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临渭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朱康有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强调了家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国家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家庭是社会组织机构的细胞,“细胞”出了问题,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的发展,而且还关乎社风民风,乃至民族和国家的命运。②在儒家《大学》经典中,从格物致知到平治天下的“八目”或者说八个阶段,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整体的文化内涵与结构。包括修身在内的前五个阶段是“内修”,从齐家开始则是“外治”的逐步展开,社会和国家治理具有某种同构性。可以说,家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从事“天大”的千秋事业,仍要从个人的修身齐家这个基点做起。③家风家训中体现的家道,可以转化为对社会和国家的深切感情。历史上一些名门望族历经几百年、上千年而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风家训传承在家族延续中发挥的规范和制约作用非常突出。家训既有典型代表性,又有广泛适用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不是为“一家一族”所有,而是融入整个中华文化的结晶中。我们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意味着透过家庭之“道”,不仅能透视一个家庭之兴衰,还能体察一个社会之变迁。
1④自汉代以后,家教受到普遍的重视,相继出现了“家训”“家范”“家仪”“家规”“治家格言”等家教书籍。这类家教书籍原本为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教化范本,因其寓“教”于“孝”“亲亲”之中,有效地起到了道德教化作用,其中所宣扬的“勤俭持家”“六亲和睦”“尊老爱幼”“以身作则”等观念,无疑也成为全社会效法的美德。因此,在宋明清时期,“家训”被刻版成书,流传越来越广,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教育中的重要史料。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其内涵容纳广阔,在传承过程中牢牢刻印在子子孙孙的头脑中,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价值威力和鉴戒功能。⑤《论语·学而》中讲的一个道理是:“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引申言之,好的家教之风能够孕育出好人,好人必然是社会秩序的促进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好的家风不但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尽管我们今天不再强调“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可资借鉴。⑥好的家教,胜过好的学校;好的家风,强于万贯家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寥寥数语道出了家族兴衰的道理。决定一个家庭兴衰荣辱的并不是财富,如果没有良好的家风、门风,再多的财富也传不下去。所以,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才能既经得起良知道德拷问,也经得起后人历史评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言得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身”“齐家”虽然分属“内修””外治”,但在《大学》里仍与“八目”中的其他部分反映了一个整体的文化内涵与结构。B.只要有良好的家风家训,并且让其在家族延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任何家族都可成为名门望族。C.自汉代以后,“勤俭持家”“六亲和睦”等家教观念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成了社会效法的美德。D.与财富相比,家风、门风更能决定家族荣辱兴衰,拥有良好的家风、门风,财富才能传承下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原文语境及意义,为下文的详细论证做铺垫。B.第二段从《大学》“八目”之说入手,说明修身齐家是从事平治天下大业的基点。C.第四段采用引用论证,论述“汉代以后”“宋明清时期”家风家训的相关发展,说明我国自古就重视家风家训。D.文末论证了家风对家族兴衰的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家庭是社会组织机构的细胞,若管理不好,国家的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就会受到负面影响。B.因为融入了整个中华文化的结晶,所以良好的家训与家风能够转化为对社会和国家的深切感情。
