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ID:81953291

大小:468.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2-11-02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6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7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8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9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16课 (一)赤壁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壬戌/须臾 窈窕/挑剔 徘徊/流派B.白露/揭露 船舷/嫌弃 飘渺/藐视C.嫠妇/罹难 绸缪/悖谬 渔樵/陡峭D.麋鹿/风靡 蜉蝣/饿殍 狼籍/枕藉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B.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C.冯虚御风御:抵御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危:端正B.下江陵下:顺流而下C.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捕鱼D.知不可乎骤得骤:一下子,很轻易地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而不知其所止 客喜而笑C.哀吾生之须臾 不知东方之既白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舞幽壑之潜蛟 ②泣孤舟之嫠妇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下江陵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③不同,②④相同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31-

1A.白露横江B.于是饮酒乐甚C.凌万顷之茫然D.抱明月而长终7.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歌窈窕之章  歌:歌唱B.托遗响于悲风响:声音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捕鱼砍柴D.不知东方之既白白:白色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而又何羡乎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B.《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赤壁赋》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思维发展与提升-31-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B.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C.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D.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侧重写景,借景抒情。B.“望”是古代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农历每月的十六日为“既望”;每月第一日为“朔”,最后一天是“晦”。-31-

3C.“斗”是一种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也指一种盛酒的器具。D.“户”在文中指门,与“夜不闭户”的“户”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地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前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之后又复登舟,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既表达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译文: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译文:  5.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2)《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        。(3)《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句子是:        ,        。(4)《赤壁赋》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        。(5)《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31-

4(6)《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31-

5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北斗展区,生动诠释了这句在北斗圈内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9月5日至9日,北斗应用展区人头攒动。说起“北斗”,大家首先想起的都是导航功能,但你可曾想到,随着北斗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应用 ① ,它可以为城市燃气、电力电网、智慧交通提供精准服务,与你我的生活(    )。正如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所说,北斗之用,可谓(    )。借助北斗系统可以解决如何监测燃气管道、构筑安全屏障这个难题。北斗系统可以对每段管道进行精准定位, ② ,同时对腐蚀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此外,北斗系统还可以生成管网腐蚀图、防腐层综合统计情况等,通过提供精准位置和数据支撑为管道管理和维修提供依据。北斗系统可以助力物流,缩短“时空”距离。在网上订了生鲜、餐饮,70.5%的用户不希望配送时间超过30分钟,还有一些用户希望配送时间能缩短到10分钟以内。这个时候,快递小哥可以求助于“北斗”。据专家介绍,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快速运输、精准送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全流程跟踪。在物流运输车上 ③ ,可以对车速和路线进行实时监控,(    )驾驶安全。结合北斗系统的地理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挖掘,能够定制仓储和站点急需上门接货的位置信息,定制服务线路,提高物流效率。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限制 休戚相关 无所不在 保证B.控制 休戚相关 无孔不入 保障C.控制 息息相关 无孔不入 保证-31-

6D.限制 息息相关 无所不在 保障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快速运输、精准送达等问题,实现全流程跟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B.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精准送达、快速运输,实现全流程跟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C.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解决供需关联、精准送达、快速运输等问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全流程跟踪。D.时空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能够实现全流程跟踪,解决供需关联、快速运输、精准送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① ② ③ 4.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潘多拉效应”。(不超过30个字)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为了让他们喜欢上读书,他们的父亲苏洵想到了一个“怪招”。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旮旯儿里读书,孩子们一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父亲“偷偷摸摸”“神秘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猜想父亲一定在读什么好书。他们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苏轼、苏辙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这个故事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不顾宙斯禁止偏偏打开装满罪恶的盒子如出一辙,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潘多拉效应”。“潘多拉效应”是指  5.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他让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但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31-

7答:  6.仿照画线语句,补写两组句子,使它们构成一组排比。我爱读书,书使我明智,使我明理。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让我认识到了渺小与浩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湖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31-

8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B.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门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C.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这里是说杭州百姓为苏轼立生祠,表达对苏轼的感激之情。D.建中靖国,宋徽宗的年号,用来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则是干支纪年法,古代专用来纪年。9.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自把书上知识传授给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B.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数次在杭州任职,苏轼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C.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危害减少了一半。D.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1-

