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第一篇:“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而《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的课程目标则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变化是基于怎样的考虑?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课程标准怎么说相同点:都强调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都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重要的不同点:解决问题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而问题解决强调“四能”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前者提出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后者提出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为什么如此重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16
1因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波利亚提出的“问题解决”教学已然获得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界的共识。问题解决是数学的核心。重视问题的解决是各国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美国将“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改革的行动纲领,其数学课程标准把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列为达到的五个课程目标之一,在其分项中,“数学用于问题的解决”居于首位。瑞典的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几个领域中的不同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注意什么从《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关于“问题解决”的具体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解决”目标包含了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反思意识、创新意识、数学化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与人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内涵。显而易见,这些指向三维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的意识与能力,非但数学学科,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共通能力”。在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注意什么?不能将“问题解决”窄化成了应用题16
2从《标准》对“问题解决”的阐述可以看出,“问题解决”较之“解应用题”是更加上位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向与意识与能力,而不是局限于下位的策略与方法上,也就是说二者实际上是一种包含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数学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应用题在教材编排和教学实践中都存在明显的弊端,《标准》打破了把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领域的格局,将之融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四个领域中。所以,教学时处处都可能成为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阵地。基于此,教师头脑中装着“问题解决”的目标,将之作为设计教学环节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也才可能在“持续的量变”中升华成“质变”。提真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真正的数学思考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一堂课学生在不断地回答问题,但经历的只是肢体上的活动而非思维深层次的活跃。个中原因,乃是老师用“暗含方法”的提问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殊不知,当我们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绕开可能的思考障碍时,也残酷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利,以及在失败中、在错误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所以,提有思考含量的问题,留置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前提。要注意将“过程与方法”中的“缄默知识”显性化16
3“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从思路上看,有综合法、分析法、猜想与尝试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法等,从手段上看,有操作模拟法、画图法、列表法等,这些方法都内隐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内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因“缄默”,所以容易被人忽略,即使看出来了,也鲜有人将之与知识目标等同对待,想方设法地加以培养。要发展学生“问题解决”就需要给予过程性目标等于或高于知识目标的地位。要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中“一头一尾”的发展这里的“一头”,是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一尾”是指探索过程中的评价与解决问题后对过程与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史宁中教授曾深刻地指出,当前我们数学教育存在的一块短板:我们缺少的是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重视“问题解决”过程的“一头一尾”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让学生解决一定比例的“非常规”问题16
4现在的新教材虽然在问题的提出上尽量符合学生的实际,并力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总体来说,背景相对简单,其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也往往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学生做得更多的还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的活儿。基于这种情况,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增补一些具有挑战性、综合的、多元的、开放的“非常规问题”。第二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冰山在融化》读后感前段时间,在企管部的组织下,我阅读了《冰山在融化》这本书,读这则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以下几个道理:第一,你经常观察和思考吗?习惯了一种工作或生活状态,很多人都会深陷其中、不愿改变,对很多东西也都会习以为常,丧失了敏锐的观察力。当你发现问题或从别人那里知晓问题的时候,又是如何面对的呢?是根本不相信还是选择逃避?是想象出一大堆的困难吓倒自己?还是像故事中的弗雷德那样,去向爱丽丝这样的关键人物寻求帮助?此外,在呈现问题的时候,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弗雷德做的那样,带爱丽丝去水下看看冰山,让她亲身感受一下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只是用枯燥的数据说话;在一个玻璃瓶子里灌满水,放在冷风里吹,过上一夜,看它有何变化。因此最重要的是,应该拥有一颗变革之心,就算自己不能发现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但在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16
5能迅速理解并做出行动,而不像故事中的非也那样处处阻挠、制造事端、影响问题的解决。第二,如何解决问题?很多时候都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中的每个人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团结协作,团队就能发挥最大的力量。无论多么优秀,单只企鹅是抓不到鱿鱼的!除了核心团队,还有一个更大的团队,那就是身处问题中的每一个人。当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在企鹅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多读几遍书,多经历一些事,可能会从中悟出更多的道理。这些理论不仅是企业的变革良方,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所有发生变革领域的我们的工作、家庭和生活。变革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如若只是一味地沿袭老传统、旧黄历,不知改变,把之前的定理定论都视作可以永世流传、沿用的法宝,那必然会被过去所束缚,无法寻求创新,无法在多变的社会中立足。第三篇:问题解决1、每袋化肥48千克,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2、每框梨重32千克,6框梨大约重多少千克?3、小红每分钟走63米,5分钟大约走多少米?4、汽车每小时行驶87米,3小时大约行驶多少米?5、小东平均每分钟跑296米,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6、16
