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砂肋软体排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砂肋排施工方案13
1砂肋排施工工艺一、工程概况二、软体排施工方案(一)、软体排材料软体排质量要求为:排体选用面布230g/m2的编织布与底布150g/m2短纤涤纶针刺无纺土工布复合;砂肋充填料为料径大于0.075mm颗粒含量应大于5%,粘粒含量(〈0。005m)控制在10%以内。相邻排体在垂直于海挡堤轴线方向上必须连续,不得分开。龙口段砂肋软体排选用300g机织布+150g无纺布。软体排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经检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二)、软体排制作排体采用针刺无纺土工布与编织布缝制拼接而成,排体四边采用加筋带加筋.在围堤横断面方向,软体排整块制作,不准搭接或缝接,其尺度依所在断面结构尺度而定.在围堤轴线方向,软体排可以搭接或缝接,单块软体排尺度依制作条件和施工条件而定.1、单块软体排的制作长度为垂直于堤轴线软体排铺设的宽度并略有余量,余量暂定为0。5~0。8m。2、加工时,砂肋加工成圆筒状,直径为30cm,每根的长度为单块软体排的宽度,一次加工成型.在砂肋的两头分别设置充砂口、出水口.3、加筋带沿单块软体排的长度方向(即垂直于堤轴线方向)直接缝接在编织布一侧,带与带之间的间距为1m。缝制时,每间隔1m,利用加筋带,缝制一个ф280的砂肋套,用来穿扦并固定砂肋于软体排布上。4、单块排体土工布沿堤身轴线方向的拼接及砂肋套拼接和缝制采用包缝法拼接(二道锦纶线,针脚间距≤7mm),缝制后强度不小于原织物设计强度的70%,加筋带采用三道锦纶线(针脚间距≤10mm)可靠地缝制在软体排上。5、软体排加工后,沿单块软体排的长度方向,在每块软体排的排尾缝接多根连结绳,连结绳采用ф8的尼龙绳,用以固定软体排用。6、软体排铺设时力求平整,不得有折又叠现象,在围堤横断面应有的松弛,张力不可过紧,确保定位精度和搭接长度。7、软体排展开铺设就位后,采用可靠地固定在软体排四周定位用钢管上,及时充填砂肋袋压载,阻止软体排被水流、风浪作用而导致掀开移位.13
28、软体排在制作、运输、堆放和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不得出现破损和老化现象,如出现则采取补救措施。(三)、软体排的堆放、吊运1、成型后的软体排,沿软体排的长度方向进行折叠,将带有连结绳的排尾折叠在上面,用尼龙绳捆绑。2、肋条按布的规格及每块软体排配置的根数分别绑扎在一块,并与同幅软体排号标注一致。3、软体排使用前,堆放入库或场外用塑料布覆盖,严禁暴露日晒.4、软体排的运输,先由平板拖车送到出料码头,吊到运输船上。由运输船送到铺排地点,采用铺排船进行铺排施工。(四)、软体排的铺设本工程采用铺排船进行铺排施工。1、软体排铺设工艺的总体思路为了确保软体排铺设实际平面位置及相邻两块软体排搭接宽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利用GPS测量系统对施工船机精确定位的同时,必须对软体排排体入水前的平面位置进行有效预控。因此在本工程中对软体排的铺设我们将采用如下施工工艺:(1)软体排卷在施工船上所设置的止动卷筒;(2)将软体排在施工船甲板上展开后利用砂肋体在软体排上按一定的间距进行预先压载(利用直径为300mm的砂肋进行压载);(3)开动卷筒释放软体排并在GPS测量系统的控制下按一定的步距进行移船,实施软体排排体的沉放和铺设。2、软体排排体铺设工序安排原则软体排排体铺设速度大于后继工序的推进速度:软体排排体铺设工作面应超前后道工序工作面200m以上,以避免工序间的相互干扰。3、软体排铺设施工工艺放样设标(GPS定位)铺排船进铺设位置,抛锚定位排体上卷筒起浮标、校正船位,使滑板前沿线与边线一致穿砂肋,充灌砂肋袋启动滑板,将排头沉放至海底绞锚移船、校正船位继续穿砂肋、充灌松开压排梁与刹车,绞锚横移船位沉排检查排尾位置解开拉排尼龙绳,将最后一段排沉放海底下一块排施工是否A改装型铺排船铺排施工工艺流程13
3(1)定位铺排船主要依靠GPS卫星水上导航系统给予水上定位,先把船上GPS卫星水上导航系统的导航图移至铺排施工的范围,然后垂直于排布轴线方向将六锚抛下,再通过现场GPS测量的卫星水上导航图移锚,将船准确地定位至要求施工的排布轴线。考虑到最后下水的那部分排布,可能因水流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与下一块排搭接不到位的现象,我们先将每块排布末端的两个角上各系一个小锚浮,再铺下一块排时先将铺排船移至锚浮前方保证设计水下排布达到搭接长度。(2)铺设①排体卷上卷筒a。排体由运输船运至现场,铺排船将滑板放成水平,由船上起重机将排体吊到甲板上。b。在甲板上展开排体,松开刹车,用25m长的双股丙纶绳(Ф14mm)将排体末端的加筋圈和卷筒上各系点所设置的钢丝绳(每0。5m一个)连接起来,见下图.排体上卷筒示意图c。开动卷筒端部的绞车,使排体逐渐卷上卷筒。第一步:开动卷筒端部的绞车转动卷筒,卷起钢丝绳和丙纶绳,每两条绳需一名工人,以便随时纠正绳位,使绳位始终卷在系点左右位置,确保排体平整均匀卷在卷筒上。第二步:排体上卷时卷筒的两端各需二名工人,随时纠正排体的位置,避免卷偏、卷皱,甲板上排体两侧需要6至8名工人整平预卷排体。最后,当排体端部于滑板边缘齐平时,停止卷筒作业,并将卷筒刹住。(3)软体排铺设①如前定位所述,配合工长指挥锚车操作人员将铺排船准确定位于排头位置。砂料船滑板②初始充砂.排体前端按设计要求均匀地穿入砂肋筒,用两台4PL-250型水力冲挖机组进行充砂作业(运砂船停靠在铺排船卷筒一侧,砂肋封口必须用尼龙绳)(见下图)。砂肋软体排铺设船机平面布置示意图砂肋软体排铺设工序示意图(1)③松动卷筒刹车释放1.5m13