9(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译文: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译文:  11.苏轼在《赤壁赋》中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描述,句中的“美人”象征圣主贤臣,美好理想。对苏轼来说,“美人”意味着“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本文有多处记述了苏轼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实际做法,请简要概括。答:    -31-

10(二)登泰山记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巅(diān)徂徕(cúlái)南麓(lù)砌石为磴(dēnɡ)B.乾(qián)隆绛(jiànɡ)皓石罅(xià)而皆若偻(lǚ)C.姚鼐(nài)汶(wén)水岱(dài)祠朱孝纯子颍(yǐng)D.樗蒱(chūpú)须臾(yú)戊(wù)申少圜(huán)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泰山之阳(山之南)阴谷皆入济(山之北)B.南麓(山坡)石罅(缝隙)C.复循西谷(沿着行走)绛皓驳色(错杂)D.明烛天南(照)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A.郦道元所谓环水也B.而半山居雾若带然C.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D.石苍黑色,多平方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1-

11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B.道少半,越中岭C.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D.是日观道中石刻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④其远古刻尽漫失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7.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D.或曰:此东海也。8.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余始循以入B.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皆以美于徐公D.以刀劈狼首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阳谷皆入汶(指山南面山谷中的水)B.自京师乘风雪(趁,这里是“冒”的意思)C.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定居)D.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31-

12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乘:冒着。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循:沿着。C.其阴,济水东流阴:水的南面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几:几乎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五鼓”,就是五更。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一次隔两个小时。B.戊申,这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如“甲午中日海战”,也可用来纪月和日,文中是用来纪日的。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其中的“阳”“阴”分别指泰山的北面和南面。用于水则相反。D.古人纪日除了干支法外,还有一些专有名称,如“晦”“望”,《赤壁赋》中还有“既望”。-31-

13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蚤匿于岩窔,从古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乐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双溪归后十日,偕一青、仲孚、应宿,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弇口若,瀑坠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石潭壁上有刻文曰:“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荥阳张峣子厚、合淝黄甫升。绍圣丙子正月甲寅。”凡三十六字。“信臣”“皇甫”“甲寅”之下,各有二字损焉。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其地。人前后观兹瀑者多矣,未有言见北宋人题名者,至余辈乃发出之。人事得失之难期,而物显晦之无常也,往往若此。余是以慨然而复记之。(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十四,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B.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31-

14C.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D.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巳,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是中国古代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也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太傅,中国古代官职。始于西周,为君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各朝代大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C.文端,是清朝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的谥号。谥号,是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D.薨,《礼记·曲礼》中有“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所以春秋战国以后,只有诸侯死了才叫“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出游经过以及留宿张文端墓舍的原因,然后对双溪的自然风景做了精彩描写:岩石青碧,松树茂密。B.置身于双溪优美的环境,作者情不自禁地凭吊张文端,张文端功成身退,衣锦还乡,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想退休归乡颐养天年的愿望。C.作者将披雪瀑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势,将其气势、声威和盘托出。其中“坠”“奋”“起”等动词笔力千钧,生动传神。D.观披雪瀑布的所记所感的写法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引导读者欣赏景物的同时,给人以深刻有益的启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乐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译文:  (2)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其地。译文:  5.本文以“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开头,这里运用了哪些纪时方法?在《登泰山记》中又用到了哪些纪时方法?请举例说明。-31-

15答:  6.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        ,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        ”三句写作者在山顶远望所见的景色。(3)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4)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        ,        ”。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番茄一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的: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爱之情便与日俱增。番茄炒蛋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糖拌番茄是最受小孩子欢迎的,番茄炖牛腩则是广大美食爱好者喜爱的。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红彤彤、圆溜溜的番茄挂满枝头,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惹人喜爱。于是红得像柿子一样的番茄,收获了北方人民赠予的爱称——西红柿。在西方,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一段路,才在餐桌上有了一席之地。大约公元前500年,阿兹特克人在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可爱的果实。后来欧洲人被这种美丽的果实吸引,将其带回欧洲。不过,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得 ① -31-