2C.汉代以后,家教类书籍有效地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家教受重视,成书蔚然成风。D.好家风兼具社会意义与政治意义,要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借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十年前相比,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上升了7.8个百分点,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上升了5.8个百分点。来自2017年第三届中国儿童肥胖和高血压学术会议的数据显示,1985年耀2014年,我国7岁耀18岁学生肥胖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6%增长到19.4%;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从1991年的7.1%上升到2009年的13.8%。另有资料显示,糖脂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骨密度不足等“人慢性病”呈现过早在儿童期发生的趋势。一系列数据令人触目惊心,“限糖减糖”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进行全人群、全周期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其中,《方案》将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列为重要内容之一,要求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方案》不仅提出“限减令”,对于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的职责要求也相当明确具体:推广实施儿童口腔疾病干预模式,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作为民生工程,在有条件地区实现适龄儿童全覆盖。(摘编自《给青少年“减糖”是为民族提素》)材料二:近视、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小眼镜”“小胖墩”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成了代表、委员的“大关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陈玮指出,健康支持性环境尚未建立。比如,电视等主流媒体上,针对儿童青少年的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广告比比皆是。一项电视收视率调查发现,晚上6时~9时是电视食品广告集中播放的时间,约有833万名儿童会受到电视食品广告的影响。此外,学校周边场所含糖饮料、高能量食品的销售随处可见,给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饮食埋下了很大隐患。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习惯不够健康。陈玮以浙江省为例,2017年该省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报告显示:每周喝碳酸饮料至少1次的占61.05%,每周喝4次及以上的占12.79%;每周喝牛奶少于3次的高达33.48%;每周吃西式快餐至少1次的占40.02%;每周体育活动少于3天的占44.77%。“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还将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陈玮说。(摘编自《为“小眼镜小胖墩”开处方》)
3材料三:孩子一天吃多少糖合适?专家建议,不同年龄体重的孩子,标准也不尽相同。美国心脏医学会对儿童能吃多少糖做出了统一建议:两岁幼儿到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每天额外摄取的精制糖,不可以超过25克。含25克糖的食物是多少?计算一盒小泡芙的热量与糖分,以25克糖为标准,一天只能吃一盒。而且吃完这一盒之后,孩子就只能吃没有糖调味的食物,也不能再喝蜂蜜水、优酪乳、养乐多等。如果希望孩子不要吃对健康有危害的精制糖,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天然食物把孩子喂饱,其中包括水果、全麦类淀粉等。在日常饮食中,应让孩子多吃粗粮、蔬菜等,足够的膳食纤维可以让孩子保持良好而持久的饱腹感,避免在两餐之间和晚上因饥饿而想吃甜食。在早餐中加入适量水果。这样既能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素,还能缓解人体对甜的渴望。因为水果的甜味来自天然果糖,虽然甜但糖分并不算高,大部分水果的升糖指数都较低,如苹果、桃子、柚子、梨、樱桃等。考虑到含糖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建议儿童尽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喝完饮料后用清水漱口,可减少饮料中酸性成分对牙齿的腐蚀。同时适当增加孩子的身体活动,以消耗多余能量。(摘编自《“甜蜜诱惑”侵蚀孩子健康儿童“减糖”“戒糖”刻不容缓》)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童青少年摄入过多糖会影响健康,患龋齿、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会增大,成年后患肥胖相关慢性病的风险也更高。B.《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耀2025年)》不仅提出了“限糖减糖”的方案,还对相关部门作出了相当明确具体的职责要求。C.浙江省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表明,青少年饮食习惯不健康且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比较普遍。D.两岁幼儿到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应该多吃天然食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少吃甜食,每天摄取的糖不要超过25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减糖”专项行动是全人群、全周期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小学生健康饮食上的隐患。B.
