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

宏微观经济学

ID:81841998

大小:172.5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3-06-08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宏微观经济学_第1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2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3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4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5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6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7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8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9页
宏微观经济学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宏微观经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l·供给的变动引起(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MUA/PA=MUB/PB)3·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下降)4.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润)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C.与横轴相交)6.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与横轴垂直的线)7.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8.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总是小于1)9.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收入水平增加)10.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2.周期性失业是指(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14.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M1)15.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率提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共10分)1.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A.边际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会小于零)2.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A.大于0D.递减E.趋向于零)3.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A.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C.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4·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短期总供给曲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5.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制定货币政策B.发行货币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共10分)1.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2·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3·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4·预算线与元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5·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6·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8·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9·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10·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3.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人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4.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人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5.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五、简答题(第1、3题6分。第2题8分。共20分)1.简述解决外部性的对策。答: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解决的对策: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等,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来解决外部性问题。2·简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答: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所致。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引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3.简述资源禀赋理论。答: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0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六、计算题(第l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一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O。85(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4章)(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T为一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1.解:商品实现均衡时Qd=Qs也就是:20-3P=2+3pP=3在价格P=3时,市场需求量为ll,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ED=9/ll当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策略.2.参考答案:已知:b=o.85G=20万元T=20万元KG=1/(1-b)=6·67KT=—b/(1—b)=—5.67△YG=△G×KG=20×6.67=133.4万元△YT=△T×KT=-5.67×(-20)=113.4万元七、论述题(共15分)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答: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

1衡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啬,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长期均衡。4·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5·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①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②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③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一、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是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即必须同时满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这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2、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收入约束的条件下,消费者得到的最大的效用满足。其条件是: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满足超过实际支付的部分。其实际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感受。在图形上表现为均衡价格以上、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4、收入消费曲线:是指消费者均衡点的连线,即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切点的连线。5、恩格尔曲线: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描述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据其形状可以判断商品的类别。6、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既是商品的价格曲线,又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7、蛛网理论:是指描绘周期性商品在价格和产量偏离均衡点时的移动轨迹。有收敛型、发散型、封闭型三种形状。8、收入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收入每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多少。收入弹性大于1的是奢侈品,0和1之间的是必需品,小于1的是低档商品。9、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第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百分之一,第二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之多少.交叉弹性小于0的,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大于0的为替代品,等于0的为独立品.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并且呈递减趋势。11、生产扩展路线: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联结起来,就形成生产扩展路线.它表明生产规模扩大、产出最优的轨迹。1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是在各种不同产出水平上的短期成本曲线较低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的某一点,对于任何一定数量的不变成本来说,除了个别场合例外,一般不是最低成本的产出,也不是各条短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13、贡献利润:是指销售总收益与变动总成本之差,是决定企业是否继续生产的标准。14、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其原意是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寡头垄断就是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15、一级价格差别:是指产品销售按照单位进行,单位产品价格按照边际效用分别定价.一级差别价格消费者剩余最小。16、二级价格差别:是指根据购买数量进行定价.不同的需求量给予不同的价格。17、自然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尽管这种参与在技术上可行,但在成本上肯定不经济.18、MM定理: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是以负债筹资还是以股权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即企业以不同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19、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偿债的风险.20、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资产在运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21、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经济制度。22、直接投资:股权资本代表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直接投资.23、引致投资:是指政府通过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和特殊价格管理等措施,引导非政府机构按照政府意愿进行投资。24、直接调控:是指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用行政办法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25、间接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市场参数本身来影响市场的运行和发展.26、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一个经济中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策需求和来自国外的需求构成.通常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成反向变动.27、总供给:是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的总供给是一定时期内可供使用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社会总供给由消费、储蓄和税收三部分组成。通常总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化。28、总需求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29、总供给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时,所有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30、国民消费曲线:是表示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曲线。它与45度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它的斜率大小则关系到它与45度线的交点位置,进而影响均衡的国民收入。3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会导致公众消费或企业投资减少,使得总需求增加有限,甚至没有增加的情况.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整个经济是否存在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32、相对优势原理: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并出口自己商品中具有成本优势的商品和服务。3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进口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34、汇率:是指一个国家货币与另一个国家货币交换的比率,也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35、发展出口战略:是指把外贸重点方放在产品出口上,大力开拓出口产品,扬长避短,尽可能扩大本国出口份额,以出口带动进口的战略。36、外贸乘数:在开放经济中,出口每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其数值上等于1/1-b+j(不考虑税收)。37、乘数原理:

2指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化,带动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倍数变化。38、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减少)会反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减少)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下降),这就是加速原理。39、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作出的选择,或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所做出的决策。40、拉弗曲线:描述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能增加税收;但如果税率超过一定比例,提高税率反而会使税收收入减少.4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利率,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的宏观经济政策。42、LM曲线:是指表示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与均衡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LM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利息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恰好使得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3、IS曲线:是指表示使得产品市场处于均衡利息率与均衡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IS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利息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恰好使得投资等于储蓄。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4、洛伦斯曲线: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45、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序的指标。46、(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47、科斯定理: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的外部性降到最低。二、判断题1.均衡价格就是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2.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3.均衡价格就是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4.消费者均衡就是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5.因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6.货币的边际效用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7.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8.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超过其边际成本的部分。√9.低档商品就是其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商品。√10.无谓损失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部分。×11.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12.价格上升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是负数.×13.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14.如果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15.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16.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收敛型的。×17.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封闭型的.√18.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生产者负担。√19.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负担.√20.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21.对香烟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主要由生产者负担。×22.对小汽车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主要由消费者负担。×23.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24.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25.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26.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27.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1,则这两种商品是补充品。×28.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29.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的集合。√30.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Y而非X时,其扩展路线是下凹型的。×31.当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时,所需劳动力增加50%,资本增进2倍.则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32.当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增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33.企业规模的选择应当以能达到最低平均成本的规模为最佳。×3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3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目的是实现规模经济。×36.私有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占有权的排他性.√37.任何企业都要经历发育、繁荣和衰老三个阶段。√38.只有当产权明晰以后,国有企业才能实现“两权分离”。√39.任何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劳动力和资本。√40.我国企业大体上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和私人制。√41.公司治理结构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和工会组成。√42.在短期内如果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就不应当生产.×43.不管市场结构如何,企业的边际收益线都向右下方倾斜。×44.贡献利润就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45.在短期内当企业存在贡献利润时,企业就应该投产,并且盈利。×46.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继续生产。×47.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48.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49.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50.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51.完全垄断都是不合理的。×52.任何行业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53.三级价格差别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差别的大。×54.垄断竞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比寡头垄断企业激烈。×55.如果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从完全竞争市场上购入,生产的商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出售,则其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是常数。√56.不管企业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属于何种市场,企业生产决策的原则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57.相同的收益必定收益率也相同,相同的收益率必定风险也相同。×58.任何债券都是领取固定利息的,所以是没有风险的。×59.资产组合的目的是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并使风险降为最小。×60.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都是可以消除的。×61.如果某项目的β系数大于1,说明该项目的风险收益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62.如果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为10%,而某项目的无风险报酬率为5%,风险报酬率为6%,那投资者一定会投资。×