16。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但最终总会出现敢为人先的人。相传,法国有位画番茄的画家,经常面对着这美丽而“有毒”的浆果。有一天,他鬼使神差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回味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待死亡。 ② ,反而食欲大增。番茄无毒可食用的消息不胫而走。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夸张、排比B.比喻、拟人、排比C.拟人、排比、借代D.比喻、夸张、借代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中,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B.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C.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D.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中,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泰山封禅是帝王向天地报功、展示国泰民安的重要仪式,“刻石纪功”“著己之功绩”是封禅的重要内容。唐玄宗就曾亲自撰写《纪泰山铭》一文,勒碑于岱顶大观峰。但多次封禅泰山的汉武帝却在泰山之巅竖立一块无字碑,这引发后人无数猜测。常言道:“树碑立传,是寻常;树碑无传,则非常。”汉武帝为什么竖立无字碑?请合理推测,概括两点理由。答:    5.下面是某广播电台实习记者撰写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广播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广播稿的要求,请指出并做修改。-31-

1710月28日上午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致罹难者达十五人之多。11月2日,从公交车坠江事故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事故发生的原因系乘客刘某(女,48岁,万州区人)与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造成车辆失控。官方通报称两人的行为涉嫌犯罪。答:   6.观察下面的图画,借助适当的联想和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要求不能脱离画面意境,70个字左右。【注】 图中题字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以监生授福建长乐县丞,迁山西宁乡知县,再迁直隶易州知州。五十五年,命巡视长芦盐政,疏言:“长芦盐引缺额五万七千余道,商人愿先输课,增复原引。自五十六年为始,在长清等县运行。”得旨:“加引虽可增课,恐于商无益。”下九卿议行。山东巡抚核定题覆如所议。雍正元年命祭告华岳是岁山西灾年羹尧入觐请赈上谘巡抚德音德音言无灾及文镜还,入对,备言山西荒歉状。上嘉其直言无隐,令往山西赈平定等诸州县,即命署山西布政使。文镜故有吏才,清厘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一新。自是遂受世宗眷遇。二年,调河南,旋命署巡抚。疏请以陈、许、禹、郑、陕、光六州升直隶州。寻命真除。文镜以严厉刻深为治,督诸州县清逋赋,辟荒田,期会促迫。-31-

18诸州县稍不中程,谴谪立至。尤恶科目儒缓,小忤意,辄劾罢。疏劾知州黄振国,知县汪、邵言纶、关陈等。上遣侍郎海寿、史贻直往按,谴黜如文镜奏。文镜疏请以河南丁银均入地粮,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以雍正五年始。部议从之。五年,疏言黄河盛涨,险工迭出。宜暂用民力,每岁夏至后,将距堤一二里内村庄按户出夫,工急抢护,事竟则散。若非计日可竣者,按名给工食。下部议行。寻授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文镜初隶正蓝旗,命抬入正黄旗。文镜又疏言:“山东仓库亏空,挪新掩旧。请如河南交代例,知府、直隶州离任,所辖州县仓库,令接任官稽察,如有亏空,责偿其半,方得赴新任。道员离任,所辖府、直隶州仓库亦视此例。”上皆用其议。九年,文镜以病乞休,命解任还京师。病痊,仍命回任。十年,复以病乞休,允之。旋卒,赐祭葬,谥端肃。(选自《清史稿》,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雍正元年/命祭告华岳/是岁/山西灾/年羹尧入觐/请赈/上谘巡抚德音/德音言无灾/B.雍正元年/命祭告华岳/是岁山西灾年/羹尧入觐请/赈/上谘巡抚德音/德音言/无灾/C.雍正元年/命祭告华岳/是岁/山西灾/年羹尧入觐请/赈/上谘巡抚德音/德音言无灾/D.雍正元年/命祭告华岳/是岁山西灾年/羹尧入觐/请赈/上谘巡抚德音/德音言无灾/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即国子监监生员,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清代时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B.世宗,此为雍正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殷代。C.正蓝旗,清代八旗之一,因旗色纯蓝而得名。“八旗”是清代为了管理中原百姓而制定的划定区域的管理办法。D.卒,《礼记·曲礼下》说,大夫死曰卒。在唐代二品及以上称“薨”,二品以下五品及以上称“卒”,六品到庶人称“死”。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文镜为官正直,直言敢谏。受命祭告华岳,面对山西的天荒之灾,他丝毫不加隐瞒,以实禀告,获得皇帝的赞赏。B.田文镜颇有吏才,受到重视。他厘清了长期积累的文牍,剔除了原有的痼弊,使得山西百姓的生活为之一新,自此受到雍正帝赏识。-31-

