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

ID:82079551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08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1页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2页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3页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4页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5页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6页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7页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_第8页
资源描述: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填土路基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2.2.1.1施工前提条件1施工前做好伐树、除根和表层土处理、回填,回填土应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2当基底为自然地面坡面,且自然地面坡度较大(≥1:5)时,将坡面做成台阶形式,一般台阶宽度不小于2m,而且台阶顶面应做成向堤内倾斜4%-6%的坡度。3对于处于水田、山坳路段,应首先开挖纵横向排水沟,疏平地表水。对于有地下水露头处应视出水量情况,设置永久性排水设施。4当开挖纵横向排水沟自然排水有困难的路段,应设集水坑,采取人工强制排水。5土基开挖的纵横向排水沟均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夯实。6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等,不得冲入农田和引起路基冲刷。7路堤填料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含有树根和腐朽物质的土。

18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不得作为94、96区填料。当粗颗粒含量大于50%,且CBR指标大于3时,可直接作为路基93区填料,当粗颗粒土含量小于50%,用湿法制作试件,CBR指标大于3时,可通过专题研究,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铺筑,确定碾压参数,可考虑作为路基93区填料。9路基填方材料,应经野外取土试验,符合下表4.1.1的规定时,方可使用。10做好路基填土试验段工作,并总结试验结果。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的含水量及碾压速度、遍数、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结果报经批准后,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控制的依据。填土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表4.1.1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路床(0—30)路床(30—80)上路堤(80—150)下路堤(>150)854310101515零填及挖方路基路床(0—30)路床(30—80)85101011平地机等机械设备已备好,填土路基开工报告经批准。

212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用白灰撒好边线。2.2.1.2施工工序见图2.2.12.2.1.3施工技术1各标段之间和各作业段之间填筑层衔接时,每层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每层碾压都必须到边缘,逐层收坡,后填段填筑时应把交界面挖成2m宽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当两段同时施工时,应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m,应加强搭接线两侧各20m范围的压实控制,比同层位规定压实度值提高1%。2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2%之内。3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图2.2.1填土路基施工流程图

34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5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6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其中挖方一侧,在行车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道宽度时,则应挖够一个行车道宽度,其上路床范围之内的原状土应予以挖除,并按上路床填方的要求施工。7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分段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8零填挖路床及路堑0~80cm范围内如为土质,应全部翻松后再压实,并应先进行地表土试验检测,如原状土不符合路床(参见2.1.1)要求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按程序进行变更处理。如为石质参见石质路堑要求。9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其边坡比应符合图纸要求,且不宜小于1:2,对填土高度大于8m的路基,应采用强夯、增加碎石层等方法加强地基处理。10高填方路堤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观测方法按第十二章有关内容处理。11路基主体完工后,宜留有半年以上的工后沉降期。若工期紧时,宜对路堤采用增压补强措施,确保路基沉降符合设计要求。

412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应按要求设置标识牌。上料区应画网格,设置标牌,注明施工段落起止桩号、层次、规定压实度、技术负责人以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等。13石灰土路基应采用振动碾压设备压实,并严格控制压实厚度和夹层。14施工前应对道路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处理,路基填筑前应用机械清除原地表的草皮、树根、垃圾、有机质、腐殖土等。路基清表后应及时进行整平、碾压且地表压实度不小于90%,压实度达不到时应采取反挖、晾晒处理,地下水位较浅路段,道路两侧应严格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高程至少低于压实面50cm。若工期紧需要掺灰处理,应征得业主和设计单位同意后,方能施工。15一般填方段:行车道和硬路肩的80cm路床采用6%石灰改善土填筑,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严格控制粒径和压实标准,路堤填料可采用挖方的粘土、粉质粘土及岩石;部分穿越水田的路段,粉质粘土为可塑状态,当清表翻晒后仍不能满足压实要求时,设置40cm碎石垫层。16挖方段:挖方路段采用封水性材料。全线土质及强风化石质挖方段,行车道和硬路肩的80cn路床采用6%石灰改善土填筑,若路床底压实度仍不满足要求,继续反挖40cm采用4%石灰改善土分层压实填筑。项目有少数中风化石质挖方路段,行车道和硬路肩的20cm路床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填筑。

517反挖土方为Ⅱ类土及Ⅱ类土以上就地改善处理;反挖土方为一类土不可作为路基填料。18石灰剂量是按消石灰占干土的质量百分率让石灰采用III级及以上消石灰。生石灰块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消石灰须过10mm径的筛,并尽快使用。19石灰改善土施工时,布灰前必须在下层承表面撒上方格网,根据试验确定的石灰土的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以及石灰土的宽度和厚度,计算出每延米石灰用量,用自卸车将石灰运卸至整好的素土上,将石灰码成规定尺寸的灰带,经监理验收合格后,人工将灰土摊铺均匀。20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设专人跟随拌和机检查拌和深度,保证拌和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并破坏下层承表面1-2cm为宜。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等现象。21石灰土灰剂量及含水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后要及时碾压以防止石灰土中的钙镁含量流失。22碾压完成后应封闭交通并及时检测压实度及其他指标,当各项检测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应用洒水车在石灰土表面撒入足量的水或直接上层承所需的素土,摊铺后对石灰土层进行覆盖养生,养生时使石灰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严禁车辆通行。23路基施工必须结合天气做好施工计划组织。24雨季施工应综合规划、合理设置现场防排水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引排地面水。路堤填筑的每一层表面应设2%-

64%的排水横坡;低洼路段,应在雨季前将原地面处理好,并将填筑作业面填筑到可能的最高积水位0.5m以上。同时,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坡面,应预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待雨季过后再修正到设计坡面。丽季开挖路堑时,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季过后再施工。25结构物基坑在雨季开挖后未能及时施工时,应采取防浸泡措施,必要时雨后应对基坑地基承载力再次检测,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6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52米(路床加路面)的低填及挖方路段对路床层位或原地表部分进行反挖处理,土质及全风化石质路段根据地质条件对路床反挖处理。反挖处理综合考虑地基垂直密实度的变化,充分利用地基原状土的结构强度。由于路面结构紧贴地表,地下水对路面结构和路床强度的影响较大,设计时结合路堑开挖和排水设计弓i排地下水。具体处理方案为反挖至80cm路床底,分层压实回填6%石灰改善土,当压实度不能达到93%时,继续超挖40cm,采用40cm厚4%石灰改善土分层压实回填。27低填及挖方段路床反挖方为二类及以上土时可就地翻晒掺灰利用;反挖为石岩时,可用于其它路段的路堤填筑,同时需要借土掺灰填筑路床;反挖为素填土时,应当弃除,并借土掺灰填筑路床。28当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时,结合反挖处理设置渗沟拦截并引排地下水。2.2.1.4施工工艺

71路基每层填料铺设前,下一层底面必须用石灰打成方格网,倒土要求专人指挥,每个方格网内倒几车土由试验路段总结确定。碾压前要求由技术员及时跟踪测量松浦厚度及含水量,以控制施工层厚及碾压的最佳含水量。2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3机械作业时,应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方调配图等,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土方集中工点,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4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作业时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行驶速度在2.5-4KM/h以内为宜,压实路线,对于直线路段宜先两侧后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重叠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使路基各点都得到压实,避免土基产生不均匀沉陷。2.2.1.5施工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