4左右的软体排(长度小于第一条未充砂肋管到安全甲板外边缘距离,保证最后一条充满的砂肋管停在甲板外边缘,以下各步同),刹住卷筒,下放滑板,使滑板上排体下滑,直到已充砂肋下滑到滑板上的土工布绷紧为止,滑板下的最大倾角控制在30度左右(见下图)。砂肋软体排铺设工序示意图(2)④根据滑板外边缘处到水底泥面的距离及滑下的软体排长度,计算出已沉放到泥面上的软体排长度,根据此长度确定第一次移船的距离,避免排体的重叠或排头定位失误。铺排船通过GPS卫星水上导航系统计算移动距离,平缓退船到目标位置.移船距离要略小于落在泥面上的软体排的长度,防止排头被拖移或排体撕裂(见下图)。砂肋软体排铺设工序示意图(3)⑤保持滑板倾角不变,释放软体排,在甲板上每次充4至6条砂肋管,通过GPS卫星水上导航系统移船使软体排铺设到位,当甲板上已充的最后一条砂肋管滑到甲板边缘时,停止移船。⑥重复e步骤,直至排体铺完,回收丙纶绳.⑦后一幅排根据前一幅已铺设排体,在GPS卫星水上导航系统的导航图及前一幅排布最后锚浮位置,确定当前排体的平面位置。⑧铺排船如作业区水深不能满足吃水要求,人工进行铺排施工。4、土工布排体搭接实际平面位置的检测在整个土工布排体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每幅土工布排体的铺设质量,特别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相邻排体间的实际搭接量和每幅排体的实际平面位置,便于更好地指导下一施工任务的有效实施,对每幅已铺设排体进行相邻排体间搭按宽度和实际平面位置的检测.(1)土工布排体实际平面位置的检测对于平面位置的检测,采用浮标法进行检测,在土工布排体铺设过程中在每幅软体排沿宽度方向两侧各均匀布置3个浮标检测点位。浮标与排体的连接采用Ф14mm的丙纶绳连接,丙纶绳长度为当前水深的2倍。检测方法为:待整幅排体铺设结束后,利用施工作业船作为检测平台,通过绞动锚缆移船至浮标处,打捞起浮标并将Ф14mm的丙纶绳拉紧确保其处于垂直状态(确保检测点位的真实性),利用移动背包式GPS检测该点的实际平面位置,测点数共6个。同时沿排体推进方向侧的3个测点的实际平面值可作为下一幅排体实际平面位置确定的修正依据,而靠岸侧3个检测点的实际平面值可作为与上一幅相邻排体间搭接量检测的依据。13
5(2)相邻排体间搭接宽度的检测检测方法一:用浮标法检测。检验数量:本标段排体宽度6—11m,测点数为2个。具体操作:利用当前已铺设完的排体2个平面位置检测。点数值与上一幅排体2个平面位置检测点数值作比较,得出实际相邻排体的搭接量。检测方法二:潜水探摸。检验数量:测点数为2个.具体操作:在每幅排体距排边2m的位置均匀设置2个明显的检测标记.待当前排铺设结束后由潜水员下水探摸相邻排体所设置的2个检测标记与当前排排边的距离(a),并推算出相邻排体的实际搭接量(2—a)。检测标记a相邻排3m当前排5、质量要求(1)、制作软体排的材料,其单位质量、延伸率、孔径必须达到设计要求.(2)、充灌砂的砂料粒径大于0。075mm以上的颗粒含量大于50%,小于0。005mm颗粒含量小于10%。(3)、铺设后的轴线偏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一、软体排安全保证措施(一)、建立安全生产目标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由于本项施工在水上作业,水下最深处达到15米,为确保施工安全据此确定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实现“五无”(“五无"即无死亡,无火灾,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安全生产无事故),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二)、安全保证体系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3
6的方针,根据项目组织结构网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网络,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安全领导小组组长,项目总工、专职安全员担任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并在项目部内部配备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管理水平的专职安技干部,各生产班组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安全组织成员组长:吴海涛副组长:郑江组员:魏海涛杨涛邹德成王海龙杨立业张国华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项目部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项目部人员及各施工队负责人、兼职安全员学习,施工队再组织各个班组及操作人员学习。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新上岗的人员和换岗人员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必要的岗前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结合施工进度,对全体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各层次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消除隐患。采取一切可预防的措施,坚决杜绝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1)项目部领导人的安全责任制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落实、检查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②从组织管理方面指挥安全生产,对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负直接责任.