19C.田文镜屡次上疏,多被采纳。他建议将河南丁银均入地粮、夏至后让村庄按户出丁抢修河道,这些建议都被商议执行。D.田文镜援用他例,解决难题。山东仓库亏空,田文镜上疏请求按照河南官员离任交接的做法,对山东离任官员进行处置。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长芦盐引缺额五万七千余道,商人愿先输课,增复原引。译文:  (2)文镜以严厉刻深为治,督诸州县清逋赋,辟荒田,期会促迫。译文:  11.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经常用于谥号中的一些字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田文镜的谥号中为何有一“肃”字。答:   -31-

20第16课 赤壁赋登泰山记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A.xū,tiǎo/tiāo,pái/pài;B.lù,xián,miǎo;C.lí,móu/miù,qiáo/qiào;D.mí/mǐ,fú/piǎo,jí/jiè。答案:B2.解析:C项,御,驾。答案:C3.解析:下:攻占。答案:B4.解析:C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在/介词,被;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D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助词,起舒缓语气作用。答案:C5.解析:①②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④是名词用作动词。答案:A6.解析:A项,“白露”古义是指白茫茫的水汽;今义指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于是”古义是两个词,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由前一事引起。C项,“茫然”古义是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答案:D7.解析:白:明亮。答案:D8.解析: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答案:D9.解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的诗。答案:B-31-

21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客去予亦就睡”中有两个主语,“客去”意思完整,“去”后应断开;“临皋之下”的意思是“临皋亭的下面”,中间不能断开;“揖予”的意思是“向我作揖”,中间不能断开;“乎”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应断开。因此选A。答案:A2.解析:本文中的“户”与“夜不闭户”的“户”意思相同,都指门。答案:D3.解析:不仅有泛舟,还有爬山;不仅描绘了江上景色,还有山石草木等;景色特点是“峭拔”,而非“清幽”。答案:A4.答案:(1)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歌唱,相互应和。(2)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从我船边飞过的,不就是你吗?[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歌唱,相互应和。过了一会儿,(我)叹惜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肴,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体就像松江的鲈鱼。不过去哪里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31-

22于是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崖岸有千尺高。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崖岸,拨开茂密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跨过形如虬龙的古木;攀扶着有高巢的树,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然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忧伤悲哀,肃然起敬,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我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制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到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在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从我船边飞过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5.答案:(1)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5)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6)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第一空,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根据语境,用“限制”更合适。第二空,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结合“与你我的生活”分析可知,应选用“息息相关”。第三空,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无孔不入:是空隙就钻进去,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根据感情色彩分析可知,应选用“无所不在”。第四空,保证:担保;担保做到。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根据语境,用“保障”更合适。故选D。答案:D2.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解决”缺宾语中心语,可在“精准送达”后添加“等问题”;二是语序不当,应是“实现全流程跟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答案:A-31-

233.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①处,前文讲说到“北斗”就想到其导航功能,下文提到“北斗”为城市燃气、电力电网、智慧交通提供服务,可知它的用途正在变多,应用正在变得多样化,据此可推知①处所填内容。②处,前文提到借助北斗系统可以监测燃气管道,且空前说对管道进行精准定位,空后说预测分析腐蚀趋势,因此此处应填“监测腐蚀情况”等内容。③处,根据语境,此段内容讲的是北斗系统对于物流的作用,空后讲“可以对车速和路线进行实时监控”,因此需要在物流运输车上“安装北斗导航设备”,据此可推知③处所填内容。答案:①正在变得多样化 ②动态监测腐蚀情况 ③安装北斗导航设备4.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先指出这一概念的一般属性(心理效应),然后再概括出“潘多拉效应”的本质属性,再按照下定义的格式进行组合即可。答案:(“潘多拉效应”是指:)基于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结果与预期恰好相反的心理效应。5.解析:复句变单句,应先找出或组出一个中心句,然后将其他句子的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归到中心句里去。答案:(示例)苏东坡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是除他盖世才华这一主要因素之外他令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6.答案:王勃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领略到了真挚与深情;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体味到了曲折与光明。7.解析:“呼”的对象是“卒长”,中间不要断开;“急”补充“事”,中间不要断开;“虽禁军且为我尽力”,意思是“你们虽是禁军,姑且为我尽力”,语意联系紧密,中间不要断开;“涂潦”作“不避”的宾语,中间不要断开。据此可知选C。答案:C8.解析:D项,干支在古代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答案:D9.解析:B项,“数次”错,苏轼在杭州任职两次,从“再莅杭”可以看出来;“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错,还用来排泄湖水。答案:B10.解析:(1)庐,名词用作动词,搭建小屋;分堵,分段;卒,最终;全,动词,保全。(2)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用;庶,副词,希望;有补于国,状语后置句。答案:(1)苏轼在堤上搭建小屋居住,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2)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却不敢说,用诗来讽谏,希望有益于国家。-31-