31.信息的有效性是指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充分地反映出有关价格等可利用的信息.√2.弱式市场效率是指现今的证券价格能充分反映其过去的所有信息。√3.在半强式效率市场中,没有一个投资者可以运用公司的年度报告、证券交易所电传的股票行情信息、出版的投资建议报告等这些公开可得的信息,赚取超额利润。√4.在有效市场中,不存在尚未被利用的信息.√5.漏出就是进入或者增加对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即期消费;注入就是退出或者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即期消费。×6.税收是注入,政府支出是漏出。×7.进口是注入,出口是漏出。×8.企业投资是注入,居民储蓄是漏出。√9.国民经济均衡时一定要求做到预算平衡、存货平衡和外汇收支平衡。×10.只要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生产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就能基本解决,国民经济结构就比较合理。×11.只要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商品供给总量就会不断增加。×12.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13.长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比短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更大更陡直。√14.要发展经济就要坚持节约。×15.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是指在资本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与投资水平的关系.×16.利率的变化会引起投资边际效率曲线的移动。×17.当投资需求扩张时,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向右上方移动.√18.如果利率不变,而风险增强,企业投资量就会减少,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向左下方移动。√19.当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时,即使利率下降,投资规模也难以扩大,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向左下方移动。√20.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与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是同一条曲线。×2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投资减少10亿元,国民收入一定减少10亿元。×22.如果不征税时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开征20%的税后,乘数为1.67。×23.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来自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中央银行因此增发货币,那么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会引起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挤出效应也不存在.√24.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来自商业银行的认购公债,那么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就会缩小,挤出效应也会存在.√25.政府借债一定会产生挤出效应。×26.挤出效应是否存在取决于整个经济是否存在着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27.政府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而抽紧银根时,挤出效应一定存在。×28.货币贬值一定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好转。×29.根据乘数原理,只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国民收入就会增加。×30.当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乘数也为0。×31.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32.乘数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33.倘若在某一轮次上生产已经达到极限,无法进一步扩大以满足社会的新增需求,那么乘数作用就不能充分表现出来√34.对贫穷的经济增长比较缓慢的国家来说,因为乘数作用不明显,故不能过于偏重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增加国民收入√35.在开发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出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而且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36.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一样,存在一些局限。√37.乘数与加速原理的互为因果,互为前提造成了国民经济由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的周期性波动.√38.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就向右平行移动。√39.可采取减少政府购买的办法来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40.中央银行可采取卖出国债的政策来实施扩张型货币政策。×41.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用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弥补萧条时期留下的预算赤字,以实现经济周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42.提高税率就能增加税收.×43.如果物价水平普遍下降,则LM曲线会朝右下方移动。√44.内债与外债都是债务,在本质上无任何差别.×45.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左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小于投资。×46.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下方的区域表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47.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大于投资。√48.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表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4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5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51.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52.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53.只要一方的景况达到了最大化,就实现了消费者福利的最优。×54.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最大,就实现了生产者效率的最优。×55.产品替代最优条件就是同时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最优的条件。√56.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57.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58.如果人们因经济条件有限而较少或甚至不消费和使用有益品,政府可以补贴或强制性的免费提供的办法引导人们去消费和使用。√59.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社会成本。×60.有益外部性说明商品的生产收益高于它应当得到的社会收益.×61.商品有益的外部性会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62.商品有害外部性是指在商品生产的社会的边际成本大于企业的边际成本,或者社会得到的边际收益小于企业得到的边际收益。√63.供应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64.外部经济会使行业供应曲线较为陡直;而外部不经济则将造成行业供应曲线较为平坦.×65.对有害外部性的商品生产都应禁止。×66.无谓损失是指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部分。×三、选择题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A.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供给曲线是一条向(B。右上方)倾斜的曲线。3.如果货币效用要大于消费者所购入的商品的效用,则他不会(B。继续购买)。4.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B.12元)来购买这支钢笔。5.如果生产者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生产者应该(B。扩大生产)。

41.无谓损失就是(C。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部分)。2.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B。向右上方移动)。3.若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消费可能线(D。绕着某一点转动)。4.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C.所表达的经济意义完全不相同)。5.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必需品).6.已知消费可能线的方程为2X+5Y=10,则该消费可能线是()。――――――――――à7.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5,收入效应X*X2=+3。则该商品是(A。正常商品).8.已知某一般抵挡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X1X2=+2,则替代效应X2X3=(D.+1)。9.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2=+4,收入效应X2X3=-3,则该商品是(B.一般低档商品)。10.已知某一般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X*X2=—2,则替代效应X1X*=(D.+3)。11.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3,收入效应X*X2=-5。则该商品是(C。吉芬商品)。1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3.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B.周期性商品).1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其供给弹性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C。封闭型).15.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其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B。发散型)。16.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其供给弹性等于0.8,则蛛网的形状是(A.收敛型)。17.香烟的蛛网形状是(B.发散型)。18.农产品的蛛网形状是(B。发散型)。19.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A.收敛型)。20.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5,则其销售税(B.主要由生产者承担)。21.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2,供给弹性等于1.5,则其销售税(A。主要由消费者承担)。22.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8,则其销售税(C。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23.对香烟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A。主要由消费者承担).24.对小汽车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B。主要由生产者负担)。25.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1.2,则这种商品是(C.奢侈品)。2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6,则这种商品是(B。必需品)。2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8,则这种商品是(A.低档商品)。28.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0.4,则这两种商品是(C.补充品).29.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1。8,则这两种商品是(B。替代品)。30.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Y而非X是,其扩展路线是(A.上凹型)。31.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X而非Y是,其扩展路线是(B.下凹型)。32.某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0%,所需劳动力增加150%,资本增加60%,则该企业属于的行业是(B.劳动密集型)。33.某企业有三种规模选择,当产量为1000时,第一种规模的平均成本为30,第二种规模的平均成本为35,第三种规模的平均成本为25,则企业应该选择(C。第三种企业规模)。34.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增,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左端)。35.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B。右端).36.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常数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C。最低点)。37.在以下关于单位贡献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单位贡献利润是指商品价格减平均可变成本)。38.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5元,平均成本12元,平均可变成本10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B。继续生产且有利润).39.面临突点需求曲线的寡头垄断企业,其生产成本稍有下降时,则最可能的结果是(D。继续增加)。40.当某行业由一家垄断时,商品的平均成本为15元;由两家企业垄断时,商品的平均成本为10元;由三家企业垄断时,商品的平均成本为12元,则该行业最好由(B.两家企业)组成.41.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原则是(A.利润最大化).42.要想达到消费者剩余最小,采取(A。一级价格差别)。43.某旅游景点,对一般参观者门票为50元,对学生门票为25元,这种价格策略是(C.三级价格差别)。44.已知企业销售10个产品的总收益为100元,销售11个产品的总收益为108元,则第十一个产品的边际收益是(B。8元)。45.已知某时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通货膨胀为3%,投资者投资要求的报酬率为14%,则其期生的风险报酬率为(A。6%)。46.如果β系数大于1,则说明(A。该项目的风险收益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47.在下列因素中,(C。企业投资)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48.在下列因素中,(B。税收)是国民经济的漏出因素.49.国民经济应当争取实现(B。第二种均衡)。50.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的政策是(A。扩大总需求)。51.在短期中,调节国民经济均衡的是(D。物价水平)。52.已知国民消费曲线是C=50+0.8Y,处于超支的点是(A。Y=200)。53.认为当前收入决定当前消费的消费理论是(A。绝对收入假说)。54.认为人们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是(C.生命周期假说)。55.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性收入的是(B.持久收入假说).56.假设银行利率为6%,A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2%,B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5%,C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8%,则投资者应该选择(C.C类投资)。57.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时,国民收入减少量为(C.500亿元)。58.若不征税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开征10%的税,乘数为(B。3.6).59.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这税款中的一部分本来为个人和企业用于消费和投资,一部分用于储蓄,那么挤出效应(A.部分存在).60.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该税款本来为个人和企业全部用于消费和投资,那么挤出效应(C.全部存在)。61.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而该税款本来为个人和企业全部用于储蓄,那么挤出效应(B。不存在)。62.当(A。│ex+em│>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好转。