在每次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相应的有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③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全体安全人员会议,分析工程过程中的安全动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解决安全难题,并布置下阶段安全生产工作。④每周定期对部门管理人员、各作业工种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责任教育,并进行一次例行专项检查。⑤经常深入工程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并不断总结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操作示范;对于不符合安全技术的规程,对照国家安全标准、技术措施进行整改。⑥参加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从技术角度上分析其原因,提出鉴定意见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整改。⑦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经验交流表彰活动,对安全生产作出成绩的班组、个人进行奖励,对发生事故的个人、班组进行经济惩罚,重大事故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2)各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制13
7①各工种都必须认真遵守本工种的各种安全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本单位、本班组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②坚持“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基本方针.③必须服从本单位部门及专职和兼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自觉维护各种安全技术措施.④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按规程、规定操作并穿戴防护用品,否则产生的事故由个人负责。3、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投入各类主要机械设备和各主要工种,对照国家安全强制性标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专门机械专人管理,保证责任制人,措施到位.水上作业主要机械及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下:(1)机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①现场施工机械必须按施工平面图布置,如须移动,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方可移动.②现场机械安装应稳固,带有胶轮胎的机械应将轮胎拆下并垫离地面,保养好。按规定搭设操作平台、防护栏杆,保证进.出料安全,整机应搭设安全可靠的操作棚。③机械安装或检修完毕,必须经试运转正常后,办理交接班签证手续后方准使用。④一切机械、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行车轨道必须接零、接地线,电阻不大于10欧。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准有的设备接零有的设备接地。⑤所有的施工机械都应安装漏电保护器。特别是移动型机具,不安装漏电保护器不得使用。⑥实行一机一闸制,所有机械都应设独立的开关箱,箱内不得存放什物。开关距所控设备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⑦机械操作人员要事先经过培训,三机操作工要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行定机定人定责任制。⑧操作工应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构造、原理、性能、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⑨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水上作业防护用品,操作旋转机库严禁戴手套。女工要戴女工帽,长发不得外露。⑩使用移动型机具,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的规定,禁止在无穿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行工作。13