2411.解析:“治国”就是治理好国家,“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理解含意,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答案:①苏轼访察关中利弊,为百姓、衙役减少损失。②苏轼在徐州任上解除黄河水患,保全徐州百姓。③苏轼在杭州任上,修建“苏公堤”。[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就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要输送南山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要经过砥柱险处,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损失减少了一半。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水无法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人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一定不能让水冲塌城墙。”又把富人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那些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没有被淹没的城墙仅有三版。苏轼在堤上搭建小屋居住,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却不敢说,用诗来讽谏,希望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是诽谤皇上的,(将他)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任命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元祐四年-31-

25(苏轼)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疏浚,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容纳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容纳湖水,就疏通这两条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阻隔,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在堤上种了木芙蓉、杨柳,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的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为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常州去世,享年66岁。(二)登泰山记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A项中“磴”应读“dènɡ”;C项中“汶”应读“wèn”;D项中的“圜”应读“yuán”。答案:B2.解析:“山麓”为“山脚”而不是“山坡”。答案:B3.解析:D项“平方”意思是方方整整的。答案:D4.解析:A.“采”同“彩”。C.“圜”同“圆”。D.“冯”同“凭”。答案:B5.解析:B项中“道”是动词,行、走;A、C、D三项中的“道”均为名词,道路。答案:B6.解析:①等到。②和。③弥漫。④磨灭。答案:B7.解析:C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均为判断句。答案:C8.解析:“以”在这里做连词,用在状语动词之间表修饰。而B、C、D三项都做介词,分别解释为“在”“以为”“用”。答案:A9.解析:“居”意为“停留”。答案:C10.解析:C项“阴”指泰山的北面。-31-

26答案:C11.解析: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答案:C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而”前需要断句;“山林之幽邃”与“水石之峭厉”句式一致,中间需要断句;“者”后要断句。故选A。答案:A2.解析: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答案:D3.解析:“表达自己想退休归乡颐养天年的愿望”有误,原文说的是“我”却因为不才,不能为世所用,(匆匆离开官场,)早早寄身于岩崖之间。答案:B4.解析:(1)需要注意两个“者”字的用法和“其……其……乎”句式;(2)要注意“依”“治”“履”等词的意思。答案:(1)而又不知道我今日的心得,与往昔文端公娱游在山水之间的心境,是尚且有所相同呢,还是完全没有相同之处呢?(2)因为这个瀑布邻近本县治所,而我往日曾来游玩过,(只是)没有到达这里就回去了。之后二十多年,直到今日才到达这里。5.答案:这里运用的是年号纪年和干支纪日的方法。《登泰山记》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年号纪年法,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干支纪日法,如“是月丁未”;干支纪月和五更纪时法,如“戊申晦五鼓”。[参考译文]-31-