51.当(C。│ex+em│〈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2.在下列各种情况下,(A。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6C。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0.8,边际进口倾向=0。2)的乘数最大。3.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C。增加500亿元)。4.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100+0.9Y,进口函数为M=10+0。1Y.如果出口增加50亿元,则国民收入(C.增加250亿元)。5.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B.向右平行移动).6.当消费增加时,IS曲线(B。向右平行移动)。7.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是(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D。增加政府购买)。8.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降低再贴现率D.买入国债).9.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内,(B。储蓄大于投资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10.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内(B.储蓄大于投资C.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11.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B。货币政策的效果好)。12.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A。财政政策的效果好).1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B。右下方移动).14.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增加的结果是(B.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升高)。15.关于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正确说法是(A.洛伦斯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16.按照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原则分类,财政支出分为两大类:(A。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四、问答题1.用图像说明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答:如图所示,商品X价格下降(Y商品价格不变)后,消费可能线由AM1旋转到AM2,作一条与AM2平行的消费可能线(虚线)BM﹡与U1相切。O1与O﹡同在U1这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水平相等,但X的消费量增加到X﹡,因此X1X﹡是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BM3平行移动到AM2,说明收入增加,引起的X消费量变化为X﹡X2(负),收入效应为X﹡X2,总效应为X1X2(负)(注意其他商品的变化)。2。用图象说明价格上升时,一般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如图所示,商品X价格上升(Y商品价格不变)后,消费可能线由AM1旋转到AM2,作一条与AM2平行的消费可能线(虚线)BM*与U1相切。O1与O*两个均衡点同在U1这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水平相等,但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X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因此消费量减少了,而Y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了,因此X1X*是价格上升时的替代效应(负);同时涨价造成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减少,表现为消费可能线由BM*平行移动到AM2,说明收入减少,引起的X的消费量变化为X*X2,者就是收入效应,总效应为X1X2(注意其他商品的变化)。3.说明收入弹性的宏观和微观意义。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者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从宏观来讲,研究收入弹性是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二是协调各种水平发展的合理比例;三是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人员的收入现状。从微观来讲,研究收入弹性有利于企业进行正确的销售决策,降低甚至避免经济周期影响带来的损失。3。作图说明农产品的蛛网形状。答:一般来说,农产品的供给弹性要大于需求弹性,因为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短,只要价格上升,农产品的供给就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所以农产品的蛛网往往是发散的。如下图所示,顺着箭头,可以看到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是发散的。4.简述交叉弹性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答:交叉弹性是一个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个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者是此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彼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此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彼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如果该比值大于零,表明此商品与彼商品是替代商品,因为此商品价格上升,此商品需求量减少,致使彼商品需求量增加。如果该比值小于零,表明此商品与彼商品是互补商品,因为此商品价格上升,此商品需求量减少,彼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此商品与彼商品共同消费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如果该比值等于或趋向于零,表明此商品与彼商品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企业来说,如果它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的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表明它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的商品是互补商品,它们可以联合起来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如果这个企业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的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零,表明这两个商品是替代商品,这两个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该企业要警惕别的企业抢占它的商品的市场份额。5.简述征收销售税的负担。供给和需求弹性的大小不仅影响蛛网的收敛或发散,而且决定政府征收的销售税究竟由谁来负担.一般来说,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承担;而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生产者来负担。6.垄断性竞争企业如何定价?答:所谓垄断竞争市场是指那些存在着商品产品差异的市场。在这些市场中的个别企业既能决定自己的产量,又能决定自己商品的价格。如图所示,垄断竞争企业的价格决策是个不断调整的“试错”过程。如一个垄断性竞争企业估计目前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AR1,它的边际成本曲线为MR1,根据MR1=MC的原则,其产品的价格应为P1,期望的销售量为Q1﹡,但实际的销售量却只有Q1,因为实际的市场需求曲线只是D-AR2,所以在P1的价格水平上,遇到D-AR2曲线回落,需求量只停留在Q1。该企业只能将估计的需求曲线调整至D一AR2,否则就会因为产出过多而亏损。根据D一AR2的曲线,得出的MR2与MC相交,可以制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P2,期望的商品销售量为Q2﹡。但是,由于其它因素影响,实际需求萎缩致使需求曲线低于D-AR2的水平,所以该企业的实际销售量也没有达到Q2﹡,而只停留在Q2.这又迫使管理者再次调整对需求曲线的估计。此调整可以不断进行,直至估计正确为止。如果,该企业第三次根据P2和Q2交点所处的需求曲线,判断D-AR3为正确的需求曲线,然后据以做出MR3与MC相交,这就把价格——产出的决策定在P3和Q3上,此时只有一个Q3,而没有Q3﹡,没有实际商品需求量与期望的需求量的背离,需求估计和价格一产出调整过程就到此为止。所以,在垄断性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有某种程度的价格制定权,但是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权力.企业要取得利润极大值,必须小心注意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价格~产出决策。7.某旅游景点规定:普通旅客的门票价格为50元,而学生的门票价格为25元。请用三级价格差别原理说明这种价格决策的好处。答: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利润极大化。只要是不同的市场,其价格弹性就有差异,企业就可以制定不同的价格来获得较多的利润.三级差别价格如图所示:

6旅游景点面对两个不同价格弹性的市场普通旅客A和学生B,其实现利润极大化的价格步骤是:首先,对市场A和B进行调研,找出这两个市场的需求(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然后,将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水平相加,得出两个市场之和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为确定MR=MC做好准备。再求出企业的MC与两个市场(企业A加企业B)的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如图(c)X点所示;最后,企业将进行利润极大化的价格一产出决策。它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两个不同市场上都制订PT的价格,这种统一的价格可得到的销售收入为图(c)中的阴影区域;二是按X点作水平线引伸至市场A和B中去,分别与市场A和B的边际收益曲线MRA和MRB相交,从而分别进行这两个市场的价格一产出决策:在市场A为QA产出销售量和PA价格;在市场B为QB产出销售量和PB价格。由于PA>PB,所以它们的价格明显不同。显然,第二种选择比第一种选择的销售收入大,因为图(a)和图(b)两块阴影区相加比(c)的阴影区大,在边际成本MCT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后一种选择的利润比前一种选择也更大。所以,旅游景点规定普通旅客的门票价格为50元,而学生的门票价格为25元,能够增加其销售收入。8.自然垄断的形成及其规避自然完全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对自然垄断企业的管理:第一,防止新企业的盲目进入。就是要将价格降低到新进入的企业无利可得,甚至亏损,其效果比任何行政命令好得多。如图5-14所示。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为ATC,E1为大企业的边际收益,E2为新进入企业的边际收益,若价格为P1.那么大企业和新进入企业都有利可得,因为平均成本线低于它们的边际收益线,当然大企业的收入要高于新进入的企业。但如果价格定在P2上,此时新进入的企业一定会亏损,因为它的需求曲线是D3,低于ATC,更不用说这里没有画出来的MR了。第二,限制自然垄断企业的虚假利润,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要从消费者剩余角度展开.如图5-15所示,由MR=MC所决定的垄断价格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这高出部份是生产者的所得,也是消费者的所失,同时形成的三角形A就是无谓的损失。垄断利润越高无谓损失就越大,所以要采取措施限制垄断利润,才能维护社会的利益。第三,防止垄断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根据不同的外部性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会产生给外部不经济的自然垄断企业,则要采取措施限制引导它的生产。9.三级价格差别原理。如图5-1所示,(1)分别作出两个具有不同需求弹性的市场的需求曲线ARA、ARB和边际收益线MRA、MRB。(2)根据ART=ARA+ARB,MRT=MRA+MRB,作出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线。如图5-2所示,(1)企业的边际成本线MCT与整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线MRT相交于点X,再由点X确定相应的价格与数量,从而得出销售收入(图C中的阴影部份面积)。(2)由点X引一条水平线,与边际收益线MRA、MRB分别相交于点X1、X2,在作出相应的销售收入(图A、B中的阴影部份面积).通过数学证明可知,图A、B中的两块阴影部份面积之和大于图C中的阴影部份面积,即分别定价所得的销售收益之和大于统一定价所得的销售收益。10.企业理财要考虑的问题?企业理财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筹资成本,也就是用尽可能低的资本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二是风险问题,如果企业负债过多,则标志着企业风险增加。正因为筹资成本与风险问题并存,迫使企业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艰难的选择。11。结合图形说明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投入。(图见P28)企业要素投入决策的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的边际销售收入。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要素的价格即要素的边际成本为常数.要素的边际销售收入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要素的边际产量程递减规律,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产品价格随销售量增加而减少。如图所示,边际销售收入(MRP)和要素边际成本(MRC)交点所对应的X1最优投入量。12。什么是MM定理?在现实中,MM定理存在吗?为什么?答: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映到股票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抹掉,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股票加上债务)保持不变。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MM定理是在高度抽象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难免会遇到来自现实生活的挑战。因为税收的列支的先后、破产的可能性、对经理行为的制约、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控制权等五个方面的因素表明:股权资本筹资和债券筹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不同,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市场的总价值.13.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答:国民经济均衡是指三对漏出和注入因素总和的平衡,即政府税收、储蓄、进口的总和等于政府购买、投资、出口的总和。而不一定同时要求做到预算平衡(政府税收=政府购买)、存贷平衡(储蓄=投资)和外汇收支平衡(进口=出口).(注入回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漏出回抑制国民经济的发展)。14.国民经济均衡的形式有哪几种?哪一种形式最佳?为什么?答:国民经济均衡的形式有以下三种:(1)低水平的均衡。这种均衡状态表现为社会产出水平低、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失业人数众多,国民经济很不景气,这种不均衡状态为总需求不足所造成。(2)高水平的均衡.高水平均衡状态表现为产出水平高、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基本解决,国民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呈现经济繁荣但不过度的局面。(3)超能力的均衡。这种均衡状态仅仅表现为货币的均衡,实际上是货币供给过多,可供物资太少,此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通过物价的上涨来实现的,所以通货膨胀严重。一国应当争取实现第二种均衡,尽量避免第一种和第三种均衡.因为:第一种均衡是国民经济萎缩的均衡;第三种均衡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国民经济过度膨胀的均衡.15。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什么政策?请作图说明理由。答:如图所示,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交于as的平坦部分,说明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这时刺激和扩大总需求可以有效地增加国民收入.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上方移动到ad2,价格水平上升不快,但产出却可以较快地从y1增加到y2.16.简要说明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Y=C+I;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即APC+APS=1;MPC+MPS=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7.简述绝对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答:绝对收入假说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其主要观点如下:①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②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③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但小于1。④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概括起来,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以及边际消费的倾向递减.18.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答:因为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支出增加导致消费和投资减少,从而使得总需求增加有限的现象。财政资金来自税收,则会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减少、经济繁荣时期的挤出效应小,衰退时期挤出效应大,宏观政策松时挤出效应小,紧缩时挤出效应大。

719。简述财政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答:财政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指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财政自动增加税收,减少支出,遏制社会总需求;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又会自动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使得过热的经济降温,过冷的经济升温,国民经济因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工具主要有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但是它们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仍然需要其它财政政策手段。20.简述持久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答: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的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弗里德曼所以认为,决定人们消费支出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可支配收入。因为短期可支配收入是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的经常变动的量,而人们的消费却不会随这种收入的波动而变动。人们的消费同短期的经常变动的收入没有稳定的函数关系。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人们实际上是根据他们在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来进行消费。一时的经常性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时,才会影响消费水平。21。简述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观点。答:生命周期假说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他们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因此,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于一生的收入。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即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反映了家庭在其生命周期内谋求达到消费理想分布的努力,而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22。分析净出口的决定因素。决定净出口的因素主要有:(1)消费者的偏好的变化。(2)一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一般来说,国民收入的提高将增加居民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边际进口倾向相应提高,结果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会相应下降。可用下图说明:净出口随进口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使国民收入也减少.横轴是国民收入,纵轴是净出口,净出口曲线(X-M)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净出口曲线从X-M1下移到X-M2,X-M2比X-M1更陡直,表明边际进口倾向比前者更大,国民收入的下降速度比前者也更快。(3)相对收入水平的变化。一国对外国相对收入水平提高,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的情况也可能恶化;反之则可能改善。(4)价格水平的变化。一国价格水平上升,就是外国商品价格相对便宜,该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其净出口的形势也会恶化;反之则可能改善。23.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有哪些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即收大于支的顺差,或支大于收的逆差,如果数额大,时间长,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失衡。一国国际收支的顺差过多,表现为商品出口和外汇收入的增加,它在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使该国受到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该国的商品外流,货币供给却大大地增加了。一国国际收支逆差过多,可能是前期引进外资过多,使用不当,本期发生了债务危机;也可能是进口过多,出口有限,总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国民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24。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同时发生作用,所以消费或投资的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乘数扩张,而国民收入的扩张又使投资加速增长,此过程持续进行下去,直至消费下降;而消费的下降将导致国民收入减少投资以更大幅度下降,国民收入将进一步倍数收缩,到设备更新的开始,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从低谷回升。这就是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25。LM曲线的由来及其变动.LM曲线表明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也就是LM曲线是由其他三个图像的已知条件求出来的。LM曲线因此是利率与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条件下,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轨迹,它是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只有在国民收入和利率呈正比关系时,才能实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等。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弱,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如图13—3所示.(P38)偏离LM曲线的点都要向LM曲线移动,这是因为在不是LM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会导致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或者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从而形成向LM曲线回归的压力.如图13-4所示。(P39)26.IS曲线的由来及移动IS曲线,就是在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线。也就是根据其他三个图像的已知条件,描图做出IS曲线。若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国民边际消费倾向缩小,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向左上方移动。进一步讨论,所有影响投资边际效率和国民边际消费倾向背后的因素都影响IS曲线的位置。如图13—5所示。(P39)偏离IS曲线的点都要向IS曲线移动,这是因为偏离IS曲线的点,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将导致投资大于储蓄,或者投资小于储蓄,从而形成IS曲线回归的压力.如图13-6所示.(P40)27.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同时均衡。把图13-3和图13—5合并在一起,就可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图形,如图13-7所示。(P40)因为,所以,在LM曲线以上的区域,因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已经为国民收入锁定,利率偏高致使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所以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而在LM曲线以下的区域,同样在货币的交易需求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利率偏低致使货币的投资需求增强,所以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在IS曲线以上区域,因为利率偏高,而储蓄已经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投资就小于储蓄;在IS曲线以下曲线以下区域,利率偏低,同样在储蓄已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投资大于储蓄;如图13-7所示。28。IS与LM曲线的移动导致均衡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下降,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强都将导致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这些变量的反向变动,则会使LM曲线向左平行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投资、消费增加,储蓄减少都会导致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这些变量的反向变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如图13-8所示。(P41)29.论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在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应如何操作?结合IS—LM曲线说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息率,所有引起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的因素都会引起均衡收入的均衡利息率的变动。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投资、政府购买、储蓄(消费)、税收。如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储蓄减少(从而消费增加)、税收减少,则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若LM曲线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息率提高.相反,如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减少、储蓄增加(从而消费减少)、税收增加,则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若LM曲线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量减少,均衡利息率升高。

