禁有人停留或通过;(6)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处理隐患。8.3.5机械设备事故防范措施:(1)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必须由公司指定的专业队伍(起重机械化公司)来完成;(2)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队伍中的指挥人员、操作人员、机械(钳)工、起重工、架子工、电工、焊工、技术人员、安监人员、检验人员必须配套齐全;(3)安装(拆卸)、维修队伍中的主要骨干力量(不少于30%)必须经过培训,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即懂维修技术要求、懂安装技术要求、懂维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会拆解、会组装、会调试、会鉴定。经考试(考核)合格后,取得省电力公司上岗证。(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全部经过培训,达到“四懂三会”,即懂机械原理、构造、性能、用途;会操作、保养、排除故障。经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省电力公司的上岗证,持证上岗。(5)起重机械的检验人员(应备齐机械、电气等专业)必须具备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专业对口,从事专业四年以上,身体健康,必须经培训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6)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作业指导书必须按说明书的要求,结合现场的吊装机具和场地实际情况编制,内容包括安装(拆卸)方案、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包括危险点预测和防护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运输方案、负荷试验方案、验收记录等,由专业安装(拆卸)队伍中的技术负责人编写;(7)起重机械必须安装和完善安全防护装置,如:各类极限位置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幅度指示装置、防后倾装置、缓冲器、夹轨器、风向风速仪、接地保护等;(8)必须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及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润滑图表、操作保养责任制,值班司机应张贴在规定位置,机械人员必须熟知并执行这些规程和42

38“十不吊”;(1)对于特殊使用状况,例如场地有障碍物、超负荷吊装、两车抬吊等,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该机械使用的有关资料,认真考察、详细计算,制定出一套有效可行的安全技术方案,经工程技术部门、安全监察部门共同会签,再由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履行交底、施工作业程序,并将原始记录存档。施工时必须在机械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门、工程技术部门的监督下实施;(2)作人员应执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20T以下的起重机械应执行专人负责制,20T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应执行专人或机长负责制;(3)吊件应有严格的保证措施,吊索必须经过精确计算,安全系数应大于6,吊点应合理,捆绑吊挂必须安全可靠,有防止磨损钢丝绳、防止吊物脱落等防护措施;(4)操作、维修人员应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使机械得到良好的润滑保养,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5)严格执行公司颁发的《机械设备检查制度》(见《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做好月检、定检、巡检、专检等,各单位应设立现场机械设备监督检查员,并有对违章操作者制止及向上级报告的权力;(6)对重点位置应重点检查,如各制动装置、各仪表、润滑保养部位等,应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及限位开关等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各主要受力件焊口处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对于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应等待问题解决后方可动车,任何人无权擅自使用;(7)当接到8级以上大风预报时,必须按说明书要求、规程规范要求做好防风保护工作。8.3.6火灾事故防范措施:(1)办公室、休息室、宿舍内禁止乱拉电线、乱接电灯、电炉及电热,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2)禁止在施工现场吸烟和随便动用明火;(3)消防设施和水源的道路严禁堆放物品,保持道路畅通;(4)遇有五级以上大风时要严格控制火源、电源,禁止一切室外动火;42

39(1)易燃易爆和化学品仓库内以及库房周围30米内严禁动火;(2)易燃易爆化学品禁止露天存放;(3)对火灾危险性大的作业,施工前必须按预定消防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4)进入现场人员随项目部的三级安全教育一同进行消防教育;(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处理火险隐患。8.4冬雨季安全施工措施8.4.1雨季、雨汛期施工(1)做好防风、防雨、防火、防暑降温等准备工作;(2)现场排水系统整修畅通;(3)转动机械、电气设备及其他设备采取防雨防潮措施;(4)对现场脚手架、临时设施进行加固;(5)雨季前对施工电源、生活用电进行全面的检查测试,对电气设备、吊车轨道、逼雷装置及灯塔的接地进行调整测试;(6)在架空线路等带电体附近作业时,必须保证机械、人员与带电体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7)根据施工特点和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特殊高温作业地点,采取防暑降温措施;(8)现场配备充足的饮用水。8.4.2冬季施工(1)入冬之前,各专业根据自己的施工特点编制各自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对取暖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加强用火管理,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3)现场道路、脚手架、跳板、走道、作业平台的冰雪应及时清除,或采取垫草袋等防滑措施;(4)已投运或即将投运的设备、汽水系统,按设计要求保温必须齐全,疏水管道畅通,停运的系统及时放净存水;(5)42

40起重机械作业时,清除支腿处和吊物绑扎点处的冰雪,必要时在绑扎点处垫胶皮、草袋等防滑;(1)现场设休息暖棚,改善职工作业条件;(2)做好施工机械的保养、换季等工作。8.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避免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占、动用地以外环境(大气、水体、野生动植物、矿藏、自然遗址、人文遗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等自然因素)造成影响;保证项目的占、动用地在风、雨、重力、融动和其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不大于原水土流失量。(1)各施工专业公司在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气体、污水、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等污染和危害,同时编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职业卫生措施;(2)在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时,针对工程实际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措施和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知识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职工进行教育;(3)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应采取绿化措施以改善生态环境。设置足够数量的废料、垃圾箱和水冲厕所,并设专人清扫,保持现场施工环境卫生;(4)施工、生活用水按清污分流方式,合理组织排放。污水经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并优先安排在施工现场的复用。施工期间挖、填、平整场地以及土石方的堆放,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方案和施工时间段,严格管理,防止局部水土流失。施工所产生的弃渣、垃圾要倒入指定地点,严禁随意倾倒,防止造成淤积妨碍行洪及造成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5)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及时休整和恢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并尽可能采取绿化措施;(6)对违反环境保护、水土流失法律、法规和措施不当而造成的环境破坏、污染或水土流失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究事故责任,并进行处理。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7)施工中产生的有害固体废弃物,由施工单位负责将其清理,并送到指定的有害固体废弃物存放点,由安监专工联系当地有能力接收的部门进行处理; 九、二级施工网络工期十、生产生活临建平面布置图42

41   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