6潘老师抓了1把绿豆有198粒,像这样的抓7把绿豆大约有多少粒?7、三峡小学三年级78名同学到动物园参观,门票每人7元,带600元买门票够吗?8、妮妮在电脑上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一篇400字的作文她8分钟能打完吗?9、350名同学去秋游,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够坐吗?10、一辆汽车57元,一艘船64元,一辆火车67元,买6辆小汽车需要多少元?买2辆小火车需要多少元?3种玩具各买一个大约多少元?11、童车厂接到生产1980台儿童碰碰车的任务,要求7天完成,该厂每天能生产310台,这个厂能按期完成任务吗?12、果园里有2400棵树,剪枝组的工人每天能给62022剪枝,施肥组的工人每天能给580棵树施肥,他们4天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吗?13、王叔叔有8部手机,如果每部手机908元,这些手机一共卖多少元?如果每部手机降价为580元,这些手机一共卖多少元?14、16
7一列火车有6节硬卧车厢和8节硬座车厢,每节硬座车厢有118个座位,这列火车硬座车厢共有多少个座位?每节硬卧车厢有66个铺位,这列火车硬卧车厢共有多少个铺位?15、学校会议室主席台上座9人,主席台下面有15排座位,每排坐6人。一共可以坐多少人?16、学校要铺6间教室,每间教室要用286块砖,2022块砖还剩下多少块?17、李老师带8个学生去动物园,每辆车最多可以乘坐9人,包车80元每辆车,单独乘车买票9元每辆车。他们怎么样坐车最合算?18、2名教师和31名学生参观海洋馆,用300元买门票够吗?成人票15元,儿童票8元。19、王叔叔家有78kg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装在8个纸箱里,每个纸箱大约装多少千克?2022一头小象体重是82022,一头大象体重是小象的6倍,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能同时把它们运走吗?21、洋洋家养的羊每天吃68千克草,准备500千克草够这些羊吃7天吗?如果有剩余,还剩下多少千克?22、一辆货车车自重1800千克,装有8箱货物,每箱货物重485千克,要通过限重为8吨的桥,允许它通过吗?23、一共有400盒牛奶,已经有6个班领走了,每个班领了45盒,还剩多少盒?16
824、游乐园碰碰车票每人6元,买28张票付出2022应该找回多少钱?第四篇: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主备人:方敏云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让学生学习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学情分析:16
9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双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法、学法及教学思路:16
10根据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学关键: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子白板、ppt课件等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1、教学例10: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16
11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6个瓶子可以装多少香油?(验证)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①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指名板演。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难算:如果要包装17个礼盒,需要多长的丝带?问:这题为什么不能像第1题那样进一呢?3、小结:看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进一法”,什么时候要用“去尾法”吗?4、学生质疑16
12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汉语词典18元,他可以买几本词典?2.水果店要将130千克的苹果装进纸箱,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呢?3.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男上衣?4.仓库有18.6吨水泥,用载重2.5吨的卡车运到工地,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运完?四,明察秋毫。1.①学校食堂准备买进10千克菜油,并用每只能装4千克的油桶来装,需要几只桶去买油?10÷4=2.5(只)≈2(只)去尾法②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2.5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11÷2.5=4.4(支)≈5(支)进一法③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4÷0.32=12.5(个)≈12(个)去尾法④赵老师家4个月用水45吨,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保留整数)45÷4=11.25(吨)≈12(吨)进一法2.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16
13(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5)国庆节五(1)班16名同学到世界之窗游玩,每3个同学一条船,需几条船?(6)夏铭用彩纸折叠纸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34张纸可以折几架?(7)一种圆珠笔2.5元钱一支,12元钱最多能买几支?(8)校办工厂把1010个乒乓球装箱,每2022一纸箱,需要多少个纸箱?五,拓展练习。一根木料长10.5米,先截取相等长度的5小段,共8.5米.剩下的要截成0.8米长的小段,最多还能截出几段这样长的木料?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商的近似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第五篇:解决问题16
14《解决问题》在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中,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的学习重点是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本单元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因此,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自主探究、使用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生活的现实问题情境,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本节课以学生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买面包的计算问题。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资源,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看图搜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创设了现实的情景,促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练习设计上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会必要的知识后,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6
15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提取数学信息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反馈;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通过提问“你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你又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利用现实情境加强分步与综合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三、课堂上不足的地方:在用小括号将分步计算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时,应更加注重使学生理解分步计算时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加强分步与综合的联系。另外,在引出小括号时,应该放手让更多学生展示自己想改变运算顺序所做的记号,从而得出:“可以统一用小括号表示先算的部分,改变原来的去处顺序”这一结论使学生充分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