8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如果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增加,则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假定IS曲线的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息率下降。反之,如果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则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IS曲线位置不变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息率升高。此外,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变动也会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息率发生变动。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息率变动的结果要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的方向和幅度。30。解释帕累托最优化的三个条件.答:帕累托最优化由消费者、企业和社会效益最优化条件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其中: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条件是:消费者的各自商品组合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或不变,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如图所示,当两条无差异曲线ic乙2与ic甲2相切于点e时,它们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把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相连,可得到一条甲和乙消费最优条件的得契约曲线,也就是满足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点的组合。生产效率最优条件就是两条等产量曲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再作任何一种变动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生产者得到更多的产出或者保持相同的产出,而不使另一个生产者减少产出。产品替代的最优条件是要求生产x和y的最优比率恰好等于消费x和y的最优比率,也就是说生产产品x和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要恰好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这样的资源利用将同时使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程度。31.不可能定理在建立社会福利函数方面有何意义?答: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的偏好次序.根据阿罗不可能定理:正如国家活动所表现的那样,社会选择总是包含着国家权力的影响,社会福利并不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关心得更多的是增长问题,而不是福利最优化的问题.确实兼顾所有人的愿望,而不带有政府的影响的社会福利函数几乎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五、计算题1、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I,Q为需求数量,I为平均家庭收入,请分别求出I=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2、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求P=1时的需求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解:Q=(-1/3)P+10/3,P=1,Q=(-1/3)×1+10/3=3ep=—dQp/dpQ=—(-1/3)1/3=1/9因为弹性系数小于1,提价才能扩大销售收入。3、已知某产品的价格下降4%,致使别一种商品销售量从800下降到500,问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交叉弹性是多少?解:eyx=(△Qy/Qy)/△Px/Px)={(500—800)/[(500+800)/2]}/—4%=150/134、已知成本函数为TC=3000+15Q-3Q2+Q3,Q为产出数量:(1)产出为500单位时,AFC是多少?(2)产出为1000单位时,AFC是多少?(3)产出为300单位时,AVC是多少?(4)在产出多少单位时,可变投入开始发生边际收益递减?(5)在产出多少单位时,可变投入开始发生平均收益递减?(6)指出相对应的生产阶段。解:(1)产出为500单位时,AFC=3000/500=6(2)产出为1000单位时,AFC=3000/1000=3(3)产出为300单位时,AVC=(15Q-3Q2+Q3)=89115(4)MC=dTC/dQ=15—6Q+3Q2MC求导,并令其等于0,即—6+6Q=0Q=1(5)在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相交前,平均可变成本递减,即平均收益递增,到了AVC=MC后,平均可变成本递增,即平均收益递减,所以这里要求AVC=MC时的Q值,即15-3Q+Q2=15—6Q+3Q2Q=1。5(6)在Q=1。5前属于产出递增的阶段,在Q=1。5后属于产出增减的阶段.5、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5L+10K—2L2—K2劳动的价格PL=3,资本的价格PK=6,总成本TC=54,试求该企业的最优要素组合.解:由企业的生产函数Q=5L+12K—2L2-K2可得:MRL=5-4L,MPK=12—2K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MPL/MPK=rL/rK(5—4L)/(12-2K)=3/6TC=3L+6K=54L=2,K=86、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求利润最大化的总产量、价格和利润。解: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由Q=140—P得:AR=P=140—QTR=140Q—Q2MR=140—2QMC=10Q=10Q+20Q=10P140—10=130TR-TC=140Q-Q2—(5Q2+20Q+10)=10107、X和Y公司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两家各占市场份额一半,故两家公司的需求曲线均为P=2400—0.1Q,但X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400000+600Qx+0。1Qx,Y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600000+300Qy+0.2Qy,试计算:(1)x和y公司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2)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3)你是X公司的经理,你将对Y公司的定价采取什么对策?解:(1)X公司:TR=2400Qx-0.1Qx2对TR求Q的导数,得MR=2400—0。2Qx对TC=400000+600Qx+0。1Qx2求Q的导数,得MC=600+0。2Qx令MR=MC,得:2400-0.2Qx=600+0。2QxQx=4500,再将4500代入P=2400—0。1Qx得:P=2400—0。1×4500=1950Y公司:对TR=2400QY2-0。1QY2对Q求导,得:MR=2400-0.2QY对TC=600000+300Qy+0。2QY2求Q的导数,得:MC=300+0。4QY令MR=MC,得:300+0.4QY=2400—0。2QYQY=3500,再将3500代入P=2400-0。1Q中,得PY=2050(2)两公司之间存在价格冲突。(3)这两个企业定价不同,所以确实存着价格冲突。如果仅从价格上看,X公司处于优势.但在实际中,企业竞争不仅仅是价格竞争,而要涉及到企业整体方方面面的考虑。所以,X公司对Y公司的定价反应还要考虑其它因素,不能仅考虑价格差异。8、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200-Q,当厂商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工资率为1200时,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解: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即为平均收益曲线,即:AR=P=200-Q因此,总收益曲线为:TR=AR×Q=200Q-Q2边际收益曲线为:MR=200-2Q由于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产出市场垄断,因此厂商使用劳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P=MR×MP=R(200-2Q)×MP=1200,利润最大化时,Q=60代入,MR=15。9、完成下列表,这个表说明企业只使用一种投入:问:利润极大化的投入W的使用数量为多少?