4如果主流媒体能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广告的播放,并选择恰当的播放时间,就能给“减糖”行动创造良好的环境。C.不同年龄体重的孩子,每天可以吃多少糖,标准不尽相同,但过量进食含精制糖的食物、饮料对孩子健康危害很大,应尽量“限糖减糖”。D.很多水果的升糖指数低,糖分也不算高,孩子吃了以后既能补充多种营养素,又能缓解人体对甜的渴望,可以适量吃。6.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谈谈给儿童青少年“减糖”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亳州记钱红丽自合肥往北,过淮河,景色渐渐不同,大片麦地一直铺到天边,青绿里隐有微微的明黄,像极蒙克的画,似流动着的。路旁一株株苦楝,树巅紫花,细淡而繁密,犹如钢琴协奏曲急速有声。我生长于斑斓阴柔的皖南,自小看惯水田漠漠的景致,而北方的雄浑开阔,则是另外一层浑厚壮美,看得久了,隐隐有着直指人心的苍凉。第一次到亳州来,最先被这里纵横时空的路名打动,分别以植物或古人名命名每一条道路,清新,雅古。若以路名排行,亳州想必是皖地首屈一指的文雅之城。路过庄周路、漆园路,如若置身古代,庄子于涡水之畔,以夸张的寓言体与你娓娓道说人世的道理;白芍路、菊花路、牡丹路、桐花路……一路看过去,又是簇新的灵气与山野之气了。夜里,打车回酒店途中,原本昏昏然,忽见希夷大道,一激灵而醒神,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国槐深深,绿气盎然,沉稳而持重,仿佛神州五千年文明都被默默承担下来了。去曹操运兵道时,一颗心原本嘈嘈杂杂的,当望见“建安文学馆”几个字,确乎一个冷战,紧随而来的,则是几千年的浩浩汤汤,岁月在文学面前变得庄严肃穆——三曹、建安七子,以至于整个汉魏文学,令人瞬间有了谦卑心,并陷入长久的缄默。年轻时,热衷于曹植,沉迷于他的华丽、忧伤以及绵延的弱质之美,及至中年,方才懂得曹丕的难得,他的《善哉行·其一》多么好: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策我良马,被我轻裘”,少年一般的蓬勃朝气,这是要我们积极地活,无须整天愁苦不竭,因为“
5高山有崖,林木有枝”,生命的忧愁自古皆有,好比高山有轮廓,树木有杂枝一样天生即在。既然自古皆然,那么,我们何不超越它,活得更好些呢?也就是在尘世的废墟之上给予自己精神的光芒,从而活得更为闪亮……太了不起了。建安文学馆毗邻运兵道,房间曲折幽深,空阔而润凉,墙上布满三曹书法体诗文,一幅幅看过去,手心全是汗,一颗小心脏不明所以,默默悸动。于曹操《短歌行》前站得久些,默诵一遍,不免意念丛生,算是隔空致敬了。拐一个小弯,便是运兵道。静静走在他们曾走过的砖道,心上有细雨鱼儿出,也有微风燕子斜。这砖道,时窄时宽,布满绿锈,并非青苔,以指触之,冰一般凛冽,直如曹操存世的唯一一幅墨迹“衮雪”二字,望之苍凉,尤其“衮”字那一捺,令人端详良久,隐约有“水何澹澹”之气息。这气息,并非逼窄的涡水之气,而是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北方大地的一马平川以及天上大开大合的灰色云朵,隐隐约约间,总有一种兵气,仿佛时光倒流,一步踏入年少时的课堂,历史书一页一页翻过去了,徒留群雄逐鹿中原的喧哗、铿锵,耳畔时有鼓声,轰隆隆的遗韵犹存,待仔细寻找辨别,除了万里长风,除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却什么也没有了——驻足涡河桥头,叫人好生惆怅,恰恰,连这种惆怅又都是辽阔无边的。面对这条河流,又怎能绕得开老聃呢?一部《道德经》,一代代人皓首穷经之解读,依然不明所以。时移事往,岁月更迭里,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形象愈发模糊,他留给世界的,除了一个背影,便是大片的沉默。回庐列车上,有幸遇着一位有着极高文学素养的列车长,于嘈杂无章的车厢里,我们畅谈一路。列车呼啸着,令平畴远畈的麦子急速向后倒去,小满过后,大抵就要动镰了。这一路,我还看见了炊烟、绿树、紫花……世间一切,尽收眼底,仿佛一切都在这了。(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皖南水田漠漠的阴柔之美和北方的雄浑开阔之美对比,表现了淮河以北地区的独特风貌,为下文写亳州之美做铺垫。B.作者写汉魏文学令人“谦卑”“长久的缄默”,是因为汉魏文学太过瑰丽灿烂,人们面对这样辉煌的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说话。C.作者参观建安文学馆时,感到“手心全是汗”,心脏“默默悸动”,是因为被三曹的作品感染,产生共鸣,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D.结尾写车窗外麦子“小满过后,大抵就要动镰了”和开头“大片麦地一直铺到天边”“青绿里隐有微微的明黄”遥相呼应,首尾圆合。8.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9.作者在第二段中说亳州是“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请结合全文谈谈亳州的“文气”和“底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6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有删改)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钥匙B.勤而无所勤:勤勉C.秦师遂东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发D.为从者之淹淹:停留、滞留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B.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C.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D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蹇叔是作者笔下的正面形象。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可见其谋算判断的准确。B.
