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1982700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21
《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指出,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B.患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会在母婴间遗传C.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有关D.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艾滋病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3.科学家将胰岛素的第28和29位的氨基酸调换顺序,成功获得了速效胰岛素,生产速效胰岛素时需要定向改造的对象是A.胰岛素B.胰岛素mRNAC.胰岛素基因D.胰岛B细胞4.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为此,操作正确的是A.直接改造上述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对指导上述两种酶蛋白合成的mRNA进行改造C.利用诱变育种技术促使上述两种酶蛋白的基因突变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控制上述两种酶蛋白的基因进行改造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和尿素等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C.剧烈运动后,通过HCO3-等离子维持内环境中的pH相对稳定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6.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黄瓜的雌花分为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无子黄瓜的处理组是组别甲乙丙丁开花前是否套上纸袋不套袋不套袋套上纸袋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溶液处理柱头不处理用生长素处理用生长素处理不作任何处理A.乙组B.丙组C.乙组和丙组D.丙组和丁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前年冬季,我国北方再次爆发流感。专家指出,接种流感病毒疫苗仍是预防的有效措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M基因编码流感病毒表面抗原(M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病毒的RNA通过逆转录获得的病毒DNA,若要通过PCR技术扩增M基因,关键是设计M基因对应的________。(2)构建M基因表达载体所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3)为保证M基因的表达,重组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________(选填“复制原点”“启动子”或“标记基因”),以便于被受体细胞的RNA聚合酶所识别,催化转录过程。(4)若要将M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大量生产疫苗,通常先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_______。(5)新型疫苗——“DNA疫苗”是将含M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直接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通过M基因的表达产生M蛋白,刺激机体通过免疫过程,产生_______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8.(10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某种品牌的酸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的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的生理盐水,编号为B1、B2、B3、B4、B5、B6;吸取1mL酸奶样液加入试管B1中,混合均匀;然后另取一支吸管从B1中吸取1mL溶液,加入B2中,依次类推,最后从试管B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涂布三个平板,其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乳酸是乳酸菌___________呼吸的产物,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备乳酸菌的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平板冷凝后,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3)该兴趣小组对乳酸菌接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根据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___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的含量和实际值相比,一般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对照组的设置是___________。9.(10分)研究小组探究某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温度适宜),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产生速率或积累速率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甲所示的曲线图。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字母代表气体体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n点的环境因素不包括_____________。(2)图甲的纵坐标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也能得到类似的图象。(3)若图乙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图中字母存在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该植物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气体交换情况中e和d均大于0,则能不能说明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一定有积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现有以下四种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性,但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性。(2)以上细胞中便于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是细胞,这个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3)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上四种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4)蓝藻细胞内含有(物质),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1.(15分)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3(1)该生态系统中A、B(B1、B、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简头表示)。(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作用。(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中的作用是_______。(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KJ。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正确;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播,但不会遗传,B错误;HIV病毒专门攻击人的T细胞,使得T细胞数量减少,则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功能缺失,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能力,导致无法抵御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因此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有关,C正确;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感染HIV,D正确。2、B【答案解析】生物多样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有可能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是新物种的形成,如基因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点睛】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C【答案解析】
4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题目详解】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胰岛素的第28和29个氨基酸调换顺序后可获得速效胰岛素,而蛋白质工程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因此要生产速效胰岛素,需要对胰岛素基因进行定向改造。故选C。4、D【答案解析】 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题目详解】A、蛋白质的功能与其高级结构密切相关,而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又非常复杂,所以直接对蛋白质改造非常困难,且即使改造成功也不能遗传,A错误; B、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不一定能够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且即使成功也不能遗传,B错误;C、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所以使用诱变育种的方法不易获得符合要求的基因,C错误;D、基因工程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所以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控制上述两种酶蛋白的基因进行改造,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5、D【答案解析】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包括:pH、温度和渗透压。【题目详解】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和尿素等,A正确;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C.缓冲物质HCO3-等离子维持内环境中的pH相对稳定,C正确;D.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细胞内,故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故选D。6、B【答案解析】甲组:由于开花前没有套袋,并且开花后未用生长素进行处理,因此黄瓜正常完成授粉,产生的果实有种子;乙组:由于开花前没有套袋,并且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生长素进行处理,因此黄瓜正常完成授粉,产生的果实有种子;丙组:开花前套袋,开花期再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黄瓜不能形成种子,并且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能够获得无子黄瓜;丁组:开花前套袋,开花期没有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植物不能形成种子,