9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利润极大化的投入为4个单位,此时MPRX为60,而MPCX为55,二者最接近,所得销售收入为340元,所负担成本为220元,利润为120元.10、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2)均衡的Y,C,I。解:(1)边际消费倾向B=0.65,边际储蓄倾向=1-0。65=0.35(2)Y=C+I+G=40+0。65Y+20+0.15Y+60Y=600C=40+0。65Y=430I=20+0.15Y=11011、假如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两部分组成,国民经济均衡要求国民收入等于社会总需求,如果在初始年份两者是相等的,都是1500亿元,现在:(1)每期投资额增加100亿元,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试问国民收入要达到多少亿元才能使国民经济恢复均衡?(2)如果不是每期投资额都增加100亿元,而是每期消费额增加100亿元,上述答案是否会变?如果每期消费额增加150亿元呢?解:(1)国民收入增加额=100×1/(1-0.9)=1000元国民收入要达到2500元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均衡。(2)如果每期消费额增加100亿元,上述答案不会变。如果每期消费额增加150亿元则:国民收入增加额=150×1/(1-0。9)=1500元国民收入要达到3000元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均衡.12、如果国民边际储蓄倾向为0。25,求:(1)该经济的投资乘数;(2)当投资增加100时,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的增加量.解:(1)投资乘数K=1/0。25=4(2)收入增加量ΔY=K×ΔI=4×100=400消费增加量ΔC=ΔY×B=400×(1-0。25)=300储蓄增加量ΔS=ΔY×(1-B)=400×0。25=10013、已知:C=100+0。7(Y-T),I=900-25R,G=100,T=100,Md/P=0。2Y+100-50r,Ms=500,P=1,求均衡的Y和利率r。P44解: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Y=C+I+G=100+0.7(Y-100)+900-25r+100得:0。3Y+25r=1030     ①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0。2Y+100-50r=500   ②由于①②求得均衡收入Y为3075,均衡利率r为4.3。14、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为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为S=-50+0。25Y。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解: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I=S195-2000r=-50+0。25Y0。25Y+2000r=245  ①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L=M/P0。4Y+1。2/r+200  ②由于①②得:Y=500,r=0.06一、单项选择题1.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C)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3.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B).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5.收益是指(A)。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6.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被称为(D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收入消费曲线D.生产扩展路线7.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C)。A.水平线B.垂直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D)。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0.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原则是(A)。A.多数票原则B.交易成本原则C.产权原则D.逆向选择原则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B.总是小于1C.总是大于1D.总是等于112.周期性失业是指(A)。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C)。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D.减少消费15.下列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漏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1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CE)。A.购买欲望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用途的广泛性D.商品的价格E.商品的使用时间17.消费者剩余是指(CE)。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D.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18。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ABCD)。A.劳动B.资本C.土地D.企业家才能E.利润

1019.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ABCDE).A.工资率B.闲暇C.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D.社会习俗E.人口总量及其构成20.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有(BCD)。A.支付职能B.分配职能C.配置职能D.稳定职能E.调控职能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21.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F)22.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T)2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F)2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F)25.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F)26.科斯主张用产权明确化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T)27.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T)28.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F)29.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F)30.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T)四、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31.边际技术替代率(C)32.外部经济(A)33.边际消费倾向(B)34.通货膨胀(E)35.货币政策(D)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即:MPC-会量C.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人数量.D—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E.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注意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价格持续上涨。。六、计算题(第38题7分,第39题8分,共15分)38。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39.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函数T=O.2Y,试求:(1)均衡的收入水平及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2)若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七、论述题(20分)40.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40.参考答案: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5分)具体过程如下: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分)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2分)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其均衡条件是4)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5分)宏微观经济学试题2012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1.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B)。A.价格弹性小于1时B.价格弹性大于1时C.收入弹性大于1时D.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销2.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B)。A.收敛型B.发散型C.封闭型D.圆圈型3.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增后减4.固定成本是指(A)。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D.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5.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面变成本为(C)。A.300B.100C.200D.500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A)。

11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B.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B).A.AQ/AI.B.MP·PC.ATR/△QD.MP·MR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C)。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D).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0.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B)。A.排他性B.非排他性C.竞争性D.非竞争性11.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一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C)。A.增加100亿元B.减6"500亿元C.增加500亿元D.减6”100亿元12.投资乘数(B)。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B.投资引起收人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1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4.“挤出效应”会使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因为(A)。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B.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税收增加,从而使消费减少D.以上说法都对15.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C)。A.购买设备B.偿还贷款C.增加贷款D.增加库存现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16.需求定理是指(ACE)。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E商品与价格成反向变化17.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CE)。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E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18.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AC)。A.竞争性B.非竞争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19.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ABCE)。A.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加B.消费增加的数量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C.消费在收人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D.消费在收人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上升E.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差额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20.保护贸易政策的目标是(ACE)。A.减少进121B.增加进口C.增加出121D.减少出口E.减少贸易逆差、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21.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F22.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F23.MC曲线AC曲线相交于MC曲线的最低点。F24.突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F25.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T26.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T27.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T28.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T29.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F30.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F四、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31.需求的收入弹性(E)32.边际效用(B)33.逆向选择(C)34.公开市场业务(D)35.边际消费倾向(A)A.指家庭在增加的收人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B.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销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C.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机顶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E.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五、简答题(第36题6分,第37题9分,共15分)36.画图说明等成本线的特征。(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所形成的曲线。(2分)’如图所示(2分(2)在等成本线以外点,如图中的A点,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但成本达不到;在

12等成本线以内的点,如图中的B点,成本虽然能够达到,但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最大;只有等成本线上的各点,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2分)37.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2分)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2分)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3分)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2分)六、计算题(第38题8分.第39题7分。共15分)38.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一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一2,Pv:==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39.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税收倾向为0.15,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各增加500亿元。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2)转移支付乘数;(3)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额;(4)转移支付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参考答案解: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一dY/dX=MRS=Px/PY(2分)七、论述题【共20分)40.结合所学的通货膨胀理论,谈谈我国近期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七、论述题(20分)40·(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2分)(2)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第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第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弓l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包括三种类型: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第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作用常常混合在一起,所以形成混合型通货膨胀。第四,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比例失调,或者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10分)(3)联系实际部分。(8分)电大四,名词解释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1.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2。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3.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4.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5.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7。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8.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9.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15。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4。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13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替代效应7.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8。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1。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2。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3.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要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4.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5。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它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

1410。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对产量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1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3。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4.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15.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6.通货膨胀惯性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拉动需求或推进成本之后,最终会使得价格总水平停止上涨.然而,在实际中,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受到其他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17.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的一种估计。预期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知识的了解而形成。18。价格调整曲线价格调整曲线又称菲得普斯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来的,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故又名价格调整曲线.19。收入政策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往往使用收入政策。收适政策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格和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20.收入指数化所谓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指数化可以是被百分之百的指数化,也可以是部分指数化。百分之百指数化是指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部分指数化是指工资上涨按物价上升一定比例上涨。收入指数化政策往往被用来减少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4。政策滞后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9.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权力当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高主管机构。中央银行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特别是要保证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个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3.法定准备率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即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4.再贴现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6.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7。存款创造乘数一般地,如果法定准备率为rd,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可以达到△D/rd,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1/rd倍。1/rd就是存款创造乘数。由于法定准备率rd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大于1.8。费雪方程:用公式表示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呈反向变化;价格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化,与劳务数量方向变化.9.现金余额方程:,表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率同向变化,国民收入和价格(货币需求数量)同向变化.