27乾隆四十年的七月丁巳,我邀请了左世琅(字一青)、张若兆(字应宿)一同进入北山,游览双溪。左一青的弟弟左仲孚,也在被邀请之列,但是突然生病,最终没能到来。左一青又先回去了。我便和张应宿一起住在了张太傅文端公墓地旁边的庐舍里,天降大雨,双溪的溪流猛涨,(我们)便滞留在那里好几天。大概龙溪水从西北方向滚滚而来,在快要进入两座山崖之间的入口时,又有椒园之水汇入,(因为两水汇聚,)所以这条溪便被称为“双溪”。茂盛的松树恰如堤坝在双溪内环绕,双溪外,苍绿色的山岩交错分布,整个情形像双环状。我们处于环状的中间,向四处观望,恰好目睹烟雨的聚合与消散,树林和石头簇拥着交错呈现,在烟雨中这些景致变化万千。夜晚坐在同一灯光下,倚靠几案默听,所有的声响都汇入耳畔,我们便有一种孤寂冷清的肃然之感。当年张文端遇到明主仁皇帝玄烨,升任为辅佐的丞相,等到告老还乡之时,皇帝亲笔书写了“双溪”来赏赐他,(文端公)归乡后便将此悬挂于这门楣之上,在此地悠游自在闲适度日,数年后才去世,天下人都称赞这是一大美事。而我却因为不才,不能为世所用,(匆匆离开官场,)早早寄身于岩崖之间,在这风雨之夜追随先人遗踪,追思文端公的风范,邈远而不可企及。而又不知道我今日的心得,与往昔文端公娱游在山水之间的心境,是尚且有所相同呢,还是完全没有相同之处呢?游双溪回来后十天,我偕同左一青、左仲孚、张应宿,前往观赏披雪瀑布。(披雪瀑布的)水源出于西山,向东流经两面石壁的隘口,隘口内陷,成为一个大石潭,就像一个大腹小口的瓦器一样,瀑流坠落于瓦器之中,水流冲荡,再度溅起,飞起的水沫飘散如雾,水流像蛇一样曲折蜿蜒,如雷奔腾,最终落于平地。这里向南距离本县治所七八里,西北方向距离双溪也有七八里。中间有一座山岭,岭上山林幽深,水石陡峻,好像是故意成为诡谲骇人的样子而变化于此的,这是我们县里的一大奇景。石潭壁上刻有文字:“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荥阳张峣子厚、合淝黄甫升。绍圣丙子正月甲寅。”总共三十六个字。在“信臣”“皇甫”“甲寅”的下面,各有两个字缺损。因为这个瀑布邻近本县治所,而我往日曾来游玩过,(只是)没有到达这里就回去了。之后二十多年,直到今日才到达这里。前前后后观赏这个瀑布的人太多了,没有说见过北宋人题名的,一直到我们这些人来到,才发现了这些题字。人事的得与失难以预料,而万事万物的显著与隐晦变化无常,往往就像这样。我因此感慨万千而又写下了这些。6.答案:(1)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2)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3)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4)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学科素养升级练1.-31-

28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番茄炒蛋是……,糖拌番茄是……,番茄炖牛腩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一段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材料中并没有使用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的语病有两处。一是“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偷换主语,由“长势更旺”可知,整个句子的主语是“番茄”,“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的主语是中国的环境,可改为“但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中……”,以使主语保持一致。二是成分残缺,可在“凉爽”前加“在”。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A项全部修改正确。故答案为A项。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第一处,横线前说“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那么“使得”后应填一种结果,这个结果还应和“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相关,故应填“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之类的内容。第二处,横线前说“等待死亡”,横线后说“反而食欲大增”,说明横线处应填“结果他不仅没死”之类的内容。答案:①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 ②结果他不仅没死4.解析:解答此题,可从汉武帝的功绩和碑文的作用等角度分析。如功高无比的汉武帝胸怀博大,将自己的功过任后人评说;或敬仰泰山,因为他前后多次封禅泰山。答案:①功过任后人评说的谦逊、淡然,功高自诩的自信、霸气;②对奇伟泰山的敬仰无以言表。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作为广播稿,语言要通俗明了,尽量用口语,要注意避免谐音字造成的误解。“10时许”“致罹难者达十五人之多”“获悉”“系”等,都是书面语,须修改;用括号进行注释也不符合广播稿的语体要求,须去掉括号,将括号里的内容改为通俗的口语。答案:示例:①“10时许”改为“10点左右”;②“致罹难者达十五人之多”改为“导致十五人死亡”;③“获悉”改为“获得消息”;④“系”改为“是”;⑤把括号删去,相关句子改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万州区48岁女乘客刘某……”。-31-