8⑩机械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位另配件、防护装置、尤其是离合器、制动器、限位器等是否齐全有效,并进行试运转,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⑪使用移动型机具应按规定设辅助人员,多机同时作业、要设监护人。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必须有从有主,统一指挥.⑫各种机械不准超载运行,运行中发现有异声、什音或电机过热(超过电机铭牌规定温度)应停机检修、或降温,严禁在运行中检修、保养。⑬按时做好各种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按规定加注润滑油.严禁机械带病运转,中途停电,应切断电源。⑭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应拉闸断电锁箱,并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警示牌",最好设监护人,停电牌应诠挂谁取。⑮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或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关箱加锁,并做好“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2)泥浆泵安全操作规程①泥浆泵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架或地基上,不得松动。②启动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a各连接部位牢固;b电动机旋转方向正确;c离合器灵活可靠;d管路连接牢固,密封可靠,底阀灵活有效。③启动前,吸水管、底阀及泵体内应注满引水,压力表缓冲器上端应注满油。④启动前使活塞往复两次,无阻梗时方可空载起动.启动后,应待运转正常,再逐步增加载荷。⑤运转中,应经常测试泥浆含砂量。泥浆含砂量不得超过10%。⑥有多挡速度的泥浆泵,在每班运转中应将几挡速度分别运转,运转时间均不得少于30min。⑦运转中不得变速;当需要变速时,应停泵进行换挡。⑧运转中,当出现异响或水量、压力不正常,或有明显高温时,应停泵检查。⑨在正常情况下,应在空载时停泵。停泵时间较长时,应全部开放水孔,并松开缸盖,提起底阀放水杆,放尽泵体及管道中的全部泥砂。⑩13
9长期停用时,应清洗各部泥砂、油垢,将曲轴箱内润滑油放尽,并应采取防锈、防腐措施。(3)水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①在通航江河上施工应符合现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②船只操作驾驶人员应持证上岗,要了解、熟悉本河段作业区情况,并熟知本机船的动力设备和管系的布置、安装、修理方法、技术要求,做到操作熟练,发现故障做到及时排除.③施工作业前了解作业区域的水深、流速、河床地质等有关情况,为船舶行驶、抛锚定位做好安全准备工作。④水上作业生产调度人员必须掌握和及时了解当地的气象和水文情况。遇有大风天气应检查和加固船只的锚缆等设施;遇有雨、雾天视线不清时,船只应显示规定的信号,必要时停止航行或作业。⑤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穿戴好救生衣,按要求配备足够的救生圈,并放置指定的地点;施工人员还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救生衣和其他防护用品,并派人员在一定距离进行交通管理.⑥水上施工船舶必须锚固可靠,有足够的抗风浪、水流能力,工作面四周要设栏杆或安全网;停靠船必须系好缆绳,并加保险缆,跳板要搭设牢固,并要订防滑设施。⑦施工期间,每班必须专人进行瞭望,严禁嬉戏打闹,严禁酒后上班,严禁单人操作。⑧水上作业工作面整洁,无油垢、杂物等.⑨坚决杜绝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⑩夜间施工必须配足灯光照明,并按航运规则正确设置安全警示灯、警示灯、警示牌等信号,并由专人进行安全信号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大(雷)雨、大雾或风力大于六级以上的恶劣天气,严禁作业,暴风雨前、中、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并专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装吊工安全操作规程①持证上岗,检查作业场所的环境、安全设施等,确认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方可进行作业。作业时,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手套、救生衣等。13
10②检查作业场所的电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规定,夜间作业是否有足够的照明和安全电压工作灯。③拴挂吊具时,确定拴挂吊具的位置;用两支点或交叉起吊时,吊钩处千斤绳、卡环、起重钢丝绳等,均应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吊具栓挂应牢靠,吊钩应封钩,以防在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落;捆扎有棱角或利口的物件时,钢丝绳与物件的接触处,应垫以麻袋、橡胶等物;起吊前应栓溜绳,吊点位置必须准确。④起吊时,先将构件提升离地面10~20cm,经检查无异常现象时,方可继续提升;保持垂直起吊;作业人员不得在已受力索具附近停留;起重臂所涉及区域的下方严禁站人。⑤吊放时,应缓慢下降,确认管袋放置平稳并固定牢靠,方可松钩。⑥必须由专人担任指挥,信号准确、声音洪亮和清楚。4、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制定系统的安全教育制度,对新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特种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对变换工种的进行新工种安全教育;每种教育都得有相关的具体安全内容,且记录在册,使每个人都得了解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在实际操作前对他们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既要有全面性而且要有针对性,并且要履行签字手续;施工管理人员要按规定进行年度安全培训,专职安全人员不仅要按规定进行年度培训而且要考核合格。