1510。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1。绝对优势原理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的低于别国,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绝对优势,就应该专一化生产该商品。2。相对优势原理如果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然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进口品,即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4.发展出口战略把对外贸易的重点放在出口产品上,尽可能扩大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5.综合发展战略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结合起来的一种发展战略.6.经常项目国际间经常发生的商品和服务输入和输出的项目,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7.资本项目国际间的资本输入与输出。8.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发生差额思考平衡项目来弥补,包括三项,即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资产的变动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9。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10.逆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11.汇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12。固定汇率制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13。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1.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3.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4.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5.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6.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8.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9.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10.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11.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12.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3.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6.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17.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18.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19.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20.寡头垄断: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2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22.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23.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24.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一般情况下要从已知的各种个人偏好顺序中推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25.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26.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27.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28.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29.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30.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31.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32.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33.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34.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35.储蓄函数: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因而储蓄函数可以由消费函数得到。假定S表示储蓄,于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S=Y–C(Y)=S(Y)36.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7.流动偏好陷阱:

16流动偏好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了的。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1.IS曲线: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2.LM曲线:LM曲线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特别地,对应于投机货币需求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的区域,在LM曲线的左下端也有一段曲线接近于水平。LM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上一个特这一的均衡状态,而在LM曲线以外的点,经济处于失衡状态。3.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治本平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4.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5.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7.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8.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9.汇率:是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10.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定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之间的比例。11.资本–产量比:哈罗德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和总产出Y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K=vY。其中,v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和资本数量不能相互替代,因而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资本量保持不变,因而资本产出比v是一个常数。12.经济周期:一般把经济波动及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13.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14.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15.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16.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 作业6计算题  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   工资100亿元             利息10亿元          租金30亿元           消费支出90亿元          利润30亿元          投资支出60亿元   出口额60亿元             进口额70亿元        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   要求:⑴.按收入计算GDP  ⑵。按支出计算GDP  ⑶。计算净出口(参考分15分)   解:⑴.按收入计算:    GDP=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       =100+10+30+30=170亿元    ⑵.按支出计算    GDP=C+I+G+(X-M)=90+60+30+(60-70)=170亿元      ⑶.计算进出口:    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   参见教材P220公式9—1,P222公式9—2   2.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   单位:10亿人民币  资本消耗补偿          256。4        红利             55。5m     雇员佣金                  2856。3       社会保险税        242       企业支付的利息          274。9        个人所得税        422。2   间接税                   365。3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43.2 个人租金收入              43。2          政府支付的利息       111.4   公司利润               184.5          政府转移支付         245。6 非公司业主收入           98。3          个人消费支出        2334.6    请计算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参考分15分)    解:根据表中资料,按“支出法”列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单位:10亿人民币      项目                    金额             占  GDP  的  百  分  比 个人消费支出             2334。6                     63。7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43.2                       21。2个人所得税                422。2                       11.5 社会保险税                 242                         6。6间接税                   365。3                        10。0  资本消耗补偿              256。4                        7。0国内生产总值             3663.7                      100。0   表中计算结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3663.7×10=36637亿人民币

17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资本消耗补偿)                                          =3663.7-256.4=3407。3×10=34073亿人民币   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3407。3-365。3=3042×10=30420亿人民币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支付的利息             =3042-184.5-242+55.5+111。4=2782.4×10=27824亿人民币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纳税                   =2782。4-422.2=2360。2×10=23602亿人民币   个人储蓄=PDI-个人消费支出=2360.2-2334。6=25.6×10=256亿人民币    注:也可用“收入法”计算GDP,但有5。6的统计差异.  3.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    Y=C+I+G,C=80+0.75Yd,Yd=Yt,T=-20+0。2Y,I=50+0。1Y,G=200      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 G为政府支出。    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参考分20分)    解:根据三部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    Y=h2(C0+I+G),式中h2=1/[1-b(1-t)]因为由C=80+0。75Y,可得C0=80,b=0。75;    由T=tY,T=-20+0.2Y,得t=T/Y=-20/Y+0。2;    已知I=50+0.1Y,G=200。    所以,h2=1/[1-0。75×(1+20/Y-0.2)]=1/(0.4+15/Y)    故:Y=[1/(0。4+15/Y)]×(80+50+0.1Y+200)    整理得:0.3Y=345,因此,收入均衡值Y=1150    将Y=1150代入C=80+0.75Yd,I=50+0.1Y,T=-20+0.2Y;因为Yd=Y-T=Y+20-0.2Y=0。8Y+20     消费均衡值C=80+0。75×(0.8×1150+20)=785    投资均衡值I=50+0.1×1150=165    税收均衡值T=-20+0.2×1150=210    投资乘数K=1/(1-b)=1/(1-0。75)=4        4.设有下列经济模型:     Y=C+I+G,I=20+0。15Y,C=40+0.65Y,G=60    试求:⑴.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          ⑵。Y,C,I的均衡值。         ⑶.投资乘数为多少?(参考分20分)      解:⑴.由C=40+0.65Y,得边际消费倾向MPC=b=0.65      因为MPC+MPS=1,所以,边际储蓄倾向MPS=s=1-0。65=0.35      ⑵。根据三门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      Y=h2(C0+I+G),式中,h2=1/[1-b(1-t)]      又根据三门部均衡条件:I+G=S+T      因为S=Y-C=Y-(40+0.65Y)=-40+0.35Y      已知I=20+0.15Y,G=60 ,      故,T=I+G-S=20+0。15Y+60+40-0.35Y=120-0。2Y     因为T=tY,故,t=T/Y=(120-0。2Y)/Y=120/Y-0。2      由C=40+0。65Y,可得C0=40      所以,h2=1/[1-0。65×(1-120/Y+0.2)]=1/(022+78/Y)      故,收入的均衡值Y=[1/(0。22+78/Y)]×(40+20+0.15Y+60)      整理解得:收入的均衡值Y=600      将Y=600分别代入C和I的经济模型,得:    消费的均衡值C=40+0.65×600=430       投资的均衡值  I=20+0.15×600=110      ⑶。投资乘数K=1/(1-b)=1/(1-0。65)=2.86            5.已知货币的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为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储蓄函数为S=-50+0.25Y。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参考分30分)   解:根据题意,可知是两部门在IS和LM曲线相交时的均衡。    因为R=(C0+l)/d-[(1-b)/d]×Y,参见教材P272公式11—10   R=(K/h)×Y-(1/h)×(M/P);参见教材P280公式11-19   故均衡时,有:(C0+l)/d-[(1-b)/d]×Y               =(K/h)×Y-(1/h)×Y-(1/h)×(M/P)   由S=-50+0。25Y,S0=-C0,可得C0=50,b=1-s=1-0.25=0。75   参见教材P240公式10—17a,P241公式10—9b,   由b=1-s=1-0。25   由I=195-2000r,可得l=195,d=-2000;参见教材P265公式11-5   由L=0。4Y+1.2r,可得K=0.4,h=1。2  ,参见教材P275公式11—14   已知M=220,P=1。   所以,[(50+195)/(-2000)]-[(1-0.75)/(-2000)]×Y       =(0.4/1.2)×Y-(1/1。2)×(220/1)    整理解得:均衡的收入水平Y=549。84.   将Y=549.8代入IS或LM曲线公式,得均衡的利率水平:    R=[(50+195)/(-2000)]-[(1-0。75)/(-2000)]×549.84     =-0.054,即R=5.4%.    或R=(0。4/1。2)×549。84-(1/1。2)×(220/1)