7秦穆公得到杞子密报,为野心所驱使,失去了对形势正确判断的能力,虽然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作主张而出师。C.当时,周大夫王孙满还小,看到秦国军队轻狂无礼,就向当时的秦军统帅说:轻狂就少谋略,不讲谋略,军队就会招致失败。D.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地与秦师不期而遇。于是,他就以犒师为名,上前致词,句句是欢迎的话,处处有弦外之音,暗示郑国已作好了战争准备。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四首【其三】王维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②。【注】①擘:开弓。②五单于:汉宣帝时匈奴内乱,分裂为五个单于,这里指敌军首领。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两句,以特写镜头来写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三、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写少年的勇武形象。B.开头两句中,“一”与“千”两字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在鲜明的对照中,凸显少年过人的胆略和武艺。C.诗中的“五单于”是借汉事喻唐事,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用了这种手法。D.全诗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生动传神,通过截取张弓射敌的特定动作,使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动感和立体感。15.全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_”写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的。(2)苏轼《赤壁赋》中用中“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表现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3)王安石游褒禅山之后发出感慨:“夫夷以近,_______;险以远,______。”
8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型商场中的书店,有着独特的生存模式,例如书店会租用商场的地方搭售文创产品、咖啡增加收入。在这样的“文化空间下”,书仿佛变_______得了,它被抽象化,变成一种被供奉的商品。一家书店开业,大家讨论的是怎样把书店变成“产品”,这种观念的一个前提就是:书本身并不重要。中国正在提倡全民阅读,每年的4月,媒体都会讨论中国人均阅读不足的问题。上海的季风书园、南京的先锋书店和北京的万圣书园,是另外一种书店:仍然以书为主,仍然以面向读书人为主。这些书店都靠_______的坚持获得了读者的口碑。这种纯粹的书店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成了读者的精神家园。他们更接近文化,更远离商业。市场的逼迫一直都在,如果一个城市不能提供这样的书店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新媒体时代,“最美书店”成为一个传播学上的噱头。人们会对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和花神咖啡馆_______,是因为那里曾经有过海明威、萨特这样的文化人出没。即便是巴黎这样杰出的城市,也会因为这样的文化地标而多几分魅力。任何一个有文化的城市,都不是靠大建设的_______,而是(),最终才能形成一个传统。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举重若轻集腋成裘津津乐道大名鼎鼎B.无足轻重锲而不舍津津乐道声名鹊起C.无足轻重集腋成裘沾沾自喜大名鼎鼎D.举重若轻锲而不舍沾沾自喜声名鹊起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一个城市不能为这样的书店提供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B.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提供这样的书店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C.如果一个城市不能为这样的书店提供支持,就应该有包容之心。D.一个城市如果不能为这样书店提供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靠一个个文化人,经过漫长的积淀B.经过漫长的积淀,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靠一个个文化人C.靠一个个文化人,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经过漫长的积淀D.经过漫长的积淀,靠一个个文化人,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20.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请另选一位你熟悉的诗人,根据你对其某首诗歌的理解,续写一节诗。诗是王维空山的新雨洗去俗世的尘埃与喧哗后
9留下的那份禅意诗是杜甫浣花溪边的那阵秋风卷走层层茅草后袒露的那份情怀……21.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补写的内容要与所列节日相关。(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下联:_________________(2)中秋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请在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①请写一篇在班会上的演讲稿。②以自己的名义,以本校学生为对象,写一篇倡议书。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临渭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10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朱康有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强调了家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国家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家庭是社会组织机构的细胞,“细胞”出了问题,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的发展,而且还关乎社风民风,乃至民族和国家的命运。