5、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工程现场上按安全标志总平面图设置安全标志,安装警示说明,书写安全纪律;基坑临边进行支撑防护、机电设备安装漏电保护、高压电源采取安全格栅、所有电器必须进行防雷接地,电工要有专门上岗证书,并持证按电工操作规程作业,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制定专项用电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在各施工点入口,施工车辆与交通车辆干扰较多,设立明显标志和路栏,安排专人值班,指挥疏导交通,以免相互影响,确保道路畅通。(三)施工中的具体安全防范措施。1、参与充砂施工作业的全体人员,包括船上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按照规定穿戴救生衣,系好救生衣带子,严禁作业时穿拖鞋。2、船必须按项目部规定接收天气预报,每天至少二次,当预报风力大于或等于7级东北或者北风时,停止铺排。3、夜晚进行铺排施工,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13
111、严禁人员在锚机、锚缆、卷扬机、充砂泵、滚筒旁边和船舷边休息。2、属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3、充砂船的操纵台、滚筒操作、前后锚机以及配合铺排的起锚艇、充沙船、联锁片运输船、拖轮以及技术人员必须确保对讲机通信畅通.4、由于新铺设的冲泥管袋施工完成后,在护底抛石施工完成前该区段内严禁施工船舶抛锚。防止船舶搁浅以及抛锚破坏铺设的软体排。5、充砂船靠泊铺排船之前,必须提前向铺排船长报告,问清铺排船的锚系布置及周围的水流情况,经铺排船长同意后方可靠泊。6、充砂船靠泊铺排船,无论何种天气,至少应挂4根靠船缆绳(2根前进缆、2根倒船缆)。充砂时,充砂船应对缆绳受力情况进行检查。遇风浪较大时,充砂船跳动比较剧烈,应在原靠船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靠船缆。7、充砂船未停靠妥当时,严禁充砂作业人员上下。8、充砂船在进行充砂补水时,水枪严禁射击周围作业人员。同时要注意适当补水,防止砂过干导致堵管或过稀导致充砂时间过长。9、灌砂作业人员应注意防止砂液溅到眼睛内。10、灌砂作业时应安排一人观察、理顺充泥管袋袋,防止管袋扭曲而造成砂肋袋充爆的情况发生。11、严禁作业人员在倾斜滑板上进行充砂作业。(四)、安全应急处置预案1、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事故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安全事故,以减少损失。序号姓名职务电话号码备注1吴海涛组长131995037772魏海涛副组长151451762073杨涛抢救组组长156635788004邹德成抢救组副组长1379667851113
125郑江运输组组长158458118766杨立业通讯组组长131598038682、应急措施(1)、遇有航道通行高峰时,为避免发生事故,所有水上施工船舶立即停止施工,并且及时停靠岸边以缓解航道通行压力。(2)、当通航船舶发生碰撞时,立即让出通道,以利于事故处理,避免发生航道堵塞产生二次事故。(3)、及时做好各种应急事故演练。(4)、做到每天专人巡视现场电缆电线及用电设施,保证漏电保护器的安全使用。(5)、护坡工程战线较长,为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施工干扰,可分成若干段同时进行施工,这样既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6)、专职安全员及协调组成员要加强巡查,定时查看水面情况,看到水位上涨要及时报告。对于在施工时,如有危险时,应立即暂停该区段施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护工作。(7)、所有施工人员配发救生衣,水面放置长木杆、木板和绳索等各种救生救援物品,防止淹溺。挖掘机、装载机、汽车等设备保持完好状态,随时准备抢险救援。(8)、专职安全员应佩戴袖标同维护电工一起要经常检查电线路,发现线路破损及时修补或更换。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都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关键设备做好接地.(9)、现场交叉作业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设专人协调指挥,以事故发生。3、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发生事故,应当立即逐级上报,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及时对事故人员进行处置。(2)、轻伤、重伤事故,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上报行业主管部门.(3)、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4)、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并及时开展现场安全教育。(5)、对事故隐瞒不报,以重报轻或长期拖延不处理,弄虚作假的要追究法人的责任。13
134、通讯保障(1)、为保证发生事故情况顺利及时传送,在常规通讯中断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还要配备专用车辆和通讯人员,来传递现场情况和主管单位保持联系。(2)、通讯联络医院救护中心:120报警:110火警:119有关负责人联系电话:项目经理:吴海涛13199503777安全员:郑江158458118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