18       =-0.05,即R=5%。    注:计算结果前的负号表示利率R与货币需求L是反向变化,Y值代入IS和LM曲线公式结果不完全一致是计算误差。   作业3计算题   1.己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参考分15分)    解:因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即QD=QS时决定均衡价格。    所以由14-3P=2+6P,解得:P=1.33,即为均衡价格;    代入需求方程(或供给方程):QD=14-3×1.33≈10,即均衡量为QD=QS=10    根据ED=-(△QD/△P)×(P/QD)=-(dQD/dP)×(P/QD)    故对需求方程的P求导:dQD/dP=-3,则:ED=3×1.33/10=0。399    同理,根据ES=(△QS/△P)×(P/QS)=(dQS/dP)×(P/QS)故对供给方程的P求导:dQS/dP=6,则:ES=6×1.33/10=0.798         注:因均衡点是一个点,故△P变化趋于零,可对函数求导求得    2。  如果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商品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以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参考分12分)    解:因为商品边际替代率  MRSXY=-(dY/dX),已知dY/dX=-20/Y,    又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MRSXY=PX/PY,已知PX=2,PY=5,    所以得:20/Y=2/5,解得:Y=50    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Y=M,已知M=270,    所以得:2X+5×50=270,解得:X=10    因此,张某将消费商品X为10单位,商品Y为50单位.       3.如果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     ⑴。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⑵.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⑶。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参考分20分)    解:⑴。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X/PX=MUY/PY    分别对效用函数X、Y求导得:MUX=2XY2,MUY=2X2Y,已知PX=2,PY=5    所以,2XY2/2=2X2Y/5,解得:Y=0.4X.    又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Y=M,已知M=500    所以,2X+5×0.4X=500,解得:X=125    则有,2×125+5Y=500,解得:Y=50    因此,张某消费均衡组合点为:X商品125单位,Y商品50单位。    ⑵。据题意PX=2×50%=1,已知PY=5,已求MUX=2XY2,MUY=2X2Y    所以,2XY3/1=2X2Y/5,解得:Y=0.2X    则:X+5×0。2X=500,解得:X=250;250+5Y=500,解得:Y=50    因此,张某将消费X商品250单位,Y商品50单位。    ⑶.据题意张某消费X和Y的收入M=500-100=400元,PX=2×50%=1已知PY=500,则由⑵题解结果可知Y=0.2X     所以,X+5×0.2X=400,解得:X=200;200+5Y=400,解得:Y=40   计算结果表明,若加入工会缴纳会费后,张某消费X和Y的数量均减少,其总效用将下降,因此不应该加入该工会。       4。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G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参考分15分)    解:因为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条件是:MPL/PL=MPK/PK    分别对生产函数中L和K求导:MPL=5K,MPK=5L,已知PL=1,PK=2    所以,5K/1=5L/2,解得:L=2K;已知Q=40    代入生产函数得:40=5×2K×K,解得:K=2      故由:40=5×L×2,解得:L=4    因此,每期生产40单位,该厂应投入劳动力4个单位,资本2个单位。        5.假设某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Q2+4Q+80,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290。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参考分10分)    解:由边际成本函数含义可知,它是总成本函数的导数,    故反推出总成本函数为:Q3+2Q2+80Q,    从式中可知是可变成本函数:TVC=Q3+2Q2+80Q.    当生产3单位产时,可变成本为:TVC=33+2×32+80×3=285     故不变成本为:TFC=TC-TVC=290-285=5    所以,总成本函数:TC=TFC+TVC=5+3Q3+2Q2+80Q    可变成本函数:TVC=3Q3+2Q2+80Q    平均成本函数:AC=5/Q+Q2+2Q+80        6。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5q2+q+10      ⑴。求市场的供给函数。      ⑵.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求市场均衡价格。(参考分15分)    解:⑴。

19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      故对成本函数中q求导:SMC=q+1,      又因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并且P=MR      故有:P=MR=SMC=q+1,即P=q+1,变换得:q=P-1      已知完全竞争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家,       所以,市场的供给函数为:QS=500×(P-1)=500P-500      ⑵.因为市场均衡时,QD=QS       所以,4000-400P=500P-500,解得市场均衡价格:P=5           7.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P=200-Q ,当厂商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工资率为1200时,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参考分13分) 解:因为产出市场处于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厂商需求曲线。     所以,在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200-60=140   又因为劳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厂商便用生产要素最优原则是:MP·P=W;已知W=1200,已求P=140。    所以,MP×140=1200,解得:MP=8。57。    因此,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8。57单位。   电大四,名词解释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1。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2.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3。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4.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5。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7.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8。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9.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15。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4.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替代效应7。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8。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1。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2。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3.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要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4.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5。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它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20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

21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拉动需求或推进成本之后,最终会使得价格总水平停止上涨。然而,在实际中,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受到其他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17.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的一种估计.预期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知识的了解而形成。18。价格调整曲线价格调整曲线又称菲得普斯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来的,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故又名价格调整曲线.19.收入政策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往往使用收入政策.收适政策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格和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20。收入指数化所谓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指数化可以是被百分之百的指数化,也可以是部分指数化.百分之百指数化是指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部分指数化是指工资上涨按物价上升一定比例上涨.收入指数化政策往往被用来减少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4.政策滞后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9.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权力当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高主管机构.中央银行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特别是要保证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个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3.法定准备率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即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4.再贴现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6。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7。存款创造乘数一般地,如果法定准备率为rd,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可以达到△D/rd,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1/rd倍。1/rd就是存款创造乘数。由于法定准备率rd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大于1.8。费雪方程:用公式表示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呈反向变化;价格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化,与劳务数量方向变化。9。现金余额方程:,表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率同向变化,国民收入和价格(货币需求数量)同向变化.10.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1。绝对优势原理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的低于别国,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绝对优势,就应该专一化生产该商品。2.相对优势原理如果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然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进口品,即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4.发展出口战略把对外贸易的重点放在出口产品上,尽可能扩大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5。综合发展战略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结合起来的一种发展战略.6。经常项目国际间经常发生的商品和服务输入和输出的项目,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7.资本项目国际间的资本输入与输出.8。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发生差额思考平衡项目来弥补,包括三项,即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资产的变动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9.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10。逆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11.汇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12。固定汇率制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2213。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1.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3.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4.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5.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6.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8.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9.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10.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11.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12.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3.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6.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17.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18.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19.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20.寡头垄断: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2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22.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23.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24.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一般情况下要从已知的各种个人偏好顺序中推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25.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26.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27.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28.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29.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30.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31.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32.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33.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34.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35.储蓄函数: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因而储蓄函数可以由消费函数得到.假定S表示储蓄,于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S=Y–C(Y)=S(Y)36.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7.流动偏好陷阱:流动偏好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了的。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38.IS曲线: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39.LM曲线:LM曲线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特别地,对应于投机货币需求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的区域,在LM曲线的左下端也有一段曲线接近于水平。LM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上一个特这一的均衡状态,而在LM曲线以外的点,经济处于失衡状态。40.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治本平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4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4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4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4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45.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46.汇率:是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231.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定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之间的比例。2.资本–产量比:哈罗德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和总产出Y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K=vY.其中,v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和资本数量不能相互替代,因而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资本量保持不变,因而资本产出比v是一个常数。3.经济周期:一般把经济波动及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4.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6.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7.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