②在儒家《大学》经典中,从格物致知到平治天下的“八目”或者说八个阶段,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整体的文化内涵与结构。包括修身在内的前五个阶段是“内修”,从齐家开始则是“外治”的逐步展开,社会和国家治理具有某种同构性。可以说,家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从事“天大”的千秋事业,仍要从个人的修身齐家这个基点做起。③家风家训中体现的家道,可以转化为对社会和国家的深切感情。历史上一些名门望族历经几百年、上千年而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风家训传承在家族延续中发挥的规范和制约作用非常突出。家训既有典型代表性,又有广泛适用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不是为“一家一族”所有,而是融入整个中华文化的结晶中。我们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意味着透过家庭之“道”,不仅能透视一个家庭之兴衰,还能体察一个社会之变迁。④自汉代以后,家教受到普遍的重视,相继出现了“家训”“家范”“家仪”“家规”“治家格言”等家教书籍。这类家教书籍原本为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教化范本,因其寓“教”于“孝”“亲亲”之中,有效地起到了道德教化作用,其中所宣扬的“勤俭持家”“六亲和睦”“尊老爱幼”“以身作则”等观念,无疑也成为全社会效法的美德。因此,在宋明清时期,“家训”被刻版成书,流传越来越广,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教育中的重要史料。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其内涵容纳广阔,在传承过程中牢牢刻印在子子孙孙的头脑中,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价值威力和鉴戒功能。⑤《论语·学而》中讲的一个道理是:“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引申言之,好的家教之风能够孕育出好人,好人必然是社会秩序的促进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好的家风不但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尽管我们今天不再强调“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可资借鉴。
11⑥好的家教,胜过好的学校;好的家风,强于万贯家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寥寥数语道出了家族兴衰的道理。决定一个家庭兴衰荣辱的并不是财富,如果没有良好的家风、门风,再多的财富也传不下去。所以,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才能既经得起良知道德拷问,也经得起后人历史评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言得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身”“齐家”虽然分属“内修””外治”,但在《大学》里仍与“八目”中的其他部分反映了一个整体的文化内涵与结构。B.只要有良好的家风家训,并且让其在家族延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任何家族都可成为名门望族。C.自汉代以后,“勤俭持家”“六亲和睦”等家教观念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成了社会效法的美德。D.与财富相比,家风、门风更能决定家族荣辱兴衰,拥有良好的家风、门风,财富才能传承下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原文语境及意义,为下文的详细论证做铺垫。B.第二段从《大学》“八目”之说入手,说明修身齐家是从事平治天下大业的基点。C.第四段采用引用论证,论述“汉代以后”“宋明清时期”家风家训的相关发展,说明我国自古就重视家风家训。D.文末论证了家风对家族兴衰的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家庭是社会组织机构的细胞,若管理不好,国家的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就会受到负面影响。B.因为融入了整个中华文化的结晶,所以良好的家训与家风能够转化为对社会和国家的深切感情。C.汉代以后,家教类书籍有效地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家教受重视,成书蔚然成风。D.好家风兼具社会意义与政治意义,要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借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答案】1.B2.C3.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十年前相比,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上升了7.8个百分点,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上升了5.8个百分点。
12来自2017年第三届中国儿童肥胖和高血压学术会议的数据显示,1985年耀2014年,我国7岁耀18岁学生肥胖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6%增长到19.4%;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从1991年的7.1%上升到2009年的13.8%。另有资料显示,糖脂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骨密度不足等“人慢性病”呈现过早在儿童期发生的趋势。一系列数据令人触目惊心,“限糖减糖”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进行全人群、全周期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其中,《方案》将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列为重要内容之一,要求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方案》不仅提出“限减令”,对于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的职责要求也相当明确具体:推广实施儿童口腔疾病干预模式,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作为民生工程,在有条件地区实现适龄儿童全覆盖。