5子房也不会发育成果实,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无籽果实获得的原理和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生长素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明确二倍体的无子果实获得必需不授粉;同时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才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引物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启动子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感受态)抗体和记忆细胞【答案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1)PCR最关键的是需要设计M基因对应的引物。(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重组载体被受体细胞的RNA聚合酶所识别,催化转录过程需要重组载体上有启动子。(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一般要先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以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感受态)。(5)M蛋白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考生需要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进行解答。8、无氧细胞质基质干热灭菌法既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稀释涂布平板法2.64×109偏小另增设一组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其他操作均相同【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倒平板时,温度太低会导致培养基凝固,无法铺展均匀,温度太高,可能会烫伤手指等,因此倒平板时培养基的温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防止平板冷凝后,
6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中造成污染,同时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要对微生物分离后再计数,则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1)乳酸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的场所是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2)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的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中造成污染,同时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3)取6支灭菌的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的生理盐水,标号B1、B2、B3、B4、B5、B6,吸取1mL酸奶样液中加入试管B1中,然后另取一支吸管从B2中吸取1mL溶液,加入B2中,依此类推,最后从试管B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这种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法。根据操作步骤可推知,得到101、102、103、104、105、106倍的稀释液。从试管B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251+265+276)÷3×10×106=2.64×109个/mL。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活菌数目时,因为相邻的细菌可能形成一个菌落,因此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需要另增设一组培养基,接种等量灭菌的生理盐水,主要是检测对培养基和培养器具灭菌是否彻底和操作是否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答案点睛】注意两种常用的接种方法区别,仅用于分离微生物得到单菌落,两种方法均可,但要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则需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常考点有计数原理、计算方法和测定值偏小的原因等等。9、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和温度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或吸收速率表示,也可以用氧气的产生速率或释放速率表示c=d=e=f=0、a=b不能此时整个植株的光合作用不一定大于呼吸作用【答案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曲线表示总光合速率,b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图乙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时的气体交换情况,左侧细胞器是线粒体,右侧细胞器是叶绿体,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1)据图分析,图甲m点与横坐标相交,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n点光合速率达到了最大,说明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该实验又是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说明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也不是温度,因此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2)图甲的纵坐标还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或释放速率表示,也可以用氧气的产生速率或释放速率表示。(3)若图乙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光合作用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细胞对外没有相关气体的吸收或释放,所以只能存在字母a、b。(4)若该植物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气体交换情况中e和d均大于0,只能说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但此时整个植株的光合作用不一定大于呼吸作用,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一定有积累。【答案点睛】
7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起点判断图甲中两条曲线的含义以及m、n点的特殊含义,还要能够根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气体关系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乙图中存在的箭头。10、(1)多样性细胞膜细胞质DNA统一性(2)人口腔上皮细胞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3)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蓝藻(各1分)(4)藻蓝素和叶绿素(各1分)【答案解析】(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细胞膜、细胞质和DNA,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统一性;(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便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色素,因此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便于观察的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4)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考点定位】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11、生物群落A→B1→B2→B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呼吸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答案解析】 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③为化石燃料的燃烧。【题目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ABC三中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必须以生产者为起点,为A→B1→B2→B3。(2)碳元素主要通过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和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3)成分C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4)气味属于化学信息,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若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则应按最低的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根据能量流动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为600×10%×10%=6kg。【答案点睛】易错点:若下一营养级得到的能量最少,按最低的传递效率计算,若最多,则按最高的传递效率进行计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