296.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题中这幅画是丰子恺的作品。图画以疏朗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房舍廊前的景致,其中有卷起的竹帘和木桌、茶具。画面大片留白,一弯浅浅的月牙儿高挂,题款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描写画面内容时,要尽量抓住画中的这些景致进行想象和联想,描绘出清雅的房舍、清幽的夜色,以及友人相聚又相离后的心境。答案:(示例)夜已深,一钩新月天如水,清风徐来,人散尽。几案简约,随意摆放的茶具似乎还不舍得释放主人家的余温,在清冷的月光下默默无言,等待下一次的相逢。7.解析:“是岁”后面可断可不断,“年羹尧”是一人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项。“请赈”是一个句子,意为“请求赈灾”,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答案:A8.解析:“八旗”是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而非“为了管理中原百姓而制定的划定区域的管理办法”。答案:C9.解析:“使得山西百姓的生活为之一新”错误,由原文“吏治为之一新”可知,是山西吏治出现了全新的面貌。答案:B10.解析:(1)“盐引”是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此处不用翻译;“输课”,缴纳赋税。(2)“督”,督促;“逋赋”,未缴纳的赋税;“期会”,定下期限。答案:(1)长芦的盐引缺额五万七千多道,商人愿意先缴纳赋税,增加恢复到原来应该收的数量。(2)田文镜把严厉苛刻当作治理方法,督促河南诸州县清查未缴纳的赋税,开辟荒田,定下期限,催促执行。11.答案:①治理严厉深刻。督促各州县未缴纳赋税,催促开辟荒田;各州县稍不合要求,立刻责备;官员行动迟缓,态度忤逆,立刻弹劾。②不对权贵搞特殊。对于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也不搞例外,一律要求其缴纳赋税。③对离任官员进行追责。官员离职时,如有亏空,责令其偿还一半。[参考译文]-31-

30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以监生身份被任命为福建长乐县县丞,升迁山西宁乡县知县,再升为直隶易州知州。康熙五十五年,奉命巡视长芦的盐政,田文镜上疏说:“长芦的盐引缺额五万七千多道,商人愿意先缴纳赋税,增加恢复到原来应该收的数量。自康熙五十六年起,在长清等县运行。”朝廷下旨说:“增加盐引虽然可以增加赋税收入,但是恐怕对商人没有好处啊。”(于是将这个建议)批交九卿议论。山东巡抚核定后题本具奏,和田文镜的建议一样。雍正元年,受命祭告华岳。这一年山西大灾,年羹尧入朝觐见,请求(朝廷)赈灾。皇上询问了巡抚德音,德音说没有灾害。等到田文镜回京,入朝回复,详尽地说了山西天荒歉收的情况。皇上赞赏他直言不讳,命他前往山西赈济平定等各州县,就命他代理山西布政使。田文镜素来就有为官之才,(到了山西之后)厘清了长期积累下的文牍,剔除了原有的痼弊,使得山西吏治为之一新。自此就受到了雍正帝的赏识。雍正二年,(田文镜)调任河南,很快(雍正帝就)命(他)暂代河南巡抚之职。(田文镜)上疏请求将陈、许、禹、郑、陕、先六州升为直隶州。不久(雍正帝)实授他为河南巡抚。田文镜把严厉苛刻当作治理方法,督促(河南)各州县清查未缴纳的赋税,开辟荒田,定下期限,催促执行。(河南)各州县稍有不符合要求的,(他的)责备立刻就到。(田文镜)尤其厌恶科举出身的人迂缓迟钝,稍有忤逆,就弹劾罢免。(相继)上疏弹劾知州黄振国,知县汪、邵言纶、关陈等人。雍正帝派遣侍郎海寿、史贻直前去(河南)调查(这些人),(结果都)按照田文镜的奏书(将他们)罢免了。田文镜上疏请求将河南的丁银均入地粮,地方上有声望、有钱的人,不分等级,一律缴纳赋税,从雍正五年开始实行。各部商议之后听取了该建议。雍正五年,(田文镜)上疏说黄河水涨严重,各地段接连出现险情。应该暂时征集民力,每年夏至之后,让距离河堤一二里以内的村庄按户出丁,工程紧急就抢修维护,修完之后就遣散。如果不是短期可以竣工的工程,就按照人名发放粮食。下发各部商议之后执行。不久(田文镜)就被授为河南总督,(又)升任兵部尚书。田文镜原来隶属正蓝旗,(皇上)下令将其抬入正黄旗。田文镜又上疏说:“山东仓库亏空,把新粮挪来掩盖旧的亏空。请求像河南地方官接替的惯例一样,知府、直隶州有离任的,所管辖的州县的仓库,就让接任的官员稽查,如果出现亏空,责令(原来的官员)赔偿一半,才能前去新任。道员离任,所管辖的府、直隶州的仓库也按照这样办理。”雍正帝都采纳了他的建议。雍正九年,田文镜因病上疏请求退休,皇上下令解除职务返回京师。病愈,仍旧命他回到原任。雍正十年,他再次因病请求退休,(雍正帝)准许了他。不久(田文镜)就逝世了,御赐祭奠安葬,谥号端肃。-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