(摘编自《给青少年“减糖”是为民族提素》)材料二:近视、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小眼镜”“小胖墩”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成了代表、委员的“大关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陈玮指出,健康支持性环境尚未建立。比如,电视等主流媒体上,针对儿童青少年的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广告比比皆是。一项电视收视率调查发现,晚上6时~9时是电视食品广告集中播放的时间,约有833万名儿童会受到电视食品广告的影响。此外,学校周边场所含糖饮料、高能量食品的销售随处可见,给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饮食埋下了很大隐患。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习惯不够健康。陈玮以浙江省为例,2017年该省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报告显示:每周喝碳酸饮料至少1次的占61.05%,每周喝4次及以上的占12.79%;每周喝牛奶少于3次的高达33.48%;每周吃西式快餐至少1次的占40.02%;每周体育活动少于3天的占44.77%。“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还将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陈玮说。(摘编自《为“小眼镜小胖墩”开处方》)材料三:孩子一天吃多少糖合适?专家建议,不同年龄体重的孩子,标准也不尽相同。美国心脏医学会对儿童能吃多少糖做出了统一建议:两岁幼儿到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每天额外摄取的精制糖,不可以超过25克。含25克糖的食物是多少?计算一盒小泡芙的热量与糖分,以25克糖为标准,一天只能吃一盒。而且吃完这一盒之后,孩子就只能吃没有糖调味的食物,也不能再喝蜂蜜水、优酪乳、养乐多等。如果希望孩子不要吃对健康有危害的精制糖,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天然食物把孩子喂饱,其中包括水果、全麦类淀粉等。
13在日常饮食中,应让孩子多吃粗粮、蔬菜等,足够的膳食纤维可以让孩子保持良好而持久的饱腹感,避免在两餐之间和晚上因饥饿而想吃甜食。在早餐中加入适量水果。这样既能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素,还能缓解人体对甜的渴望。因为水果的甜味来自天然果糖,虽然甜但糖分并不算高,大部分水果的升糖指数都较低,如苹果、桃子、柚子、梨、樱桃等。考虑到含糖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建议儿童尽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喝完饮料后用清水漱口,可减少饮料中酸性成分对牙齿的腐蚀。同时适当增加孩子的身体活动,以消耗多余能量。(摘编自《“甜蜜诱惑”侵蚀孩子健康儿童“减糖”“戒糖”刻不容缓》)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童青少年摄入过多糖会影响健康,患龋齿、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会增大,成年后患肥胖相关慢性病的风险也更高。B.《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耀2025年)》不仅提出了“限糖减糖”的方案,还对相关部门作出了相当明确具体的职责要求。C.浙江省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表明,青少年饮食习惯不健康且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比较普遍。D.两岁幼儿到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应该多吃天然食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少吃甜食,每天摄取的糖不要超过25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减糖”专项行动是全人群、全周期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小学生健康饮食上的隐患。B.如果主流媒体能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广告的播放,并选择恰当的播放时间,就能给“减糖”行动创造良好的环境。C.不同年龄体重的孩子,每天可以吃多少糖,标准不尽相同,但过量进食含精制糖的食物、饮料对孩子健康危害很大,应尽量“限糖减糖”。D.很多水果的升糖指数低,糖分也不算高,孩子吃了以后既能补充多种营养素,又能缓解人体对甜的渴望,可以适量吃。6.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谈谈给儿童青少年“减糖”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答案】4.D5.B
146.①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②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减少高糖食品广告的播出及学校周边高糖食品的销售。③(家庭、学校)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减少精制糖的摄入,增加体育活动,消耗多余能量,提高身体素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亳州记钱红丽自合肥往北,过淮河,景色渐渐不同,大片麦地一直铺到天边,青绿里隐有微微的明黄,像极蒙克的画,似流动着的。路旁一株株苦楝,树巅紫花,细淡而繁密,犹如钢琴协奏曲急速有声。我生长于斑斓阴柔的皖南,自小看惯水田漠漠的景致,而北方的雄浑开阔,则是另外一层浑厚壮美,看得久了,隐隐有着直指人心的苍凉。第一次到亳州来,最先被这里纵横时空的路名打动,分别以植物或古人名命名每一条道路,清新,雅古。若以路名排行,亳州想必是皖地首屈一指的文雅之城。路过庄周路、漆园路,如若置身古代,庄子于涡水之畔,以夸张的寓言体与你娓娓道说人世的道理;白芍路、菊花路、牡丹路、桐花路……一路看过去,又是簇新的灵气与山野之气了。夜里,打车回酒店途中,原本昏昏然,忽见希夷大道,一激灵而醒神,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国槐深深,绿气盎然,沉稳而持重,仿佛神州五千年文明都被默默承担下来了。去曹操运兵道时,一颗心原本嘈嘈杂杂的,当望见“建安文学馆”几个字,确乎一个冷战,紧随而来的,则是几千年的浩浩汤汤,岁月在文学面前变得庄严肃穆——三曹、建安七子,以至于整个汉魏文学,令人瞬间有了谦卑心,并陷入长久的缄默。年轻时,热衷于曹植,沉迷于他的华丽、忧伤以及绵延的弱质之美,及至中年,方才懂得曹丕的难得,他的《善哉行·其一》多么好: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策我良马,被我轻裘”,少年一般的蓬勃朝气,这是要我们积极地活,无须整天愁苦不竭,因为“高山有崖,林木有枝”,生命的忧愁自古皆有,好比高山有轮廓,树木有杂枝一样天生即在。既然自古皆然,那么,我们何不超越它,活得更好些呢?也就是在尘世的废墟之上给予自己精神的光芒,从而活得更为闪亮……太了不起了。
