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初探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家庭与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与信息技术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当然,教育也与信息技术快速地融入到一起。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家校合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家校合作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分析问题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原因的探求无外乎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出发.信息化条件下家校合作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发展水平,而这会随着科技水平提高自然得以改变.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在目前信息技术水平下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观问题。
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初探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家庭与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与信息技术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当然,教育也与信息技术快速地融入到一起。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家校合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家校合作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分析问题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原因的探求无外乎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出发.信息化条件下家校合作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发展水平,而这会随着科技水平提高自然得以改变.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在目前信息技术水平下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观问题。
2 通过对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梳理和剖析,以及结合对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水平的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是以下三大问题:一是信息化的家校合作并没有很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甚至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并没有在信息化家校合作成为追求的对象。二是由于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家校合作观念的影响,使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并不能发挥本应具有的作用,并没有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使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加以落实。三是由于教师和家长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的有限,使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的应用功能出现偏差,甚至异化。 一、信息化背境下家校合作中追求目标的偏差 信息化技术在家校合作中应用主要是要增进家校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宽家校合作的领域,特别是能帮助学校和家庭共同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然而合作目的的偏差,使得信息化家校合作更加偏重于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家校交流的内容几乎全集中在学习方面,主要是学习成绩和围绕学习的遵守纪律情况。这些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学校只是学习的地方,这种陈旧传统的观念的存在使得家校合作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除学习之外的其他素质。无论是从家长方面还是从教师方面,常常是孩子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才使双方走到了一起,只有少数家校和教师遇到孩子非学习问题才进行合作。这种现象反映出家校都出现了合作目的的偏差。如见图1、图2。
3 其实,家校双方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为实现孩子全面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从学校育人角度来看就不会使学校成为生产学习机器的工厂,不再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人的成长需求应该是多元的。学习确实是孩子在成长期主要内容,但绝不是全部。他们需要在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生活适应等方面全面发展,所以家校合作的内容应是全面的,帮助孩子学会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信息化对家校合作的有力支持,也会转变家校合作传统观念,使家校合作在新时代的今天追求正确的目标. 二、信息化背景下家校合作中双方角色定位的偏差 信息技术主要是对家校合作起到辅助作用.由于我国家校合作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家校合作中的问题有新问题,也有仍然没有解决的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家校合作中双方所处地位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开发的内容和运用的程度。当然,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一段时日的研究和实践得以解决。 在家校合作中,双方在教育孩子中所处的地位问题是很关键的.彼此间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在合作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家校双方理应形成平等互助,共同提升,共同帮助孩子成长的角色定位。可现实的情况是,家校双方往往存在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不明确的问题,彼此间所处的位置不清楚,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出现了责权不明的情况.其实,家校合作中家长和学生不存在一方比另一方有权威,一方不如另一方的问题,而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补位,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 家校合作应该清楚合作的共同追求是促进孩子良好地成长,这是双方的合作基础。所以,在信息化家校合作中双方不能因为责任或权利定位的不确切,而使彼此在现实互动中合作的基础动摇,往往成为一方向另一方的单边信息传输,而且在单边活动中家长往往成为接受方。这种被动的家长接受式信息化家校合作,其实也与学校一方没有对家校合作做规划有关。在实际运用信息化的家校合作中都是教师需要家长帮助时才想起沟通。这往往造成教师准备较为充分,而家长毫无准备,自然容易成为信息交流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学校应规划一定主题的信息化家校合作的交流内容,使家长能充分地参与其中,激发家长参与信息化家校互动的积极性。其实,教师与家长之间普遍认同对孩子的培养不是其中一方的事情.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家长既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又能够调控好互通的限度。但是也有少部分家长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信息化家校合作沟通不畅,因为长时间的被动接受信息,内心会产生厌烦心理,感觉自己只不过是被支配的对象。当然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看看是否是因为观念陈旧使自己难以积极主动参与,还是因为技术层面的原因,使家校沟通互动功能没有得到掌握,错失主动参与其中的机会.信息化家校合作往往是利用各种媒介传递交流的内容,由于绝大多数情况使用媒介赋予的沟通语言,使得家长与教师之间会失去面对面交流的情感共鸣.所以,双方要意识到为了使情感的沟通得以顺利进行一定要在信息化交流中考虑情感因素,不能使交流变得冷冰冰,学校一方也不能采用命令式的口吻,要明确彼此间的平等地位. 三、信息化背景下家校合作中技术及功能运用的缺乏
5 学校和家长只有对信息化家校合作有较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才能使信息化家校合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在,许多技术支持的家校合作往往具有较为高级的功能,但是由于家长不能清楚知晓和熟练掌握,所以只能成为家校合作中信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在较为高级的功能中具有较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能促进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能力的提高,能更加促进家长和教师的交流。这些较为高级的功能有家教资源库、家长论坛、视音频对话、网上家访等。可是由于一些家长不能主动地学习这些能够所需的信息技术,或者由于学历偏低的家长掌握这些技术感觉偏难,而放弃对这些功能的使用。这样会使信息化家校合作逐渐变为管控学生的简单的沟通工具。而一些教师由于工作较忙也会存在疏于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各级各类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逐年增多和强化,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家校合作的技术问题是容易解决的.但是由思想觉悟上引发的对家校合作不够重视的问题却较为隐形。一些教师认为经营信息化家校合作是自己的负担,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也是造成部分教师存在信息技术不高的原因。这需要让教师意识到信息化家校合作会促进其教育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消除部分教师短浅思想认识。教师还应认识到在家校合作中带动家长利用其中的资源共同提升能对双方起到更好的帮助。 因为信息化条件下家校合作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再加上有些信息技术支持的家校合作平台需要家长缴纳相当的费用,学校也要为此投入一定的财力。所以家校双方虽然都希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家校合作的成效。可是家校双方因为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信息化家校沟通平台中运用不到位,往往使运用信息技术的沟通内容变得功利,过于狭隘,仅仅满足于对孩子的管控,缺少应有的深入合作,使得家校双方都失去了兴趣和动力。所以,在信息化家校合作中家校双方都要努力在思想理念和技术学习上下功夫,才能让信息化家校沟通方式成为家校合作的纽带,共同促进对孩子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海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