15建安文学馆毗邻运兵道,房间曲折幽深,空阔而润凉,墙上布满三曹书法体诗文,一幅幅看过去,手心全是汗,一颗小心脏不明所以,默默悸动。于曹操《短歌行》前站得久些,默诵一遍,不免意念丛生,算是隔空致敬了。拐一个小弯,便是运兵道。静静走在他们曾走过的砖道,心上有细雨鱼儿出,也有微风燕子斜。这砖道,时窄时宽,布满绿锈,并非青苔,以指触之,冰一般凛冽,直如曹操存世的唯一一幅墨迹“衮雪”二字,望之苍凉,尤其“衮”字那一捺,令人端详良久,隐约有“水何澹澹”之气息。这气息,并非逼窄的涡水之气,而是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北方大地的一马平川以及天上大开大合的灰色云朵,隐隐约约间,总有一种兵气,仿佛时光倒流,一步踏入年少时的课堂,历史书一页一页翻过去了,徒留群雄逐鹿中原的喧哗、铿锵,耳畔时有鼓声,轰隆隆的遗韵犹存,待仔细寻找辨别,除了万里长风,除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却什么也没有了——驻足涡河桥头,叫人好生惆怅,恰恰,连这种惆怅又都是辽阔无边的。面对这条河流,又怎能绕得开老聃呢?一部《道德经》,一代代人皓首穷经之解读,依然不明所以。时移事往,岁月更迭里,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形象愈发模糊,他留给世界的,除了一个背影,便是大片的沉默。回庐列车上,有幸遇着一位有着极高文学素养的列车长,于嘈杂无章的车厢里,我们畅谈一路。列车呼啸着,令平畴远畈的麦子急速向后倒去,小满过后,大抵就要动镰了。这一路,我还看见了炊烟、绿树、紫花……世间一切,尽收眼底,仿佛一切都在这了。(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皖南水田漠漠的阴柔之美和北方的雄浑开阔之美对比,表现了淮河以北地区的独特风貌,为下文写亳州之美做铺垫。B.作者写汉魏文学令人“谦卑”“长久的缄默”,是因为汉魏文学太过瑰丽灿烂,人们面对这样辉煌的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说话。C.作者参观建安文学馆时,感到“手心全是汗”,心脏“默默悸动”,是因为被三曹的作品感染,产生共鸣,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D.结尾写车窗外麦子“小满过后,大抵就要动镰了”和开头“大片麦地一直铺到天边”“青绿里隐有微微的明黄”遥相呼应,首尾圆合。8.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9.作者在第二段中说亳州是“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请结合全文谈谈亳州的“文气”和“底气”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7.B8.①一马平川的北方大地让作者联想到群雄逐鹿中原的兵戈场景,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历史感。②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思考天地人生的智者,都已随历史远去,让人心生感伤和惆怅。③面对万里长风、无边麦田的辽远开阔,面对北方开阔雄浑的风光,感伤和惆怅都有了辽阔无边的北方气质。
169.①亳州的文气首先表现在亳州以植物或古人名命名每一条道路,清新,雅古。②作者在文中写到了曹丕、曹操的作品,老子的《道德经》,建安文学馆等,都表现了亳州浓郁的文气。③亳州历史悠久,曹操运兵道遗址就在这里,曾经的金戈铁马与汉魏遗韵,使亳州拥有了厚重的历史底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有删改)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钥匙B.勤而无所勤:勤勉C.秦师遂东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发D.为从者之淹淹:停留、滞留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B.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C.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D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17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蹇叔是作者笔下的正面形象。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可见其谋算判断的准确。B.秦穆公得到杞子密报,为野心所驱使,失去了对形势正确判断的能力,虽然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作主张而出师。C.当时,周大夫王孙满还小,看到秦国军队轻狂无礼,就向当时的秦军统帅说:轻狂就少谋略,不讲谋略,军队就会招致失败。D.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地与秦师不期而遇。于是,他就以犒师为名,上前致词,句句是欢迎的话,处处有弦外之音,暗示郑国已作好了战争准备。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答案】10.B11.C12.C13.(1)况且(再说)行军千里,难道谁会不知道?(2)郑国有准备了,不能存有希望了。攻打郑国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们还是回去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四首【其三】王维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②。【注】①擘:开弓。②五单于:汉宣帝时匈奴内乱,分裂为五个单于,这里指敌军首领。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两句,以特写镜头来写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三、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写少年的勇武形象。B.开头两句中,“一”与“千”两字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在鲜明的对照中,凸显少年过人的胆略和武艺。C.诗中的“五单于”是借汉事喻唐事,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用了这种手法。D.
18全诗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生动传神,通过截取张弓射敌的特定动作,使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动感和立体感。15.全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4.A15.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勇敢无畏、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少年高超的武艺与英勇杀敌的勇敢无畏精神的颂扬。(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_”写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的。(2)苏轼《赤壁赋》中用中“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表现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3)王安石游褒禅山之后发出感慨:“夫夷以近,_______;险以远,______。”【答案】(1).固时俗之工巧兮(2).偭规矩而改错(3).寄蜉蝣于天地(4).渺沧海之一粟(5).则游者众(6).则至者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型商场中的书店,有着独特的生存模式,例如书店会租用商场的地方搭售文创产品、咖啡增加收入。在这样的“文化空间下”,书仿佛变_______得了,它被抽象化,变成一种被供奉的商品。一家书店开业,大家讨论的是怎样把书店变成“产品”,这种观念的一个前提就是:书本身并不重要。中国正在提倡全民阅读,每年的4月,媒体都会讨论中国人均阅读不足的问题。上海的季风书园、南京的先锋书店和北京的万圣书园,是另外一种书店:仍然以书为主,仍然以面向读书人为主。这些书店都靠_______的坚持获得了读者的口碑。这种纯粹的书店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成了读者的精神家园。他们更接近文化,更远离商业。市场的逼迫一直都在,如果一个城市不能提供这样的书店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新媒体时代,“最美书店”成为一个传播学上的噱头。人们会对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和花神咖啡馆_______,是因为那里曾经有过海明威、萨特这样的文化人出没。即便是巴黎这样杰出的城市,也会因为这样的文化地标而多几分魅力。任何一个有文化的城市,都不是靠大建设的_______,而是(),最终才能形成一个传统。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举重若轻集腋成裘津津乐道大名鼎鼎B.无足轻重锲而不舍津津乐道声名鹊起C.无足轻重集腋成裘沾沾自喜大名鼎鼎D.举重若轻锲而不舍沾沾自喜声名鹊起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19A.如果一个城市不能为这样的书店提供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B.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提供这样的书店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C.如果一个城市不能为这样的书店提供支持,就应该有包容之心。D.一个城市如果不能为这样书店提供支持,至少应该有包容之心。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靠一个个文化人,经过漫长的积淀B.经过漫长的积淀,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靠一个个文化人C.靠一个个文化人,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经过漫长的积淀D.经过漫长的积淀,靠一个个文化人,靠这样的一个个书店【答案】17.B18.D19.A20.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请另选一位你熟悉的诗人,根据你对其某首诗歌的理解,续写一节诗。诗是王维空山的新雨洗去俗世的尘埃与喧哗后留下的那份禅意诗是杜甫浣花溪边的那阵秋风卷走层层茅草后袒露的那份情怀……【答案】①诗是李白桃花潭边离别//在历经繁华后//咂摸出的那份情义②诗是苏轼赤壁下的巨浪//在淘尽千古风流后//沉淀的那份感喟③诗是陶潜东篱的秋菊//在繁花尽凋后//绽放的那份悠然21.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补写的内容要与所列节日相关。(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下联:_________________(2)中秋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答案】(1).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2).清风一缕拂丹桂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请在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①请写一篇在班会上的演讲稿。②以自己的名义,以本校学生为对象,写一篇倡议书。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任务一例文:与粮同行,惜之如命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最近“节约粮食”话题频频出现在热搜中,大家对它都很关注,今天这节班会课我演讲的题目是“与粮同行,惜之如命”。粮食,孕育着一代代人茁壮成长,自己历经风吹日晒,最终为人们奉献出自己。诗语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想这正是粮食的一生,也是它们背后辛勤付出,在农田里挥洒汗水的人的一生吧。曾几何时,粮食是人们最热切期盼也是唯一拥有的物品。在农耕文明的时代里,先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辛勤的劳作后,丰盛的谷物是对他们付出的最直接的肯定,也是最让他们满意的回馈。我想到当他们在寒冬腊月里坐在桌旁咀嚼粮食的同时,一定不仅仅只有口舌之快,肠腹之饱,更多的是在粮食中看到了自己,也体会到了那种因付出而得到回报的快乐吧!因此先辈们珍惜粮食,他们将对粮食的爱惜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昔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种尚俭的品性,让无数平凡又贫困的人能够挺过饥荒,熬过严寒去拥抱温暖的春天,磨练出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知足常乐的朴实。粮食培育出了乡下人们的淳朴民风与诚恳态度。在《土豆兄弟》一文中,作者便在对土豆的盛赞中叙述了自己与土豆同行的经历,以及对乡下人们朴实性格的赞美,品味土豆,作者想到了在初春与土豆结缘的温暖,土豆就是他的兄弟。同样的餐桌上看似平淡无味的粮食,不也是我们的兄弟吗?反观现今,挑食、厌食、铺张浪费成了社会的不良风气。随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道路,从最初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不少人开始挑三拣四,甚至公然浪费。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始有尺寸之地。开辟土地尚且如此,何况是种植庄稼呢?
21在这个时代中,我们仍需种植庄稼,珍惜粮食。在遥远的国度,还有无数因饥饿死去的儿童,无数为了生计而奔波游走的人们。麦加先生说过,人一旦有了悲悯情怀,就不会再去索取,悲悯是清空欲望的删除键。因此我们应当细细咀嚼粮食品味,蕴含其中的辛苦与温暖。在粮食匮乏的时代,辛勤劳作能够让先辈们收获快乐,那么我相信在粮食丰裕的世界中,我们也一定能够竭尽全力珍惜粮食。与粮同行,定当惜之如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